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慶電影票房十大城市出爐,哪些城市的人最喜歡看電影
國慶檔電影票房十大城市出爐,網友們通過這樣的匯總發現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的人最喜歡看電影。除此之外就是成都,廣州,重慶,杭州,蘇州,武漢,西安這些城市了,這10個城市是電影票房貢獻最多的城市。在2021年的國慶節期間有很多非常精彩的影視作品,而《長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輩》這兩個電影更是收獲到了很高的票房,所以整體電影票房都非常的高。
在正常的情況下,主城區的人口規模越大,那麼電影院就會設立的越多。電影院設立的越多就自然而然的會提升相應的票房,而且居住在城市裡面的人將看電影當作了一種日常消遣,所以說電影票房才會變得越來越高。搜嫌而且一個城市當中所居住的人群如果是以年輕人為主體的話,那麼這個城市的票房同樣也會更高,因為年輕人對於電影的需求量會更大,年輕人是電影票房消費的主體。
『貳』 受目前的社會環境影響,網路大電影會不會成為未來行業的新趨勢
受目前的社會環境影響,網路大電影會不會成為未來行業的新趨勢?
網路電影的受眾群體加製作周期等,已經絕對了這類影片的上限,註定只是一個類別,不會成為新趨勢!
個人預測影視行業未來的新趨勢是:短劇!
疫情三年都知道,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尤其是電影院。而網路電影由於投資相對少,製作周期短,播出平台不受影響等幾個原因,依然還能「存活」
只是,無論哪種形式的影視作品,故事內容始終是吸引觀眾的第一標准。由於短視頻的崛起,移動客戶端加上大眾在疫情的沖擊下,人們需要精神食糧,但需要的是哪種?
誰知道?誰能創造出來?能否貼近生活?作品出現後能否帶去收益,可以持續生產,這不是一部影片跟一個行業可以決定的!
所以,個人認為,未來短劇會是一個非常好的賽道!但會不會成為新趨勢,也要看市場!
基於目前電影市場現狀,什麼樣的電影會吸引觀眾走入電影院?
時隔數月,再次前往影院觀看了一部電影,除了聽覺以外,人物故事並沒有很吸引到我,最後二十多分鍾,直接睡著了!
關於,什麼樣的電影會吸引觀眾走進電影院,我發表一些個人看法!
開頭提到的這部影片是《掃黑行動》,剛剛看到的消息:
新京報訊 12月10日,電影《掃黑行動》宣布延長上映至2023年1月11日。影片由林德祿執導,周一圍、秦海璐、張智霖、王勁松、曾志偉領銜主演,於11月11日正式上映,目前上映30天,票房累計1.58億元。
這部影片陣容確實可以,故事還行,但為什麼最後階段我會睡著,這里我們來聊一下電影受大家喜愛的一個關鍵因素:滿足幻想,貼近生活,激發潛力,引發共鳴!
這部影片,在結合某音的「葉婷」事件,顯得是多麼的「無聊」。其實將直白一點,疫情三年,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大,脫離現實生活的影片,今後不會再有真正的「觀眾緣」。
雖然這部電影質量不錯,但由於台詞劇情等審核原因,從後期配音這塊,其實非常影響觀感。因為演員都是我們大眾熟知的,比如周一圍,那一句「得加錢」深入「人心」!換做這種題材的劇,配音全換了,但故事在敘事結構上其實,看過一些電影的人都知道。
當教授第一次去反派家時,與秦海璐飾演的反派一號,之間有一個近景互動時,就知道了最終的結局。
而在目前的大環境下,我們那部電影的觀眾只有6個人。而我個人之所以還去影院看電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的職業特性:職業影視剪輯師!
我個人認為,無論怎樣的電影都有他固定的受眾群體,這部電影也是,其實很不錯。但是,我不喜歡,因為題材在現實環境下是多麼的無力!
但有這類題材,總比沒有強,電影總能在你不起眼的地方發揮它強大的作用!
但我堅信,只要影院開門,中國不缺好電影,一切都是時間問題。
『叄』 為何上海會成為中國電影發祥地
早在1941年,影界大佬羅明佑就提出:「自最初的中國電影至最近的中國電影,悉由廣東人領銜演出」;他還如數家珍報了一長串粵籍影人名單,有鄭正秋、黎民偉、黎北海、羅明佑、蔡楚生、張織雲、楊耐梅、阮玲玉、胡蝶、陳雲裳等等,聲稱「隨時隨地都遇見廣東籍的銀色戰士」。另據浙江影協統計,在中國電影百年歷史長河中,共有上百位寧波籍影人作出了貢獻,包括電影編導張石川、袁牧之、應雲衛、桑弧、林杉、干學偉、張鑫炎、張子恩;電影經營家邵醉翁、邵逸夫、柳中亮、柳中浩、徐桑楚;電影技術家鄭崇蘭、林聖清;電影演員韓非、張翼、舒適、王丹鳳、喬奇、白穆、陳思思、洪金寶、周星馳等。然而,廣東人從影雖多,廣東並未成為中國電影的搖籃;寧波人從影也多,寧波亦未提供早期影人馳騁的空間。當年那些「恥為人後、勇於進取」的寧波人,不約而同作出了「成才非去上海不可」的選擇。上海自開埠後形成的開放性、商業化社會環境,當仁不讓地成為電影這一舶來品在中國落地生根的理想土壤。
19世紀末以來,「影戲」在上海這個娛樂需求極旺盛的大都市營造出得天獨厚的文化空間與市場,生成了中國電影史上諸多「第一」,舉其要者有:
1896年8月,上海徐園放映「西洋影戲」,首開中國人第一次看電影的紀錄;
1913年9月,第一部國產故事片《難夫難妻》在上海問世;
1922年3月,張石川、鄭正秋等在上海創辦第一家股份制「明星影片公司」;
1927年1月,中國第一部電影年鑒《中華影業年鑒》在上海出版;
1931年3月,明星公司在上海推出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
1941年9月,萬氏兄弟在上海攝制中國第一部大型動畫片《鐵扇公主》;
1947年10月,史詩性悲情大片《一江春水向東流》在上海連映三個多月,觀眾近80萬人次,創下國產片票房新紀錄;
1948年8月,中國第一部譯配英語的《假鳳虛凰》從上海輸往歐美放映。
據統計,上世紀20年代共有142家電影公司在上海開張,此後優勝劣汰,形成明星、天一、聯華三大公司鼎足而立的格局,奠定了上海作為中國電影製作、發行、放映的龍頭地位。曾有人提出「一城電影」的說法,因為1949年以前攝制的3000多部國產片,其中80%以上出自上海,使上海成為中國民族電影的重鎮。與此同時,在上海涌現出中國第一代、第二代影人群體,名編導與名演員珠聯璧合,創作出《神女》《漁光曲》《大路》《馬路天使》《萬家燈火》《小城之春》等載入世界電影史冊的經典名作。中國電影史上有不少重大事件、重要現象均同上海有著密切關聯,誠如先驅者鄭正秋所言:「中國之上海,猶美國之好萊塢。影片公司,星羅棋布;電影明星,薈萃於此。」可以說,在中國沒有哪一座城市與電影的歷史淵源如上海這么深厚久遠。
然而,上海作為中國電影的發祥地,至今給後人留下了哪些看得見、摸得著的電影歷史遺痕?
深入上海的大街小巷,現今還能尋訪到不少與中國電影歷史相關的舊址,在那些物理空間的背後潛藏著影壇軼聞,留存著彌足珍貴的電影文化符號,彰顯上海所擁有的深厚電影文化積淀。例如1896年最早放映「西洋影戲」的徐園,其原址為天潼路814弄地塊,此前還遺留著1881年建造時的界碑。又如,30年代初任光、聶耳錄制有聲電影插曲的「百代唱片公司」小紅樓,現掩映在徐家匯綠地之中,此處追根溯源乃是《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地。再如,中國影壇名人30-40年代幾乎都在上海石庫門弄堂居住生活過,如鄭正秋(進賢坊)、田漢(日暉里)、夏衍(業廣里)、阮玲玉(沁園邨)、胡蝶(四明邨)、周璇(元吉里)、蔡楚生(千愛里)等,他們住過的寓所現已受到文物保護部門,一塊塊鐫刻著名人姓氏的紀念銘牌出現在那些故居的門首。從搶救電影歷史遺產的意義上說,這些存量不多的舊址構成中國電影跨越一個世紀的人文景觀資源。
上海曾是中國電影市場的半壁江山。20世紀30年代,國內共有233家影院14萬個座位,上海一地擁有53家影院3.7萬個座位,約佔四分之一比例,市民看電影的風靡程度可見一斑。但令人遺憾的是,前些年上海掀起新一輪城區改造,如建於1925年的「夏令配克大戲院」(解放後更名新華電影院)說拆就拆,從此讓人覺得南京西路少了點人文氣息。這也警示我們,上海歷史文化遺產不容再流失!由主管部門公布的「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名單上,不少老字型大小影院榜上有名(當年稱「大戲院」):金城大戲院、中國大戲院、光陸大戲院、大光明、新光、蘭心、國泰、美琪等等。在這些影院里曾發生過轟動一時的社會新聞,如1930年2月22日,洪深在大光明戲院憤起阻止好萊塢辱華片《不怕死》上映;1936年3月,卓別林訪滬「閃電之旅」光顧新光戲院等。目前「老當益壯」仍在服役的專業電影院屈指可數,僅剩大光明、國泰兩家了。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也是電影刊物出版中心。早在1921年4月,顧肯夫、陸潔、張光宇在上海創辦中國第一本《影戲雜志》,現已成為上海圖書館珍藏的電影文獻鎮館之寶。此後近三十年間,在上海出版的電影雜志、電影畫報多達207種。這些塵封已久的電影文獻,已被上海圖書館列為數字化搶救項目。
記得數年前訪洛杉磯漫步好萊塢街頭,看到早期美國電影業的瓶瓶罐罐、一紙一片均被當作文物陳列,不由感嘆好萊塢角角落落都溢出電影的氣息。香港同胞亦大力打造「電影香江」城市名片,訪港遊客步出機場,隨手能取到一張《香港電影地圖》,以此吸引四方影迷按圖定址,參觀港島各種電影景點。我想,黃浦江畔也應樹起「電影上海」的標幟,與浦東迪士尼樂園遙相呼應,吸引海內外遊客和影迷來此觀光,構成一趟撫今追昔的上海電影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