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習禮儀,做文明的中學生 作文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么?
這里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麼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眾。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准,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什麼這么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們不是從自身做起,這社會氛圍又從何而來呢?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裡,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么?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
我們不必埋怨這個社會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單薄,對社會的影響不大。試想一下,麵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嗎?可是,單憑這一點酵母,不是就把麵包發起來了么。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做這個時代的酵母,讓自己的酵素,在這個社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新世紀新時代,新國家新文明」,不要讓文明下,不要讓文明只在紙上出現,要讓它活躍在我們當中,讓文明無所不在,讓我們做文明的主人,讓「文明與我同行」!
我們需要文明生活
六年級 王炳相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可是,我卻給媽媽當了回老師,而且用我的實際行動影響我們全家。用媽媽的話說,我不僅改變了媽媽,而且通過改變媽媽,改變了媽媽周圍的人,包括她的同事。
事情追溯到前年冬天,天氣已經非常冷了。北京的冬天寒風凜冽,我們全家乘車外出看電影。因為奧運會官員到北京考查,北京的街頭到處都擺著各色塑料花卉,冬日裡讓人感到了一絲暖意。我們在車里吃著零食,聽著音樂,愜意極了。快到東直門時,媽媽將裝有廢物的垃圾袋順著車窗就投向外面,我急忙制止已來不及。我要求爸爸把車開回去撿起垃圾,可媽媽說車已經無法返回,再說路上車那麼多,如果回去的話撞車怎麼辦?媽媽甚至說下次改掉也就罷了。可我堅決不幹,最後爸爸終於把車開了回來。媽媽找回了扔掉的垃圾。雖然耽誤了好多時間,但全家都認為我這樣的做法是對的。回家的路上,機場高速路兩邊的樹上掛著好多不同顏色的垃圾袋,全家人都進行了深刻的反省。
從此以後,我們全家人都以實際行動成為「講文明、護環境」的大使。上周,我們全家去爬香山,賞紅葉,帶了好多食物去野餐。野餐之後,大家分別將垃圾收好,背著下山,到有垃圾桶的地方才扔掉。這樣的事情,在我們家裡再也不用我監督,都會自覺所為。媽媽更是用實際行動讓我感動。她經常會在公共場所將地上的垃圾撿起,扔進垃圾桶。
講文明、講禮貌,需要的是人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我們是國家的小主人,我們有義務去幫助沒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去學習文明、實踐文明。因為我們今天有了豐富的物質生活,更需要建設高度的精神文明。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成為強大的、高度文明的國家,文明才能受到更多人的敬仰。
有一次,我在電視里看到歐洲文明古國德國,在號召全國人民講文明、講禮貌,找回日耳曼民族古老的禮儀。同時,舉例講了一個老奶奶經過馬路,路上雖然只有她一個人,但她依然等紅燈變綠燈才走。老奶奶回答說:「我怕樓上的孩子們看到後,以為紅燈是可以通行的。」我把這個故事送給所有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們,你們的言行對我們是多麼重要,當您有不文明的行為時,想想您的孩子吧!想想我們是古老的文明古國吧!
我要用親身經歷的這件小事告訴同學們,我們的言行也是可以影響改變大人的!不信你試試吧!讓我們都成為講文明懂禮貌的中學生吧!這樣,我們的生活才能更美好,我們的國家才能更強大。
===================================================================
文明禮儀伴我行
八年級 宮亞明
我國是禮儀之邦,素來講究禮貌。孔子以為「不學禮,無以立」;漢代賈誼則把是否講禮、守禮看作是人與獸的區別。在現代文明社會,講文明,懂禮貌,這種美德是應當得到大力弘揚的,因為它對於:「形成追求高尚,激勵先進的良好社會風氣」,「促進整個民族素質的不斷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廣大公民應順應時代的要求,自覺遵守,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文明公民。然而,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卻常有不講文明、不懂禮貌的現象發生。
比如,在公眾面前掏耳、挖鼻,甚至摳腳丫;聽他人講話時,東張西望,不屑一顧;上公交車時,蜂擁而上,爭搶座位,甚至大動干戈;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在馬路邊便溺。2004年10月6日的《北京廣播電視報》就報道說:木樨地科技會堂東邊的馬路邊就成了計程車司機的露天廁所,以致於隔百十來米就能聞著味兒,居民意見很大。居民意見不可能不大,大白天,光天化日之下,沒遮沒欄的在馬路邊上說方便就方便,的確不文明。便溺者是方便了,但過往的行人就不方便了,不但行人不方便,假若讓外國人看見了,還不會恥笑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素質低,因為你的方便讓整個民族受歧視,受牽連,成何體統?對得起養育你成長的祖國母親?
================
英國著名教育家約翰·洛克說:「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養成習慣的一種大事。」這點,我們應向周總理學習,美國總統尼克松曾在他寫的《領袖們》一書對此作過評價。尼克松說:「周恩來的敏捷機智大大超過我能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領袖。這是中國獨有的特殊的品德,是多少世紀以來的歷史發展種種中國文明的精華結晶,他待人很謙虛但很沉著堅定。」周恩來的文明談吐、禮貌舉止和他所具的令人折服的氣質和風度,正是他那高尚的品德、寬闊的胸襟、超群的智慧、美好高尚心靈的生動體現。
看來,文明、禮儀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首先,注意培養自己美好高尚的心靈。從表面上看,文明禮貌是外在的,而實際上外在的形式下蘊含著內在思想和情感。真正講文明懂禮貌的人,是有著美好心靈的人,美好的語言來自於美好的心靈,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言為心聲」、「形為內現」。其次,要在實踐中用文明禮貌的道德標准要求來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文明禮貌,重在表現。主要包括四點:①謙虛禮讓②談吐文明③舉止端莊④講究衛生。我想,你若能做到以上四點,也不愧為「禮儀之邦」的成員了。
德國著名文學家歌德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的確,人們總是根據你的言談舉止評價你。因為,禮貌是人類和諧相處的金鑰匙,只有擁有它才會有幸福、快樂。
文明,是每個人必須具備的素質
高一(1)班 鄧雪雯
千百年來禮儀之風傳承至今,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在當今的社會,上到國家元首互訪,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從政壇巨匠的微笑到商界名家的握手,更是閃耀著文明禮儀的光輝。
當我們接觸一個人之後,常常會給他一些評語:「這個人素質高,有風度」;「這個人有教養,談吐文雅」;「這個人太差勁,連句客氣話都不會說」;「這個人俗不可耐,滿嘴臟話」;「這個人太邋遢,衣服皺巴巴,連臉也沒洗干凈」……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這樣的人,才會被人尊重,受人歡迎。
文明禮儀要注重平時,從小培養,形成良好習慣。有句老話:「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說明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和信賴,在事業上才能獲得成功。周恩來一生鞠躬盡瘁,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了畢生精力,但每次外出視察工作,離開當地時總是親自和服務員、廚師、警衛員和醫護人員等一一握手道謝。周總理是尊重他人的典範,是青少年學習的榜樣。一些人認為,現代社會講個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禮儀沒關系,只要學習好、工作好、有真本事就行了。現代社會的確尊重個人的選擇,自由度大了,然而對人的文明禮儀要求更高,因為文明禮儀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現代社會「大雅之堂」越來越多,誰也不會願意成為難登「大雅之堂」的人。
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母親做好了飯沒告訴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飯前,必須先說一聲「那就不客氣了」。孩子每次離家或歸家都有一套禮儀規矩。孩子每次出門都要和父親、母親說一聲「我走了」,每次回家進門都要說一聲「我回來了」。日本孩子文明禮儀行為已成為他們的習慣。
在日本這個國家都有嚴格的禮儀習慣,更何況我們這個有著五千年文化的歷史古國呢。
現在,我們國家對文明禮儀越來越重視,比如推行文明禮儀操;出版《文明禮儀普及讀本》;開展「首都市民文明禮儀風采大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一次我在街上,看見四個八、九歲的小孩正在把盲道上的自行車移開,他們額頭上的汗珠一顆接一顆地往下流,可他們無暇顧及。看到這一幕,我想任何人都會被他們所感動。這件事足以證明我國文明禮儀教育取得的成績。
文明的舉止,文明的行為,加上恬靜、幽雅、舒適的環境,濃郁的文化氛圍,會啟迪莘莘學子去不斷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可以影響你的學習,你的生活,甚至將來的一生都將受用不盡,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只有具有深厚的底蘊、幽雅的談吐、得體的舉止,才能稱得上真正有內涵的美。
2. 《看電影學禮儀》之看《杜拉拉升職記》學職場禮儀怎麼樣
經典的場景截選,獨特的禮儀解讀,很實用,很新穎!
一共分為六節來談職場禮儀的問題,即:破解職場新人的魔咒,選擇話題之言表心聲,上下級交往的核心法則,收發郵件禮儀知多少,拆掉部門間的牆,職場異性行為「禮」規。
從形象塑造、溝通禮儀、辦公室里有、通聯禮儀等多方面,多角度來談職場禮儀!
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3. 《杜拉拉升職記》電影里關於禮儀的五個方面
以前只聽人們說杜拉拉,但不知究竟是怎麼的一個人。在一次選修課上,老師講職場禮儀與服飾,就叫我們欣賞了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不僅讓我們看到了杜拉拉在職場中的快速晉升,也看到了她的金典的著裝和得體的禮儀。一個人除了年輕有能力,受人欣賞的禮儀與服飾亦很重要。
做為一位職場新人,在步入一個心得環境時,擁有勤奮和誠懇固然是應有的職業態度。不過,要迅速進入職業狀態,塑造氣質的重要性也不可小覷,倘若對職場著裝禮儀不甚了解,過於隆中或過於隨意,都可能令你"鶴立雞群'而「格格不入」,從而讓自己和周圍事物都感覺不舒服。這部電影,給了我們一些學問:
1. 職場著裝需符合企業文化
在這部電影中,杜拉拉是在一家外企工作。DB是一家外企,崇尚「自由,創新」,在這樣的公司著裝不乏「創新,突破」。但我們知道,在一些國有企業或民營企業中,如果穿的過於性感與華麗,這是不恰當的。
2. 職場新人穿什麼需多觀察,忌別具風格
在職場中,人與人中間是有等級差別的。剛進入職場的杜拉拉,先是一身學生裝,青春無敵,清新舒服。後來,杜拉拉的穿著發生不較大的變化,尤其是在當了銷售秘書之後,著裝更加具有企業文化了。著裝款式和風格應傳遞一個人在職場中的地位和能力。
3. 職場著裝應考慮行業和工作崗位
各個行業,各個崗位對服飾的要求差別很大。在有的行業,你想穿得時尚一點也是不容許的。在這步電影中,幾乎所有的人服飾都很高檔,有不少的名牌服裝。電影歸電影,在現實中。我們很難做到。
4.職場著裝,飾品搭配要得當
影片中,杜拉拉幾乎每套衣服都配有大而誇張的飾品,搖曳生姿,美麗動人。印象最深的是她的耳環和手鐲,感覺有點奢侈。王偉著裝正式,穩重。
5.注重「行為舉止」禮儀
行為舉止,是你的第一張名片。良好的行事風格,對一個人的成長有重要的影響。有時候,一個眼神,一個微笑會改變人生的命運。杜拉拉在片中,始終有一個自信的微笑,也為她的升職加了分。人人都應該做一個知禮,懂禮,行禮之人。
職場禮儀既有一定的標准,也在不斷的變化之中,是一門大的學問。
4. 看電影《孔子》中有哪些是可以並且得到很好傳承的傳統禮儀
好像有本叫《看電影學禮儀》的書,有一章節專門講到過看《孔子》學饋贈禮儀的,不過我看的是宣傳資料,全書我並沒有看。希望能幫到樓主。
5. 文明禮儀我先行的作文
《文明禮儀幫我行》
古人說,「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你不學「禮」,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身。
那麼,什麼是禮儀呢?簡單地說,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范,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
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
所以,學習禮儀不僅可以內強個人素質、外塑單位(小到家庭、企事業單位、社區,大到城市、國家),更能夠潤滑和改善人際關系。
作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就北京而言,最現實的是迎接2008年奧運會。怎樣體現北京人以及中國人的有禮、有節,體現禮儀之邦的文明、友好,無疑成了北京這幾年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工作。
我們身在社會中,身份、角色在不停地變化之中。我們這一刻討厭別人,下一刻往往成了別人討厭的對象。這些無非都是「不拘小節」的行為所致。
當我們身為遊客的時候,總是依著自己的興致,隨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亂寫亂塗;當我們是市民的時候,又是對隨地吐痰、亂寫亂畫的現象深惡痛絕。
當我們是行人的時候,往往是怎麼就近就怎麼走路,管他有沒有紅燈,管他有沒有人行道,討厭那些沒按規章開車的人;當我們開車的時候,總是搶車道、夾塞兒、占非機動車道,討厭那些在馬路上亂闖的行人。
當我們是消費者的時候,經常把個人的怨氣往服務人員身上撒,還總說他們態度不好;當我們是服務人員的時候,又總是把個人的情緒帶到工作上來,卻總怨顧客太挑刺。
當我們和同事相處的時候,總會埋怨同事的「不拘小節」,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的說話、借東西;而我們自己又往往懶得去理那些「小節」。
當我們乘坐公共汽車的時候,總是為能搶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擠到、踩到別人的時候從不屑於說對不起;當我們被人擠到或踩到的時候,總是對對方不說聲抱歉的話而耿耿於懷甚至拳腳相加;當我們是老人的時候,站在晃晃悠悠的車上,總是渴望能有人為站立不住的自己讓個座。
當我們作為子女的時候,總是不願意耐心地和父母交流,總是大方地花著父母的血汗錢,總是大聲地把父母的問話送上天,對於父母的生日,天才曉得;當我們身為父母的時候,從沒心平氣和地和孩子做心靈上的交流,總是忙於自己的工作,還說已經給他們的關愛太多,就是他們自己不爭氣。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精神需求層次和自我認知價值的越來越高,就越來越希望得到理解、受到尊重。毫無疑問,在當前的形勢下,禮儀已不是個別行業、個別社會層次的需求,而是全民所需。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在家裡,如果家長能夠帶好頭;在學校,如果師長能夠帶好頭;在單位,領導如果能夠帶好頭;在窗口單位,窗口工作人員如果能夠帶好頭……推而廣之,要在全中國推廣、普及文明禮儀,如果首都一千多萬人民能夠帶好這個頭;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毫不疑問,我們的文明禮儀推廣和普及工作,就會更加容易。那麼我們的精神文明建設,就會和物質文明建設一樣,取得飛速發展。我們十三億人民的精神面貌,必然會煥然一新,人們都會生活在友好、寬容、關愛、溫馨的社會氛圍中!
文明禮儀,強調的是「尊重為本」。
想讓別人尊敬你,首先就得尊敬人。
那些陋習,圖的是一時之快,丟的是自己的人格和尊嚴。
一個連自己都不尊重的人,別人還會尊重你嗎
**********************
《文明從我做起》
一個個的小家庭組成的一個大家那是國。那什麼是家呢?就是由一個一個成員而組成。所以,一個國家中人最重要。只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那麼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
不久前,曾看到這樣一則報道,說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麼呢?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遊客。」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
不知大家是否記得,三年前中央電視台報道,國慶節後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口香糖殘跡,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跡,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聖和庄嚴形成了強烈反差。
以上的兩個事例表明,文明其實是由細節構成的,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為可見文明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尤其是星期六、日教室里、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麵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室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臟話、粗話,隨意攀爬樹枝,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影響到我們自身的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素質。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
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和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怎樣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同學們,我們每播下一個動作,將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將收獲一個品格,讓我們把文明禮儀放在心上,時時刻刻與文明交談,用它來約束自己的言行,千萬不要把文明行為習慣看作小事。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請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斗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我相信,經過我們全體師生共同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文明美好的校園。
*********************
《文明禮儀伴我行》
在當今的青少年學生中,不少人對應有的禮儀不重視,禮儀觀念淡薄,導致思想品德滑坡。一些人在學校里,不會尊重他人,不會禮讓,不講禮貌;在社會上不懂怎樣稱呼他人,甚至隨心所欲,滿口粗言爛語;在家裡不懂孝敬長輩,唯我獨尊,為所欲為等形象屢見不鮮,這些現象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青少年學習"禮儀",要以學會尊重他人為起點,禮儀本身就是尊重人的外在表現形式,"禮儀"從話里來,話從心中來,只有從內心尊重人,才會有得體的禮儀言行,尊重他人是人與人接觸的必要和首要態度。學習"禮儀"要重在實踐,一個人的禮儀只能在言行中才能反映出來,不說不動就不能說某個人有沒有"禮儀",每個人都要在理解禮儀要求的基礎上,敢於在日常的言行中、平時的待人接物中展現自己文明有禮的形象。一些學生平時也知道要講文明、懂禮貌,但在公共場合或遭遇到不很熟悉的人時,其"禮儀"規范就無法發揮,這是他們缺乏自信的表現。
要想成為真正的君子,一定要有紳士風度,要有社會公德,有內涵;要想成為真正的閨秀則要求氣質、談吐、衣著打扮等方面都具有較高的個人修養。在現代文明社會里,禮儀已成為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基礎。人在這個社會里,只有學會如何尊重人,如何與他人文明相處,才能真正自立於社會,才能自尊自愛,才能營造和諧融洽的人文環境和文明社會。
讓我們一起來呼喚禮儀,呼喚文明,呼喚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校園再沒有燙著卷發,染著彩頭,帶著各種飾物的形象出現;呼喚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校園再沒騎著自行車穿梭的痕跡;呼喚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中學的學子無論在哪裡都說著文明的語言,做著文明的事。
6. 王旭的《看電影學禮儀》有收錄李安的《少年派奇幻漂流》嗎
已經收錄了啊,網路上面都能搜到了
7. 關於五部電影的有關禮儀的影評
五分鍾改變一生
《看電影學禮儀》看《華爾街》學拜訪禮儀
人際之間、社會組織之間、個人與企業之間都少不了拜訪。拜訪,是商務活動中的一種重要形式,也是社交的一種重要手段。在拜訪之前,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拜訪獲得成功,成功的拜訪對人的作用是巨大的,甚至人生也會因此而改變。也許,拜訪的這點時間在我們的生命中只是滄海一粟,但請千萬不要忽視它帶來的巨大能量。
「五分鍾改變一生」這句話出自《華爾街》這部電影的主人公福巴德之口。其潛在的含義就是,利用好五分鍾的拜訪時間,你就將走到積極正確的康莊大道上。
五分鍾的拜訪真的能改變人的一生嗎?
能!《華爾街》這部電影回答了這個問題。
《華爾街》給我們塑造了一個這樣的年輕人:業務平平,卻不甘平凡的年輕的業務員福巴德,通過周密的安排,耐心的守候,運用出色的溝通技巧以及彬彬有禮的態度,最終獲得了和他的目標VIP客戶蓋葛先生5分鍾溝通的機會,繼而抓住這難得的五分鍾從而也就獲得了一個由此改變他一生命運的機遇。對福巴德而言,「五分鍾改變了一生」!《華爾街》這部電影也因為在金融營銷、業務方面的出色演繹從而成為金融客戶經理的營銷教學片。
《華爾街》既是一部商戰電影中的經典之作,也是在金錢掛帥時代毫不掩飾地為人類的貪婪慾望辯護的一部主流電影。本片以全球金融中心的美國華爾街為背景,描寫翻雲覆雨的股市大亨蓋葛貪婪成性,不擇手段在幕後操縱股票行情,結果卻敗在一位仍然具有良知的年輕營業員福巴德手上。之所以選擇這部電影的片段來分析、學習拜訪禮儀,完全是因為福巴德在拜訪禮儀前的用心設計、在拜訪過程中的彬彬有禮、不卑不亢、他的種種表現都堪稱經典,以至於讓他自己獲得了改變人生的機會。
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都渴望能像福巴德一樣,抓住機會,改變命運。只是,每個人面對自己的渴望,選擇了不同方式。但當屬於你的那個機會來臨時,特別是那些人生的重要時刻,某個你生命中的貴人的相遇、拜訪,你能不能在那也許短短幾分鍾的時間里,全面展現自己的專業素質,嫻熟地運用拜訪禮儀的技巧,這些也許還需要修煉。
在拜訪禮儀中常見的容易忽略或混淆的問題
在當今商業競爭白熱化的今天,嫻熟地掌握拜訪禮儀已經不僅僅是體現一個人的職業素養,對現代職業人士而言,在擁有豐富的產品知識、營銷技巧的同時,若能擁有全面的拜訪禮儀知識,以及能夠根據不同的場合,應用不同的溝通技巧,往往會使事業更如魚得水。
美國教育家卡耐基認為,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於他的專業技術,另外的85%要靠人際關系、處世技巧。卡耐基對商務交往的重視程度基於他對人生的深刻理解和領悟。商業往來業已成為人們交往的重要部分,甚至是核心部分。
在全面地分析學習《華爾街》這段7分24秒關於拜訪禮儀片段之前,我們還是先來看看一般在拜訪禮儀中常見的容易忽略或者是混淆的問題:
如果您要拜訪的是VIP客戶,您覺得客戶檔案對您有幫助嗎?
如果您覺得VIP客戶的客戶檔案很重要,那麼它的內容應該有些什麼?
您會通過哪些途徑去收集客戶資料,充實客戶檔案,使其更加貼近客戶的真實情況。
如果首次登門拜訪客戶,恰逢客戶生日,您需要帶禮物給客戶,您將如何選擇?
您覺得您會怎樣做好拜訪前的禮儀准備?
您將如何應付門衛、秘書這些可能成為您拜訪時的「障礙」的人物,如何技巧地見到自己想見的人?
拜訪客戶在等候時的表現,怎樣才能做到彬彬有禮?
您覺得首次拜訪遞上名片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您覺得贊美拜訪對象時該怎樣把握贊美的尺度?
拜訪時間的把握以一個怎樣的禮儀尺度為標准?
拜訪時的介紹及自我介紹應遵循什麼禮儀規則?
拜訪客戶時座位的選擇有什麼講究?您了解嗎?
作為一個接待者,接待訪客時有什麼要尤其注意的地方?
拜訪禮儀涉及到的受訪者及拜訪者,在禮儀上的要求有何不同?
以上問題,我們不能從《華爾街》這部電影里一一找到關於拜訪禮儀的所有答案,但起碼我們能從一個拜訪者的角度來思考、學習拜訪禮儀,從而使拜訪雙方的交往更融洽、拜訪更有效。
8. 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活動包括哪些
在我校進行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就是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相處」,教學生學會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具有現代文明內涵的社會生活規范,培養學生具有高雅、得體、大方、文明的涵養,它包括文明行為、文明習慣、文明語言、文明衣著,禮貌修養,乃至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等。我們將學習禮儀、實踐禮儀、展示禮儀和宣傳禮儀貫穿於整個主題宣傳教育實踐活動的全過程。
(一)學習禮儀
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與自己日常生活和學習密切相關的校園禮儀、家庭禮儀和社會禮儀等方面的知識,通過自學我校的《文明禮儀行為規范》校本課程,提高學生自身素質。
(二)實踐禮儀
讓每個學生都廣泛參與到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中來,在參與和體驗中成為文明禮儀的宣傳者、實踐者、示範者。各班級開展系列活動,促進禮儀學習,評選文明禮儀標兵。
(三)展示禮儀
通過開展校園禮儀知識競賽、演講比賽,講身邊發生的禮儀故事,評選班級各項「禮儀之星」活動,展現學校在教育實踐活動中的階段性成果。
(四)宣傳禮儀
通過校本課程培訓文明禮儀宣傳員,面向家庭、社會進行社會禮儀知識的宣傳,營造手拉手、共創文明校園的良好氛圍。
五、實施過程
以校園禮儀為重要內容,以校本課程為線索,以禮儀、禮貌、禮節教育和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為重點,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禮儀行為。我校要依託學校文化建設的平台,策劃、養成、固化學校文明禮儀,使學生逐步養成富有學校特色的文明禮儀規范。
9. 文明禮儀伴我行作文
古人說,「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你不學「禮」,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身。
那麼,什麼是禮儀呢?簡單地說,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范,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
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
所以,學習禮儀不僅可以內強個人素質、外塑單位(小到家庭、企事業單位、社區,大到城市、國家),更能夠潤滑和改善人際關系。
作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就北京而言,最現實的是迎接2008年奧運會。怎樣體現北京人以及中國人的有禮、有節,體現禮儀之邦的文明、友好,無疑成了北京這幾年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工作。
我們身在社會中,身份、角色在不停地變化之中。我們這一刻討厭別人,下一刻往往成了別人討厭的對象。這些無非都是「不拘小節」的行為所致。
當我們身為遊客的時候,總是依著自己的興致,隨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亂寫亂塗;當我們是市民的時候,又是對隨地吐痰、亂寫亂畫的現象深惡痛絕。
當我們是行人的時候,往往是怎麼就近就怎麼走路,管他有沒有紅燈,管他有沒有人行道,討厭那些沒按規章開車的人;當我們開車的時候,總是搶車道、夾塞兒、占非機動車道,討厭那些在馬路上亂闖的行人。
當我們是消費者的時候,經常把個人的怨氣往服務人員身上撒,還總說他們態度不好;當我們是服務人員的時候,又總是把個人的情緒帶到工作上來,卻總怨顧客太挑刺。
當我們和同事相處的時候,總會埋怨同事的「不拘小節」,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的說話、借東西;而我們自己又往往懶得去理那些「小節」。
當我們乘坐公共汽車的時候,總是為能搶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擠到、踩到別人的時候從不屑於說對不起;當我們被人擠到或踩到的時候,總是對對方不說聲抱歉的話而耿耿於懷甚至拳腳相加;當我們是老人的時候,站在晃晃悠悠的車上,總是渴望能有人為站立不住的自己讓個座。
當我們作為子女的時候,總是不願意耐心地和父母交流,總是大方地花著父母的血汗錢,總是大聲地把父母的問話送上天,對於父母的生日,天才曉得;當我們身為父母的時候,從沒心平氣和地和孩子做心靈上的交流,總是忙於自己的工作,還說已經給他們的關愛太多,就是他們自己不爭氣。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精神需求層次和自我認知價值的越來越高,就越來越希望得到理解、受到尊重。毫無疑問,在當前的形勢下,禮儀已不是個別行業、個別社會層次的需求,而是全民所需。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在家裡,如果家長能夠帶好頭;在學校,如果師長能夠帶好頭;在單位,領導如果能夠帶好頭;在窗口單位,窗口工作人員如果能夠帶好頭……推而廣之,要在全中國推廣、普及文明禮儀,如果首都一千多萬人民能夠帶好這個頭;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毫不疑問,我們的文明禮儀推廣和普及工作,就會更加容易。那麼我們的精神文明建設,就會和物質文明建設一樣,取得飛速發展。我們十三億人民的精神面貌,必然會煥然一新,人們都會生活在友好、寬容、關愛、溫馨的社會氛圍中!
文明禮儀,強調的是「尊重為本」。
想讓別人尊敬你,首先就得尊敬人。
那些陋習,圖的是一時之快,丟的是自己的人格和尊嚴。
一個連自己都不尊重的人,別人還會尊重你嗎
10. 看電影學禮儀這個課是誰講的啊
《看電影學禮儀》是王旭老師的一本新書,也是他的全新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