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推薦 > 法國電影野孩子簡介

法國電影野孩子簡介

發布時間:2022-05-07 19:23:31

1. 野孩子的介紹

文藝作品常見的名字。如亦舒的小說,美國、法國的電影,羽泉、楊千嬅等的歌曲。另外由張佺、小索兩人成立的樂隊也以此命名。

2. 想要電影《野孩子》女主角Emma的簡介。。

[編輯本段]艾瑪·羅伯茨 簡介
艾瑪·羅伯茨
個人資料
全名:Emma Rose Roberts
昵稱:Em, Emzie, Emmer
年齡:17
生日;1991/02/10
老家:加里弗尼亞州的洛杉磯市
父母:Eric Roberts (親生父親), Kelly Cunningham (親生母親), Eliza Roberts (後媽), Kelly Nickels (後爸)
解釋一下,Emma出生時,她的親生父母還是男女朋友關系,後分手,各自另尋新歡,所以後面兩個自然是她名義上的後媽後爸了.
兄弟姐妹: Grace Nickels (與Emma同父異母) Keaton Simons (後弟,無血緣關系) Morgan Simons (後姐,無血緣關系)
身高:1.65米
發色:棕色
眼睛:綠色
星座:水瓶座
Julia Roberts是她的姑姑.
[編輯本段]艾瑪·羅伯茨的家庭
她有個後媽叫Eliza
她很愛Mary-Kate與Ashley(就是Olsen Twins,姐妹花)
她最喜歡的電影是"賤女孩"(LL主演)與"律政悄佳人"(Reese Witherspoon主演)
她喜歡奧蘭多布魯姆(精靈王子果然魅力無窮)
她從9歲起就開始演戲
如果表演事業未成功,她想做時尚設計師或學習法律,另外一個選擇是當模特.
她的父親是一名演員,Eric Roberts.
她在電影Blow中出演是因為她能連續說F*CK(應該能猜得出來是什麼詞吧~)四遍.
[編輯本段]艾瑪·羅伯茨最愛
最喜歡的萬聖節裝扮是女巫.
最喜歡的萬聖節糖果是nerds(一種品牌)
在她的Trick or Treat(討糖果的傳統游戲)袋子里發現的最差勁的東西是一粒花生.
她有一把紫色的牙刷.
最喜歡的食物是匹薩(芝士味的)
最喜歡的科目是英語
最喜歡的車是Pink Hummer
最喜歡的興趣愛好是畫畫
最喜歡的運動是排球與網球
最喜歡的寵物是狗
最喜歡的音樂是Hip Hop
最喜歡的書有pictures of hollis woods, The Gossip Girl Series, Staying Fat for Sarah Burns
最喜歡的尼克兒童頻道節目:Drake & Josh(很搞笑的~)
最喜歡的地方是馬裡布
最喜歡的榜樣是母親與Reese Witherspoon(2006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最喜歡的服飾是粉色的UGG(一個靴子鞋類品牌)
最喜歡的活動類型:夏令營
最喜歡的顏色是超粉色與淡黃綠色
Emma有兩只貓,Coco Chanel與Pirate
她的小脾氣是當人們咬指甲的時候(不會吧~~~)
她最喜歡的美容產品是睫毛膏(迪奧的)
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是The O.C.(橘子郡男孩)與Laguna Beach
最喜歡的<橘子郡男孩>人物是(看來Emma真的很敬佩她啊~)與Rachel McAdams(她有演<賤女孩>哦,就是Regina George)
最喜歡的購物之地:Madison and Planet Blue in Malibu
最最喜歡的明星Lifehouse, Michelle Branch, Jojo, Jesse McCartney, Hilary Duff, Usher, Ashlee Simpson, Avril Lavigne, John Mayer, Eminem, The Veronicas.
艾瑪·羅伯茨成名經歷
年輕的演員兼歌手艾瑪·羅伯茨為人所知是從她在電視劇《一本正經(Unfabulous)》中出演歌手艾蒂開始的。這個角色煩惱無助的時候常常喜歡唱歌,歌聲陪伴小姑娘艾蒂度過了青春期的尷尬歲月。艾瑪有個著名的姑媽朱麗婭·羅伯茨(Juila Roberts),她八歲的時候就在姑媽的一部影片里出任臨時演員,開始了星途生涯。艾瑪的母親十分支持她進入演藝圈,給她報名參加吉他課程。艾瑪起初非常反對,不過那時候練就的吉他技藝為她在電視劇中的演出增色不少。2005年,艾瑪發行了首張專輯《Unfabulous and More》,裡面大部分是電視劇《一本正經》的插曲。2007年,她的最新影視作品《神探南茜》系列電影已經上映。
艾瑪·羅伯茨的作品
電視劇《一本正經(Unfabulous)》的歌手艾蒂 (女主角)
<金剛007>(金剛歸來)里聰明可愛的小科學家阿米利婭 (女主角)
<美人魚>里天真叛逆的克萊爾 (女主角之一,與JOJO,薩拉·帕克斯頓共同出演)
<少女秒探>中古怪精靈的神探南茜 (女主角)
專輯:<Unfabulous and More>
《野孩子》2008年
[

3. 有什麼電影內容像《野孩子》,請介紹

片名:Wild Child
譯名:野孩子
導演:尼克·摩爾 Nick Moore
主演:艾瑪·羅伯茨 Emma Roberts
娜塔莎·理查德森 Natasha Richardson
尼克·弗洛斯特 Nick Frost
雪莉·亨德森 Shirley Henderson
艾丹·奎恩 Aidan Quinn
類型:喜劇
發行公司:環球
上映日期:2008年8月15日
16歲的波比,是家裡養尊處優的小公主。雖然身處繁華的洛杉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還有一張無限額的信用卡,可波比依然像所有的青春期女孩一樣,淘氣叛逆。可她無法無天的惡作劇終於還是讓父親忍無可忍,一夜之間,金絲雀就被送到了英國傳統嚴肅的寄宿學校進行改造教育。波比的肆無忌憚終於遇到了「強敵」,在異國的世界裡,沒人會理她的小姐脾氣。可就算是變成淑女,野孩子也不會規規矩矩。請小心:最固若金湯的寄宿學校,也將遭遇她製造的災難效應!
年紀輕輕的艾瑪·羅伯茨,顯然出落得越來越有魅力。雖然還是老被稱呼為大嘴朱最愛的侄女,但一部部為她量身打造的捧星電影,都暗示著這個可愛小妞前途無可限量。才搬到洛杉磯當了回《少女妙探》,小妮子又轉戰不列顛成了《野孩子》,英美魅力大碰撞,火花一向不俗。如果《小公主》+《賤女孩》+《公主日記》的設定還不能算是致勝法寶,那琳琅滿目的名牌包包和服飾,足以吸引目標觀眾群的眼球。
[心理學詞義]野孩子(英文: feral child)是指從年齡很小就開始與人類隔絕,而不懂得人類社會行為和語言的孩子。野孩子極其少見,在世界上僅有一百餘個已知案例。在這些案例中,大部分是人為禁固的情況,僅有三例是無可爭辯的野孩子。
[電影]野孩子(L enfant sauvage)
法國新浪潮名將弗朗科依斯.特魯芬特自導自演的代表作之一,根據十八世紀法國的一宗真人真事改編。一名小孩子在叢林中長大,被帶迴文明社會。弗朗科依斯.特魯芬特飾演的醫生用耐心教導這個野孩子一點一滴地適應新的生活,又讓他學習聽話和說話,終於達成了兩人之間的溝通。本片用最基本的電影技巧平實交代故事,將鏡頭焦點完全集中在醫生與野孩子之間的互動過程,看來有點平淡,但流露出濃厚的文化色彩,對人類學感興趣的觀眾尤其不可錯過。
導 演 弗朗索瓦·特呂弗 François Truffaut 編 劇 弗朗索瓦·特呂弗 François Truffaut
Jean Gruault
Jean Itard
國家/地區 法國 類 型 劇情
演員姓名 Jean-Pierre Cargol
弗朗索瓦·特呂弗 François Truffaut
Françoise Seigner
克勞德·米勒 Claude Miller
Jean Dasté
[編輯本段]同名歌曲
歌曲:野孩子
歌手:楊千嬅
作詞:黃偉文
作曲:雷頌德
就算只談一場感情除外都是一時虛榮
不等於在蜜月套房遊玩過就可自入自出仙境
情願獲得你的尊敬承受太高傲的罪名
擠得進你臂彎如情懷漸冷未算孤苦也伶仃
*明知愛這種男孩子也許只能如此
但我會成為你最牽掛的一個女子
朝朝暮暮讓你猜想如何馴服我
若果親手抱住或者不必如此
許多旁人說我不太明了男孩子
不受命令就是一種最壞名字
笑我這個毫無辦法管束的野孩子
連沒有幸福都不介意
若我依然堅持忠誠難道你又適合安定
真可惜說要吻我的還未吻自己就夢中蘇醒
離場是否有點失敬還是更轟烈的劇情
必需有這結果才能懷念我讓我於荒野馳騁
明知愛這種男孩子也許只能如此
但我會成為你最牽掛的一個女子
朝朝暮暮讓你猜想如何馴服我
若果親手抱住或者不必如此
許多旁人說我不太明了男孩子
不受命令就是一種最壞名字
我笑我這個毫無辦法管束的野孩子
連沒有幸福都不介意
野孩子樂隊
野孩子樂隊於1995年2月在杭州組建,有張佺、小索兩名成員。同年5月他們回到出生地蘭州,通過近一年的時間對西北民間音樂進行了考察,其間包括從延安出發沿黃河步行至內蒙古,並進行了一系列創作活動。
1996年3月,張佺、小索來到北京,先後和一些樂手合作排練。
1997年元月1日和張健(口風琴),岳浩昆(貝司),於偉民(鼓手)一起在大西俱樂部作了野孩子樂隊來北京的第一場演出;同年3月,來自四川的鼓手周國彬加入樂隊,首次使用了由中國民間鼓改制的手鼓;8月23日在蘭州舉辦了野孩子樂隊專場演出;同年10月,鼓手周國彬離隊。張佺、小索二人繼續在北京排練,作過一些非正式的演出,其間鼓手由葉鴻明代任。
1998年6月,鼓手高輝加入樂隊。
1999年初,野孩子樂隊錄制了第一張小樣《咒語》,並於2月6日在北京作了樣帶發行演出;11月,野孩子樂隊參加英國當代藝術學院(ICA)舉辦的「北京在倫敦」藝術節;同年,鼓手高輝離隊。
2000年6月,與鼓手周國彬再次合作,參加了在北京法國學校舉辦的「法國音樂節」。李正凱(貝司)和冬子(沙棍)參加了此次演出;同年7月,張瑋(手風琴)、陳志鵬(手鼓)和李正凱(貝司)正式加入野孩子樂隊;8月24日,樂隊在北京「藏酷」酒吧作了專場演出,並錄制了第一張現場演出CD《IN THE LOFT》。
2001年,野孩子樂隊在北京「河」酒吧作每周固定演出;同年5月18日,參加在北京大學舉行的「新青年新音樂」活動。
2002年5月,野孩子樂隊參加北京迷笛音樂節;同年6月,地下發行首張CD《咒語》;8月,參加在雲南省麗江舉辦的「麗江雪山音樂節」;11月在上海「ARK」酒吧作專場演出,並錄制了第二張現場演出CD《上海ARK現場》。
2003年2月,野孩子樂隊特邀張蔚擔任打擊樂手並參加在香港舉辦的香港藝術節「北京謠滾」單元。
樂隊現任成員∶
張佺:主唱/吉他/口琴
小索:主唱/吉他
張瑋:手風琴/沙棍/合音
陳志鵬:手鼓
李正凱:貝司
張蔚:打擊樂(特邀)
現在小索已經離開了,離開了那些想念他的人

4. 《野孩子》電影的英文簡介

16歲的波碧,是家裡養尊處優的小公主。雖然身處繁華的加利福尼亞,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還有一張無限額的信用卡,可波碧依然像所有的青春期女孩一樣,淘氣叛逆。可她無法無天的惡作劇終於還是讓父 親忍無可忍,一夜之間,金絲雀就被送到了英國傳統嚴肅的寄宿學校進行改造教育。波碧的肆無忌憚終於遇到了「強敵」,在異國的世界裡,沒人會理她的小姐脾氣。可就算是變成淑女,野孩子也不會規規矩矩。請小心:最固若金湯的寄宿學校,也將遭遇她製造的災難效應!The age of 16 green wave, is the home of the privileged to small princess. Although in prosperous California, YiLaiShenShou five minutes, and a no limit credit card, can wave is still like all of the adolescent's girl, naughty rebellious. But she lawless prank finally let father close unbearable, overnight, the canary was sent to the traditional English serious boarding school ecation reform. Green wave of unbridled finally met "Nemesis", in the exotic world, nobody listens to miss her temper. But even become the fair maiden, wild child also won't unconventional. Please be careful: the strongest boarding school, also will have her, make disaster effect!

5. 野孩子的S.B.D.W簡介

S-SUPER是吳宗憲,他是「超人」,日復一日馬不停蹄地工作:主持、歌唱、創作、製作、電影……能將如此繁重的工作量及全方位的演藝事業安排得井然有序的確令人驚訝。
B-BAD代表倪志強,朋友們叫他小馬,染一頭金發,有張帥氣而自信的臉。從歌唱新人王中脫穎而出的他常讓人懷疑他瘦小的身軀如何能發出那麼渾身有力的聲音,在野心勃勃讓他看起來有一股「壞壞」的氣質,因此大家常說:「小馬,You』re so bad!」。
D-DANGER指劉畊宏,他的危險來自一種讓女孩子見了會臉紅心跳的致命吸引力。他從少年時期就進入演藝圈,拍過許多好看的電視劇。不過劉畊宏也有溫和、老實的一面,對人誠摯而客氣為他在演藝圈贏得了不少友誼。
W-WOLF是鍾昀星,不像吳完憲的冷麵滑稽、小馬的另類、劉畊宏的帥氣,小鍾看起來便是一副忠厚老實的樣子,從大大小小各種民歌與創作比賽中、從SBDW幾近一半的作品出自他的手筆中均可看出他旺盛的創作力和音樂潛能,在音樂的天地里,小鍾是一匹桀驁不馴的狼! 認識了SBDW,不得不注意他們的歌。
S.B.D.W不只是一個四人組合的美聲團體,而且是一個有音樂思想的整體,他們在生活的空隙里,堅持創作的可能,他們略帶憂傷的歌喉以及可喚醒聽眾靈魂深處情感的詞曲,將人們鎖在內心深處的感動抽絲撥繭般的撥開,直教人悸動流淚!

6. 野孩子的劇情簡介

法國新浪潮名將弗朗西斯科·特呂弗自導自演的代表作之一,根據十八世紀法國的一宗真人真事改編。
一名小孩子在叢林中長大,被帶迴文明社會。弗朗西斯科·特呂弗飾演的醫生用耐心教導這個野孩子一點一滴地適應新的生活,又讓他學習聽話和說話,終於達成了兩人之間的溝通。

7. 野孩子電影完整版

鏈接:https://pan..com/s/17KD9EmZMKRYTajlZlu3Ecw

提取碼:yhra

野孩子的劇情簡介······

居住在加利福尼亞海濱的16歲的美麗少女波碧·摩爾(艾瑪·羅伯茨EmmaRoberts飾)家境優渥,衣食無憂。由於母親早年去世,父親蓋瑞(艾丹·奎恩AidanQuinn飾)對她縱容溺愛,致使她從小個性張揚,無法無天。某天,波碧的囂張終於惹惱老爹,於是被送到一家英國寄宿學校學習。當然,即使到了異國他鄉,波碧桀驁不馴的性格也未作改變,而她的作風自然也引起校內女生們的關注與反感,嚴格的校規更令她透不過氣來。波碧無時無刻不想逃離這個古板沉悶的地方,不過在這段時間,她漸漸意識到自己從前行為的愚蠢,友情也慢慢來到身邊……

本片女主角艾瑪·羅伯茨是著名女影星茱莉婭·羅伯茨的侄女。

8. 看過電影<野孩子>的進來..

主演:艾瑪·羅伯茨
一個校園女生勵志片。嘿嘿嘿。
輕松啊。看的很輕松。最後比賽中間那段音樂想起的時候我甚至都哭啦。嘻嘻。小女孩一個還是。
剛知道這個主演是超難看的茱莉亞·羅伯茨的侄女 真的比她好看多了呢
那個演她朋友的女孩還不錯喔 出鏡很多的那個
簡介:16歲的波比,是家裡養尊處優的小公主。雖然身處繁華的洛杉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還有一張無限額的信用卡,可波比依然像所有的青春期女孩一樣,淘氣叛逆。可她無法無天的惡作劇終於還是讓父親忍無可忍,一夜之間,金絲雀就被送到了英國傳統嚴肅的寄宿學校進行改造教育。波比的肆無忌憚終於遇到了「強敵」,在異國的世界裡,沒人會理她的小姐脾氣。可就算是變成淑女,野孩子也不會規規矩矩。請小心:最固若金湯的寄宿學校,也將遭遇她製造的災難效應!
影評:
這部電影感覺不象過去,雖然當中也是給人很大的曲折感,但是輕松愉快,時尚動人,總是這類影片的看點,感覺這部<<野孩子>>顛覆了過去的校園題材電影,雖然是發生在英國的,但是美國樣式的描寫手法,讓這部影片並不刻板,我想用"OC"的一句評語來描述是比較恰當的,就是"友誼終將值得守侯,真愛永遠不會泯滅!"
當我們面對痛苦時,有的會裝堅強,有的就變得拜金,只有當我們把心敞開~才能看到真正的自己。
就這部電影來說,剛開始的情節就滿吸引人的,雖然脫離不開歐美青春劇的一貫風格和套路,但是演員很養眼,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

9. 野孩子樂隊的簡介

他們不追逐流行時尚,因為他們知道真正的音樂從不會過時。
他們是野孩子,來自中國西北。上述的特徵在野孩子早期創作的歌曲「咒語」便顯現出來。在這個歌中,張佺高亢的音色為此歌增添了只有在西北民歌中才能找到的色彩。
當小索和張佺決定在一起作音樂時,各種來自西北的音樂形式,例如信天游(一種陝北的民歌形式),花兒(一種在甘肅,青海和寧夏非常流行的民歌),還有秦腔(陝西的地方戲曲),都成為他們音樂語言的組成部分。在野孩子的音樂中可以偶爾聽到秦腔中常用的「平行四度」。 歌唱讓我如此接近大地和勤勞質朴的人民。在歌唱的路途上,讓我關照和自潔自己的心靈,去實踐生命中美好的幻想。

高考失敗後,我開始在一家廣告公司做設計。這段時間彈琴唱歌是我唯一的精神寄託。在九二年春天,我認識了一個美國人,在他的住所里我聽到了他用彈吉它並掛著口琴唱出的美國民謠,他還向我介紹鮑勃·狄倫,以及美國六十年代的民歌運動。遺憾的是,我們沒認識幾天這個美國人就離開了中國。在這段時間,我白天上班,晚上在一家酒吧唱一些嘩眾取寵的口水歌,以博得觀眾的掌聲。時間一長,我再也忍受不了那些生意人的豪飲作態,終於在夏天產生了離開廣州的念頭。當時就想背起吉他到全國走走,在朋友的百般挽留下,我還是一意孤行。終於在1992年10月20日過完我23歲的生日坐上開往北京的火車,開始了我音樂道路上第一步。「這一次我離開了家越來越往遠/往後的事該如何去面對」這首《越來越遠》可以說是我民謠之路的開山之作。對於前途我無時不在思索著。在開往北京的列車里,我無法入眠。窗外的黑暗象謎一樣無法洞穿。我感到這一次的出行,將是一次永遠無法回頭的旅程,盡管我的身後有我的善良勤勞的父母,和我那難忘的童年生活,以及太多的牽掛。但是,列車有節奏的震動聲卻不停地吸引和催促我,看著周圍熟睡的陌生人和車窗上自己的鏡影。我只能用一行淚水來強忍著這時候的心情。
一種空前的自由感突然的到來卻讓我膽怯。這時候的自由不再是一個字眼,一個概念,而是一股巨大的旋風,一股把火車推進黑夜的力量。過了長江,過了黃河,過了所有陌生的村莊,終於在十月二十二日的早晨到達了北京站。這是二十多年來我坐過最長時間容量的火車,也應該是徹底改變我生命軌跡的一次拋引。
多年以後,我在《過路人》中唱到:「在火車站的過道上/他這樣的模樣/沒有人願意多看一眼/過路的人啊/總是匆匆地走遠。」是啊,有誰會去搭理一個陌生的過路人呢?看著手中剛買的地圖,卻找不著一個可以去的地方,這時候的地圖對我又有何用呢?在這個沒有親朋的城市,哪裡才是我落腳的地方?我真想回到列車上,讓火車繼續往前開,永遠別停止,讓我永遠在旅行中,那該多好啊!
做了無數次殘缺不連的薄夢後,我再一次醒來,這時我終於可以安下心來看手中的地圖,安排下一步我該去的地方。當時最想去的地方是中央美院。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圖上的美院。最後決定在前門站下車。當我一出站才發現夜幕已降臨,遠處的天安門城樓被一片灰色籠罩著。我懷著復雜的心情走過廣場,很奇怪,當時一點都不激動。也許這個地方太神奇,我對她一點陌生的感覺也沒有。
我一直走,後來穿過王府井,卻怎麼也沒有找到中央美院。最後在實在累得不行了,加上一天沒吃東西,便找到一家蘭州拉麵館,花了六毛錢吃了一碗拉麵。這家在華僑大廈對面的拉麵館後來成了我在北京的最愛。而當時我並不知道它的北邊就是我日後賴以生存的地方。 第一次看「野孩子」演出是2001年夏天,那天晚上LOFT俱樂部的後花園空氣清新,沒有多餘的廢話和毫無干係的打擾。當粗礪不羈的音樂聲響起,我楞了一下,未經刻意雕琢的鄉琴,手鼓和歌聲渾然一體,把整個夜晚的色澤打磨得發亮,氣息里也攙雜了幾許黃沙。
再看台上小索和張佺——微閉著眼睛,端正起身體,對著麥克風心無旁騖地大聲唱著。小索的臉上找不到一絲平日的羞澀和笑容。在演出間隙,手風琴手張偉給我解釋了一些聽不太明白的歌詞,「你們的手都滿上了,把我們的姑娘的心都整得病上了」。
他告訴我「野孩子」的音樂來自西北的民歌,來自甘肅、青海的「花兒」、「信天游」……那是青天黃土孕育的聲音,朴實的詩歌,乾燥溫暖,濕潤悲涼,直擊心臟。回到家,我寫了「怒火中燒的野孩子」,說他們的歌里能聽到「大慈悲」。 1995年,小索和張佺沿著陝西和山西境內的黃河徒步走了一個月。他們和村民在一起,傾聽農民和牧人的歌聲。7月份,他們去了甘肅的蓮花山,參加了一年一度的「花兒會」,一個人們聚集在一起唱「花兒」的節日盛會。人們用不同的方言,用即興想起的歌詞唱著花兒。年輕人互相唱著花兒,唱出對心上人的愛。
野孩子樂隊
小索說:「我們在那兒學會了如何歌唱。」彈著箱琴,小索和張佺開始在一起唱出了他們第一批作品,「弄品」和「離開」。1996年3月,小索和張佺到了北京。他們有了一個新成員,鼓手高輝,以使他們的音樂增強節奏。當他們發現Conga鼓太異域了,他們嘗試了使用腰鼓,一種通常是掛在腰上,由舞者邊舞邊敲的鼓。他們嘗試把兩個腰鼓並排放在一起,並將其中一個的一半截去來提高音色。
野孩子很快開始在北京的酒吧里演出,並用他們獨特的方式吸引了一些固定的追隨者。他們寫出了更多的歌,「消失」,「你知道」等等。
他們的一些音樂動機變成了器樂曲,例如「大橋下面」,是在三元橋下面創作出來的。「生活在地下」是關於他們剛來北京時住的地下室。「地鐵」的靈感來自於那些在地鐵站賣唱的音樂人。
除了寫他們自己的歌,他們也改編了一些民歌。其中最受歡迎的是兩首維吾爾族民歌「流浪漢」和「青春圓舞曲」。
「流浪漢」原名「Sikenashka」。每一個維族人都會唱。在固定的旋律中,歌者即興編出新的歌詞。維吾爾族人經常整夜整夜不停地歌唱。
在「流浪漢」中,野孩子將傳統的歌詞與他們自己的歌詞融合在一起。「姑娘姑娘,別著急哎,我請個畫家畫下你。把你畫在那吉它上哎,擁抱著吉它我擁抱著你」……「人說北京的馬路寬,半個小時我到對面,人說北京的姑娘好,可是我沒有戶口還是個窮光蛋。」
「青春圓舞曲」也是一首著名的維吾爾族民歌,由民間音樂家王洛賓(1913-1996)傳播到全國各地。
「太陽下山明天依然爬上來,花兒謝了明天還是一樣地開,我的青春一去不復返,我的青春小鳥一樣不回來。」
在野孩子的「青春圓舞曲」中,旋律背後是強勁的鼓聲,不是對已逝去的青春的感傷,而是用音樂和美酒贊美生活。
但是,生活不是一直都美好。有時樂隊成員也會感到失落,對未來感到迷茫。「我想知道生活在哪裡,太陽下山了,月亮下山了……北京,北京,我要去哪裡。」這是一首寫於1998年名叫「北京」的歌中的一段。
野孩子寫了大約30首歌。樂隊成員也發展到五個人。除了小索和張佺,還包括張瑋(手風琴,小打,和聲),李正凱(貝司),和陳志鵬(鼓)。
盡管野孩子曾被倫敦現代藝術學院邀請去演出,但他們還很難說是有名。除了有時去其他城市演出,他們經常在北京三里屯的「河」酒吧和「芥末坊」演出。
張佺說:「我還在尋找了解生活,但我知道我會活著,寫歌,唱歌。」 他們未必人人都能操起吉他歌唱,卻個個都從來沒有停止過在心中高唱屬於自己的歌。2001年3月,小索與朋友在三里屯南街一起創辦了名叫「河」的酒吧。開始,只是20平米的小小空間,樸素的木質門面,樂隊坐在酒吧中央,周圍的觀眾只能擁擠簇擁著,隨意彈唱,隨著人數增多,他們盤下旁邊一家酒吧,打通牆壁,修了簡單的舞台,購置調音台和音響,河酒吧成了越來越有形有狀像模像樣的音樂根據地,吸引來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野孩子樂隊
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深深懷念那些個河酒吧的夜晚,台上台下用音樂煽風點火,有人爬上桌子,有人醉倒在地,有人無法自控地沖上台抓起一把琴或麥克風。往往開始是某支樂隊在演出,到後來就成了若干支不同樂隊的即興大拼盤。可以是民族或者BLUES,插電或不插電,有人聲演唱或只是樂曲,攙雜著手鼓、笛子、手風琴、瓦熱普、口弦、搖鈴、雨棍以及各種古怪的樂器,沒有人制定規則,沒有人被拒絕在外面,音樂就那麼象河水一樣肆無忌憚地流淌。「美好葯店」的小何經常在演出間隙里拍賣自創的書法作品和T恤,吧台可以買到每一張你在酒吧里聽到的音樂專輯。到了夏天,門外總是擠滿人,或蹲或坐在窗根前,手裡提著啤酒瓶子。一個樸素的中國小夥子劉義偉和幾個義大利姑娘合夥賣他們手工製作的小飾品——大概很少會有人想起他當年也是叱吒一時的重金屬樂隊吉他手。他們吃羊肉串和烤饢,抽莫合煙葉,聊天,大笑不止,打手鼓,唱歌,那些活潑的外國姑娘穿著鮮艷的民族裙子旁若無人地跳起舞。
三輪挎子是這些人常用的交通工具,有時候一輛挎子上要坐五六個人,滿滿當當地呼嘯而來,天色微明的時候才滿滿當當地呼嘯而去。河酒吧成了名副其實的文藝青年之家,不會因為你沒錢買酒就向你吝嗇每一點聲響。經常來這兒的人都是沉浸於烏托邦式狂喜里的孩子,音樂是彼此間沒有障礙的共同語言。這里有時候會舉辦主題活動,如紀念海子的演出和詩歌朗誦會,張貼在牆壁上那些熟悉的詩句在結束後可以揭下來帶回家;還有「舌頭」樂隊不插電演出,原來以華麗兇猛著稱的舌頭也能這么朴實無華——酒吧里的觀眾溢到街上,窗戶上糊滿興奮的臉,那算是「盛況空前」的一次吧。
無可否認,河酒吧的鼎盛時期正是北京地下音樂暗潮洶涌的時期。這支匯集了各種城市邊緣文化的隊伍象湍急的河水一樣歌唱著感動與幸福,也歌唱著痛苦與斗爭前進。到2003年8月,河酒吧轉讓,很多人惶然失去了最心愛的據點。到了夜晚,居然感覺到如此不習慣和無所適從。大家分散開去,尋找各自夜晚的歸屬之地,而像河酒吧那樣人頭濟濟的喧囂卻一直沒出現過。 野孩子的音樂可以用不插電的風格,完美獨特的合聲、配器來形容。明快而富有民間色彩的節奏和獨具風格的演唱,對現代音樂和民間傳統音樂的有機結合,使他們的音樂即不是對傳統民間音樂的簡單模仿,也不是生硬的改編傳統民間音樂。這來源於他們成長時民歌的影響,他們的作品同時記敘著中國民間音樂的歷史。
離開家的磨練和對音樂的執著註定了他們音樂中如大西北的坦盪和多產,在創作了30多首作品和換了幾個鼓手之後,2000年由張詮和小索從新組建野孩子樂隊,有李正凱、陳志鵬、張瑋的加入參加了法國小學的音樂節。樂隊依舊保持著每年參加黃河兩岸舉行的"花兒會"這個由民間主動發起的上萬人參加的對歌大會。 小索,這個蘭州人,野孩子樂隊主創人員,2004年10月30日,因患癌症去世.民謠這個被人們遺忘的野孩子,他就像小索這樣的人一樣在生活里努力下掙扎著.小索那個用靈魂歌唱堅決不苟同商業化的一個人,就在2004年的今天離開了.
野孩子樂隊
小索走了,河在這一瞬間,彷彿凝固。在這個繁華的城市下.人們忙碌著...他們忘卻了仰望天空,他們忘卻了流淚,他們忘卻了... 可是這個世界上總有些人還認真的仰望天空去尋找那北斗星.總有人認真地獨自歌唱...獨自憂傷著。
他們不追逐流行時尚,因為他們知道真正的音樂從不會過時。
他們是野孩子,來自中國西北。
在追悼會之後的酒桌上,在兩天後的紀念演出上,大家都不時提起小索的名字,掛念著他的可愛,但是誰也沒有更多地悲傷流淚。每個人都在小索身上看到了人生必然的結局,那反而讓人感到安心。生活還會繼續,心中的音樂也不會就此平息,就像河水不會停止流淌。
我又想起那段悼詞,「野孩子的歌是大自然循環反復的節奏,小索的來和走,也是一樣的平淡。他走了,有一天我們也都會走,但是歌聲會再次響起,有生活的地方,也總會有河。」 當野孩子樂隊主唱小索逝世後一周年,在亞運村無名高地酒吧一個小型的紀念音樂會,野孩子的朋友們一起悲傷地紀念這個一輩子用靈魂唱歌的民謠歌者。
小索,這個蘭州人,野孩子樂隊主創人員,2004年10月30日,因患癌症去世。
我和他素未平生,可是從他的音樂中.總讓我矯情的悲傷起來.
野孩子樂隊
民謠這個被人們遺忘的野孩子,他就像小索這樣的人一樣在生活里努力下掙扎著.小索那個用靈魂歌唱堅決不苟同商業化的一個人,就在2004年的今天離開了。在這個繁華的城市下.人們忙碌著,他們忘卻了仰望天空,他們忘卻了流淚,他們忘卻了。
可是這個世界上總有些人還認真的仰望天空去尋找那北斗星.總有人認真地獨自歌唱,獨自憂傷著。
他們不追逐流行時尚,因為他們知道真正的音樂從不會過時。
他們的樂器大都來自西方,但你可以聽出他們的音樂是深深紮根於中國西北的民間音樂。
他們是野孩子,來自中國西北。
「我最喜歡西北民歌的樸素和簡單",張佺說「聽上去就是人們在給自己唱歌,而不是表演。」
由於出生於一個有著濃郁民間音樂傳統的地方,小索和張佺有著對歌唱最本質的愛。
小索曾經在蘭州的建築工地上聽過工人們(大部分是民工)唱歌。對他們來說,歌唱作為一種力量支撐著他們艱難的生活。
張佺的童年是在甘肅和青海的農村度過。在那兒,他從土地是勞作的農民那兒學會了唱歌。那些農民用自然的聲音歌唱著生活的快樂和憂傷,這深深地影響了張佺關於音樂的理念。
"從明天起,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我真心希望小索可以在天堂裡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得知小索離開的消息,我想起陶淵明的《輓歌》「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野孩子樂隊
先哲說,死生如晝夜,可對於當事者那是通天徹地的黑暗,而生者盡可躲進小屋,點亮燈,死亡在窗外,只能觀看,卻無法援手,對於逝者我們深深歉疚。1998年,我在斜陽居唱歌,第一次見到小索,再見面是在河酒吧,一個桌上喝酒,那是醺醺的燒熱了的黃酒,煮著楊梅,當時說了些什麼話,已淡忘了。後來,我主編《低岸》,收錄了野孩子的幾首歌詞。那時,感覺他們的音樂里和諧完美的和聲,純凈的吉他,有時會消弱民歌本身的顛覆性和張力,但那也只是白璧微瑕。野孩子的音樂仍是中國最朴實、最真誠的音樂,尤其是他們的現場,那種來自於本土的律動,可以破壁而出,直刺人心。
多少挑著擔子去逃荒的農民,嘉峪關外的駝隊,殘陽如血的西北大地,把一輩子的愛恨寄託在一隻花兒里的人們,在他們的音樂里永生。而今,和聲已不在,只留下唯一的旋律,孤獨地游向未來。
最好的墓碑豎在人的心裡,最好的悼念,是一個人坐在黑暗中,想起他,默默中揪心,一根頭發漸漸變白。
願小索點亮他的歌一路照耀,通過死亡,願他重生於黃河岸邊,彈吉他,組建樂隊,來北京,去西安、蘭州演出,去巴黎地鐵賣唱,把幾文法郎嬉笑著帶給北京的朋友,重建河酒吧,與兄弟們把酒高歌,感嘆音樂的魅力,感嘆人生無常,感嘆我們曾經那樣年輕。

閱讀全文

與法國電影野孩子簡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十二生肖電影哪個app可以看 瀏覽:511
三個女人從銀行偷錢電影 瀏覽:82
電影過審的是哪個局 瀏覽:854
歷史英文電影排名 瀏覽:865
4k畫質電影帶字幕 瀏覽:456
血腥恐怖怪物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136
福爾摩師奶粵語電影天堂迅雷下載 瀏覽:760
香港日本鬼子戰爭電影 瀏覽:768
香港黃金時代打擦邊球的電影 瀏覽:634
深圳愛情故事電影主演 瀏覽:55
國產經典電影名稱 瀏覽:131
天師斗僵屍國語版電影百度雲 瀏覽:92
外國人偷襲龍哥電影 瀏覽:130
高智商小孩兒犯罪電影國產 瀏覽:3
賈玲王源演的喜劇電影古裝 瀏覽:43
民基是哪個電影里的角色 瀏覽:765
香港電影後晚娘 瀏覽:455
新垣結衣中文在線電影 瀏覽:361
前傳的美國科幻電影 瀏覽:904
微信哪個軟體上可以免費看電影 瀏覽: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