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推薦 > 在路上電影結局

在路上電影結局

發布時間:2023-08-11 19:21:18

❶ 在路上這部院線電影是誰主演的 主要什麼題材

在路上 On the Road

導演:沃爾特·塞勒斯
編劇:何塞·里維拉/傑克·凱魯亞克
主演:薩姆·賴利/加內特·赫德蘭/克里斯汀·斯圖爾特/艾米·亞當斯/湯姆·斯圖里奇/更多...
類型:劇情/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 英國 / 法國 / 巴西
語言:英語 / 法語
上映日期:2012-05-23(法國)
片長:124分鍾/ 137分鍾
又名:浪盪青春(港) / 浪盪世代(台)
IMDb鏈接:tt0337692

賽爾(薩姆·賴利 Sam Riley 飾) 是一個追尋靈感,渴望遨遊的年輕作家,迪安·莫里亞蒂(加內特·赫德蘭 Garrett Hedlund 飾)則是個風流率性,曾幾進監獄的不安少年,還娶了16歲的浪盪姑娘瑪麗露(克里斯汀·斯圖爾特 Kristen Stewart 飾)為妻。然而賽爾十分喜歡迪安充滿激情的生活,迪安則欽佩賽爾的風度與學識,三個迷戀自由的年輕人結識後,很快便決定拋下生活,一同行走在路上。他們一路搭便車,吸大麻,行時高歌,醉時沉思。在穿越美國東西的大道上,放浪形骸,追尋自我,燃燒青春。

影片改編自美國作家傑克·凱魯亞克的自傳性同名小說,該小說被奉為「跨掉的一代」的聖經。

作品鑒賞

同實際生活中的垮掉一代一樣,《在路上》里的這些人物也是一些蔑視政治權威、世俗觀念、傳統道德和法規法紀的離經叛道的青年人。在麥卡錫時代高壓而沉悶的社會里,這些青年人感到了難以忍受的壓抑和束縛,總在尋求援脫。他們在美洲遼闊的大陸上瘋狂地開著快車無休止地往返奔波,就因為他們在尋求本能的釋放、自我的表達和精神的自由。他們吸毒、放縱性行為、沉浸於爵士樂,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他們尋求靈魂解放的極端表現,而脫光衣服,赤身裸體,則是他們擺脫束縛的象徵性行為。不過,《在路上》並非僅僅在反映這些育年人如何挑戰主流文化,如何發泄對它的不滿並竭力擺脫其束縛。也就是說,它並不僅僅是在否定,更重要的是,它還致力於表現這些青年人在痛苦地探索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信仰。凱魯亞克的最深刻之處,也許還不在於他在作品中表現了垮掉一代極端的生活體驗,他們的反叛與追求,以及他們的仿涅與痛苦,而更在於他對包括他本人在內的由迪恩所體現的那種垮掉一代運動本身的思考。正是這種思考最好地表現了凱魯亞克和垮掉派作家們在精神上的不斷追求和對自身的水無止境地超越。

《在路上》小說中的生活在巨大的矛盾中的年輕人們,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反叛,與所謂的一切社會的「正統」和「秩序」決裂並且決不妥協,固執地獨自上路,拋開一切束縛性的枷鎖。瘋狂地尋找著出路、價值、愛情,或者其他。可是,選擇歸選擇,在實際的疲憊奔波在路上的過程中,他們終究還是會懺悔。向世俗的道德、責任、價值懺悔。乖孩子的路,病人的路,五彩的路,浪盪子的路。任何路。那是一條在任何地方、給任何人走的路。到底在什麼地方,給什麼人,怎麼走?無從回答,沒人會回答。從某種意義上說,同樣是在寫人類共通的精神懺悔。《在路上》中體現的懺悔情緒、所反映的懺悔主題的產生,是有著多方面重要原因的,既有美國社會現實的混亂與荒誕的影響,又有西方文化歷史傳統的反思精神的作用,既有生命個體本身天法擺脫的矛盾因惑的原因,又受到作者凱魯亞克本身具有的深重的個性化的懺悔意識的制約。

如同別的經典作品一樣,凱魯亞克的書也反映了當時主流社會對待婦女的態度。小說中薩爾和迪安用諸如「腰子」、「小姐」、「賣弄風騷」、「肥碩」等詞語稱呼他們見到的姑娘和女侍者,實則表現出了男權社會對女性的輕視和侮辱。雖然凱魯亞克借薩爾之口幾次表達了他對這些婦女的同情,但他做的更多的卻是去適應,而不是改變。總之,《在路上》中的女性雖然不是整部書描寫的主要對象,但正是因為有了她們的支撐和襯托,書中的男性形象才會如此鮮活。垮掉一代的瘋狂和放縱才會如此真實地展現在讀者的面前。

藝術特色

《在路上》的創作本身就是自發性寫作的典範。從創作時間看,這部小說應該說是垮掉派的第一部傑作。這部小說,同其他垮掉派作家和詩人的創作一樣,明顯繼承和進一步發揚了惠特曼詩歌傳統,突出地表現出「自發性寫作」的性質和特點,使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風格達到了高度的統一。

該書具有濃郁的象徵主義色彩,這種象徵手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在人物生活變化的同時,也伴隨著季節的變化二例如,在紐約、南方和新奧爾良的時候正值春季,在衣阿華、內布拉斯加、丹佛、內華達、聖路易和印第安納的時候是秋季,而在布特、北達科他、波特蘭和愛達荷的時候就變成了冬季;第二,色彩意象和高度個性化的象徵主義;第三,宗教方面的象徵主義二在整個故事中,敘述者不斷追求的「它」,就是一個典型的追求形象。

作品影響

《在路上》出版後名列暢銷書排行榜,除了1960年代初的遲滯,一直在美國和西歐國家銷量穩定。至已售出300多萬本,在美國、日本、西班牙、法國、義大利和中國出版發行,被譯成25種語言。

這部作品對美國文學影響巨大,作為突破美國戰後保守文化、追求個性解放的破冰之作,凱魯亞克的《在路上》從各個方面影響了美國的文化藝術與價值觀念。1957年《在路上》出版後,凱魯亞克一夜成名。美國售出了億萬條牛仔褲和百萬台煮咖啡機,並且促使無數青年人踏上了漫遊之路。據2007年新聞顯示,本書仍以10萬冊的銷量在美國風行。

《在路上》中文版最初以「黃皮書」的形式在中國流傳,經過「文革」高潮時期的混亂流落到民間。一批經歷過「文革」造反運動的年輕人秘密傳閱著這些「黃皮書」,他們甚至手抄了這部幾十萬字的作品。盡管流傳的范圍並不大,僅限於北京、上海知青群體中的少部分人,但一些人被書中那些被禁錮的思想和情感所蠱惑。時為知青的芒克、彭剛等人在看了《在路上》後,甚至模仿著離開知青點,去四處流浪。當然,他們很快窮途末路,不得不求助於當地警方,才得以返回。這些人當中包括如北島、多多、芒克、趙振先等「今天派」群體。

❷ 克里斯汀在路上時間點在哪

當地時間9月10日。克里斯汀斯圖爾特為電影《在路上》站台,亮相紐約放映活動。電影簡介:賽爾是一個追尋靈感,渴望遨遊的年輕作家,迪安莫里亞蒂則是個風流率性,曾幾進監獄的不安少年,還娶了16歲的浪盪姑娘瑪麗露為妻。然而賽爾十分喜歡迪安充滿激情的生活,迪安則欽佩賽爾的風度與學識,三個迷戀自由的年輕人結識後,很快便決定拋下生活,一同行走在路上。他們一路搭便車,吸大麻,行時高歌,醉時沉思。在穿越美國東西的大道上,放浪形骸,追尋自我,燃燒青春。

❸ 在路上完整版電影

鏈接:https://pan..com/s/1fVbFfIqNnPK9dkYQQ5iwhg

提取碼:ni28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作品簡介:《在路上》由沃爾特·塞勒斯執導,加內特·赫德蘭、薩姆·賴利、克里斯汀·斯圖爾特、艾米·亞當斯、湯姆·斯圖里奇、克爾斯滕·鄧斯特、維果·莫特森主演的劇情片,影片改編自傑克·凱魯亞克的同名原著小說,講述「我」同一個狂熱的垮掉分子迪安·莫里亞蒂以及其他幾個朋友三次從美國西海岸到東海岸的穿梭旅行。

❹ 《在路上》的作者是是誰

《在路上》的作者是美國小說家傑克·凱魯亞克。
藏頭詩航母根據各種相關資料,編輯出來的美國小說家傑克·凱魯亞克的人生軌跡圖如下:
1948年~1950年開始構思小說《在路上》,第一次同卡薩迪以《在路上》主人公狄安原型,橫越美國,最後到達墨西哥城。
1950年《鎮與城》出版,與第二任妻子哈維蒂結婚。
1951年4月,在紐約公寓內的一卷打字紙上寫出了《在路上》。10月,提出「自發式寫作」方法,開始修改《在路上》。
1951年~1952年在紐約和舊金山寫作小說《戈迪的幻想》,該書於1972年出版。
1952年在墨西哥城寫作小說《薩克斯醫生》,該書於1959年出版。
1953年在紐約寫作小說《瑪吉·卡薩迪》和小說《地下人》。
1954年在紐約和加利福尼亞州開始研究佛學,在舊金山寫成詩集《舊金山布魯斯》。
1955年寫作《墨西哥城布魯斯》,在墨西哥城開始寫作長篇小說《特麗斯特莎》。10月3日,同金斯堡等出席舊金山「六畫廊」詩歌朗誦會,金斯堡朗誦《嚎叫》,大獲成功。
1956年在墨西哥城完成小說《特麗斯特莎》,在北卡羅來納開始寫小說《傑拉德的幻想》,在華盛頓州和墨西哥城完成長篇小說《孤獨的天使》第一部。
1957年3月到法國和英國作短暫旅遊。同年9月初《在路上》由紐約維京出版社出版,9月5日,《紐約時報》登出了《在路上》的書評,作者吉爾伯特·米爾斯坦毫不吝嗇地將贊美獻給當時尚默默無聞的凱魯亞克。接下來在佛羅里達即開始寫小說《達摩流浪漢》,一名《法丐》。《達摩流浪漢》於1958年1月期間出版。
1958年~1960年寫成小說《孤獨的旅人》手稿。
1961年在新墨西哥城完成小說《孤獨的天使》第二部,在佛羅里達寫成小說《大瑟爾》。
《大瑟爾》1962年出版。在凱魯亞克以往的半自傳小說中,主人公一般為四處為家的流浪旅行者,但在這本書中,凱魯亞克首次描繪了自己作為暢銷作家、「垮掉的一代之王」的生活。他反思了自己如何從25歲的新銳作家轉變為40歲的酗酒且憤世嫉俗的中年人,也表達了自己對美國從1940年代至1960年代的變化的失望:美國變得越來越冷酷了。2013年美國導演麥克·鮑力施,將其拍攝成同名電影。
《荒涼天使》是凱魯亞克1964年創作完成的又一部不停地在路上探索的自傳體小說。
1965年在佛羅里達寫成小說《薩托里在巴黎》,該書於1966年出版。
1966年5月同母親遷往故鄉洛威爾,11月9日同第三任妻子斯特拉結婚。
1967年在洛威爾寫作小說《杜洛阿茲的虛榮》。
1968年,傑克·凱魯亞克到歐洲作短期旅行。《杜洛茲的虛榮(傑克·杜洛茲歷險教育記1935-1946)》,傑克·凱魯亞克生前的最後一部半自傳性小說,發表於一九六八年。小說用給妻子寫信的形式,記敘了一九三五年至一九四六年間,作者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洛厄爾高中和哥倫比亞大學的求學經歷,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商船,海軍,監獄等地的冒險歷程。凱魯亞克(杜洛茲),一個熱情優秀的橄欖球運動員,獲得了哥倫比亞大學的優秀運動員獎學金,從有著法國一加拿大文化背景的美國小鎮勞工階層家庭,一下子踏入了大部分學生都是富家子弟的美國常春藤名校,滿懷美麗的憧憬,帶著父母殷切的期盼,一心想成為橄欖球明星,在運動場上一鳴驚人,但因與教練關系不和,沒法實現他成為著名運動員的理想。賽場的挫折更激發他刻苦讀書,努力創作。為了汲取寫作養料,他下海,吸毒,參軍,入獄,親身體驗了美國底層形形色色人民的真實生活,他的經歷從一個側面非常生動地展現了這一時期美國人民,學生,士兵,TA,海員等各類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尤其是底層人士的生活狀態,可以說是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一幅美國百態圖。
1969年10月21日病死於佛羅里達州聖彼德斯堡。

❺ 電影在路上講了什麼

這部電影說白了就是講主人公同一個狂熱的垮掉分子迪安·莫里亞蒂以及其他幾個朋友三次從美國西海岸到東海岸的穿梭旅行。就像中國同名電影那個講述了男女主角由於某種偶然原因走到了一起。男人年屆中年,沉默寡言;女孩二十齣頭,刁蠻任性。他們開著越野吉普一路西行,沿途沒有落腳的地方,傍晚只好在荒郊野外升起篝火露宿。在路上,在無垠的曠野,在燃燒的火堆旁,兩個落拓的男女彼此間產生微妙情感。男人漸漸敞開心扉,向女孩講述自己的童年,不堪回首的過往;女孩也板掉任性的毛病,對這個中年男子述說自己的苦惱。兩人拋開原初的成見,共同度過了幾日情侶般甜蜜而短暫的時光。他們結束了旅程,分道揚鑣,隨後各自隱退到自己平靜而平凡的生活之中。但造目光剎那間碰撞在一起。時間在那個時刻戛然而止,所有的言語一切的表情,千思萬緒,都化作無限悵惘,凝滯在彼此臉上。火車相錯開動,撕扯著他們相互眺望的視線。他們的臉龐,閃落在白駒過隙間。結局不是很好但是,特別令人沉思。可以從中理解所謂的垮掉的一代的意義

閱讀全文

與在路上電影結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男人被女孩砍掉四肢什麼電影 瀏覽:691
兒童英語卡通電影 瀏覽:666
恐龍電影兒童 瀏覽:258
推薦好看的電影影院 瀏覽:529
美國囚禁電影結局 瀏覽:832
大小眼電影高清 瀏覽:454
鬼畫符電影字幕 瀏覽:273
美國一個胖女孩的電影 瀏覽:12
電影紅星照耀中國免費 瀏覽:360
老電影祥林嫂完整版 瀏覽:706
超棒的電影英文翻譯 瀏覽:539
小丑與哈莉奎茵電影叫什麼 瀏覽:893
2d電影共7排坐哪個位置好 瀏覽:903
青春學校系列電影下載 瀏覽:668
大人物這部電影在哪裡拍的 瀏覽:211
獅子王電影2019中英文台詞 瀏覽:278
搞笑電影大全前十名中國的 瀏覽:454
哪個電影抄襲的流浪地球 瀏覽:714
英文電影觀後感英語版100詞 瀏覽:380
愛情的限度電影中文版 瀏覽: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