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二十二》是否被過譽了,,
該片沒有被過譽,該片通過與老人的深入交流,用客觀的鏡頭,將碎片打撈起來。除了讓觀眾了解一些人的遭遇外,影片還通過諸多當事人以及身邊人的敘述,讓一個個形象更加豐滿鮮活。
雖說聚焦已經過去數十年的事件,影片卻突破了用歷史資料堆砌的表現手法。以現實的視角,單純紀錄這群倖存老人當下的生活狀態。
《二十二》後期製作
2015年10月,該片就拿到了公映許可證,但由於發行費用不足,影片便在公益平台上眾籌。結果,參與眾籌總人數32099人,籌得100多萬元,解決了影片上院線的問題。在電影片尾也將這32099個名字打在了字幕上。
《二十二》的製作成本和宣傳費用只有400萬元,一度陷入資金短缺。製作需要費用300萬元,導演郭柯自己借了100萬元、有人投資了100萬元,還差的100萬元是演員張歆藝知道後無償借給他的。
Ⅱ 求電影二十二百度網盤資源
《二十二》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tvLS6PDjeOh4RHttstx4ZA
二十二的劇情簡介· · · · · ·
在日本侵華戰爭的八年間,至少20萬中國婦女被迫淪為日軍的性奴隸,也就是我們經常提及的「慰安婦」。在影片2014年開拍之時,中國內地僅剩22位「慰安婦」倖存者。當光陰慢慢劃過,時間撫平傷口,這些經歷了常人無法想像的磨難的老人們,如今又身在何處,過著怎樣的生活,經歷著怎樣的悲喜憂樂?
Ⅲ 長篇紀錄電影《二十二》講述的是什麼內容
在日本侵華戰爭(1931-1945)的十四年間,中國大約曾有20萬,甚至更多的女性被日軍誘騙、強迫,淪為日軍發泄性猛森欲、任意摧殘的性奴隸。她們在戰爭期間受盡各種難以想像、難以啟齒的虐待,其中大部分當時就被折磨至死。枝雹畝
少數倖存者即便僥幸逃生,也是落得傷痕累累,甚至終生殘疾。在煎熬中,她們日盼夜盼終有一日肆知能重返家園。然而當她們歷經艱辛回到故鄉,等待她們的卻並非同情,而是無休止的歧視,侮辱和排斥,導致大部分倖存者對她們的遭遇選擇了沉默。
大半個世紀過去了,曾經的倖存者如今已經寥寥無幾。這些步入耄耋之年的老人,生命燭光已漸漸微弱。這分布在全國五省的二十多位老人在當年有著同樣的遭遇,在漫長的剪片過程中,我們發現,其實她們的人生是有著必然的關聯。
(3)二十二電影簡介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2012年,導演郭柯拍攝了廣西「慰安婦」倖存者韋紹蘭老人和她的「日本兒子」的生活,當時中國公開身份的「慰安婦」倖存者,僅剩32位。而2014年,倖存的老人只剩下了22位,為了盡可能地留住這段歷史,郭柯開始了紀錄電影 《二十二》 的製作。
拍攝過程
該片從2014年1月拍到7月,攝制團隊30多人,跨越五個省,拍全了22位倖存者。該片在拍攝的2個月以內,導演運用節制的拍攝手法,嚴格遵守老人作息時間,在不打擾老人日常生活的方式下完成了拍攝。除此之外,劇組成員及身邊的親朋好友也為老人送去了葯物、輪椅等物資及善款。
拍攝這部紀錄片時,郭柯在半個月的時間內,走訪了22個「慰安婦」倖存者。最終,他根據身體健康狀況、表達能力和個人經歷,重點選取了4位倖存者,分別是湖北的毛銀梅、海南的林愛蘭、海南的李美金和山西的李愛連。
Ⅳ 紀錄電影《二十二》曝後記,受害倖存老人僅剩2位,是不是令人感慨
紀錄電影《二十二》在2014年的時候,曾經創造了票房奇跡,所以也引發了很多國民的關注。在2022年2月8日的時候,劇組又重新發了一個視頻,叫做“貳”。也就是說當初的受害者姓陳,老人只剩下兩位了,都居住在海南,一位叫李美金,一位叫王志鳳。時光荏苒,真的讓人非常感慨。
Ⅳ 「慰安婦」題材記錄電影《二十二》這部影片怎麼樣
很感人的,這些老人受了太多苦了
《二十二》延續了《三十二》的紀錄風格,俄羅斯著名導演尼基塔•米哈爾科夫評價它為「一部很溫暖的電影」。觀眾不必害怕影片會沖擊視覺或刺痛神經,影片並不願意把老人當成單純的「歷史證據」,它平靜地紀錄了這些飽受磨難的老人們真實的生活狀態,有痛苦,有快樂,有掙扎,更有和解。對她們來說,活著,本身就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情。大家怎樣認為呢?
Ⅵ 《三十二》和《二十二》區別是什麼
區別:
1、片長不同:
《三十二》(片長43分鍾),《二十二》(片長99分鍾)。
2、片名由來不同:
《三十二》拍攝時全國僅剩32位「慰安婦」倖存者,故將片名取為《三十二》。
《二十二》拍攝時,這個數字減少到22。這也是影片片名《二十二》的由來。
3、播放形式不同:
《三十二》是一部短片,只拍了其中一個老人,因為是短片,時長不夠所以無法上院線。
《二十二》作為我國首部獲得公映許可的「慰安婦」題材紀錄電影,登陸全國主流院線。
Ⅶ 「慰安婦」——日軍性奴隸受害者為題材的電影《二十二》這部作品大家看完怎麼樣
超級棒的一部作品,揭露了那段不容被忘卻的屈辱歷史。悲痛的過去讓我們難以遺忘。
100分鍾的片子,平靜卻凝重。這些老奶奶們韶華已逝,有人兒孫滿堂,有人晚景凄涼,但歲月無法抹去她們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沒有煽情的解說,沒有設計的沖突,透過鏡頭甚至能感受到導演對這些受害者苦難過往展現方式的剋制與隱忍。在《二十二》的觀眾中,年過七旬的盧伊娜是一位白人。她坦言,此前對「慰安婦」問題並不了解,甚至認為「慰安婦」一詞在英文翻譯中也容易造成誤解。看完《二十二》後,當得知「慰安婦」一詞是日本政府發明的,盧伊娜連著用三個「可怕」來形容日本軍國主義的這種暴行,「美國也參加了『二戰』,我們這代人對戰爭還有些記憶,『慰安婦』遭遇展現了戰爭的醜陋,不應該被忘記」。
《二十二》以另一種方式告訴世界:還有這樣一群受害者存在,在等待或許等不來的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