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推薦 > 電影桎梏結局

電影桎梏結局

發布時間:2023-02-13 06:57:02

① 程波良如何評電影《頭號玩家》

《頭號玩家》無疑是一部相當受喜愛的電影,無論是它華麗的特效,還是絕佳的分鏡形式,還是導演敘事的功底,都讓人流連忘返,回味無窮。但是《頭號玩家》卻沒能在電影之中揭示最根本的社會現象,這也是程波良認為《頭號玩家》功虧一簣的地方。



在《頭號玩家》中,故事發生在2045年,虛擬現實技術已經滲透到了人類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詹姆斯哈利迪(馬克·里朗斯 Mark Rylance 飾)一手建造了名為「綠洲」的虛擬現實游戲世界,臨終前,他宣布自己在游戲中設置了一個彩蛋,找到這枚彩蛋的人即可成為綠洲的繼承人。要找到這枚彩蛋,必須先獲得三把鑰匙,而尋找鑰匙的線索就隱藏在詹姆斯的過往之中。

雖然在故事之中,致敬了許多其他的影視作品,同時也啟發了人們對於網路虛擬之間關系的思考,但是對於電影之中表現出的美國民眾的所處現狀,電影還是沒能做到大膽批判與反擊。

在電影之中,大批的貧困人口居住在集裝箱之中,他們利用游戲去擺脫自己顯示社會之中的地位與階級,去到了一個公平競爭的場所。盡管僅僅是「表面上的公平」。



在電影的最後,男主與女主克服了困難,最終成為公司的實際掌權者,但是他們僅僅能做到的是——利用周期性的休息讓人們去陪伴自己的親人,但是在我看來,這無疑是對他之前階級人民的背叛。在他受到壓制的時候,他身邊的夥伴們幫助他,但是在他成功之後,卻沒有享受到階級抗爭勝利而帶來的物質享受,他們依然生活在集裝箱,依然過著最貧困的生活。



想到這里,我不由得想到:「如果最後男主與女主以失敗結尾,是否是更好的結果。」因為如果是這樣的話,還能按照理論上的美學理論,將對立雙方分割為兩個不同層面卻又同一層次的實體性力量,雙方最對立過程中互相消滅,共同走向滅亡。但是偏偏男主成功了,卻沒有藉助一個勝利的縮影,去解決真正的社會矛盾,而是享受中在勝利之中,與資本階級的人同流合污,這樣的美式思維,實在讓人感覺到索然無味。

② 電影《消失的愛人》最後的結局是什麼意思呢導演有什麼深意

男主Nick Dunne和女主Amy Dunne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對人人羨慕的夫妻,丈夫帥氣會撩妹,妻子漂亮又聰明,從小就是大家心目中最完美的甜心。

控制欲極強的女主成了最後的贏家,但這樣的結局比開始的時候更難受,至少一開始兩個人還可以吵架,還有希望離婚,但最後他們只能呆在同一個牢籠里,鄧肯對妻子只剩下了恐懼和憎恨,艾米對鄧肯只剩下了慾望和控制,然後還要演出恩愛給別人看。

這樣的婚姻比墳墓還要可怕。

③ 黑姬 桎梏之館 結局什麼意思。 那女的是特異功能嗎

那女的不過是有雙重人格.....

④ 求《桎梏》2013年免費百度雲資源,拉姆·查蘭·特哈主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OxO0uJDa2yviwTkzeyKrpg


提取碼: 8gt9
《桎梏 Zanjeer》
導演: Apoorva Lakhia
編劇: 薩利姆·汗、賈夫德·克赫達爾、Apoorva Lakhia、Chintan Gandhi、蘇雷什·奈爾
主演: 拉姆·查蘭·特哈、佩麗冉卡·曹帕拉、桑傑·達特、普拉卡什·拉賈、阿圖爾·庫爾卡尼、Mahie Gill、Aditya Lakhia、Daya Shankar Pandey、Bikramjeet Singh、安庫·巴蒂亞、Navdeep Tomar、Chetan Pandit、Naushaad Abbas、Taran Bajaj、Kavita Kaushik、Jeetu Verma
類型: 劇情、喜劇、動作、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 印度
語言: 印地語、泰盧固語
上映日期: 2013-09-06(印度)
片長: 137 分鍾
又名: Shackles; titled Thoofan in Telugu、Zanjeer Remake
這部電影翻拍自大B 1973年主演的同名電影,影片以印地語和泰盧固語兩種語言同時發行。主要講述了ACP的維傑·卡納警官與石油秘密犯罪組織鬥智斗勇的故事,其中蘊含了親情的悲離,愛情的甜蜜,還有友情的互助。柔和與硬朗的風格並行,值得一看。

⑤ 電影暗戰2的結局

《暗戰2》結局是報紙上登陸了一條新聞,內容是:神秘人以何尚生的名義給癌症學會捐了八千萬塊錢。後來,劉青雲也明白了鄭伊健給他吹哨子的意義,只要一吹哨子,老鷹就會隨他而去。

劇情介紹:神秘罪犯伊健點名挑戰高級督察何尚生玩「取贖金游戲」開始。兩人初次交手,便發現雙方實力旗鼓相當,最後被伊健逃脫先贏一局。尚生因此被激起了心底的戰意和好奇心,禁不住繼續和伊健「游戲」下去。

伊健在世界各地破壞多件藝術品,並把碎片寄給尚生,尚生根據這些藝術品都在同一家公司投保,推斷出伊健有意勒索這家保險公司。伊健致電該保險公司高層美女Teresa,勒索1千萬,尚生接報警後接受這一案件。

伊健要求Teresa親自送錢,但他沒有出現而是讓Teresa把錢燒掉。在另外一個地方,伊健正意圖在保險公司的大客戶面前進行破壞,以便向保險公司勒索更多錢財。

尚生和伊健再次遭遇開始了第二次交手。尚生找Teresa詢問燒錢的詳情,並要求她與自己密切合作。Teresa按照伊健指定的路線送錢,伊健不停遙控他改變路線,表面是為了擺脫尚生的追蹤,實際則是想將錢換成鑽石。Teresa沿途留下標記,供尚生追蹤,伊健與尚生面臨著第三次的交鋒。

(5)電影桎梏結局擴展閱讀

《暗戰2》主要角色:

1,伊健

伊健原來是一個被收養的孤兒,後來成為一名國際罪犯,先後在世界各地破壞了數件藝術品,且把殘骸寄給尚生,後來劫持人犯後點名何尚生到案發現場進行談判,提出要和尚生玩一個「取贖金的游戲」,伊健勒索保險公司高層Teresa(林熙蕾飾)一千萬,屢次斗敗何尚生,最後獲得贖金,用來幫助第三世界。

2,何尚生

有勇有謀的高級督察,被伊健點名要玩一個「取贖金的游戲」,尚生雖感興趣但豈容伊健為所欲為,即時欲擒伊健,兩人初步交手,旗鼓相當,最後被伊健逃脫先贏一局。

尚生被激起了心底內的戰意和好奇心,禁不住繼續和伊健「游戲」下去,最後兩度敗給鄭伊健,後來尚生從報章上得知各第三世界果真收到匿名捐款,雖然輸掉了游戲,但卻為自己的正確抉擇而感欣慰。

⑥ 豆瓣9.7,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作者 | 秋䒕墨,UCL畢業,影評人、編劇

在《權力的 游戲 》爛尾崩壞之際,《切爾諾貝利》的橫空出世挽救了HBO的金字招牌。剛開播一集,便IMDB9.5,爛番茄新鮮度95%,豆瓣9.7高分。但在這個如今數多新劇高開低走的趨勢下,首集的分數並不能決定什麼。於是,耐心地又忍著一周,等待著第二集新鮮出爐。

然後,在看完第三集的預告,和眾多幕後創作者的漫談資料後,終於可以報以極大的期待「定義」這部劇,甚至誇大其詞的「設定」它可能是繼《權力的 游戲 》之後又一部被萬人高捧的現象級神劇。這其中,有 歷史 的厚重,有真實事件的深刻,更有後人回看曾經的哲思。它,便是以蘇聯切爾諾貝利重量級的核泄漏真實事件改編的5集迷你劇《切爾諾貝利》。

切爾諾貝利的 歷史 ,不予多說,那個1986年4月26日凌晨發生的事故,每每被提及,都是人類無法抹去的傷口。而更為嚴重的,是核泄漏發生之後對其他地區造成的核輻射污染。珠玉在前,2006年的紀錄片《搶救切爾諾貝利》(The Battle of Chernobyl)和2012年的電影《切爾諾貝利日記》(Chernobyl Diaries)已然將這個世界級的悲劇以影像化全然展示。

2011年的動畫短片《切爾諾貝利的孩子們》(Chernokids)以及2014年的俄劇《切爾諾貝利·禁區-無人原樣而歸》系列也將這場災難帶給人們難以彌補的影響現實刻畫。漫畫《切爾諾貝利之春》和 游戲 《普里皮亞季的召喚》也從另一種帶著美好希望和重啟光明的心境將切爾諾貝利的景象描繪出來。

可這次的劇集《切爾諾貝利》突破了 歷史 事故題材的桎梏,打破了結局已知難在過程的瓶頸,將輻射衍射下的恐懼、痛苦、憤怒、冰冷和無力隔著屏幕傳遞而來。

《切爾諾貝利》從事故發生開始講起,揭開了這場災難的恐怖面紗。相比於大尺度的血腥暴力,《切爾諾貝利》反而意料之外的剋制,就連火光電石的爆炸,都被藝術性地以一個藍色光柱指代,轉化為了一場光點如雪的奇異幻影。

這場美麗的「煙花」盛景,帶著死亡的信號,已悄然而至,可人們卻還沉浸在興高采烈的觀賞之中,渾然不知。

《切爾諾貝利》將這場致命的事故刻畫的十分美麗,而人們載歌載舞的狀態更是讓這場悲劇變得尤為沉重。當趕到現場的消防隊員們誤以為這只是一場普通的火災,爆炸中心的反應堆讓他們皮膚腐爛,放射性的石墨讓他們血肉潰爛,那種「身體由內而外融化」的絕望,觸目驚心。

死神的眷顧,往往帶著催人淚下的悲鳴而來。可《切爾諾貝利》卻沒有使用任何的廉價煽情戲碼,甚至放下了本能夠輕而易舉戳人淚腺的手段,反而將視角以反差,放在了高層領導的互相推諉之上。

前線消防員們正在一批一批地以犧牲自己生命的代價救災救民,核電站工作人員正在義無反顧的商討事故救援,可安然無恙的管理者們卻在推卸責任,而高枕無憂的上層領導人們更是在商榷直陳如何降低事故影響粉飾災難真相的公關謊言。

「謊言」,是《切爾諾貝利》從第一集深刻到如今第二集,甚至貫穿全劇的主軸。能源局局長發話要求「封鎖城市,誰都不許離開,切斷電話線,以防信息的誤傳,防止人民破壞自己的勞動成果。」一個謊言若要成立,只會繼續捏造更多的謊言。

於是,一邊嘴上說「切爾諾貝利的情況已經穩定,我被告知輻射量值相當於一次胸透」,一邊又消除了所有關於輻射和X射線的書籍。自欺欺人,欲蓋彌彰,權利的控制之下是被蒙蔽了的生靈塗炭。

但最可怕的,其實還不是這區區政府管控下的文字謊言。以信仰來麻醉良知,才是釀成這樁慘案的幕後黑手。「現在國家告訴我們,情況不危險,那我們就要有信仰。」信仰之下,人們看不見真相,人們被信息隔離,人們甚至被安慰放下恐懼,一切無事。

旁觀者無動於衷么?不是的,那些心懷良知的人試圖反抗,試圖營救,可回報給他們的是犧牲,死亡,和無能為力。更有上層的監視和控制,他們只能被壓迫著謹言慎行。

最終,這些善良的人們也變成了謊言製造者的幫凶,替他們粉飾太平。切爾諾貝利,由此變成了一座圍城,外是好奇卻對真相的不得而知,內是絕望但被真相蒙在鼓裡的惶然無知。

《切爾諾貝利》用一場冷靜的刻畫,給我們揭示了當年災變的真實慘狀。但它更為難得的是,它敢於直面真相甚至揭露醜惡事實的勇氣。以一部劇之力對抗曾經手握權柄的高層統治者,在此前不是沒有過。

但《切爾諾貝利》的視角,並非緊緊是站在現在的時光路口,回頭審視當年的災難,而是以倒敘的手法,身臨其境當年事發的境況,以受害者的心境親身體會身在其中的「未知」。人類之所以窮無止境的 探索 未知,是因為發現自己的無知。

可無盡的 探索 之後,人們又因貪婪和自私將可怕的未知醞釀成了災難,可最後還會以「因為無知」的道歉得到原諒,獲得救贖。人們渴望未知,成就了很多發明與發現,可因為無知而肆意運用這些發明,則只會釀造無法挽回的事故災難。

很多人評論說《切爾諾貝利》的本源來自於一本叫《切爾諾貝利的悲鳴》的書籍,此書榮獲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

的確,那個在醫院尋找自己消防員丈夫的女子的故事是取自書中的素材,可一千個人讀哈姆雷特有一千種解讀,《切爾諾貝利》讓人震撼的地方其實是他的表達內核。書是以倖存者的口吻講述當年事發的經過和後果。

《切爾諾貝利》卻比書還要殘忍,又比書格外隱忍。它全程以事件親歷者的第一人稱視角,隱喻的諷刺整個事件從頭到尾的謊言與欺騙。

天災本只是重傷了人類,卻並非無可救葯。可政府權威而虛構的謊言,卻是一道致命傷,將苟延殘喘的受害者們全數湮滅。「所有的勝利都難免要付出代價。」這句話,放在客觀事實里,並非不妥,可放在領導者的嘴臉上,卻是一種讓人寒心的諷刺。

此時此刻,看著《切爾諾貝利》的日常片尾,不免悲涼,人心,在這種災難之下,到底能夠罪惡到什麼地步?

五集的體量,講述一場災難,本已有些拖沓。可在晦暗的色調,無聲的氣氛之下,刻畫人性的罪惡,五集的故事只是一個開始。如今的切爾諾貝利,有人居住,有花鳥魚蟲,草木蔥郁,叢林繁盛。甚至,它變成了一個 旅遊 景點,供人們消費享受,學習觀摩。

前人的災難成為了後人的 娛樂 ,這到底是對是過?這是一個沒有答案也給不出答案的疑問,卻不得不問。對於當初這場災難的倖存者,他們失去了太多,犧牲了太多,其實是永遠不會從這道陰影里走出來的。傷口的癒合需要時間,可人類文明的斷裂,時間無能為力。

⑦ 沒有了楊穎的「桎梏」,黃曉明終於找回了自己

文/小樹

黃曉明又有新作要上映了。《最後的真相》宣布定檔12月3日,這部作品由黃曉明監制,且由黃曉明、閆妮、闞清子等演員主演。

這已經是2021年黃曉明所官宣的第4部影視作品了,如果再加上他所參演的2部綜藝作品《乘風破浪的姐姐2》和《中餐廳》,前3季度的黃曉明收獲滿滿。

這樣看,如此繁忙的他與2019在節目中說「到現在是我反過去求人家」的自己判若兩人。

那段時間的黃曉明經歷了什麼? 整個2019年,黃曉明僅有1部影視作品《烈火英雄》上線(質量比較高,豆瓣評分6.4)。

而之前的2018年,《金蟬脫殼2》僅僅拿下了3.2分,《無問西東》又爭議性極強,除卻這2部作品,黃曉明僅剩1部《你遲到的許多年》了。

曾經檔期排的滿的時候,黃曉明一年有7部作品上映。相較於曾經的輝煌,那幾年的黃曉明看起來的確有些慘淡。

雖然黃曉明自己只表達了結果沒說原因,但網友們心中都有著一桿秤,原因這一端就向著楊穎這一方傾斜。

對於黃曉明和楊穎的婚姻,可能許多人會認為黃曉明是處於弱勢的那一方。

但實際上卻並不是這樣的。

在黃曉明剛剛和楊穎交往初期,黃曉明還曾公開表示趙薇是他的理想型,在節目采訪中,他還說過「楊穎配不上我」這樣的話。

黃曉明是有這個資格這樣說的。從孩童時期,黃曉明就擁有著成為閃耀明星的潛質,後來他的發展勢頭也一度遙遙領先同批男藝人。

7歲的黃曉明就被邀請擔任兒童電影的男主角。雖然因為性格因素最終被替換,但在這一次體驗之後,黃曉明的父母接受了讓黃曉明在影視劇領域發展的建議。

黃曉明之後順理成章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並在大二那年就靠著接廣告掙到了1500元辛苦費。

黃曉明的演技或許有爭議,但是他的顏值卻是無法挑剔。大學期間,黃曉明就已經開始小試牛刀接戲拍戲,只不過那個時間由於自身還不成熟,參演的影視作品並沒有掀起太大風浪。

大學剛剛畢業,黃曉明就被自己的導師推薦到了《大漢天子》劇組並飾演劉徹這一角色。這部作品是黃曉明的轉折點,《大漢天子》成為當年的年度熱劇。

年紀輕輕的黃曉明就能搭檔陳道明等大咖參演 歷史 正劇並表現優異,讓他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徹底樹立了起來。

此後,黃曉明便正式打開了影視圈的大門。每年他都能奉上至少一部經典作品,《還珠格格3》、《神鵰俠侶》、《新上海灘》等等。

在黃曉明事業的上升階段,黃曉明加入了華誼兄弟陣營,這是黃曉明實現的人生又一次飛躍。現在「回頭看」這一舉動,必須要誇一誇黃曉明的選擇。

在當時,演員們的片酬還沒要高到現如今這個地步,而剛剛加入華誼沒多久的黃曉明,在得知公司即將上市的關鍵階段,想盡辦法 不息 借錢屯了一波公司的股票。

結局可想而知,黃曉明憑借這一次機會,實現了從打工人到當股東的轉變,身家不知翻了多少倍。

甚至連他自己都說,他很佩服自己的投資眼光。

緊接著黃曉明趁熱打鐵,與華誼分道揚鑣,自己與任泉、李冰冰成立了StarVc,徹底將「老闆」這一標簽做實,也不得不讓人佩服黃曉明他在商場上的確有兩把刷子。

《中國合夥人》就是黃曉明在成立公司後投資的作品。

正是在黃曉明完成身份轉變,在 娛樂 圈廣結人脈並混的風生水起之時,他與楊穎相識了。

接下來的故事大家就比較熟悉了。

原本楊穎只是一個並不出名的模特,但是在認識了黃曉明之後,其資源「肉眼可見」般迅速攀升。

楊穎先是在《全城熱戀》和《全球熱戀》中刷臉成功。要知道楊穎在認識黃曉明之前所參演的影視作品,只能搭配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蝦米。

但在這2部劇中,她已經可以和吳彥祖、劉若英等同台演出。

緊接著楊穎又成功搭檔彭於晏,在《夏日樂悠悠》中擔任女一。這部作品的出品公司是DMG 娛樂 ,公司老大肖文閣曾是黃曉明的同學、好友。

幾乎僅用了3年時間,楊穎就完成了從小模特到「四小花旦」的轉變。

這一切,很難說沒有黃曉明在背後的推波助瀾的功勞。2014年楊穎正式公布了和黃曉明之間的戀愛關系。

有了黃曉明夫人這一身份加持,楊穎的發展之路就更加寬廣了。

《黃飛鴻》、《狄仁傑》等大製作電影,楊穎都參與其中。2015年,楊穎更是一年播出6部影視作品,還搭上了一次好萊塢的快車。

最火的時候,楊穎擁有53個代言,片酬8000萬。而黃曉明呢?

黃曉明為了楊穎的事業上升拼盡了全力,而自己卻開始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投資公司遇到問題、自己深陷負面事件、代言產品暴雷。

甚至連安身立命的影視圈,他也陷入了的怪圈。作品開始極不穩定,評分忽高忽低不說,一度被貼上了「油膩總裁」的標簽。

幾乎是以很快的速度,就出現了他在綜藝中的那段「哭訴」。與此同時最讓人們感到好奇的是他和楊穎的 情感 問題。

在兩人結婚前,曾有人拍到黃曉明身現夜店周圍有美女相伴。而黃曉明發文「我是黃曉明」,楊穎發文「我是夜店」予以強勢回應力挺黃曉明。

曾經有多麼甜蜜,問題出現就有多麼尖銳。

兩個人之間的互動越來越少,楊穎在解釋黃曉明和李菲兒的事情時口中的「黃先生」顯得有些冷漠。

終於,網友們不再願意看到「擠眉弄眼」的表現,楊穎的資源也開始逐漸降低,哪怕是在綜藝中,楊穎的地位也正在逐漸「被邊緣」。

即便是在新的作品中演技有了明顯提升, 但仍然難以扭轉人們對她的固有印象。

反觀黃曉明。2020年憑借《鬢邊不是海棠紅》(豆瓣評分8.1)讓觀眾們看到了黃曉明回歸的決心和能力。又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憑借著「端水」被網友們大加贊賞。

2021年,在迎合百年慶典之際,黃曉明又在主旋律作品中發光發熱贏得喝彩聲一片。

從那一刻起,大家似乎看到了 「為自己而活」 的黃曉明。沒有了「桎梏」的黃曉明,還會實現再次騰飛么?

⑧ 印度電影《桎梏》主角是

男主角是拉姆·查蘭·特哈(Ram Charan Teja)是印度電影演員赤拉尼維的兒子(他爸是托萊塢的巨星)。出道作品《捷豹》Chirutha(2007),影視界名人評論說,他是未來的巨星。第二部作品《勇士》Magadheera(2009)猶如重磅炸彈擊,查蘭開始了巨星之路。

2007 Chirutha 捷豹
2009 Magadheera 勇士
2010 Orange 愛,多一點點
2012 Racha 狂風戰神
2013 Naayak 雙拳無敵
2013 Zanjeer 桎梏
2014 Yeva 變臉
2014 Govin Andarivadele

目前有以上8部電影

⑨ 電影《禁閉島》,為什麼最後還是沒懂

《禁閉島》有些讓人意外,這是一部看起來不太像馬氏風格的作品,大師似乎將關注社會的視覺轉移到了較為狹窄的范圍內。而馬丁.斯科塞斯上一次拍攝類似的電影還是在1991年,那是一部不太成功的翻拍即《恐怖角》。「電影的社會學大師」這頂帽子既是至高無上的皇冠,也是沉重束縛的桎梏,一旦老馬偏離了這條路就可能引起影迷的迷惑。其實在我看來盡管《禁閉島》看起來多了幾分商業氣息,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馬丁.斯科塞斯依然是用鏡頭放大社會的那個大師。 關於故事的時代背景 不少人言之鑿鑿的認為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演的聯邦執法官泰迪是個精神病患者,並且拿出來很多證據,其實這種觀點並不全面,正如原著小說一樣這里存在著一個沒有真相的真相,沒有結局的結局。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去理解這個故事,並且都能找到可以支持自己論點的證據,而最好的認知方法是跳出這種不同理解的糾結,從影片描述的時代背景去理解這個故事,可能會更全面。影片故事發生在上世紀50年代初期,在歐洲,當時社會主義蘇聯在經歷了二戰之後愈發強大,在亞洲,剛剛建國的共產黨中國不但遏制住了國民黨的反攻計劃,並且在朝鮮戰場上狙擊了美國,冷戰的鐵幕降下,美國國內開始了麥卡錫主義。這是美國歷史上一個罕見的極端政治時代,盡管它時間不長(1950年—1954年,也就是《禁閉島》的故事發生的時間),但是它的影響是巨大的。二戰勝利之後共產主義思潮在美國也相當流行,由於懼怕被全面「赤化」,美國政府開始打壓共產主義,在這一過程之中不乏存在大量的誹謗迫害等等莫須有的罪名,這對美國民眾也造成了極大的心理陰影,到底誰是「共黨」?沒有人能夠確定,人們談「赤」色變人人自危。因此「禁閉島」無疑就是對這個政治時代的一種隱喻,從小說原著以及影片的整體風格、故事情節都流露出壓抑、恐懼、迷茫的特徵,禁閉島上事實的真相究竟是什麼?到底有沒有陰謀?沒有人能給出確切的答案。這種不確定正是原著的精髓和精彩之處,這也是馬丁.斯科塞斯選擇這個題材的一個重要原因,並且他也承認這個故事是設置了兩個走向的。 多種真相,一個結局 聯邦執法官泰迪到底是本身就是精神病患者還是被迫害變瘋?這是影片的題眼,是最吸引人也是最令人困惑的地方。如果他本身就是精神病,為什麼其中一個女病人要暗示他逃跑?而之前泰迪所做的一切特別是他在懸崖上遇到瑞秋也就沒有意義了,醫生們為泰迪安排的這一局不符合邏輯。如果他是被洗腦了,那麼諸多細節顯示他的確對她妻子之死負有責任,比如他怕水,比如在他夢中出現的腹部流血的妻子,而影片最後又有他從水塘撈出淹死的三個孩子和槍擊妻子腹部的鏡頭,這顯然是有暗指的。不管是事實的真相是什麼?都能找到各自的證據和漏洞或者說讓人疑惑的地方。我相信這個故事誰也沒有答案,甚至包括原著作者,給出符合事物邏輯的答案並非創作者的初衷。個人認為應該跳出對影片細節的窮究而放眼到影片所包含的時代隱喻以及這種時代背景下的社會心理的考證,才可能有一個比較合理的理解。 所謂禁閉,就是與世隔絕,因此僅僅從片名就暗示著一旦上島就可能有去無回,而這座島就是象徵著極權主義和隔離政策,這種隱喻不單是指向剛剛結束的二戰中的納粹主義同時也指向二戰之後的冷戰,甚至也可以看做在映射當時美國國內政治。無論泰迪是否有精神病,他面對的都是個人對抗著隔離於世的孤島、壁壘森嚴的醫院和如臨大敵的醫生及警察,這裡面的政治喻意是顯而易見的,這符合當時的社會政治氛圍。毫無疑問,不管泰迪是否真的精神有問題,他最後的結局都是接受了摘除腦葉的手術,成為一個行屍走肉般的廢人,這也是個人在公權之下無力抗爭的最終結局。到了這一步,泰迪瘋與不瘋已經不再重要,因為創作者的意圖已經達到,在暴力機器、強勢輿論和根深蒂固的意識鉗制之下,人人都是精神病患者,人人都有可能變成精神病患者。 大師的聰明選擇 當2007年馬丁.斯科塞斯終於以翻拍作品《無間行者》登上奧斯卡的榮譽殿堂時,除了無冕之王終於成功加冕的喜悅之外,影迷們不免有一些遺憾,因為誰都知道這不是大師的最佳作品,這次得獎更像是對馬丁.斯科塞斯以往失意的補償。大師不需要證明自己,他需要的只是再次爆發而已,那麼《禁閉島》算不算是再次爆發呢?我認為是。盡管這只是一部改編劇本作品,但馬丁.斯科塞斯已經做得足夠好了,更重要的是他的鏡頭又回到了他的「傳統」社會視覺上來,這種視覺一向都是深邃和冷靜的。雖然這次瞄準的不是他駕輕就熟的黑幫世界和社會底層,但是影片在心理學上反映的社會隱喻是最大化的。 《禁閉島》所描述的時代已經遠去了,但是這不意味著這樣的社會陣痛就此銷聲匿跡,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土壤適合,人身自由淪為政治斗爭的犧牲品的現象就可以在任何時代任何地方出現。影片中反復出現的二戰集中營的屠殺(包括泰迪等美軍士兵對投降德國人的集體槍殺)都在強調,在槍口之下往往會模糊正義與非正義、人性與非人性的界限,只要一方掌握了殺人武器就容易把殘忍的獸性暴露出來,這和禁閉島上的帶電網的高牆、全副武裝的警察以及戒備森嚴的牢房等景象交錯呼應,都在告訴人們盡管戰爭已經結束了,但是極權主義和納粹思想並沒有消滅,時至今日世界上依然時不時地出現慘絕人寰的種族屠殺和納粹鬼魂。可以說這樣的故事極有政治預見意義,馬丁.斯科塞斯也又一次揭了一下人類社會的瘡疤,只不過這一次是相當隱晦的手法。我認為這是馬丁.斯科塞斯一次另闢蹊徑的回歸,這次回歸是精彩和完滿的。 鏡頭表現力和無處不在的隱喻 《禁閉島》的優秀之處還在於它考究的鏡頭表現力。影片開頭,載著泰迪的輪船從陰晦的海霧中駛出,顯得孤獨而詭異。船艙中,泰迪頭上掛滿了冷森森的鐐銬,當泰迪從船艙出來時鏡頭前是一張鐵絲網,而查克則在網的另外一端,背對著泰迪,這個鏡頭就暗示了兩人之間的隔閡,泰迪一個人被隔在鐵絲網內。這些鐐銬和鐵絲從一開始就把泰迪置於「禁閉」的狀態,暗示了他的結局。當泰迪一行人的汽車在接近島上醫院時,鏡頭是從高牆之上逐漸由遠而近,始終隔著半個牆壁,暗示了泰迪即將進入虎口。而後面的鏡頭則是從泰迪個人的主觀視覺來看那一扇被緩緩打開的鐵大門,這時的鏡頭一直是以較低的機位拍攝的,充滿了壓抑感。醫院中,有一個神情詭異的老太婆對泰迪做的一個手勢是「噓」,暗示了他應該閉嘴,這個看似無關緊要的手勢從一個精神病人身上表現出來,有著深刻的意義,即不管泰迪是否有問題他都應該閉嘴了,因為這里是高牆壁壘的監獄式醫院。而在極權之下,是不是人人都應該閉嘴而不得自由發表意見呢?答案不言而喻。

⑩ 電影《暗戰2》結局是什麼

《暗戰2》的結局是:經過三輪對決,破壞藝術品的怪盜伊健(鄭伊健)達到了勒索保險公司巨額贖金的目的,把贖金捐給非洲的貧困孩子,再次憑空消失。

何尚生至始至終,琢磨不透這個思維縝密卻天馬行空的魔術師對手,原來,他的犯罪動機竟然如此簡單、純潔。

只不過,這次杜琪峰有玩嗨了,不顧觀眾的感受是危險的。

伊健的定位,更像是為他人引路的天使,讓執迷不悟的人走出歧路。片中,將陷入賭博不能自拔的林雪換了回來,喚起了何尚生冷酷麵皮下的一絲童真,用一句「朱麗花」巧妙地剝離林熙蕾女強人的堅硬外殼。這種理想主義的傾向性,確實不太合觀眾的審美情趣。

片尾,伊健的再度消失,或許就此洗手不幹,人間蒸發,或許如第一作的劉德華,感受人生的精彩後從容赴死。無論如何,這場貓鼠游戲就此收手了。

閱讀全文

與電影桎梏結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雅甲電影演員表 瀏覽:99
大型國產電影精彩片段 瀏覽:978
立夏看電影 瀏覽:505
哪裡能下電影mo4 瀏覽:813
角鬥士國語電影下載 瀏覽:115
被父母遺棄的女孩電影 瀏覽:701
電影母親的女主角叫什麼 瀏覽:236
貓眼電影怎麼加會員卡 瀏覽:593
出軌在線中文電影 瀏覽:643
受到誘惑的女人電影 瀏覽:613
電視劇電影里的人物 瀏覽:108
吝嗇鬼法國電影劇情 瀏覽:346
水銀人電影哪裡能看 瀏覽:77
女孩找保安氣爹電影 瀏覽:113
電影卧底禿鷹演員表 瀏覽:598
男人撿到古代女人的電影 瀏覽:474
為什麼中國看不到日本的電影 瀏覽:809
四年級優秀英語電影推薦 瀏覽:137
電影嘔吐在女人頭發上 瀏覽:174
好的電影素材在哪裡找 瀏覽: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