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頭腦特工隊電影觀後感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頭腦特工鄭穗隊電影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萊莉從出生到慢慢長大,腦海中的五種情緒快樂、恐懼、憤怒、厭惡和悲傷一直在調配著茉莉的日常生活,後來因為父親工作原因舉家搬遷到舊金山,萊莉只得和熟悉的中西部生活說再見。然而搬來舊金山,全新的環境與生活都需要萊莉適應,混亂漸漸在心裡滋生。
感受每一種情緒的存在
情緒每時每刻都在我們腦海中出現,隨著我們的接觸的人,事,貌似每種情緒都會在我們腦海中不斷地出現,茉莉小時候,基本都是快樂的回憶。可是搬過家之後,讓她從熟悉的環境中一下子切換了出來,可茉莉卻一下子沒有適應過來。這時候,做父母的也沒有感知到茉莉的恐懼與悲傷,恐懼與悲傷積累多了變成了憤怒,最後她開始厭惡父母。兒時的那些夢想、快樂記憶一下子都消失了。如果茉莉可以感受到這些情緒,並和爸爸媽媽表達。最後她也不會想離家出走。憤怒與厭惡達到極點的時腔叢游候,人可以做出很多我們想像不到的事情,而我們將情緒轉為憂傷,去抒發出來,這時候反而讓我們平靜下來。所以,要適時表達自己的憂傷,將自己的情緒表達出來。
不要忽視任何積累快樂的經歷
每個人慢慢地長大,所有的快樂、恐懼、憤怒、厭惡和悲傷都會形成記憶球存在於我們的潛意識中。所以,會有很多人長大了不自信,缺乏安全感,對生活總是一副愛答不理的樣子。這其實和小時候的經歷是息息相關的。如果一個孩子從小的經歷充滿了快樂,遇到悲傷的時候,也能夠慢慢抹平。這個孩子長大後會快樂陽光很多。所以,作為父母,應該關注孩子每一個情緒產生的原因,讓孩子們正視這些情緒。這樣,他(她)長大後遇到任何事情而產生的情緒就都能夠駕馭嘍!
所以,不要做情緒的奴隸,要做情緒的主人。
親情,是人生當中比較美好的情感。我們成長的世界裡,從嬰兒到兒童,再從兒童到少年,進而從少年到青年等等,陪伴我們左右的常常是那種幸福的親情世界。
電影《頭腦特工隊》,就向我們觀眾展現了那麼的一個親情的世界。在電影故事當中的表現,便是那個帶著快樂與開心的淘氣島。淘氣島由記憶中心的金黃核心球影響,記憶球里常常向我們展現萊莉與爸爸、媽媽相處的點點滴滴。他們一家子,每天開心地過著美好的生活。從一個地方搬到另外一個地方。爸爸與媽媽,未曾放棄過對女孩萊莉的關心與照顧。
尤其是在萊莉試圖出走,試圖離開她與爸爸、媽媽搬進去的新家時,爸爸和媽媽就非常著急地打電話以圖找到出走了的萊莉。萊莉腦海中的快樂情感記憶衰弱的時候,她曾經與父親、母親發生過爭吵。可是,這些經歷永遠也比不過他們友好相處、快樂生活的美好記憶珍貴。所以,樂樂拼盡全力要回到控制中心,只是為了萊莉的快樂,為了萊莉的爸爸與媽媽在她記憶中建立的淘氣島,可以發光發熱伍銷,可以讓溫馨常伴萊莉的左右。
是的,人生的'旅途當中,我們需要守護那片來之不易的親情世界。我們當珍惜當下的美好生活,珍惜與父親、母親的點點滴滴。那麼,我們才不會失去美好的情感,我們才不會被各種不好情緒所左右。電影即將結束的時候,憂憂觸碰了萊莉那些美好記憶的記憶球,讓萊莉收獲了珍貴的感動,收獲了珍貴的親情,讓萊莉心中的那片淘氣島重新建立起來。
人生的長路,我們當珍惜我們記憶深處的淘氣島,珍惜那種童年時光里與父親、母親的美好相處,珍惜那些我們生命里來之不易的親情和緣分。只有這樣,才不枉此生!
這是一部講述了11歲小女孩萊莉因為爸爸的工作變動,而不得不離開她原本的生活跟隨家人搬到舊金山,她的生活被五種情緒所掌控,盡顯了大腦內情緒的多彩世界。
像我們所有人一樣,萊莉被她的情緒引導著,它們分別是快樂、恐懼、憤怒、厭惡和憂傷。這些情緒住在萊莉的大腦中,控制著一台控制機器。五個人合作為萊莉的生活出謀劃策。在這里,所有的記憶被存儲在水晶球里,擺放在記憶庫中。其中金色是快樂的記憶,藍色是憂郁的記憶。而核心記憶則連著小萊莉生活中最重要的內容:家庭、友情、誠實、興趣……
有一天意外發生,快樂和憂傷意外脫離了控制中心。在返回大腦控制中心的路上,他們遇到了萊莉小時候的`幻想玩伴,一頭粉色的大象——冰棒。「萊莉11歲了,已經很多年都沒有和我玩了,」樂觀的冰棒講到這些時哭了出來:「我還有一個願望,就是用屬於我們的火箭船帶著萊莉去月球……」
可是,此時,萊莉的友誼、誠實……小島一個接一個地轟塌。火箭船和快樂、冰棒卻一起掉到了深淵里,面臨著即將風化的凶險,快樂和冰棒一次次地唱著能讓船隻發動的歌曲想要駕駛著它沖上去,卻因為兩人太重,最後冰棒縱身一躍,跳入谷底,目送快樂回到平地上。最後風化後被吹散。
其實快樂一直不希望憂傷出現,她曾經一味地想要封閉憂傷,比如畫地為牢,希望憂傷不要離開圓圈,不讓憂傷觸碰記憶球……
《頭腦特工隊》的主題依舊是成長,聽起來似乎是個說爛了的話題,然而這回不同的是,這個故事幫助我們重新認識自己,我們的情緒,我們如何被情緒挾持,我們為何會遺忘……這個成長更是我們在這個故事後對自己的全新的認識。
其一:接納每一種情緒的存在。
我們總希望正面的情緒能抵抗負面的情緒,社會一直讓我們做一個樂觀開朗的人,但是我們也需要一些悲傷,有時我們遇到什麼坎坷,即使你看無數遍搞笑的電影也不會開心,反而大笑一場可以讓我們滿血復活,重新再戰!就裡面的有一句話:「正是這些五彩繽紛的小島,才成就了現在的萊莉」我們要學會正視自己的每一個小情緒,害怕讓我們小心翼翼的駛著小船在海面上行駛,厭厭讓我們有自己的個性,不隨便跟風,怒怒讓我們再收到外界刺激從而保護自己,每一種情緒都值得被正視,接納它們才能真正地接納自己,還記得除了萊莉的腦袋裡有小人還有很多人,正說明了一句話每個人的心中不都是像樂樂那樣開朗活潑,所以這樣我們才要正確看待自己。
其二:成長伴隨著失去。
我們在這些即沒了童年又沒有成年的感覺,也許現在有人跟失去樂樂的萊莉,變成暴躁,敏感,多疑,叛逆……
每個人都經歷過失去,失去純粹的記憶球,失去曾經引以為傲的個性之島,但最後還是有了各種各樣的個性之島。
到了最後最重要的就是:正視自己,正因為有了這些性格,我們的人生才能這么有意義……
不過本片沒有續集,但我們可以展開想像……
電影的主人公萊莉是一個11歲的女孩。她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從小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里。在她的大腦中有樂、憂、厭、怒、怕這五種情緒,分別代表著五個小人。這五個小人各司其職,但唯獨憂憂「無用」,沒有人知道她能幹什麼,憂憂自已也想讓萊莉開心,但她自已很難保持正面情緒。
這部電影的主題就是接納自已的負面情緒。我們不可能任何時候都會充滿陽光,都能用笑容來解決問題。我們希望歡樂,抵觸悲傷。對那些消極情緒嗤之以鼻,但很多時候是「負面情緒」給我們力量。試問,有誰的成功不歷經坎坷?誰在人生之路上沒有哭過、怕過、怒過、厭過?哭過,我們深刻銘記教訓,同一道坎兒,不會再跌第二次;怕過,人心都有恐懼,它使我們未雨綢繆;怒過,那是一種發泄,同時也警告他人我是有底線的;厭過,世間百態,我們不可能都去欣然接受,人是有個性的。
我們不可能一種情緒打天下。七情六慾,喜、怒、哀、樂、懼、愛、惡;見欲、聽欲、香欲、味欲、觸欲、意欲,缺一不可。為什麼萊莉的核心記憶球最後是彩色的而不是單純的快樂呢?因為她笑過,哭過,得到過,失去過。這情緒五味雜陳,這才是人生真正該有的樣子。失去過,方能明白得到的可貴,悲傷過才能了解快樂的真諦!
無論快樂與否,都不要拋棄。願我們的人生能如彩虹一樣多姿多彩!人生的本味是什麼?我想從你飽含真情的文字里我讀到了很多。很高興你能用如此冷靜成熟的心態去認識自我,很高興你能抱著慈愛悲憫之心看待人生,真心為你加油!
❷ 頭腦特工隊的觀後感100字 感想!!
一本好書可以喚醒人性的共鳴,一部好電影同樣可以值得回味,包括動畫。
人的大腦由各種情緒控制,友誼,愛情,家庭,淘氣,邏輯,幻想等是連接大腦總部的各個島嶼。一個個記憶球也成了電影膠卷,羨蠢羨在人需要它的時候由管道輸送到控制室放映。而核心記憶毫無疑問就是啟動這一切的關鍵。多麼奇妙的想像!
記憶伴隨我們的一生檔中,當然,我們的大腦不可能記住所有,因此記憶球也會被定時清除。但最重要的記憶卻會長久存在,成為滋養生命的養料。如果失去這些,我不知道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喚醒走上錯路的人們。正是這些關於愛,關於友誼,關於毅力和精神的核心記憶球讓我們可以充滿希望地活著,可以迷途知返,有判斷是非對錯的能力,也是作為高等動物的一個標志。
或許,我們會老,當我們忘記兄拍曾經很多事情的時候,核心記憶卻依舊存在,試問,誰會忘記刻骨銘心的事呢?
用大家都喜歡的動畫告訴我們如何做才可以變得更好,這才證明了越簡單的東西往往蘊藏真知。
❸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頭腦特工隊》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影片《頭腦特工隊》觀後感600字3篇影片《頭腦特工隊》觀後感600字1篇人的大腦由各種情緒控制,友誼,愛情,家庭,淘氣,邏輯,幻想等是連接大腦總部的各個島嶼。一個個記憶球也成了電影......
《頭腦特工隊》經典語錄台詞
《頭腦特工隊》簡介:電影《頭腦特工隊》是由迪士尼和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聯合出品的動畫電影,講述了主人公萊莉不情願地隨著父母搬到舊金山,在適應新環境的時候她的腦中控制五種不......
蟲蟲特工隊
《蟲蟲特工隊》觀後感《伊索寓言》里有一個大家熟知的故事,那就是《蚱蜢與螞蟻》的故事,蚱蜢喜歡唱歌,無憂無慮,高高興興地享受生活。螞蟻喜歡勞作,任勞任怨,勤勤懇懇地收集食物。......
《蟲蟲特工隊》賞析
《蟲蟲特工隊》賞析故事情節一群小螞蟻由於害怕比自己大很多的蚱蜢,在每年的夏季給蚱蜢進貢很多的食物,以緩解戰爭。但在最近的一次進貢食物的時候,由於飛力的失誤,導造成了食物......
這個動畫片今年實在不能說不是為我們帶來了一股春風,因為他和以往的動畫片實在是太不一樣了,沒有反派,然而確充滿了創意。
它最不可思議的.是,讓許多成年觀眾在影院里默默留下了溫熱的眼淚。沒錯,在此之前任誰也料不到,已過而立之年的自己,竟然會被一部動畫片給看哭了。可是《頭腦特工隊》就是有這樣的力量,能夠沖擊到觀眾的內心深處。以往的動畫片,要麼炫耀超凡的電腦技術,要麼營造夢幻的童話世界,要麼展現奇異的冒險旅程,從未探尋過如本片般深刻的主題。它令之前所有曾被贊譽的動畫佳片都變成了表面文章,因為《頭腦特工隊》這次是從根上去講人的成長。
從一點一滴到最後長大,動畫片用最溫情的細節打動了每一個人。
最喜歡關於sad的定位,真的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歡樂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的,有的時候,眼淚是最好的解葯,哭過了,有人會同情,有人會理解。
我也許不會記住每一次陪我笑過的人,但是,那些陪我一起哭過的人,卻會永遠的在我心裡。
一本好書可以喚醒人性的共鳴,一部好電影同樣可以值得回味,包括動畫。
人的大腦由各種情緒控制,友誼,愛情,家庭,淘氣,邏輯,幻想等是連接大腦總部的各個島嶼。一個個記憶球也成了電影膠卷,在人需要它的時候由管道輸送到控制室放映。而核心記憶毫無疑問就是啟動這一切的關鍵。多麼奇妙的想像!
記憶伴隨我們的一生,當然,我們的大腦不可能記住所有,因此記憶球也會被定時清除。但最重要的記憶卻會長久存在,成為滋養生命的養料。如果失去這些,我不知道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喚醒走上錯路的人們。正是這些關於愛,關於友誼,關於毅力和精神的核心記憶球讓我們可以充滿希望地活著,可以迷途知返,有判斷是非對錯的能力,也是作為高等動物的一個標志。
或許,我們會老,當我們忘記曾經很多事情的時候,核心記憶卻依舊存在,試問,誰會忘記刻骨銘心的事呢?
用大家都喜歡的動畫告訴我們如何做才可以變得更好,這才證明了越簡單的東西往往蘊藏真知。
今天下午,我們去看頭腦特工隊,我有所感觸。
「呵呵呵」隨著這笑聲,一個陽光、開朗的女孩——茉莉來到了這個世界,隨著她的出現,她身體里的控制她感情的細胞也相繼出現,它們分別是:樂樂、憂憂、怕怕、怒怒和惡惡。它們在茉莉的大腦工作,也控制著茉莉的感情。
可是有一天,樂樂和憂憂不在大腦總部了。她們開始了冒險之旅,面對不同的態度,她們的命運又會怎樣呢?
就是從這開始,我對這電影有了深刻的感受。1.要樂觀不要悲觀;2.遇事要往這件事的好處想;3.要對自己有信心;4.要多為別人著想;5.不能小看別人,因為再弱小的人也能幹出大事;6.堅持不懈才能成功;7.做事要細心。
好啦!我對這部電影的感受也就這些啦。當然,這部電影也很好看,我推薦大家去看哦!
我看了一部外國電影頭腦特工隊,除了歡笑也給了我許多啟示。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萊莉的大腦里有五個精靈,分別是樂樂、憂憂、怕怕、厭厭和怒怒。在搬入新家後,萊莉開始不適應,樂樂與憂憂又失蹤了。導致萊莉人格瀕臨分裂,最終樂樂與憂憂歷盡苦難,終於回到了大忙總部,救了萊莉,從此,萊莉也過上了新生活。
電影中,有這樣一個片段讓我難以忘卻。在樂樂和冰棒掉進了遺忘記憶深淵時,兩人即將放棄去找到了冰棒做的火箭,兩人十分高興坐著火箭上。可是試了幾次都沒成功。冰棒看著自己將要消失的身體,下定了決心。最後一次,冰棒跳出了火箭,好讓樂樂上去。與此同時,冰棒對著上去的樂樂說:「幫我把來歷送上月球好嗎?」看著冰棒的身影,隨風消散淚水不禁模糊了雙眼……
這不禁讓我想到我的小夥伴。我有個從小玩到大的朋友,但後來她轉學了搬家了,我們再也沒有相見感到十分遺憾。
成長伴隨著失去我要感謝童年時的玩伴,他們讓我的童年多姿多彩也要感謝身邊有一個每一個人,他們讓我每一天快快樂樂。
一部不反派、沒進級打怪,仍舊多線索敘事,讓《腦子間諜隊》釀成了一部斗膽勇敢有創意的動畫。靠著夠萌夠甜夠抒懷,各類文娛元素層見疊出,分切多視角的敘事臻入化境 ,竟然能製造出炫麗過癮的貪吃盛宴,放眼舉世生怕只需「迪士尼+皮克斯」能做到了。況且本片主題竟然是笑中帶淚、無懼消極的璀璨回首,注釋出細致的真情實感,蘊涵著人生哲理與深思,叫我不能不感受團隊的感悟過高了。
康樂 、無畏 、討厭 、消極 、氣忿五種差異豪情,作為環節人物浮現正在片里,自身即是創意不凡。一邊是「高黑美」樂樂與「矮矬肥」憂憂,正在腦子世界拿著影象球,費全心思想返回總部,另外一邊奼女萊莉跟著舉家搬家、情況變差,有憤世忌俗的傾向,想離家出奔,尚有三位豪情正在小本營拾掇開局,外加一小堆人生影象片斷交織,這么多線索融進《腦子》,該片敘說竟然有條穩定,而且放棄著跌宕放誕起伏、掛念重重,為不雅觀眾浮現了一場五味俱全的豪情風暴,都足見編導對於腳本與鏡頭的控制力,可謂至臻完美。
❹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5篇
《頭腦特工隊》是通過一個小女孩茉莉的頭腦特工隊來反映人們每個人都會有的喜怒哀樂和恐懼,對人們來說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每種情緒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和用處,人們不應該壓制它們,而是應該理性看待並處理好。那麼你知道《頭腦特工隊》的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有關於頭腦特工隊觀後感,希望你喜歡。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1
《頭腦特工隊》的主題依舊是成長。這聽起來似乎是個說爛了的話題,然而這回不同的是,這個故事幫助我們重新認識自己,我們的情緒,我們如何被情緒挾持,我們為何會遺忘,甚至包括為什麼聽了一首滑板鞋你就會一直在腦子里摩擦摩擦。
這個成長的過程不再限於Riley克服了種種不適面對新生活,也不限於父母們看過後釋懷了孩子終將變成有獨立意志的個體離自己而去的現實。
這個成長更是我們在這個故事後對自己的全新認識。
其一,接納每一種情緒。
我們總是渴望歡樂抵抗悲傷,贊揚樂觀嘲弄消極。社會文化鼓勵我們做一個活潑外向、積極陽光的正能量人類,然而並不是每個人的人設都是Joy坐鎮中央,帶著「I can fix it」的自信笑容排除萬難。
更多時候,是生命中的那些「負面情緒」給我們力量:悲傷讓我們深刻,去辯汪學習和體驗,去增加生命的分量;恐懼使我們未雨綢繆,小心駛得萬年船;憤怒為我們劃出底線,警告外敵不可侵犯;厭惡決定品格,阻擋我們跟風從眾失去自我。快樂的確讓我們過得更好,但很多時候,盲目的樂觀卻無濟於事。它是燒過天際短暫的流星,絢爛耀目,然而亘古不變的卻是深邃廣博的幽暗天幕。
有趣的是,在最開始的設計中,製作團隊是讓Joy和Fear一起飛出了總部結伴冒險,然而後來卻發現故事順不下去——他們想讓Joy在這段經歷中有所頓悟,去做一些從前不會去做的事,但Fear無法完成這個使命。在把故事推翻重來的過程中他們發現,只有Sadness能夠給Joy上這么一課。
也許我們一開始也都像單純的Joy一樣,不能明白Sadness存在的意義而想把她排除在外。然而失去了悲傷的能力,並沒有讓人生變得完美。人的成長中會有很多的艱難時刻,任你看一千遍滑稽電影也無法度過,而這個時候找個安靜的角落大哭一場,卻能幫你滿血復活重新再戰。於是最後我們終將走過Joy的路,明白悲傷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很多時候是Sadness將你引向光明。
每種情緒都塑造著我們。接納它們,才能真正地接納自己。
其二,成長伴隨著失去。
每個人成長的方式都不一樣,有人家道中落,有人一場大病,有人從鄉村搬進城市。這是一個無人能逃避的過程。當我們突然看到紛繁蕪雜的成年人世界,童年就就在那一刻變成陽光下飛升的肥皂泡泡,再不可挽回了。
於是每個被甩在童年和成年夾縫中的孩子都可能像Riley一樣,Joy離奇消失,剩餘的傢伙你爭我搶,於是變得沉默、多疑、敏感、易怒、叛逆……而父母也很困惑,曾經的小天使死哪了?這好像是個很突然的過程,我們失去童年,父母失去了無憂無慮的我們。
這並不是一個拍給兒童看的成長故事。對於那些還沒長大的孩子們來說,這五個情緒小人加起來恐怕還比不上一個能賣萌的大白。然而對於成年人、尤其是已為父母的觀眾們,它卻是精心製作的一場內心冒險,充滿了太多讓人會心一笑或是細思恐極的巧思。
《頭腦特工隊》的製作團隊大多數都已為人父母,這部電影有很多他們的切身感受。當自己的孩子有一天突然擁有了秘密,變得有所保留,許多父母都偷偷想過:別長大啊,如果時間能永遠停留在我們親密無間的時刻多好。
本片製片人Jonas Rivera說過:「身為父母,有很多的時刻我都希望時間能永遠停下來。但那並不對。那不是我們作為父母的職責,我們的職責是為他們指引前路。」於是有了結尾一家人淚中帶笑的相擁。
每個人都經歷過失去。失去BingBong,失攜戚仔去純粹的記憶球,失去曾經引以為傲的個性之島。然而失去是成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個悲欣交集的過程。
當失去來臨,我們需要告別。有時候我們用徹底忘記來告別,有時候我們在廢墟上重建新城。童年的消逝宣告著,記憶從此不再毫無雜質,交織的情緒讓回憶開始五味雜陳。然而這正是人生。懂得悲傷,方能體驗歡樂的可貴;背負過沉重,才能擁有真正的輕松。
從單純走向復雜,從孩童變成大人,還有結尾隱隱一現的'「青春期」,這終究還是個陽光燦爛的故事。
頭腦仔念特工隊觀後感2
在短短的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里,影片卻給人帶來無盡的歡笑與心酸,然而,這種喜劇卻與周星馳的有很大不同,周氏喜劇主要是靠無厘頭語言來取得喜劇效果,而卓別林的卻完全憑靠滑稽性的動作和情節取勝(也許這與當時電影還處於默片時代有關系)。喜歡卓別林扮演的小人物角色,在那一個個小人物身上,閃現著的卻是人性的光輝和普世的價值與情感。面對生存的困境,他會竭盡辦法堅強地與命運抗爭;面對心愛女人的賞臉,他寧願出去幫人掃雪掙錢以備除夕夜的晚餐,甚至在滿心期待的時刻會幻想美好的宴會,(這種心情我相信只要戀愛過的人都曾經有過類似的幻想。)
影片雖不長,僅有一小時十分鍾,但影片卻給人留下了眾多經典搞笑的場景,諸如兩個人爭槍卻把槍口始終對著另一個人的場面,又如帶著狗跳舞、用叉子和麵包作跳舞狀的那幾段,以及最後在小木屋裡驚險的場面等等,看著看著,不禁讓人捧腹大笑。
但影片不像一般的純粹搞笑片,它在給觀眾帶來無盡的歡樂的同時,也讓觀眾在捧腹大笑之餘,產生一種對底層小人物命運的關注與同情。例如,在飢餓困擾的時候,吉姆由於神志不清所產生的幻覺,把卓別林當作雞,想殺了他來填補飢餓。當看到這一場景時,不禁產生一種莫名的悲哀,也許那種幻覺根本就不是由於神志不清,而是從根本上反映了人性潛意識中的一種求生的本能。我又不禁想起了上世紀60年代三年貧困時期曾發生在中國大地上的一幕幕人吃人的慘景。我們並不能去責備誰,當人的生存都成問題時,道德又有何用?也許這就是人的求生本能所致。正如今年發生的汶川大地震時,范美忠老師在那種非常時刻做出了有違社會公認的所謂「道德」的舉動,頓時引起軒然大波,國內一片罵聲如潮,也有不少人為其辯護。對此我只能用一句話,也許這也是他作為一個人所擁有的求生本能的緣固吧,在那種非常時刻,我們無權要求他做出驚天動地的英雄事跡。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3
首先我自初中起就已經是卓別林的忠實影迷了,那五部電影中最喜歡的還是《淘金記》,雖然另外四部也都是很優秀的電影,但是我對卓別林最有激情,所以還是決定寫《淘金記》。首先我最早看到《淘金記》是在我讀初二的時候,也就是我成為卓別林影迷的那段時間。當時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就是CCTV音樂頻道的」經典」欄目,當時這個欄目有一個專題叫做「卓別林電影音樂之旅」,是這個欄目讓我真正開始了解了卓別林的電影。然後一天晚上這個欄目終於放到《淘金記》了,由於節目時間有限,它只放了一些片段,比如著名的吃皮鞋和麵包舞等片段。我那天晚上看到麵包舞完全被震驚了,覺得實在是太有想像力,太有創意了,而且卓別林的表演也是那麼的自如。我當晚就十分開心,以至於第二天早上我還專門看了重播再看一遍卓別林是怎麼表演麵包舞的。以上就是我對《淘金記》最早的接觸。
後來到了高中,家裡辦網了,有條件了,當時最開始辦網的一個月就狂下載以前看過的好電影,其中當然少不了卓別林的作品,於是當然也下了《淘金記》,才終於完整地看了這部電影,才總算是真正地能說自己看過了。完整看過以後,我印象最深最喜歡的有三個段落:第一個當然是永垂不朽的麵包舞,第二個是麵包舞過後他發現自己在新年夜被人拋棄了那段,第三個則是房子在雪山邊緣的緊張段落。大多數人談到《淘金記》可能都會談到吃皮鞋那段,但是我個人對吃皮鞋這段並沒有多大感覺,我並不覺得在冰天雪地里兩個人餓的不行只好吃皮鞋有多好笑,不過卓別林的表演還是的確精湛到位的。然後我想著重說一下在雪山邊緣的緊張段落,很奇怪的'是,人們談到《淘金記》時,似乎不怎麼經常談到這一段落。我在許多好萊塢現代動作片中都仍然能看出《淘金記》里這段的影子。我們看看卓別林是如何鋪陳緊張感和懸念的。首先希區柯克有一種理論是,讓觀眾知道電影中角色所不知道的事情,從而讓觀眾就有了緊張感。在《淘金記》這段中,卓別林用的其實就是手法,當時才只是1925年,那時的希區柯克還遠沒有像後來那樣是那麼出名的大師,所以我個人感覺卓別林當年能拍這場戲是挺超前的。他讓觀眾知道房子已經位於懸崖的邊緣了,但是電影中的人不知道,觀眾就已經為電影中的人而擔心緊張了。然後更戲劇性的是,當主角想要打開門往外面看的時候,門竟然卡住了開不了,然後主角只好去撞門,而觀眾知道門外面就是懸空的,所以就愈發緊張了,這種營造緊張感的手法即便是在今天看,我個人認為都是極其有效的,而且現在的很多電影讓觀眾緊張的橋段本質上也是換湯不換葯的。然後後面房子越來越傾斜,主角用頭頂著壯漢希望他能爬出去,這樣的畫面很具有視覺沖擊力,現在的動作片想要營造的效果,其實在本質上和《淘金記》這段的效果都是一樣的。
然後再簡要說說麵包舞過後他發現自己在新年夜被人拋棄了那段。其實要問我個人看法的話,《淘金記》顯然不是卓別林最經典的作品。我最欣賞卓別林的地方就在於,他作為導演能夠平衡悲喜劇的巨大天賦。相比於卓別林其他的成熟作品,《淘金記》悲劇的成分要少很多,而且最後也是個幸福圓滿的完美結局。盡管如此,淘金記還是給我們留下了一些經典的惆悵瞬間。麵包舞過後他發現自己在新年夜被人拋棄了那段就是很好的例子,當別人都在歡天喜地迎接新年的時候,只留下他一人在小木屋中獨自惆悵。我認為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瞬間,卓別林的喜劇才遠遠地勝過了同時代的其他電影人的喜劇。
最後再說說卓別林這個人的看法。卓別林給我的感覺是越了解這個越會發現他對電影所作的貢獻真是巨大。他是個天才,一部電影他能夠同時勝任導演、編劇、製片人、演員、配樂等職位。他是個完美主義者,為了電影一絲不苟。毫無疑問卓別林是個值得敬佩的偉大電影人。最後再提一下,卓別林是偉大的導演、偉大的演員,同時在配樂方面,他也是一個很了不起的電影配樂家,因為我本人本身就是非常關注電影配樂的一個影迷,最早了解卓別林也是通過
CCTV音樂頻道的節目,所以我深知卓別林在音樂領域的造詣有多高。《淘金記》的配上了旁白版的新配樂也是卓別林自己創作的,為我們留下來了歷久彌新的電影配樂。無論是麵包舞音樂的調皮輕快,還是愛情主題的優美與恢宏兼備,都成為了電影配樂史上的經典之作。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4
自從第一次看了他的《淘金記》之後,我就對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想要探索他。他的個子原來是那麼小小的,那個時代的電影和畫面加上他誇張的表演使他看起來似乎並不像一個真的人而像一個卡通片里的形象,但他的表演除了誇張又很逼真,又使我不得不相信他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淘金記》里我印象最深的是兩個地方:一個是最好笑的,卓別林在和美麗的喬琪亞跳舞時褲帶鬆了老是往下掉,他是跳一下又擄一下褲子,屁股也只好一撅一撅的,讓人忍俊不禁,後來他趁喬琪亞和同伴交談的短暫空隙趕緊在旁邊扯了根繩子當作腰帶系起來,沒想到這一系不要緊,居然牽出一條大狗跟著他們團團轉。卓別林的喜劇節奏非常快,看他的電影,你的神經一直是緊綳的,因為你不知道下面又會發生什麼更誇張有趣的事情,直到最後才為完滿而來之不易的故事結局而滿心歡喜。
另一個地方就是他在美夢中在自己心愛的姑娘面前表演跳舞的那一段。無疑,卓別林的對的感情是最真摯的也是最動人的。他叉起兩個饃饃,當作一雙鞋子,就在桌子上表演起小人跳舞來。簡簡單單的工具,就在他的手下變得妙趣橫生,我想,這就是一個喜劇大師的「功夫」。成功者的背後一定有著非同尋常的故事,我,迫切地想了解他的背後。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5
電影的主人公萊莉是一個11歲的女孩。她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從小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里。在她的大腦中有樂、憂、厭、怒、怕這五種情緒,分別代表著五個小人。這五個小人各司其職,但唯獨憂憂「無用」,沒有人知道她能幹什麼,憂憂自已也想讓萊莉開心,但她自已很難保持正面情緒。
這部電影的主題就是接納自已的負面情緒。我們不可能任何時候都會充滿陽光,都能用笑容來解決問題。我們希望歡樂,抵觸悲傷。對那些消極情緒嗤之以鼻,但很多時候是「負面情緒」給我們力量。試問,有誰的成功不歷經坎坷?誰在人生之路上沒有哭過、怕過、怒過、厭過?哭過,我們深刻銘記教訓,同一道坎兒,不會再跌第二次;怕過,人心都有恐懼,它使我們未雨綢繆;怒過,那是一種發泄,同時也警告他人我是有底線的;厭過,世間百態,我們不可能都去欣然接受,人是有個性的。
我們不可能一種情緒打天下。七情六慾,喜、怒、哀、樂、懼、愛、惡;見欲、聽欲、香欲、味欲、觸欲、意欲,缺一不可。為什麼萊莉的核心記憶球最後是彩色的而不是單純的快樂呢?因為她笑過,哭過,得到過,失去過。這情緒五味雜陳,這才是人生真正該有的樣子。失去過,方能明白得到的可貴,悲傷過才能了解快樂的真諦!
無論快樂與否,都不要拋棄。願我們的人生能如彩虹一樣多姿多彩!人生的本味是什麼?我想從你飽含真情的文字里我讀到了很多。很高興你能用如此冷靜成熟的心態去認識自我,很高興你能抱著慈愛悲憫之心看待人生,真心為你加油!
❺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
《頭腦特工隊》觀後感11篇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快來參考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頭腦特工隊》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首先,能夠寫出此主題,就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一個文明而優秀的文化才能出產這種有水平的作品。自然不是天朝這種不僅是落後土鱉而且整個國家還在因為獨裁政權的原因往邪路上走的國度能夠產得出來的。
然後再來說說問題。其一,這幾個小人與其說是情緒,不如說是幾個獨立的person--ality,Joy是超級甚至過於樂觀的,雖然也有沮喪和恐懼等。Sadness雖然很悲觀,但也有堅韌和善良。其他也都大抵如此,一個個都是一個混雜著各種感情的獨立完整角色。而且相互之間性格各不相同。他們不是純粹的情緒。只是各自以其名字為主要性格成分。其二,由於幾種情緒(獨立小人)在不斷影響萊麗,使得整個人像是被幾個外星人所操縱的機器人。這難免對應了當年人們以為肉體為軀殼,而大腦裡面則有一個小人,在操縱這句含仿肉體之猜想。
其三,幾種情緒完成了一切思考,這其實是有問題的。事實上,即使萊麗還小,大腦前頁的決策區未成熟,她的想法行為也不完全為情緒所控制,同樣起作用的還有直覺、印象和慾望等等。其四,核心記憶的說法,我覺得很可能是有問題的。萊麗的核心記憶丟失後,連冰球都不會打了,這種說法跟我們常見的相反,人的技能記憶更難丟失(會生疏),相反倒是對事件的記憶容易忘記。希望能看到相關材料。關於人的記憶,人的記憶一般不是整段整段錄下來,而是把一件事情拆散存儲在不同的大腦區域,在提取的時候再進行整合。因此之故,記憶經常出現錯誤。等等。關於夢的解釋也不準確,我更傾向於大腦無意識地對信息流的自動組合和解釋構成人的夢。關於潛意識,我不以為trouble都被拋入潛意識這種說法,這分明是弗洛伊德的「壓抑說」,這都談備纖是什麼年代的古老理論了。關於personality島,大概是說人的特質,但是因為偷一次錢,honesty就消失了,我以為這種說法過於簡陋。人的做法,在不同環境下亦有所不同,把personality說得太簡化,以至於簡陋了。
動畫片最開始是來哄小孩的,比如迪士尼早期公主系列,在現在看來完全是人物紙片化三觀有問題。後來開始摻雜一些心靈雞湯和人生道理,人物也開始朝豐滿的方向發展,比如親情和友情,比如相信自己,比如善待自然。賣萌和搞笑最開始作為調味品,但是近兩年出現了一種幾乎全靠賣萌咯吱人笑的動畫類別,而道理也就是通過一個正能量的故事那麼一筆帶過,看了之後除了笑過並沒有留下什麼別的痕跡。小黃人,說的就是你。
別的電影敢直白的告訴你,你媽媽的主控情緒是悲傷,你爸的主控情緒是憤怒么?哪個片子里不是父慈母愛天下太平父母為孩子撐起一片天?
別的電影敢直白的告訴你,你媽在對你爸不滿意的時候花痴當年放手的異國帥哥,你爸腦袋裡大部分時候是在開腦洞完全不理解你媽和你說的啥么??哪個片子不是家庭和睦,一個人一輩子只喜歡一個人?(死人不算)我就好奇孩子回家問媽媽這段什麼意思媽媽怎麼回答…
別的電影敢直白的對你說,It's ok to be sad么?敢說不論如何悲傷終有一天會主控你的生活然後你只能擁抱這悲傷么?哪個片子不是歡樂多過悲傷,不管是重新認識親情友情還是重新認識自己都是正能量滿滿?哪個片子主人公不管出場多麼落魄最後結尾也是逆襲成功?就算沒有得到最開始想要的是不是也得到了一個別的然後再論證一番這個別的其實更重要?
所以孩子們還在雀躍歡笑,卻看哭了半場的大人。喜悅戀戀不舍的讓出了控制權,記憶緩緩退色然後隨風飄散,曾經形影不離的幻想朋友融化在黑暗的記憶的深淵中。只有悲傷有感染記憶的能力,滾旅因為不管兒時的記憶有多甜蜜,聯想到當下內心也總還是有苦澀。時間是一輛不回頭的列車,不論我們怎樣哭喊,都無力阻止熱二律在自己身上殘忍的展開。能做的只有接受現實,帶著滿腔復雜的情緒,揮別童年繼續前進。
導演說這是一封寫給孩子的情書,我覺得這更是一部寫給成年人的情書:獻給所有的孩子,願他們從未長大。
最近,我和弟弟一起看了一部動畫片,名叫頭腦特工隊。我和弟弟都看得津津有味,裡面講的是主人公萊莉的腦子里有五個奇特的情緒小人,分別是樂樂,憂憂,厭厭,怕怕,怒怒。你一定不知道在萊莉的大腦總部周圍還分布著5座個性小島,分別是家庭島,誠實島,冰球島,友誼島和淘氣島。
一天,萊莉的爸爸媽媽因為工作原因要搬家到舊金山,萊莉的生活開始變化,她不適應新的環境,新的學校,新的朋友,她開始變得不開心,開始逃避,不願意與朋友父母交流,5個個性小島慢慢地倒塌了。而樂樂和悠悠通過努力並在其他情緒小人的幫助下重新讓萊莉積極樂觀地適應這個新環境。
在成長過程中會有喜怒哀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遇到問題要冷靜,要想辦法解決,而不是逃避或者被自己的負面情緒所控制。生活不可能任何時候都充滿陽光,我們也不可能一種情緒打天下,七情六慾缺一不可,這也是為什麼萊莉的記憶球,最後是彩色的,而不是單純的快樂。她笑過,哭過,得到過,失去過,情緒五味雜陳,這才是人生真正該有的樣子。失去過,方能明白得到的可貴,悲傷過才能了解快樂的真諦。
我快11歲了,和萊莉一樣的年齡,我也會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緒。有一次,我想媽媽陪我睡,媽媽沒同意,於是我回懟道:「那我寧願一個晚上做上百上千個噩夢,你們也別想睡好覺!」只見媽媽微微地抬抬眉毛,好像要發大火,把我燒著似的,但是她忍住了,說道:「回房間去思考思考後再跟我說!」這時姨媽看到我的白襪子丟在牆邊,好心地問我:「這襪子用來干什麼的?」正在氣頭上的我就不耐煩的說:「我去表演的時候用的,你別管!」一氣之下姨媽走了。
那天晚上,如果我能冷靜下來和媽媽好好地說明,這幾天我在做噩夢,希望能陪我一下,我想媽媽會同意的。對於姨媽的好心幫助,我能耐心些,姨媽也不會生氣了。看完這部動畫片,在媽媽的引導下,我終於明白自己的錯誤,真誠地向她們道了歉。
那個小嬰兒漸漸長大了,長成了一個可愛的寶寶。她的名字叫萊莉,她的腦海里的小人分別是一臉憂郁的憂憂,一生氣就會著火的怒怒,討厭一切的厭厭和開開心心的樂樂,還有見什麼都害怕的怕怕。我最喜歡的就是長著一張厭世臉的厭厭了——她有著一張綠綠的苦瓜臉,長長的睫毛把她那雙大大的綠眼睛突顯了出來,那一頭乾脆利索的短發充分顯示了她的精明能幹。她無疑就是我眼中《頭腦特工隊》中最美麗動人的一個角色了。
《頭腦特工隊》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多姿多彩,豐富無比的腦內世界,我不得不贊嘆它的神奇好玩,真是令我「腦洞大開」啊!比如在潛意識區,裡面有著萊莉最黑暗的記憶,令我膽戰心驚;思維列車,在大腦世界裡飛快穿梭,看得我眼花繚亂。對了!還有幻想樂園呢!一片片薯條森林,讓我恨不得變身飛進去吃個夠,一座座雲朵屋,讓我忍不住地幻想著躺在上面是什麼滋味?雲朵屋邊還有紙牌屋,一座座壯觀地矗立著。我也好想擁有一座幻想樂園啊!
說起精彩的情節,就不能少了冰棒和樂樂一起坐上火箭從記憶垃圾場往上沖的場景了。那時,他們一起大聲唱:「你的好朋友是誰?冰棒,冰棒……」努力用歌聲發動著火箭,他們嘗試了一次又一次都沒有能夠飛上去,冰棒的身子也在一點點消失。他們繼續更加賣力地唱著歌,火箭上的彩虹更加有力了,冰棒看了看樂樂,一臉悲壯地跳了下去,幫助樂樂沖上了斷崖。樂樂一看,冰棒不見了。斷崖下,那個一路陪伴她的可愛的冰棒在樂樂的面前一點一滴慢慢地消失了……那一瞬間,空氣也彷彿寧靜了,只有樂樂在斷崖上無助地哭泣……
冰棒,是萊莉大腦中童年的幻想夥伴,曾經陪伴萊莉渡過了許多快樂的童年時光,就因為萊莉漸漸長大了,「很久沒有召喚他了」,他就這樣消失在了萊莉的大腦深處。
莫非,我們的成長就是這樣一個伴隨著失去的過程?甚至在失去一些我們認為很重要的東西的時候,連我們自己都不曾察覺?正是在這樣的失去中,我們漸漸長大,去獲得更多重要的東西,人生就是這么美妙!
這部電影是一個比我小十歲的少年拉著我一起看的,中間夾帶各種吐槽各種亂入所以看完了也並沒有淚目。可能那個所謂幻想的朋友已經離我遠去太多年,以至於我們倆在討論劇情的時候我還言之鑿鑿的說我就沒有意淫過BingBong這樣的存在,言外之意就是我從未如此孤獨與無聊過。然而當我在寫這篇影評的時候,我似乎又不那麼確定了。
片中有個場景,是那些在廢墟里堆著的一個個記憶球,都還會在joy的觸碰下熠熠閃光,重現著當年的溫度與色彩,然而它們的主人卻都已經不記得了。可能很多人都會為此感到惋惜,我卻並不這么覺得。我一直很慶幸有些事我可以想不起來,因為遺忘就像一種自我保護機制,那些被我們親手埋葬掉的並不只是歡樂,更多的則是憂愁,苦悶與絕望。如果能讓我不記起後者,我心甘情願將與之相關連的一切都通通忘掉。
就像對一個小時候受過欺凌的人來說,可能他的整個中學時期都是晦暗無光的,即使是中間夾雜著的短暫而微小的快樂,他也不願意無端想起。而對於一段結束得異常狼狽不堪的戀情,也沒有人想要一直記得前任當初對自己說過的情話,因為那些甜蜜的耳語遠遠抵不過最終背叛劈腿所帶來的傷害。如果我們無法剝離記憶,那就只能選擇連根拔起。
這個過程可能一開始只是自己強迫自己忘記,但等過了幾年,就會發現自己是真的什麼都記不得了。即使你翻開當時所寫的日記,聽到曾經單曲循環的歌曲,都未必能想起自己當時紛繁復雜的心情。很多記憶就這么在你的有意識或無意識的逃避中消磨掉了。
雖然快樂的經歷無法復制,但快樂的體驗卻是可以再現的。就像成年後升職加薪後的雀躍就並不一定比小學春遊前的興奮來的少,下一段戀情的開花結果也會比之前的慘淡收場來的更心滿意足。然而如果我們記得太多,就一定不會快樂,不管過去的記憶是好是壞。
所以,還是那句俗的不能再俗的老話,珍惜現在吧,相信這也是這套遺忘機制的初衷所在,努力讓現在的自己活的開心充實才是最重要的。
每個人成長的方式都不一樣,有人家道中落,有人一場大病,有人從鄉村搬進城市。這是一個無人能逃避的過程。當我們突然看到紛繁蕪雜的成年人世界,童年就就在那一刻變成陽光下飛升的肥皂泡泡,再不可挽回了。
於是每個被甩在童年和成年夾縫中的孩子都可能像Riley一樣,Joy離奇消失,剩餘的傢伙你爭我搶,於是變得沉默、多疑、敏感、易怒、叛逆……而父母也很困惑,曾經的小天使死哪了?這好像是個很突然的過程,我們失去童年,父母失去了無憂無慮的我們。
這並不是一個拍給兒童看的成長故事。對於那些還沒長大的孩子們來說,這五個情緒小人加起來恐怕還比不上一個能賣萌的大白。然而對於成年人、尤其是已為父母的觀眾們,它卻是精心製作的一場內心冒險,充滿了太多讓人會心一笑或是細思恐極的巧思。
《頭腦特工隊》的製作團隊大多數都已為人父母,這部電影有很多他們的切身感受。當自己的孩子有一天突然擁有了秘密,變得有所保留,許多父母都偷偷想過:別長大啊,如果時間能永遠停留在我們親密無間的時刻多好。
本片製片人JonasRivera說過:「身為父母,有很多的時刻我都希望時間能永遠停下來。但那並不對。那不是我們作為父母的職責,我們的職責是為他們指引前路。」於是有了結尾一家人淚中帶笑的相擁。
每個人都經歷過失去。失去BingBong,失去純粹的記憶球,失去曾經引以為傲的個性之島。然而失去是成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個悲欣交集的過程。
當失去來臨,我們需要告別。有時候我們用徹底忘記來告別,有時候我們在廢墟上重建新城。童年的消逝宣告著,記憶從此不再毫無雜質,交織的情緒讓回憶開始五味雜陳。然而這正是人生。懂得悲傷,方能體驗歡樂的可貴;背負過沉重,才能擁有真正的輕松。
從單純走向復雜,從孩童變成大人,還有結尾隱隱一現的「青春期」,這終究還是個陽光燦爛的故事。
第一遍,沒看懂,第二遍,似懂非懂,第三遍,好像懂了,又好像還有些地方不太懂。
什麼電影這么「燒腦」?一部兒童動畫片而已,值得看三遍?太誇張了吧!
我與萊莉很像,都是十一歲的女孩,聰明卻又調皮,懂事卻時常任性,有時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搞得全家雞犬不寧。
我與萊莉也有不像的地方,萊莉最討厭吃西蘭花,我卻喜歡吃西蘭花,當然更喜歡吃牛排和巧克力。
萊莉經常為一些小事情而鬧情緒,我更是一不順心就發脾氣,我發脾氣時的表現與萊莉幾乎一模一樣:氣沖沖地跑進自己的房間,「砰」的一下把門關上,然後一個人在裡面生悶氣。
爸爸媽媽說,這是成長過程中「叛逆期」的表現,我不太明白為什麼會「叛逆」?但是前幾年我確實沒有這么「叛逆」。
萊莉的爸爸媽媽很愛萊莉,我的爸爸媽媽也很愛我。萊莉的媽媽總是那麼和藹可親,萊莉的爸爸偶爾也會發脾氣。
我鬧情緒發脾氣時媽媽總是對我說:「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但是能夠自己輕易控制好的情緒還是情緒嗎?
媽媽有時候自己也控制不好她自己的情緒,這時候的媽媽就從一個「和藹可親的媽媽」變成「面目可憎的媽媽」。
即使我不鬧情緒不發脾氣時爸爸也總是嘮叨:「應該這樣,應該那樣」,我問他:「為什麼要這樣?為什麼要那樣?」
爸爸說:「沒有為什麼,小孩就是應該聽父母的」,我很不服氣,我也沒有見到爸爸什麼事情都聽爺爺奶奶的。
《頭腦特工隊》與其說是一部「故事片」其實更像一部「科普片」,它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的情緒,與其強行的「控制它」還不如自然的「順應它」,遇到傷心難過的事,痛痛快快地哭出來;遇到開心高興的事,敞開胸懷地笑出來。
影片的最後,萊莉調整了自己的情緒,成了一個充滿朝氣活潑開朗的女孩,我也一定會像萊莉一樣,調控好自己的情緒,讓父母不再為我操心。
今天,我觀看了電影《頭腦特工隊》,快來跟我一起欣賞一下吧!
故事講述的是女孩茉莉的'大腦中有五個情緒小人,分別是樂樂、憂憂、厭厭、怒怒和怕怕,他們控制著茉莉的各種情緒。樂樂一直希望茉莉永遠快樂,所以她不想把任何事情交給憂憂處理,直到有一天,茉莉父母帶著茉莉搬家,情況發生了變化。
在大腦總部里,憂憂不小心碰到了核心記憶——茉莉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而樂樂為了搶救核心記憶,和憂憂一起被吸進了管道里,進入了長期記憶區,並開始找回大腦總部的路。途中,她們發現了茉莉小時候的幻想夥伴冰棒,在冰棒的幫助下,樂樂和憂憂得以離開了長期記憶區,搭上思想列車,返回大腦總部。
在樂樂我憂憂離開大腦總部的同時,其他幾個小夥伴怒怒、厭厭、怕怕也有了麻煩。代表茉莉大腦中的主題的四個小島停運了,並一個一個的掉進了遺忘谷——將事情遺忘的地方。沒有了樂樂的指揮,厭厭、怒怒和怕怕手忙腳亂,他們嘗試了各種方法修復主題小島,可是一個都沒用。接二連三的事故使茉莉失控,甚至有了離家出走的想法。
在另一邊,樂和冰棒不小心掉進了遺忘谷。他們藉助在遺忘谷中茉莉小時候的幻想玩具——靠歌聲驅動的彩虹小車逃出了遺忘谷,但是冰棒卻被遺忘了。於是樂樂和憂憂接著趕路,及時回到了大腦總部。樂樂回想起憂憂在途中幫助她的各種事,明白了憂憂的好處,再也沒有忽略她,而茉莉也調整好了情緒,快樂了起來。
在電影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是在電影最後,大腦總部的控制台擴建了不少,每個情緒小人都操控著自己的版塊,這讓我明白了每種情緒都有它的好處,沒有一種情緒應該消失。沒有快樂,你就不會有情誼;沒有悲傷,你就不能品味人生。所以,學會接納每一種情緒吧,它們對你可是有很大的用處的哦!
從一個點子出發,構想、建模、施工,然後出來一座巨型城堡。點子越新,越難操作,便越可體現手藝人的技術水準。《頭腦特工隊》是個技術上的巨人,它以極其復雜而精巧的宏大工程,視覺化地呈現了大腦里的情緒與心理活動。模擬現實,再造一個宏觀世界,難不倒好萊塢的動畫人;進入微觀世界,再造一個現實,對於他們也不是多難的事兒;而《頭腦特工隊》的施工對象,不是人的外部世界,而是從內部進入,將意識活動視覺化。它的技術難度系數,在動畫史上應該屬於最高的那一梯隊。
CG動畫發展至今,硬技術在好萊塢大多已不是問題。《頭腦特工隊》的難度在於,如何將腦中活動,構建成一個具有戲劇性沖突的視覺世界。11歲的萊莉,因為轉校,變得鬱郁寡歡,如何面對這一切,如何成長,構成了一條敘述線,這條線屬於外部世界;她腦中的意識活動,是另外一條線,也是篇幅意義上的主體。兩條線內外呼應,講了一個少女的成長。
主題和娛樂性系於腦部世界,編劇、導演必須將模糊的情緒和心理概念化、可視化。藉助心理學、生理學,把情緒擬人化,構建記憶球、人格島、抽象思維區、幻想樂園、潛意識區、記憶廢墟等,這種從無到有的視覺工程,不能不令人贊嘆。除此,沒有反派,沒有蠢萌,這可能的確是皮克斯工作室最為大膽、也最有創意的一次嘗試。不過,在「沒有」之外,它有些什麼呢?
它有五個角色,樂樂、怕怕、怒怒、厭厭和憂憂,倆主角是樂樂和憂憂。萊莉不開心,想快樂起來,於是在她腦中,樂樂和憂憂開始了一場冒險之旅。成長需要接受失去,接受悲傷情緒,這個有點令人感傷的雞湯式感悟,就是整片所要講述的東西。一個少女不經意間的成長,在她腦中原來藏著一次絢爛的情緒冒險。
落腳點是情感,收場時段萊莉和父母相擁的畫面,催淚效果十足。告別童年記憶,失去「友誼島」,忘不了廣告神曲,諸如此類細節,表明導演彼特·道格特、羅納爾多·德爾·卡門對人性、對情感無疑有著相當細微的體察。事實上,皮克斯幾乎出動了全部主力,來參與這部動畫。他們一起成就了這部動畫在技術層面的水準,以及故事層面的通暢。
在短短的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里,影片卻給人帶來無盡的歡笑與心酸,然而,這種喜劇卻與周星馳的有很大不同,周氏喜劇主要是靠無厘頭語言來取得喜劇效果,而卓別林的卻完全憑靠滑稽性的動作和情節取勝(也許這與當時電影還處於默片時代有關系)。喜歡卓別林扮演的小人物角色,在那一個個小人物身上,閃現著的卻是人性的光輝和普世的價值與情感。面對生存的困境,他會竭盡辦法堅強地與命運抗爭;面對心愛女人的賞臉,他寧願出去幫人掃雪掙錢以備除夕夜的晚餐,甚至在滿心期待的時刻會幻想美好的宴會,(這種心情我相信只要戀愛過的人都曾經有過類似的幻想。)
影片雖不長,僅有一小時十分鍾,但影片卻給人留下了眾多經典搞笑的場景,諸如兩個人爭槍卻把槍口始終對著另一個人的場面,又如帶著狗跳舞、用叉子和麵包作跳舞狀的那幾段,以及最後在小木屋裡驚險的場面等等,看著看著,不禁讓人捧腹大笑。
但影片不像一般的純粹搞笑片,它在給觀眾帶來無盡的歡樂的同時,也讓觀眾在捧腹大笑之餘,產生一種對底層小人物命運的關注與同情。例如,在飢餓困擾的時候,吉姆由於神志不清所產生的幻覺,把卓別林當作雞,想殺了他來填補飢餓。當看到這一場景時,不禁產生一種莫名的悲哀,也許那種幻覺根本就不是由於神志不清,而是從根本上反映了人性潛意識中的一種求生的本能。我又不禁想起了上世紀60年代三年貧困時期曾發生在中國大地上的一幕幕人吃人的慘景。我們並不能去責備誰,當人的生存都成問題時,道德又有何用?也許這就是人的求生本能所致。正如今年發生的汶川大地震時,范美忠老師在那種非常時刻做出了有違社會公認的所謂「道德」的舉動,頓時引起軒然大波,國內一片罵聲如潮,也有不少人為其辯護。對此我只能用一句話,也許這也是他作為一個人所擁有的求生本能的緣固吧,在那種非常時刻,我們無權要求他做出驚天動地的英雄事跡。
每個人的腦子里,都有一個情緒操控台。而這個情緒操控台里還住著一群情緒小人,他們是樂樂、憂憂、怒怒、怕怕……在邁入四年級教室的門檻之前的日子裡,我一直是一個活潑快樂的小女孩,整天都與樂樂為伴。可一轉眼,我就變成了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由於各種原因,忙碌的我只好將頭每天都埋在「作業山」中,樂樂邀請我去游泳,都被我婉言拒絕了。自從那以後,樂樂就逐漸變成了憂憂和怒怒,害得我整天都沒有好日子過。直到有一天,我才下定決心將樂樂拯救回來。
我在家裡翻箱倒櫃的尋找樂樂,可是連她的半個身影都沒看見。既著急又絕望的我低下了頭,「再也不能獲得快樂了」,一想到這里,我便鼻子一酸,一顆晶瑩的淚珠從我的眼角滾了出來。這時我猛然意識到我不能哭,不然找到樂樂的可能性就更小了。我又想起,上次樂樂邀請我去游泳,樂樂應該很喜歡游泳吧。我換上游泳衣,來到了以前我經常去的游泳館,「撲通」一聲跳下水,在久違的游泳池裡猶如一條小魚似的歡快的遊了起來,在水中不停的變化著各種花樣,蛙泳,仰泳、自由泳……想到馬上就能找到樂樂了,我還興奮得嗆了一口水。
可是,大半天過去了,我也沒看見樂樂的蹤影,我只好沮喪地回到了家。突然,我發現了找不到樂樂的原因。以往,如果我的書桌沒收理干凈,樂樂便會眉頭緊鎖,比手畫腳的指點我整理書桌,可是現在,沒有樂樂的監督,我的書桌變得亂七八糟,書本沒有秩序的亂甩在書桌上,折斷的鉛筆到處都是。我一鼓作氣,將書桌收拾得耳目一新。
這時,我發現,我的肩上趴著一個小精靈,她穿著紅色的小裙子,齊耳的短發是橙紅色的,紅潤的臉龐上帶著甜甜的微笑,呀,這不就是樂樂嗎?我不由自主的牽起她的手,轉了一圈又一圈,我在走廊里飛快的奔跑,嘴中也隨著我愉快的步伐不禁唱起《快樂你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