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推薦 > 辯護人電影結局是什麼

辯護人電影結局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1-24 10:09:57

❶ 《辯護人》的結局,堅毅的沉默

      某種意義上講,這樣的電影在中國是不可能上映的,可能會被劃分到內容敏感的行列,看完《辯護人》之後,對於意識形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就像美國政府會讓人覺得所謂的只有主義本來就應該是理所應當的,就像社會主義適合中國一樣,無所謂優劣,適合自己就是最好的。但有一個原則就是,統治階級選擇的這個思想武器一定是對他們的統治是有好處的。中國規帶講的那種什麼「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講什麼儒家的「仁」,韓非子的「法」。。。有人說中國歷史上只有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文化繁榮,那就是百家爭鳴。可是百家爭鳴的歷史背景又是什麼樣子的呢?是一個混亂割據,諸侯爭霸的年代。由此可見於人際關系也是這樣,每一個人的思想境界、為人處世、生活理念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所以保持一個開放的心扉,去接受生活里每一個看不慣的人,因為他們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

      回過頭來聊聊電影,最理想的結果就是主人公可以翻案,可以判一個無罪,可是這個結果未免個人英雄主義太濃了一點,一個國家的疾病並不是一個人就可以治得好他需要整個國家公民的覺醒,當每個人不會因為生活中的種種限制而只能選擇習慣自己看不慣的事情的時候,一個國家才會覺醒就像那段台詞,國家是由全體國民而組成的,而不是只是那一小部分的統治階級的人。可是呢,我們周圍的人大部分人都是選擇性的去看待某些問題,以至於當有一天我們會覺得這些過分的事情都是習以為常的時候,當害怕別人說你這么大的年紀了還這么選擇憤青而選擇緘默的時候,哪一個國家的未來和出路又在哪裡呢?

      最後的結果狹隘一點來看,主人公輸了,他怎麼可能敵得過握有生殺大權的統治階級,和中國古代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一樣,任何一個想要考個人力量來推動改革的行為都是幼稚的。但是從更廣泛的觀點來講,主人公成功了。他用自己的行動喚醒了整個律師界的人,法務人員不是靠法吃飯的人,最主要的是充當這個國家或者法律出現問題時,替那些不懂法的人發出一聲吶喊。最後的結局安排的不好,若我是導演,我肯定不會安排最後的主人公哭泣,而是坐那裡一言不發,因為有些時候沉默比眼淚堅毅的多。

      孤坐,不言,眼神中滿是堅毅。

❷ 辯護人電影學生最後釋放了嗎

學生們沒有被無罪釋放。
辯護人,內心還是會有很大的觸動,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感性的人,動不動眼淚就會留下來,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表情足以讓我無語凝噎。電影的高明之處在結尾,雖然學生們沒有被無罪釋放,但是佑碩喚醒了許多有良知的律師,他們願意為他辯護,沒有人再嘲笑他高中學歷,鑽到錢眼裡。
平反冤假錯案會觸動太多人的利益,太多人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苟活,我們沒有權利要求別人怎樣怎樣,唯有靠自己,用自己的力量去一點點感化眾人,感化那些愚昧的稻草人。

❸ 韓國電影辯護人的結局是什麼

《辯護人》最後的結局令人感動,當宋康昊在法庭受審的時候,99位釜山律師到庭為成為他的辯護人!

❹ 《辯護人》原型真實結局是什麼

《辯護人》原型真實結局是距離一審判決時隔33年,判決5名被告人無罪。

《辯護人》真實事件是「釜林事件」,發生在1981年,是當時釜山檢查方在沒有任何證據和逮捕令的情況下,對正在進行聚會的22名學生、教師和公司職員以涉嫌違反「國家安全法」、「戒嚴法」、「集市法」等罪名進行非法拘禁的事件。這次事件過後,被韓國社會稱為「民住化運動」。

《辯護人》的作品評價:

至少在這部影片中,電影成為了大於電影的藝術,超越電影本身的存在,承載了很多不堪重負的歷史。導演楊宇錫或許是覺得歷史太沉重,在影片前半個小時製造出了一種輕喜劇的風格的假象,無論是配樂、節奏和風格,這跟後面的風格轉變形成強烈的對比,反而更加凸顯出一種強烈的歷史宿命感。

❺ 《辯護人》原型真實結局是什麼

《辯護人》原型真實結局是:33年前曾被判有罪的五名被告在幾十年後被法院認定無罪,洗刷了多年的冤屈。

「釜林事件」指的是1981年9月,韓國全斗煥獨裁政府以傳閱有害書籍、組織非法集會和涉嫌違反《國家保安法》等理由,非法逮捕並監禁參加讀書會的教師、職員、學生共22人並通過刑訊逼供讓他們承認不存在的犯罪事實的事件。

法院最終對這22人中的19人做出了有罪判決,判處了一到七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而當時免費為這些被告辯護的正是後來成為韓國總統的盧武鉉,電影《辯護人》正是取材於此事。

《辯護人》電影讓「釜林事件」暴露在大眾視野

韓國媒體稱,與電影《熔爐》催生出「熔爐法」一樣,「釜林事件」受害人們能夠在多年後洗清冤屈也有一部分要歸功於去年上映的《辯護人》,正是《辯護人》的熱映讓韓國更多的人了解並關注「釜林事件」,最終讓受害人們平反昭雪。

據悉,「釜林事件」19名受害者中剩下14人也將向法院提交復審申請。

❻ 辯護人電影學生最後釋放了嗎

釋放了。在辯護人這部電影的第79分鍾時,辯護人王強在法庭上說服了法官,最後判學生無罪,將學生釋放。

❼ 《辯護人》原型真實結局是什麼

《辯護人》以20世紀八十年代的釜山為背景,以已故前總統盧武鉉曾在擔任律師時,負責釜林事件辯護的故事為原型,講述了沒有錢、沒有學歷、沒有背景的稅務律師宋佑碩經歷的改變其人生的五次公審。

結局:

社會的巨變已經不容佑碩置身事外,飯店大嬸的兒子朴鎮宇因從屬的釜山讀書聯合會被控為左翼社團而遭到逮捕,更受到殘酷的虐待和不公的指控。雖然愛錢卻更重感情的佑碩,就這樣走上了為民主辯護的道路。


《辯護人》主角資料:

宋佑碩

無錢無背景的稅務律師。他敏銳地從新政策中嗅到商機,以房產代書業務起家。憑此讓妻兒過上了富足的生活。進入80年代後,飯店大嬸的兒子被捲入釜讀聯事件遭到逮捕和不公的指控。雖然愛錢卻更重感情的佑碩,便走上了為民主辯護的道路。

順愛

宋宇錫成為律師前經常去吃飯的小餐館的老闆娘,當兒子鎮宇被卷進案件、拘留後,她找到宋宇錫希望他替兒子辯護。

❽ 辯護人原型真實結局 辯護人原型真實結局怎麼樣

1、《辯護人》真實事件是「釜林事件」,最後的結局是距離一審判決時隔33年,判決5名被告人無罪。

2、「釜林事件」發生在1981年,是當時釜山檢查方在沒有任何證據和逮捕令的情況下,對正在進行聚會的22名學生、教師和公司職員以涉嫌違反「國家安全法」、「戒嚴法」、「集市法」等罪名進行非法拘禁的事件。這次事件過後,被韓國社會稱為「民住化運動」。

3、在這次事件中,當時檢方起訴了19人,並且都起訴成功,這19人獲刑1-7年。在當時,韓國當時的總統盧武鉉與金光日、律師文在寅共同擔任了免費辯護人。正好以這件事情為機會,走人權律師的路。

4、在2011年4月,在「釜林事件」中被害的14個人起訴過當時對他們刑訊逼供的警察,可是法院以超過「訴訟時效已過」為由,駁回了他們的訴訟。在2012年,「釜林事件」被害人中的五個人向法院提出了復審請求,在2014年2月13日,當地法院對「釜林事件」進行了二審,二審結果是判這五名被害人無罪釋放,此時距離一審判決已經過去了33年。

❾ 《辯護人》原型真實結局是什麼

辯護人真實事件是釜林事件,最後的結局是距離一審判決時隔33年,判決5名被告人無罪。辯護人是由楊佑碩導演,楊宇錫編導,宋康昊、林時完、金英愛、郭道元等主演的一部韓國劇情片。

辯護人的信息

1978年,只有高中學歷的宋宇錫宋康昊飾通過多年的艱苦努力,終於通過司法考試,並在成為法官後很快轉行成為一名律師,他敏銳地從最新政策中嗅到商機,以不動產代書業務起家,雖然被同行譏諷為隨時隨地派發名片的夜店小弟,但佑碩不以為忤。

一步一步朝著心中的目標邁進,他依靠賺來的錢讓妻兒過上富足的生活,也還了七年前在飯店大嬸那裡欠下的良心債,進入20世紀80年代,韓國民主化斗爭愈演愈烈,宇錫全然不管窗外事,關起門來繼續賺錢然而社會的巨變已經不容他置身事外。

飯店大嬸的兒子朴鎮宇任時完飾,因從屬的釜山讀書聯合會被控為,左翼社團而遭到逮捕,更受到殘酷的虐待和不公的指控,雖然愛錢卻更重感情的宇錫,就這樣走上了為民主辯護的道路。

❿ 韓國電影《辯護人》結尾男主角被審判,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辯護人為其辯護

多人為其辯護的原因是:男主宋佑碩之前不畏強權,幫助學生辯護的事感動了這些人,同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司法必須要獨立,司法公正才能貫徹 ,一個國家的民主才會有未來,這是他們向目標邁出的一步,所以最後會有釜山99名律師聯名為宋佑碩辯護。

(10)辯護人電影結局是什麼擴展閱讀:

1、原型「釜林事件「

「釜林事件」發生在1981年,當時釜山檢方在沒有逮捕令的情況下,以涉嫌違反「國家安全法」、「戒嚴法」、「集市法」等罪名,非法拘禁正在進行社會科學書籍閱讀聚會的22名學生、教師和公司職員。其中19人被檢方起訴並獲刑1-7年。此案後來被韓國社會認定為民主化運動。

當時,韓國前總統盧武鉉與金光日、律師文在寅一同擔任了免費辯護,以該事件為契機,走人權律師的路。

2011年4月,「釜林事件」的14名被害人曾起訴當年參與刑訊逼供的2名警察(另一名警察當時已過世),但因「訴訟時效已過」為由被法院駁回。2012年,其中的五人向法院提出了復審請求。2014年2月13日,釜山地方法院對「釜林事件」進行了二審宣判,判決5名被告人無罪,距離一審判決時隔33年。

2、影片主題含義分析:

第一層是從國家層面,它揭示了這種軍政一體的國家體制並沒有完全成為歷史,仍然有復活的可能,因此我們應該時刻敲響警鍾,堅持不懈地推進社會的民主化、公平化,法制的透明化、公正化。

第二層是從個人層面,它呼喚著民眾要有基本的法律意識,要勇於維護自己的法律權益。三是為法律工作者樹立了鮮明的榜樣,影片用行動向廣大法律工作者說明了一切,只有走在民眾的前邊,才能實現法律的效益,才能對得起人民賦予的權益,才能實現一個國家民權和法制的統一。

第三層含義由淺到深,環環相扣,高屋建瓴,可以說在敘事的趣味性和表達的深入性得到了一個很好的平衡,讓觀眾在欣賞的時候感到非常舒服。優秀的主題、適當的編排,佐之宋康昊對人物形象精準的把握,成就了這部打破韓國影史票房的優秀作品。

閱讀全文

與辯護人電影結局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人間有大愛電影觀後感小學生 瀏覽:604
新神榜哪吒重生電影免費突突兔 瀏覽:787
蠟筆小新最恐怖的十大電影 瀏覽:112
新疆人電影演員 瀏覽:156
一個人演的電影科幻 瀏覽:609
微信如何給對方發電影 瀏覽:585
如何把電影保存到優盤 瀏覽:770
有哪些特別好看的喜劇電影 瀏覽:639
適合離婚女人看的勵志電影 瀏覽:86
去掉電影字幕的最好方法 瀏覽:772
玩命快遞1電影國語版 瀏覽:526
扣扣看電影 瀏覽:408
哪些電影有二元對立 瀏覽:817
哪個平台漫威電影都有 瀏覽:666
僵屍恐怖看電影 瀏覽:507
懷孕三個半月能看電影嗎 瀏覽:46
青檸影咖都有什麼電影 瀏覽:198
找搞笑視頻電影大全 瀏覽:98
買房子就像看電影一樣 瀏覽:887
四個人的搞笑電影 瀏覽: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