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史上最好看的十部電影
這些電影經典又好看,沒有之一,錯過這【10部】電影,毫不誇張的說,你錯過了,人生的三分之一世界。下面一起來看看史上最好看的十部電影吧!
史上最好看的十部電影史上最好看的電影排名1:《肖申克的救贖》
1946年,年青的銀行家安迪(蒂姆•羅賓斯 Tim Robbins 飾)被冤枉殺了他的妻子和其情人,這意味著他要在肖申克的監獄渡過餘生。銀行家出身的安迪很快就在監獄里很吃得開,他懂得如何幫助獄卒逃稅,懂得如何幫監獄長將他收到的非法收入「洗白」,很快,安迪就成為了獄長的私人助理。一名小偷因盜竊入獄,他知道安迪妻子和她情人的死亡真相,興奮的安迪找到了獄長,希望獄長能幫他翻案。虛偽的獄長表面上答應了安迪,暗中卻派人殺死了小偷,只因他想安迪一直留在監獄幫他做帳。安迪知道真相後,決定通過自己的救贖去獲得自由!
史上最好看的電影排名2:《教父》
教父原意是指為嬰兒或幼兒洗禮並保證接受宗教 教育 的人,或是在制訂或闡述教義方面有權威的神學家。另外,《教父》是1969年美國出版的長篇小說,是美國出版史上的頭號暢銷書,在七十年代初拍成電影三部曲,發行世界各國,受到普遍歡迎。 除此之外,還有以《教父》為名的游戲。
史上最好看的電影排名3:《辛德勒的名單》
《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根據澳大利亞小說家托馬斯·肯尼利所著的《辛德勒名單》改編而成。是1993年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導演的一部電影。影片再現了德國企業家奧斯卡·辛德勒(Oskar Schindler)與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傾家盪產保護了1200餘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殺害的真實歷史事件。本片包攬了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的7大獎項及第51屆金球獎的7項大獎。
史上最好看的電影排名4:《阿甘正傳》
阿甘(湯姆·漢克斯 飾)於二戰結束後不久出生在美國南方阿拉巴馬州一個閉塞的小鎮,他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然而他的媽媽是一個性格堅強的女性,她常常鼓勵阿甘「傻人有傻福」,要他自強不息。阿甘像普通孩子一樣上學,並且認識了一生的朋友和至愛珍妮(羅賓·萊特·潘 飾),在珍妮和媽媽的愛護下,阿甘憑著上帝賜予的「飛毛腿」開始了一生不停的奔跑。阿甘成為 橄欖球 巨星、 乒乓球 外交使者、億萬富翁,但是,他始終忘不了珍妮,幾次匆匆的相聚和離別,更是加深了阿甘的思念。有一天,阿甘收到珍妮的信,他們終於又要見面……
史上最好看的電影排名5:《公民凱恩》
《公民凱恩》是由奧森·威爾斯於1940年拍攝的一部傳記體影片,由奧森·威爾斯擔任導演、製片、編劇以及主演。曾獲得1941年奧斯卡獎七項提名,並最終獲得最佳原創劇本獎。影片講述了報業大王凱恩的一生。影片以一位報業大亨凱恩之死揭開了序幕,並通過他的人生經歷和事業的興衰史,見證了一樁資本主義神話下的復雜真相。
史上最好看的電影排名6:《泰坦尼克號》
導演:詹姆斯卡梅隆
《泰坦尼克號》是美國20世紀福克斯公司和派拉蒙影業公司共同出資,於1994年拍攝的一部浪漫的愛情災難電影,由詹姆斯·卡梅隆創作、編輯、製作、導演及監制,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凱特·溫斯萊特主演。影片於1997年11月1日在東京首映。
影片以1912年泰坦尼克號郵輪在其處女啟航時觸礁冰山而沉沒的事件為背景,描述了處於不同階層的兩個人——窮畫家傑克和貴族女露絲拋棄世俗的偏見墜入愛河,最終傑克把生命的機會讓給了露絲的感人 故事 。
該片上映全球票房超過18億美元,是1997年至2010年間票房最高的電影,並獲得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等11項獎。《泰坦尼克號》在2012年4月4日以3D版形式再度上映,紀念泰坦尼克號沉船事件100周年,3D版上映後中國票房是9.87億元,北美票房5700萬美元,全球票房3.44億美元,總票房已達到21.87億美元。
史上最好看的電影排名7:《這個殺手不太冷》
昂(讓.雷諾飾)是名孤獨的職業殺手,受人僱傭。一天,鄰居家小姑娘馬蒂爾達(納塔麗.波特曼飾)敲開他的房門,要求在他那裡暫避殺身之禍。原來鄰居家的主人是警方緝毒組的眼線,只因貪污了一小包毒品而遭惡警(加里.奧德曼飾)殺害全家的懲罰。馬蒂爾達得到里昂的留救,倖免於難,並留在里昂那裡。里昂教小女孩使槍,她教里昂法文,兩人關系日趨親密,相處融洽。女孩想著去報仇,反倒被抓,里昂及時趕到,將女孩救回。混雜著哀怨情仇的正邪之戰漸次升級,更大的沖突在所難免……
史上最好看的電影排名8:《忠犬八公的故事》
理察-基爾飾演的大學教授帕克在小鎮在車站上偶遇一隻可憐的小秋田犬,它孤苦無依的身影惹起他的憐 憫,雖然妻子(瓊-艾倫飾)極力反對,並想盡辦法要把它送走,但看到丈夫和女兒對它無微不至照顧和由衷喜愛,終於決定讓它成為家庭一員,帕克為它取名「八公」。
史上最好看的電影排名9:《星球大戰》
導演:J·J·艾布拉姆斯
銀河帝國與義軍同盟都已不復存在。銀河系又崛起了一個黑暗組織——第一秩序,由最高領袖斯諾克(安迪·瑟金斯飾)領導,組織內還包括赫克斯將軍(多姆納爾·格里森飾)與凱洛·倫(亞當·德利弗飾)。曾經的萊婭公主(凱麗·費雪飾)建立了抵抗組織,被大家稱作萊婭將軍。有一份地圖顯示了盧克天行者(馬克·哈米爾飾)的隱居地,雙方為了這份地圖而展開激烈大戰。
第一秩序的沖鋒隊芬恩(約翰·波耶加飾)拒絕屠殺無辜人民,並在荒漠星球賈庫上的一次突襲行動後逃離軍隊,並放走了被俘虜的抵抗組織飛行員波·達梅龍(奧斯卡·伊薩克飾)。隨後,芬恩與孤兒蕾伊(黛茜·雷德利飾)相遇,在逃離第一力量的追殺途中救下了掌握著重要情報的球形機器人BB-8。兩人偶遇了已經老去但依舊勇猛的走私者漢·索洛(哈里森·福特飾),在漢·索洛的指引下,芬恩與蕾伊心中的責任感和宿命感漸漸燃起。
史上最好看的電影排名10:《盜夢空間》
21世紀最具原創性、最大膽、最不同尋常的票房大片《盜夢空間》是對諾蘭內心世界的一次剖析,這場充滿沖擊力的視覺盛宴講述的是一個與悲傷和情感凈化相關的故事,最終收獲8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故事講述了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扮演的盜夢者為了回到孩子身邊並忘卻亡妻,試圖完成生涯最大一票。這場驚險的具有邦德風格的冒險發生在一個有自身規則的夢的世界,並帶來了21世紀電影中許多令人難忘的畫面——顛倒的巴黎、變幻走廊之戰、旋轉的陀螺等等。這是諾蘭最富感情的作品,集合了最棒的卡司,漢斯·季默傑出的配樂,還有一流的剪輯。五年多過去了再看這部作品,更覺得這可能是諾蘭的傳世傑作。
猜你感興趣:
1. 好看的勵志片電影
2. 十大經典勵志電影
3. 2017年經典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4. 10大經典勵志電影排行榜
5. 10部必看經典二戰電影
6. 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十部電影
⑵ <天堂電影院>放了哪些經典電影畫面
天堂電影院里放映過16部令多多回味無窮的經典老電影,它們按照在本片中播放的先後順序依次為(根據日本二區發行的導演剪輯完整版整理):
01、Les Bas-fonds 《地下》(1936)
法國電影大師讓·雷諾阿(Jean Renoir)作品
02、Stagecoach 《關山飛渡》(1939)
美國導演約翰·福特(John Ford)執導的經典西部片
03、La terra trema: Episodio del mare 《大地在波動》(1948)
義大利電影大師魯奇諾·維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的新現實主義傑作
04、The Knockout 《擊倒》(1914)
卓別林最早期的喜劇短片之一,導演Charles Avery
05、In nome della legge 《因法之名》(1949)
義大利導演佩特洛·傑米(Pietro Germi)作品
06、Riso amaro 《粒粒皆辛苦》(1948)
義大利導演朱塞佩·德·桑蒂斯(Giuseppe De Santis)作品
07、Dr. Jekyll and Mr. Hyde 《化身博士》(1941)
美國導演維克多·弗萊明(Victor Fleming)執導的恐怖片
08、I Pompieri di Viggiù 《消防員》(1949)
義大利導演馬里奧·馬托蒂(Mario Mattoli)執導的喜劇片
09、Anna 《慾海慈航》(1951)
義大利導演阿貝托·拉圖達(Alberto Lattuada)作品
10、Catene 《羈絆》(1949)
義大利導演拉法洛·馬塔拉佐(Raffaello Matarazzo)作品
11、Et Dieu... créa la femme 《上帝創造女人》(1956)
法國導演羅傑·瓦迪姆(Roger Vadim)作品,法國性感女神碧姬·巴鐸引起轟動之作
12、Seven Brides for Seven Brothers 《七對佳偶》(1954)
美國歌舞片大導演斯坦利·多南(Stanley Donen)執導的歌舞喜劇片
13、I Vitelloni 《浪盪兒》(1953)
義大利電影大師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早期作品
14、Poveri ma belli 《比堅尼女郎》(1957)
義大利導演迪諾·里西(Dino Risi)作品
15、Ulysses 《尤里西斯》(1954)
柯克·道格拉斯主演的古裝片,導演Mario Camerini
16、Il Grido 《呼喊》(1957)
義大利電影大師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早期作品
⑶ 有沒有專門放經典電影的電影院
如果你指的是實體的電影院而不是網站的話,沒有。也許你是一個懷舊的人,也許你對文藝有獨到的審美和品味,但是電影院最先考慮的是票房,是商業利益。
⑷ 現在還有沒有電影院去放經典的老電影
一般經典的老電影都沒有在電影院放映了,但是私人電影院都會有經典的老電影放映的。
現在一般的私人電影院都可以看到經典的老電影,而且時間自由,隨到隨放
除了經典的老電影,私人電影院還會有一些最新的國外引進電影和剛下院線的新電影
⑸ 世界100部經典的電影有哪些
城南舊事
2. 天堂回信
3. 芙蓉鎮
4. 剃頭匠
5.我的九月
6.春光乍泄
7.讓子彈飛
8.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
9.陽光燦爛的日子
10.活著
⑹ 請大家提供幾個經典的電影看看,要經典的哦^_^
什麼是權力?當一個人犯了罪,法官依法判他死刑。這不叫權力,這叫正義。而當一個人同樣犯了罪,皇帝可判他死也可以不判他死。於是赦免了他。這就叫權力。
——《辛德勒名單》
辛德勒是一位德國人,也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利用德國的戰爭,誘逼猶太人投資,再僱傭廉價的猶太人做工,在這讓充滿了殺戮與硝煙的年代大賺了一筆錢。但當他重新思考人類存在的意義,而不僅僅是個人的財富之後,他開始用戰爭期間賺來的金錢買下一個個必遭集中營厄運的猶太人:卓斯納、維恩、羅斯納、費佛堡、費雪、夏法、伍蘭克、霍洛維茲……最後,倖存的猶太人用自己保存下的一顆金牙,也是他們戰後僅存的唯一的財富所有,為辛德勒鑄成了一枚戒指,並在上面刻了一句猶太法典上的希伯萊經文:「救一條命等於救全世界。」辛德勒哽咽地說:「我花掉了太多錢……我本可以……這輛車——十條命……這枚胸——兩條命……」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得到什麼。
――《阿甘正傳》
阿甘的智商只有可憐的75,但阿甘腦袋裡的世界卻是令我們意想不到的世界。他代表的似乎更多的是一種刻意自我矮化的美國精神,笨拙但努力,只要活著便竭盡全力。他周遊著歷史,自己也成為歷史的一部分,他見證著一切,自己也變成了一切中的一份子。奔跑,奔跑,不停的奔跑,似乎已經成為了阿甘超然物外的精神體現。他就如一片羽毛,飛舞出自己的天空。
阿甘的青春里似乎沒有什麼遺憾,因為他很少回頭來估計自己的損失,對於他的人生,也許可以用兩段話來概括,"生命在於運動""永不停止嘗試!"
從前有個人對我說,別要任何附屬品,在你的生命中,不應該有任何你不能在三十秒內拋棄的東西。
——《盜火線》
警察與賊天生就是一對冤家,而他就是一個警察,他就是一個賊。他說:我不能任由你們縱橫霸道我終將為你們送葬。他說:我一定等到最後。兩個男人的故事是不乏溫暖的。
他們註定要在這個傷心的城市裡展開追逐的游戲,天生註定他們就背負了不同的使命,這讓他們只能各走各的,然後決一死戰。
電影中,劫匪之一基斯的妻子被警察拘禁變成誘餌,當基斯看見閣樓妻子,他的愛人卻含著淚擺了擺手讓他趕快走,那一刻基斯那種放不下的神情讓人過目難忘。
要麼忙著生存,要麼趕著去死!人總是要做點什麼的……
——《肖申克的救贖》
這是一個關於囚徒的故事。因為被誣告謀殺自己的妻子和妻子的情人,年輕的銀行家安迪被法庭宣判終生監禁,在壁壘森嚴中,對自由的渴望時時刻刻磨礪著他的意志。「希望是人類最美好的擁有,只要自己不放棄,希望就會永遠相伴相隨」。安迪很認真地對幾個好友說出這樣的話,換來瑞的沉默,過了片刻,瑞才緩慢地說,希望是危險的東西,是精神苦悶的根源。然後,瑞沒有再抬頭看安迪一眼,他離開了飯桌,安迪則靜靜地目送他離開。鏡頭上搖,看見鐵窗外令人神往的天空……安迪始終沒有放棄用自我救贖去尋雜自己的精神家園,他似乎始終在自由信念的引導下,在這不可逾越的高牆內,用自己的意志進行著艱苦的抗爭,於是,他用了19 年的時間,挖開了一條常人幾乎要挖600年的隧道,他在500尺的糞坑中匍匐前進,魔鬼的黑暗與上帝的光芒如同壓在一層薄紙的兩端,而安迪知道,他所嚮往的海水與天空已經近在咫尺,他終於用自己對黑暗制度的背叛與追求自由的理想締造了一個現代的神話。
上帝會把我們身邊最好的東西拿走,以提醒我們得到的太多。
——《四根羽毛》
史詩式電影《四根羽毛》原本是一部描述榮譽與恐懼的英國文學名著,從1920年始已被六次搬上銀幕。故事講述的是1898年英國與蘇丹開戰,一名即將新婚的貴族軍官哈利在接到開赴北非的命名後,懷著莫名的恐懼在出征前的一晚決定退役。這一舉動在民族主義高漲的英國上流社會掀起巨大波瀾。他的未婚妻和三位朋友一道,扔給他代表著恥辱和藐視的四根羽毛。四根羽毛分別象徵著「自由、祖國、榮譽和激情(Freedom、Country、Honor、 Passion)」四種價值被臨陣退逃者拋棄。哈利四處流浪之後決定獨自前往北非,他化裝為阿拉伯人,在沙漠戰役中經歷磨難,克服恐懼,最終將他淪陷敵手的朋友一一救出。在故事中一名職業軍人的命運與個人的榮辱形成了鮮明的比照,它讓人們驚訝地發現,剝離英雄尊貴的外衣,裸露與陽光下的竟然也只是一顆世俗的心。
都市求生法則第一條——遇到危險的時候不要喊救命而要喊失火了!
——《七宗罪》
人性本惡似乎一直是西方價值體系與文化觀念的主流。在電影里,七罪、七罰、七次下雨、故事發生在七天,甚至結局也被那個高深莫測的罪犯定在第七天的下午七時,無處不在的「7」彷彿一道蛛網暗示著觀眾:它是承載宿命的罪與罰。在自私、貪婪、充滿慾望的大都市裡,上帝曾發動過洪水來洗滌人類的靈魂,而那個罪犯卻似乎只想用鮮血來召喚那宿命的審判。
據說,「Seven」西方的在宗教上是個神秘的數字,這一點在舊約中有最充分的表現。上帝用七天造亞當,取出亞當的第七根肋骨造了夏娃。撒旦的原身是有七個頭的火龍(《啟示錄》第十二章第三節寫道:「有一條大紅龍,七頭,也戴著冠冕……」
千萬不要恨你的敵人,這會影響你的判斷力。
——《教父》
冷靜的法則與狂熱的慾望似乎永遠都是孿生的兄弟。哈耶克曾說,在這樣一個社會里,法律只具有「形式規則」
的作用,任何人都不可能確定地藉此形式規則來達到自己的目標。但是教父卻似乎是可以自由遊走其間的駭客,只需要用很簡單的一段代碼,就可以催生出一個巨大的病毒。規則在他們的手中只是用來束縛凡人的工具,而只有「利己」才是最終目的。他們以自己所信奉的方式來決定取捨,以彌補法律在自由社會下的不足。
維托.科利昂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構建一個以宗教為掩護的家族,當然,這個家族裡,維托.科利昂有他的信仰,那就是他從來都是不動聲色地來貫徹他的主義。
道德似乎在這里變成了遮羞布,而手段才是決定一切的發家之路……
——《天堂電影院》
這是一部溫情的電影,每個畫面都可以帶你在記憶里翻山越嶺。
一位母親正因遠方的兒子而憔悴。她那多年前離家的兒子現已是羅馬著名的導演。兒子回來了,他是來參加老放映員也是他最重要朋友的葬禮的。
在他的童年時代,村民們都喜歡到鎮上的「天堂電影院」里看電影。慢慢的,還是小男孩的也與老放映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再後來,小男孩在一場膠片引起的火災中救了老放映員,老放映員的眼睛已經什麼都看不到了,小男孩當上了放映員。後來男孩長大了,他愛上了一個女孩,但結果女孩與家人搬走了。男孩接受了老放映員的勸告,遠走他鄉。
三十年後,成名的Salvatore回來參加老放映員的葬禮。老放映員給他留了一份禮物,那是當初被鎮上的神甫勒令剪掉的吻戲膠片,每一場吻戲,每一場吻戲如走馬燈般在寬大的
選擇生命,選擇工作,選擇終身職業,選擇家庭,選擇 xxxx大電視,選擇洗衣機,選擇汽車,選擇CD機,選擇健康,選擇膽固醇和牙醫保險,選擇樓宇按揭,選擇買第一所房子,選擇你的朋友,選擇分期付款的三件套西裝,星期天傻乎乎收看無聊電視,邊看邊吃零食,選擇苟延殘喘,選擇在老人院尿床,在像你這樣的傢伙面前丟臉……
——《猜火車》
「我們生活的世界,就像一個垃圾場」,如果說何勇的高亢是一種醒著的痛,那麼馬克的憤怒更像是一種被麻醉後的蘇醒。
這是一場醞釀於青春期的暴動,一種叫揭竿而起的反骨,一次不願意回家,只願在冷冷的街燈下孤獨游盪的叛逆。
這電影彷彿有一種呼喊,要麼砸碎這萬惡的社會做一個徹頭徹尾的混蛋,要麼完全的融入其中,當一個隨波逐流的傻蛋。
他們尋找著他們自己的生活,用大麻或者鈔票去咒罵周遭的一切,你也說不清他們是睡著的,還是醒著的,「土豆」說:「時裝在變,音樂在變,迷幻葯在變,一切都在變。」
馬克終於「醒悟」,在出賣朋友後,大笑著撲入那個他曾經鄙視的世界。這也許只是一個開始,也許是一次結束,但影片早就已經告訴我們:當馬克鑽進那個骯臟的抽水馬桶,一個新的世界就已經誕生了。
世界上總有一半人不理解另一半人的快樂。
——《愛瑪》
根據簡·奧斯汀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愛瑪》是英國與美國1996年聯合出品的彩色片。
影片以愛瑪·伍德豪斯這一漂亮、聰明、性格開朗的年輕女子為主角並充作穿線人物,通過諸多男女之間的愛情、婚姻關系,向觀眾闡述了兩個觀點:
其一,婚姻應該建立在感情基礎上。其二,成功的婚姻必須門當戶對。
但什麼是愛情呢?在一部瑞典電影中,有兩個男人互相談論女人,A對B說:別傻了,她們根本不需要愛,她們需要的只是重視,獨一無二的重視。大仲馬曾說,其實世界本沒有快樂與痛苦的區別,有的只是一種狀態和另一種狀態的比較!死去的人不會欺騙我們。
自由就是這么來的可奴隸也是這么來的。
——《勇敢的心》
事實證明,人民的自由並不是靠法學家們精心編纂的字眼或者君主們大發善心而得到的。自由對於無產者來說,失去的是鎖鏈,得到的卻是整個世界。《勇敢的心》以恢弘的手臂描繪了壓迫與自由之間那種劍拔弩張的對抗,這種對抗大多是不能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他更多的是來自於社會結構的矛盾。
對於一個努力來說,自由的含義也許僅僅意味著他的脊樑不必再受到鞭撻,他可以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威廉·華萊士其實追求的更多的是一種「天賦人權」,哪怕流干鮮血。這種精神令人敬畏。但時代的先行者們往往只能用眼睛洞穿那幾百年後的變遷,因為醒來得太早,他們大多鬱郁而不得志。在教條主義盛行的中世紀提倡自由意志,就如伽利略發現地球是圓的。威廉·華萊士追求的意義就在於,雖然註定失敗,但畢竟觸痛了那根神經。
蒼蠅不會恐懼,蒼蠅也不會感到羞恥......蒼蠅也不喜歡政治......"。
――《蒼蠅》
這部帶有科幻味道的電影曾該片被評為有史來最惡心的影片之一,故事講述的是一位科學家成功地完成了一項將有機物分解後異地合成的實驗。就在這位科學家拿自己進行試驗時,一隻蒼蠅混進了容器,合成的結果是科學家有了一個蒼蠅頭,而蒼蠅有了一個人頭。這種驚世駭俗的想像力加上一定的科學理論當做證明,顯然引起了人們心底深處的恐慌。而在另一個世界,重組一個自我,似乎更像是對什麼才是生命的本質作出的深刻探討,哪怕它的形式有點讓人無法接受。而對生活的思考,對政治的深刻理解,則更像是一個寓言故事。
據說鎮壓斯巴達克斯的大奴隸主蘇拉在涉足政治以前是個心地善良的青年,古希臘傳記作家普盧塔克在他的《希臘名人比較列傳》中說,年輕時的蘇拉天真活潑,臉上掛著笑容,極富同情心,常常會因為同情而潸然淚下。然而到了後來,他卻變得殘酷無情。盡管他以權力和榮譽會敗壞人性為由譴責過分地佔有權力和榮譽,但是他並不努力去限制自己的權力欲和榮譽感,而是拚命地去追求。他不僅使自己在追求權力榮譽時變得殘酷無情、喪盡天良與人性,也使他的競爭者們變得殘酷無情、喪盡天良與人性。
所以路易斯?博洛爾說,政治使人變得罪惡。
當你年輕時,以為什麼都有答案,可是老了的時候,你可能又覺得其實人生並沒有所謂的答案。
――《墮落天使》
殺手將在明天死去,愛情只是寂寞的慰籍,《墮落天使》似乎只想告訴人們一個道理,這世界沒有你真正要的堅持。
生活就像我們上小學時候的算術題:有一個水池N立方米,進水管每小時進水A立方米,出水管每出水B立方米,請問什麼時候水池是滿的呢?沒有任何一個公式可以計算生活。成年以後的你就會明白,進水管是你得到的人生體驗,出水管是你消耗的青春,而這個水池永遠不會注滿,它代表不可能完美的人生,裡面是空虛、掙扎與茫然。但是我們終究還是要面對!
我們要學會珍惜我們生活的每一天。因為,這每一天的開始,都將是我們餘下生命之中的第一天,除非我們即將死去。
--《美國美人》
中產階級的萊斯特.伯哈姆已經活不到一年了,雖然現在還看不出什麼跡象。
他就著在那個繁華的美國,一個溫暖而安靜的市郊,他有一個美麗的妻子卡羅琳和一個未成年的女兒珍妮。該有的都有了,可他的家庭並不象外人看到的那麼幸福。他的工作沒有成就,他厭倦了他所做的一切,終於有一天,當萊斯特遇上了剛做完中學籃球賽拉拉隊的珍妮和安吉拉時,他立刻被安吉拉的美麗深深地打動,心中的那種久已死去的感覺好象又重新的復燃了,他的生活也慢慢開始發生了變化,中年的他落入了一個未成年少女的愛情幻想中,事態逐漸地向著十分有趣卻無法預料的方向發展......
也許並不是每個人的生活都可以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幻想而變得有意義,但起碼它讓我們珍惜生命中的另外一種意義
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可能不,愛一個人需要付出嗎?是的!而且是無怨無悔的!――《天使之城》
塞思是洛杉磯上空的一位天使,他終日奔走於生死之間,目睹著人間的悲歡離合。這天,他來到一家醫院,可惜他來晚了一步,接受心臟外科手術的病人已死在了手術台上。主刀大夫瑪吉?瑞絲認為這是她的責任,她失去了自信,精神也一下垮了。塞思決定留下來幫助瑪吉戰勝精神上的危機。而在這個過程中,他愛上了美麗的瑪吉。為了能真實地接觸到瑪吉,他冒險使自己顯了形。
天使的愛也許更帶著幾分人世間所未有的純凈,而塞思卻發現自己無法真正進入凡人的世界。面對著無法割捨的對瑪吉的愛,為了能與瑪吉一起分享生活的快樂,他毅然決定放棄天使身份,墮落於人間,從此做一個凡人。這對於他來說也許要付出相當大代價的願望,但是在願望與付出之間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幸福。對於天使的愛情,在網上還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每個女孩都曾是無淚的天使,當遇到自己喜歡的男孩時,便會流淚――於是變為凡人。所以男孩一定不要辜負女孩,因為女孩為你放棄了整個天堂!
《海上鋼琴師》(The Legend of 1900)
真實還是想像
無論是編劇還是導演,都在這里玩了一個大大的花招。本來這不成一個疑問,英文名字中"legend」本身就包含有 "傳說」之意(義大利原文是什麼呢?)。但是影片一開始導演卻讓邁克率先登場,而他所有的努力都是想讓大家相信1900是真實存在的。自然所有的聽眾都像我們,既對他的話抱有懷疑,又對他的故事充滿興趣。所以那個樂器店老闆最後才會站起來,伸伸腰懶懶地說:"好了,你的故事編得真好,可是我們的店要打烊了。」
沒有人相信1900是真實存在的——也許除了邁克和導演。但是導演真的相信1900存在嗎?其實他的這種拙劣的"伎倆」正表明了他是最懷疑的一個。真正的相信是不需要試圖對別人進行說服的。那麼他在這里實際上利用了人們的不相信作為了講故事的一個策略。但是我不能不說這種策略並不見得有多高明,因為這是已經被用濫了的一個手段。而到最後,導演還讓邁克試圖去挽救1900顯得更加的拙劣,導演弄得太"現實」了,以致於故事失去了傳說的那種美。
看到所有的人在邁克的努力中被弄得暈頭轉向,我不由暗自發笑。他們似乎最後都被邁克說服了,相信了有這么一個怪癖的天才存在。而我更吃驚的是,最後的邁克依然那麼年輕,而在此之前他的名聲早已遠播,為什麼似乎除了邁克沒有一個人知道他,而需要邁克那麼費神地去一個個說服?
無主題變奏
這部影片很難讓人找到一個合適的主題去分析。從一開始1900就存在於船上,並令人神奇地無師自通地掌握了彈鋼琴這樣一個高難度的音樂本領。他一開始沒有下過船,我們無法分析原因,我們只看到了導演給我們的呈現。這時他還沒有看過陸地,所以他不可能產生最後的那個念頭,要不就無法理解他曾經產生過到陸地上轉轉的念頭,並幾乎把它付諸於實踐。這時我們只能把他沒有下過船這個事實解釋為他沒有想過下船,或者是他相信了他那黑人爸爸的話,岸上有吃人的大鯊魚。但是很顯然,後者除了在他不懂事的時候有可能產生效果外,在他成年後恐怕是無法再產生那樣的影響的——否則我們只能把他解釋為白痴。所以這時他的不下船隻能說是一種偶然,而沒有原因,沒有原因也就沒有意義上的價值。他後來聽到了那個農民詩人(他能聽到海的歌唱,並說出那一席話,不是詩人是什麼?)的話,開始對岸產生了一種嚮往,這更與整個影片的精神主張相悖逆,此處岸反倒顯得更有神秘感,而意義重要。再到後來,他遇上了那個女子,愛情產生了,他上岸的沖動更加強烈,終於他要下船了,這讓我們的心懸了懸,我們興奮而緊張,然而就在這時出現了那經典的一幕,在船舷上,他瀟灑地把禮帽扔到了大海里,然後重新回到了船上。我們說,直到這個時候他不下船的想法和行為才具有了真正的哲學意義,並凸現了價值。然而此時他的人生已經臨近結束,影片也即將結束。那麼從整個影片來看,我們怎麼分析它始終貫穿統一的主題呢?
真誠還是虛偽
影片中最精彩的一段可能就是1900與爵士樂鼻祖的那段比拼。但是那段太戲劇化了,也就顯得太做作了。先不說爵士樂手,1900那似乎真誠投入的感動也讓我不是十分舒服——但我不能不承認那一刻他感到了我,能為自己的對手鼓掌的人是值得人欽佩的。一對一的比拼進行得很激烈,導演運用了各種能夠想得起來的手法對整個氣氛進行了烘托(但是我要說這些手法都沒有新意,比如說通過觀眾的表情來側面表現),等1900被迫彈起《聖誕之歌》時我的心很激動,我以為真正的精彩就要出現了,等到1900重復爵士樂手的演奏時我依然對導演抱有期待,但是等最後1900彈起那首令觀眾激動萬分,也讓銀幕下的影迷激動萬分的樂曲時,我卻感到了失望。導演還是無法自拔地落入了俗套。他以為彈得快就是好音樂嗎?那麼大家都比快好了!這讓我想起金庸的武俠世界,在那裡,真正的高手往往是不屑於用武器的,或者是用最鈍,如未開刃的黑鐵,或小孩子用的玩具,如木劍,甚至樹枝、木條等等作為兵器。而他們的武功往往也是溫和的,如太極拳,但是因為他們是高手,所以他們釋放出來的力量又是最強大的。我本來以為1900也會是這樣的高手,他彈最簡單的《聖誕之歌》,彈爵士樂手彈過的樂曲,外行人是吃驚的,不理解的,但是高手如爵士樂鼻祖者他應該是能聽得出平凡中的不平凡的,同樣一首曲子,在1900的手裡卻像獲得了新生命,正是這讓他黯然認輸。我想這總比讓1900拿跟香煙燃鋼絲要有意思的多吧。
還有1900一開始是退縮的,他似乎不能理解爵士樂手為什麼要同他比賽,他"真誠」地為爵士樂手鼓掌,並感動得淚水長流。但是他似乎忍受不了爵士樂手的一再相逼,終於暴露了真面目,有點惡狠狠地對爵士樂手說:"混蛋,這是你自找的!」這句話讓我吃了一驚,一瞬間他開始的真誠在我的大腦里都化為灰燼,只留下了他此刻的表情,他剛開始的真誠此刻彷彿帶了點陰暗的色彩。我不喜歡他這樣,我倒寧願他一直傻傻地傻下去。他不要跟人爭斗,他就是他,一個純粹的與世無爭的只愛音樂的天才!
愛情小插曲
看到一半的時候,1900還沒有表現出一絲對女人的興趣,這讓我有點暗自著急。我認為一個沒有下過船的人,愛情對他來說可能更富於傳奇。以他當時的名氣,他的身邊應該環繞著數不盡的美麗的女人,她們應該為他著迷,他也沉浸其中,享受愛情的甜美。但是不,導演似乎忽略了這一點,只讓一個肥胖的小號手追隨在他的身邊。然而到了後半部,導演似乎終於覺得有必要關注關注這位傳奇年輕人的私生活了,於是給他安排了一次奇遇,而碰巧的是這個女主人公正是曾給他過影響的那個農民詩人的女兒。她也正好是要去找她的父親。因為她的出現促成了以下幾件事情:第一,1900完成了他唯一一張唱片中的那首樂曲,從這一點上來說,她,或者愛情,給了他靈感;第二,因為她沒有能接受他的禮物(奇怪的是她說的話他都聽到了,而且那時她離他更遠,且她的聲音肯定不如他的大。唯一的可能的解釋是他處於下風口。但是從常識上判斷,他處於上風口的可能性倒更大一點。),所以他把那唯一的一張唱片毀掉了(邁克把它修整好,塞進了鋼琴里,但是也許他應該把它收藏起來留個紀念更好,他不怕1900再把它毀掉嗎?);第三,因為她(當然也因為她的父親),1900准備上岸去生活,去聽聽大海的聲音。並間接促成了他那個偉大的念頭。從這里來講,那個女孩子的出現是恰當的,但是他們的愛情總讓我有一種可有可無的感覺,彷彿只是為了完成一個儀式,或者如上面所說推動故事情節的一些發展。因此在這里她只是起到了一個道具的作用,愛情是不存在的。
為什麼要去死?
1900 最後的死讓人心裡很難接受。如果要怪的話,我認為應該怪導演。因為1900完全是可以不死的。不是嗎?1900懼怕上岸,只是因為他感到陸地太遠了,城市遠得看不到盡頭。這讓他心裡發慌。他怕自己陷入到這種無窮無盡中去,從而無法再純粹地沉浸於音樂之中。因而套用一個朋友的話來說,"他要的是純粹。」他熟悉——也是他感到最舒適——的世界就是一條那樣的船,每次人再多也不過2000人。他就生活在琴鍵上,而琴鍵也是有限的。從始至終,他表達的都是一個"空間」的概念,他不是天生喜歡船的,也不是天生就要生活在船上的,只是他習慣而且不得已。並且他表達的"船」並沒有強調必須是"此船」,那麼我們完全可以理解,換一條船他同樣可以快樂地生活下去。那麼我們為何不給他換條新船,而必須讓他跟這條舊船一起死去呢?
這樣的質問也許會讓導演、也讓所有的觀眾尷尬,這將使故事的結局急轉直下,並失去那一層人為抹上去的浪漫色彩。
也許我這樣的分析太冷酷,也太不藝術化了!
一個浪漫化的結尾想像
盡管我說這是一次非浪漫化的旅程,但是並不表示我就那麼反對浪漫化。事實上,不管是對《海上鋼琴師》,還是對《樹上的男爵》,對他們的結尾我都抱有遺憾。我想,如果是我的話,我絕對不會那樣去處理,在我的想像中,1900應該神秘地消失,也就是說邁克不應當找到1900,而是在他最絕望的時候,突然聽說在某個船上有一個天才的鋼琴家,他的演技無可挑剔,他的樂聲美妙動人,而且——據說他從不下船。從別人的描述里,邁克意識到那個人很有可能就是 1900,這時一絲甜蜜的微笑悄悄地在邁克的臉上綻放,於是音樂響起,是1900狂風暴雨似的鋼琴聲,在琴聲中鏡頭轉向大海,海上有美麗的船隻,船隻背後是美麗的晚霞,船隻成了一個個美麗的剪影。琴聲像是從每隻船上飄出來的,那麼多,那麼急驟,彷彿有多個1900在一起彈奏似的。於是字幕升起……
同樣,男爵沒有必要拉上那個熱氣球,他應該在某一天,突然沿著樹向遠方爬去,越爬越遠,漸漸地在眾人驚訝的視線里變成了一個小點,最後連這個小點也看不見了。後來人們再也沒有見到過這個終生沒有下過樹的男爵……
⑺ 最值得看的十部經典電影
最值得看的十部經典電影:
第一部:《楚門的世界》
影片以義大利西西里島詹卡多村莊中一家電影院為故事舞台,描述小孩子多多與「天堂電影院」的放映師阿佛列德的一段數十年忘年之交的感情,並旁及義大利人民對電影態度的感情變化等。
⑻ 2010-2020十年中國有哪些經典的電影
有讓子彈飛、人在囧途之泰囧、紅海行動、夏洛特煩惱、唐人街探案、我不是葯神、心花路放等電影都非常的經典。
三、紅海行動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中心出品的電影,由林超賢當導演,著名演員張譯、海清等聯合出演的戰爭動作片,這部電影中將中國軍人的精神體現的淋漓盡致,把中國軍事電影推向了世界,整部電影邏輯極強,劇情極為感人,體現了中國作為一個大國應有的尊嚴和擔當,電影中並沒有迴避真實戰爭的殘酷,反而把中國保護自己國家公民和海外財產的安全信心展現在大家眼前,讓所有人都知道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一直在守護著世界和平,還體現出中國近年來不斷發展,近幾年來最出色的電影之一。
⑼ 經典懷舊老電影大全
1、天堂電影院
《城南舊事》,改編自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短篇小說,由吳貽弓執導,沈潔、鄭振瑤、張閩、張豐毅等主演,1983年於中國內地上映。
影片透過小女孩英子的目光,講述了英子在北京生活時發生的三個故事。影片獲得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樂等多項獎項。
⑽ 二十部必看的經典電影
二十部必看的經典電影有:
1、《肖申克的救贖》
無需多加贅述的經典之作,沒看過的人少之又。片中最大的主題「希望」當安迪在雨中重獲自由之時,我們也會隨之振奮。
2、《霸王別姬》
可能是最好的華語電影,最好的陳凱歌,最好的哥哥。張國榮把程蝶衣詮釋的風華絕代。不瘋魔,不成活。可能是對他最好的寫照了吧。
3、《辛德勒的名單》
一部真實,厚重,壓抑的電影。黑白的影像,灰濛蒙的色彩。講述著歷史的殘酷,和那麼一絲人性的光輝。相信大家都會記得片中那個紅衣服的小女孩,給我們心靈帶來的震撼。
4、《這個殺手不太冷》
這部電影雖然沒有獲得過太多獎項,但是抹殺不了這部電影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
5、《鬼子來了》
真正的抗日電影,極具諷刺。日本人的殘暴,和中國人那種過度的善良如同羊一般,任人宰割。越荒誕,越有力。
看到最後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呢?送給國產抗日神劇一句話,日本鬼子八年才從中國逃出去,太他么不容易了。
6、《美麗人生》
義大利國寶級演員羅伯特貝尼尼自導自演。故事被分成了兩部分,前半段講述男主獲得自己的愛情。
後半段,在戰爭中,身為父親的他努力保護自己的孩子。父愛如山,影片的結局讓人淚流不止。我在這就不劇透啦。
7、《阿甘正傳》
是由羅比特澤米吉思指導的電影,由湯姆漢克斯、羅賓懷特等人主演。
電影中的經典台詞:媽媽說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個吃到的是什麼味道。很勵志,也很美國。典型的美國夢電影,電影中阿甘不斷奔跑的畫面也讓人印象深刻。
8、《教父》三部曲
該片講述了以維托·唐·科萊昂為首的黑幫家族的發展過程以及科萊昂的小兒子邁克如何接任父親成為黑幫首領的故事。
這是一部真正黑幫史詩,黑幫題材經典中的經典。對後世很多黑幫題材的電影影響甚遠。馬龍。白蘭度的表演也堪稱經典。
9、《海上鋼琴師》
一名孤兒被遺棄在郵輪的頭等艙,一名水手將其撫養長大。取名1900,從此開啟了他偉大而傳奇的一聲。
他彷彿是為音樂而生。最經典的片段無疑是海上斗琴。故事的結局1900最後也沒有下船。人到底需要多大的世界?可能那條船就是他世界的全部吧。「不瘋魔,不成活」可能也是對他最好的解讀。
10、《泰坦尼克號》
太過經典了,沒看過的人很少很少。記得小的時候電影頻道就播放過很多很多次。電影中無數經典的橋段和台詞被模仿。
小李子當年的顏值只能用驚艷來形容。它的故事可以讓無數人感動落淚。熱然記得那句You jump,I jump!有些愛情就是那麼讓人刻骨銘心!
11、《天堂電影院》
一部經典的義大利電影。講述了小男孩和當地的放映師成了忘年之交。以及男孩的成長經歷。我喜歡一句話生活和電影不一樣,生活比電影難多了。這也許是對這部電影最好的寫照吧。
12、《搏擊俱樂部》
精神分裂題材讓導演大衛芬奇玩的相當出彩,諾頓的演技也是好到炸裂。最後大樓爆炸的鏡頭,其實主人公精神分裂導演早在電影的前半段就有暗示,在畫面中經常有一幀閃過。
13、《低俗小說》
鬼才昆汀的代表作之一。它的非線性環形敘事手法影響深遠,在當時是獨一無二的。電影中有昆汀的式的話癆。
14、《羅馬假日》
這部由格里高利派克和奧黛麗赫本主演的愛情電影,給許多影迷留下了難忘的銀幕印象。
15、《斷背山》
這是一部同性題材的電影,李安導演在這部作品中揉進了那麼多欲說還休的矜持。整部影片充斥著東方特有的溫柔,細膩,感性。不要帶有色眼睛來看這部電影,它只是一個純粹的動人的愛情故事!
16、《飛越瘋人院》
整部電影傳達的精神是,不自由,毋寧死。片中各式各樣的人物。到底誰才是瘋子,誰才是正常人。沒有人可以給出答案。
17、《兩桿大煙槍》
蓋里奇的電影總是那麼有意思。精巧絕倫的劇本和剪輯。當今中國無數導演都在模仿這個風格。如寧浩的《瘋狂的石頭》。這是一部典型的黑色喜劇。是多線敘事,圓形結構的代表電影。
18、《美國往事》
又是一部經典的黑幫電影,片長接近4個小時。這也是一部男人的史詩,他的一生一關於幾個出生入死的兄弟,和一個美輪美奐的姑娘。完整的講述了主角的一生。
可能它對於看電影不多的你顯的有些沉長,但你如果能沉下心把他看完。你會感覺你和主角一起度過了一生。不得不提,當年的詹妮弗。康納利一回頭驚艷了多少人。
19、《大話西遊》
每次聽到一生所愛,都會想起那個美麗的紫霞仙子。看的時候你會笑,看完了你會哭。
20、《情書》
這是純愛系列電影最好的代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