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大神 幫忙 一部電影的 景別 構圖 色彩 光線 角度這四個方面的分析
你應該是學攝影之類的吧,我簡單給你說下,比較通俗。你自己嘗試分析
1景別:說白了就是景象的遠近大小,去看景別作用,很好分析
2構圖:就是組合,如何搭配景象來表達什麼,形成了如何一個意境
3色彩:冷暖一般與情感同理,冷色佔住一般表達血腥、殘酷、寂寞類消極的,暖色則相反(一般哦,並不是所有)
4光線:就是順逆光,結合3色彩。
還有上面4個是相互聯系的,一般結合起來賞析
你隨便找部電影的一個片段就很好分析了
我不是專業學攝影的,只是根據看電影的經驗,僅供參考。
給你提供這些方面做得不錯的電影代表:
《陽光燦爛的日子》(被學編導、攝影的考爛了)
《那山那人那狗》
《太陽照常升起》
《向日葵》
《情書》
《可可西里》
《千里走單騎》
❷ 那些電影里有匯聚線構圖
《斷背山》《阿甘正傳》都是採用匯聚線構圖。
對角線構圖又稱斜線構圖,大概30—45度角劃分。把主體安排在對角線上,能有效利用畫面對角線的長度,同時也能使陪體與主體發生直接關系。富於動感,顯得活潑,容易產生線條的匯聚趨勢,吸引人的視線,達到突出主體的效果。
匯聚線在畫面上能強烈地表現出畫面的空間感,使人在二維的平面圖片中感受三維的立體感。在畫面中匯聚線越急劇,透視的縱深感也就越強烈。
由於廣角鏡頭可以產生近大遠小的透視效果,因此此時通過調整鏡頭的焦距,選取適當的拍攝角度,可以實現更強烈的透視效果。當攝影者在拍攝人物或者其他主體時,可以考慮把主體放在匯聚線的中心位置上,從而起到一定的視覺引導作用,達到一種「迫使欣賞者不得不看」的效果。
❸ 哪些影視劇里的經典畫面可以讓攝影愛好者借鑒構圖技巧
好的攝影作品除了畫面本身讓人賞心悅目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夠通過畫面傳遞情緒與感情。
一些經典的影視劇鏡頭確實拍攝得極具美感,比如張藝謀的《英雄》和《影》。雖然電影總體質量差強人意,但純粹從攝影角度去看,畫面的構圖合理、色彩和諧、主次分明,可以說隨便定格都是一張精美的壁紙。
但是在情緒和感情的傳遞上,或許是電影本身故事太過經典吧,我覺得周星馳《大話西遊》中的一些鏡頭做得更好。請大家多多點贊支持關注。
❹ 《拉片放映室》第32集:張藝謀電影中的構圖和色彩運用01
《拉片放映室》第32集--張藝謀電影里的構圖和色彩運用01---《黃土地》《紅高粱》《菊豆》
拉片有技巧,觀影有門道!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拉片放映室!
學會拉片,讓你技術性的去看電影!
張藝謀是我國第五代電影導演中的代表人物,從1984年在影片《一個和八個》中擔任攝影師到1987年導演第一部電影《紅高粱》,到2020年執導超過30部作品,近40年間對華語電影和華語導演產生了巨大影響,他的作品除了環環相扣的劇情、仔細地選角、演員精湛的表演外,張藝謀電影廣受好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出色的色彩駕馭能力。
從他的第一部導演作品《紅高粱》到2011年轟動全國的《金陵十三釵》,其色彩設計都有一以貫之的特性,這其中囊括了其鏡頭運用、色彩搭配、人物畫面與構圖、形象塑造、敘事節奏等諸多方面,這些鏡頭都用獨特的張藝謀式的風格表達了其特有的蘊涵。
而2014年之後的《歸來》《長城》《影》以及尚未上映的《一秒鍾》《懸崖之上》《堅如磐石》則是張藝謀作為國師之後多元化的探討和在色彩運用上的突破。
但是對於張藝謀電影的色彩運用,文藝界和影評人確實是說法不一,大概包含有兩大觀點:支持和贊揚的一部分人認為張藝謀電影色彩設計的運用有很強的民族氣息和民族感,比如以大紅、大黃等為基調的作品不在少數,而且他也是有意識的運用西方色彩搭配和設計的第一批中國電影導演,色彩的表現力十分突出;反對派和批評的一些人則認為張藝謀電影的色彩運用過於誇張,藝術美感逐漸走向偏激,而且色彩盡顯「後殖民主義」的特質,色彩的視覺沖擊力遠大於其影片所帶來的思想內涵,尤其《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三槍拍案驚奇》《長城》更是飽受非議。可見,張藝謀電影評論的主要焦點仍然是在影片的視覺形式與內容表達上。因為張藝謀不僅具有高水準的導演技能,攝影師出身的他,在色彩構圖上也有相當出色的功力。為了讓小夥伴們更直觀清晰的了解張藝謀電影作品中的色彩運用,那接下來我們就以張藝謀的所有作品分三個階段來分別拉片分析一下其中的構圖和色彩運用……
1984年的電影《黃土地》中,作為攝影師的張藝謀雖然不能完全主導,但是他也充分的發揮了自己作為攝影師對鏡頭呈現內容的把控能力,主要著重表現了黃土地、窯洞、黃河、紅嫁衣、紅蓋頭、黑粗布棉襖、白羊肚毛巾這些物象,而與之搭配的色彩則是飽滿凝重、溫暖沉穩,對比強烈,大面積黃色塊的運用以凸顯電影主題,土黃為主色調,黑、白、紅等為輔。通過這些鏡頭表達了他對於色彩運用在電影中敘事和左右觀眾情緒的思考。
1987年在張藝謀擁有能力導演自己的第一部作品《紅高粱》中,漫漫的黃土,彌天的風沙,赤膊轎夫們背扛著灼熱的烈日,他們黝黑的皮膚,拖曳著歡快的腳步,按照船艇的風俗「顛轎」。無論是中遠近景的使用和色彩的搭配,都還是在重點凸顯他對自己出身黃土地的熱愛,而轎子中的新娘,頭頂著鳳冠霞帔,身穿大紅色的新娘裝。通過大紅單色的使用表現九兒懷著紅色而熾熱的心,轎子外漫天黃沙和大黃單色則表現舊時的女人出嫁未來渺茫,張藝謀通過一望無際的黃土地和紅色裝扮的轎子以及新娘形成的對比來反襯那個時代下包辦婚姻對於女性的壓迫。在電影中,紅色的著裝、蓋頭、紅轎、紅鞋、紅日、高粱酒、酒坊、貼紙、窗花等元素是作品主要渲染的物象,構成了《紅高粱》中獨特的美學特點,搭配劇情,色彩設計也表現出濃郁飽滿,飽和度高,色彩純粹,且大色塊大面積運用,頌揚中華民族激揚昂奮的民族精神,融敘事與抒情、寫實與寫意於一爐,發揮了電影語言的獨特魅力,於1988年獲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第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第1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第5屆辛巴威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故事片真實新穎獎等等!
進入20世紀90年代,對於當時通過《紅高粱》獲得一系列國際認可的張藝謀來說,沒有獲得當時象徵著電影人最高榮譽的奧斯卡的認可,就還是證明不了自己。
所以當時張藝謀迎合奧斯卡之心也是路人皆知。當時的奧斯卡評委最愛看什麼,禁忌的性,愚昧落後的制度以及桎梏下如蛆蟲般生活的醜陋的中國人。張藝謀投其所好,1990年,與楊鳳良合作導演影片《菊豆》,《菊豆》繼續繼承張藝謀電影的主要特色,染坊、瓦牆、服飾、燈籠、各色染布、紅燭、棺材、白布、紙錢、火焰等紛紛出現,色彩依舊濃郁飽滿,環境以青灰色為主,人物著裝色彩對比突出,片中菊豆的服飾多為旗袍,主要有四種顏色,紅、黃、藍、白,藍色短旗袍最為驚艷。紫色、粉色為輔。
張藝謀為了沖擊奧斯卡也算是煞費苦心,為了拍本片他看了超過50部當時稱之為變態的電影,拍攝的內容對於很多觀眾來說也是重口擰巴至極……在那個偉光正的年代,拍這樣題材和內容的電影是需要十足的勇氣和決心的。
以至於太過於用力,讓《菊豆》跑偏,批判不足,獵奇有餘,成了許多人心中的情慾片,一度被禁,直到下一部《大紅燈籠高高掛》才重新找准方向和定位!
《菊豆》在張藝謀的電影推薦序列中是比較靠後的電影,因為同樣是談性,它沒有《紅高粱》那種的熱情似火,激昂向上的力量;而和《大紅燈籠高高掛》相比,它的批判力度又淺嘗輒止,少了力透紙背的深刻,像是個半成品。不過在中國影史,它卻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它是中國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提名的內地電影作品,是以張藝謀為代表的第五代導演正式向奧斯卡發起沖擊的標志,從《菊豆》中能看到張藝謀銳意探索的勇氣,也能看到他急功近利的諂媚。可大多時候這部作品卻被低估,縱觀張藝謀導演生涯,被奉為文藝圭臬佳作不勝枚舉,可這部無限接近奧斯卡,並在人性方面多方揣度與衡量的《菊豆》卻鮮有人提。
當初《菊豆》出現還有一段淵源,1989年張藝謀執導《代號美洲豹》折戟,那是他生涯第二作,標志華語片對商業片的初步試探,此片講述了海峽兩岸攜手打擊劫機犯故事,兩岸同胞情更成為人文核心。可是商業文化上的不兼容導致張藝謀幾度崩潰,於是幾經拖延與轉變,造就了那部敷衍的半成品以及張藝謀生涯黑點,這種情況下張藝謀需要被認可,於是在1990年他又找來鞏俐拍了《菊豆》。
影片改編自作家劉恆的小說《伏羲伏羲》,張藝謀之所以選擇改編《伏羲伏羲》,最重要的在於作品除了中西文化底色上的交融,其立意上更有著反封建、反枷鎖的人性寓言。這是他擅長的領域,如拍攝《紅高粱》時利用動盪年間禍亂,來詮釋人性的挺拔與癲狂、並利用色彩間的斑斕,來表露人性的慾望與對抗。
同樣《伏羲伏羲》改編的《菊豆》亦是毫不遮掩。無論是當時的時代背景或者人性千面,張藝謀都運用了極致渲染給予詮釋,除此之外相較《紅高粱》的跋扈與粗獷,在這部作品裡張藝謀更是百無禁忌的將情慾跟人性暴露的更直接。最初張藝謀定名為《呻吟》,後來改名為《菊豆》。不少影評人都認為原名《呻吟》才更接近電影核心,因為呻吟本是人性映照,而影片所闡述的也正是人性最壓抑、最求而不得的內心交響,以及與封建傳統間的殊死對抗。呻吟本就是凝結電影始末悲劇的人文核心,可由於名字過於赤裸露骨,礙於民眾的接受度,張藝謀還是選擇了以主人公的名字為題。可是在仔細觀影數遍之後,相信不少小夥伴都會發現《菊豆》是一部越看越讓人覺得糾結擰巴的電影。而這是因為第五代電影人大多經歷過文革,戴著沉重的枷鎖,作為導演,他們的觀念里,電影必須批判,必須深刻,必須性壓抑。他們渴望被西方主流電影圈認可,他們在諂媚刻意迎合狀態下拍出來的電影自然就是糾結擰巴的。
所以導致了電影《菊豆》里,大染坊日夜不停歇的旋轉著的彩色,古宅層層疊疊的灰黑色瓦面,菊豆赤裸的身體……這些色彩在推動故事發展、塑造人物性格、反映影片主題等方面起到不可忽視的巨大作用。
《菊豆》通過天青與菊豆的愛情故事,探討倫理、慾望、人性之間的關系。而這些色彩,就像那條被畫在牆上的龍,恰到好處的運用讓這龍頓時有了眼睛,破壁飛出!
這座灰黑色的宅子,是楊金山住的地方,也是工作的地方,也是一切故事發生的開始。宅子的楊金山買了一個年輕漂亮的姑娘菊豆,想藉由她來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這種家族傳承的封建思想深深根植在他心裡。因為長期無子,讓他喜歡通過性虐的方式的來獲得快感和證明自己還是個男人,在菊豆之前已經虐死兩任妻子。在菊豆身上的施虐,讓他有一種征服的快感,讓他以為自己雄風猶在,不減當年。這里的鏡頭展示和屋內紅色屋外藍色對比的色彩運用讓人無比擰巴。我們此刻都變成了天青一樣在屋外偷聽偷窺的人,鬧心!
而這座宅子有著跟楊金山一樣的秉性。影片電影中使用俯拍仰拍的鏡頭非常多,構圖也多次用俯拍的視角展現建築的封閉和壓抑,斑駁的牆壁、深棕色的樓梯、灰黑的屋頂,幽深的像野獸的眼睛,讓人感到窒息。這種環境這是中國幾千年來封建思想的真實寫照。
而菊豆在電影中每套著裝的顏色也代表著不同時期的人物心理,兩人初見時是黃色,發現天青偷窺時是粉色,下定決心想讓天青救他之時是藍色,兩人坦誠相對慾望勃發之時是白色,懷孕時是黑色,楊金山癱瘓之後,菊豆換上了紅色的衣服,楊金山落紅色染池水死亡和菊豆天青兩人穿白色孝服擋棺也頗具有戲劇性……
我們之前在第21集《電影里的色彩處理》這一小節裡面也重點說過影片《菊豆》中菊豆和天青在染坊里的情愛一場戲中來看色彩在影片中視覺語言的綜合修辭方法,銀幕色彩在強化自然表現力方面的綜合作用;
高深、封閉的染坊里深棕色的背景下,有幾塊色彩鮮艷的紅布懸掛其中,隱喻著菊豆和天青二人的激情和情慾被封建禮教深深地壓抑和封鎖著;當二人在激情中擁抱在一起時,天青扯開菊豆的外衣,露出紅色的肚兜,暗示出菊豆沖破壓抑後內心的躁動與不安;二人在劇烈的動作中蹬倒支撐晾曬染布的支架,鏡頭急轉如同瀑布般的落下來的大紅色彩布,天光同紅布一起直泄下來,強烈的天光象徵著菊豆和天青徹底打開的不再自我封鎖的心扉;而一泄到底、重復交疊的大紅彩布,此時此刻則成為二人熾熱愛情的歡喻。在這一段落里,一系列紅色的由遠而近、由弱到強地不斷重復,通過視覺修辭形式集中表現了用話語描述方式難以表達的豐富的、微妙的情緒和氣氛。導演通過對藝術材料的重新結構,極大地強化了影片的自然表現力,從而獲得了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
這一段是天青菊豆情感開始的地方,也算是天白誕生的地方,可是最終楊金山在天白3歲時溺水死在紅色的染布池裡,最終天白親手將自己親爹丟進紅色的染布池裡,並且一棍子打死,這里呼應了一開始急轉如同瀑布般的落下來的大紅色彩布,最終布落完,鏡頭定格在染架上,也預示著天青命運的終結!下一個仰拍大火燒毀染布的鏡頭,也是菊豆此生命運的終結……
染坊是電影里是慾望的開始,也是慾望的終結。所有一切的人性面都是發生在染坊里,天青第一次見到菊豆,第一次偷窺,菊豆第一次暗示天青,第一次歡愉等等……張揚的紅色,滾動的染車,像極了在封建禮教下的兩個人,流動的慾望,壓抑的情感,在染坊里得到了釋放。可是,這紅色的人性正常舒展的開始,也是封建荼毒的結束。盡管說了許多次,天青仍然沒有勇氣帶菊豆離開。也同樣沒有勇氣告訴天白真相,最終造成了悲劇。他適應以為熬下去就能熬到好日子,越來越離不開這座賴以生存的宅子,他也恨,可他終究做不到。賈寶玉勇敢的和林黛玉自由戀愛,可最終結果卻也逃不出那個禁錮他一生的大觀園。
菊豆最終也沒能逃離這座禁錮她一生的老宅,即便楊金山落水而死以為人生即將迎來新的轉機,結果不想自己的兒子害死了老爹,人生徹底黑暗無望,一把大火終結一切,擰巴么?擰巴就對了……
❺ 攝影師必看的十部電影
欣賞並觀摩電影,並不僅僅是攝像師的專利,拍攝靜態照片的攝影家們,同樣可以從中獲得許多教益。從攝影家的角度欣賞電影,注重的並不是演員的投入表演,也不是驚心動魄的視覺效果。那麼,攝影師選擇電影的基本條件和原因究竟是什麼呢?首先,最重要的是用光的角度和環境。其次是場景的選擇。為此,我們選擇了以下的十部電影,它們的場景令人過目難忘,恨不得身臨其境。
這些電影大多可以買到正版的DVD,但也有些有些極其罕見,這也顯示出它們的珍貴。
1. Baraka(天地玄黃)
像師的專利,拍攝靜態照片的攝影家們,同樣
Baraka是一個古代伊斯蘭蘇非派單詞,含義是「祝福」。
這部影片在剛推出時評價極高,被一些瘋狂的影評家稱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紀錄片」。幾年前甚至有人聲稱如果被流放到荒島上,唯一願意攜帶的電影就是它。這部電影以地球與人類的進化,及人類與環境的關系為題材,自始至終沒有一句對白。面前的景色究竟來自何方,完全靠觀眾自己揣摩。
據稱,導演Ron Fricke為了拍攝這部電影,帶著三人拍攝小組,花費14個月,走遍了六大洲的24個國家。共耗費四百萬美元。對於這部無需支付演員的高額出場費的電影來說,投資是相當可觀的。如此高投入的另一個原因是拍攝器材:它使用昂貴的TODD-AQ 70毫米格式。同時,本片的音樂效果極為優秀,為你帶來不可多得的視覺和聽覺雙重震撼。
欣賞並觀摩電影,並不僅僅是攝
Baraka中的場景,是任何一個攝影師都夢寐以求的。前一分鍾你還在為短尾猿那極似人類的臉而浮想聯翩,後一分鍾就來到了日本積雪的富士山;來不及細味印度恆河邊的火葬儀式,又在敘利亞寺廟前徘徊駐足。這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電影,因為其中的內容如此豐富,浮光掠影的瀏覽根本無法完全吸收。
除了風景之外,導演還利用電腦程式控制技術,拍攝了大量延時鏡頭,以反映曼哈頓和東京街頭的繁忙場景。這固然是動態影片的特點,但是靜態照片攝影師能不能考慮使用延時曝光效果來表達一些忙碌的景象呢?
隨這部電影上市的還有一本精美的畫冊,詳細的記錄了電影拍攝的種種有趣的經歷。同時附有大量的彩色和黑白照片。
電影,注重的並不是演員的投入表演,也不是
如果非要說這部電影有什麼不足的話,它的創意和拍攝手法似乎和1983年的一部名為《Koyaanisqatsi》的電影頗為雷同。有意思的是,《Koyaanisqatsi》的導演和攝像也是這位Ron Fricke。
正如這部電影頗為怪誕的片名一樣,這是一部獻給所有懂得,並願意欣賞視覺藝術的人士的傑作。
2. Barry Lyndon(亂世兒女)
電影,注重的並不是演員的投入表演,也不是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先請教各位一個問題:那就是:誰有f0.7的鏡頭?即使是在工業發達的21世紀,這樣的東西恐怕也無處尋覓吧。或許,全世界只有一塊f0.7鏡頭——就是導演庫布里克拍攝這部《亂世兒女》所用的那一塊。
這塊珍貴的鏡頭,據說是蔡司為美國航空航天局定製的產品,不知為什麼流落到了庫布里克手中。他將這塊鏡頭稍加改裝後,安裝到了攝象機上。f0.7的巨大透光量,使得他在拍攝室內景物時可以完全使用燭光照明,而沒有任何其它的人造光源。
有了這樣的拍攝利器,這部電影無論是野外風景還是室內空間,構圖用光都極其用心,就像是一幅幅流動的精美油畫,隨便拉出一幅,都能掛到牆上。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影片有意識的採用大量的「中心構圖」,尤其在室內場景中,總是用柱子、門窗、桌椅等物品標明畫面的中心點,而那裡也正是即將展開的場景的中心,是攝影機想要引導觀眾關注的中心。從視覺心理上來說,只有在對稱發生偏轉或變動時,才會有活躍動態的感覺,這種靜止鏡頭中的標准對稱,只能產生沉悶的心理的感受。而這也正是庫布里克想要傳達的:一個死氣沉沉的社會,等級森嚴,無所事事。
可以從中獲得許多教益。從攝影家的角度欣賞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18世紀的歐洲,當時英普同盟和法奧俄同盟正打得不可開交。一文不名的愛爾蘭無賴、窮小子Barry,由於機緣巧合,結識了一個富有的寡婦,並藉此擠入了上流社會。但他為了追求貴族爵位而和勛爵決斗,最後被驅逐出英國。或許這部電影該譯作《歐洲版鹿鼎記》更合適。
在這部電影中,主角Barry Lyndon的扮演者Ryan O'Neal很好的把握了小無賴自由自在,毫無道德壓力的心情。他本人和這部電影也獲得了最佳電影藝術學員獎,最佳藝術導演獎,不列顛最佳電影獎等一系列獎項。在這部超過3個小時的電影中,至少有二三十處值得記錄為靜態畫面的場景。當然,如果你沒有以上所說的f0.7鏡頭,還是試著打幾快反光板吧。畢竟,f0.7聽上去比神話還遙遠。
3. The Conformist(順從者)
可以從中獲得許多教益。從攝影家的角度欣賞
這部電影可說是大導演Bernardo Bertolucci的揚名立萬之作。雖然情節編排沒有選用傳統的「開始——經過——結尾」模式,但是,攝影師Vittorio Storaro充滿靈性的拍攝,使得這部片子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極為講究的用光,罕見的拍攝角度,以及各種色彩濾鏡的使用,都使這部電影增色不少。雖然拍攝於35年以前,但是,今天的攝影師們仍舊可以從中學到許多,那就是:跳出陳舊的框框,創造自己的風格。
這位來自帕爾馬的Bertolucci導演,後來拍攝了家喻戶曉的《末代皇帝》,自己也拿到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他的其他作品還有《遮蔽天空》,《巴黎的最後探戈》等等。
4. Day of Heaven(夢斷情天)
欣賞並觀摩電影,並不僅僅是攝
靜態攝影家經常會談到所謂的「魔幻時刻」,也就是每天的黎明和黃昏。在這些時間,微弱,溫暖的日光使物體顯得分外美麗。但是對於電影攝像師來說,常常由於劇情和資金預算的限制,而無法選擇「魔幻時刻」。很顯然,沒有任何一個劇組願意花大錢請演員和工作人員呆坐一天,就為了黃昏那片刻時分的拍攝。
唯一的特例是這部拍攝於1978年的《夢斷情天》。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二十世紀初的一段三角愛情故事。導演馬利克難得的聘請到了當時的兩大著名攝像師:Nestor Almendros和Haskell Wexler。它的絕大多數鏡頭都是在黃昏拍攝的,並因此獲得了1978年的最佳攝影金像獎。
總之,這部電影的情節甚為離奇,也多少經不起推敲。但是,無法掩飾的是它傑出的視覺效果。以下是Nestor Almendros在電影殺青後的感想:
像師的專利,拍攝靜態照片的攝影家們,同樣
「馬利克告訴我,他要拍攝一部注重視覺效果的電影,通過視覺效果講述故事。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視覺效果的重要性,許多導演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演員上。但是,這是一部用視覺效果說話的電影。這部電影講述的是電發明之前的事,沒有電燈,因此光線常常很弱,完全依賴由窗外透進來的光線,這就是當時人們的生存狀態。」
「所謂的魔幻時刻,其實是一種委婉的說法,每天最多不過25分鍾。在這段時刻里,太陽剛剛落山,天空還沒有黑下來,卻已看不到太陽了。這段時間的光線最為柔和,常常有一種魔幻的效果。有時,我們每天只能拍攝20分鍾。但是這確實物有所值,影片效果非常美麗,浪漫。」
5. Dreams(夢)
可以從中獲得許多教益。從攝影家的角度欣賞
這是日本電影天皇黑澤明對夢的勾畫。全劇由八個夢組成,分別是太陽雨、桃園、風雪、隧道、烏鴉、紅色富士山、垂淚的魔鬼和水車之村。這八個夢幾乎貫穿了人類生活的所有主題,戰爭與和平、社會與人生。在不同的夢境里有著不同的場景,配合不同的色彩,把人類所面對的所有主題一一呈現。超現實的視覺效果在當年頗為引人注目。
拋開小日本的民族性不談,這部電影給靜態攝影家們的最大啟示就是:要盡最大可能挖掘內心深處的想像力。很多攝影家受困於應接不暇的商業工作或「上層意見」,而無法充分發揮自己的靈感。但是我認為,作為藝術工作者,攝影家總要盡可能的追逐自己的靈感吧。從攝影家的相機中出來的,不應僅是現實的反映,還應該努力反映心中的構思。本片中,黑澤明大膽的使用了極為鮮艷的色彩范圍,從明媚的春光,到陰冷的隧道,或許每個人,都有個彩色的夢吧。
總之,《夢》已經不僅僅是黑澤明個人的一種感情宣洩,在我們的感覺和感情被爛片弄得越來越遲鈍和粗糙的今天,我們其實需要的是這樣一種真實的童話,而不是那些讓人越看越蠢的傻瓜教科書。
可以從中獲得許多教益。從攝影家的角度欣賞
6. 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
這又是一部貝特魯齊的電影。對於全世界任何一個導演來說,拍攝末代帝王溥儀的故事,都是巨大的挑戰。貝特魯齊成功的完成了這部跨度長達59年(從1908年到1967年)的電影,並使其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故事的氣勢宏大,色彩濃郁,場面壯觀。
故事從1950年冬天開始講述起:清王朝廢帝溥儀,作為戰犯從蘇聯被押回中國。火車抵達中蘇邊境的滿洲里火車站後,溥儀認為此去性命難保,便溜進衛生間企圖割腕自殺。中國戰犯管理所所長發現情況有異,急敲衛生間的門。敲門聲使溥儀陷入了回憶……
色彩的運用絕對是這部史詩的亮點。貝特魯奇和攝影師Vittorio Storaro使用了相當罕見的色調渲染氣氛。有人說,這部電影的真正主角不是尊龍,而是攝影師Storaro。例如,在溥儀的童年時代中,他的生活還算豐富多彩,這時的色調以桔紅色和明黃色為主。(溥儀在回憶錄中也說過,小時候,由於他身邊的絕大多數物品都是代表帝王的黃色,因此他認為所有東西本來都是黃色的。)而在「偽滿洲國」時期,電影的色調變為壓抑的靛青色。而當他受到毛主席的關懷,接受再教育的時候,色彩變為樸素的灰色。在溥儀生命的最後階段,顏色慢慢趨向柔和,暗示著這個歷經大起大落的人最後的覺悟……
1998年,貝特魯奇出版了一本書,《The Last Emperor: Multiple Takes》。在這本書中,他詳細的闡述了在《末代皇帝》中的色彩運用心得。作為一個靜態攝影師,應該知道:照片的色調至關重要,它極微妙又難以把握,甚至能在不經意間引導觀看者的心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在故宮取景的電影和電視劇有很多,但是能真正拍攝出故宮的宏偉庄嚴的卻沒幾個。雖然是義大利導演的作品,但是,《末代皇帝》足以給我國的眾多「清宮戲」做典範。
可以從中獲得許多教益。從攝影家的角度欣賞
該片在西方上映後。立即掀起了「中國熱」。1988年,第60屆奧斯卡獎頒獎揭曉,《末代皇帝》一舉奪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服裝、最佳作曲、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效果、最佳攝影和最佳美工9項獎。
7. 大紅燈籠高高掛(Raise the Red Lantern)
作為一部心理片,《大紅燈籠高高掛》對色彩的運用極為講究。張藝謀不愧是攝影師出身,不同色彩基調的反復出現,使觀眾的情緒也隨著劇情忽高忽低。喬老爺想在哪位太太的房中過夜,那位太太的門前就掛起大紅的燈籠。經典三原色沖印法的使用,使這部電影的紅色和黃色十分鮮艷,而這在西方國家的電影中是不多見的。同時,各式各樣色彩鮮艷的服裝,也使這部電影顯得更為精緻。
欣賞並觀摩電影,並不僅僅是攝
這部電影獲得了數不清的榮譽: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十大華語片之一;義大利第四十四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國際影評人學會大獎、天主教影評人協會大獎、金格利造型特別獎、艾維拉諾塔特別獎;獲美國第六十四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義大利全國奧斯卡"大衛獎"最佳外語片大獎、最佳外語片女主角提名(鞏俐);義大利米蘭電影協會頒發觀眾評議本年度最佳外語電影第一名大獎。
8. The Third Man(第三個人)
感謝數碼技術的應用,使這部電影有機會製作成DVD,成為黑白年代不朽的回憶。
可以從中獲得許多教益。從攝影家的角度欣賞
在拍攝手法上,這恐怕是電影史上第一次將攝像機安在角落拍攝,以表達不安和焦慮的心情。同時,有意識的廣角畸變和淺景深鏡頭,也加重了影片冷酷的基調。大量光影的使用,有效地調動了觀眾的注意力。整個影片像夢魘一樣震撼,且過目難忘。
與前幾部彩色電影相比,這部黑白電影是不是顯得有些過時?但是如果你仔細看完這部影片的話,你會重新體會到黑白光影的魅力——單色的魔術。這部電影曾榮獲嘎納電影節金棕櫚獎,第23屆奧斯卡最佳攝影金像獎,英國電影學院最佳影片金獎,並被評選為英國電影史上最佳影片第一名。
9. Visions of Light(光的影像)
像師的專利,拍攝靜態照片的攝影家們,同樣
嚴格來說,這並不是一部電影,應該說是「關於電影的紀錄片」更合適。在這部電影中,我們也能發現以上介紹過的多部影片。例如《夢斷情天》的攝影師Nestor Almendros,他在臨死之前接受了這部電影的短暫采訪。還有《末代皇帝》的攝影師Storaro等人。
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導演控制攝影師的拍攝手法。例如,《Rosemary's Baby》的導演Roman Polanski,在接受采訪時多次提到,有時僅僅需要將攝像機多移動幾個厘米,就能使影片的效果得到巨大提升。《In Cold Blood》的導演Conrad Hall,在1967年接受采訪時,提到當年是如何選擇並搭建了一個牢房,裡面囚禁的是Robert Blake扮演的殺人犯,他即將走上絞刑架。雨水不停地打在鐵窗上。Hall發現,如果攝像機放在某個特定的角度,雨滴的陰影看上去像Blake臉上的淚水。這個鏡頭後來成了影院中的催淚彈。
這部電影由數百個電影片段組成。影片結束後,你一定會深深地被攝像機背後的靈感和魔法打動。而靜態攝影師也將從中獲益匪淺。這是一部攝影科教片,數百個片段將指導你如何用光,如何選擇合適的色調,如何使你的片子成為經典。
可以從中獲得許多教益。從攝影家的角度欣賞
這部電影按年代劃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無聲電影年代。第二部分是帶旁白的黑白電影時期。第三部分是彩色電影時期。影片最後討論了如何利用不同的色彩調動觀眾的情緒。
10. Winged Migration(鳥與夢飛翔)
這是一部關於野生動物的紀錄片。相信很多攝影家都有過拍攝飛鳥的經歷吧。長焦加連拍?那隻是小兒科。讓你看看這個瘋狂的法國導演是如何拍攝飛鳥的。
憑借上百萬美元的經濟支持,導演Cluzaud僱用了四百五十人的拍攝隊伍。拍攝工具包括熱氣球,小型滑翔機,甚至偽裝成飛鳥形狀,內藏攝像機的小型飛機。在第一年內,他們基本不拍攝,只是跟著鳥到處遷徙,和這些鳥混得很熟,使得這些鳥對他們不再警覺。之後的兩年,他們的拍攝團隊(其中包括五十人的鳥類專家)跟蹤這群飛鳥,穿越四十個國家,並將所有結果濃縮在98分鍾的電影中,平均每225分鍾素材只取一分鍾。效果自然極為真實感人。
DVD版本附送50分鍾的幕後花絮。從中看到,攝制組不惜時間,馴化了一批小鳥,使它們習慣飛機的轟鳴聲,用於拍攝在航空母艦和工廠那幾場戲。攝影師需要和初生的小雁培養感覺,模仿它們的鳴叫,跟它們一起游泳,讓它們認為攝影師它們的一員。正是這種不可思議的耐心的感情培養,才有了那些如此近距離而又真實的鏡頭展現給我們。作為一部紀錄片,《鳥與夢飛行》在法國能達到250萬人次的票房,並不是偶然的。絕美的畫面,得體的配樂。震撼人心的鏡頭,就是一部完整又完美的交響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