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推薦 > 看電影中的心理學

看電影中的心理學

發布時間:2023-05-09 12:18:57

① 為什麼在看電影時任務的喜怒哀怨產生感同身受的現象請用心理學知識加以分析。

答:從心理學分析,影片的結構基礎不是來者虛自現實素材,而是來自空間結構和蒙太奇(庫里肖夫效應)。認知者形成對別睜扮人的印象時總是假設他人與自首早燃己有相同的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某他人身上,心理學稱投射效應。

② 電影中的心理學

《看電影學心理學》作者鄭世彥,畢業於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編輯,心理咨詢師(存在-人本主義取向)。豆瓣閱讀心理學專欄人氣作者,譯有《存在-人本主義治療》《生涯咨詢》《現實療法》《選擇理論:現實療法創始人帶你走出心理困境》等。

《看電影學心理學》是鄭世彥老師2013年12月10日開始在豆瓣閱讀的連載。書中選了14部電影來分析心理學,用比較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說深奧的心理學,有趣有料有深度,能夠很容易獲得讀者的認同、共鳴和思考,令人稱贊不絕。

電影不僅僅是視覺和聽覺的藝術,更是通向人們內心的通道。通過電影可以促達到人的內心世界,不僅僅可以向觀影者傳達電影的劇情,還能進一步治癒人的心靈。

而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被治癒,就像《功夫熊貓2》裡面的阿寶。我們每個人的童年都不是完美的,也不可能完美,所以通過阿寶也達到了對我們進行治癒,然後避免成為孔雀王爺那樣的人,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強大。每個人都有情緒低落的時候,而通過看電影,可以使我們可以自己療愈。通過體會電影主人公的心情以及劇情,可以對照我們自己的心靈、生活及感悟,從而達到治癒的作用。

成長路上有母愛、父愛、配偶的愛、朋友的愛,愛擁有改變一切的力量。愛是對一個人的認同,愛使一個人真正成為一個人。想想我們生活中也是這樣,為什麼家會特別讓人依戀,那是因為確定有愛,在家裡,你確定會被認同,被接納。不確定有愛的家是不會讓人投入時間、精力或者產生依賴的。

生活中我們還要思考,我們是為了什麼而存在,像《喜劇之王》中說的「其實你是誰」,我們每個人生活在社會中都有自己的角色,如領導、員工、妻子、丈夫、父母、子女等等。平時我們做什麼事,都被框在角色之下,作為什麼角色我們應該有怎樣的行為和言辭,然後漸漸形成了集體人格。但其實,角色只是我們的最外層表現,我們每個人都是為了自我而存在。如果你想要了解一個人或者更好的了解自己,就要去掉外面的角色層促達到人內心,了解他是為了什麼而存在。只有了解自己為了什麼而存在,才能真正的活出自我。

然而我們的人生終究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成長的路上有艱辛有歡樂,通過電影《美麗人生》,我們知道不管人生面臨的是什麼苦難,我們都應該積極樂觀地去面對,不怨天有人,自暴自棄。人生路上,我們需要思考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生命於我與他人的意義,活著的時候認真過好每一秒,認真感受身邊的一切美好事物。雖然每天都有樹葉落下,但是每天也都有新的嫩芽長出,這就是生命的意義。

人類的心理是一個值得永久探究的話題,不管是生活、工作,不管是與人交流、相處,處處都需要用到,如果你不了解一個人的心理,你就沒辦法跟他交談、相處、共事。就像我們做產品,也需要研究用戶的心理,順應客戶的潛意識,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思考,而這些都需要心理學。作者從電影的角度剖析心理學,內容新穎,有創新,讓人覺得眼前一亮。

書中不僅內容豐富、觀點獨特,而且每篇文章後面都有知識鏈接。通過知識鏈接,讀者可以了解更多的心理學知識,不枯燥、不乏味。通過閱讀本書我才知道原來看電影也可以心理治療,真是大開眼界、受益匪淺。

③ 用心理學解釋.人們為什麼喜歡去電影院看電影如題 謝謝了

首先有「從眾心裡」電弊彎影院這個詞大家都有感受,那就是大家都喜歡去那地方,想必肯定不錯,所以我也要去看看!然後,電影院的屏幕和音響是特別製作,給人一種視覺的震撼和聽覺的盛宴,氣氛非常的好!再然後很多人在看一部電影那會使人心裡產生一種共鳴,覺得這租判悶電影真沖圓的不錯!最後是舒適度,剛進電影院你會看見整個廳里鋪的是地毯,椅子沙發,溫度適中,這樣往那邊一座,吃著爆米花觀看大片,可以把壓力排解的一點不剩,這是多麼舒服的一件事呀!

④ 《看電影學心理學》epub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看電影學心理學》(鄭世彥)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O49wBo64ZNAj0VnBCPk_JA

提取碼:tdeh

書名:看電影學心理學

豆瓣評分:7.9

作者:鄭世彥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品方:新民說
出版年:2018-3
頁數:296

內容簡介

電影是一場每秒24格的心理治療。電影大師伯格曼說過:「沒有任何藝術手段能像電影一樣表達夢的特質。當燈光熄滅,閃亮的銀幕向我們打開,我們被拋進事件之中,成了夢的參與者。」我們坐在電影院的沙發里,就像躺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躺椅上,一場心理分析的活動開始了。看電影 如同進入夢境,生活的本質在電影里匯聚。

本書精選14部經典的心理學影片,搭起一座通往心理學的橋梁。這里不僅有電影故事,還有心理學流派的介紹、心理學大師的登場。每章附有「知識鏈接」,讓讀者在欣賞電影的同時,輕松地學習專業的心理學知識。

觀影可以療心,電影不僅照見人類的情感,預演未來的生活,也讓觀影者獲得個人心靈的成長。打開這本書,在電影與心理學中遇見自己。

▼編輯推薦

豆瓣閱讀超人氣心理學專欄,有著近1.5萬人次的關注,8.8分好評。

用14部電影梳理了心理學各大流派,包括精神分析、分析心理學、個體心理學、行為主義、人本主義、存在主義、家庭治療等,還談到了中國禪學、詩歌療法、音樂療法,系統而全面。閱讀心理學大師,收獲一次直探心靈的光影療愈。

雙色印刷,75幅插圖,形象註解心理學知識。

附經典心理學電影、書籍推薦。

▼名人推薦

電影誠然是與時光的邂逅,更是與各類意識的會晤。這是一個有心人在秉燭,借電影的燭火照亮心之曠野,試著去打開另一座宇宙的大門。在這里,你不僅能重回光影搖曳的光陰,還能順便找到你一不留神遺落的自己。

——賽人(資深影評人,CCTV電影頻道《中國電影報道》欄目策劃人)

看電影,學心理,看世彥的 !

——岳曉東(哈佛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博士,香港城市大學教授)

在世彥的《看電影學心理學》里,我看到了「大道歸一」。電影藝術與心理科學,歸根結底都在揭示人性——電影藝術家用鏡頭記錄,心理咨詢師在案例中追索。藝術家與科學家對人性的追問,在世彥的筆下交匯凝聚,升華成兼具人文與科學關懷的獨特洞見。世間最美妙的創意,多來自領域之間的跨界融合。《看電影學心理學》就是這樣一部美妙的跨界融合之作。

——魏知超(《迷人的假象:光影中的心理學秘密》作者、「心理朋克」創始人)

本書的作者在分析電影作品時,像X射線一般,把劇中人物的病態、被壓抑的慾望、作品的象徵和隱喻,以及人格的偽裝和倒錯,都抽絲剝繭,剖析得淋漓盡致,把一些被人忽視的微言大義和人生哲理一一展露無遺,令人拍案叫絕。

——徐光興(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

這本書的益處是其療愈性、成長性、知識性、趣味性。一些心理學原理、概念想來都會讓人覺得生硬、艱澀,世彥卻用生動形象的故事把它們一一表現出來,同時又會給你慣常的經驗與思考帶來一種沖擊,直讓人感嘆「原來如此啊!」。

——王學富(南京直面心理咨詢研究所)

作者簡介

鄭世彥

畢業於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編輯,心理咨詢師(存在-人本主義取向)。豆瓣閱讀心理學專欄人氣作者,譯有《存在-人本主義治療》《生涯咨詢》《現實療法》《選擇理論:現實療法創始人帶你走出心理困境》等。喜歡看電影寫影評,喜歡爬山看風景。

微博:@世彥心理。

⑤ 我們怎樣看電影:影片的感知與認知心理學簡

任何涉及觀影活動的理論都必須以感知與認知的一般理論為基礎。這就是探討心理活動的構成理論(Consturctivist Theory):它是自Helmholtz已降,1960年代以來,感知與認知心理學的主流。根據構成主義的解釋,
感知與思考是一種主動的、目的取向的過程
。Karl Popper稱之為心靈的「探照燈」(search light)。感覺的刺激本身並不能決定知覺,因為刺激是模糊而不完整的。
生物體乃是根據非意識的推論而構成知覺的判斷。
推論的形成是構成心理學的中心概念。有些情況下,推論主要是「由下而上」(From the bottom up)進行的,結論的確立根據的是感覺的輸入,色彩的感知就是一個恰當的例子。有些過程,如熟面孔的辨識,則是「由上而下」(from the top down)進行的。
感覺資料的整理工作主要是由預期、背景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和其它認知作用所決定。由下而上和由上而下的處理之所以是推論的,在於感知的「結論」是以資料、內在理路或先驗知識形成的「前提」為基礎所歸納出來的。
在構成理論中,感知與認知是密不可分的。簡單說來,
典型的感知活動是根據提示,來認定三度空間的世界。感知成為一種主動的假設-檢驗的過程。生物體會從環境中獲取資料,而感知則具有先發的能力,多多少少會去捕捉預期中的事物。
貢布里希說:Groping comes before grasping,or seeking before seeing。生物體先偵查環境中的資料,再由感知的假設檢驗之。假設不是被確認,就是被推翻,再代之以新的假設。由下而上的感知過程,比如觀看移動的物體,是以快速、無意識的方式運作的,但仍然類似於其它的推論過程。由上而下的過程則明顯依據前提、預期和假設為之。當我們在人群中尋找朋友,找到的可能性因為環境的熟悉程度和過去的經驗而增加。認知過程則經由對情境與過去經驗的可能性評估,協助感知假設的修正。典型的認知活動,如事物的分類和記憶,皆依賴於推論的過程。
無論我們稱之為感知與認知的所有活動,都有一群經過組織的知識在其中主導著我們做出假設,我們可以將之稱之為「圖式」或「圖模」(schemata)。鳥在我們心中的形象是視覺認知的圖模,對一個完整文句的概念則可作為理解談話內容的圖模。圖模的種類包括:原型式的(Prototype,如鳥的形象)、樣板式的(template,如文檔系統)、步驟式的(proceral pattern,一種熟練的行為,例如學習如何騎自行車)。
構成理論的動態本質,使其具有高度吸引力,實際的感知者會憑籍其認為最有可能的感知來假設。感知經驗就像所有的推論一樣,都會有風險,必須經得起新環境和新圖模的挑戰。感知假設在一段時間後,會被確認或推翻;如有需要,生物體也會改變假設或圖模。這種感知-認知活動的循環,解釋了知覺基本上具有不斷進行的、修正的性質。該理論也解釋了何以感知通常是熟練得、學習的活動;因為個人的知覺能力會隨著圖模的擴大、情境的改變及新資料的加入而逐漸變得細致而富於彈性。
視覺可作為構成心理學理論的經典示例。若就純粹的感覺經驗而言,視覺是印象的炫目震動。眼睛以快速而短暫的運動(即saccades),做每秒數次的定像,它會轉動以配合頭部與身體的運動,並且會不由自主地顫動;而我們所接受的視覺信息卻都是片面的。但是,我們不會感覺視覺對象的閃動或模糊,我們所見到的,是一個穩定的世界、流暢的運動和固定形態的光影。視覺系統的組構是以不自主的、立即的方式進行推演,因此,可以說,觀看是一個「由下而上」的過程。在三度空間構成的一列物體會「立即」進入眼簾,想要不見也難。這種自動的建構也會受到圖模的影響,圖模根據相繼而來的視覺資料來檢驗假設。Julian Hochberg認為,由於只有眼球能見細節,圖模便主導眼球的快速移動朝向最豐富的所在望去,看的動作因而是以有目的的方式發掘環境。我們在觀看的過程中,時時對照著主控的「認知地圖」,連續的觀看則組成了我們的視覺世界。認知地圖讓我們忽略眼睛的生理性顫動,只將最重要的部分帶入視覺;圖模則對接下來所見事物形成假設。因此,
眼見並非被動的接受刺激,而是一種構成的活動,涉及迅速的計算、既存概念的作用,以及多重目標、預期與假設的運作。我們也可以根據聽覺進行另一個可茲比較的解釋。
至今尚未有人提出一套解釋美學活動的構成理論,然而其輪廓已經浮現。藝術作品必然是不完全的,需要觀者主動的參與,將之整合、賦予血肉。藝術作品多多少少發揮了由下而上過程的主動性;它確實會製造幻覺。但藝術也是一種由上而下的過程,觀眾有所期待,並將圖模形成的假設帶入藝術作品中,這些期待與假設來自日常生活經驗、對其它藝術作品的認識等等。藝術作品也為觀眾設下界限,感知的重要特徵與藝術作品的整體形式相互引發、互為限制。藝術作品鼓勵圖模的運用,縱使感知活動最終必須將之揚棄。
那麼,美學的感知和認知活動,與非美學的有何差異?在我們的文化中,美學活動運用的技巧並非以實用為目的。
我們在接觸藝術時,焦點不在於感知的實用結果,而會將注意力轉移至美學過程本身。在日常心靈生活中視為無意識的部分,卻被有意識地對待。圖模常被形塑、延展、超越;假設-確認的工作也因之延緩。美學活動如同所有心理活動一樣,具有深遠的影響力,藝術會強化、修正甚至攻擊正常的感知和短期認知方式。
因此,構成理論認為觀影活動是一種能動的心理過程,操控著以下種種因素:一、感知能力。
電影媒體依賴視覺活動的兩項生理缺陷。首先,視網膜無法順應光線快速的明暗變化。在
臨界「融合」(fusion)頻率
下,每秒超過50次的閃光便會產生穩定的印象。其次,當眼睛面對一連串畫面一個個地出現,會出現
表面運動(apparent movement)的現象
。(1)此效果的出現,乃因眼睛會將間歇的輸入當作是運動,只要跳動不至過大。閃光的融合與表面運動代表了自主與強制性的由下而上的過程;雖然我們知道電影只是定格畫面的頻閃呈現,但視覺卻一定能建構出連續的光影和運動。電影是一種幻覺的媒體,依賴我們做出「錯誤」的推論。再者,
影院的情境也有助於控制我們對刺激的誤測。
黑暗掩蓋了令人分心的景物,讓我們專心於影片。當觀眾適應低亮度後,閃光融合與表面運動的效果就更加有力了。
其它由下而上的過程也會影響我們的感知活動,比如觀看銀幕上的色彩。至於要透過景深的提示來建構敘述空間,則必須同時啟動由下而上和由上而下兩種過程。二、先前的知識與經驗。
我們觀看電影所憑借的圖模,來自日常生活和其它的藝術作品。基於這些圖模,我們形成假定、建立期待、確認或推翻假設。有辨識物品、了解對白乃至理解整個故事,都需要運用過去的知識。三、影片本身的內容和結構。
在敘事電影中,影片提供了資料結構——包括敘事系統和風格系統,並鼓勵觀眾進行建構故事的工作。影片呈現各種提示、形態與缺隙,讓觀眾動用圖模,測試假設。
為了方便起見,我們常常將各種因素抽離開來討論,其實三者是相互作用的。試想觀影時時間的角色:觀眾在觀看敘事電影時,其中的一個目標就是將事件以時間順序排列。先前對敘事的了解和日常生活經驗,使我們期待事件會以某種固定的順序出現,影片中的提示也會讓我們假設各事件是接續出現的。如果敘事不以時間先後呈現事件,我們就得動用一己之力,依據圖模重新安排;但這類電影得冒著讓觀眾看不懂的風險。再者,電影的觀影條件更增添了一筆限制:正常情況下,看電影不能如翻書一樣回頭再看。過河卒子般的步伐更加強了觀眾記憶力和推論過程的重要性。因此,導演若不以順序說故事,觀眾不是得重新建構故事順序,就是弄不清正在上演什麼。這也許是大部分電影避免時間跳躍的一個重要原因。然而,我們也看到,近幾十年來,有著復雜時間形態的影片能提供觀眾新的圖模,或吸引觀眾一看再看。電影形態式的歷史發展因而可以改變觀眾過往的經驗。
因而,不同於所有被動的觀眾理論,我們認為觀影是一種復雜甚至具技巧性的活動。看電影似乎如同騎自行車一般,不費吹灰之力,但兩者都必須經過練習。這或許是觀眾與讀者最重要的關聯。我們習慣上認為閱讀印刷品是自然而然的,然而即使語言早已學成,閱讀也是一項極度復雜的工作,需要挑選線索、消化大塊文章、決定如何抽閱文本、預先設想、理解豐富的語意。理解一幅畫的工程似乎同樣浩大。貢布里希表示,觀者必須認識媒介的局限和慣例,了解繪畫的目的、具備增補的能力,並且能夠以人生經驗與畫作相參照。以電影如此富含視覺、聽覺和語言內涵的媒介而言,若無需經由主動而且復雜的建構,的確會令人驚訝。

⑥ 用心理學解釋.人們為什麼喜歡去電影院看電影

首先有「從眾心裡」電影院這個詞大家都有感受,那就是大家都喜歡去那地方,想必肯定不錯,所以我也要去看看!然後,電影院的屏幕和音響是特別製作,給人一種視覺的震撼和聽覺的盛宴,氣氛非常的好!再然後很多人在看一部電影那會使人心裡產生一種共鳴,覺得這電影真的不錯!最後是舒適度,剛進電影院你會看見整個廳里鋪的是地毯,椅子沙發,溫度適中,這樣往那邊一座,吃著爆米花觀看大片,可以把壓力排解的一點不剩,這是多麼舒服的一件事呀!

⑦ 電影《頭腦特工隊》里都有哪些心理學的玄機

事實上,當我們回味影片,順著上面這張萊莉的頭腦地圖重新走一遍,會陡然發現,這部動畫片太不簡單了!

我們先從兩個基本概念說起,一個是情緒,一個陵型是記憶。它們是《頭腦特工隊》故事發展的基礎。

五種基本情緒

按照中國人的說法,《頭腦特工隊》把人的情緒,做了擬人化處理——樂樂、憂憂、厭厭、怕怕和怒怒,分別對應其字面意思的五種基本情緒。

但仔細想想,這五種情緒似乎無法涵蓋我們日常生活的需求,比如,當你的好哥們突然向你表白時,大多數人的第一情緒反應……應該是驚訝吧(當然,也許有的人會是樂樂或怕怕)。所以可見,主創人員做了一定的取捨。

他們的理論基礎,源自美國著名的情緒心理學家羅伯特‧普魯奇克,後者認為,人有8種基本情緒,且兩兩對立:快樂與悲傷、憤怒與恐懼、信任與厭惡、期待與驚訝。

但關於基本情緒,業界並沒有一個定論。在《頭腦特工隊》的心理學顧問保襲汪液羅•艾克曼看來,人的基本情緒除了影片中的五種之外,還有輕蔑和驚訝。他的依據是,這7種情緒,有著大家都認同的對應面部表情。

而最終《頭腦》選擇了這5種,還是為了化繁為簡。「有這五個,就足夠我們講故事了。」導演彼特•道格特很知道自己要什麼。

在電影中,11歲小女孩萊莉頭腦里的5種情緒,都發揮著各自的作用。比如,怕怕幫助她遠離危險,厭厭讓她免受「傷害」,而憂憂,更是在片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功能。故事講完,說明了一味的樂觀並不能解決一切問題。有時,我們需要消極情緒的介入。

電影是如何具象化情緒對人的影響呢?主創人員很聰明地引入了一張操控台,還順便表現了情緒的成長。

(電影結尾,萊莉的頭腦總部也像媽媽一樣,各個情緒都有自己的操作界面)

最初,只有一種情緒能操作控制台,而到影片結尾,隨著萊莉心智的成熟,操控台擴展,每一種情緒都有了自己的操作界面。而多種情緒的同時操作,能催生更多的復雜情緒,比如尷尬、羞恥、內疚、自豪等。

記憶

相比情緒的擬人化,如何展現更為抽象的記憶在人腦中是如何運作的,是個更大的挑戰。我們來看看《頭腦特工隊》是如何完美呈現的。

在電影中,萊莉生成一段記憶,頭腦總部就生成一顆水晶球;記憶有其主導的情緒,所以水晶球有對應情緒的顏色。爸爸喂小萊莉吃西蘭花,情緒小人厭厭主控,產生一顆記憶球,它的顏色便是綠色的。

情緒小人所在的總部(對應的是人腦中的杏仁核),每天都會收到大量有情緒色彩的記憶球。這些記憶球,對應的是短時記憶。

一到晚上,萊莉入睡後,所有的記憶球會通過一條真空管道,發送到儲藏室(對應的是人腦中的海馬回和周邊的腦區),成為長時記憶。儲藏室存放著海量五顏六色的記憶球,就像個以腦回和腦溝形式組成的迷宮。這是非常巧妙的處理,因為,睡眠恰恰有助於長時記憶的加工。

當你日後想到這段記憶時,儲藏室里對應的那顆記憶球,就會被送回至總部。情緒小人可以通過投影,觀看這段「視頻」。簡單地說,就是被記起來了。

此外,還有專門的工作人員來清理儲藏室,那些沒有用的記憶球,會被扔進類似垃圾場的地方。不過,大多數記憶球只是靜靜地趟在那裡,時間太久的,才會慢慢灰飛煙滅。這個過程的另一個叫法,是遺忘。

電影在處理情緒與記憶的相互關系時,既形象直觀,又有科學依據。當憂憂觸碰一顆樂樂主導的記憶球時,它的顏色就會漸漸變成藍色。這反映了記憶不穩定的事實:當你回憶起某段往事,比如初戀時,可以感覺愉悅(那可是初戀啊!),也可以感到淡淡的憂傷(對不起,初戀已經和你沒關系了)。

同樣,記憶也能反過來作用人的情緒。比如,樂樂經常召回儲藏室里的長時記憶球,讓萊莉重新開心起來。

不過,心理學里似乎並沒有影片中核心記憶的概念。電影里的核心記憶球,閃爍著金光,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可以影響一個人的性格。事實上,這無非就是情感濃度比較強的一段記憶,它或許可以解釋情結是怎麼來的。

性格島嶼也是不存在的。為了表現每一段核心記憶都會強化萊莉個性的某個方面,主創創造了直觀的性格島嶼,萊莉就有親情島、友情島、曲棍球島、搞怪島、誠信島等,它們像主題公園一樣存在著。

看過的觀眾都知道,整部拍物電影的故事主體,就是樂樂與憂憂意外被發射到長期記憶的儲藏室後,克服艱難險阻,重回頭腦總部。在回家的路上,它們誤闖了萊莉頭腦里的各種領域。

想像之地

冰棒是這里的常客,幾乎算得上是市長,事實確實如此,因為它自己就是萊利的想像。

(出自《頭腦特工隊》原畫集)

在進入這片神奇的樂園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市長先生的成分。

它的身體是棉花糖,擁有貓咪的尾巴和大象的鼻子,還有一部分海豚的基因(能模仿海豚超聲波叫聲)。它色彩鮮艷,性格活潑,哭出來的眼淚是各種糖果……總之渾身上下都是小朋友們熱愛的元素。

俄勒岡大學的心理學家瑪喬麗•泰勒和華盛頓大學的斯蒂芬妮•卡爾森曾在《發展心理學》上發表論文說,65%的7歲以下孩子曾有過至少一個「幻想朋友」。老牌美劇《成長的煩惱》中小女兒克麗絲也有一個幻想中的朋友「麥克老鼠」。

泰勒和卡爾森的研究表明,與「幻想朋友」做伴的孩子往往比他們的同齡人更優秀。他們通常有更強的口頭表達能力,在理解他人觀點方面也更勝一籌。早先的研究還顯示,擁有「幻想朋友」的孩子可能有超出平均水平的智商,更富有創造力,也更擅長社交。

不過,這種「幻想朋友」通常都會在孩子長到十多歲的時候「離開」。《頭腦特工隊》中冰棒的為了挽救樂樂,自己選擇了留在遺忘谷灰飛煙滅,暗示著從此萊利與童年的自己告別,成為全片最大淚點。

(冰棒用彩虹火箭載著自己和樂樂飛出遺忘谷,出自《頭腦特工隊》原畫集)

回到想像之地,讓我們來看看美國小朋友腦袋裡都有些什麼。

哦,是的,薯條!閃著美味光澤的薯條!

仔細看這里的地面還是由拼圖組成的

各種獎杯獎牌

最顯眼那個看起來像是金球獎(Ballon d'Or),這個起源於法國的獎項如今已成為全球影響力最大的足球獎項之一。而球門右側那個有兩只大耳朵的則顯然是歐冠獎杯。

為什麼從小打冰球的萊利頭腦中這么多足球獎杯?這是因為電影分為冰球和足球兩個版本,中國上映的是足球版。

魔幻的雲朵鎮

電影後半段白雲太太向警方報案,說她的老伴被人撞散了,兩位警方問話時,樂樂恰巧沖過去,把白雲太太也撞散,其中一位警察(傑克)憤怒地叫樂樂回來,另一位警方說:「算了吧,傑克,這里是白雲鎮。」

這句話是在致敬1974的電影《唐人街Chinatown》的經典台詞:「算了吧,傑克,這里是唐人街。」

而憂憂在雲朵上哭的畫面,則是向皮克斯此前的短片《暴力雲與送子鸛》(強烈推薦)致敬。

岩漿河(又危險又刺激)

紙牌屋(不是白宮那個)

畫面中有三種牌面,分別是K、Q和R,看一下上面的人臉,哈哈,K不就是爸爸嗎?Q是媽媽,R是萊利(Riley的首字母)。而整副牌的背面也寫著R,這里果然是萊利的國度。

仔細看,遠處的盒子上還隱藏了《海底總動員(Finding Nemo)》的小丑魚尼莫(Nemo)作為彩蛋,而它下面的則是皮克斯下一部作品《恐龍當家(The Good Dinosaur)》的伏線。

當然,少女萊利也有假想男友。

不得不說萊利是個典型的美國女孩,她的假想男友根本就是賈斯汀•比伯(加拿大歌手)。為了強化這個梗,編劇還給他加了句台詞:「我住在加拿大。」

學前教育世界

這里緊鄰想像之地,內部風格也很像。不過由於這里的記憶離目前11歲、並且正經歷環境和心智巨大變故的萊利比較近,所以當冰棒他們來到這里時,很多設施都開始崩壞。

有被拆掉的餅干城堡

撞爛的公主夢幻國,看上去是不是跟迪士尼的標志性建築——睡公主城堡,一毛一樣?

倒塌的毛絨玩具名人堂

以及被當成垃圾推落遺忘谷的彩虹火箭,沒有它,冰棒再也無法載萊利去月球了。

思維列車

在經歷了萊莉腦內的各種坍塌和崩壞,樂樂、憂憂和萊莉的幻想小夥伴冰棒終於坐上了思維列車,回家的路近了!

思維列車是一趟趟穿梭於萊莉腦內,開往頭腦總部的電力貨運車,跑起來帶火花,沒有固定軌道,思維任我行。

思維列車裝載的生產品包括白日夢、印有「事實」和「觀點」的小盒子。影片中興奮飛起的樂樂不小心打翻了這些盒子,發現這些「事實」和「觀點」看起來都一樣,這也許為了表明萊莉的思維還處於比較簡單的階段,也可能是藉此指出人們常常把「事實」和「觀點」搞混。

然而沒開多久,萊莉就睡著了,所有的腦內冒險都停工,思維列車也不開了,只剩下做夢……(
誰說睡覺的時候就沒有思維活動了呢……)

抽象思維的房間

電影里冰棒帶領樂樂和憂憂抄近路去乘坐思維列車,所謂的「近路」就是穿過抽象思維的房間。而他們正好遇上萊莉需要處理「孤獨」這一抽象概念的時候,在房間里被分為四個階段地抽象化,差一點就出不去了。

房間門上寫著「危險!禁止入內!」

第一階段:抽象碎片(Non-Objective Fragmentation)

抽象思維開始運作的時,他們變成了粗略的3D幾何塊,看上去就像畢加索的畫一樣。

第二階段:解構(Deconstruction)

三人的身體開始分離。憂憂還把自己的頭踢著走(主創的幽默感啊~)。

第三階段:二維化(Two-Dimensionalization)

然後,他們變成了二維的平面形象。

第四階段:失去形狀(Non-Figurativity)

最後的階段,他們失去了復雜的形狀,變成了單一顏色的幾何圖形。

三個角色簡化成了原型,樂樂是星星狀的火花,憂憂是淚珠,冰棒是大象(鼻子)。

機智的憂憂提醒大家躺平,變成線條穿過了門。

思維是人類所具有的高級認識活動,基本過程包括分析、綜合、比較、分類、抽象和概括等等。抽象,就是抽掉具體的形象,得出同類事物共同的、本質的特徵的思維過程。比如蘋果、柑橘、香蕉、菠蘿是具象的,而「水果」就是一個抽象的概念。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把兒童的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他認為孩子們從11歲開始進入形式運算思維期(Formal Operational Stage),開始具有抽象思維和邏輯推理的能力。而電影里的萊莉正好處在11歲,抽象思維的能力剛激活不久,所以冰棒才說他以前來過很多次,從沒遇上過危險。

夢工廠

關於夢,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已經說了很多了,然而做夢一直都還是人類學研究最神秘的一塊領域,皮克斯這一次的腦內大冒險,自然也少不了對夢境來一番腦洞大開。電影里,夢境的生產地位於大腦深處,是一個獨立製片廠,像極了好萊塢電影工作室,一進門就能見到忙碌的工作人員,各種拍攝器材、海報、電影道具。

還能隨處撞見電影明星,小粉絲們看到彩虹獨角獸時的表情暴露了一顆顆粉絲心啊。

雖然人類對夢的研究尚無定論,但獲得大多數認可的一個論點是,夢境與現實有莫大的關系。電影中,夢境的產出也幾乎就是在拍電影,記憶是素材,劇本創作作者就是萊莉本人啦,之後小人們齊上陣,妝發布景開始表演,哦對了,還有最重要的道具——現實畸變濾鏡,如此逆天的功能也寓示了夢境的荒誕不經。

強大的夢境還有喚醒功能,比如做噩夢嚇醒了。

這一切製作成影片,傳遞到總部,由情緒小人們控制,也就是所謂的「夢境值班」,遇到噩夢還可以掐掉(算是違規嗎)。

總體來說,電影以一種非常形象的比喻再現了夢境產生的全過程,不過某種意義上,這只是人類對夢的一種猜想和基本認識,夢的領域太復雜,關於做夢我們幾乎什麼都還不知道,為什麼會做夢?是什麼引起了我們的夢,夢中的一切都是有來由的嗎?夢為何具有打破睡眠的能量?……額,這些統統都還沒有明確的答案,不過《頭腦特工隊》的回答很有趣,也許你頭腦中的小人兒已經開始在想,今晚會生產什麼夢呢?

潛意識

電影中,潛意識位於夢工廠的深處,兩個安保守衛的大門裡面,隱藏著萊莉最為黑暗也揮之不去的記憶。「它們把所有的搗亂分子都帶到這里來。」

比如厭厭的原型花椰菜(這也是不少小孩子的噩夢)

這些記憶都成了XXXL號,一放出來對腦子的影響都是地震級的,膽子最小的怕怕正在夢境值班,因工昏倒,萊莉就這么被嚇醒了。

影片展示了潛意識的一部分——人內心深處懼怕的事物。

我們尚未探索完夢的世界,對潛意識更是知之甚少了。迄今為止最為完整的潛意識理論依然來自精神分析學創始人弗洛伊德。人們根據他的假說,普遍認為潛意識是指那些在正常情況下根本不能變為意識的東西,它具有能動性,主動對人的性格和行為施加影響,體現一個人的「本我」,夢境就是其中一種潛意識的表現。

弗洛伊德還提出了冰山理論,指出人的意識組成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意識只是一小部分,但隱藏在水下的絕大部分無意識(潛意識)卻對其餘部分產生影響。

電影中我們也只看到了潛意識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深淵地帶還有待探索。

⑧ 看電影的時候人是有意識的還是潛意識的

大部分是處在一種有意識的狀態,同時也會有潛意識顯現。比如你看到電影中的一些場面,你的潛意識中的某些相關的記憶有可能就閃現在腦屏幕上,與電影中的場面交相輝映,這時存在的就是潛意識,但是你會思考劇情及接下來的發展,這些又是有意識的。
潛意識是心理學術語。【人類的本能是大腦的一種潛意識】是指人類心理活動中未被覺察的部分,是人們「已經發生但並未達到意識狀態的心理活動過程」。弗洛伊德又將潛意識分為前意識和無意識兩個部分,有的又譯為前意識和潛意識。我們是無法覺察潛意識的,它影響意識體驗的方式卻是最基本的—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如何看待我們生活中日常活動的意義,我們所做出的關乎生死的快速判斷和決定能力,以及我們本能體驗中所採取的行動。

⑨ 請問什麼是電影心理學理論謝謝

就電影來說,使觀眾產生心理活動的手段是光波和聲波,而心理學表現在電影里就是立體幻覺和運動幻覺。電影銀幕上出現的光影和聲音正是在摹擬的人感覺。電影給予觀眾的光波聲波的刺激不是對當前直接作用的事物的反映,而是訴諸於觀眾記憶儲備中的經驗,也就是通過刺激觀眾的視聽感覺來調動在他記憶中由平在生活中通過感覺而積累和歸納出來的知覺、認識和思想,從而達到理解。可見心理過程包括同直接的認識仿兄活動聯系著的現象——感覺、知覺、思維、記憶和想像。困升
心理學告訴我們,感覺、知覺、思維、記憶、想像都是屬於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活動,就是為了弄清客觀事物的性質和規律而產生的心理活動,這種心理活動在心理學了統稱認識過程。感覺是人認識外部世界的最初始的一步,通過感覺我們知道事物的個別屬性。這些個別的屬性是儲存在我們的記憶中,通過這些記憶積累我們對事物漸漸有一個完整的映象,從而知道事物的意義,知道它是什麼,這就是知覺。知覺是對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各種屬性和各個部分的整體反映,它是以感覺為基礎的。而這些感知經驗都儲存在記憶之中。記憶是人腦中過去備尺襲的感覺、知覺經驗的儲備。沒有記憶就沒有認識,也不會有思維。這也就是說,記憶是積累知識經驗的過程,是過去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

閱讀全文

與看電影中的心理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搜索看電影的APP 瀏覽:28
再見台詞電影合集 瀏覽:85
微電影剪輯怎麼報價 瀏覽:668
結尾是一字的台灣電影 瀏覽:360
電影名英語用什麼符號 瀏覽:180
北京拍古裝電影的地方 瀏覽:67
邱淑貞演過什麼電影 瀏覽:570
經典英文電影對白mp3 瀏覽:104
山清水秀太陽高是哪個電影 瀏覽:832
喜劇電影香港 瀏覽:350
100部好看的雪山電影 瀏覽:870
上大電影學英語一分數 瀏覽:407
電影再生號國語版 瀏覽:844
牛奶網倫理電影 瀏覽:46
釘子電影哪裡去 瀏覽:890
在哪裡剪輯高清電影 瀏覽:953
北京電影製片廠怎麼樣 瀏覽:301
電影變臉經典 瀏覽:210
中國倫理福利電影 瀏覽:120
怎麼看上一場電影開始時間 瀏覽: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