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蘇菲瑪索出演的電影有哪些最經典的是哪一部呀有沒有演員的生平簡介
經典之作很多。
《初吻》是她的成名作,還拍了《初吻2》;
《芬芳》為她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成績平平的10年裡贏得了掌聲和關注;
《勇敢的心》在1996年第68屆奧斯卡金像獎角逐中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5項大獎;
99年的她在《007之黑日危機》里飾艾麗卡·金
01年的《盧浮魅影》發人深省;
08年的《超級女特工》又給我們帶來了新的驚奇。
個人比較喜歡《勇敢的心》。
演員生平:
蘇菲·瑪索1966年11月17日出生於法國巴黎,就讀高中時因為尋找打工的機會,而被一家廣告商看中,因此幸運地從七百名應征者當中脫穎而出,被選為【初吻】的女主角。這部描述少女懷春情懷的電影於1980年在法國上映,吸引了上百萬觀眾,在其它歐洲國家以及日本及台灣上映時也是盛況空前,蘇菲·瑪索的少女魅力也因而風靡了全世界。兩年之後,蘇菲·瑪索乘勝追擊,又主演了續集【初吻2】,推出後依然轟動,並為她贏得一座凱撒獎。
16歲時,她與法國影帝哈德巴狄厄(Gerard Depardieu)及法國影後凱瑟琳丹妮芙合演【沙崗堡】,第二年又與傑哈德巴狄厄再度搭檔合演【警察】。1984年,蘇菲瑪索和波蘭導演安德列左拉斯基合作【狂野的愛】,為她的演藝生涯以及個人生活帶來大轉變,她從此擺脫玉女戲路的局限,也和左拉斯基成為現實生活中的親密伴侶。
接下來的幾年,蘇菲瑪索一直企圖嘗試更多不同類型的角色,作品包括【雪琳娘】、【來自巴黎的女孩】、【心動的感覺】、【情書戰場】、【留住有情人】、【豪情玫瑰】等片,其中【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藍色樂章】以及最近的【情慾寫真】。
1995年,蘇菲瑪索開始將演藝觸角擴展到美國,在梅爾·吉布森的力邀之下,蘇菲瑪索在梅爾·吉布森自導自演的電影【勇敢的心】里飾演與蘇格蘭民族英雄威廉·華萊士發生一段情的法國公主。接著,她又在【安娜·卡列尼娜】擔任女主角。之後,又接演了【Firelight】和【失去與得到】兩部美國片。除此之外,她的近作有【仲夏夜之夢】。當然最受矚目的還是她加入007系列影片【黑日危機】的演員陣容。
蘇菲瑪索在【黑日危機】的片中,我們看到的已經是一個全然成熟形象的蘇菲瑪索。除了演戲之外,蘇菲瑪索也嘗試多方位發展,她所執導的短片【L』 Aube a l』 Envers】曾經獲選參加1995年坎城影展的「一種注目」單元,而在1996年她也在法國出版了一本自己寫的書《La Menteuse》。
蘇菲瑪索在影壇可以說是資歷頗深的老演員了。說起她走上銀幕的經歷還是頗具戲劇色彩的。1980年,14歲的蘇菲瑪索就開始拍電影,在這之前她是在遠離攝影棚現場和對電影完全陌生的環境下成長的。她一直住在巴黎市郊,而她的父親是一個卡車司機。她在一次外出尋找工作時,從一個朋友處得知法國導演 Claude Pinoteau(克勞德·皮諾蒂奧)正在為他的一部電影《初吻》尋找一個新人,結果她竟一試成功。她的這部處女作推出後獲得了巨大成功,該片在巴黎上映間,觀眾蜂擁而至,在歐洲各地亦所向披靡。不久《初吻》續集的推出,這部影片則為她獲得了「凱撒最有希望女演員獎」,從此步入法國影壇。
成名後的她開始不僅僅滿足於青春野少女之類的形象,嘗試著其它性格角色,然而這一切並不是電影公司所需要的,他們不希望這棵搖錢樹過早因轉型而夭折。索菲瑪索16歲時,她做出令全世界震驚的事:用壹百萬法郎買回了與高蒙電影公司的合約。她說:「這樣做當然使我不得不借錢,我沒有那麼多錢。可人們為了不讓我與安德澤祖拉伍斯奇拍《偷情者》做了各種各樣的事。這是暴力的、幾乎是種族主義的。我屬於高蒙電影公司,我是他們的小寵物,我不得不聽從他們。但這使我無法忍受,可我又很害怕因為違約而進監獄。」也正因為如此,她獨立的個性卻使她成為法國一位最受歡迎和尊敬的女演員,並且走紅於世界影壇。
八十年代末期與九十年代初期索菲瑪索的成績平平,近十年間只有一部《芳芳》(即留住有情人)表現出色,為了打開市場,她接下了好萊塢影片《勇敢的心》的邀請。《勇敢的心》是她飾演的第一個英文片角色,當問及為什麼請蘇菲瑪索飾演女主角伊薩貝爾時,導演兼男主角梅爾·吉布森回答說:「因為她很漂亮,她是法國人而且她是個好的女演員。這個角色需要至少兩種以上的因素。」一位給她拍過多次照片的攝影師稱她是「最漂亮和最感性的女演員」。
蘇菲.瑪索對法國電影的批判性看法是:「美國電影造成如此大的威脅。在法國我們有許多冒充有個性的電影導演,而實際上他們腦子里沒有一點新思想。」她有一位好萊塢的代理人,但卻沒有興趣移居洛杉磯。
蘇菲.瑪索曾經參加以抗議在吉爾若德射殺鴿子和在普羅旺斯的鬥牛遊行。「我憎恨任何形式的暴力。對我來說,折磨公牛的鬥牛士失去了他作為一個男人的尊嚴。任何人都應尊重生命,不能批准這種死亡游戲。」她曾經擁有過一個古老的農舍,但是在她的貓被獵人和他的狗捕殺以及她的11歲大的西班牙長耳獵犬被偷之後,她離開了那裡。 她除了為動物謀福利之外,還是Arc-en-Ciel彩虹福利基金會的資助人,這是一個幫助患病的兒童實現夢想的組織。
1995年春,蘇菲瑪索執導了她的第一部影片。這部影片是以她在拍攝《勇敢的心》時寫的電影劇本為基礎的8分鍾短片。這部短片受到戛納電影節的充分認可。
1999年是蘇菲瑪索電影豐收的一年,首先是她的電影《心火》在全球發行,而她的另兩部英語影片分別是與戴維.斯帕德主演的《失去與得到》以及和凱文.克萊恩、米雪爾.菲佛主演的《仲夏夜之夢》都獲得較好的口碑。
1999年,由她參加的007系列影片第19集《危機世界》,這部電影在一個月的時間就突破一億美元,並將有可能成為最賣座的007影片,而索菲瑪索則再次讓全世界影迷欣賞到迷人的外貌與精湛的演技。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2001年的《盧浮魅影》,這部電影是利用了古代埃及法老王的超度,體現人對生命的渴望。從女主人翁祖母的去世到和男主人翁的相遇,無疑都體現了,人作為活著的靈魂,必須承擔起對生死理解的超度。而蘇菲瑪索的演技再次讓人們看到了這部驚悚電影背後對於生命的真諦.
由意、法兩大女星莫妮卡·貝魯奇和蘇菲·瑪索首次合作主演的新片《不要回頭》,此前曾曝光了兩款正式海報、一張劇照和先行版預告片之後,現又曝出首張現場工作照、第二版先行預告片及多張劇照——昏黃懷舊的色調中,驚悚、懸疑與情色場面交相融合。隨即影片的第二款先行版預告出爐,和首支預告主打蘇菲·瑪索不同的是,這次莫妮卡·貝魯奇搶鏡登場,作風一貫大膽的她再露香艷本色。
該片講述了一個作家和兩個孩子之間的心理故事。珍妮是一位作家,已婚,是兩個孩子的媽。她的身體和心理正悄悄地發生變化,但身邊的人毫不在意,他們把她的反常歸因為創作過程中遭遇的瓶頸和壓力。但珍妮自己清楚事情並非這么簡單,更蹊蹺的事還在後頭。某次她在母親的家裡看到一個義大利女人的照片,漸漸的,她開始覺得那個女人就是自己……
說起感情生活她至今未婚,和一位比她大24歲的波蘭導演安德烈·佐拉斯基一起居住在巴黎他們已經共同生活了15年。有時,蘇菲不由自主地問自己:這是怎麼了?為什麼會這樣?其實,無論她搞明白沒有,這一切畢竟發生了……
15年前,安德烈·佐拉斯基準備在法國拍攝影片《狂野的愛》,這位特別喜歡啟用大明星的大導演決定讓蘇菲.瑪索領銜主演。還沒共事,蘇菲已經聽到不少有關導演的議論,最可怕的是人們說他是個瘋子,是個虐待狂……去見安德烈·佐拉斯基之前,蘇菲.瑪索提心吊膽,生怕弄個下不來台。誰知,見面不到十分鍾,她已經被他的魅力所征服……
法國電影圈中,蘇菲瑪索是個有名的直腸子,說起話來從不拐彎抹角,哪個導演讓她受不了,她便無所顧忌地大加「討伐」。《警察》一片拍過之後,她指責導演莫里斯皮亞拉在拍片時折磨她;《侯爵夫人》創作完成,她表示不能原諒導演韋拉貝爾蒙待……可是,一提起安德烈·佐拉斯基,蘇菲好像變了一個人,她顯得相當寬容,很少使用過激之詞。「在我們家裡,吵架是家常便飯,這正好磨練了我們的忍耐力。」每次吵得不可開交,多是年輕的蘇菲.瑪爾索做出讓步。她在這時把他當成「老人」看待,而這位「老人」卻執拗得像個孩子。蘇菲瑪索曾經表示:嫁給摩納哥王子恐怕都比和安德烈·佐拉斯基生活在一起容易。其實,這份「不容易」是她自找的。她覺得和一個年長的男人生活在一起好處多多,「他對別人更感興趣,受到的約束更少,而且更有思想。」他們互相交流,彼此補充,愛情確實會使人變得更美好。
1991年,在拍過《藍色樂章》之後,安德烈·佐拉斯基停止了電影創作。一方面,他的祖國波蘭發生巨大的變化。作為他鄉遊子,終於可以自由回去了,他很想把更多的時間獻給波蘭,他兩次被推薦到文化部長的位置上,但都沒有應允上任,這位極有見地的電影家很想做一些實事。另一方面,他對法國失望了。他覺得法國人己失去鑒賞力,不再欣賞他的作品。而他們常說的「安德烈·佐拉斯基是個瘋子」那句話,終於傷害了他的自尊心。
安德烈·佐拉斯基一次又一次回波蘭,停留的時間越來越長。不拍片時,蘇菲瑪索跟在他的身邊,他們在華沙有一個家,那是坐落在郊外一片樹林間的一座小屋。
1995年7月24日,蘇菲瑪索生下了她的第一個孩子,一個名叫樊尚(Vincent)的男孩子。他們的兒子出生後,這個家顯得更溫馨了。 最近,有些記者還在講述著這對戀人的甜蜜故事,而另一些報刊則透露出他們之間的危機。佐拉斯基己公開抱怨和大明星生活在一起太難了,需要承擔和理解的東西太多太多。在他看來,蘇菲生活在一個非常實際的世界裡,而他自己卻常常邀游在某種精神境界之中。兩人間的溝通成了一種非常艱巨的工作!他感到很累……如果是這樣,蘇菲瑪索又何嘗覺得輕松?她少年得志,個性極強,難道就不想找回自我?
在拍攝《末日危機》期間,蘇菲瑪索需要在倫敦停留六個月,她把兒子帶到了那裡。過去,在蘇菲拍片時,茹瓦夫斯基總伴在她的身邊;沒有戲時,她就和他一起去波蘭。這一次,兩人各干各的,安德烈·佐拉斯基重新拿起了導筒,蘇菲瑪索離開了溫馨的家。
他們在找尋著自我,是不是也在嘗試放棄對方?天長地久,真的那麼難嗎?
人們期待著他們能夠重歸於好,同時也期待著蘇菲瑪索能在銀幕上再鑄輝煌!
蘇菲第二任男友美國製片人吉姆·朗里,已分手,但生有一女。
蘇菲的現任男友(第三任)好萊塢男星克里斯托弗·蘭伯特,兩人在出演逃之夭夭時相識相戀。
出演的電影:
1.1980年 《初吻》(laboum),又名《第一次接觸》,飾薇克Vic Beretton。
2.1982年 《初吻2》(laboum2),又名《再一次接觸》,飾薇克Vic Beretton。 處女作《初吻》中經典鏡頭
3.1984年 《薩卡納要塞》(fortsaganne),又名《沙崗堡》/《薩卡納要塞》,飾馬德萊娜Madeleine of Saint-Ilette。
4.1984年 《最後一次接觸》(joyeusespues),又名《初吻3》/《快樂的復活節》,飾朱麗Julie。
5.1985年 《狂野的愛》(lamourbraque),又名《野戀》/《狂野之愛》/《冒失的愛》/《虐戀》,飾瑪麗Mary。
6.1985年 《警察》(police)》,又名《末路刑警》,飾諾麗雅Noria。
7.1986年 《墮入地獄》(descenteauxenfers),又名《落入地獄》/《愛比死更冷》,飾蘿拉Lola。
8.1988年 《女學生》(ltudiante),又名《曲折的愛》/《女大學生》/《心動的感覺》/《含苞欲放》,飾瓦倫蒂娜電影《芳芳》Valentine。
9.1988年 《雪琳娘》(chouans!),飾塞利納Céline。
10.1989年 《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麗》(),飾布朗什Blanche。
11.1990年 《來自巴黎的女孩》(pacificpalisades),又名《太平洋的圍欄》,飾波娜戴特Bernardette。
12.1991年 《情書戰場》(poursacha),又名《為了薩莎》,飾勞拉Laura。
13.1991年 《藍色樂章》(lanotebleue),飾索朗日。�� 電影《勇敢的心》
14.1993年 《芳芳》(fanfan),又名《留住有情人》,飾芳芳Fanfan。
15.1994年 《豪情玫瑰》(lafillede d'artagnan),又名《達達尼昂的女兒》/《火槍手》/《火槍手達達里昂》,飾愛盧瓦茲Eloïse d'Artagnan。
16.1995年 《勇敢的心》(braveheart),《驚世未了情》/《驚世未了緣》,飾伊莎貝拉王妃Princess Isabelle。
17.1995年 《雲上的日子》(par-delàlesnuages),又名《在雲端上的情與欲》/《神秘野百合》,飾女孩。�
18.1995年 《對我來說,拍電影就是生活》(makingafilmformeistolive)。
19.1996年 《安娜·卡列尼娜》(annakarenina),又名《浮生一世情》/《愛比戀更冷》,飾安娜·卡列尼娜Anna 電影《安娜·卡列尼娜》Karenina。
20.1996年 《瑪奇絲》(marquise),又名《路易十四的情婦》/《路易十四的情人》,飾瑪奇絲Marquise。
21.1996年 《心火》(firelight),飾伊麗莎白Elisabeth•Laurier。��
22.1999年 《失去與得到》(lost&found),又名《愛情狗綁架案》/《斗氣俏冤家》,飾麗拉·杜布瓦Lila Dubois。
23.1999年 《仲夏夜之夢》(amidsummernight』sdream),飾希波麗妲Hippolyta。
24.1999年 《007之黑日危機》(the world is not enough),又名《末日危機》/《007之縱橫天下》,飾艾麗卡·金Elektra。
25.2000年 《忠貞》(lafidélité),又名《情慾寫真》,飾克萊麗Clélia。
26.2001年 《盧浮魅影》(belphégor,lefantmelouvre),又名《浮宮魅影》/《盧浮宮傳奇》,飾麗莎Lisa。
27.2002年 《對我說愛》(parlez-moid』amour),又名《當愛變成習慣》/《跟我說愛》/《請對我說愛我》/《跟我談談電影《007之黑日危機》愛》,自編自導。
28.2003年 《當阿歷克斯遇到艾瑪》(alex&emma),又名《書中自有顏如玉》《男書女愛》/《戀愛「書」成班》, 飾波麗娜Polina Delacroix。
29.2003年 《我決定留下來》(jereste),又名《我決定留下來》/《我留下》/《汽車鑰匙》/《愛情30拉警報》,飾瑪麗·多米尼克Marie-Dominique Delpire。
30.2004年 《護士娜麗》(acesoir),又名《晚上見》/《就在今晚》,飾娜麗Nelly。
31.2005年 《逃之夭夭》(anthonyzimmer),又名《色計》/《安東尼•齊莫》,飾吉雅拉Chiara Manzoni。
32.2007年 《魅影追擊》,分飾維多利亞和露絲。電影《床的另一邊》
33.2008年 《超級女特工》,《又名《超女特工》/《幕後女英雄》/《暗處的女人》,,飾路易絲•德斯方坦斯Louise Desfontaines。
客串:《夜未央》[又名《午夜旋律》/《午夜巴黎》/《午夜時分》](飾街邊女孩)[無台詞]
34.《不要回頭》(Don't Look Back),飾珍妮june
35.《床的另一邊》(De l'autre cote lit),飾阿麗亞娜
B. 哪位大神有朱莉與朱莉婭Julie&Julia(2009)梅麗爾·斯特里普主演的免費高清資源
《朱莉與朱莉婭》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HPDGBhACOFOp8V_KRfAsLg
導演:諾拉·艾芙隆
編劇:諾拉·艾芙隆
主演:梅麗爾·斯特里普/艾米·亞當斯/斯坦利·圖齊/克里斯·梅西納/琳達·伊蒙/海倫·凱莉/瑪麗·萊恩·萊傑斯庫/簡·林奇
類型:劇情/傳記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法語
上映日期:2009-08-07
片長:123分鍾
又名:朱莉對朱莉亞隔代廚神(港)/美味關系(台)/朱麗與朱麗婭/茱莉對茱莉亞/茱莉與朱麗葉/美味廚神
該片講述了對工作感到灰心沮喪的曼哈頓下城發展公司員工茱莉•鮑威爾(艾美·亞當斯AmyAdams飾)決定用一年時間實踐美國最受歡迎的電視名廚茱莉亞•切爾德(梅麗爾•斯特里普MerylStreep飾)第一本食譜《精通法國烹飪的藝術》中的全部524道菜,並寫博客記錄每日進展。與此同時,電影平行穿插茱莉亞•切爾德隨美國新聞署任職的丈夫保羅•切爾德(斯坦利•塔奇StanleyTucci飾)於1948年來到法國巴黎居住,學習烹飪,並歷經十年艱辛出版厚達七百多頁的《精通法國烹飪的藝術》過程。茱莉•鮑威爾在模仿茱莉亞•切爾德的歷程中終於找到了自我,而隨著博客瀏覽量的增加,就連茱莉亞本人也得知了茱莉的存在,但結果卻在茱莉意料之外。
C.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的獲獎名單
人民選擇獎:《為奴十二年》(美國)
人民選擇獎(午夜瘋狂單元):《地獄為何惡劣》(日本)
人民選擇獎(紀錄片單元):《The Square》
最佳加拿大影片:《When Jews Were Funny》(紀錄片)
最佳加拿大處女作:《Asphalt Watches》
最佳加拿大短片:《Noah》
國際影評人發現獎:《The Amazing Catfish》(墨西哥)
國際影評人特別獎:《艾達》(波蘭)
Grolsch電影發現獎:《所有錯誤的理由》(美國)
亞洲電影振興組織獎:《Qissa》(印度) 人民選擇獎:《模仿游戲》(The Imitation Game)
人民選擇獎亞軍:《學會駕駛》(Learning to Drive)
人民選擇獎季軍:《St. Vincent》
人民選擇紀錄片獎:《安東諾夫的律動》(Beats of the Antonov)
人民選擇午夜瘋狂獎:《吸血鬼生活》(What Do We Do in the Shadows)
人民選擇午夜瘋狂獎亞軍:《圖斯克》(Tusk)
人民選擇午夜瘋狂獎季軍:《瑪格麗特,帶吸管》(Margarita, with a Straw)
電影節評審團特別介紹影片:《Time Out of Mind》
評審團評論獎:《幸福的淚》(May Allah Bless France!)
最佳加拿大影片:《菲利克斯和梅拉》(Felix and Meira)
加拿大最佳處女影片獎:《Bang Bang Baby》
最佳國際短片:《A Single Body》
最佳加拿大短片:《The Weatherman and the Shadow Boxer》
主展映
《黑與白》(Black and White) 麥克-賓得爾(Mike Binder) 美國
《伸冤人》(The Equalizer) 安東尼-福魁阿(Antoine Fuqua) 美國
《星圖》(Maps to the Stars) 大衛-柯南伯格(David Cronenberg) 加拿大/德國
《新女友》(The New Girlfriend) 弗朗索瓦-歐容(Francois Ozon)
《棄卒》(Pawn Sacrifice) 愛德華-茲威克(Edward Zwick) 美國
《騷亂俱樂部》(The Riot Club) 羅勒-莎菲(Lone Scherfig) 英國
《桑巴》(Samba) 奧利維-那卡什(Olivier Nakache)&艾力克-托蘭達(Eric Toledano) 法國
《守喪七日晴》(This is Where I Leave You) 肖恩-利維(Shawn Levy) 美國
《走出荒野》(Wild) 讓-馬克-瓦雷(Jean-Marc Vallee) 加拿大
《法官老爹》(The Judge) 大衛-道金(David Dobkin)
《狐狸獵手》(Foxcatcher) 貝尼特-米勒(Bennett Miller)
《海霧》(Haemoo) 沈成寶
閉幕片
《小混亂》(A Little Chaos) 阿倫-瑞克曼(Alan Rickman)
特別展映
《99 Homes》 拉敏-巴哈尼(Ramin Bahrani)
《在我走之前》(Before We Go) 克里斯-埃文斯(Chris Evans)
《心花路放》(Breakup Buddies) 寧浩
《美國劫案》(American Heist) 薩里克-安德亞斯揚 (Sarik Andreasyan)
《蛋糕》(Cake) 丹尼爾-巴爾茲(Daniel Barnz)
《歸來》(Coming Home) 張藝謀
《死亡之地》(The Dead Lands) 托亞-福萊瑟(Toa Fraser)
《親愛的》(Dearest) 陳可辛
《模仿游戲》(The Imitation Game) 莫騰-泰杜姆(Morten Tylm)
《危險藏匿》(The Drop) 邁克爾-羅斯卡姆(Michael R. Roskam)
《伊甸園》(Eden) 米婭-漢森-洛夫(Mia Hansen-Love)
《遠離人類》(Far From Men) 大衛-奧霍芬(David Oelhoffen)
《不可抗力》(Force Majeure) 魯本-奧斯特倫德(Ruben Ostlund)
《大門》(The Gate) 雷吉斯-瓦格涅(Regis Wargnier)
《Good Kill》安德魯-尼科爾 (Andrew Niccol)
《美麗謊言》(The Good Lie) 菲利普-拉法迪約(Philippe Falardeau)
《尋找幸福的赫克托》(Hector and the Search for Happiness) 彼得-切爾瑟姆(Peter Chelsom)
《The Humbling》 巴瑞-萊文森(Barry Levinson)
《飢餓的心》(Hungry Hearts) 薩維里奧-克斯坦佐(Saverio Costanzo)
《先知》(Kahlil Gibran's The Prophet) 羅傑-艾勒斯(Roger Allers)等
《保管室》(The Keeping Room) 丹尼爾-巴伯(Daniel Barber)
《最後的五年》(The Last Five Years) 理查德-拉-格拉文斯(Richard LaGravenese)
《學會駕駛》(Learning to Drive) 伊莎貝爾-科賽特(Isabel Coixet)
《愛與憐憫》(Love & Mercy) 比爾-波拉德(Bill Pohlad)
《破碎之角》(Manglehorn) 大衛-戈登-格林(David Gordon Green)
《男人,女人與孩子》(Men, Women & Children) 傑森-雷特曼(Jason Reitman)
《瑪麗-科姆》(Mary Kom) 歐蒙-庫馬爾(Omung Kumar)
《朱莉小姐》(Miss Julie) 麗芙-烏爾曼(Liv Ullman)
《透納先生》(Mr. Turner) 邁克-李(Mike Leigh)
《可愛老女人》(My Old Lady) 以色列-霍洛維茨(Israel Horovitz)
《Ned Rifle》霍爾-哈特利(Hal Hartley)
《夜行者》(Nightcrawler) 丹-吉爾羅伊(Dan Gilroy)
《帕索里尼》(Pasolini) 阿貝爾-費拉拉(Abel Ferrara)
《鳳凰》(Phoenix) 克里斯蒂安-佩措爾德(Christian Petzold)
《The Reach》讓-巴普蒂斯特-萊昂內蒂(Jean-Baptiste Leonetti)
《闖入者》(Red Amnesia) 王小帥
《回到伊薩卡》(Return to Ithaca) 勞倫-岡泰(Laurent Cantet)
《第二次機會》(A Second Chance) 蘇珊娜-比爾(Susanne Bier)
《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 理查德-格拉澤(Richard Glatzer)、沃什-威斯特摩蘭(Wash Westmoreland)
《萬物理論》(Theory of Everything) 詹姆斯-馬什(James Marsh)
《被遺忘的時光》(Time Out of Mind) 奧倫-穆弗門(Oren Moverman)
《前五》(Top Five) 克里斯-洛克(Chris Rock)
《玫瑰香水》(Rosewater) 喬恩-斯圖爾特(Jon Stewart)
《青春年少時》(While We're Young) 諾亞-鮑姆巴赫(Noah Baumbach)
《爆裂鼓手》(Whiplash) 達米恩-查澤雷(Damien Chazelle)
《野蠻史》(Wild Tales) 達米安-斯茲弗隆(Damian Szifron) 觀眾選擇獎
第一名:房間(Room)
第二名:憤怒的印度女神(AngryIndianGoddesses,印度)
第三名:聚光燈(Spotlight)
觀眾選擇獎(午夜瘋狂)
第一名:硬核(Hardcore,俄羅斯)
第二名:綠屋子(GreenRoom)
第三名:終極女孩(TheFinalGirls)
觀眾選擇獎(紀錄片)
第一名:燃燒的冬天(WinteronFire:Ukraine』sFightForFreedom,烏克蘭)
第二名:這改變一切(ThisChangesEverything)
第三名:阿爾珀迪曾在這里(AlPurdyWasHere)
多倫多電影節歷年獲獎影片(*號為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
2015房間(Room)
2014模仿游戲(TheImitationGame)
2013為奴十二年(12YearsaSlave)*
2012烏雲背後的幸福線(SilverLiningsPlaybook)
2011我們現在去哪WhereDoWeGoNow?(2011)
2010國王的演講TheKing』sSpeech(2010)*
2009珍愛Precious(2009)
2008貧民窟的百萬富翁SlumdogMillionaire(2008)*
2007東方的承諾EasternPromises(2007)
2006貝拉Bella(2006)
2005黑幫暴徒Tsotsi(2005)
2004盧安達飯店HotelRwanda(2004)
2003座頭市Zatôichi(2003)
2002鯨騎士WhaleRider(2002)
2001天使愛美麗Lefabuleuxdestind』AméliePoulain(2001)
2000卧虎藏龍Wohucanglong(2000)
1999美國美人AmericanBeauty(1999)* 觀眾票選獎(People's Choice Award)為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最大獎項,多倫多電影節並未設置有評審團,也沒有像其他電影節的競賽項目,該獎項是由參加電影節的觀眾票選出最高票的電影獲得。
觀眾票選獎歷屆得獎名單 年國家譯名原名2013年美國自由之心Twelve Years a Slave2012年美國派特的幸福劇本Silver Linings Playbook2011年黎巴嫩人妻沖沖沖Where Do We Go Now?2010年英國王者之聲:宣戰時刻The King's Speech2009年美國珍愛人生Precious2008年英國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2007年美國英國加拿大黑幕謎情Eastern Promises2006年美國墨西哥美好的瞬間Bella2005年南非黑幫暴徒Tsotsi2004年英國加拿大南非義大利盧安達飯店Bella2003年日本座頭市Zatōichi2002年紐西蘭德國鯨騎士Whale Rider2001年法國艾蜜莉的異想世界Le Fabuleux Destin d'Amélie Poulain2000年台灣卧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1999年美國美國心玫瑰情American Beauty1998年義大利美麗人生La vita è bella1997年加拿大迷情花園The Hanging Garden1996年澳大利亞鋼琴師Shine1995年荷蘭安東妮雅之家Antonia's Line1994年英國神父Priest1993年愛爾蘭嘮叨人生The Snapper1992年澳大利亞舞國英雄Strictly Ballroom1991年美國奇幻城市The Fisher King1990年法國大鼻子情聖Cyrano de Bergerac1989年美國大亨與我Roger & Me1988年西班牙瀕臨崩潰邊緣的女人Mujeres al borde de un ataque de nervios1987年美國公主新娘The Princess Bride1986年美國美國帝國淪亡錄Le Déclin de l'empire américain1985年阿根廷官方說法La historia oficial1984年美國心田深處Places in the Heart1983年美國大寒The Big Chill1982年美國暴風雨Tempest1981年英國火戰車Chariots of Fire1980年英國性昏迷Bad Timing1979年美國好孩子Best Boy1978年加拿大女朋友們Girlfriends
D. 急求~!愛麗絲夢遊仙境-真人版電影簡介或地址——
真人版目前有兩個版本,其中2010年蒂姆·波頓的版本非常值得期待。
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 (1999)電視電影
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Nick Willing編劇 Writer:
Lewis Carroll ....(book)Peter Barnes ....(teleplay)演員 Actor:
羅彼·考特拉尼 Robbie Coltrane ....Ned Tweedlem烏比·戈德堡 Whoopi Goldberg ....Cheshire Cat本·金斯利 Ben Kingsley ....Major Caterpillar克里斯托弗·洛伊德 Christopher Lloyd ....White Knight皮特·波斯爾思韋特 Pete Postlethwaite ....Carpenter米蘭達·理查森 Miranda Richardson ....Queen of Hearts/Society WomanMartin Short ....Mad Hatter/Chinless Idiot彼德·烏斯蒂諾夫 Peter Ustinov ....WalrusGeorge Wendt ....Fred Tweedledee吉恩·懷爾德 Gene Wilder ....Mock Turtle蒂娜·米喬里諾 Tina Majorino ....AliceKen Dodd ....Mr. Mouse傑森·弗萊明 Jason Flemyng ....Sir Jack, the Knave of Hearts/CadSheila Hancock ....CookSimon Russell Beale ....King of Hearts/Society ManLiz Smith ....Miss LoryElizabeth Spriggs ....DuchessDonald Sinden ....The Gryphon (voice)喬安娜·林莉 Joanna Lumley ....Tiger Lily (voice)Richard Coombs ....The White RabbitKiran Shah ....The White RabbitFrancis Wright ....The March HareAdrian Getley ....The March Hare, The GryphonRobert Tygner ....The March Hare, The GryphonNigel Plaskitt ....The DormouseDavid Alan Barclay ....The Dormouse, The Gryphon (as Dave Barclay)Peter Bayliss ....Mr. DodoHeathcote Williams ....Mr. Eaglet肯·坎貝爾 Ken Campbell ....Mr. DuckJason Byrne ....Pat the GardenerPaddy Joyce ....Bill the Assistant GardenerMurray Melvin ....Ace of Clubs/Chief ExecutionerJanine Eser ....MotherJeremy Brudenell ....FatherMary Healey ....NannyDilys Laye ....GovernessTim Potter ....1st Soldier/Three of HeartsAngus Barnett ....2nd Soldier/Four of HeartsRichard Strange ....Six of Hearts/SoldierToby Ross-Bryant ....Eight of Hearts/SoldierJonathan Broadbent ....Mr. Two/Royal Gardener #1Matthew Sim ....Mr. Five/Royal Gardener #2Christopher Ryan ....Mr. Seven/Royal Gardener #3 (as Chris Ryan)Peter Eyre ....Frogface Footman/WaiterHugh Lloyd ....Fishface Footman/WaiterJohn Owens ....Red BishopChristopher Greet ....White CastleGerard Naprous ....Red Knight (uncredited)
愛麗絲夢游奇境Alice in Wonderland (2010)
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蒂姆·波頓 Tim Burton編劇 Writer:
Lewis Carroll ....novelLinda Woolverton ....screenplay演員 Actor:
米婭·華希科沃斯卡 Mia Wasikowska ....Alice約翰尼·德普 Johnny Depp ....The Mad Hatter海倫娜·伯翰·卡特 Helena Bonham Carter ....The Red Queen安妮·海瑟薇 Anne Hathaway ....The White Queen克利斯丁·格拉夫 Crispin Glover ....The Knave of Hearts艾莉諾·湯姆林森 Eleanor Tomlinson ....Fiona Chataway弗朗西斯·德·拉·圖瓦 Frances de la Tour ....Aunt ImogeneGeraldine James ....Lady AscotTim Pigott-Smith ....Lord Ascot麥克·辛 Michael Sheen ....The White Rabbit馬特·盧卡斯 Matt Lucas ....Tweedledee / Tweedlem阿倫·瑞克曼 Alan Rickman ....The Caterpillar克里斯托弗·李 Christopher Lee ....The JabberwockGemma Powell ....Margaret ManchesterJohn Hopkins ....Lowell ManchesterLucy Davenport斯蒂芬·弗雷 Stephen Fry ....The Cheshire Cat蒂莫西·斯波 Timothy Spall ....The Bloodhound諾亞·泰勒 Noah Taylor ....The March Hare琳賽·鄧肯 Lindsay Duncan ....Helen KingsleyAnnalise Basso ....The May Pole DancerEleanor Gecks ....Faith ChatawayLeo Bill ....Hamish AscotXavier Declie ....Red Queen Courtier (uncredited)Larry Eudene ....Red Queen's Court (uncredited)Eric Feliciano ....Courtier (uncredited)Daniel Hepner ....Servant to Red Queen (uncredited)Matisse Mazur ....Red Queen Henchman (uncredited)製作人 Proced by:
蒂姆·波頓 Tim Burton ....procerDerek Frey ....associate procer喬·羅斯 Joe Roth ....procerJennifer Todd ....procerSuzanne Todd ....procerLinda Woolverton ....co-procer理查德·D·扎努克 Richard D. Zanuck ....procerKatterli Frauenfelder ....co-procerPeter M. Tobyansen ....executive procer攝影 Cinematography:
達瑞茲·沃斯基 Dariusz Wolski剪輯 Film Editing:
克里斯·萊本森 Chris Lebenzon選角導演 Casting:
Susie FiggisIlenka Jelowicki藝術指導 Proction Designer:
Robert Stromberg美術設計 Art Direction by:
Tim BrowningTodd CherniawskyStefan Dechant ....(supervising art director)Christina Ann WilsonAndrew L. JonesMike Stassi布景師 Set Decoration by:
Peter YoungKaren O'Hara視覺特效 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
Sean PhillipsKen RalstonCarey Villegas副導演/助理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Brandon Lambdin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Katterli Frauenfelder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Sarah Hood ....third assistant director: crowdEmma Horton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Bryn Lawrence ....secon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Rob Morrone ....dga traineeGregory J. Pawlik Jr. ....secon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Samar Pollitt ....co-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E. 電影julia&julie裡面內容是什麼
《朱莉與朱莉婭》你對生活的熱愛,真的能夠溫暖其他人
之前就想觀看這部電影,可惜沒有找到影片資源。緣分真美妙,這部電影在我的視頻推薦中出現了,能夠打卡這部電影,我真的是太幸運了!(有劇透)
F. 求《蒙娜麗莎的微笑》電影簡介
[編輯本段]電影《蒙娜麗莎的微笑》
[編輯本段]Mona Lisa Smile
片長:
蒙娜麗莎的微笑117 min
國家/地區:
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義大利語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版權所有:
2003 Revolution Studios Distribution Company, LLC
拍攝日期:
2002年9月30日 - 2003年1月
[編輯本段]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 邁克·內威爾 Mike Newell
編劇 Writer:
* Lawrence Konner .....(written by) &
* Mark Rosenthal .....(written by)
演員 Actor:
* 朱莉婭·羅伯茨 Julia Roberts .....Katherine Ann Watson
* 克爾斯滕·鄧斯特 Kirsten Dunst .....Betty Warren
* 朱麗婭·斯蒂爾斯 Julia Stiles .....Joan Brandwyn
* 瑪吉·吉倫哈爾 Maggie Gyllenhaal .....Giselle Levy
* Ginnifer Goodwin .....Connie Baker
* 多米尼克·威斯特 Dominic West .....Bill Dunbar
* 茱麗葉特·斯蒂文森 Juliet Stevenson .....Amanda Armstrong
* 馬西婭·蓋伊·哈登 Marcia Gay Harden .....Nancy Abbey
* John Slattery .....Paul Moore
* Marian Seldes .....President Jocelyn Carr
* Donna Mitchell .....Mrs. Warren
* Terence Rigby .....Dr. Edward Staunton
* Jennie Eisenhower .....Girl at the Station
* Leslie Lyles .....Housing Director
* Laura Allen .....Susan Delacorte
* 托弗·戈瑞斯 Topher Grace .....Tommy Donegal
* Lily Lodge .....House Matron
* Jordan Bridges .....Spencer Jones
* Ebon Moss-Bachrach .....Charlie Stewart
* Christopher Braden Jones .....Bartender
* Chuck Montgomery .....Tall Man
* Taylor Roberts .....Louise
* John Scurti .....Stan Sher
* Ed Peed .....Taxi Driver
* Rony Clanton .....Porter
* Becky Veccio .....Blue Ship Hostess
* Paul Vincent Black .....Joseph O'Neill
* Lisa Roberts Gillan .....Miss Albini
* June Miller .....Cape Cod Hostess
* Aleksa Palladino .....Frances the Girl in Italian Class
* Charles Techman .....Harvard Dorm Monitor
* Lauren Adler .....Art History Student
* Daisy Baldwin .....Art History Student
* Janine Barris .....Art History Student
* Emily Bauer .....Art History Student
* Kirstie Bingham .....Art History Student
* Jennifer Bowen .....Art History Student
* Angelique Claire .....Art History Student
* Nikki Coble .....Art History Student
* Kristen Connolly .....Art History Student
* Kristyn Coppola .....Art History Student
* Kimberly Ehly .....Art History Student
* Megan Marie Ford .....Art History Student
* Lauren Fruchter .....Art History Student
* Kate Glass .....Art History Student
* Amanda Gruss .....Art History Student
* Stella Hao .....Art History Student
* Walker Hays .....Art History Student
* Michele Hillen .....Art History Student
* Annika Marks .....Art History Student
* Amy Montminy .....Art History Student
* Lily Rabe .....Art History Student
* Katherine Reilly .....Art History Student
* Krysten Ritter .....Art History Student
* Brandy Tipton .....Art History Student
* Trisha Trokan .....Art History Student
* Megan Tropea .....Art History Student
* Maria Wampuszyc .....Art History Student
* Elise Passamani .....Phyllis
* Laura M. Flahive .....Wet Girl
* Devon Jencks .....Wet Girl
* Erin E. Richardson .....Wet Girl
* Emily R. See .....Wet Girl
* Rob Buntzen .....Wedding Planner Host
* Richard O'Rourke .....Igor
* Chris Bonomo .....Groomsman
* Katherine Argo .....Dancer
* Shelby Bond .....Dancer
* Lou Brock .....Dancer
* Michael Choi .....Dancer
* Melissa Deles .....Dancer
* John D. Fowler .....Dancer
* Nicole Frydman .....Dancer
* Noelle Gibson .....Dancer
* Maria Vicens Girau .....Dancer
* Natalie Gomez .....Dancer
* Sid Grant .....Dancer
* Madeleine Hackney .....Dancer
* Betina Hershey .....Dancer
* Yuval Hod .....Dancer
* Richard Jones .....Dancer
* Jerry Jordan .....Dancer
* Nickolay Khazanov .....Dancer
* Nadia Kravets .....Dancer
* Maria Levinstein .....Dancer
* KellyDawn Malloy .....Dancer
* Annette Nicole .....Dancer
* Lance Olds .....Dancer
* Joe Palmer .....Dancer
* Christian Perry .....Dancer
* Daniel Ponickly .....Dancer
* Tony Scheppler .....Dancer
* Solomon Singer .....Dancer
* Gabriel Vaughan .....Dancer
* Kim Villanueva .....Dancer
* Dan Weltner .....Dancer
* Sarah Billings Wheeler .....Dancer
* Denise Zadroga .....Dancer
* Peter J. Rowan .....Wedding Photographer
* 托莉·阿莫斯 Tori Amos .....Wedding Singer
* Kevin Osborne .....Band Announcer
* Brad Mehldau .....Pianist
* Larry Grenadier .....Bass Player
* Julie Wagner .....Bartender
* 詹妮弗·安德森 Jennifer H. Anderson .....Projectionist (as Jennifer Anderson)
* Lindsey White .....Projectionist
* Chris Burke .....Custodian
* Dorothy Dwyer .....Faculty
* Melanie Angelique Moyer .....Christmas Student
* Canedy Knowles .....Christmas Student
* Kristen Marie Holly .....Christmas Student
* Carrie Ann Kaye .....Christmas Student
* Liliane Thomas .....Woman on Train
* Jackie Sanders .....Band Announcer
* Marylouise Burke .....President Jocelyn Carr's secretary
* Maria Rusolo .....Swing Dancer
* Corey W. Allen .....Giselle's Wedding Date (uncredited)
* Rob Armstrong .....Wedding Guest (uncredited)
* Eric Bruno Borgman .....College Janitor (uncredited)
* Whitney Cohen .....Almost-Hit Bike Rider (uncredited)
* Marcus Allen Cooper .....Harvard Student (uncredited)
* Erik Davies .....Robert Flint (uncredited)
* Deborah Day Dowlin .....Art Student (uncredited)
* Fred DeReau .....Warren Cousin (uncredited)
* Marlo DiCrasto .....Art History Student (uncredited)
* Liesl Ehardt .....Joan Brandwyn's Friend (uncredited)
* Karin Farrell .....Trumpet Player (uncredited)
* Aprill Fasino .....Art History Student/Dancer (uncredited)
* Lauren Ferrara .....Little girl (uncredited)
* Megan Ferrara .....Little girl (uncredited)
* Anna Fields .....Eleanor Warren (uncredited)
* Kathryn Gracey .....Professor (uncredited)
* Keith Hallworth .....Wedding Guest (uncredited)
* The Harvard Din & Tonics .....Harvard Singing Group (uncredited)
* Eric Hersh .....Harvard Student (uncredited)
* Jessica Leigh Johnson .....Art History Student (uncredited)
* Kara Klein .....Art History Student (uncredited)
* Dana Lubotsky .....Student (uncredited)
* Josh Mann .....Harvard Student (uncredited)
* Elisa Oliver McDaniel .....Art Student (uncredited)
* Trish McGettrick .....Governor's Wife (uncredited)
* Denis McKeown .....Wedding guest (uncredited)
* Scott McLelland .....Harvard Student (uncredited)
* Randi Newton .....Miranda (uncredited)
* Mary S. Pascoe .....Photographer (uncredited)
* Marni Penning .....Art History Student (uncredited)
* Dina Rose Rivera .....Art History Student (uncredited)
* Lindsay Roth .....Student (uncredited)
* Cristie Schoen .....Alto Sax Player (uncredited)
* Matthew Shaffer .....Dancer (uncredited)
* Frank Stellato .....NYC Cabbie (uncredited)
* Jill Whitaker .....Vanessa McEntyre (uncredited)
* Gunna Wilson .....Spencer's Girlfriend (uncredited)
製作人 Proced by:
* Richard Baratta .....co-procer
* Elaine Goldsmith-Thomas .....procer
* Joe Roth .....executive procer
* Paul Schiff .....procer
* Deborah Schindler .....proc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蒙娜麗莎的微笑1953年,坐落在美國馬薩諸塞州、被譽為「沒有男子的常青藤」的衛斯理女子學院,新來了位藝術史老師,名叫凱瑟琳·沃森(朱莉婭·羅伯茨 飾),她是個美麗成熟的女人,剛剛從UCLA(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大學畢業,在大學里接受了自由改革思想,立志要成為一名傑出的教授。
50年代的美國雖然女性的地位漸漸受到重視,但在上層社會封建思想仍舊非常嚴重。在衛斯理這所著名的女子大學,學生們大都有著良好的家庭背景,從小接受過優秀的教育。但學院對學生的教育不是教他們如何獲得自己感興趣的學科知識,也不重視心理教育,而是把學生的成功與否定義為今後的婚姻,她們學習的目的無非是嫁一個好丈夫。以貝蒂(柯爾斯滕·鄧斯特 飾)、瓊(朱莉婭·斯泰爾斯 飾)和莉薇(瑪吉·吉倫哈爾 飾)為代表的幾個非常好動的女孩子,喜歡在班上賣弄風情,甚至用各種辦法在課堂上向老師發起挑戰。凱瑟琳沒有像其他老師那樣沿襲學校一貫的教學做法和風格,她不僅挑戰學校的一些做法、規矩,而且鼓勵學生發掘自己的興趣,並且大膽去實踐她們的想法。最終她以青春率直的作風,豐富的藝術史知識以及風趣熱情的授課風格,贏得了學生們的尊敬和愛戴,被女學生稱為「蒙娜麗莎」。
這樣一位被學校的傳統勢力視做「異類」的女子能否成功達到她的目的,讓她的學生們脫離束縛,找到自我?還是最終等待她的是那些傳統觀念,傳統勢力的猛烈「進攻」……
[編輯本段]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 哥倫比亞影業公司 Columbia Pictures Corporation [美國]
* 革命電影工作室 Revolution Studios [美國]
* Red Om Films [美國]
發行公司:
* 哥倫比亞影片公司 Columbia Pictures [美國] ..... (2003) (USA) (theatrical)
* 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美國] ..... (worldwide) (theatrical)
* 博偉國際 Buena Vista International ..... (2004) (Switzerland) (theatrical)
* 哥倫比亞三星電影發行公司 Columbia TriStar Film Distributors International ..... (2004) (Singapore) (theatrical)
* Columbia TriStar Film GmbH [德國] ..... (2004) (Germany) (theatrical)
* Columbia TriStar Films [西班牙] ..... (Spain)
* Columbia TriStar Films [荷蘭] ..... (2004) (Netherlands) (theatrical)
* Columbia TriStar Films de Argentina [阿根廷] ..... (Argentina)
* Columbia TriStar Italia [義大利] ..... (2004) (Italy) (theatrical)
* Italian International Film [義大利] ..... (2003) (Italy) (theatrical)
* LK-TEL [阿根廷] ..... (Argentina) (DVD)
* Prooptiki Video [希臘] ..... (2004) (Greece) (video)
* Prooptiki [希臘] ..... (2004) (Greece) (theatrical)
*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日本] ..... (Japan) (theatrical)
特技製作公司:
* Framestore CFC [英國] ..... (visual effects)
其它公司:
* Abbey Road Studios [英國] ..... music recorded at
* Chapman/Leonard Studio Equipment [美國] ..... cranes and dollies
* Digital Kitchen [美國] ..... titles
* EFilm [美國] ..... digital intermediate
* Epic Records [美國] ..... soundtrack
* L.A. Mad Dogs [美國] ..... loop group
* Lansdown Recording Studios [英國] ..... music mixed at (as Lansdowne Recording Studios)
* London Editing Machines Ltd. [英國] ..... editing equipment
* Sony Music Soundtrax [美國] ..... soundtrack
* Twickenham Film Studios [英國] ..... sound post-proction
[編輯本段]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義大利
Italy
2003年12月19日
美國
USA
2003年12月19日
墨西哥
Mexico
2003年12月24日
台灣
Taiwan
2003年12月31日
韓國
South Korea
2004年1月1日
冰島
Iceland
2004年1月9日
南非
South Africa
2004年1月9日
阿根廷
Argentina
2004年1月13日 ..... (premiere)
巴林
Bahrain
2004年1月14日
阿根廷
Argentina
2004年1月15日
匈牙利
Hungary
2004年1月15日
以色列
Israel
2004年1月15日
愛沙尼亞
Estonia
2004年1月16日
波蘭
Poland
2004年1月16日
西班牙
Spain
2004年1月16日
法國
France
2004年1月21日
瑞士
Switzerland
2004年1月21日 ..... (French speaking region)
德國
Germany
2004年1月22日
荷蘭
Netherlands
2004年1月22日
瑞士
Switzerland
2004年1月22日 ..... (German speaking region)
奧地利
Austria
2004年1月23日
巴西
Brazil
2004年1月23日
捷克
Czech Republic
2004年1月29日
智利
Chile
2004年1月30日
希臘
Greece
2004年1月30日
挪威
Norway
2004年1月30日
泰國
Thailand
2004年1月30日
比利時
Belgium
2004年2月4日
菲律賓
Philippines
2004年2月4日 ..... (Manila)
菲律賓
Philippines
2004年2月11日 ..... (Davao)
巴拿馬
Panama
2004年2月13日
埃及
Egypt
2004年2月18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
2004年2月19日
芬蘭
Finland
2004年2月27日
土耳其
Turkey
2004年2月27日
瑞典
Sweden
2004年3月12日
英國
UK
2004年3月12日
馬爾他
Malta
2004年3月17日
印度尼西亞
Indonesia
2004年3月20日
紐西蘭
New Zealand
2004年3月25日
丹麥
Denmark
2004年4月2日
科威特
Kuwait
2004年4月6日
香港
Hong Kong
2004年4月29日
日本
Japan
2004年8月7日
[編輯本段]幕後花絮
·講座的場面是在哥倫比亞大學拍攝的。其具有50年歷史的講堂曾用於多部影片的拍攝。
·為了給角色做准備,朱莉婭·羅伯茲專門去紐約大學聽藝術史的課。所有的主演在開拍2周前都接受了短期培訓。
·游泳池邊的鏡頭里,背景中的女孩們來自Wheaton學院花樣游泳隊。
G. 約翰尼·李·米勒的人物評價
不太計較自己的得失,但樂於面對新的挑戰
不論是在古裝劇里扮演貴族,還是全副武裝地跳入冰凍的湖水中, Jonny Lee Miller總是樂於在不同的領域嘗試新的挑戰。
2007年12月,挪威,Ben Fogle和James Cracknell正在和未來的競爭對手進行為期10天的高強度體能訓練,為13個月後的南極競賽(注)做准備。他們邀請到了他們期望的人選准備組成三人小隊,同時電視台也將全程直播此次比賽。訓練的內容數包括數小時的理論課,4天的雪地徒步旅行,每晚在零下20度的戶外露營,10公里的徒步越野賽。在訓練快要結束時,每個人都期望把在冰冷的湖水中游泳作為最終的挑戰。
在僅僅幾秒鍾的猶豫之後,第一個人跳入了水中。他游到了對岸,用雪橇的一端鉤著岸邊爬山上了岸,氣喘吁吁地看著鏡頭,扮著鬼臉說了四個字:「Jonny Lee Miller,天蠍座(Scorpio)」。
這又是一個能展現Miller驚人才能的好例子,不僅是作為一名演員,而且還是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名演員,令人驚奇的是,他最著名的角色或許還是Sick Boy,《猜火車》里那位淺黃色頭發,痴迷Sean Connery的皮條客和癮君子。在和Angelina Jolie短暫婚姻的那幾年,由於在舞台劇和電影里的平淡演出,他的職業生涯在外人看來似乎遇到了挫折,相較於他的朋友Jude Law和Ewan McGregor的出色表現顯得黯然失色,但這更象是他故意選擇的一條更安靜,沒有野心的小路。在《猜火車》之後的電影里,他飾演的都是非商業電影里不同的角色(比如在Alan Rudolph導演的《換妻游戲》里的成熟商人,Gillies Mackinnon導演的《重生》 里一戰中迷惘不安的的士兵),都叫好不叫座。
預測他的職業走向是很困難的,因為他從不飾演兩個相同的角色,他善於演繹各種角色的能力讓他的觀眾時常不知道下一個角色到底會怎樣。比如他飾演的拜倫,就讓期望他的人大惑不解,愛炫耀的自我宣傳家被他演繹成更加黑暗,充滿內心掙扎和沖突的人;在第四頻道上演的《游戲終點》,講述的是那些致力於瓦解南非種族隔離制度的人物與大事件,他在劇中擔當了分量不重但是很關鍵的角色Michael Young,一位英國礦業公司的雇員,策劃安排了南非黑人解放運動組織和南非白人領袖之間的秘密會談。Miller的表演,讓這位本來毫不起眼角色卻成了整部電影的頂樑柱。
關於《瞞天過海》與《神奇律師》
Miller的工作重心在2006年轉移到了美國, 在那裡他主演了兩部美劇,但都遭到了評論和收視率的雙重打擊,兩部劇都已經停播。第一部是《瞞天過海》,主演Ray Liotta,只拍了七集就停播了;然後是與之齊名的《神奇律師》,一部非常搞笑偶爾還有點超現實風格的系列劇,他飾演一名雄心勃勃的律師Eli Stone,得了動脈瘤,產生幻覺,但被別人認為是先知。這部劇存在第二季的唯一原因是Miller推掉了去南極的探險----但這也僅僅拍攝了13集就停播了,「這確實是讓人傷感的經歷」他承認道,「當時真的很幸苦,我們在這上面花了太多心血以至於沒有時間陪伴家人,一天工作12到14小時,一周經常超過80是個小時,我們劇組成員的關系也處得非常親密,但之後有人跑進來說不用拍了,這真是沉重的打擊。」
我們坐在ShoreditchHouse,倫敦東部的一家私人會員俱樂部。那天是個令人心情愉悅的晴天,但是Miller卻穿著皮夾克,戴著墨鏡,弓著背,軟弱無力地斜靠在電梯的牆上。他承認說,他六個月大的孩子Buster,是他能堅持的原因。Miller和我們在一起的時候一直穿著那件夾克,但是在半個小時後他臉上的陰雲就開始消散。缺乏睡眠的黑眼圈,讓他古怪地看起來比36歲更年輕。他說話平靜溫和,不緊不慢,一片披薩和女孩Stella讓他的大腦重新開始工作,變得更有活力,慢慢得他不再拘謹,放鬆地和大家交談了起來。他是個有趣的人,有思想,機智幽默,對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09BBC版《愛瑪》
他在英國呆了三個月,在BBC拍攝他和Romola Garai聯合主演的改編自簡·奧斯丁小說的四集短劇《愛瑪》,他在裡面他扮演Knightley先生。在距離拍攝完成還有三天時我們遇見了他,這部劇的拍攝使他的壓力減少了很多,還有幾天就要返回加利福尼亞了。「我渡過了一段好時光」他咧著嘴笑,「我的妻子孩子都過來了,我和父母再一次團聚,我和我的朋友又見了面,而且這一切都是由別人付錢(片酬)。」
Miller從沒讀過《愛瑪》「我只是很鍾愛這個劇本,因為我從沒讀過這本書,所以我想她最終會和Frank Churchill好上」他笑著說,「我真的不知道。」除了Miller和Garai外,演員還有Michael Gambon和Tamsin Greig。「我不得不說,這部劇的演員非常出色」他說道,「我感覺很多時候我都顯得不太自然,通常我並不像那樣,但我這次確實如此,他們確實都非常優秀!」
Jim O』Hanlon, 這部劇的導演,在我之前的采訪中直言不諱地說:「他並不是直接就進入了表演狀態,但我想這種狀態會遲早都會出現的。」他說,「看他工作最讓我感動的是,他做每件事都很投入,不管你喜不喜歡他的表演。我都覺得他演的角色都是既有深度又很復雜的。」
Miller and Garai在表演中就像是真的擦出了羅曼蒂克的火花,在他們身體輕微接觸時,身體內似乎真的發生了強烈的化學反應。Miller扮演的Knightley 完美地襯托出了是Garai扮演的愛瑪爭強好勝的性格。他有紳士的高尚情操,毫不裝腔作勢。甚至他還表現出了角色微妙的幽默感。對Miller的表演來說,表面上的平靜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意味著Knightley對愛瑪有好感的強烈心理活動只能通過他在動作、表情和說話音調的上的細微差別表現出來。看到他的表演,真難相信他還對自己的能力有所顧慮。「我想這和演了很長時間的Eli Stone有一定關系」,他說道,「古裝劇也不是我最擅長的領域,說話時的用語和語氣都要自覺意識到我不是貴族卻要表現得像個貴族這一點,為此我努力了很長的時間」
同事的評價
和Miller共事的人們經常提起當他面對工作中的挑戰時所表現出的專注和責任感,不管是在演電影,馬拉松比賽,還是在挪威的極地特訓。《猜火車》導演Danny Boyle說他有「驚人的專注力」,James Cracknell 指出他「自強不息」,有「獻身精神」。這種驚人的專注力在電影《蘇格蘭飛人》中得到了最完美的詮釋。扮演曾獲得過兩次世界冠軍的自行車運動員Graeme Obree,為了能真實再現自行車比賽時的連續鏡頭,Miller發明了一套他自己的訓練模式。「現在想想當時可能是很傻」,他說,「但是Graeme的部分心智就是如此。理解抑鬱症患者那種內心封閉的精神狀態是我必須要完成的步驟,為此我不得不親自嘗試,親自去體驗那種感覺。」
這就是我喜愛Jonny的地方,他本可以靠他的長相混飯吃,O』Hanlon 說道,「但他卻常常把自己置於困難並富有挑戰的境地,即使這對他所擅長的領域可能並不是必須的。我想他是很害羞又矜持的人,所以他並不是那麼習慣於成為公眾關注的中心人物,這不是他的天性,他不是那種愛賣弄炫耀的人。」或者就是Miller自己說的那樣,「我對我自己還算有些自信,但這不代表我就想當大明星,能認真地專注在我認為合適的事上,我就覺得滿足了。」
關於約翰尼的小時候
Jonny Lee Miller 在7歲時就已經立志要成為一名演員。「我記得當時在集會上展現自己的時候,如果得到了觀眾的表揚,就會得到很大的鼓舞。」他說,「但並不是說只是想『引人注目』罷了。」表演已經融入了Miller家族的基因,「有些孩子擅長數學,」Miller說,「有些孩子擅長跑步,而表演就是我的特長所在,我知道我可以通過表演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這就是我將要為止努力的事。」
他從小和妹妹 Joanna一起長大,她是一名記者,同時還在泰晤士河畔金斯頓文法學校教授文法。「當我還很小時就下定決心要當一名演員了,」他說,「所以我在學校里一般都很懶,因為我當時想的是,這沒什麼關系,反正學習看起來都很傻。」他加入了國家青年音樂劇院,在那裡他遇見了Jude Law,之後成了最好的朋友。每逢假日他們都會在一起排練,為愛丁堡藝術節巡演做准備。「當時真的已經是等不及放假了,就想回到劇院的同伴中間,我所有的朋友都在那裡。」
他16歲時,他的父母在他19歲時離了婚。「當時真的很困難」,他說,「我感覺這個世界就是一個謊言,沒有一樣是真實的。但這只是我當時的感受了罷了。現在一切都好了,他們仍然很愛我,給予了我很多的支持,同時我也很高興能讓他們抱上孫子,他們的第一個孫子。」
90年代的約翰尼
連續在《東區人》,《首要嫌疑犯3》和Cadfael里扮演了三個小角色後,他終於迎來了首次大熒幕演出:1995年《黑客》里的Dade Murphy。這部計算機網路入侵的刺激電影唯一值得紀念的是讓Miller和Angelina Jolie相識相愛,為了她他搬到了洛杉磯,然後在1996年,他們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媒體對這對夫婦十分感興趣,因為在婚禮上,新娘穿的是Miller的襯衫,在上面用自己的血寫下了Miller的名字,而Miller自己卻穿著一件皮夾克。但在18個月後,這段短暫的婚姻就劃上了句號。「沒什麼可遺憾和痛苦的,」Miller當時聲明說,「我們的婚姻並不如意,我知道我們遲早都會有個了斷,所以我盡早選擇了離婚。」
當時他已經因為《猜火車》而成名,他飾演的無良少年Sick Boy甚至擁有和Ewan McGregor的Renton.一樣的魅力。他們兩人都因為此片成為了明星。導演Danny Boyle說:「他是一位很有前途的演員,一條變色龍,他做到這些神奇的事,不是靠發型和外在的裝飾,這種氣質是由內而外里散發出來的。他是我們那個劇組里完美的一分子。」
好萊塢各式各樣的「Sick Boy」邀請紛至沓來。但是Miller卻決定自己規劃自己的人生道路,幾年間他只出演了幾部名氣小到幾乎都被忘記了的電影,但他的名氣從來都沒有受損,因為在他身上仍然能發掘出新的價值:《蘇格蘭飛人》里意志堅強的賽車手;伍迪艾倫的《美蓮達》里妄自尊大的失業演員;《八面埋伏》里的高智商變態殺手;而且他還偶爾「突襲」舞台劇表演,其中最出色的要數於2004年在倫敦Almeida劇院上演的頑強反抗父親性虐待的舞台劇「Festen」。
「我想他過於執著走他自己的道路,以至於不能成為一名巨星。」 O』Hanlon 說道,「如果他靠自己的相貌一定會成為大明星,但是他卻沒有這么做。我認為《神奇律師》是最合適他的角色,愛扮鬼臉的風趣男,是Miller被低估才能的最好展現,所以這部劇的停播也讓他更加痛心。」James Cracknell說道,「我想這是Miller不停挑戰的原因,他要把成敗掌握自己的手中,而不是等著別人來告訴你什麼好什麼不好。」
南極洲越野賽
2007年12月,在《神奇律師》一二季的拍攝間歇,Miller收到了一封來自Ben Fogle的電子郵件,詢問他是否有興趣參加南極洲750公里越野賽?他的反應是?「太突然了,我震驚得從椅子跳了起來!」「我不知道他們怎麼知道的,」Miller若有所思地說,「但顯然他們知道我有那麼一點愛冒險的精神。」從一開始他就和Cracknell和Fogle說明,如果《神奇律師》第二季開拍的話,他就將沒有機會參加比賽,但他們都同意值得冒這個險,所以他才會在冬天的挪威勇敢地跳入冰冷的湖水中。「我還可以不停地游下去」Miller樂滋滋地說,「那簡直棒極了,挪威很美,早上從帳篷煮出來,做好徒步一整天的准備,然後你看到了天空中充滿炫目的極光,簡直是令人不可思議的景象,我記得我們的攝像師當時是都激動得手舞足蹈。」「這個特訓」他繼續說道,「是教我們怎麼在南極洲生存,之後用一次小型探險來模擬在南極洲的情況,我們學會了越野滑雪,全副武裝乘坐控制雪橇,學習怎樣小便,怎樣生火,怎樣防止凍傷,怎樣支起帳篷,怎樣保持體溫,怎樣求生。」對於冰泳他說:「太有趣了,一旦你上了岸,你得先脫光所有的衣服,跑100米熱身,然後擦乾身子再穿上乾燥的衣服,逐漸地,你說的手就不聽使喚了。」
Cracknell很喜歡他的新隊友:「他和我們在一起訓練時,從不會害怕提出自 己的見解,當發現自己還不能掌握的新技能時,他會全神貫注地學習,堅定決心去克服。」「這是我人生中最美妙的10天。」Miller說道。 Miller的巨大熱情和努力在特訓結束時終於得到了回報,「我們開了一個大型派對,他們開始頒獎,我得到的獎是最快進步獎,我終於做到了!」他激動之情溢於言表,「我真的為此感到驕傲,我當時感覺自己就像是個打敗了大怪獸的英雄,我非常自豪,這是我這輩子得到的唯一一個獎!」
三人組在之後又重聚了兩次----Cracknell和Fogle到洛杉磯去拜訪Miller,他們一起到Joshua Tree 國家公園去攀岩,之後這三人在08年5月又去參加倫敦馬拉松賽,Miller創下了個人有史以來的最好成績---3小時1分鍾,「但James跑進了3小時以內,damn!他就像一個終結者!」當Miller得知在六月份《神奇律師》第二季就要開拍後,是苦樂參半的時刻,他知道南極探險是去不成了,Cracknell和Fogle也失望至極,「Jonny是我們這個團隊必不可少的一分子」Cracknell 說,「因為他總想把事情做得最好,從這點來看,我們還真有點像,『努力,加油』,是他最愛說的。聰明,風趣,很愛說冷笑話,很擅長模仿其他人,我們都是切爾西球迷,我期望將來還能和他合作。事實上我在紐約馬拉松大賽後會有一點空餘時間,我會給他打個電話。」
舞台劇表演
Miller又重返了舞台,這一次是在百老匯,和Sienna Miller聯合主演改編自Patrick Marr同名戲劇的舞台劇「After Miss Julie」(《追求朱莉小姐》)。故事發生在1945年,英國工黨大勝前夕的倫敦郊外的一間鄉間別墅里。Miller扮演的私人司機John愛上了貴族小姐。「夢想終於成真了!」他眉開眼笑地說,「我要祝福我的妻子,她剛搬到洛杉磯才三個月,現在又得跟著我去紐約過五個月,但她從沒怨言,一直都在默默地支持著我,這是我首次在百老匯擔任主演,她知道這是一次絕好的機會。」
Sienna認識Jonny有八年了,在她眼裡Joony是一個非常忠誠的朋友。Sienna在紐約准備舞台劇的預演,我們通過電話采訪了她:「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舞台劇演員,同時工作又極其努力;他甚至把對自己訓誡和鞭策紋了胳膊上」她笑著說:「我認為他非常能理解人,通情達理,對不同人的個性有很大的好奇心,這讓他成為了一名好演員。另外他也是一名很善於團隊合作的人,他在每個劇組都能結實很多朋友,現在很多都還在保持聯系。」
Miller承認自己也會緊張,但是他的人生觀很簡單:「我從來不會太計較自己的得失,我對那個不感興趣。我認為自己真的很幸運,一向都很幸運。我的訣竅是,如果我覺得自己在工作時很放鬆愉快,就會盡我最大努力做得最好。另外,我現在有孩子了,他才不在乎我在幹嘛呢,他還只會『咿咿呀呀』(原文是wheheyyy)。」
「(表演)是件能宣洩情感的工作」,Miller繼續道,「甚至在遭遇困境變得很情緒化時,演完之後都會覺得很舒服,你會覺得自己很出色,或者說把壓抑的情緒全釋放出來了,我一直都覺得那樣很享受,這樣你就又有了前進的動力。」
舞台劇《弗蘭肯斯坦的靈與肉》
導演:丹尼·博伊爾/Danny Boyel
編劇:尼克·迪爾/Nick Dear
主演: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
約翰尼·李·米勒/Jonny Lee Miller
製作發行:英國奧利佛劇院(Oliver Theater)和英國國家劇院(National Theatre)
本劇最大的看點莫過於兩位演員的角色交換了。Victor和Creature由誰飾演並沒有被固定下來,而是由JLM和BC兩人分別在不同的場次飾演,這也是對兩位演技的大考驗。而此次出演《弗蘭肯斯坦》,並不是個輕松活兒。BC在接受Metro采訪時就在用生薑驅寒,因為飾演怪物Creature必須赤裸著進行表演,於是他在媒體場之前的試演中患了流感。而除此之外,他還因為賣力的表演把自己的嘴唇弄破,脫臼,手腕淤青,並且掉了5磅體重。
而關於兩名演員將交替飾演兩個角色的想法便是來自丹尼·鮑爾。他在20年前就曾經和編劇NickDear想過要改編《弗蘭肯斯坦》了。而在他獲得奧斯卡的肯定之後,他終於在繁忙中擠出時間實現了它。丹尼·鮑爾很興奮地說:「造物開始模仿他的創造者的方式對整個敘事起著關鍵的作用。」他對於工作的熱情很顯然並沒有因為好幾周高強度的綵排而黯淡。「他生來是善良的,卻學會了罪惡。他們是鏡子中互為扭曲的對方,像一對兒影印件。」
不過比起哥特風格的氛圍和故事,丹尼·鮑爾和BC更熱衷於深度挖掘和強調故事中的社會性以及個人成長環境對角色造成的影響。「他認為他自己是一個英雄,但是,在最後,整件事卻成為了一個自殺契約。」
《弗蘭肯斯坦》對於丹尼·鮑爾來說,有著非常私人的情懷:「瑪麗·雪萊(Mary Shelley)在寫小說之前就在不斷地懷孕,並且已經失去了一個孩子。所以之後她撰寫了一本關於自我迷戀的利己主義者寧願動手創造生命(而不採取自然孕育的過程),將女性排除在外。」這就是為什麼他想用舞台劇的方式來表現這個故事,而不是拍成一部電影,因為電影已經被拍得夠多了,整個故事被扭曲得已經夠多了,他們希望可以讓creature找回他自己的聲音(來表露心聲)。整個故事事實上還是在圍繞責任而展開,BC指出「在這個試驗中真正的錯誤在於,Victor並不在乎他所創造的生命。我覺得你可以說這歸根結底是一部關於糟糕父母的小說。」
而關於角色,在舞台上擁有罕見的情緒張力和智慧,而本人又理智且迷人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很快便開始為人們對他和約翰尼李米勒如何進行兩個角色的飾演的先入為主的印象進行反駁:「我厭惡這種類化區別,我,一個可惡的學院派,剛剛設法逃脫碩士課程的誘惑;米勒,《猜火車》里那個染著雜毛的瘋狂野小子。」「我們有著不同的工作方式,但是區別不大,因為我們的台詞是一樣的,我們有著相同的幽默感,並且對於一件事的好與壞有著共同的認知。」而處在丹尼·鮑爾的位置,這對他來說,沒有任何區別:「我只是想讓兩個囂張的好演員沒有任何恐懼的感覺。」他笑著說。「我總是忘記我其實沒有在拍電影。我在綵排時的某些特別的緊張時刻會走向演員們,就好像我手拿著攝影機並且想著要離得更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