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兒子快四周歲了,第一次看電影,看到感人的地方,哭出來了,這個年齡也會被感動嗎
正常,不用擔心的。
B. 小朋友看電影時鬧騰怎麼辦
首先,用你的雙眼看著他,不要讓孩子感覺害怕。孩子會意識到你,是你在看著他,然後,你用認真的話問問他,或者和他講道理。多聽聽孩子的心聲,沒毛病。也有很多家長不是打就是罵,打出來的孩子,是叛逆,教出來的孩子是聰明。
C. 在看電影時有小孩一直在哭鬧應該怎麼辦
我覺得這個應該把小孩帶出去,直接和小孩的家長溝通,畢竟是公共場所,影響到別人的觀影心情,我覺得是特別不好的。
D. 看電影遇到熊孩子一直哭鬧,父母也不管,你會怎麼做
給他們一些吃的,隱搭安撫一下他們,或者很溫柔告訴他們小點聲,畢竟不是自己家的小朋友,還襪攜老告升是要注意一下態度的。
E. 看《你好李煥英》時孩子哭得稀里嘩啦,過後就忘了,這是為何
看《你好李煥英》時孩子哭得稀里嘩啦,但是回家了以後就將其忘記了,這是因為孩子和家長所看到的內容和角度都是不一樣的。如果家長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上來看這個電影的話,似乎就能明白為什麼孩子會有這種轉變了,因為孩子在看電影的時候總是會不自覺的將自己的母親和電影中的母親進行比較。孩子在看電影的時候可能會覺得女主覺得媽媽非常好,在這個時候他們就會認為自己的媽媽不夠好。
每個人在看電影的時候都有著代入的功效,所以哭是很正常的,但是並不是哭過一次以後就直接將劇中的所有內容都記在了腦海中。因為成年人對這些影視作品幾乎也處於看過就忘的現象,更不要說一個小孩子了。所以小孩子是需要一個理性的成長空間,而並非是看一個電影以後就能直接出現本質的變化。家長不要想著將電影帶入到現實生活中,否則的話家長只能收獲到失落。
F. 孩子看電視感動的哭,沒有什麼影響吧
我認為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小孩的心靈是純潔的,這個階段的孩子很單純而且會不加掩飾的表達自己心情。正如古人言「六月天孩兒面」說明小孩喜怒哀樂會受到當時的環境的影響而改變。電視感人情節通常都會配有較悲傷的音樂,畫面中演員的演技也會相當到位。所以小孩看電視時由於音樂的感染,小孩已經將自己代入電視角色,引起了共嗚,所以他哭只是在表達他當時的心情。這就是像是世界各地的孩子從小在一個什麼語言環境下長大就會當地的語言是一個道理,因為他也是受到了語言環境的影響而將自己代入並最終模仿發音是一個道理。
G. 不到三歲的女孩子,看電視經常看哭,是怎麼回事呢
關於電視
一般父母不會想到孩子的睡眠不安、消化不好、心臟跳動不規律、情緒暴躁、疲倦、做事玩耍容易厭倦、吸毒、飲酒、學習困難、手腳不靈活、注意力不能集中等與看電視有關。對於快速發育的幼兒頭腦,電視非但不能提供養分,甚至反而剝奪幼兒腦部吸收適當養分的機會,不僅妨礙腦部發展,還傷害未來的學習能力。
一、感官的不協調。大家如果觀察看電視的孩子就會發現,孩子只要一看電視,就對四周環境沒有反應,看電視的時候眼睛是一動也不動的,電視的畫面跳動頻繁,兒童被畫面一波波一閃而過的畫面所吸引,一直是典型獨特的姿勢呆坐在電視前,整個身體就像固定了一樣。動也不動的眼睛肌肉組群影響整個肌肉組織。看電視的時候只有眼睛耳朵是有溝通的,感官不協調。這不是正常的感官過程。
二、讓孩子學會被動思考,而不是主動思考。
看電視是靜止的,被動的,消極的學習,是孩子中樞神經被動接受。在實際生活中,孩子是主動接受世界的他的眼睛不停轉動,用全身的感覺來感受色彩變化或者對象的動作。但是電視所傳輸的信息十分跳躍,孩子不能理解,所以只是被動接受。長此以往,大腦就會發展成被動的局面,原創性或自我創造能力大為減弱。兒童如果缺乏思考的習慣,電視節目就算提供豐富的資訊,也無法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三、無法消化主動吸收的事物。閱讀電視有兩個過程,一個是對電視節目中各種形式的信息的理解。兒童必須掌握電視節目中各種視覺和聽覺效果的意義,包括對鏡頭的回縮放、全景、圖像的消退、快鏡頭、回房以及各種聲音效果。二是對這些信息進行處理。將各種場景任務的行為和對話翻譯過來,形成一條明晰的故事情節線索。8歲之前,孩子很難將凌亂的電視畫面組合成連續的故事情節,他們不明包電視人物的情節和效果。2-3歲的孩子還不能將電視節目中的形象和真實的事物區分開來。直到4歲才有這種能力,5歲就能判斷電視節目中的真實性了。知道7歲才領會電視的真實性----是杜撰和排演出來的。不過也不一定,在我們國家,這種年齡被延遲了,相當大的孩子對電視劇仍不能分清楚真實與幻想。前不久兩個12歲的孩子看穿越劇的後果便是這種結果。
四、攻擊性行為增加。仔細觀察後會發現,孩子在看完電視後的一段時間內不知道干什麼,還有攻擊傾向,這是一種不自然的不安反應,就如同看電視時不自然的安靜行為一樣。因為身體需要彌補失去的這段時間的運動,否則就不平衡。
攻擊性兒童對暴力節目有著特別的偏好。雖然電視節目中也有很多親社會行為,但是孩子更注意暴力行為,而漏掉親社會行為。經常觀看暴力電視的孩子會認為生活中有更多的暴力。因此也會認為世界是一個危險暴力的世界。
五、易形成漠視心理。電視暴力更能增加兒童對暴力行為容忍能力,他們更容易容忍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暴力行為,久而久之會形成漠視。
六、缺乏想像力。孩子需要的是建構自己的畫面,孩子通過構建自己的圖像從而構建自己的身體,這是7歲以前孩子的最主要的工作。「創造畫面的想像,不僅是娛樂,也是我們夢想與直覺、激勵等高層思考的基礎。」我們用圖像來夢想、思考、幻想未來的可能性。「看電視造成的問題,就是使得孩童習慣於完全不用自己的想像思考能力。」失去了創造畫面的能力,連夢想的能力都受到影響。
孩子看電視後,動作變得沖動、不協調,游戲內容也不再像過去用木棍與石頭做東西,取而代之的是重復演出電視節目的內容,不再自己創造主題,缺乏自己的想像。(聽故事的時候,孩子們可以自由想像故事的圖景;那些被動看著圖畫或電視畫面的孩子,實際上失去了想像的自由。兒童看書時,必須自己創造出所有的情節。兒童一面看,一面要想像出人物的形象、揣摩他們的情緒、模擬他們說話的語調,還要創造出人物周遭的環境,想像環境的感覺。這種自我創造很重要,但是電視並沒有為這創造過程留下發揮的空間。)
七、影響專注能力。電視降低孩子主動聚精會神的能力。孩子看過很多快節奏的電視節目後,再要求他們閱讀或解決復雜的謎題,他們完成的堅持力與意願,都會降低。
因為電視節目用了各種花樣吸引兒童的注意力,使得兒童習慣於因外在的刺激而學習,而非自發的主動學習。一旦碰上難一點的問題,心思就飄向他處,等待轉台。
八、影響身體。一是長胖。孩子坐在那裡,缺少運動。二是視力。現代工業社會的電視和電腦屏幕的快速閃爍的畫面對孩子的視覺非常不利,它會讓孩子視力迅速發展成熟,容易導致弱視和近視。三是語言發展退步。不能通過看電視來讓孩子學習語言和說話,這樣對語言發展不利。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讓6歲孩子看三組節目,嘴唇和發音錯位的,可是孩子們竟然發覺不出來。而孩子早期學習語言,是通過模仿嘴唇的動作來發音的,看電視就會影響他們這種讀唇語的能力。四是心靈依賴。看電視的孩子已經習慣不需要自己努力就可以獲得心靈或精神上的刺激(按鈕式刺激),所以易形成依賴酒精、葯物。真正的學習與解決問題,需要主動與堅持。
九、其他觀點:經常看電視的孩子和別人相處時不會尊重別人,不會保持合適的距離,也就是沒有時間學會交往、不再喜歡看書
不願意閱讀。電視傷害了兒童閱讀能力,是影響未來學習的另一個因素。
電視不僅讓眼睛缺乏運動,也讓我們的心變得懶惰、被動。
不看電視的孩子是受人喜歡的玩伴。
電視控制措施:
1、 限制對電視的收看:規定時間、節目
2、 禁止將看電視作為對孩子的賞罰
3、 鼓勵兒童收看有意義的節目
4、 就電視內容對兒童進行解釋
5、 將節目內容與孩子每天的學習聯系起來(特別是與具體化的事物)
6、 良好的收視習慣做示範
7、 使用權威型家庭教養方式
非原創,主要借鑒《邁向健康的教育》、《兒童發展》以及其他一些觀點
H. 三歲小孩看動畫片被裡面的情節感動,哭得稀里嘩啦,是好還是不好
有什麼不好的,又不是被嚇哭,是被感動哭的。這說明小孩子的心很柔軟啊。現在能夠看到的動畫片都是宣傳正能量的,也沒什麼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