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個電影,劇情是一群人被隔絕在體育場里,是關於空間的,最後還有畫面加了紅色濾鏡表示紅移
你好,未來。
2020的第一天,你感到陌生嗎?
其實還好。
這個數字,電影早就為你提前預習過了。
據Wikipedia不完全統計,有97部電影的時間線,涉及到2020年代。
今天Sir作為課代表就來數數。
人類為2020立過的flag,倒了嗎?
沒倒的,還好嗎?
曾經,電影創作者們都把2020當成一個遙不可及的年份,從沒考慮過觀眾真的要進入那一天,所以想像力不設上限。
電影說。
未來會天翻地覆。
人,終嘗自己造物的苦果。
《銀翼殺手》里,人造人。
被通緝的他們隱姓埋名在霓虹之中,而這個都市就像是他們命運的隱喻——
亮的地方越璀璨,暗的地方就越荒涼。
《鐵甲鋼拳》中,機器人。
2020年,拳擊手休·傑克曼懵了,因為法律讓他從此失業——
禁止了人類拳擊,各種機器人取而代之,走上了擂台。
基努·里維斯也不好過。
2021年裡,人類就可以直接利用人腦運輸資料——只要戴這么大個「頭盔」。
人不再需要說話。
外設成為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捍衛機密》
2020年代據說會很熱鬧。
人,遭遇外星訪客。
星際戰爭爆發,人類守衛地球,也不忘守護浪漫。
阿湯哥一邊打外星人,一邊還在撩妹。
△ 《明日邊緣》
2020年,埃菲爾鐵塔落成131年後,變成我們不敢相認的面目——
△ 《拉卡》
覆滿外星人的蛹。
宿體,是人。
而倖存者,要與蟑螂爭食。
由於對2020年的世界不甚樂觀。
有的人,開始尋找新家園。
星際大航海時代來了。
《史前行星之旅》在1965年就早做了打算。
它計劃,2020年人類會殖民月球,下一個殖民地是金星。
但相較於金星,火星其實是更炙手可熱的對象。
比如《火星救援》中的馬特·達蒙,就歷經千辛萬苦抵達了火星,並且……
用糞種起了土豆。
如攝於2000年的《火星任務》中指出的:
在所有的人類文明中 火星都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宇宙並非混亂無序它是相互關聯的生命總是在追尋生命我們生來不就是這樣嗎?發現一個新的世界 再從那裡出發去尋找下一個新的世界
對於新世界的渴望,驅動著人們盼望新世代的到來。
這樣的2020太虛幻,太遙遠?
那再說說時間上更遠的,但實際上更近的。
如果說每一部歷史都是當代史。
那麼科幻片,可能是未來的漸近線。
有一部叫《人類之子》的電影,播報了2027年某天的早間新聞——
國土安全法案獲得通過。
在八年之後英國邊界仍舊關閉,經繼續遣送非法移民出境。
也不是完全沒可能出現在7年後。
電影的劇情講述了人類一種頑固的恐慌——
斷子絕孫。
2027年,地球上最年輕的人類,死了。
什麼叫「最年輕的人類」?
原來,在多年低生育率的預警之後,所有人類都喪失了生育能力。
全球范圍內,19年來,都沒有一個新生兒誕生。
迪雅歌是最後一個。而他的死亡,就意味著全人類離死亡,更近一步。
人類,首次面臨作為一個物種整體的死亡危機。
歷史終結。
未來沒有未來。
有人絕望。
政府把自殺用品跟抗抑鬱的葯物
當作配給來發放
有人懺悔。
地震!污染!
疾病與飢荒!
我們的罪孽使神憤怒!
因此他收回了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
有人……意外懷孕。
一個移民女孩乞求政府官員帶她安全離境,說著話就開始寬衣解帶。
蛻下衣裳,官員驚呆了。
這是19年來第一個孕婦。
人類又起死回生?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原本高抬的槍口也壓下了,所有人行注目禮。
宛若聖子降臨。
2006年我們看這部電影時還無太多感受,計劃生育仍是堅定不移的目標。
但十年之後呢?
看看現實中的數據吧:
日本相關部門統計,2019年1月到9月,新生兒67.38萬人,同期下降5.6%,是1899年有統計以來新低。
到年底出生的新生兒恐怕不足90萬。
《網易新聞》
從抱怨「都是因為人太多了」,到催婚催生,誰也沒做好這個急剎車的准備。
我們總是覺得科幻片太誇張。
但有時,電影也會被現實超了車。
《千鈞一發》的劇情提前降臨。
此時此刻,在一個人類基因可以被篡改的年代,我們要如何重新定義人類?
我們跨過2020的門檻。
但也有的朋友,永遠留在了2010年代,再也無法進入未來——
△ 近十年來滅絕的野生動物:台灣雲豹、加灣鼠海豚、東部美洲獅、諾式拾葉雀、北非白犀牛……
還有的電影,會用神同步扎中我們的心。
那就是1927年的黑白默片《大都會》。
在上個世紀初,電影就開始設想:一百年後會怎樣呢?
到處是摩天大樓。
汽車、軌道、飛行器在城市森林間穿梭。
未來人們的生活,那叫一個理想啊。
身強體壯的青年在體育場里追逐賽跑,夢回雅典黃金時代。
美麗的花園里,少爺和美女競相追逐。
有噴泉,有珍禽,有奇花異草,宛如伊甸園。
可就在氣氛快要達到極樂之時,一個衣衫襤褸的陌生女子突然出現了。
他,還從未見過這樣的人。
好奇心驅使下,他尾隨陌生女子,進入了一個被隱藏的地下世界。
——原來,地上烏托邦的繁榮,把這群人全都踩在了腳底下。
這些工人如工蜂一樣日夜操勞。
像僵屍一樣上班、換班。
像不像地鐵里早高峰的樣子?
一場事故。
機器故障,工人們從高處跌落。
在驚懼之中,弗雷德的視角里,巨大的機器變成了張開嘴巴的魔鬼。
而工人們被驅趕著,前赴後繼地成為這魔鬼的食糧。
但真正的恐怖,並不是弗雷德的幻想,而在於幻想散去之後的現實——
不過幾分鍾,地下工廠的秩序就被穩定了。
畫面右下角,還有受傷的工人在被抬離現場。
而新的工人就已經被補充上了崗位。
機器繼續運轉,噴射有力的蒸汽。
一切又熱火朝天、欣欣向榮,好像幾分鍾前這里不曾發生過死亡。
又或者說,一群人的死亡,和一把螺絲釘的報廢,並沒有什麼兩樣。
從小養尊處優的弗雷德,也想感受一下工人們的生活。
但很快,他就精疲力盡。
絕望中,他向身為資本家的父親大喊——
父親啊——!父親啊——!
十個小時的工時永無止盡嗎——?!
十個小時啊。
人性如何能忍受這樣的摧殘。
1866年,經過無數工人運動的抗爭,世界終於確立了8小時工作制,保障勞動者的基本權益。
然而,如今我們回看《大都會》,居然會覺得——導演弗里茨·朗還是想得太仁慈了。
十小時根本稀疏平常。
十二個小時的996更是福報。
今年又一部電影,轟動全世界。
快一百年了,人類又回到同一個寓言——
《寄生蟲》構造了地上地下兩個階級的生活(存)空間。
富人甚至到最後都不知道,自己富麗堂皇的別墅之下,藏著一間充滿暴力與哭聲的地下室。
階級如此森嚴、隔絕,甚至不可知。
未來。
在過去一百年間總是以褒義詞的面目出現。
未來之星,未來計劃,未來可期。
如果說科學是一種宗教,那麼未來簡直是一個許給全人類的天國。
它就在你抬頭仰望的前方,閃閃發亮。
激勵著無數人為之奉獻,淡忘了現實的痛苦,無比地歡欣雀躍。
但當我們真的快要推開那扇未來的大門,卻日益逡巡不前——
未來,真的會善待我們嗎?
拜電影所賜,在一個未來的日期到來之前,我們已經在那裡經歷過重逢和離別,預演了勝利和遺憾。
但當真正相逢,當現實撞進未來,我們應當如何致意?
Sir不得不再次提到賈樟柯的《站台》。
2000年的電影,講的是上世紀80年代一群文工團青年的故事。
他們最經常唱的一首歌,叫《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在檯面上給鄉親們表演,歌詞唱的是:
年輕的朋友們今天來相會盪起小船兒暖風輕輕吹
在台下唱,歌詞就被團員們偷偷篡改成:
年輕的朋友們今天來相會老婆七八個孩子一大堆
遭到團長的斥責,團員崔明亮還和領導頂起了嘴:
-再過二十年 那什麼時候了
- 2000年
-2000年咱們國家要實現什麼目標
-實現工業 農業 國防 科技 四個現代化
-那你的目標呢 老婆七八個 孩子一大堆啊?
雖然雞同鴨講,但無論是「盪起小船兒,暖風輕輕吹」的柔情,還是「老婆七八個,孩子一大堆」的戲謔,無論是代表官方話語的團長,還是年輕反叛的後生,都對20年後懷有不同形狀的希冀。
後來,面臨改革開放,文工團被解散了。
山西的小鎮青年開始走南闖北。
他們在曠野里欣喜若狂地追趕人生中呼嘯而過的第一輛列車。
也品嘗了世間的心酸和冷眼。
逐漸,他們把曾經的豪情壯志,寫成落葉歸根。
影片的最後,他們到達了曾經歌曲中唱的2000年。
已經人到中年的崔明亮回到了小鎮,坐在沙發上打盹,老婆在旁邊哄孩子。
火車的鳴笛聲,變成灶台上水壺燒開的哨音。
如今不覺,距離《站台》拍攝的2000年,也已經又過去了20年。
二十年後再相會,2020會是他們想像的樣子嗎?
實際上,賈樟柯十五年後拍《山河故人》時,他幻想的2025年也已經換了新天新地。
只有片尾,趙濤在雪地里起舞,還依稀有著當年《站台》里她飾演的尹瑞娟的影子。
像是一個隱喻:
在變更之中,只有孤獨是一種超越時代的情緒。
當下的我們總是在想,10年後、20年後、100年會怎麼樣呢?
無論是更好還是更糟、烏托邦還是反烏托邦,我們好像總會發現,想像趕不上變化。
幻想極易過期。
原著設定在2021的《人類之子》,在拍攝時把背景推遲到了2027;
原著設定在2029的《攻殼機動隊》,影視化時也把時間線延遲到了2040;
《大都會》的10小時工作制,如今看來不值一提;
更多的想像,則被我們遺忘。
像在沙發上打盹的崔明亮,只會在夢中想起年輕時的一腔熱血。
當唱起《和2035年有個約》時,你還記得若干年前是和誰約定「二十年之後我們再相會」?
正如《銀翼殺手》中的2019年11月,一個人造人留下的那番著名的遺言:
我所見過的事物你們人類絕對無法置信我目睹戰船在獵戶星座的端沿起火燃燒在海面上可見火花燃映的絕美光芒然而 所有這些時刻終將流逝一如眼淚消失在雨中△ 《銀翼殺手》(1982)
而我們現在才知道,他說的「時刻」,並非指代我們已經經歷過的歲月。
而是我們曾經相信的未來。
然而,這或許也是人類最值得敬佩的地方——
我們從不因為害怕被打臉,而懼於繼續為未來抹上名為相信的顏色。
因為我們知道,當走進2020。
當過往的想像撞進確定的現實。
仍然有未來,等待在我們的前方。
⑵ 以前看過一部科幻片,講一個戰士把人類最後一個胚胎護送的故事,不知道叫什麼名字
估計就是《人類之子》了,護送當然還有孩子的媽媽。
片名:Children of Men
譯名:人類之子
導演:阿方索·卡隆 Alfonso Cuarón
小說原著:詹姆斯 P.D. James
編劇:阿方索·卡隆 Alfonso Cuarón
主演:朱莉安·摩爾Julianne Moore
邁克爾·凱恩 Michael Caine
克里夫·歐文 Clive Owen
類型:冒險/劇情/科幻/驚悚州悉豎
出品:環球(Universal Pictures)
上映日期:2006年12月25日
官方網站:http://www.childrenofmen.net/
劇情簡介
標簽:沒有孩子就沒有未來和希望。
劇情:2027年的未來社會,當時的人類正逐漸喪失著生育的能力,而承載著人類無限繁衍希望的年方18歲的青年人又紛紛死去,人類即將絕種!消息傳來,世上恐慌一片,克里夫·歐文是一名前社會反對派人士,他接受了醒悟後的政府所委派的使命,去保護地球上的最後一名冊大孕婦並將其護送到海上庇護所,為人類保留住最後的繁衍希望。
導演簡介
導 演:阿方索·卡隆 Alfonso Cuarón
出生日期:1961-11-28
出生地點:墨西哥墨西哥城
身高:185CM
簡介:卡隆1961年11月28日出生在墨西哥城。小時候他的夢想是成為導演或者宇航員,但是因為不想參軍所以放棄了後者。很小的時候卡隆最想的是拍電影而不是玩耍,但是他甚至沒有一台照相機。12歲生日那天,他收到了一台照相機作為禮物,於是他拍攝他所能看到的一切事物,並把他的作品像每個人展示。青年時期電影是他的愛好,他並沒有多少朋友,每當他告訴媽媽他要去朋友家的時候,他都是跑到電影院,他想了解這座城市裡所能看到的一切電影。在他家附近有兩個工作室Churubusco和212,他經常去那裡結識一些工作人員。在完成學業後,他想立刻去CCC學習電影,但是因為沒有到24歲二被拒之門外,並且也沒有獲得媽媽的支持,於是他早晨學習哲學,下去去CUEC。在此期間,他結識了很多日後的工作夥伴和朋友,其中就有Luis Estrada。Carlos Marcovich 和 Emmanuel Lubezki.也是他的朋友。
在CUEC學習期間,他認識了Mariana Elizondo,並和她有了第一個兒子Jonás Cuarón。在被開除以後,他想他在也當不成導演了,並到一家博物館工作維持家計。一天, JoséLuis García Agraz 和 Fernando CáMara找到了他,邀請他在電影《Víspera, La》(1982) 中擔任場工,這拯救了卡隆。之後他在《Nocaut》(1984)等影片中擔任了副導演。而執導《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讓其聲明大造。
主演陣容
主演:朱莉安·摩爾 Julianne Moore
出生日期:1960-12-03
出生地點:美國北卡洛萊納州
身高:165CM
簡介:摩爾出生在北卡州費耶特維爾市的一個法官和社工家庭。在波士頓大學獲得美術學位之前,她隨著父母至少在全世界20多個城市生活過。1983年畢業以後她在紐約的劇院工作,並經常出現在80年代中期的一些電視短劇和肥皂劇中。90年代的電影《Tales from the Darkside: The Movie》(1990)中,摩爾首次出現在大熒幕。之陸塵後的幾年中,她不斷得到出演更重要的角色的機會,並得到了獨立精神獎,金球獎和奧斯卡獎的提名。最近兩年她出演了《 Trust the Man》(2005),《Freedomland》(2006)和《Children of Men》(2006)等多部影片。
⑶ 人之子的電影介紹
電影名稱:人之子 La vie de Jésus(1997 )
導演: 布魯諾·杜蒙
編劇: 布魯諾·杜蒙
主演: David Douche/ Marjorie Cottreel / Kader Chaatouf
類型: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語言: 法語 / 阿拉伯語
上映日期:1997-06-04
片長:96 分鍾
又名: 耶穌的生活 / The life of Jesus
影片介紹:居住在法國北部城鎮的弗萊迪(David Douche 飾)是一個無所事事的青年,他的母親靠經營小餐館為生,母親的溺愛讓弗萊迪根本不去考慮未來。他或者和三五好友騎著摩托車招搖過市,或者和女友瑪莉(Marjorie Cottreel 飾)縱情享受與水之歡。在這個平靜得近乎無聊的小鎮,甚至死亡也無法激起太多漣漪。然而,一些阿拉伯移民卻改變了弗萊迪的生活軌跡。張揚倔強的阿拉伯青年卡德(Kader Chaatouf 飾)主動向瑪莉搭訕,這引起弗萊迪一夥強烈的不滿……
本片榮獲1997年英國電影學院薩瑟蘭郡獎、1997年戛納電影節金相機獎特別提及、1997年芝加哥國際電影節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1997年歐洲電影節歐洲年度發現、1997年讓維果最佳影片獎、1997年聖保羅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獎
⑷ 電影《人類之子》為什麼非要護送那個黑人孕婦走啊
因為人類的起源就是在非洲
⑸ 如何評價電影《人類之子》
《人類之子》是一部科幻現實主義作品,說實話對它前面一些過於搖晃的鏡頭不是很喜歡(有些刻意,不自然),但是幾個長談埋明鏡頭(一開始沒看出來)讓我驚嘆不已,我一直覺得能夠藏起來的長鏡頭比刻意為之的厲害得多。還有,許多影含告迷在評價它時對它的故事預設無法理解,認為人類社會沒有必要混亂,我只能一笑置之,當世界mo日就在眼前的時候,人類是不理智的!還有一點就是片子有強烈的液嫌宗jiao意味,隱喻與警示作用很強。立足於現實,投射於科幻,題材很喜歡!
⑹ 戰爭失去生育能力的電影名字
關於因為戰爭而失去生育能力的電影名字是《迅咐人類之子》。
《人類之子》是由環球影業、Strike娛樂、Hit&Run影業製作的109分鍾科幻影片。該片由阿方索·卡隆執導,克里夫·歐文、朱麗安·摩爾、邁克爾·凱恩等主演,於2006年12月29日在美國正式上映。
該片根據詹姆斯所著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2027年,在這個星畝隱純球上繁衍生息了數萬年的人類卻不知何故喪失生育能力。幡然省悟的前激進份攜手子西奧·法隆,決定同前妻朱莉安·泰勒擔負政府的使命,去護送世界唯一的一位孕婦到海上庇護所,以挽救人類的未來。
對電影《人類之子》的評價
《人類之子》不是個輕松的科幻故事,甚至連最起碼的動作戲都很少。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卡隆把人類的未來展示的如此灰暗,帶給觀眾一個沮喪的預言:20年後,世界滿目瘡痍,人類爭斗不休。人民被按照身份區分對待,移民只能像奴隸般被拋棄在社會之外。無政府主義和恐怖組織到處肆虐,一句話,毫無希望可言,因為他們已經喪失了生育能力。
《人類之子》還是一部好看的片子,導演施展他高超的運鏡手法,用一個長鏡頭把一場激烈的戰斗表現得宛若現實,《人類之子》不空洞、不淺薄、不輕浮,不用炫目的特效挑逗觀眾,有內涵、有節奏、有感情、有不事張揚的征服。
⑺ 電影《人類之子》我看了一遍,但沒看懂什麼意思,有看過此電影的朋友給講一下具體內容 給分
《人類之子》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3JjXBL2FmLhp_jw1__qIzw
《人類之子》,2027年,人類已連續十八年無法生育,認為自己將會滅絕的人類開始自暴自棄,人類社會的大部分國家城市業已崩潰。大不列顛依靠強權的軍隊統治保持著已經岌岌可危了的社會秩序,但享受安全和秩序權利的人也僅限於自己的國民,軍隊對於從已崩潰城市逃難而來的難民可就沒那麼客氣了,基本上不把難民當作人來看待,並保持難民遠離城市,聚集在一個集中營內。當然,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難民們也自發組織了類似叛軍一類的反抗組織,不過他們的目的不僅是武力對抗,也是援助更多的難民。
⑻ 人類之子名畫寓意
《人類之子》體現了人類與自己的作品之間的沖突,有些是清楚可見的,有些是被隱藏的。《人類之子》的主體是一拆侍宏個男人和一個綠色的蘋果,男人戴著一個圓頂硬禮帽並穿著西裝,綠色的蘋果把男人大部分的臉遮擋住。
人類之子名畫寓意
《談改人類之子》,即是《theSonofMan》,是比利時畫家雷尼·瑪格利特在1964年創作的一副油畫,也是他的自畫像。
雷尼·瑪格利特,也會譯為雷內·馬格麗特,是比利時一旅冊位超現實主義的畫家。
雷尼·瑪格利特的作品還有:《Timetransfixed》、《Decalcomania》、《TheListeningRoom》、《Nottobereproced》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