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魯迅的《葯》有電影那
葯(1981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電影)
根據魯迅同名小說改編。清朝末年,統治階級為維護其搖搖欲墜的統治,瘋狂鎮壓革命。他們押解革命黨人遊街示眾,企圖殺一儆百。坐落在小鎮臨街的華老栓茶館的門前,一群清朝的遺老遺少們,看著沒留辮子的囚犯,齊聲斥責這些「孫中山的同夥」是「奸黨逆賊」。革命者夏瑜聽了他們的一派胡言,無比憤慨。教書先生夏瑜家中只有寡母夏四奶奶,他們子孝母賢,過著清貧的生活。
中文名
葯
外文名
Medicine
導演
呂紹連
拍攝時間
1981
電影鏈接已發私信!
⑵ 一部關於葯的電影,內容我只記得大概,一個人發明了一種葯可以救不治之症,可副作用很強。
《新羔羊醫生》?
主演:任達華,李燦森
內容簡介:
方健華(任達華 飾)是英國醫學界的奇才,他窮畢生精力研究出葯物SS160, 可令人強悍無比, 成變種超人,但成果卻欲被頂頭上司剝奪,他殺死上司,帶著葯物和女友Vivian(陳英麗 飾)回港發展。
回港後在好友周正春(鄭浩南 飾)醫生的幫助下,他繼續進行SS160的研究,但人面獸心的周正春卻強奸了Vivian,方健華決心報復,並用葯物偷偷在周正春身上做試驗,葯物出差錯,周正春被害死。
方健華佔用周正春的醫務所,並總結經驗,開始以病人作實驗對象,探員陳森(李燦森 飾)本來是個怕死的警察,得華注射葯物後變成勇悍無比的幹探。不久後,葯物產生負作用,病人肌膚潰爛,相繼死亡,此時華已束手無策,唯有以死謝罪……
⑶ 魯迅的《葯》反應的主題是什麼
《葯》反應的主題是:突出受封建思想迫害的人們的愚昧和麻木,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鎮壓革命,愚弄人民的罪行,頌揚了革命者夏瑜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惋惜的指出了辛亥革命未能貼近群眾的局限性。
小說以茶館為背景,也是精心選擇的。茶館是各階層群眾聚集的場所,便於表現社會面貌,實際上成了整個社會的縮影。
這篇小說通過對封建統治爪牙的刻畫,揭了封建統治的罪惡和黑暗。夏三爺、康大叔、紅眼睛阿義等人的形象,則集中表現了封建統治階級陰險、狠毒、貪婪、卑鄙的反動本質。康大叔是個劊子手,他兇殘狠毒,卑鄙詭詐。他一出場便使人感到憎惡。
他替主子殺害革命者,公開宣揚革命有罪,告密有功,毆打革命者合理;他詐騙群眾,把革命者的鮮血當「葯」高價賣出;他宣傳人血饅頭是治病的良葯。作者滿懷憎惡的感情,集中刻畫了他丑惡的外貌、野蠻的行動和卑劣的靈魂。
作者對殺人劊子手的描寫,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罪惡,爪牙、幫凶尚且如此,主子必然更加兇殘狡詐。夏三爺是個卑鄙的人,他極端自私,為了保全自身和獲得錢財,竟不惜喪心病狂地告發夏瑜,出賣自己的侄兒。
紅眼睛阿義是監牢的牢頭,在他看來,牢頭榨取「犯人」的「油水」天經地義。他去盤問夏瑜「底細」,結果夏瑜太窮,沒有「油水」可「榨」,他「氣破了肚皮」。
聽了夏瑜的宣傳,他不但毫不感動,反而狠狠地打了夏瑜兩個嘴巴。夏瑜犧牲以後,他非但沒有絲毫同情,而且拿走「剝下來的衣服」。他們實際上都是在維護罪惡的封建統治。
作者簡介:魯迅(1881—1936),中國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樟壽、周樹人,字豫山、豫亭、豫才、秉臣。從1918年5月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時,始以「魯迅」為筆名。
除魯迅外,還有鄧江、唐俟、鄧當世、曉角等筆名。其著作收入《魯迅全集》及《魯迅書信集》,並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
⑷ 魯迅的作品《葯》 小說與電影有什麼不同點
我們知道魯迅寫這故事,是以他家鄉的女俠秋瑾的遭殺害為藍本的。書中主角夏瑜即秋瑾。夏秋相連,「懷瑾握瑜」指有才能之士。當時滿清政府捕殺秋瑾,完全是捕殺革命青年(政治犯)的不義行為。它的借口是徐錫麟槍殺恩銘,秋瑾和徐是同黨。秋瑾參加革命團體光復會是事實;但槍殺恩銘的案子發生在安慶,和身在紹興的秋瑾絲毫無關,甚至事前並不知道。清廷殺秋瑾,是殺害所謂政治犯,是違反各國通例的。尤其被殺者是女青年,在當時即曾引起輿論的指摘。魯迅對於他本鄉先烈的被害是痛心疾首的。不論誰在《吶喊》中讀了《葯》這一短篇,也無不切齒痛恨。
但是,電影中《葯》的改編者卻這樣閹割、篡改、歪曲書中最主要的故事!
他把大量水分輸入全篇故事中還不夠,還把主角夏瑜變成一個半夜磨刀,向清朝巡撫(相當於省主席)投擲匕首的刺客,因此被當場逮捕,判處死刑。且不說這一段硬插進去的情節在常識上不可信,在邏輯上不可通——巡撫半夜出來干什麼?即便出來,也有大批兵勇前呼後擁,他坐的大轎保護嚴密,一把匕首如何能殺他?撇開這些問題不說,這段插曲給觀眾的印象是:當時滿清政府所逮捕的不是一個無辜的政治犯,而是一個有真憑實據的半夜殺人的兇手!「殺人者死」,罪有應得,又有誰同情他呢?華老栓為他兒子向劊子手買來的,不是一個革命青年的血,而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殺人兇手的血!魯迅如果自己看見這種篡改,他會容許嗎?夏奶奶看見夏瑜墳上的花圈,大聲說道:「瑜兒,他們都冤枉了你……瑜兒,可憐他們坑了你……」《葯》的電影觀眾看了改編者半夜磨刀殺人的插曲,如果不曾讀過原文,心裡會覺得並沒有冤枉他。而讀過《吶喊》原文的青年卻並不太多。那天電影散場後,我親見許多青年觀眾互相問詢:「你讀過這篇小說沒有?」大多數說,沒有讀過。
改編者的意圖無非是認為魯迅原作沒有「戲」,要加入這段半夜殺人的插曲,才能把夏瑜逮捕判刑。這豈不是為清朝的地方官殺革命青年准備借口?這豈不是把無辜改成有罪,把夏奶奶口中喊的「冤枉」、「坑了你」證明為並不「冤枉」他嗎?
⑸ 找一部關於葯物研究和實驗的電影
新羔羊醫生
別名 Trust Me U Die
類型:劇情/恐怖片
導演 鍾少雄 (Siu Hung Cheung)
編劇 Writer:羅錦輝Law Kam Fai
主演 任達華 / 李燦森 / 鄭浩南 / 陳英麗
國家/地區 香港
上映時間 2000年9月23日 中國香港
內容簡介:方健華(任達華 飾)是英國醫學界的奇才,他窮畢生精力研究出葯物SS160, 可令人強悍無比, 成變種超人,但成果卻欲被頂頭上司剝奪,他殺死上司,帶著葯物和女友Vivian(陳英麗 飾)回港發展。
回港後在好友周正春(鄭浩南 飾)醫生的幫助下,他繼續進行SS160的研究,但人面獸心的周正春卻強奸了Vivian,方健華決心報復,並用葯物偷偷在周正春身上做試驗,葯物出差錯,周正春被害死。方健華佔用周正春的醫務所,並總結經驗,開始以病人作實驗對象,探員陳森(李燦森 飾)本來是個怕死的警察,得華注射葯物後變成勇悍無比的幹探。不久後,葯物產生負作用,病人肌膚潰爛,相繼死亡,此時華已束手無策,唯有以死謝罪……
⑹ 國外一部賣葯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達拉斯買傢俱樂部。
劇情簡介:
1986年的達拉斯,羅恩·伍德魯夫(馬修·麥康納飾)被確診為艾滋病晚期,他並被告知只剩下30天的生命,他所服用的葯劑AZT是當時FDA(美國食品葯品管理局)唯一合法批准上市的一種艾滋病治療葯物,但遺憾的是這葯物讓他病情惡化得更快。為了能夠活下去,他開始研究各類未受當局批準的抗艾滋病葯物和替代療法,甚至非法走私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各種抗艾滋病病葯物,不少病人找到了羅恩所在的醫院,並寄希望於羅恩能找到替代AZT(齊多夫定)的其他葯物以及更有效的治療方式。在羅恩的醫生艾芙·塞克斯(詹妮弗·迦納飾)以及一個變性異裝癖病友雷恩(傑瑞德·萊托飾)的幫助下,羅恩就這樣不經意間成立了一個叫「達拉斯買傢俱樂部」的組織,為俱樂部會員提供更多替代AZT的葯物和療法。該俱樂部迅速受到全國各地病友的推崇,會員人數和葯物需求大幅增長,這引起了FDA和制葯商對羅恩的關注,並對其多方阻撓。羅恩最終於1992年9月12日去世,從他被確診只剩30天生命之日直至去世時他一共存活了7年時間,在這2557天中,他一直堅持不懈地與病魔、與FDA及制葯商進行異常艱苦的抗爭。
⑺ 魯迅的《葯》的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
革命者夏瑜在敵人監牢里,他堅持斗爭,進行革命宣傳,「勸牢頭造反」。牢頭向他「盤盤底細」時,他侃侃「攀談」開了,說出「這大清的天下是我們大家的」這樣響亮而有力的話。
紅眼睛阿義狠狠「給他兩個嘴巴」,他卻「打不怕,還要說可憐可憐哩」,可憐阿義的不覺悟。最後,他終於為革命事業獻出年輕的生命。這表現出革命者英勇無畏、大義凜然的英雄氣概。
出處:出自現代作家魯迅的《葯》。
原文:
秋天的後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陽還沒有出,只剩下一片烏藍的天;除了夜遊的東西,什麼都睡著。華老栓忽然坐起身,擦著火柴,點上遍身油膩的燈盞,茶館的兩間屋子裡,便彌滿了青白的光。
「小栓的爹,你就去么?」是一個老女人的聲音。里邊的小屋子裡,也發出一陣咳嗽。
「唔。」老栓一面聽,一面應,一面扣上衣服;伸手過去說,「你給我罷」。
華大媽在枕頭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錢,交給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裝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兩下;便點上燈籠,吹熄燈盞,走向裡屋子去了。那屋子裡面,正在悉悉窣窣⑴的響,接著便是一通咳嗽。老栓候他平靜下去,才低低的叫道,「小栓……你不要起來。……店么?你娘會安排的」。
(7)葯電影簡介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魯迅先生的《葯》寫於1919年4月25日,脫稿於「五四運動」時期,發表於1919年5月《新青年》六卷第五號。
從作品所處理的題材來看,作品中人物所處的時代是在辛亥革命前後期間,也就是中國民主革命運動先驅者之一秋瑾烈士1907年就義那個時候,秋瑾烈士就義後四年即1911年,爆發了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民國,但由於資產階級領導革命的軟弱性,未能完成民主主義的革命任務,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仍然統治著中國,中國仍停留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
當時領導辛亥革命的資產階級同封建勢力和帝國主義的妥協,脫離群眾,空想依靠少數人的力量(包括使用恐怖手段)代替群眾的革命運動。1907年7月6日,徐錫麟刺殺安徽巡撫恩銘,失敗後被恩銘的親兵殘酷地挖出心肝炒食。秋瑾也因此被告發而入獄,7月15日在紹興軒亭口英勇就義。
魯迅早在日本留學期間,就十分關心中國的革命問題。在仙台學醫時,他看了日本人殺中國人而另一大群中國人卻來 「鑒賞」 殺人 「壯舉」 的電影以後,深切感到 「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
由此他得出結論:革命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秋瑾烈士的被害,他更感到「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的必要。正是在這樣的思考下,他提筆創作了《葯》。
⑻ 魯迅《葯》的故事情節梗概
《葯》是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魯迅創作的一篇小說。這篇小說通過茶館主人華老栓夫婦為兒子小栓買人血饅頭治病的故事,揭露了長期的封建統治給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暗中頌揚了革命者夏瑜英勇不屈的精神,指出了辛亥革命未能貼近群眾的局限性。
小說中的重要人物是民族民主主義革命者夏瑜,作者是通過側面描寫來表現的,但他的形象仍然很鮮明。夏瑜是一個青年革命者。他有著崇高的理想和堅強的斗爭意志,他熱愛真理,對革命事業表現出無限的忠誠。在革命遭受挫折,他被投入監牢時,仍然對勝利充滿信心,表現出樂觀精神。
在敵人監牢里,他堅持斗爭,進行革命宣傳,「勸牢頭造反」。牢頭向他「盤盤底細」時,他侃侃「攀談」開了,說出「這大清的天下是我們大家的」這樣響亮而有力的話。紅眼睛阿義狠狠「給他兩個嘴巴」,他卻「打不怕,還要說可憐可憐哩」,可憐阿義的不覺悟。最後,他終於為革命事業獻出年輕的生命。這表現出革命者英勇無畏、大義凜然的英雄氣概。
(8)葯電影簡介擴展閱讀
魯迅先生的《葯》寫於1919年4月25日,脫稿於「五四運動」時期,發表於1919年5月《新青年》六卷第五號。從作品所處理的題材來看,作品中人物所處的時代是在辛亥革命前後期間,也就是中國民主革命運動先驅者之一秋瑾烈士1907年就義那個時候,秋瑾烈士就義後四年即1911年,爆發了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民國,但由於資產階級領導革命的軟弱性,未能完成民主主義的革命任務,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仍然統治著中國,中國仍停留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當時領導辛亥革命的資產階級同封建勢力和帝國主義的妥協,脫離群眾,空想依靠少數人的力量(包括使用恐怖手段)代替群眾的革命運動。1907年7月6日,徐錫麟刺殺安徽巡撫恩銘,失敗後被恩銘的親兵殘酷地挖出心肝炒食。秋瑾也因此被告發而入獄,7月15日在紹興軒亭口英勇就義。
魯迅早在日本留學期間,就十分關心中國的革命問題。在仙台學醫時,他看了日本人殺中國人而另一大群中國人卻來 「鑒賞」 殺人 「壯舉」 的電影以後,深切感到 「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由此他得出結論:革命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秋瑾烈士的被害,他更感到「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的必要。正是在這樣的思考下,他提筆創作了《葯》。
⑼ 魯迅的葯講了啥
老栓的兒子得了肺癆,現在話就是肺結核,那個時代里是治不好的絕症,當時人們流傳人血饅頭可以治好,所以老栓花了大錢買下了從叛黨斬首時染好的血饅頭,回去蒸給小栓吃,可惜他的努力只起到了安慰作用,小栓最終還是死了。
和小栓的墳臨近的地方是那個被斬首的革命黨的墓,他的墓上有一圈鮮艷的小花,但小栓的墓上卻什麼也沒有。
《葯》是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魯迅創作的一篇小說。這篇小說揭露了長期的封建統治給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暗中頌揚了革命者夏瑜英勇不屈的精神,指出了辛亥革命未能貼近群眾的局限性。
(9)葯電影簡介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魯迅先生的《葯》寫於1919年4月25日,脫稿於「五四運動」時期。從作品所處理的題材來看,作品中人物所處的時代是在戊戌政變後,辛亥革命前後期間,也就是中國民主革命運動先驅者之一秋瑾烈士1907年就義那個時候,秋瑾烈士就義後四年即1911年,爆發了辛亥革命。
魯迅早在日本留學期間,就十分關心中國的革命問題。在仙台學醫時,他看了日本人殺中國人而另一大群中國人卻來 「鑒賞」 殺人 「壯舉」 的電影以後,深切感到 「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
由此他得出結論:革命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秋瑾烈士的被害,他更感到「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的必要。正是在這樣的思考下,他提筆創作了《葯》。
參考資料:網路-葯
⑽ 電影《葯》的觀後感800字
魯迅先生的小說——《葯》,把當時的社會現實揭露的淋漓盡致。在此,我尚且不談與主題相關的問題,只說一下我對文中兩個小細節的看法。
第一:華老栓夫婦為其兒子所做的一切是不是平常父母對於自己子女的「愛」。乍一聽,問題好象十分荒謬:父母對子女的關心不是偉大的「愛」嗎?可在被扭曲的社會現實下,事情往往是難以想像的;正如現在的人們難以理解「套子里」的別里可夫。雖然如此,可文中的一些細節往往使人發出詰問:為這「葯」,華老栓傾出了醫生的積蓄;為這「要葯」,華老栓「彷彿抱著一個十世單傳的嬰兒,別的事情都置之度外」,雖年老體邁,還「邁步格外高遠」;為這「葯」,華老栓彎下了本已直不起的腰,皺癟的臉上擠出枯澀的笑容;為這「葯」,華大媽不知度過多少個不眠之夜,不知流了多少淚水(此誠可想而知)……所以這一切不多浸滿了父母對兒子的愛嗎?可我倒要問一句:如果華老栓夫婦不是只有一個兒子,而是有許多個兒子,足可以給華氏傳宗接代,本就貧窮不堪的華老栓會不會傾出大半生的積蓄為不可救葯的兒子買「葯」呢?答案可想而知:華老栓是不會這么做的。因為他還有別的兒子,足可以使華氏香火不滅。所以,這「愛」就有問題。你想啊,盡管封建思想開始土崩瓦解,但象華老栓這一類人,「思想蛀蟲」已經侵蝕到了他的腦髓,從根本上已經無法改變。他的腦子里充盈著「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封建道德,華大媽也被「三從四德」束縛的難以換氣,所以為了華氏的香火,為了到陰間向華氏的列祖列宗有個交代,他們竭力保住獨苗苗的命根,不惜付出一切代價,甚至用別人兒子的命來「移植」。他們「愛」的出發點就與平常父母對子女的愛的出發點有著本質的區別,又怎能說是父母之「愛」呢?他們所做的一切,只不過是為了完成他們的人生的重大使命——傳宗接代,基於這一點,表現在兒子神聖就成了「愛」的假象。與其說華老栓夫婦的所作所為是對兒子的「愛」,不如說是對華氏祖宗的「孝」。這不也是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人們身上的封建枷鎖何等之緊,何等之牢嗎?
第二:魯迅先生是如何看待夏瑜的就義的。夏瑜,作為一個資產階級民主戰士,其革命精神、革命意志、革命信心是無可否定的。但從歷史的、政治的角度來看,其失敗也是必然的。在當時復雜的歷史時期,資產階級的本質決定了他們不能承擔領導中國革命完全走向勝利的重任。(此處不想延伸)我們從歷史的角度來對它評價,也只能是敬佩其革命精神、同情其革命失敗、肯定其部分革命成果。再者,從當時魯迅先生的思想發展歷程來看,也只有對革命的敬佩、同情與惋惜。本文寫與1919年4月,當時正值軍閥混戰,革命失敗,轉入低潮。課文的「預習提示」中也曾提及辛亥革命給苦苦尋求拯救中國的魯迅以極大的振奮,可失敗的結果又使他的希望灰飛煙滅,失敗造成的悲慘景象更是讓他慘不忍睹。作於同一時期的小說《故鄉》,也反映了這一社會現實。我個人認為,魯迅有著極強的愛國救國心理,但苦於沒有找到振興祖國的道路,所以對辛亥革命抱有極大的希望(辛亥革命也確實有不可磨滅的歷史意義),而當希望化為泡影時,魯迅陷入了冥冥思索之中。在思索什麼呢?他開始懷疑辛亥革命,並在這緩慢的懷疑過程中,又去探索其他的救國道路。從魯迅先生逝世前幾年的行為可以看出:他在逐漸的變成一個馬列主義者。在初中,我們曾經學過一篇關於魯迅的文章——《同志的信任》。在這篇文章里,記敘了魯迅先生為方誌敏保藏手稿(《清貧》與《可愛的中國》)。從次可以看出:魯迅晚年曾與共產黨人有較多的接觸,接受了馬克思主義,而放棄了寄予資產階級的希望。故而,在轟轟烈烈的辛亥革命失敗之後,魯迅先生對於失敗的現實只能是惋惜,對於英勇就義的革命者只能是同情,對於資產階級是不抱有希望的,而對於振興國家是充滿信心的。
第三:對於課後練習題四大題(4)有我自己的一點看法。夏四奶奶去上墳時遇到華大媽的一幕。當時夏四奶奶「躊躇」、「羞愧」,但又「硬著頭皮」。這固然反映了夏四奶奶矛盾重重的心理,但如果再進一步展開下去:夏四奶奶去給自己的兒子上墳也是未嘗不可的,為什麼又羞愧呢?首先要看一看夏四奶奶當時的社會身份:一個被處決了的罪犯的母親。我們尚且不去想當時的社會背景,單是在現在的社會,一個罪犯的母親在社會上將承擔多大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何況當時它已眾叛親離,「親戚本家」早就不來了,所以它無地自容。而產生這一系列現象的原因就在於夏瑜參加革命並為之而獻身。廢除舊的社會制度進行革命,固然是十分好的。況且,夏瑜不是人民大眾的敵人,而是統治階級的敵人;但他也不是被壓迫階級的朋友。他所進行的革命不但沒有得到家人與人民的理解與支持,失敗後留給人民的是怨恨,留給家人的是羞辱。究起原因就是他不代表被壓迫階級的利益。因此,革命是局限的,失敗也是必然的。從另一個側面我們也可以看出當時的民眾是何等愚昧落後,當時的統治是何等殘忍。
總之,魯迅先生的這篇文章是當時整個社會的縮影,字字都影射出當時殘酷的社會現實。
(二)
「葯」--是一顆沾滿了革命烈士鮮血的人血饅頭,它可以醫治癆病 ;「葯」--是為了爭取民族光明而犧牲自己,革命烈士們寶貴生命的偉大精神 ,它可以拯救全民族。
香噴噴的「饅頭」使人得以溫飽;血腥的「人血」卻可怕得令人不寒而慄。在魯迅的文章--『葯』中 , 老栓為了救他的小孩 , 迷信這種饅頭可以救人一命 , 不惜花大把大把的銀子 , 在茶館中賣力工作 , 為的就是替兒子買來仙丹饅頭,這是一種何等偉大而無奈的父愛。 這種迷信表現出當時中國社會中處處充斥的愚昧、無知和迂腐,卻同時反映出中國傳統社會中敦厚、朴實的溫情。親情與現實之間的無奈;封建與進步二者間的矛盾,文章中充分顯示出魯迅對中國社會現況的不滿 ,對於後清腐敗民生的失望;以及魯迅急於改變現狀迫切的心境。.
這些傳統封建社會中各種小人物的生活點滴,使得魯迅寫起文章來,除了保有中國人充滿人情味、敦厚的感情外 , 更有西方人實事求是、忠於現實的理性精神。 魯迅對於中國社會傳統封建而無知生活的不滿和客觀的譴責 , 在文章中處處可見。這篇文章除了暴露出真實傳統生活的方式, 也是一篇革命的篇章,魯迅在文章中急於喚醒沉睡多年中國百姓被禁痼的心靈。 因為魯迅深信「文學-是拯救國家民族免於無知之苦的最佳工具」。魯迅真不愧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讀魯迅這篇文章-葯,我們可以由幾個不同層面欣賞:
在城市中 , 一位青年華小栓因為得了肺癆 , 其父親為了他辛苦工作 , 賺的錢只是為了買一個傳說中用革命烈士鮮血所作的饅頭 , 向劊子手買來後 , 華小栓吃了還是死了!同時 , 在這個城市的另一邊-古軒亭口 , 鮮血的來源者是一位叫夏瑜的青年 , 因為參加推翻滿清運動而被斬首。在凄涼的墳場上,只剩兩個失去愛子的母親,無限的傷痛…..。
魯迅在這篇短短的小說中想表現的內涵,不在於暴露社會中黑暗的層面;而是積極表現光明的一面。它運用了兩個對比的方法,一面寫原始的愚昧,吃人血的故事;一面卻寫出光明偉大的犧牲情操,革命烈士的理想。隨著故事的進行,讀者不由得會不斷自問: "葯!" "葯?"--"原來這就是葯?" "這竟然是葯!" "這究竟是葯嗎?"……這三層意思,一層比一層深入,一層比一層撼動人心!表面上所謂的葯,指的就是 "人血饅頭";在封建的社會中,科學思想醫葯常識並不發達,民間傳說它可以醫治癆病(在當時中國紹興地區,的確有這種說法),華父相信了,因而有了求葯的故事,結果小栓卻還是死了。但是深層中所謂的葯,指的卻是醫治無知、愚昧的民族痼疾的"改革理想",犧牲的是夏瑜烈士的生命。一個是封建社會中痼疾纏身的孱弱青年;一個是充滿理想抱負的健康青年,不同典型人物的對比;兩位青年死法不同, 生死價值的對比;死後 , 他們剛好葬在小路兩旁相距不遠的地方 , "路的左邊都埋著死刑和瘐斃的人,右邊是窮人的叢冢" , "那墳與小栓的墳一字兒排開,中間只隔一條小路", 這又是一個敘述對比;小栓的新墳是孤寂的,夏瑜的墳也是新墳但卻不孤寂 , "再往上一瞧卻不覺也吃一驚;--分明有一圈紅白的花,圍著那尖圓的墳頂 " --死有輕如鴻毛、重於泰山,這又是一個多麼重要的對比,這正是這篇文章所表達出最強烈的吶喊之一。文章中所蘊含的民族熱忱,其實正是魯迅拿來醫治整個中華民族的良葯,「葯」的意義也就在於此。
魯迅的文筆 , 細膩且具有批判性 , 多諷刺 , 對比 , 象徵手法 , 描寫人物簡潔有利 , 題材的選擇與當時社會生活緊密結合,它的文章不但十分具有文藝內涵,對人民更有如暮鼓晨鍾的社會教育意義。這篇文章整體以四個段落呈現。在文章的排列上,前三段先說小栓的病以及華老父買葯的故事,情節描述得十分緊湊,一點也不會拖泥帶水。魯迅舍棄故事背景的描寫,著重在人物的刻畫和故事重心-買葯的過程,由此可看出魯迅對於題材的選擇,功力之深厚。從華老栓在秋天的後半夜到古亭軒口買葯開始,"街上黑沉沉的一無所有"、 "有時也遇到幾只狗,可是一隻也沒叫" (暗喻)、都象徵著老栓沉重、無望的心情。歷經他目睹行刑的過程,整段中並沒有真正描寫出行刑的畫面,但 "彷佛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向上一提 "(比喻、諷刺);" 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比喻、象徵); "一隻手卻提撮著一個鮮紅的鰻頭那紅的還一點一點往下滴 "(隱喻),由這些描寫中,讀者心中不難自己描繪出一幅殘酷、血腥的畫面。至於 " 要將這包里的新生命,移植到他家裡…. "; "..太陽也出來了; ….在他面前顯出一條大道 ….,後面也照見丁字街頭破匾上…. 這四個黯淡的金字。 " (象徵、對比、諷刺),魯迅在這個情節刻意著墨較多,應是一種對無知社會強烈無奈的感受和警世的用意;至於煮葯、吃葯的過程並非文章的重心,則簡略描述,但在這段文章中魯迅也不忘藉由小栓嚴重的病情暗諷當時病入膏肓的中國社會(象徵);接著場景跳到茶館中康大叔和駝背五少爺等人,旁若無人的聊及小栓的癆病(象徵無知的中國百姓)、夏瑜的故事也在這個段落中以簡略的文字描述--夏三爺告密,用別人的鮮血來換取自身的性命(中國人較自私的心態)、 "…他說,這大清的天下是我們大家的。 " (革命民主精神的宣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