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秋檔電影票房創四年新低,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每逢佳節,無論是處於職場中的人還是學生,都能夠讓自己有足夠多的時間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而且也能夠讓自己休假。只要我們能夠有足夠多的時間,那麼我們就有機會看電影,而的確有很多人都特別喜歡在假期看電影。
有很多人在假期時能夠親自去電影院看電影,我們或者是自己去,或者是和自己的家人以及朋友一起去,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帶動電影票房的增長。但是隨著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情況會有所不同,中秋檔電影票房創四年新低,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我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居家看電影的人群數量增多。
有越來越多的人都能夠在家中看電影,尤其是能夠讓自己在家中有更好的享受,很多人也能夠有更好的條件,能夠更加喜歡在家中看電影,大多數的消費者如果能夠居家看電影的話,就不會選擇去電影院看電影,因為在家裡看電影更加方便而且體驗更好,而這就會影響電影院的票房。
以上就是我對相關問題的分析。
㈡ VR電影,正在路上
文/韓瀅
編輯/李信
眼下,元宇宙成為了炙手可熱的關鍵詞,似乎和元宇宙沾邊的行業都有可能成為風口上的「豬」。
曾經短暫火熱過的VR電影便再次趕上了風口。
近期,據投資界報道,北京當紅齊天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下稱當紅齊天)發生工商變更,新增股東包括小米關聯公司瀚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及其他智能 科技 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據當紅齊天官網顯示,知名導演張藝謀為聯合創始人兼藝術總監,更是公司第六大股東,持股比例為5.84%。除此之外,據官網介紹,當紅齊天是一家集「XR內容製作+載具研發+數字運營整體解決方案及產品落地」於一體的文化 科技 公司。
不難看出,這是一家和VR技術息息相關的公司。 眾所周知,VR作為在前幾年爆火的概念經歷了企業入局、高潮、倒閉後,陷入了行業的低谷期。而元宇宙概念的爆火,又讓VR行業看到了「生」的希望。畢竟在行業人士看來,VR技術是讓元宇宙成為現實的最重要技術之一。
依靠VR技術,當紅齊天從吸引張藝謀的加入,到獲得小米的投資,也給市場釋放出一個信號:在沉寂了七年後,VR電影或許出現了重生的機會。
疫情「黑天鵝」事件後,電影行業正經歷漫長的寒冬期,市場更關心的是此次重生的VR電影能否落地,又能否給電影行業帶來新的機會?
元宇宙效應下,VR電影撕開了「重生」的口子。
近期,小米投資了一家名為當紅齊天的公司,攪動了沉寂已久的VR電影市場。
據連線Insight查閱發現,從2015年成立至今,當紅齊天共獲得了六輪融資,且背後的投資團隊堪稱豪華。 除了此次入局的小米,英特爾亞太、建銀國際、聯想創投均在其投資團隊之列。 而事實上,此次已經是小米繼今年10月份後,第二次投資當紅齊天。
當紅齊天能夠吸引眾多資本入局,得益於背後的創始團隊。 連線Insight查閱資料發現,當紅齊天的多位創始人都有電影、晚會等相關從業經驗。除了知名導演張藝謀擔任當紅齊天的聯合創始人和藝術總監外,從當紅齊天官網可以看到,其創始人齊笑曾擔任過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畫卷》的製作人,聯合創始人王磊擔任過《鬼吹燈-尋龍訣》《龍門飛甲》等電影的視覺特效監制。
在VR相關業務上,當紅齊天也有很多次嘗試。成立的第二年,當紅齊天發布了VR品牌SoReal,並宣布推出VR線下體驗產品,這也成為當紅齊天在VR產業的最大布局。
當紅齊天創始人齊笑曾向36氪表示,「SoReal煥真」想要打造「VR 版環球影城」。每個場館會以一部電影為主題,融合VR 游戲 、互動藝術展、 科技 舞台秀、機器人咖啡等元素,形成綜合性 科技 娛樂 體驗館。
前不久,當紅齊天還與藍色游標合作,用5G+XR技術重建了北京石景山首鋼園,這被看作是當紅齊天進入元宇宙的首次嘗試。 據當紅齊天官網介紹,該項目建成後將成為華北最大虛擬現實體驗中心。
截止目前,上海迪士尼小鎮SoReal 5G XR超體空間、北京首鋼「1號高爐」SoReal 5G XR超體空間、廣西柳州祥雲SoReal 5G XR螺樂園等項目,都是當紅齊天落地或在規劃中的項目。
不僅是當紅齊天,據天眼查顯示,和VR電影有關的企業達到了344家,大眾電影製片廠、暴風影音旗下VR頭顯魔鏡等企業都有入局。
此外,製作過國內首檔8K大型人文紀錄片《絲路中國行》的未來媒體,也是一家VR內容開發商,在成立之初便獲得網路投資。更早之前,黑螞蟻推出的VR網劇《色狼別鬧》,累計點擊量超過2000萬,隨後製作方黑螞蟻獲得華安資本千萬級融資,首輪融資估值過億元。
元宇宙的風口無疑重燃了VR電影的熱情。
事實上,業界普遍認為VR/AR是進入元宇宙的切口,以VR技術為基礎、腦機介面建立虛擬世界的連接已經初具雛形。這也意味著,VR技術將重新回到大眾的視野,而隨著VR技術火起來的VR電影也將出現新的商機。
所謂VR,就是虛擬現實技術,即用計算機模擬的技術模擬或重現生活中的場景。
而VR電影正是和VR技術相伴而生的。2018年,賈樟柯、張藝謀已經介入到VR電影的內容製作中。彼時,《烈山氏》等三部國產VR影像成品入圍了當年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按著目前VR電影的劃分來看,可以分為互動式VR電影和非互動式VR電影。 所謂非互動式的VR電影,指的主要是提前由全景攝像機拍攝好的影片,觀眾坐著通過VR頭顯便可以直接觀看。而互動式的VR電影,觀眾需要在觀看時站起來,在一個空間里走動,扮演電影中的角色,與其他人互動,沉浸感更強。
「這類VR影片,既像影片,又像電影,它比電影多了 游戲 元素,比 游戲 多了電影場景。」VR 游戲 研發公司基因互動CEO謝飛在接受VR價值論采訪時表示。
但當互動式電影興起後,關於 游戲 和VR電影的界定變得愈發模糊。 眼下,在VR電影中,沒有交互,就是純影視;而交互過多,就變成了 游戲 。如何平衡作品的交互性幾乎是所有創作者都在考慮的問題。
當VR電影與 游戲 的界定模糊時,VR電影與VR沉浸式 娛樂 館的區分也不明顯。「第一代VR導演」邵晴曾向36氪坦言,「很多人把 VR 當成一種類似游樂園里的體驗,把一種高緯度的、未來的、次世代的東西變low了。」
從這點看,VR電影對消費者心智的培養也成為VR電影難成為現實的重要原因。
在這個不成熟的市場中,用不成熟的VR設備製作VR電影更是是難上加難。毫無疑問,VR電影若想成為現實,技術是必須要邁過的門檻。
以當紅齊天為例,其在VR技術上有過很多嘗試。 當紅齊天與北京移動成立了5G實驗室;此外,還與英特爾聯合研發定製化VR邊緣計算渲染伺服器,將計算效率提升了120%,能耗降低了40%,成本降低了45%,以滿足VR 游戲 所需的高強度計算負載需求。
據了解,當紅齊天集團還與中國科學學院中科 科技 培訓中心達成戰略合作,成立XR學院。同時,齊笑在接受36氪采訪時表示,VR 作為光學動捕技術已經被應用到電影行業中,所以當紅齊天請來了科幻電影《阿凡達》視效總監等,用了一年進行技術研發。
更重要的是,盈利是VR電影的終極目的。如果最終無法實現盈利,那VR電影註定無法成為現實。 眾所周知,影視行業商業化有所謂的「二八定律」,即20%是靠商業化和衍生,80%靠版權。
但這似乎並不適用於VR電影。邵晴曾向36氪坦言,2017年時,他規劃的盈利模式是,讓VR電影像傳統電影那樣登陸影院,進行票房分成。具體而言,觀眾買票去VR影院,就像領取3D眼鏡那樣領取VR頭顯,然後在體驗結束後歸還設備。也就是說「以短期租賃的途徑獲得觀影體驗」。但事實可能是,VR電影微薄的票房分成覆蓋不了投入成本。
總體來看,消費者心智尚未形成、技術設備處於初級階段、商業化模式難尋等問題都阻擋著VR電影的落地之路。
不可否認,當紅齊天、黑螞蟻等公司已經表明VR電影在技術層面的可能性。在今年9月份舉辦的第78屆威尼斯電影節上,有來自21個國家的37部VR敘事作品入圍VR單元。
值得一提的是,元宇宙的風口或許也會給VR電影帶來新機會。
首先來看,元宇宙想要落地,VR技術是重要的突破口。 而隨著大量資金、人才湧入元宇宙,VR技術的提升也是必然趨勢,在技術的提升下,VR電影可以順勢降低製作成本,並提高內容質量。
另一方面,元宇宙的出現也為VR電影開辟了更大的市場。 而更廣闊的市場意味著廣闊的受眾,進而將帶來盈利能力的提升,這也是VR電影實現長期盈利並成為現實的重要原因。同時,資本的進入也將為VR電影成為現實提供真金白銀的支持。
如今,在元宇宙的風口下,資本與政策加持,以及觀眾日益增加的視聽交互需求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VR電影或許會迎來新機遇。
VR電影的此次「回潮」,恰逢電影行業的寒冬降臨。
疫情之下,在多次反復的歇業、重啟中,電影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在很多重要的電影檔期中,電影行業整體表現都不及從前。
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今年年端午檔總票房超4.6億元,遠不如2019年的7.85億元。而總票房達43.87億元的國慶檔中,雖然超過去年同期的39.67億元,但也不及2019年同期的44.66億元,仍有不少電影人擔心這是疫情之下的「曇花一現」。
自救、調整成為疫情之下電影行業的關鍵詞。如今,電影業需要新的商業模式來進行「自救」。 VR電影借著元宇宙的勢頭,或許會成為電影業發力的重點。
具體來看,如果VR電影成功落地,觀眾便可以通過穿戴設備,居家觀看VR電影。這樣以來,既減少了疫情交叉感染的風險,同時又為電影業帶來盈利收入。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模式下,VR電影很依賴於整個市場消費習慣的養成。當很多觀眾還分不清 游戲 、沉浸式 娛樂 館等形式與VR電影的區別時,想要讓觀眾像看傳統電影一樣觀看VR電影,並不容易。
與此同時,市場上的VR設備魚龍混雜,也容易影響到消費者對VR電影的印象,進而影響對VR電影產業的消費。而連線Insight在北京的多家電影院看到,一些電影院僅在影院大廳設置了VR自助站,多以VR 游戲 體驗為主。邵晴也曾向36氪指出,即便是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合格的VR影院數量非常少。
將電影行業延伸到長視頻領域,一些玩家也試圖通過VR電影來拯救長期虧損的現狀,愛奇藝則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個。
從2016年布局VR業務開始,愛奇藝不僅將VR技術融入內容製作中,還推出VR硬體設備。綜藝衍生內容《偶像練習生之VR戀之物語》、VR影片《神探蒲松齡VR》都是愛奇藝在VR領域的嘗試。除此之外,騰訊2015年騰訊投資數字 娛樂 公司原力動畫後,開始開發與Oculus Rift搭配使用的虛擬現實電影。另一家流媒體平台優酷推出了VR版平台,及適配VR眼鏡。
現實情況是,如今VR電影、VR 游戲 等並沒有在這些長視頻平台掀起太大的水花,更談不上拯救虧損的長視頻平台。
與此同時,VR電影能否被觀眾長期買賬也是一個未知數。 這一點,可以在3D電影的發展軌跡上略窺一二。
2010年,《阿凡達》在內地狂攬13億票房後,中國電影行業迎來了3D電影的「春天」。一時間,《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霍比特人》等3D電影給觀眾帶來了身臨其境的體驗感。但在十幾年後的今天,今年10月份上映的《沙丘》3D版本卻遭受了觀眾的抵制。「2D的創作語言不適合3D」「156分鍾超長待機眩暈感引不適」等負面評論層出不窮。
強烈的對比下,可以明顯看出由於技術、設備、電影時長等問題,3D電影已經從井噴式爆發走向了觀眾不買賬的怪圈。
需要明白的是,3D電影的發展瓶頸也是VR電影今後需要注意的問題。首先從硬體上看,頭顯硬體方面,在目前的技術里,VR呈現的畫面解析度、解析度等都影響著觀眾的體驗,VR眼睛戴久後,難免會出現眩暈等反應。其次,在VR電影本身的製作上,內容畫質粗糙、劇情過於簡單,或許也很難給觀眾帶來更好的體驗。
換句話說,從目前的技術上看,VR電影想給觀眾帶來穩定、長期的沉浸感體驗,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VR電影或許會成為未來電影產業的重要分支,如何活下去是VR行業發展的關鍵,而所有的問題最終都指向商業化。
在當前硬體設備價格高昂,優秀的內容過於稀少的情況下,VR硬體的用戶數量與內容帶來的流量,都不足以讓內容生產者 探索 出明晰的盈利模式。
高昂的技術投入和設備成本、盈利困難、VR電影還未有代表作出現……種種因素加在一起,VR電影未有起色並不難理解。
關於VR電影的概念,目前市場上並沒有統一,大批內容創作者尚處於盲人摸象的階段。或許直到一部有影響力的作品出現,VR電影才會被明確定義。
㈢ 2022 有哪些適合居家觀看的冒險題材電影
1、《雷神:愛與雷霆》
《雷神:愛與雷霆》這是一個關於托爾探索眾神奧秘和尋求內心平靜的喜劇冒險故事。這部動作片於2022年7月7日上映。娜塔莉·波特曼飾演強大的雷神,克里斯蒂安·貝爾,克里斯·海姆斯沃思飾演雷神,特卡·維蒂蒂執導。
2、《神奇動物在哪裡:鄧布利多的秘密》
《神奇動物在哪裡:鄧布利多的秘密》是2022年的一部奇幻、動作、冒險片。這部電影由埃迪雷德梅恩、裘德洛和埃茲拉米勒主演。在這部好萊塢電影中,導演是華納兄弟電影公司的大衛葉茨。
3、《奇異博士:失控多重宇宙》
2022年好萊塢第三好電影是《奇異博士:失控多重宇宙》strange博士。這是一部2022年的動作冒險電影。主演本尼迪克特·坎伯巴奇、伊麗莎白·奧爾森、霍奇特·戈麥斯、米歇爾·斯圖亞特·巴格和瑞秋·麥克亞當斯。
4、《黑寡婦》
隨著斯嘉麗·約翰遜(scarlett johansson)以《黑寡婦》(black widow)、《神盾局》(SHIELD)的導演、鷹眼(hawkeye)等角色的身份重新出現,該片的主要情節可能會聚焦於虛構的《布達佩斯大事件》(Budapest event),它將間諜片的緊張與動作的興奮結合在了一起。
5、《Kingsman:起源》
五年前一個反傳統反類型的王牌特工出來了,英倫風格充滿氣質和想像力的動作十足,讓這部電影成為了一匹真正的黑馬,原來的諜戰電影還可以這樣演!作為一種類型的電影,有其風格、特點、有趣的玩法,討論的話題都有一定的深度,堪稱傑作。
㈣ 有哪些影視作品適合居家觀看,讓人看了心情愉悅
現在國內影視劇行業發展的越來越好,好的作品層出不窮。如果說是想看心情愉悅的影視劇,個人比較推薦甜甜的戀愛劇或者青春劇。當然還有非常棒的電影和動畫,強烈建議收藏!
居家必備青春劇冬日寒冷,居家烤著暖爐,喝杯熱飲,還是來點甜甜的電視劇比較配。國內的話推薦以下幾部劇:
《風犬少年的天空》,2020年由B站推出的這部由彭昱暢等人主演的青春劇,備受喜愛。《風犬》講述了千禧年一所重慶普通高中里一群十七八歲的少年的故事,以狗哥等一群從小玩到大的朋友為原點,圍繞著這些青春活潑的少年,編織了一幅有關親情、友情、懵懂的愛情相互交融相互碰撞的畫卷。那股子無厘頭包裹的現實寫照,更是讓人動容,它拍出了青春期我們可能會遇到的一些問題,有成長的煩惱、有關於未來的迷茫、有關於家庭背景的壓力、有親情和友情的溫暖還有關於青澀愛情的不知所措,總的來說,就是又二又燃又暖。特別適合居家觀看。
總的來說,想讓心情愉悅,要看自己喜歡什麼。如果是顏值派,看看偶像主演的電視劇。如果是劇情派,要麼看搞笑幽默的喜劇片要麼就看看看主角成長反轉之類的爽劇。再有喜歡二次元,那當然是追番啦,畢竟演技顏值都不存在問題,喜歡就行。以上就是個人居家必看獨家收藏啦。
㈤ 3000元投影儀選哪個好呀想選個這個價位左右的居家看電影~
看電影追劇,還是躺著看更好啊!前幾個月的疫情,讓我真正明白了大屏幕的重要性,年少不知投影好,錯把電視當作寶。有條件還是上一個投影,主流電視機尺寸在 55-75 寸,而投影儀投射面積可輕松達到75寸以上。
普通家用的話,3000元左右的價格就能買到一款很不錯的投影儀。現在主流的品牌同價位的產品有很多,銷量較高的產品有極米NEW Z6X、堅果G9S和當貝D3X,產品力也是各有千秋,選擇哪一款主要看自己的需求。
這三款產品外觀上,都很不錯,極米設計的比較簡約,尺寸最薄,介面偏少;堅果則是圓形機身,比較獨特,通體白色,個人認為顏值最高;當貝尺寸最大大,高度最高,但是介面最多。外觀上主觀感覺差異比較大,就不再分析了。
配置上,三款產品都支持桌面正投和側投、六向校正、自動對焦、3D功能和無線同屏功能。在避障功能上,極米和堅果支持,當貝不支持。在內置電視盒子上,堅果和當貝都內置盒子可以直接觀看,極米仍需外接輸入。三款產品的開機都是沒有廣告的,這點很好。最後再說一下核心晶元的配置上,極米和當貝使用的是Mstar848,堅果採用的是MT9669,晶元的運算能力對於畫質的輸出質量和對焦、避障速度上影響很大,MT9669的性能遠超於早期推出的Mstar848,當然廠商購買晶元的投入也更多,這三款產品價格基本接近,可見堅果的對產品的投入更強一些,整體呈現的畫面效果也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