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電影《堅守》主要講什麼故事呢簡介就可以了!
這是一部講述最珍貴的職業精神的影片,是一部講述在平凡崗位上做出不平凡成就的影片,獻給所有愛崗敬業、默默付出的人。講述了南平電力五朵金花三十年如一日堅守在電力崗位的故事。
2. 印度女忍者殺納粹軍官的電影叫什麼
印度女孩。
電影《印度女孩》講述了貧民女孩蔻茜的熱愛、堅守與逆襲。這段奇跡故事充滿了平凡女孩的勵志與燃情,更有著催淚至深的父女親情。定檔預告揭開了女孩蔻茜競技人生的勵志篇章。從想讓看到輸球而流淚的父親開心,到暖陽余溫下注視板球的愛不釋手,蔻茜這份對板球的熱愛與追逐,在收獲父親親手製作的球拍時已然傳承。而訓練場上擲出的每一球,都像是蔻茜在對性別、出身以及社會給予的重重阻撓做出的反擊。講述了出身貧民的印度女孩蔻茜突破偏見與阻撓,堅守熱愛,逆襲成就自身的故事。
3. 一部關於女教師的電影
《電影最美的深山女教師》將是一部定位於具有思想性和藝術性的主旋律基調作品。將特意避開當下比較極端偏執的激進主義,遠離那種凸顯人性卑劣和揭露社會陰暗面的表現方式,以其貼近事實原貌的藝術手法,清新淳樸、回歸自然的和諧、溫情風格,將一個身處貧困山區的青年山村女教師的青春與熱愛,成長與變遷,不畏艱辛堅守貧困山區執教的故事娓娓道來……
4. 有一部電影,說的是二戰時的故事,一位女狙擊手,自己堅守狙擊陣地,壓制了一個連的兵力。這部電影是什麼
俄羅斯《女狙擊手》,這是一部講敘的二戰時期蘇聯女狙擊手——柳德米拉·帕夫里琴科故事的大片。
《女狙擊手》,烏克蘭、俄羅斯電影,塞吉·莫克里特斯基、Sergei Mokritsky導演,尤麗亞·佩雷西德、葉甫蓋尼·塞格諾夫、瓊·布萊克漢姆主演,2015年4月18日(Beiji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中國)上映。
5. 《你是我的春天》溫暖有力量,女性在困難中展現出的力量與男性有何不同
《你是我的春天》定檔,這部電影於2022年的4月2號全國上映。這部劇主要就是展現女性力量,是由黃渤擔任監制,張宏擔任製片人裡面大咖雲集,例如周冬雨,黃曉明,宋佳,宋小寶、趙今麥等等,以非常平實的視角展現一個個動人的故事。這部劇同樣展現出了女性力量,女性在困難時刻可能沒有男性那樣直接的力量,但是那種不屈的性格和奮發圖強的意志,同樣也是有力量的。
6. 《世間有她》曝終極預告,為何這部影片被稱為「女性電影扛鼎之作」
《世間有她》曝終極預告,為何這部影片被稱為“女性電影扛鼎之作”?這部作品是現代題材新主流的情感大片,展現了真實的女性。在面對困境時那種掙扎和堅守,所以這個作品被人稱之為女性電影的扛鼎之作。同樣,這部作品也是一個人為關懷的女性電影傑作,聚焦到普通人的家庭裡面。有深度有力度,而且還有著別樣的美好。
有深度有力度的美好,還有著別樣的內容
這是一個非常完美的作品,也是一個有深度的內容,讓我們特別的喜歡。可以說這部影片真實刻畫了一些內容和生活在沖突爭吵之後。他們並沒有忘記本心,反而以那種善良的心來找回初心。用愛排除萬難,用愛來聚焦到平凡人的堅強和堅守,世間萬物都有堅強的意義。
7. 拍電影不再只靠臉了 好萊塢女星轉型各有高招
查理茲-塞隆的成功轉型,是所有好萊塢花瓶女演員們的榜樣。把美從臉上收斂起來放進心裡,或是乾脆扮丑,折磨自我折磨觀眾,這彷彿成為偶像派到實力派的必經之路。雖然方式略顯模式化,但美貌就像是考驗演技的干擾信息,相信很少有人能做到完全不分心,轉而關注所謂的內在。於是,安妮-海瑟薇剪短了頭發暴瘦20磅,安吉麗娜-朱莉從野性少女轉型去馴化年輕演員……好萊塢也欣然為她們的犧牲埋單,各大電影節獎項雙手奉上。其實,仔細想想,一味強調內在忽視外表,難道不也是種歧視?
凱拉-奈特莉 即便當女配也給英國人搭戲 花瓶歲月
父親是演員,母親是劇作家,凱拉-奈特莉9歲時就出演了電影《鄉村情事》,而早期最為人所知的角色則來自《我愛貝克漢姆》,青春爛漫的氣質為這部體育題材電影增色不少,在美國這樣一個對足球缺乏熱情的國家裡取得了相當不錯的口碑;2003年,她與約翰尼-德普和奧蘭多-布魯姆搭檔,在《加勒比海盜》中飾演野性難馴的總督女兒,也因此大紅大紫。但就像她之後出演的《亞瑟王》一樣,她被好萊塢稀釋成了「男色電影中錦上添花的點綴」。
轉型利器 文藝尋突破
現在很多人用「英倫玫瑰」形容凱拉-奈特莉的古典氣質,這個代名詞此前的主人是因《理智與情感》聞名的凱特-溫斯萊特。其實,這一切應該感謝英國導演喬-懷特,兩人首次合作的《傲慢與偏見》便讓奈特莉收獲奧斯卡獎、金球獎最佳女主角提名,並且之後合作的《贖罪》《安娜-卡列尼娜》也讓奈特莉順利完成轉型。
在英倫古典路線外,奈特莉也嘗試在文藝電影方向尋找新的形象與定位,《愛的邊緣》《一夜迷情》《別讓我走》等皆屬此類,而《危險方法》中她奉獻的女病人薩賓娜-斯皮勒林堪稱形象盡毀,淑女范兒終於被打破,而《歌曲改變人生》中,她也大膽嘗試在電影中的歌唱事業,簡單的治癒系電影反而顯出她不著痕跡的演技,就像是生活在你周圍任何一個沒有成功卻又還沒完全放棄的小夥伴。
在2015年奧斯卡的大熱影片《模仿游戲》中,搭檔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在片中飾演曾和圖靈有過一段情緣的瓊恩-克拉克,雖然戲份不重,但二人徹底攤牌的那場戲相當精彩,演出了一個愛而不得卻又固執堅守的女性形象,奧斯卡獎、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美國演員公會獎等一系列提名算是對她演技飛躍的認可。
妮可-基德曼 突破瓶頸又再次進入瓶頸 花瓶歲月
3歲學芭蕾,10歲就接受專業表演藝術訓練,看上去妮可-基德曼要想成為優秀演員只需要點運氣就夠了,可事實並非如此。盡管14歲時就在影片《叢林聖誕節》中出演配角,但直到和湯姆-克魯斯出演了《壯志凌雲》後,人們才開始注意這個新人,而且是她和男主角的愛情之上,而在表演上,確實也缺少稱得上有表演可言的代表作。事業和情感的角力在她身上體現得最為明顯,所以不得不提她和湯姆-克魯斯那段長達十年的婚姻。在這十年間,她成了真正的明星,而不是演員。
轉型利器 「假鼻子」
2001年,妮可和阿湯離婚。同年,她出演了巴茲-魯曼執導的歌舞片《紅磨坊》,憑借這個巴黎紅燈區的舞娘角色,她曾經的舞蹈功底終於得到發揮,收獲第一個奧斯卡影後提名。2002年,她在電影《時時刻刻》中飾演英國天才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那個假鼻子為她贏得表演之神的垂青,將奧斯卡、金球獎以及柏林電影節等多個影後獎座收入囊中,這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她的美貌和演技同時得到認可。但不得不說的是,2010年的《兔子洞》是她最後一次演技爆發,把那個絕望地在情慾中尋求慰藉的母親演得入木三分,也為她帶來第三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不過,如今妮可正處於失去花瓶,又丟了演技的階段。2011年至今,她參與演出或製作的影片達十部之多,其中不乏像科林-費斯、朴贊郁、蒂姆-羅斯這樣公認品質影人的加入,可幾乎沒有例外的是,她演哪部砸哪部,很多人甚至將她看作決定是否要看一部影片的風向標。前不久,她與沃納-赫爾佐格、詹姆斯-弗蘭科合作的《沙漠女王》在柏林電影節首映,再次遭遇差評。
安妮-海瑟薇 在哪跌倒,在哪爬起 花瓶歲月
大學主修英文、輔修婦女研究的海瑟薇,17歲時出演美劇《愛的初體驗》進入演藝圈,可惜並沒有一鳴驚人的效果,直至2001年《公主日記》,她終於找到適合自己的路線,一點點書卷氣,一點點活潑可愛,迅速打開了知名度。不過,初嘗成名滋味的她為了出演《公主日記2:皇室婚約》,放棄了主演電影版《歌劇魅影》的機會,棋差一招,結果就被定型成了只會閃爍著小鹿般的眼神,咧嘴傻笑的甜姐,此後的《少爺返鄉》《魔法灰姑娘》等同類型影片也限制了她的演技。
轉型利器 飆唱功
毫無疑問,李安的《斷背山》是海瑟薇演技路上的第一個重要轉折點,這個潑辣果敢的同妻讓她瞬間擺脫掉了甜美少女形象。雖然被小部分墨守成規的影迷質疑,但她贏得了大部分觀眾認可。看得出她在李安的調教下,在表演上著實是下了番苦功,至少開始和演技二字有了關聯。緊接著和梅麗爾-斯特里普主演的《穿普拉達的女王》大獲好評,也與此前的磨礪不無關系,在老戲骨梅姨面前沒有表現出很明顯的生澀,就已經是一大進步;而先後接演《成為簡-奧斯汀》《愛情與靈葯》《一天》等風格各異的影片也讓她的形象趨於多元。
2011年,當根據同名歌舞劇改編的電影版《悲慘世界》劇本擺在她面前的時候,海瑟薇沒有猶豫,她沒有重蹈《歌劇魅影》的覆轍,終於迎來第一個事業高潮,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實至名歸。她剪去了長發,減重20磅,脖筋微漲,兩頰塌陷,難度頗高的演唱段落也能一鏡到底。當完成蛻變的海瑟薇出現在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和《星際穿越》中時,人們已經看不到昔日小妞電影中的影子。
娜奧米-沃茨 大器晚成得益於跑龍套生涯 花瓶歲月
幼時,看母親在舞台上表演的曼妙身姿,讓深受震撼的娜奧米-沃茨決定走上表演之路。雖然很早就在美劇《聚散離合》、電影《情挑玉女心》等出演了些龍套角色,但事業發展之緩慢,讓她不得不兼職做模特度過一年以此糊口,還在時尚雜志做過編輯。1993年,她隻身來到好萊塢,整整六年接了將近13部影片,但要麼是配角要麼是不需演技只用尖叫的恐怖片,反正都是些別的大腕推掉不願意演的角色,她也因此在片場混了個臉熟,見識了各種各樣的片場怪事。
轉型利器 「精神病」
1999年,她窮得交不起房租被掃地出門後,接到了導演大衛-林奇《穆赫蘭道》的片約,在這部後來被奉為精神分裂經典之作的影片中,讓她在片場6年磨礪出的演技得以施展。2003年,名導亞利桑德羅-伊納里圖就是看過《穆赫蘭道》後決定讓她出演驚悚犯罪片《21克》,奧斯卡也終於看到了這位大器晚成的澳洲姑娘身上的爆發力。雖然仍然在美版《午夜凶鈴》《金剛》這樣的商業影片中充當花瓶,但雙向開花的她也能在《面紗》這樣的文藝片中展現她演技沉澱的部分,即便在大衛-柯南伯格的《東方的承諾》中雖然戲份不多,但也算得上是她難得的代表作之一。
2015年拿到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鳥人》,是她與亞利桑德羅-伊納里圖的再度合作。邁克爾-基頓、愛德華-諾頓、艾瑪-斯通各個都在發瘋般地飆戲,娜奧米-沃茨雖然沒有獲得女配提名,但這卻是她有史以來最成熟的一次表演,似乎看得到這些年在好萊塢摸爬滾打中,她所獲得的加速成長。美貌隨歲月退去,也許是不可挽回的無奈,但她把皺紋變做財富,每一幀都留下游刃有餘的自信,未嘗不是一種幸運。
安吉麗娜-朱莉 從不享受鏡頭前的一切 花瓶歲月
由於演員父親強-沃特的緣故,朱莉入行演藝圈順理成章。在做了一段時間的職業模特後,她決定在李-斯特萊斯伯格戲劇院和紐約大學進修,並開始在劇院表演。1993年在《電子人2》中得到一個跑龍套的小角色,是她的大銀幕處女作。1995年《惡女幫》中魅惑的流浪少女長腿一角,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之後在電視圈浸淫的幾年,性感叛逆的標簽,貼滿了她的表演和生活。其實朱莉身上的標簽,在今天看來,也是困擾許多女演員的枷鎖。
轉型利器 性感變感性
2000年,朱莉憑借在《移魂女郎》中冷艷的精神病少女形象,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相較於之前同樣獲獎的角色,這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她的表演與靈魂合二為一。此後,她身上所散發出的致命性感被加倍放大,《原罪》《古墓麗影》《機動殺人》《史密斯行動》,她被塑造成充滿成熟韻味的邪魅女神形象,不過此時的朱莉已經不再滿足於千篇一律的銀幕味道,在接演《通緝令》《特工紹特》的間歇,出演了《換子疑雲》《堅強的心》等電影,固執尋子的單親母親克里斯汀、千里尋夫的記者瑪麗安兩個角色獲得評論界的盛贊。
當然,極富野心的朱莉也並沒有讓自己的事業止步於表演,她主動轉型成為導演,拍出了《血與蜜之地》《堅不可摧》等將焦點投射向戰爭和人性的電影,她表示,「其實我一直都不享受表演,我也不想總出現在鏡頭前,對我來說做導演比當演員更讓我快樂。」
茱莉亞-羅伯茨 大嘴不笑時,就應該給獎了 花瓶歲月
出生於演員世家的羅伯茨17歲高中畢業後就跟隨姐姐在紐約開始模特生涯。受到演員哥哥的引薦,1986年,她在電影《血紅》中出演生平第一個角色,但僅僅只是出現在背景畫面中。幸運的是,她1988年主演的愛情喜劇《現代灰姑娘》很快受到好萊塢注意,1990年和李察-吉爾合作《風月俏佳人》名利雙收,此後她被定義為大嘴甜姐,《我最好朋友的婚禮》《諾丁山》都是這個路線。很適合她,但完全不需要演技,畢竟影片類型決定了演員並不需要過分發力。
轉型利器 眉頭緊鎖
2000年,聚焦環境污染的《永不妥協》以其極具深度的社會題材,讓總在鏡頭前傻笑的茱莉亞-羅伯茨一下嚴肅了起來。片中她塑造了一根筋倔到底的正面母親形象,學院派向來歡迎美麗動人的女明星偶爾蓬頭垢面的嘗試下演技為何物,並大方地給出各種獎項鼓勵,除了獲封第73屆奧斯卡影後外,還有當年的金球獎影後、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影後等。
《蒙娜麗莎的微笑》《偷心》《美食、祈禱和戀愛》《八月:奧色治郡》……後期的茱莉亞-羅伯茨的影片無論類型如何,都發揮相當穩定,即使2004年拍完《十二羅漢》後,她曾淡出影壇了一段時間,但不管是商業片還是藝術片都能駕輕就熟,自然演繹,只是,現在的她因為因為年齡和戲約的關系,缺乏這一階段真正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