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侵華日軍里竟然有一個怕死的大阪師團 看看老梁怎麼說
第四師團又名大阪師團、「商販師團」,編組地:大阪。是日軍在二戰爆發前17個常備師團之一,是陸軍的甲種師團。但根據日本軍事歷史學家關幸輔的說法,它的實際作戰能力並不強。
戰爭經歷
佐賀之紊亂
西南之角色
第4師團的前身是大阪鎮台。兵員徵集地域:第8(大阪),第9(京都),第10(和歌山)和第20聯隊。經歷過佐賀之紊亂・秋之紊亂・西南戰爭。西南戰爭期間,商人的比例多的大阪聯隊在和薩摩武士對戰時損失很大,第8聯隊曾獲明治天皇「勇戦劇闘ご嘉賞」的勅語,是日本陸軍歷史上空前絕後的榮譽,二戰中的感謝狀都是由軍司令官頒布的,天皇只是口頭表揚一下而已,其榮譽性質遠非可比,至於將來更不可能了。
日清・日俄戰爭
在甲午戰爭中,在遼東半島登陸之後沒經過什麼大仗,之後就擔任當地警備。日俄戰爭中小川又次作為師團長,屬於奧保鞏大將的第2軍,連克金州、南山、得利寺和大石橋等重鎮,之後參加了遼陽、沙河、奉天會戰。
大陸戰線
1937年(昭和12年)2月,師滿洲駐屯,不久盧溝橋事件爆發。正當的4個是是第8(大阪),第37(大阪),第61(和歌山),第70(筱山)。此後轉戰著華北和滿蒙,不過,1940年(昭和15年)7月被派遣華中,參加漢水作戰,豫南會戰,江北作戰。1941年(昭和16年)9月,第1次長沙作戰之後,師團成為大本營直轄,預備下次的南方作戰與部隊的集結進行了重組,編制從4單位制師團向三單位制轉移。筱山的步兵第70聯隊被第25師團收編了)。
太平洋戰線
1941年(昭和16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參加菲律賓攻佔作戰,第2次巴丹半島攻佔作戰作了。成為此後在本土警備時,1943年(昭和18年)9月,被再次動員,主管蘇門答臘島警備和緬甸方面的第15軍隊的指揮下進入並列移動,在泰國清邁迎接了戰爭結束。 所屬步兵聯隊(投降時):第8(大阪),第37(大阪),第61(和歌山)
軍團評價
日軍第一窩囊廢師團
大阪第四師團成立於1888年,士兵主要由大阪的菜販商人組成,是日軍中的資格最老的師團之一。這支部隊下轄四個聯隊,配備了一流的武器裝備,堪稱日軍「精銳」。然而它成立沒多久,「窩囊廢」的名聲就傳遍了整個日軍。尤其是第四師團的核心部隊——第八聯隊,因為在日俄戰爭中屢戰屢敗,獲得了「敗不怕的八聯隊」綽號。
大阪Go-Stop事件
至抗日戰爭爆發前,第四師團再沒上過前線。不過,這並不等於它沒有表現「勇敢」精神的機會。1933年,第四師團二等兵松井在大阪市中心闖紅燈,結果和警察發生沖突,師團長寺內壽一為了「維護大日本皇軍的尊嚴」,毅然帶兵砸了警察所,史稱「大阪Go-Stop事件」,第四師團在日本國內的「武勇」可見一斑。
《我無傷皇軍第四師團威勢歸來》
1937年,因駐華日軍兵力吃緊,日軍大本營將第四師團調到中國東北,劃歸關東軍序列。怎樣才能讓這支部隊煥發戰斗精神呢?日軍大本營著實費了一番心思,結論是指揮官對於一支部隊的戰鬥力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於是日軍大本營先後調來幾位名將整訓該師團,例如綽號「馬來之虎」的山下奉文就曾擔任過師團長,但他也拿自由散漫的第四師團沒辦法。
精訓兩年後,第四師團終於有了露臉的機會。1939年,蘇聯與日本在中蒙邊界的諾門坎地區發生戰爭,關東軍下令駐扎在偽滿洲國北部的大阪、仙台兩師團緊急動員,增援前線。仙台師團(即第二師團)接到命令後,強行軍4天從海拉爾趕到諾門坎,抵達戰場當天就投入戰斗,但很快就被蘇軍打了個落花流水。
與此相反,第四師團的出動命令雖然下達,卻遲遲不動。原因是動員令下達後,師團內的疾病患者激增,放眼望去,滿營都是因為五花八門原因要求留守的官兵。激動的日軍聯隊長在狂怒之下,親自坐鎮醫務室參加診斷,這才勉強組織好部隊向前線進發,「聯隊長改行當大夫」的笑話也就此在日軍中流傳開來。然而事情並沒有結束,第四師團的士兵們又耍起了新的花招——消極怠工。從海拉爾到諾門坎,第二師團走了4天,第四師團卻整整走了8天,而且大量人員掉隊。湊巧的是,第四師團先遣隊到達前線的當天,蘇日宣布停戰。消息傳來,掉隊的第四師團官兵彷彿吃了大力丸一樣迅速跟了上來,連留守的官兵也有不少「帶病」趕赴前線,一邊還在萬分懊喪地抱怨居然沒有機會打上一仗。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返程的時候,齊裝滿員、精神飽滿的第四師團,成了日軍中最威武的部隊,而率先趕到戰場的第二師團卻丟盔卸甲、傷兵滿營。關東軍負責新聞宣傳的軍官實在看不過去,提起筆把日軍報紙呈上審查的《我無敵皇軍第四師團威勢歸來》新聞標題改了一個字,變成了《我無傷皇軍第四師團威勢歸來》,拐彎抹角地嘲諷了這支「軟蛋」部隊。
奇怪的日軍
盡管出盡了洋相,但第四師團運氣卻相當好,因為當時侵略華中地區日軍戰事吃緊,急需增援,日本軍部只好放棄追究第四師團,急調其南下增援。第四師團搖身一變,又成了日軍精銳的第十一軍中的一員。
其實,第四師團的名聲,中國軍隊早有耳聞,早在徐州會戰期間,中國軍隊就遇到過一支「奇怪的日軍」。當時,面對日軍合圍,李宗仁指揮四十萬大軍巧妙地跳出了日軍的包圍圈。但中國軍隊突圍後已是人困馬乏,重裝備也丟失了很多,戰鬥力銳減。在過魯蘇皖邊境一條公路的時候,疲憊的中國軍隊忽然發現路上出現了一支裝備精良的日軍部隊。
因為部隊已十分疲憊,中國軍隊發現敵軍後驚惶失措,混亂地離開公路撤向附近的山區。奇怪的是,過了很久都沒有日軍追來,中國軍隊的指揮官驚奇之餘派人打探,卻見那支日軍絲毫沒有追擊的意思,相反,日軍還在公路兩側堂而皇之地燒起飯來。這支奇怪的日軍部隊正是第四師團的南進支隊。
由於剛剛跳出日軍包圍,形勢仍十分危險,中國軍隊只好橫下一條心,硬著頭皮橫穿公路而走,結果竟一路平安。事後,南進支隊的部隊長卻以「嚴格遵守作戰紀律」為由向上級解釋道:「沒有得到對中國軍隊進行截擊的命令。」
長沙會戰
「有第四師團參戰,本來能打贏的仗,也會打輸」的消息傳到中國軍隊耳朵里,「大阪的日本兵不會打仗」的說法就流行開來。每次戰斗,中國軍隊一聽對手是「大阪師團」,往往士氣大增,搶著和第四師團交戰。剛到前線的第四師團猝不及防,接連吃了幾個窩囊的敗仗,甚至牽連了友軍,以至於友鄰部隊向十一軍司令部抱怨:「有第四師團參戰,本來能打贏的仗,因為敵軍士氣大振,也會打輸……
自此,日軍第十一軍指揮官只好讓第四師團專心在後方「待機」了。曾有一次,第十一軍司令官阿南惟幾不信邪,派第四師團在長沙會戰中打主攻,結果第四師團一進長沙就被趕了出來,全線潰敗。守長沙的國民黨軍隊是薛岳所部精銳,也只有阿南這種榆木腦袋會用第四師團當主攻。
鑒於長沙會戰中的表現,第四師團成了日軍的「喪門星」,哪個軍都不要它,大本營只好將其改為直轄部隊。這下第四師團的兵有的吹了:「老子當兵就在甲種師團,開戰時屬於關東軍——精銳,仗打起來在十一軍——還是精銳,最後十一軍裝不下我們了,只好改大本營直轄……」
保命第一
「保命第一」為時髦道別語,陰差陽錯建功立業
第四師團雖說窩囊,但畢竟是甲種師團,老兵多。由於日軍作戰損失很大,急需補充老兵,便不時抽調第四師團官兵補充到其他師團。
當時,日軍各部的臨別致詞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第二師團,戰況較好時就說「武運長久」;情況不妙時就說「九段坂見」(靖國神社在東京九段坂)。然而第四師團的官兵告別時,卻常說「御身大切」,翻譯過來,即「保重貴體」、「身體最重要」,或者乾脆就是「保命第一」。
後來,日軍在進攻衡陽和芷江時遇到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戰斗一開始,來自第四師團的老兵又故伎重演,從軍官、士官到老兵紛紛入院,消極但合理地拒絕作戰。當負傷的日軍士兵到醫院的時候,那些「養病」的第四師團「前輩」們還要問:「你為什麼要這樣玩命啊?」當被問到自己為何不願意參戰時,這些「病號」卻豪氣沖天地說:「聽說這次出擊我們是擔任佯攻的,這很沒有意思,如果是主攻么,自然是要好好打一仗嘍。」
修復橋梁涵洞方面作用極大
伊藤正德《帝國陸軍的最後》中,提到這個聯隊在修復盟軍炸毀的橋梁涵洞方面作用極大,「大阪兵無能只是誤傳,至少以這個聯隊而言,其獻身精神使軍部、師團部的高級軍官都乘夜前去表達感謝和敬佩,其無我奉公精神極其令人欽佩……」有評:看來,這個聯隊的確幹得不壞,不過,說到底,修橋補路這種活兒,和上陣打仗終究還不是一碼事兒。
對科雷吉多爾要塞的最後攻擊
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各部都投入到對盟軍的作戰中,第四師團也終於有了建功立業的機會。大本營有意將該師團配屬南方軍,但南方軍只是很勉強的將其列入預備隊,仍然駐紮上海。直到1942年4月,第四師團被調往菲律賓,和第五,第十八,第二十一師團一起,參加對科雷吉多爾要塞的最後攻擊。
這一仗,第四師團一反常態地進展順利,圓滿完成任務,最終在巴丹半島的美菲軍全部投降。事後才知道這並不是第四師團轉了性,而是菲律賓的美菲軍已經被切斷補給多日,靠「鹽和青菜」勉強挺著已經好幾個月了,一觸即潰一點兒也不新鮮。
然而,這個勝利卻給第四師團帶來了極大的榮耀,在其故鄉大阪更是號外頻飛,一副「幸虧派出了第四師團,才打垮了巴丹敵人」的得意。僅有的遺憾是事後發現大阪的商販們利用這個慶祝勝利的機會大肆倒賣戰時配給物資,乘機大做生意。
愛好和平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時,第四師團正在泰國的曼谷附近休整。與其他不肯接受戰敗命運的日軍部隊不同,第四師團的投降與回國進行得異常快捷順利。當全體面色紅潤、身體健康的第四師團官兵出現在日本港口時,本土那些營養不良、形容枯槁的日本人都十分吃驚。統計下來,第四師團是日軍南方軍中戰死最少、裝備物資保留最完整的部隊。
美軍對這個師團的評價是「愛好和平」。而第四師團回國後,也馬上展現出這一「特點」來,回國後第二天,就有官兵跑到美軍兵營前,整齊地擺開攤位,兜售起戰爭紀念品來。
原因剖析
大阪商販蔑視皇權,不願充當戰爭炮灰
第四師團為什麼在日軍中這樣獨樹一幟、「弱」不禁風呢?對於第四師團的表現,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認為,這是大阪的獨特文化造成的。
在古代日本各地,基本的社會結構是農民依附於擁有土地的諸侯(即大名),而諸侯服從於幕府將軍(當時天皇是將軍手中的傀儡)。這種長期不變的社會結構導致日本形成了上下級關系嚴格,富有服從精神的文化特點,也是二戰中日本軍隊普遍狂熱「效忠天皇」的心理基礎。
然而,大阪卻有些不同,這個地方是著名的商業城市,居民多與商業有關,對諸侯的尊重十分有限。反之,圍繞著苛捐雜稅等問題,大阪人幾百年如一日,不斷和諸侯鬥智斗勇、討價還價,所謂忠誠,那就更談不上了。
於是,跟將軍與諸侯一樣,天皇在大阪人心目中的地位也與其他地方不大一樣。雖然在二戰中,出身於大阪的士兵也受到了軍國主義的蠱惑,然而大阪人卻不會急著去「為效忠天皇而死,為大日本帝國而死」,能不死盡量不死。對待上級命令,出身於大阪的官兵也習慣於「討價還價」、「斤斤計較」,不會像其他部隊那樣閉著眼睛執行到底。甚至第四師團內部還制訂了所謂「無謂的犧牲不要付出」、「不合理的戰斗不要參加」、「窮途的敵軍不要追擊」的「三不要」原則。
日本歷史學家關幸輔在《日軍第一窩囊廢師團》的最後部分,對第四師團做了一小段總結,說得真是有幾分道理,「如果日本的軍隊都像第四師團這樣,大概中日之間也就不會發生戰爭了吧?要是這樣,也就不會有日本的戰敗了吧……」。
多了一群保命要緊的「窩囊廢」,也就少了一撥滅絕人性的戰爭狂人。在非正義的戰爭里,選擇了正確應對方式保全了自已的身家性命,少一分殺戮,就多一分和平,遠離戰爭惡行的日軍第四師團,給殘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添了一抹別樣的色彩。
B. 有哪些經典電影看過五遍以上的
經典的電影總是能讓人反復觀看,在你的觀影歷史中,又哪些電影看了超過五遍以上呢?今天小編整理的一份片單,就是來自網友們推薦的只得反復觀看五遍以上的電影。
那個時候,年輕的我們還不懂得,如果沒有一顆歷經苦難、磨礪、考驗、痛苦後卻始終沒有沉淪,依然閃閃發光的靈魂,又怎麼配擁有那比金子還珍貴萬分的愛情和理想。假如愛情和理想可以靠不勞而獲和命中註定得到這么廉價,那它怎麼配成為億萬人窮極一生所追求的人生最高目標?
如果喜歡小編的話記得留言哦。
C. 上世紀中國電影界被戲稱為(五大壞蛋)的五位電影演員的詳細信息
名字:葛存壯
出生日期:1928年12月1日
出生地點:河北
國家或地區:中國大陸
人物簡介
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1928年12月出生,河北人。1947年東北解放後考入黑龍江齊齊哈爾市文工團當演員,兩年後隨團調入東北電影製片廠演電影,1953年調到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工作。早年參加過電影《中華兒女》、《鋼鐵戰士》、《白毛女》、《趙一曼》等影片的拍攝表演。後在電影《六號門》、《猛河黎明》、《紅河激浪》、及話劇《糧食》、《日出》中扮演角色。善於扮演反面角色如叛徒、日本軍官、地主、地痞流氓等。且尤以《紅旗譜》中的地主惡霸馮蘭池,《礦燈》中的日本經理"島田"、《小二黑結婚》中的"金旺"、《小兵張嘎》中的日軍龜田隊長、《南征北戰》中的蔣軍參謀長、《柳暗花明》中的造反派頭子、《大清炮隊》中的清軍守備葉守信等最為成功和著名。同時執導過電視劇《落榜之後》和《鈞魚》。表演之餘,還撰寫過一些理論文章,有《扮演反面人物的點滴體會》、《從馮蘭池到聞一多》等。現為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理事。
陳強
一、電影表演藝術家
(一)個人簡歷
陳強(1918— ),原名陳慶三,籍貫河北寧晉徐家河,中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1918年出生,幼年時期家境貧寒,隨父母逃難到太原,1936年在太原念中學時,課余參加太原青年劇社和新生劇院的進步戲劇演出活動。1937年他隨戰地總動員會宣傳團在晉西北演出。1938年到延安,入魯迅藝術學院戲劇系學習表演理論和表演技巧,1939年畢業後參加晉察冀邊區聯大文工團,西北戰地服務團等戲劇演出活動。1942年主演喜劇《二大伯》受到歡迎。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4年任魯迅藝術學院文工團演員。1945年在大型歌舞劇《白毛女》中飾演惡霸地主黃世仁,因以精湛演技刻畫黃世仁兇殘丑惡的嘴臉而一舉獲得成功。1947年任東北電影製片廠演員。後在《留下他打老蔣》、《橋》等影片中飾演角色。1953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1955年入北京電影學校表演專修班學習。1961年在影片《紅色娘子軍》中飾演地主南霸天,於1962年獲第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1964年獲印度尼西亞第三屆亞非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不僅擅演反派角色,還參加拍攝多部喜劇片。如《三年早知道》、《父與子》、《瞧這一家子》等。
(二)銀幕生涯
1、綜述
陳強是在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橋》中扮演工人老候開始電影生涯的,而影片《白毛女》中黃世仁的表演創作則使他享譽影壇。1955年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專修班學習,隨後幾十年,他先後參加了《畫中人》、《三年早知道》、《紅色娘子軍》、《魔術師的奇遇》、《海霞》、《大河奔流》、《瞧這一家子》、《二子開店》、《父子老爺車》、《爺倆開歌廳》等影片的表演創作。
陳強擅長飾演反派人物,他一反「臉譜化」的表演手法,從深入挖掘人物內心入手,以多種手段揭示本質,使人物形象真實自然,並因《紅色娘子軍》中飾演南霸天獲多種殊榮,並躍居中國反派演員的前列,以後又嘗試喜劇表演,在與其子陳佩斯合作的幾部喜劇影片中,他以形體造型的靈活多變,把握不同人物的幽默感,節奏感,在喜劇表演領域又取得豐碩成果。
2、獲獎情況
《紅色娘子軍》於 1962年獲第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1964年獲印度尼西亞第三屆亞非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白毛女》 1951年在捷克第6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上獲特別榮譽獎。
1995年在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中,獲中國電影世紀獎:男演員獎。
3、作品一覽
(1)主演
鬼子來了 (2001) .... 老劊子手一刀劉
九九艷陽天 (1999)
金沙水拍 (1994)
爺兒倆開歌廳 (1992)
君子復仇 (1991) .... 陳父
父子老爺車 (1990) .... 老奎
九千六百萬雙眼睛 (1990)
無罪殺手 (1988) .... 方二頭
傻冒經理 (1988) .... 老奎
點點滴滴 (1987) .... 於大爺
二子開店 (1987) .... 老奎
招財童子 (1987) .... 馬掌櫃
父與子 (1986) .... 老奎
生財有道 (1984) .... 李老大
夕照街 (1983) .... 老孫頭
大海在呼喚 (1982) .... 陳宏業
孔雀公主 (1982) .... 勐板扎國國王
瞧這一家子 (1979) .... 老胡
大河奔流 (1978) .... 海清
海上明珠 (1976) .... 郭老大
海霞 (1975) .... 旺發
路考 (1965) .... 老梁
魔術師的奇遇 (1962) .... 陸幻奇
紅色娘子軍 (1961) .... 南霸天
春暖花開 (1960) .... 桂英公公
耕雲播雨 (1960) .... 肖寬
船廠追蹤 (1959) .... 老秦
試航 (1959) .... 王萬水
畫中人 (1958) .... 皇帝
三年早知道 (1958) .... 趙滿囤
探親記 (1958) .... 老錢頭
紅領巾的故事 (1958) .... 張老恭
一件提案 (1954) .... 四老剛
結婚 (1953) .... 田高洪
白毛女 (1950) .... 黃世仁
白衣戰士 (1949) .... 楊明清
橋 (1949) .... 侯占喜
留下他打老蔣 (1948)
試航
祖國的花朵 媽媽的年代
(2)參與製作
邊城浪子 (1993) .... 特技設計
父與子 (1986) .... 演唱
自古英雄出少年、趙雲拜師、牧童評畫 (1996) .... 美術(製作設計)
三寶鬧深圳 (1988) .... 道具
血淚恩仇錄 (1991) .... 製片人
(三)生平詳述
陳強,一九一八年生於河北省寧晉縣徐家河。因家鄉十年九澇,從小隨家逃難到山西太原。少年時代,一直在太原讀書。「九·一八」事變後,正在中學讀書的陳強,懷著抗日救國的熱情,參加了救亡戲劇演出活動。曾先後在並州中學青年劇社和太原新生劇院,演出《夜光杯》、《漢奸的子孫》、《塞外狂濤》、《放下你的鞭子》等抗戰戲劇。「七七事變」後,陳強投身革命隊伍,在晉西北戰地總動員委員會搞戰地宣傳。
一九三八年四月,陳強受組織派遣,到延安魯藝學習。畢業後,在第二戰區做了一段統戰工作。三九年回到延安。黨中央發出開展敵後根據地指示後,陳強隨華北聯大文工團來到晉察冀。一九四二年,他參加了西北戰地服務團,一直在艱苦環境中演戲。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一九四四年,重返延安,在魯藝文工團參加《把眼光放遠點》、《糧食》、《前線》等話劇的演出。翌年,他在大型歌劇《白毛女》中扮演惡霸地主黃世仁。該劇在共產黨的「七大」會議上為中央一級的領導和與會代表做了首場演出後,又在晉中一帶輾轉演出一百多場。在民族矛盾將要結束,階級矛盾即將上升為主要矛盾的時刻,《白毛女》的演出極大地鼓舞了根據地軍民的鬥志。
一九四七年,陳強來到我黨領導下的東北電影製片廠。主演了解放區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蔣》。不久,又在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僑》中,扮演一位朴實的老工人——老侯頭。接著,他相繼拍攝了《白衣戰士》、《白毛女》、《保衛勝利果實》、《結婚》、《一件提案》、《三年早知道》、《試航》、《畫中人》、《船廠追蹤》、《紅領中的故事》、《探親記》、《》、《魔術師的奇遇》,以及《海霞》、《大河奔流》、《瞧這一家子》等二十餘部影片。一九八0年六月,他又參加了神話故事片《孔雀公主》的拍攝,在影片中扮演國王——孔雀公主喃·穆魯娜的父親。
在陳強扮演的各式各樣角色中,給人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黃世仁、南霸天等反面人物形象。河間那次演出,只不過是陳強演出成功的一個例子。還有一次,《白毛女》在奧地利首都維也那演出結束後,一個奧地利姑娘給扮演黃世仁的陳強獻花。這時,台下一個老大娘氣憤地高聲喊道:「不要給他獻花!」當別人告訴她這是給演員獻花時,她的感情仍轉不過來,繼續嚷道:「那也不應該給他獻!」這個插曲充分表明,陳強扮演的黃世仁,不僅使中國人誤以為真,也為外國觀眾所深深信服。
陳強在影片《紅色娘子軍》中扮演的南霸天,也是一個成功的反面人物形象。在文化部舉辦的第一屆電影百花獎評選活動中,陳強曾為此而獲得最佳配角獎。在亞非電影節上,他又以南霸天這個人物的成功塑造,為我國在國際電影節上贏得了第一個最佳男演員獎。
陳強不僅善於扮演反面人物,而且還是一個出色的喜劇演員。《三年早知道》中的趙滿囤,是他扮演的第一個喜劇角色。這個人物那種小生產者的自私心理,被陳強刻畫得入木三分。一九六二年,他又在《魔術師的奇遇》一片中,扮演了第二個喜劇角色——魔術師陸幻奇。《瞧這一家子》是他的第三部喜劇片。在這部影片中,他與二兒子——八一電影製片廠青年演員陳佩斯,扮演胡家父子倆。由於父子同台,感情自然、真實,加上他那含而不露的幽默表演,使影片充滿了生活的情趣和濃郁的喜劇色彩。
陳強在塑造人物的時候,特別重視「畫龍點睛」的作用。往往能通過一兩個精心設計的動作和「多音的面部表情」,將人物的性格特徵和復雜感情充分揭示出來。影片《白毛女》中,黃世仁第一次見到喜兒,他讓黃世仁用手絹捂嘴一笑,只輕輕一點,就增加了懸念,使觀眾為喜兒的命運擔心了。《紅色娘子軍》中南霸天被捕後乘機逃跑,他讓南霸天捂了一隻眼,只留一隻眼活動,這就突出了人物的狡猾。此外,影片《魔術師的奇遇》中陸幻奇被迫和妻子美鵑生離死別那一剎那的含淚無言的痛苦表情;《瞧這一家子》中老胡拜自己徒弟玉林為師,被女兒嘉英發現後,佯裝出神下棋來掩飾那既尷尬又正經的可笑神氣,都是「畫龍點睛」之筆。在總結這方面的創作經驗時,陳強說:「我在扮演角色時,主要的竅門是『淡抹濃點',整個戲都處理得很生動,很自然,很不費力,只在某個突出的地方、節骨眼上點那麼一筆,這樣戲的色彩就濃了,就象馬連良的戲一樣,只在某一個地方,啪!一躍勁!人物就出來了!這樣觀眾才覺得不吃力,很輕松,很舒服,而且藝術享受在你『點'的時候也得到了滿足!」
陳強在扮演喜劇角色時,則十分強調從生活、人物性格和戲的矛盾沖突中找喜劇因素,反對人為地製造噱頭和過火的表演。他把自己表演喜劇的經驗概括為十六個字:「逗而不厭、鬧而不亂、笑而不俗、趣味由衷」。
陳強今年八十七歲,他希望能在銀幕上再創造幾個生動的喜劇人物形象。最近,他在影片《大海在呼喚》中扮演香港某輪船公司總船長陳宏業,還參加了影片《夕照街》的拍攝。他說:「勞動人民勞動了一天,應該讓他們樂一樂,笑一笑,在笑聲中使人們受到教育,這就是我的最高願望。」(來源:《中外影星》 )
二、延安市市長
陳強,男,1957年12月出生,河南孟縣人,1975年9月參加工作。1975年至1978年在長安縣插隊鍛煉;1978年至1982年,在北京理工大學學習,大學畢業後在204所工作,先後任204所辦公室副主任、技術開發處處長、科研開發處處長、副所長等職(其間先後在北京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攻讀化學工程和工商管理研究生,獲得碩士學位);1999年6月,任陝西省專利局局長;2000年7月,任陝西省葯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黨組書記;2002年8月,任陝西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廳長、黨組書記;2004年7月,任陝西省商務廳廳長、黨組書記;2005年8月,任中共延安市委副書記;2005年9月,任延安市副市長、代理市長.2月25日,在延安市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當選為延安市人民政府市長。
其他三人見
陳述:http://ke..com/view/105298.htm
方化:http://ke..com/view/197970.htm
劉江:http://ke..com/view/1981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