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無雙》故事情節讓人很燒腦,看完這部劇的人如何評價
電影《無雙》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懸疑燒腦、跌宕起伏的劇情,算無遺策的計謀,意想不到的反轉等,是近來為數不多的懸疑精品,讓人意猶未盡。
當然,事後我們都已知道,「畫家」吳復生的形象是李問根據警隊司機形象編造的,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回想時,依然認可這個「假故事」的可信性。這種專業性強的內容,要拍得好看還不至沉悶很不容易,有好友說做假鈔那段剪輯,都令他想起了《絕命毒師》里制毒的感覺。我想,「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也不過如此吧。總之它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電影,值得觀看。大家覺得呢?歡迎留言評論哦
B. 怎樣評價《無雙》這部電影
非常感謝悟空邀請!在這里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這是一個關於自我突破,最後自我毀滅的故事。
和《搏擊俱樂部》類似,一個膽小懦弱的人,講述著自己和一個英勇果敢的人拍檔的故事。
故事同樣是自編自導自演,《搏》更偏向於單純的靈魂突破,《無雙》加入了更多的故事元素,諸如鬱郁不得志的窮小子愛上了事業穩步上升的隔壁家菇涼,為成為有錢人贏取心愛的菇涼而偽造美鈔。
同樣本身是懦弱膽小,善良有愛,他想像的主角,自己的拍檔,也就是一直想成為的那個人,果敢英勇,卻毫無同情心,心狠手辣。
電影設置了很多的驚喜,例如他的故事不是和女主角相愛,而只是單相思;中間貫穿了很多的陷阱和迷宮,我們被帶進去了,因為一個人臉,我們信了。
後面那個真正的心上人,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他是我的鄰居。
於是劇情又反轉了……
我們看了不同的幾個故事,第一個是周潤發的畫家,第二個是李問和畫家合二為一的畫家,第三個是換成了阮文的臉,第四個是李問根本沒和阮文小姐一起過,所有都是臆想出來的。
李問從燒自己的那副畫開始,將自己的天分用在了另一個極端上。當時他從恐懼到釋放,表情有了很大的不同。
在現實中的不得志,他需要靠各種掠奪,報復來得到釋放,所以在片中的臆想出來的關於自己的父親被將軍謀殺,從而報仇,場面的各種爆破,從李問的個人情況來看,這是一個完全沒必要的殺戮,卻是一個人成為英雄最需要的心理支撐,所以他需要靠這個場面來走完這個英雄之旅。
因為在後面的一年,他沒有再做偽鈔。
在秀清作為阮文小姐,被女督察盤問是否見過李問描繪的(周潤發)畫像,她很輕松的說了一句沒有,好像這個事情從來沒發生過一樣。
這時候,我開始有種疑問,這會不會是一個自編自導自演的故事?
要麼她作為假阮文小姐在警察前演得很到位,要麼就是畫家吳復生這個人根本不存在。
而李問在被保釋後,他吻秀清是如此的自信,像極了那個霸氣的畫家。
而如果按照李問說出來的故事,為什麼畫家被射殺那麼多次,都沒有死呢?導演和編劇不是傻的,不會假到硬生生的被射了n多槍的畫家最後竟然沒死,這樣太扯,對不起觀眾。
所以能想到的可能,就是這個畫家,和李問,是同一個人。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成為生活的主角。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要成為主角,都要付出代價。
即使看上去沒有前途的窮小子,內心都有兩個自己。
一個是現實中落魄的自己,一個是自己想像中無所不能,高大威猛,叱吒風雲的自己。所以身高並不高的李問,他想像的畫家,是一個182cm高的人,無論外形和內心,比李問本人高了一截,也更加有型有款。
現實中無法證明自己,就虛構了一個自己做主角的故事。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想像的故事,與現實不一樣的故事。
不是他騙了你,而是他選擇了這個故事,讓自己在這個現實中好好的活下去。
只是有些故事太瘋狂,最後迷失了自我。
喜歡的女人得不到,看到自己愛慕的菇涼被有錢有勢的人拿下,他的信念「只要有錢,什麼菇涼都可以得到」從此種下。於是他利用自己神乎其技的復印功底做假鈔,走上了一條自我救贖的英雄之旅。
李問雖然成為了主角,卻終究只是個替代品,愛上了另一個替代品。
而李問最後栽在秀清的手上,其實是在自己的手上。
因為替代品終究是替代品,李問從一開始就為自己種下了一個惡果,走向了不歸路。
這個女人是他救的,臉也是他換的,最後,命也是他自己丟的。
秀清也好,李問自己也罷,對方是一面鏡子,借秀清的選擇,李問的內心也作出了選擇。
看完戲,我突然在想,電影名字「無雙」是什麼意思?
影片開頭說: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梵高,沒人在意第二個,第三個。」
然而,李問最厲害的能力就是復制。
他復制名作,復制美金,復制心動女生的臉。
他的價值就是復制一切幾乎難以復制的作品。
在他信念中,做主角是很難的,做替代品已經很幸福。
有句台詞說,「記住,你和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一樣,你是觀眾,主角沒有你的份」。
偽造假幣是雙,做替代品也是雙,畫家也是雙。我們很多時候追隨別人的腳步,想成為第二人,可是,「模仿再逼真,也只配和假貨在一起」。
畫家的名字:吳復生。好像在暗示,你無法復制一個東西。
何必做替代品呢,他想像中的女友提醒過他,「這個世界只有一個李問,你有你自己的價值」,因為你是獨一無二的。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里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里,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 健康 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無雙》里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畫家呢?
如果按照電影中小白的邏輯,周潤發扮演的畫家是小白虛構的形象,真正的畫家是小白,但是為什麼酒店內訌時,波比和四仔會背叛小白,選擇站隊秀清呢?
而且在真實的閃回中,小白被鑫叔嘲笑,似乎是個窮困潦倒毫無背景的小人物,不像是什麼假鈔世家。如果小白是畫家,他知道將軍是殺父仇人後,完全可以在遠方用火箭彈乾死將軍為啥還要冒險深入虎穴呢?
所以我猜真正的畫家應該是秀清,或者說,畫家其實是小白和秀清這兩個人的組合。
首先警方掌握的線索是,酒店火並事件只發現了兩名生還者的DNA信息,其中一名是小白,所以推斷出另一名就是畫家。但大家都知道,除小白外,偽鈔組織只有一個人還活著,那就是秀清,所以警方查到的另一個人的DNA信息,其實就是秀清的。
秀清本來的身份就是假鈔專家,也符合畫家三代做假鈔,父親被將軍害死的人設背景。在真相揭開的閃回中,很多本來是畫家乾的事情,其實都是小白乾的,比如搶油墨殺鑫叔雙持AK屠村,但是和將軍談判這么重要的畫面並沒有被閃回,說明和將軍談判,與將軍有殺父之仇的,不是小白而是秀清。
秀清一開始就被將軍控制,為將軍做事,知道父親被殺真相後開始伺機培養勢力。
電影開頭就說了,波比和四仔是越南華僑,很可能就是秀清在金三角時招徠的手下華女和鑫叔是澳門人,應該是小白當年在加拿大做假鈔時,最初的合夥人。
之後秀清派出波比和四仔,和小白團隊達成合作,克服重重困難,終於研製出了足以亂真的超級美鈔,秀清感覺時機成熟後發動叛變,和小白的團隊里應外合,成功團滅將軍為父報仇,但自己也身受重傷還毀了容,在此之前,秀清都是通過兩個手下和小白溝通自己本人和小白確實只見過兩次面。
這樣才能解釋為什麼酒店內訌時,波比四仔會槍指小白,華女卻想殺秀清。
至於為啥小白會殺死華女,可能是因為華女只是自己的一個手下,秀清對自己更有利用價值,而且她現在畢竟是自己摯愛阮文的模樣。
也正因為秀清是畫家,才請得動很多政商界的大人物,為小白保釋。
當然了故事還有一些邏輯方面的小bug,比如以小白高超的畫技,完全可以自己瞎編一張臉,沒必要照著見過的警察去畫,好像生怕警方破不了案似的。
還有女警小藍的打火機,是如何跑到秀清手上的,電影中並沒有正面給出解釋,在打火機中寫紙條,也是小藍和阿哲私下發生的故事,秀清應該並不知情。
另外既然最後秀清已經准備好引爆遊艇,和小白同歸於盡,那為什麼還要多此一舉把警察引來呢,只是為了向小白報復嗎,還是說秀清,甚至包括小白,都是故意假死做戲給趕來的警察看?
當然,《無雙》可以說是近幾年難得一見的優秀港片,片中還有很多細節值得思考和回味,不但推薦大家看完整電影,而且一定要二刷三刷。
《無雙》堪稱近年來難得一見的好港片。
首先是故事情節比較引人入勝,懸疑味道很足,人物設置中規中矩,戲劇效果也很荷里活;其次周潤發領銜的主演都很賣力,發哥自然怎麼演都怎麼經典,郭富城和張靜初也許是因為發哥在場的原因,演技大爆發,對手戲有互不相讓之勢,為影片增色不少。
單論拍攝手法來看,庄導也下足了功夫,由以假亂真的郵票入局,到臨摹畫,到工筆手描美鈔,順帶把印鈔工藝流程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進行了大量細致的展現,無疑讓絕大多數觀眾都新奇感十足,同時也讓導演過足了賣弄的癮。至於真假「畫家」、真假「阮文」、真假名畫、真假美鈔,也絲絲入扣的融進了故事,觀眾的思路很大程度上都可以接受導演的刻意引導。
其他方面?台詞也提煉的達到上乘品質,服化道沒有明顯漏洞吧,音樂?我沒太留下特別的印象,但也沒有不適之感。還要怎麼樣呢?苛求特效?起碼也不差吧。
C. 《無雙》好看嗎值得一看嗎
《無雙》的演員陣容可謂是極其強大,周潤發和郭富強強聯合,雙雄對決的對手戲自然看點十足,我覺得值得一看。
據導演本人說他用十年時間打磨劇本,為了使故事講得更加高明。也強調拍電影和造假鈔其實非常像,都是追求造假造得非常真。
相信這會是一部不辜負大家期待的犯罪片。
D. 你覺得周潤發的電影《無雙》好看嗎你到底是如何評價這部電影的
我認為《無雙》是一部難得一見的好作品!周潤發和郭富城演技都在線。
看了《無雙》之後,才真正領略這位已經和自己的父母同輩份的人物,被評為「香港之子」,「五金影帝」,的確是人們迷戀的「傳說」。
E. 有關電影《無雙》的解讀
昨天晚上吃牛排去看了《無雙》,電影里周潤發簡直是帥到爆炸,雖然最開始郭富城演的懦夫形象讓我有點大跌眼鏡,還好故事反轉反轉再反轉終於在後半部分扭轉了他的形象,完全符合我的看法。其中很多鏡頭到現在都仍然記得清清楚楚。
比如說發哥說「你可能不知道,所有能成大事的男人都是為了女人」「我父親說過,放棄愛情的男人沒一件事幹得好」
正當我點頭相視而笑覺得發哥說的不無道理時,誰知道他又馬上反轉說「我是極少數不為了女人而活的男人」,既瀟灑風度又突顯孤傲。
整個劇情大部分都是李問的敘述和女督察的回憶。在李問的敘述過程中我發現了很多伏筆和BUG,當時還擔心後面萬一填不了坑,會不會變成一部爛片。當時還在想這啥爛片啊,為什麼好評這么高?直到故事接近尾聲,前面的伏筆才一一揭開,看似有漏洞的地方也能盡可能圓上。只不過剛開始我有點沒反應過來,直到後來才明白畫家就是郭富城,非常過癮的體驗。雖然過後好多人說這部電影燒腦,可我覺得我看最燒腦的一次電影體驗是東野圭吾的《嫌疑犯x的獻身》。看完電影回來洗完躺床上感覺非常寫點東西,不然對不起這番體驗!
一、李問(郭富城)為什麼在泰國會被抓捕?
只要看完電影的人應該都記得這個片段:李問是在香港的酒店和制鈔團伙產生矛盾和沖突之後,才去買機票時被泰國警方發現他使用假鈔,以假鈔之罪而被捕的。
看到這里我就開始懷疑劇情有漏洞,因為之前鑫叔用假鈔被發現,壞了行規被開槍打死,李問也在現場,那他怎麼可能還敢使用假鈔呢?我猜測是泰國警方並沒有鑒別出來,李問用的到底是否是假鈔。因為其中有位警察對同事說了句「我也分不出真假,是上頭讓抓的」,意味著他們只是履行工作,奉命做事。
所以李問用沒用假鈔,我覺得沒用。
現在我們再繼續回顧一下李問為什麼買機票去香港呢?因為他想去參加阮文丈夫(駱先生)追悼會偷偷的看看自己心愛的女人(阮文)。然而這個時候陪在李問身邊的只有吳秀清(槍戰時他救下來的女人),吳秀清因為覺得自己的命是他救的,所以想這一生都陪伴照顧在他身邊(回報他的救命之恩)。吳秀清愛著李問是絕對不可能夠接受李問回香港偷偷看阮文。於是她只有通過泰國警方去限制李問的行動,向警方匿名投訴李問使用假鈔。唯一她都沒有想到的是李問會直接被引渡回香港。
電影最開始是李問在監獄中不停地畫畫,一眼就能看出來不是隨手畫的內容。果然這里實際上是李問在被抓之後,聰明的他已經猜到自己會被香港警察引渡,想要抓住吳秀清能偽裝阮文這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於是畫了一張假的郵票,通過對門的獄友的幫助成功將求救信投遞出去了。
看到這里你可能又會覺得疑惑:既然是吳秀清控制李問回香港的行動把他送進了監獄,又為什麼堅定向她求助會來幫助自己呢?就是因為這封至關重要的信,信的背面是畫著吳秀清整容成阮文之前的樣子。李問憑借自己過目不忘的記憶(類似於照相機的准確),畫出了吳秀清原來的模樣,可能是試圖用並不存在的「真愛」來打動她吧。
沒想到這樣做還真的讓李問心中的(吳秀清)替代品「阮文」點燃了希望,從而幫他演了一出大戲,讓李問過上了主角的癮,成功被保釋,還差點逃脫。
二、為什麼一開始會給人們一種錯覺就是認定李問和「畫家」是兩個人?
這一點剛開始我也一直覺得是兩個人,直到最後抓住了吳警官(周潤發)發現抓錯人了,以及得知真正的阮文不在香港才恍然大悟這兩個人是同一個。
我想了很久,只能這樣試著解釋清楚:
警方受到李問表現的錯覺影響。同樣是通報,四個案件中,且不說屯門染廠縱火謀殺案死者鑫叔,也不說搶劫油墨事件七位加拿大護衛被殺,就是金三角馬林游擊隊有82死、157傷的結果來看,無論如何都難以讓人把「畫家」這個殺人魔和眼前這個畏畏縮縮懦弱的李問聯系起來,又因為李問斯文的裝扮產生暈輪效應使得大家固化了第一點的錯誤方向。
三、為什麼電影一開始要以李問與阮文有關的愛情故事開頭?
李問需要通過感情挫敗引出「畫家」。畫家是在李問感情遭遇危機時出現的,以一種救世主和伯樂的身份降臨到他身邊,但是在李問的描述中他自己完全是被動地被裹挾進這個制假鈔團伙中的,他每一次都未曾直接參與殺人,甚至他還通過變色顏料的事情強化了自己的無辜者身份,就是為了坐實自己被動參與的事實來盡快獲得假釋。
四、制假鈔團隊什麼會產生內部矛盾?
電影情節是畫家逼他槍殺阮文未婚夫,然而此時吳秀清突然刺殺了華女以至於出現團滅的情況。而督察所構想的情況是,李問被吳秀清逼迫槍殺阮文夫婦,然後李問拿槍指吳秀清時被手下反水,拿槍指頭最後導致團滅。
我覺得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解釋:吳秀清是繼鑫叔之後成為制鈔技術核心人員。
有人說技術核心人員不是李問和鑫叔嗎?其實非也,那隻是李問的敘述版本,他卸下畫家的身份,在鑫叔身邊強行安插了一個助手的位置而已,好像是要讓自己來接班。但是真實情況就是李問是畫家,他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解決技術問題,而都是讓鑫叔來解決。
大家都記得鑫叔在之前使用了假鈔後李問直接殺了他以及他的家人,非常果斷冷酷無情。隨後團隊僅剩一個技術人員那就是吳秀清,此時如果吳秀清再死掉,就再無技術人員,那麼這個團隊就散了。
所以他的安保團隊會第一時間拿槍指著李問的頭,以免他沖動行事,殺掉了吳秀清。
五、李問到底愛不愛吳秀清呢?
這個問題我也不好回答,我覺得是愛的,可同學們說不愛。
不過最後吳秀清和督察的一段對話挺有趣:
在「阮文」辦理好手續,准備將李問帶走時,督察不禁問阮文「你到底愛不愛你的丈夫?還是把他當作李問的代替品?」作為「阮文」替代品的吳秀清被戳中痛處一般的反駁可能是「什麼代替不代替的!別說的那麼難聽!你就敢保證你不會再找個其他人代替你那個死去的警察嗎?!」
督察沉默了幾秒,平靜地說「他就是他,他只有一個,怎麼可能被替代…… 」
「別說的那麼絕對!」吳秀清在丟下了這句反駁,讓人認為是對督察深情的不屑一顧,但是最後真相大白,卻又令人感慨,她作為一個替代品,曾經也是多麼希望自己能夠替代掉阮文在李問心中的地位。
這個時候她仍然相信著李問是愛著自己的,甚至妄想著李問是出於真心地愛著自己,是真的因為一見鍾情而記下自己原本的容貌。但是這一切都被李問獲得自由後,急於擺脫吳秀清的一段話徹底擊敗了:
「像我們這種人,註定不可能得到最好的」李問這樣毫不掩飾地說出這段話之後
吳秀清只是眼淚在眼中打轉,怔怔地看著遠處,抽著煙說到
「好......特別好......」
對於李問來說,他要的只是成為故事的主角,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成為配得上自己心愛的女人(阮文)
但是他最終什麼也得不到,還是別人眼裡的配角。也沒有像「畫家」那樣灑脫。
對於吳秀清來說,她想要的只是真正的愛情。她已經厭倦了成為替代品的人生,她也厭倦了去猜測李問的心到底屬於誰。最終她選擇和李問再一次共同葬身火海。
當大家認為看的是燒腦片時,其實我覺得還好,很容易鋝清楚。僅僅代表我個人的觀點,我覺得《無雙》是非常精彩的,值得看。
這是這個國慶看的比較有含金量的電影,比起前幾天看的《李茶的姑媽》強太多了。不過從《李茶的姑媽》中可以領悟一個道理:人生不是只有錢財,雖然錢財極其重要,可以買到你想要的奢華生活,追求錢財也無對錯,誰都愛錢愛財,我不否定我也愛。但是追求錢財的過程不能丟掉了人的本性和初心,不要忘了自己是誰,也不要被錢財迷失了自我。
這個國慶挺開心,很久沒有寫文章,以後會多多更新自己的文筆。
F. 電影《無雙》有點沒看懂額
國慶假期,偷閑和朋友看了一場電影,是沖著發哥和郭富城去的,動作片《無雙》。
雖說是動作片,但是劇情卻是反轉再反轉,看到結尾時讓人不由一聲驚呼。但是現在細想,電影裡面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我在這里班門弄斧梳理一些,如果有朋友看了這部電影歡迎大家一起討論討論。
故事的情節大概是這樣的,郭富城飾演的李問被香港警察帶走,追問假鈔團伙首腦「畫家」的下落,在李問的陳述下,故事慢慢的展開了。李問是怎麼遇到畫家(周潤發飾演),如何將新版美鈔做的比真的還真,以及最後如何與影片開頭提到的幾起命案相關聯。如果劇情就這樣發展,那這就是一部平庸的動作片,但好在這部片子有著三個反轉。
第一,周潤發飾演的人物根本不是畫家,畫家是李問自己。一切都是李問杜撰出來的,他巧妙利用敘事詭計和行動表演,騙過了警方,而導演也通過精心的鏡頭安排,騙過了觀眾。
第二,阮文從頭至適都是整過容的秀清,真正的阮文直到影片最後一個鏡頭才出現。
第三,李問和真正的阮文之間根本沒有愛情,他們只是鄰居,李問只是單方面喜歡阮文。
這是精彩之處,但是卻有著很多令人費解的地方:
1.李問的起始資金沒有交代清楚。如果李問所陳述的畫家的出身就是他的出身,那他已經有那個實力不再當「配角」,畢竟阮文也僅僅是一個畫家而已。影片重要一直提到的「不是每個人都會當主角」,顯得有些生硬。
2.畫展裡面的「四季」圖到底存不存在?如果李問和阮文僅僅是鄰居,就是有這幅圖,也不會存在於畫展中。秀清當時在畫展里看到的畫又是什麼呢?記得當時秀清還說著:「我終於明白了」。
3.李問到底為什麼會被抓?之前陳述的,不是為了不讓畫家找阮文麻煩才出現,結果因為假幣被抓。如果畫家就是他自己,他為啥要出現?
4.還有就是酒店裡為什麼會火拚?畫家就是李問自己,他們團伙內部沒什麼矛盾可言啊?火拚這個感覺理由又不夠充分。
完了,感覺越寫越覺得費解了,找一下資源回頭再看看吧!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對於愛情的看法其實會讓人覺得蠻有意思的。「我在信上說的很清楚了,我最愛的人是你啊」「既然真的得不到,我們盡量愛的真一點不就好了」「有時候假的比真的還好」「他只有一個,沒有下一個」「你別這么確定。」等等
看得到,這部影片還是花了很多心血的,總體上還不錯!現在馬上去重溫一遍,看有沒有要修改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