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推薦 > 看電影有什麼心理學效應

看電影有什麼心理學效應

發布時間:2024-04-21 23:44:35

⑴ 電影中的心理學

看電影學心理學》作者鄭世彥,畢業於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編輯,心理咨詢師(存在-人本主義取向)。豆瓣閱讀心理學專欄人氣作者,譯有《存在-人本主義治療》《生涯咨詢》《現實療法》《選擇理論:現實療法創始人帶你走出心理困境》等。

《看電影學心理學》是鄭世彥老師2013年12月10日開始在豆瓣閱讀的連載。書中選了14部電影來分析心理學,用比較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說深奧的心理學,有趣有料有深度,能夠很容易獲得讀者的認同、共鳴和思考,令人稱贊不絕。

電影不僅僅是視覺和聽覺的藝術,更是通向人們內心的通道。通過電影可以促達到人的內心世界,不僅僅可以向觀影者傳達電影的劇情,還能進一步治癒人的心靈。

而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被治癒,就像《功夫熊貓2》裡面的阿寶。我們每個人的童年都不是完美的,也不可能完美,所以通過阿寶也達到了對我們進行治癒,然後避免成為孔雀王爺那樣的人,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強大。每個人都有情緒低落的時候,而通過看電影,可以使我們可以自己療愈。通過體會電影主人公的心情以及劇情,可以對照我們自己的心靈、生活及感悟,從而達到治癒的作用。

成長路上有母愛、父愛、配偶的愛、朋友的愛,愛擁有改變一切的力量。愛是對一個人的認同,愛使一個人真正成為一個人。想想我們生活中也是這樣,為什麼家會特別讓人依戀,那是因為確定有愛,在家裡,你確定會被認同,被接納。不確定有愛的家是不會讓人投入時間、精力或者產生依賴的。

生活中我們還要思考,我們是為了什麼而存在,像《喜劇之王》中說的「其實你是誰」,我們每個人生活在社會中都有自己的角色,如領導、員工、妻子、丈夫、父母、子女等等。平時我們做什麼事,都被框在角色之下,作為什麼角色我們應該有怎樣的行為和言辭,然後漸漸形成了集體人格。但其實,角色只是我們的最外層表現,我們每個人都是為了自我而存在。如果你想要了解一個人或者更好的了解自己,就要去掉外面的角色層促達到人內心,了解他是為了什麼而存在。只有了解自己為了什麼而存在,才能真正的活出自我。

然而我們的人生終究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成長的路上有艱辛有歡樂,通過電影《美麗人生》,我們知道不管人生面臨的是什麼苦難,我們都應該積極樂觀地去面對,不怨天有人,自暴自棄。人生路上,我們需要思考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生命於我與他人的意義,活著的時候認真過好每一秒,認真感受身邊的一切美好事物。雖然每天都有樹葉落下,但是每天也都有新的嫩芽長出,這就是生命的意義。

人類的心理是一個值得永久探究的話題,不管是生活、工作,不管是與人交流、相處,處處都需要用到,如果你不了解一個人的心理,你就沒辦法跟他交談、相處、共事。就像我們做產品,也需要研究用戶的心理,順應客戶的潛意識,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思考,而這些都需要心理學。作者從電影的角度剖析心理學,內容新穎,有創新,讓人覺得眼前一亮。

書中不僅內容豐富、觀點獨特,而且每篇文章後面都有知識鏈接。通過知識鏈接,讀者可以了解更多的心理學知識,不枯燥、不乏味。通過閱讀本書我才知道原來看電影也可以心理治療,真是大開眼界、受益匪淺。

⑵ 為什麼情侶約會總是喜歡去看電影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電影院一直以來都是情侶約會的重要場景,尤其是對於那些想要確定關系,或者是剛剛確定關系的男女朋友來說,電影院是他們除了吃飯最好的選擇。


那麼,跟女朋友/男朋友看什麼電影好呢?

首先,要選擇新上映的影片。

每個地方的電影院資源和排期多少會有些不同,但是選擇新上映的總沒錯。如果已經上映了一段時間,鋪天蓋地的劇透會讓人失去興趣。

這就意味著對方可能會拒絕你的邀請,理由是電影不好看。

其次,不要去看恐怖片。

曾經電視劇給男生一個誤導,就是想要追女生就請她去看恐怖片。那些因為畫面恐怖就對身邊的男生投懷送抱的情節,很難出現在現實中,所以千萬不要讓對方一眼就看穿了你的小心思。

最後,看什麼真的不重要,重要是跟誰看。

可能有人會說我這句話說了等於沒說,可看電影的重點本來就不在電影本身,畢竟兩個人也不是做影評的。

跟喜歡的人看電影享受的是看的過程中兩個人的互動,不是嗎?

⑶ 我們怎樣看電影:影片的感知與認知心理學簡

任何涉及觀影活動的理論都必須以感知與認知的一般理論為基礎。這就是探討心理活動的構成理論(Consturctivist Theory):它是自Helmholtz已降,1960年代以來,感知與認知心理學的主流。根據構成主義的解釋,
感知與思考是一種主動的、目的取向的過程
。Karl Popper稱之為心靈的「探照燈」(search light)。感覺的刺激本身並不能決定知覺,因為刺激是模糊而不完整的。
生物體乃是根據非意識的推論而構成知覺的判斷。
推論的形成是構成心理學的中心概念。有些情況下,推論主要是「由下而上」(From the bottom up)進行的,結論的確立根據的是感覺的輸入,色彩的感知就是一個恰當的例子。有些過程,如熟面孔的辨識,則是「由上而下」(from the top down)進行的。
感覺資料的整理工作主要是由預期、背景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和其它認知作用所決定。由下而上和由上而下的處理之所以是推論的,在於感知的「結論」是以資料、內在理路或先驗知識形成的「前提」為基礎所歸納出來的。
在構成理論中,感知與認知是密不可分的。簡單說來,
典型的感知活動是根據提示,來認定三度空間的世界。感知成為一種主動的假設-檢驗的過程。生物體會從環境中獲取資料,而感知則具有先發的能力,多多少少會去捕捉預期中的事物。
貢布里希說:Groping comes before grasping,or seeking before seeing。生物體先偵查環境中的資料,再由感知的假設檢驗之。假設不是被確認,就是被推翻,再代之以新的假設。由下而上的感知過程,比如觀看移動的物體,是以快速、無意識的方式運作的,但仍然類似於其它的推論過程。由上而下的過程則明顯依據前提、預期和假設為之。當我們在人群中尋找朋友,找到的可能性因為環境的熟悉程度和過去的經驗而增加。認知過程則經由對情境與過去經驗的可能性評估,協助感知假設的修正。典型的認知活動,如事物的分類和記憶,皆依賴於推論的過程。
無論我們稱之為感知與認知的所有活動,都有一群經過組織的知識在其中主導著我們做出假設,我們可以將之稱之為「圖式」或「圖模」(schemata)。鳥在我們心中的形象是視覺認知的圖模,對一個完整文句的概念則可作為理解談話內容的圖模。圖模的種類包括:原型式的(Prototype,如鳥的形象)、樣板式的(template,如文檔系統)、步驟式的(proceral pattern,一種熟練的行為,例如學習如何騎自行車)。
構成理論的動態本質,使其具有高度吸引力,實際的感知者會憑籍其認為最有可能的感知來假設。感知經驗就像所有的推論一樣,都會有風險,必須經得起新環境和新圖模的挑戰。感知假設在一段時間後,會被確認或推翻;如有需要,生物體也會改變假設或圖模。這種感知-認知活動的循環,解釋了知覺基本上具有不斷進行的、修正的性質。該理論也解釋了何以感知通常是熟練得、學習的活動;因為個人的知覺能力會隨著圖模的擴大、情境的改變及新資料的加入而逐漸變得細致而富於彈性。
視覺可作為構成心理學理論的經典示例。若就純粹的感覺經驗而言,視覺是印象的炫目震動。眼睛以快速而短暫的運動(即saccades),做每秒數次的定像,它會轉動以配合頭部與身體的運動,並且會不由自主地顫動;而我們所接受的視覺信息卻都是片面的。但是,我們不會感覺視覺對象的閃動或模糊,我們所見到的,是一個穩定的世界、流暢的運動和固定形態的光影。視覺系統的組構是以不自主的、立即的方式進行推演,因此,可以說,觀看是一個「由下而上」的過程。在三度空間構成的一列物體會「立即」進入眼簾,想要不見也難。這種自動的建構也會受到圖模的影響,圖模根據相繼而來的視覺資料來檢驗假設。Julian Hochberg認為,由於只有眼球能見細節,圖模便主導眼球的快速移動朝向最豐富的所在望去,看的動作因而是以有目的的方式發掘環境。我們在觀看的過程中,時時對照著主控的「認知地圖」,連續的觀看則組成了我們的視覺世界。認知地圖讓我們忽略眼睛的生理性顫動,只將最重要的部分帶入視覺;圖模則對接下來所見事物形成假設。因此,
眼見並非被動的接受刺激,而是一種構成的活動,涉及迅速的計算、既存概念的作用,以及多重目標、預期與假設的運作。我們也可以根據聽覺進行另一個可茲比較的解釋。
至今尚未有人提出一套解釋美學活動的構成理論,然而其輪廓已經浮現。藝術作品必然是不完全的,需要觀者主動的參與,將之整合、賦予血肉。藝術作品多多少少發揮了由下而上過程的主動性;它確實會製造幻覺。但藝術也是一種由上而下的過程,觀眾有所期待,並將圖模形成的假設帶入藝術作品中,這些期待與假設來自日常生活經驗、對其它藝術作品的認識等等。藝術作品也為觀眾設下界限,感知的重要特徵與藝術作品的整體形式相互引發、互為限制。藝術作品鼓勵圖模的運用,縱使感知活動最終必須將之揚棄。
那麼,美學的感知和認知活動,與非美學的有何差異?在我們的文化中,美學活動運用的技巧並非以實用為目的。
我們在接觸藝術時,焦點不在於感知的實用結果,而會將注意力轉移至美學過程本身。在日常心靈生活中視為無意識的部分,卻被有意識地對待。圖模常被形塑、延展、超越;假設-確認的工作也因之延緩。美學活動如同所有心理活動一樣,具有深遠的影響力,藝術會強化、修正甚至攻擊正常的感知和短期認知方式。
因此,構成理論認為觀影活動是一種能動的心理過程,操控著以下種種因素:一、感知能力。
電影媒體依賴視覺活動的兩項生理缺陷。首先,視網膜無法順應光線快速的明暗變化。在
臨界「融合」(fusion)頻率
下,每秒超過50次的閃光便會產生穩定的印象。其次,當眼睛面對一連串畫面一個個地出現,會出現
表面運動(apparent movement)的現象
。(1)此效果的出現,乃因眼睛會將間歇的輸入當作是運動,只要跳動不至過大。閃光的融合與表面運動代表了自主與強制性的由下而上的過程;雖然我們知道電影只是定格畫面的頻閃呈現,但視覺卻一定能建構出連續的光影和運動。電影是一種幻覺的媒體,依賴我們做出「錯誤」的推論。再者,
影院的情境也有助於控制我們對刺激的誤測。
黑暗掩蓋了令人分心的景物,讓我們專心於影片。當觀眾適應低亮度後,閃光融合與表面運動的效果就更加有力了。
其它由下而上的過程也會影響我們的感知活動,比如觀看銀幕上的色彩。至於要透過景深的提示來建構敘述空間,則必須同時啟動由下而上和由上而下兩種過程。二、先前的知識與經驗。
我們觀看電影所憑借的圖模,來自日常生活和其它的藝術作品。基於這些圖模,我們形成假定、建立期待、確認或推翻假設。有辨識物品、了解對白乃至理解整個故事,都需要運用過去的知識。三、影片本身的內容和結構。
在敘事電影中,影片提供了資料結構——包括敘事系統和風格系統,並鼓勵觀眾進行建構故事的工作。影片呈現各種提示、形態與缺隙,讓觀眾動用圖模,測試假設。
為了方便起見,我們常常將各種因素抽離開來討論,其實三者是相互作用的。試想觀影時時間的角色:觀眾在觀看敘事電影時,其中的一個目標就是將事件以時間順序排列。先前對敘事的了解和日常生活經驗,使我們期待事件會以某種固定的順序出現,影片中的提示也會讓我們假設各事件是接續出現的。如果敘事不以時間先後呈現事件,我們就得動用一己之力,依據圖模重新安排;但這類電影得冒著讓觀眾看不懂的風險。再者,電影的觀影條件更增添了一筆限制:正常情況下,看電影不能如翻書一樣回頭再看。過河卒子般的步伐更加強了觀眾記憶力和推論過程的重要性。因此,導演若不以順序說故事,觀眾不是得重新建構故事順序,就是弄不清正在上演什麼。這也許是大部分電影避免時間跳躍的一個重要原因。然而,我們也看到,近幾十年來,有著復雜時間形態的影片能提供觀眾新的圖模,或吸引觀眾一看再看。電影形態式的歷史發展因而可以改變觀眾過往的經驗。
因而,不同於所有被動的觀眾理論,我們認為觀影是一種復雜甚至具技巧性的活動。看電影似乎如同騎自行車一般,不費吹灰之力,但兩者都必須經過練習。這或許是觀眾與讀者最重要的關聯。我們習慣上認為閱讀印刷品是自然而然的,然而即使語言早已學成,閱讀也是一項極度復雜的工作,需要挑選線索、消化大塊文章、決定如何抽閱文本、預先設想、理解豐富的語意。理解一幅畫的工程似乎同樣浩大。貢布里希表示,觀者必須認識媒介的局限和慣例,了解繪畫的目的、具備增補的能力,並且能夠以人生經驗與畫作相參照。以電影如此富含視覺、聽覺和語言內涵的媒介而言,若無需經由主動而且復雜的建構,的確會令人驚訝。

⑷ 什麼是電影觀眾心理學

電影觀眾心理學是研究電影觀眾觀看動機、行為及心理特性的一門學說。為什麼有人喜歡看電影,有人不喜歡看電影。同一部影片,為什麼有人非常喜歡,有人很喜歡,而有人喜歡甚至不喜歡,很不喜歡呢。對於一部電影的評介有截然不同的標准,這不僅是因為人的年齡、職業、民族、地理環境、經歷等方面的差異,還有心理因素的直接參與。 從觀眾看電影的動機來分析,可以分情感動機、理智動機、信任動機三種。 1.情感動機:凡是由於外界刺激,如電影廣告、電影簡介、電影發行人員宣傳或他人影響而促使觀眾感情沖動而產生看電影的動機和由於觀眾本身好奇、好勝、高興、刺激等因素而引起的看電影動機,都是情感動機。2.理智動機:它是建立在人們對電影的客觀認識基礎之上,經過思維分析後產生的動機。在理智動機驅使下去看電影的人,比較注意電影的質量、思想性、知識性等因素。3.信任動機:是由於觀眾對某製片廠、某國的影片或某位演員、某導演的信任程度決定的,有的人去看電影主要是為了看某演員表演而走進影院的。 從觀眾的性格方面來看,觀眾的行為可分為5 種類型: (2)理智型。這種觀眾在看電影前,首先要了解影片節目,理智地有選擇地看電影。 (3)選擇型。這一類觀眾在選擇影片時,十分注意比較,選擇那些自己喜歡的電影看。 (4)沖動型。這一類觀眾情感易沖動,往往受片名、廣告等影響,往往從一時興趣出發。 (5)想像型。多屬於情感反應者,以豐富的聯想力衡量影片的內容。選擇影片時,注意力容易轉移、興趣容易變換、審美感比較靈敏。對影片的內容簡介、導、演、片名等都較重視。 從觀眾欣賞電影的心理特性來看,不論是哪個層次的觀眾,都需要娛樂,都需要某種刺激。這也正是娛樂片大受歡迎的原因。觀眾欣賞電影,不僅是為了娛樂,還有審美性,獲得藝術的審美享受。 另外,還有觀眾的好奇心理、認同心理。好奇心是人類普遍存在的一種天性。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把好奇心視為精神健康的一個特徵。雨果說:好奇心是一種食慾,看就是吃。正因如此,那些故事離奇、充滿懸念的偵破片、驚險片,那些具有傳奇色彩的影片,往往更吸引觀眾,更有較高的上座率。除此之外,還有觀眾的逆反心理、求知性、窺視隱秘性等心理特性,都是電影觀眾心理學所研究的范疇。

⑸ 從心理學上看 我們看電影,看電視依靠的是什麼原理

電影,電視劇的原理是矛盾,劇情的曲折性,人物之間,情節之間充滿矛盾,吸引人想知道劇中人物如何處理這些矛盾,矛盾的結果是什麼,吸引人追看。

⑹ 看電影或某個場景覺得很熟悉,感覺經歷或是發生過,為什麼

正式的表述應為「既視感」、「既視現象」(源自法語「Déjà vu」),也可以翻譯成「幻覺記憶」,指沒有經歷過的事情或場景彷彿在某時某地經歷過的似曾相識之感,也叫海馬效應。既視感是真實存在,有科學解釋的東西,不屬於靈異事件,只是大腦的想像力里曾經有浮現過類似的場景罷了。或者說既視感來源於大腦的聯想,它聯想出這個畫面。
調研
根據問卷調查顯示,三分之二的成年人都至少有過一次「似曾相識」的經歷。而且越有想像力的人越可能經歷奇特的感受;經常在外旅行的人比長時間留在家的人更容易經歷「似曾相識」;另外,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比其他人更多經歷這種感覺(也許這是因為他們在托爾斯泰或哪位文學巨匠的著作中經歷過獨特的感受)。
調查還顯示,「似曾相識」的發生率在青年時期最高,此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降低。特別是當人們真正開始重復日復一日的單調生活時,它的發生率反倒降低了。一個世紀以前,當弗洛伊德理論還是領導心理學研究的主流時,分析家就把「似曾相識」解釋成潛意識矛盾沖突的體現。但是現代心理學家提出,「似曾相識」不一定發生在深層次潛意識矛盾沖突基礎之上。一般健康的大腦都會產生這種感覺。而且,人們在疲憊和壓力狀態下時很容易出現這種感覺。
此外,它還可能會與「jamaisvu」相伴出現,即見到熟悉的事物或文字時卻一時間什麼都回憶不起來的感覺。心理學家還指出,「似曾相識」感的出現可能是因為人們接受到了太多的信息而沒有注意到信息的來源。熟悉感會來源於各種渠道,有些真實,有些卻是虛幻的。當你遇到已經忘記的小說描寫的情形時,可能會把它當作自己前世的記憶。或者,當身處了看過電影的真實場景時,雖然表面上已經完全忘記了這部電影,但腦子里還是會勾起驚心動魄的回憶。心理學家還指出,人們有時根本不需要真實的記憶,大腦內部就有可能自己製造一種熟悉的感覺。
分析
知覺包括對面孔的知覺,對物體的知覺對位置的知覺等等。以這3類為例,由於它們的對象不同,因此,當我們到一個地方以後,方位和空間關系,周圍的物體,人物,可能同時出現。然而,我們對它們的知覺卻是由大腦中3個不同的空能迴路,即位置知覺的迴路,物體知覺的迴路和面孔知覺的迴路分別去完成。與知覺類似,記憶也分很多類型。
知識和感念的記憶被稱為語義記憶:針對情節、經歷、事情經過的記憶,即情景性記憶,這是無意識記憶。其中每一類記憶,又可以分為很多個子類。正因為知覺和記憶都是「分類」進行的,我們曾經經歷的一些場景的眾多特徵存放在不同的記憶系統中,而我們無法意識到,當我們走到一個新的場景,場景中的某些部分就可能會刺激我們的一些記憶,調動大腦中並不同的記憶系統和與之相匹配。一旦場景中的某一特徵和過去的經歷匹配上,就會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生活經歷每個人都會有,因為積習的東西很多,偶爾出現「似曾相識」這種主觀體驗是很正常的現象。對「似曾相識」這一主觀體驗的最初認識可從醫學上的癲癇病開始,可以追尋到半個世紀以前,正常人也會出現這種主觀體驗,隨著腦科學知識的積累逐漸達到了今天的認識水平。
具體現象
「似曾相識」容易發生在情緒不穩定的狀態下和對場景的體驗上。盡管所有的人都會出現「似曾相識」的主觀體驗,但並不意味著「似曾相識」在所有人身上發生的頻率都是一樣的。
一般來說,與情緒密切相關的事情容易記得比較牢。因此如果處於一種情緒不穩定的狀態,那麼「似曾相識」發生的概率就大。而在人的一生中,更年期和青春期時,人體內分泌會發生劇烈變化,從而使人處於一種情緒不穩定的狀態記憶也會變得很活躍。這時候比較容易發生「似曾相識」的現象。「似曾相識」主要發生在對場景的體驗上。是因為每一個知覺都是在一個具體的場景下出現的。這種場景往往是一個大的背景,不需要特別的注意就會跑到腦子里形成無意識的記憶。這種無意識的記憶有時候在一個具體的場景中就會蹦出來,與知覺混在一起。在「似曾相識」的現象中,被調動的大多是無意識的記憶。從童年開始,所有的經歷不管是想記的還是不想記的都在腦子里有這些記憶的痕跡,在一些極特殊的情況下就蹦出來。透射到意識中,就產生了「似曾相識」的感覺。
於是現實中便會出現以下三種具體現象:
1、某種場景好像在何時經歷過。
這種現象不僅僅只發生在陌生的環境,
場景的即視現象
場景的即視現象
其實在熟悉的環境也會發生。比如此時此刻出現的人和發生的事,也許這些人或者事情是的的確確已經發生過的,甚至是很久之前發生,也許有可能只是自己在電視或是電影中看到的某一場景,或者又因為是自己很久之前憑空想像的場景……但在我們身臨其境之時便會突然覺得,此時此刻發生的事情怎麼會如此之熟悉。
2、某種感覺好像在何時有過。
這種現象一般會出現在出現極端情緒,尤其是在接近失控的時候。多體現為內心的感受,因為某件事、某個人或是某句話帶來的情緒上的一系列波動,會突然讓自己感到內心湧出的感覺是那麼真實。一般情緒波動到已經難以控制的地步是不會察覺的,當且只有當情緒波動至極致卻自己又在努力控制,接近爆發的臨界點時,才會出來的感受。
3、某個地方好像在何時去過。這種一般會發生在陌生的地方,即當事人來到自己從未到過的地方。
其他解釋編輯
人的大腦時刻在虛構各種情景,主要是潛意識活動,當你遇到現實中近似的情景時,就會與你記憶中以前大腦虛構的情景相呼應,加上心理強化的作用,你就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因為人在睡眠中,大腦仍在對現實中的一些參數運算,得到許多種結果。似曾相識的情景是大腦運算的結果之一。
印象
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某個印象早已潛藏在做夢者的潛意識里,然後偶然再在夢里顯現出來,也有些研究指出這種現象和另一種超越時空的潛意識有關。另一方面,有些大腦活動研究專家指出這種現象也有可能是我們的大腦某半邊處理訊息的速度稍微快過另半邊所造成的。
時空隧道
這是時空隧道的碰撞或對夢的記憶。在夢里已經看到了將要發生的場景,只是記不清夢境了,所以你遇到事情發生的時候會覺得好像那裡經歷過。其實是勾起了你自己的記憶,對夢的記憶。當發生某個場景的時候,人的控制神經(中樞神經一部分)就會以極快的速度傳送於記憶神經,這時大腦的反應還沒有傳達到記憶神經,所以當大腦的反應傳到記憶神經的時候,就會讓人感到以前發生過一樣。這是對相對論的一個巨大挑戰,當然至今這個理論並沒有得到證明,只是猜想階段。
大腦皮層放電
這個在醫學上還有一種解釋是大腦皮層瞬時放電現象,或者叫做錯視現象,也可稱為視覺記憶,經常會發生在你身處於非常熟悉的環境時。我們的大腦有一個記憶緩存區,當你看見一件東西或者遇見一件事情的時候是先把記憶存儲在緩存區。之所以會發生眼前的事情好像已經經歷過這種感覺,是因為我們在記憶存儲的時候發生了錯誤,把它存在歷史記憶中去了,在看著眼前的事情的時候你又從歷史記憶中把它找出來,你就覺得好像以前已經發生過了。在大腦疲勞的時候會比較容易產生這樣的錯覺。
意識流動
生死意識流動的差異。生死是人的意識流動圖。人從出生就有了意識,到死之前這個意識一直是平坦的流動。到死了之後,人的意識會按照曲折的路線回到出生時,從而一直往復。因為死後的路線曲折,致使生時的記憶被分段的記錄,只有處在接點的記憶才有可能被下一段「生」的意識,就會出現既視現象。至於為什麼年輕人和老人會有這一現象,也很好解釋。年輕人的正常的意識形態還在形成中,而老年人的大腦的記憶回述功能較強。而中年人由於生活壓力過大,而經常忽視這種感覺,而不是不存在。

閱讀全文

與看電影有什麼心理學效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好久都沒吃過肉了是什麼電影 瀏覽:340
外遇已婚女人韓國電影 瀏覽:596
魔高一丈視頻高清電影粵語 瀏覽:18
私人影院選擇電影在哪裡選擇 瀏覽:546
經典電影電視劇推薦優酷 瀏覽:592
2021年1月28日有什麼好電影 瀏覽:865
四眼妹搞笑電影 瀏覽:987
國語版女殺手電筒影 瀏覽:575
黑屏字幕文藝電影 瀏覽:52
給你推薦一部電影英文 瀏覽:566
有關於蛇的香港電影 瀏覽:484
日本女人電影解說 瀏覽:681
長江七號電影國語免費完整 瀏覽:928
手機題材電影有哪些 瀏覽:823
英文電影帥氣 瀏覽:944
什麼不可以電影 瀏覽:550
王寶強和吳孟達的電影新 瀏覽:368
新上電影愛情片 瀏覽:560
唱戲累死老電影 瀏覽:261
2021最新好看的愛情電影 瀏覽: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