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推薦 > 電影的簡介

電影的簡介

發布時間:2022-05-01 00:44:18

A. 電影簡介

電影,也稱映畫。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現代藝術。是一門可以容納文學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等多種藝術的綜合藝術,但它又具有獨自的藝術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這種藝術性極強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
電影: diàn yǐng
英文:1. movie 2. film
法文:1.Film
近義詞:影視
一種綜合藝術,亦正如藝術本身,有著復雜而繁多的科系。電影世界裡有很多不同種類的電影,也有很多種電影的分類方法。
用強燈光把拍攝的形象連續放映在銀幕上,看起來像實在活動的形象。
從有聲電影到現在,已經發展到了科技的時代,運用大量的電腦特技製作出來的電影,受廣大中年以下的朋友歡迎。
國外電影廣告在美國和英國的電影廣告中,有這樣八種標記:美國 X——禁止未成年者觀看的影片;G——所有觀眾可看片;R——十七歲以下禁止觀看;PG——一般觀眾可看;英國 U——內容正派片;A——一般觀眾可看片;X——18歲以下青少年禁看片;AA——少年兒童禁看的兇殺片。
電影一種以現代科技成果為工具與材料,運用創造視覺形象和鏡頭組接的表現手段,在銀幕的空間和時間里,塑造運動的、音畫結合的、逼真的具體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的現代藝術。電影能准確地「還原」現實世界,給人以逼真感、親近感,宛如身臨其境。電影的這種特性,可以滿足人們更廣闊、更真實地感受生活的願望。

下回再問說清楚點,真不知道,您要什麼...

B. 電影的基本介紹

電影最早是因為19世紀美國國家生活水平上升,緊接著大眾需要的娛樂產物。
電影根據視覺暫留原理,運用照相(以及錄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聲音)攝錄在膠片上,通過放映(同時還原聲音),用電的方式將活動影像投射到銀幕上(以及同步聲音)以表現一定內容的現代技術。
電影 是一種視覺及聽覺藝術,利用膠卷、錄像帶或數位媒體將影像和聲音捕捉,再加上後期的編輯工作而成。
電影是一種綜合的現代藝術,亦正如藝術本身,有著復雜而繁多的科系,電影世界裡有很多不同類型的電影,也有很多種電影的分類方法。
電影從有聲電影開始發展,已經到了電影的特技時代了。運用大量的電腦特技製作出來的電影,受廣大中年以下的朋友歡迎。
國外電影廣告在美國和英國的電影廣告中,有這樣八種標記:
(1)美國X——禁止未成年者觀看的影片,G——所有觀眾可看片,R——十七歲以下禁止觀看,PG——一般觀眾可看。
(2)英國U——內容正派片,A——一般觀眾可看片,X——18歲以下青少年禁看片,AA——少年兒童禁看的兇殺片。
電影其實就是被人稱之為藝術而迂迴戲話的一幕聯想而已。
1911年義大利詩人和電影先驅者喬托·卡努杜發表了一篇名為《第七藝術宣言》的論著,他在世界電影史上第一次宣稱電影是一種表演藝術,從此,「第七藝術」就成為了電影藝術的同義詞。
現如今有3D電影,是視覺的「長寬高」。美國拍攝電影有5D拍攝技術。
其中電影最高的獎項為「美國電影奧斯卡金像獎、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C. 愛國影片的簡介

1、《平原游擊隊》蘇里、武兆堤執導,郭振清、方化、張瑩、杜德夫、梁音、周森冠主演的戰爭片,於1955年1月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根據邢野舞台劇《游擊隊長》改編。講述了在1943年秋,游擊隊長李向陽接到牽制日軍駐守某縣城的松井部隊的任務,與敵人機智、巧妙的周旋,並最終克敵制勝的故事。

2、《地道戰》是1965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電影,由任旭東執導、朱龍廣主演,於1966年元旦在全國上映。該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為了粉碎敵人的「掃盪」,河北省冀中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創新地利用地道戰的斗爭方式打擊日本侵略者的故事。截至2012年,已創造出共30億人次觀看的紀錄。

3、《上甘嶺》是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故事片。由沙蒙、林杉執導,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等主演。於1956年12月1日上映。影片改編自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講述了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堅守陣地,與敵人浴血奮戰,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

4、《南征北戰》為1974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彩色故事片,由成蔭、王炎執導,王尚信、 張勇手、魯非、白志迪、田寶富 等出演。

該片翻拍自1952年的同名電影,講述了解放戰爭中,在華東戰場上,人民解放軍某部隊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正確運用毛澤東運動戰的戰略思想,消滅敵人取得勝利的故事。

5、《洪湖赤衛隊》由謝添、陳方千、徐楓執導,王玉珍主演,於1961年春節開始在中國公映,1977年1月1日重新放映。

該片根據湖北省實驗歌劇團演出的同名歌劇改編,講述了20世紀30年代,韓英帶領洪湖赤衛隊與敵人展開艱苦鬥爭,保衛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紅色政權的故事。

D. 電影的劇情簡介怎麼寫

不知道你的電影是什麼類型的,也不知道你要多長,一般的簡介幾百字就差不多了,一般就是將背景+人物+時間+一些疑點,以下是親愛的電影的範例:
田文軍和妻子魯曉娟婚姻破裂,兒子田鵬是二人唯一牽絆。一天,田鵬外出玩耍,一去不返。尋子路上,田文軍夫婦偶然結識了一群同樣失去孩子的父母。大家相互扶持慰藉,從不放過一絲線索希望。
多年過去,一個看似可靠的線索再次降臨,促使田文軍等人跋涉千里穿州過省,終在一戶偏僻村落人家中,看到一個像極兒子的身影。在孩子的身後,卻站著一個他喊著「媽媽」的農村婦人李紅琴。丟失的摯愛能否找回?殘缺的家能否真的破鏡重圓? 尋子背後,一場親情風暴正席捲而至。

E. 一部電影的簡介是否是這部電影的精華

不一定是精華,電影中的精華需要人們去不斷地挖掘。

也許某一部電影能夠打動你的情節,未必能夠打動他人,打動他人的情節也未必能夠感動你,唐代的詩人柳宗元曾經說過一句話:「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我想,能在看完電影後反思自己的人生,反思自己的行為,反思自己的生活,是導演想要通過電影傳達的目的,也是電影這門藝術的魅力。

F. 世界著名電影及內容簡介

有一種電影,它能讓你回味並且思考生存的意義與愛情的真諦,它的斑駁光影能封存在記憶里永遠不會褪色;有一種愛情,他能把生命中曾經失去的美麗轉化為一卷無影無形的膠片珍藏在心中,如酒一般越存越醇。有一部叫《英國病人》的影片,它讓我們在流暢大氣的影象里見證了烽火年代的點滴印記。當這些承載著情感與回憶的膠片在閃爍的記錄中被復活時,愛情與人性的美好得到了最完美的呈現,並讓我們在這段超越了國界與道德的戰火愛情中,享受到心靈回歸自我的寧靜,品味到生存與命運的變幻莫測,並帶著永遠無法企及的愛情夢幻奔向永恆。

影片《英國病人》改編自著名作家邁克爾·翁達吉曾獲普立茲等各項文學獎的同名愛情巨著。小說講述了兩個哀宛感人的愛情故事,雖然兩段故事的結局完全不同,卻又意想不到的糾葛在一起。並把愛情這個人類永恆的主題放置在殘酷的戰火年代,悲嘆出命運與情感的無常,形成一部關於愛、關於人性的史詩畫卷。如果說作家邁克爾·翁達吉用揮灑的筆觸描繪出一幅烽火歲月的人性浮雕,那麼英國著名導演安東尼·明格拉則用深沉細膩的光影釋放出愛情的光輝,並用時空交錯的手法展現出心靈渴望超越的深層意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名在沙漠中意外墜機導致全身燒傷的男子被救起,身處義大利的加拿大籍護士在荒廢的修道院中看養了他。這名如迷一般的英國病人開始每天向善良的護士訴說一段迷樣的愛情故事。這段愛情將兩個生命緊緊的連接在一起,超越了信仰與倫理,沖破了國界與道德。似乎世間的一切在這樣的愛情面前都是蒼白而軟弱的,但這份執著的愛卻在殘酷的現實下也如玻璃玫瑰一樣脆弱的不堪一擊。然而,難以控制的戰火卻毀滅了英國病人和他的戀人,他們死於戰爭,更死於愛情,死於難以控制的「擁有和被擁有」。為了愛情挺而走險的歐洲貴族,擅離職守的英軍護士,內心充滿矛盾的錫克族士兵,被砍掉兩根手指的雙重間諜,這些受到戰爭重創的人們都有一種超越的渴望。這種渴望潛藏在被制約、被規范了的人性底層,就猶如那被掩埋在荒漠之中的古老壁畫。

在回憶與現實互相交錯的時空下,影片中的所有人都成為了戰爭的受害者,他們在人性,國界與戰爭的面前都顯得是那麼軟弱與渺小。雖然他們自身的愛是具有毀滅性的,但卻無法與戰爭所帶來的災難相比。也許在戰火中脆弱的生命只有超越戰爭,回歸到愛,回歸人性才能得到心靈的平靜。於是,英國病人的愛情在影片中被演化為某種符號,象徵著個體在戰爭中的精神創傷,傳遞著關於忘卻與記憶、傷痛與瘋狂、精神與慾望的種種信息。身受戰爭重創的人們,渴想著用愛來呵護與滋潤自身;「英國病人」 ,就成為了一種走向文明的人性象徵。而戰爭在影片當中,就如同那漫漫大漠 ,蠻野又空禿 ,凌人而酷吏,宛若是一抹罪惡的荒沙。

或許亂世中無法把握的愛情,都透著一種悲涼,因戰爭失落的情感也讓人無奈。而在戰火中演繹的愛情故事,蘊涵了太多的深情與無奈。愛是人類永恆的主題,愛情只有在亂世中才顯得奪目和珍貴,戰爭也只有在愛情的嘆息面前才顯得既殘酷又無力。影片中的英國病人在面對死亡時是無悔的,正象他的情人臨死時在日記中寫到的那樣:我們雖死,但卻飽含著愛與經歷。他們在生活上、情感上的糾葛與沖突全來源於自我身心的迷惘與彷徨。經歷戰火的洗劫後,英國病人也似乎只能生活在對往事的回憶當中,希望能從思索中重新找回人生的方向,逃避著思想與情感的痛苦與折磨,也許他那顆充滿遺憾的心靈永遠也找不到心靈在戰爭後的歸宿與寧靜。當道德的大廈倒塌後,當信仰的天平失去指針後,這些從戰爭暴力的漩渦中倖存下來的人,將要受著比戰爭本身還要沉痛的創痛……

G. 電影的內容簡介

要是有人說起《上流社會》,你就想起《費城故事》嗎?查理士·羅頓、杜利華·霍華德和扮演布萊船長的安東尼·霍普金斯等人你有什麼印象嗎?你知道玫瑰花蕾是什麼東西嗎?要是你對此一概不知,那麼《電影~速成讀本》可助你一臂之力:
·假定你對電影的歷史毫無所知,
·從巴斯特·基頓到科恩兄弟,搜羅無遺,
·告訴你巨片產生的內幕及其導演的真相,
·穿插以劇照和人物肖像,
·提供以影棚行話,介紹影片流派。

H. 電影劇情簡介

黑色乒乓16歲的保羅忽然出現在叔叔家,說他要來度假。叔叔和嬸嬸盡管心中不快,但也不得不接納這個行為乖張的侄子。潛藏在這個完美家庭底層的沖突,因為保羅的到來一一浮現,一張張虛偽的中產面具,也在慾望的沖擊之下破碎。導演初試啼聲即被喻為德國當代電影最重要的新銳,全片婉如現代版《定理》,以黑色幽默嘲弄中產階級的虛偽,震驚嘎納影展影評人周單元。... 美國禁忌1985年出品的美國經典亂倫劇《Taboo American Style》講述了一貧一富兩個家庭之間連鎖發生的一系列出軌、亂倫事件,合理的劇情發展、細膩的人物刻畫使得情節真實可信,反映了現代社會里當道德、理想變成只是空洞、虛偽的口號後,人類的行為到底可以走到多遠…… 第1集:殘酷的開端:虛偽、庸俗、刻薄的中產階級家庭婦女Seleren夫人嫌貧愛富,對子女要求嚴格,而當她與花匠Chinaski通姦的事情敗露後,她在家庭里所標榜的「理想、道德觀」一夜之間全面崩潰,由思想前衛、放盪不羈的女兒Nina所引發的兩個家庭之間一系列的亂倫劇揭開了帷幕……歡迎回家◎簡介
R.J.斯蒂文斯(馬丁�6�1勞倫斯)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時隔多年重回家鄉,鄉里鄉親親朋好友竟然還是把他當成毛頭小子,繼續用粗魯方式對待他,噢,還有他10歲的兒子,還有他那身材傲人長相甜美的未婚妻,已經他家養的小寵物狗。一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南方一名叫「旱泉」的小鎮里,斯蒂文斯一家人就成了啥都不是的人物。
斯蒂文斯原來心裡的劇本並不是這樣的。他現在已經是腕級人物,主持脫口秀節目紅遍全美國,人民心目中的大師級人物,他所推銷的成功哲學成功理論影響全美無數觀眾,因此,人們都尊稱他為R.J.博士。R.J.博士,如今在洛杉磯是人人敬仰的大人物了。
適逢父母50周年結婚紀念日,R.J.博士盤算著是時候回趟家給老父老母慶賀慶賀,而且,順便在父老鄉親面前露露臉,讓大家都來看看,他這個當年一直被戲稱為蠢小子的小黑孩,現在到底變成何等風光的大人物。
一心盤算回家顯擺並接受親戚朝拜的斯蒂文斯一回到家就發現事情完全失控。首先他與未婚妻那標準的明星身材成為家鄉人笑點之一,在「厚重」的家鄉人面前,斯蒂文斯無疑是飢民。其次,親朋好友根本就不明白斯蒂文斯所講的成功哲學到底是啥玩意。最後,好久不見的親戚還大聲宣講斯蒂文斯小時候做過的糗事,還得這個聲名遠揚的R.J.博士在未婚妻和孩子面前丟盡了臉。種種的一切讓斯蒂文斯相當困擾,原來家鄉人依然當他是個普通的南方小鎮笨小伙羅斯科�6�1詹金斯,然而,在歷盡「丟臉事」之後,斯蒂文斯突然感受到久違的親切感,有多長時間,他沒像今天這樣放下一切偽裝,以最坦誠的姿態出現在眾人面前了啊

I. 關於電影的內容簡介

科克托喜歡強調自己是假的電影藝術家,電影不是他的職業,他使用電影,就像開車,是為了用文字以外的方式「展示」詩歌、小說、戲劇或文論。《關於電影(第2版)》匯集了科克托對電影的思考,對當時的導演、演員和重要作品的評論,以及對他自己所謂「電影之詩」的詳細分析和說明。在這些文章里,熟悉他的人將會發現一個忠實於自我的科克托:高級木器匠人,絲毫不是招魂巫師;被存在和創造之難折磨著;總是站在被告,而不是法官一邊。
科克托與查理·卓別林同時出生於1889年,所不同的是,卓別林出生於英國倫敦一個平民的家庭,而科克托則降生於巴黎一個富有的家庭,自幼便浸潤於上流社會的氛圍中。六歲的時候,科克托便觀看了盧米埃爾兄弟早期的影片《水澆園斗等,並接觸到了戲劇和馬戲。他九歲的時候,父親開槍自殺。父親的死成了他一生都無法擺脫的魔咒,悲劇主題在他日後的創作中循環出現,死亡與血追隨著他的作品,如《詩人之血》、《雙頭鷹》、《永恆的回歸》、《俄耳甫斯的遺囑》等。極具藝術修養的外祖父每個周末都帶他去聽音樂會,他因此發現了貝多芬、李斯特、瓦格納等,音樂的熏陶對他一生的創造精神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盡管他涉足的藝術領域甚廣,真正留下來的,或許正如弗朗索瓦·佩里耶所說,「還是他的電影」。他的藝術聲譽主要來自於電影,他甚至被認為是法國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最偉大的導演之一。他不僅與雷諾阿、布萊松等人齊名,更作為不受教條約束、進行自由創作的藝術家典型,得到戈達爾、特呂弗、雷乃、德米?群罄吹男呂順蹦昵岬佳菝塹難瞿健?
其實,科克托直到1927年才嘗試電影拍攝,而這部與一些朋友一起拍攝的、題為《讓·科克托拍電影》的16毫米影片已無處找尋。當諾阿耶家族在1929年底建議他拍攝一部動畫片的時候,可以說,他對電影拍攝知之甚少。然而,他很快在電影里找到了實現自己夢想的新空間、新語言,最初的動畫片最終在1930年變成了傳世先鋒派影片《詩人之血》。
如果說令超現實主義者們反感的《詩人之血》成了心理學家和電影愛好者感興趣的典型,那麼1943年拍攝的《永恆的回歸》終於為他贏得了觀眾,這部以中世紀特里斯唐和伊澤的傳說為原型的現代故事,重新燃起了他對電影的激情。而大獲成功的《美女與野獸》則可以說是幻夢劇作中最傑出的一部影片。
科克托將電影作為表現自我的方式。他借古希臘神話中的詩人俄耳甫斯之名,唱出了詩人之歌《俄耳甫斯》和《俄耳甫斯的遺囑》。他說:「《俄耳甫斯》曾經是我的『總和』,我將我全部的生活都放了進去。」而「《俄耳甫斯的遺囑》將是我對電影的告別」,「將是人們在船或火車消失之前揮動的手帕」。
於科克托而言,電影應該是以詩的形式來探索世界的另一種方式。他對於電影的獨到見解,在《關於電影》一書里,有著詳盡的論述。他向來強調電影的藝術性,將電影稱為第十位繆斯,雖然年輕,但也應像其他繆斯一樣擁有高貴的身份。他多次引用穆索斯基臨死時驚人的預言:「未來的藝術將是那些會動的雕像。」會動的雕像即電影,電影即藝術。他厭惡以商業為目的的電影,急功近利使電影誤解它作為繆斯的神聖使命。他崇尚黑白電影,彩色就像「吸引昆蟲的假花」,將淡化電影的神話色彩,使電影里會動的雕像接近現實,變得庸俗。
科克托的影片通常曲高和寡,這也許與他對電影的藝術要求吻合。他希望電影能跟其他繆斯一樣,做一隻母螳螂,吞噬它愛的人,讓愛人的作品代替愛人活著。偉大的藝術品通常在藝術家死後獲得價值。科克托影片的價值,在電影史里才充分顯現出來。應該不要忘記的是,科克托還為眾多法國著名導演編寫了劇本,其中就有布萊松的傑作《布洛涅樹林里的女人們》。因此,這位詩人電影藝術家在法國電影里的地位是不容忽視的。

閱讀全文

與電影的簡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啊搖籃電影對老師的啟發 瀏覽:752
英語新聞的電影名稱 瀏覽:395
qq視頻怎麼放電影 瀏覽:625
虎頭山老電影完整版 瀏覽:148
羅永浩星巴克打臉電影名字 瀏覽:93
日本電影致命女人 瀏覽:505
在微信上買電影票怎麼用會員卡 瀏覽:235
女人的心思電影 瀏覽:791
孫紅雷新拍黑社會電影 瀏覽:329
什麼比較色的電影 瀏覽:996
相同台詞電影片段 瀏覽:262
好看的倫理電影手機版 瀏覽:335
高清修復版戲曲老電影 瀏覽:374
全球電影史上最經典的對白 瀏覽:149
韋小寶電影在線粵語 瀏覽:856
女主是機器人的日漫電影 瀏覽:409
韓國電影的九最後結局 瀏覽:662
2020最恐怖電影排行榜前十名大陸 瀏覽:723
美女骨折電影 瀏覽:10
電影有雀女人 瀏覽: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