Ⅰ 第一次相親看話劇合適嗎
第一次相親看話劇,當然是非常合適的,但是如果你經常帶她去看話劇,那我覺得就不合適了
Ⅱ 你看過話劇么體驗怎麼樣
小的時候只非常期待父母帶自己去看話劇,音樂會這種比較高大上的節目。但是那時候家庭經濟條件有限,所以他父母並沒有帶自己去過,後來上了大學,有了一些收入來源之後,就總是謀劃著自己要去看一場。
當音樂響起當,話劇演員們一個個走上台前,然後進行自己的表演,之後落下帷幕的時候,你看完整整一場戲,在這個與世隔絕的時間里,你就沉浸在這部話劇中,沉浸在演員們給你塑造的這個世界裡,真的是一種非常好的享受。
Ⅲ 看話劇是啥體驗
看話劇是一種很震撼的體驗,話劇是最直接的舞台藝術,話劇是即時表演的,演員在台上一舉一動逃不過觀眾的眼睛,更沒有NG,重拍一說,話劇里的多人話劇表演起來很復雜,讓我很直觀的看到了真正的演技。
Ⅳ 第一次看話劇發朋友圈
第一回看話劇,比看電影電視感覺更真實,身臨其境一般,人物代入感真。
(然後配上現場照片即可)
更多發表內容:
其實,我很羨慕那些「欣賞得了」高雅藝術的人。
那感覺有點兒像學渣仰望著高高在上的學霸。
我也很想成為一個有著深刻文化涵養,啊不,至少欣賞得了話劇的文化人兒。
但我內心是自卑的。
因為不感興趣,所以不懂,因為不懂,所以沒法兒裝逼。
為了甩掉這種自卑,我做了以下的功課
發現,其實欣賞話劇,沒那麼難。
以前總說舞台藝術又遠又貴,當和大家零距離了,是不是我們自己也得進點步呢?說來說去,就是尊重二字。文明看戲,是尊重他人、尊重演員,更是尊重自己。
Ⅳ 聊一聊,看話劇是什麼感覺
我覺得看話劇是個蠻好的愛好啊,現場演出帶來的沖擊力和感染力跟影視劇是不同的。如果喜歡話劇,看喜歡什麼風格的,也看你在哪個地區。有些城市有好的場館和好的文化氛圍,這類演出會多一些,觀眾群體質量也會比較好,現場氛圍也會更好一些。不過話劇總體來說在國內還算是小眾藝術,在北京上海等地氛圍會比較濃厚,部分二線城市也正在培養,觀眾人數和專業度會相對高一些。但是對於普遍還當話劇是小眾的大多數人群來說,話劇是一項想不起來的休閑方式。
Ⅵ 《驢得水》話劇和電影哪個更好看
首先先說一下這兩個版本的區別,然後在總結這兩個版本
電影與話劇的區別:
一、演員數量對比(電影演員:12位;話劇演員:9位,電影贏)
話劇全場一共有九位角色,張一曼(女老師)、裴魁山、周鐵男、孫恆海(校長)、孫佳(校長女兒)、鐵匠、鐵匠老婆、特派員、羅斯(美國慈善家);電影里的角色更豐富一些,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三個角色,特派員秘書、特派員司機、警長。另外,話劇里的鐵匠在電影里變為了銅匠。
二、角色對比(電影與話劇的不同點,各有不同,但感覺整體的角色塑造電影更勝一籌)
張一曼(女主加最火的角色,就放第一個了):
1、張一曼與裴魁山單獨在外面的那一段,電影裡面是他倆一起剝大蒜准備晚餐,然後來了場「大蒜雪」;話劇裡面變成了他倆因為怕被特派員發現了一起在撕賬本,就來了場「賬本雪」,相比之下電影的大蒜雪更浪漫一些。
2、鐵匠扮完「驢得水老師「後與張一曼道別那一段,話劇版是張一曼給了他一支鋼筆,分別的時候,鐵匠還抱著張一曼說能不能再教一招,這時候張一曼教了鐵匠咬耳朵的」技能「,也呼應了後來鐵匠老婆的那個包袱「人耳朵又不是用來吃的你咬它做什麼」,但電影版的沒有這一點,與後面這個包袱沒有形成互動,沒有鋪墊好;而電影版張一曼給銅匠了一縷自己的卷發,這鋪墊了後面剪頭發的故事,這比給鋼筆的戲劇性更強,要是能加上咬耳朵那個,電影的連貫性就更強了,這一段里,話劇與電影各有千秋。
3、大家一起罵張一曼那一段,電影版比話劇版情節更豐富一些,除了裴魁山、周鐵男他們罵的那一段,張一曼自己打自己那一段以外,還多了一個銅匠讓校長把張一曼的頭發剪掉,校長把張一曼剪成了短發,裴魁山去喊他們來一起開會,看見張一曼的時候一臉驚訝,張一曼突然跑去自己照鏡子,然後看著幾乎沒有頭發的自己痛哭的躲到桌子裡面不願出來見人,這個鋪墊更能說的過去張一曼最後為什麼瘋了(瘋的還有一個原因是差點被警長給強奸了,喊周鐵男救她,周鐵男也不敢),比話劇版的內容更詳實,在這一段的處理上電影比話劇好。
4、被校長支開單獨待著的那一段,電影版是被校長喊去做校服了,不管遇到什麼都不出來,結果校長被綁了也沒有出去看他;而話劇是校長喊她站教室裡面不管怎麼樣都不說話。其實設置的效果都差不多,話劇是為了舞台表演才設計的在教室裡面,電影由於存在空間感所以可以單獨設計一個密閉的環境,這一段的改編比較適合從話劇改編成電影,手法上有所改變了,但本身所要達到的效果沒有改變。
Ⅶ 觀賞話劇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是一種全身心的投入,一場靈魂的釋放,你的情感根據台上劇情的發展而變化,你感受到人物(角色)的生活以及內心,你跟著角色喜悅,悲傷,看著他們命運的改變。最終你感受到一種「卡塔西斯」的感覺,散場後腦中還在想著這部戲的故事,演員的表演,導演想突出的主題。
Ⅷ 第一次看舞台劇你是怎樣的體驗
體驗就是會直面演員,感受著他們的情緒,關注演員,愛上演員,令我著迷。舞台劇不像電影、電視劇,大量復制,廣泛傳播。很多話劇舞台劇演員是默默無聞的。我喜歡去發掘年輕才俊,像個星探一樣,在他們還沒有在電視銀幕和大熒幕上紅起來的時候,留下有關他的獨特記憶,私藏起來。這種記憶是基於對他的表演的欣賞,而不是隔著屏幕,經過層層包裝美化了的東西,所以,非常牢固和堅定。
Ⅸ 話劇跟影視哪個好區別在哪
好不好什麼的,看個人喜好吧。兩個是不同的形式。
話劇是現場表演,最注重演員的表現力,台詞等等。
影視除了演員的表現等等外更是一門視覺藝術,需要有構圖,鏡頭運作,背景音樂,特效等等方面的配合。
Ⅹ 你覺得看話劇是什麼體驗
原來舞台離我這么近。今年看了不到10場話劇舞劇之類的。話劇會給人一種振聾發聵的感覺,身在劇場中,動情處會想哭。話劇和電影帶給我的是兩種不同的體驗,A角色死了,我知道這是演戲,但是在話劇中,B角色死了,他憑什麼被殺啊!!多好的一個人啊!話劇中的語言聽起來比電影舒服多了,每個人的語言都很能人融入場景,而且用詞很講究。話劇中的演員表情更投入,因為是現場表演,所以你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演員的那種情緒,更容易投入到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