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推薦 > 特效電影經典鏡頭

特效電影經典鏡頭

發布時間:2024-06-27 21:52:19

① 有哪些著名的電影鏡頭是特效,但當時觀眾都沒發現

「復聯大佬」鋼鐵俠本身,機智如你肯定了解他飛來飛去全靠特效。但你有沒有發現他哪怕往那兒一站,也渾身都是特效?從「鋼鐵俠」系列第二部開始,小羅伯特·唐尼就不需要穿著實物盔甲開始他的表演了▼

回到標題中的問題,想必現在你已經有了答案。

現代電影里特效鏡頭並不少,數目甚至遠遠超過你的想像。至於沒發現的原因,還是要歸功於視覺特效師為了一幀幀畫面的藝術性和技術性,而辛苦付出的數小時。要是效果出色,甚至沒人能察覺他們的存在,但他們仍在繼續。

② 請問大家印象中比較經典的的剪影鏡頭(電影里的)有哪些急!

《教父1》中最後麥克開始「清洗」部分的鏡頭。
《精神病人》中浴室殺人的剪輯。
《一個國家的誕生》中「最後一分鍾營救」
《戰艦波將金號》中的「台階」
你問的是到底是「剪輯」還是影片中逆光時的「剪影」效果呀??
如果是剪影的話:
《夢旅人》中最後可可開槍後滿天黑色羽毛。
《教父II》中二哥在船上等待死亡前祈禱的一幕。
一時想不起太多,反正大部分影片都會用這種拍攝手法,隨便找部經典都能找到。
希望能幫到你。

③ 有哪些知名電影里特效製作難度很高的鏡頭,卻很少有人注意到

電影當中有很多特效鏡頭,因為鏡頭過於逼真,很少有人注意到這影片後續所做的准備,而這些特效鏡頭經過反復嘗試後,最終以完美的方式呈現在熒幕上。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那些讓人驚嘆的電影特效鏡頭。

一、《查理與巧克力工廠》

《查理與巧克力工廠》是我很喜歡的影片,記憶中最深刻的是有上百隻可愛的小松鼠一同剝殼然後又撲倒人的動作。本以為這些是特效鏡頭,但是導演為了使鏡頭更接近真實感,准備的竟然是真實的小松鼠,但並不是全部松鼠。據導演所說,影片只訓練了40隻松鼠,因為小動物並且不是寵物,要想控制它們可比想像中困難許多,但正是為了演出效果更好,節目組提前訓練40隻小松鼠,讓他們坐在凳子上訓練剝殼並且不讓它們吃掉的動作,難度很大,一度讓人懷疑是特效。

以上三步影片的特效無論從前期布置、後期製作等等,都花費了巨大時間與精力,跟我們預想不同的時,這些場景特效全部真實,也更是因為這種方式的特效,才會給我們呈現如此震撼的演出效果。

④ 著名的電影鏡頭是 CG 特效,但當時觀眾都沒發現的都有哪些

隨著科技的發展,許多大片都會運用後期製作技術,包括科幻片、災難片以及動作片等等。電影採取CG特效,可以有效地滿足劇情、導演無法實現的實景拍攝。電影中使用了CG特效,並且沒有被觀眾發現,可以說這部電影是相當優秀了。成功運用該技術的影片有很多。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題主說到的主角餓瘦的鏡頭,接下來我就說說這部電影裡面另一個CG特效鏡頭。主角和老虎的鏡頭,看似真真實實的老虎,實際上也是CG特效。

《復仇者聯盟》里的紐約的樓不是真的被炸了大家都知道啊!!!但你知道整個紐約都是CG嗎?特效團隊根據照片硬生生製作了一個紐約市來,演員在室內綠幕前表演,後期把實拍的內容和特效做的城市結合。你們覺得呢?歡迎大家點贊評論關注哦。

⑤ 特效非也!盤點電影中以假亂真的實拍鏡頭

電影是一門源自生活的藝術,它濃縮眾生百態,引申生命真諦,延長我們三倍以上的人生。

當 科技 革命與攝影技術相互融合貫通,電影的形式形態也被賦予了更多種可能。 特效,成為了電影人一項致勝法寶 ,它滿足人們的獵奇心,創造出天馬行空的虛幻場景,讓我們在永不落幕的光影中流連忘返,欲罷不能。

所謂物極必反,當各種各樣的特效呈井噴之勢出現在各色電影中時,它變得泛濫而又乏味,讓人產生 審美疲勞 。一些有追求的電影人,開始嘗試擺脫對特效過度的依賴,他們嘗試以實景替代,用影像渲染,從而給觀眾帶來有血有肉的「特效」觀感。

今天要說的,就是一些 以假亂真的實拍鏡頭 。逼真到何種程度?若不道破,多數觀眾會認為這是電腦特效做出來的場景。

拍攝於1937年的黑白懸疑電影 《噓!有章魚!》《Sh! The Octopus》 利用一種特殊拍攝技巧,為觀眾帶來驚悚的觀影體驗。這個鏡頭即使放到現在來看依然無懈可擊,黑白影像加以扭曲猙獰的變臉場景,依舊能給我們帶來不減當年的驚悚體驗。

劇中演員 Elspeth Dudgeon 在沒有剪輯的情況下完成了由正常老嫗變為邪惡丑婦的形象轉換,異常驚悚。在特效技術還未誕生的1937年,導演 威廉·麥根 是怎麼做到的呢?

原來,在鏡頭拍攝之前,化妝師先為演員化上紅色妝容,並於拍攝時打上紅色燈光。鑒於彩色膠片還未普及,黑白攝像機是無法將紅色顯示出來的。拍攝過程中再將紅光轉換為藍光,此時演員臉上的紅色就會轉換為黑色,該鏡頭就此誕生。

這種拍攝手法,其實早在1932年的好萊塢經典影片 《化身博士》 中便有所運用。

隨著電影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拍攝手法也有了更多實質性突破創新,擬真模型道具與微縮景觀攝影催生了一眾經典影片。


傳奇導演 斯坦利·庫布里克 拍攝於1968年的電影 《2001太空漫遊》 無疑是一部影史經典之作,此片意義重大,影響了日後眾多科幻電影的創作思路和拍攝手法,具有里程碑意義。

上世紀60年代電影特效還處於萌芽狀態,庫布里克利用大量逼真細致的模型和充滿實驗性的超前攝影手法打造出這部科幻教科書式電影。

影片中漂浮在太空中的宇航員在人工重力圓環中跑步的場景,成為科幻電影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鏡頭之一。這種超現實主義的場景設定,同樣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優秀導演的創作思路,其中就有克里斯托弗·諾蘭,稍後我會說到。

這個被眾多觀眾誤以為是電腦特效製作出來的場景,實則是斯坦利·庫布里克團隊一磚一瓦搭建製造的大型旋轉圓環。工程量雖大,卻絲毫不影響細節呈現,鏡頭掃到任何一處都經得起推敲,不得不讓人佩服!

更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影片後半段持續數分鍾的 超時空漫遊穿越蒙太奇特效 ,在那個沒有電腦特效軟體,甚至是連繪圖軟體都沒有誕生的年代,庫布里克卻為我們呈現了如此絢麗迷幻的太空奧德賽,驚為天人!

他是怎麼做到的?答案是 「狹縫掃描法」

這項技術由 特朗·波爾 開創研發,它不僅實現了攝像機的進退調焦,還實現了被拍攝物體與攝像機的同步運動,亦是現代工業電影設備 Motion Control 的原型機。在《2001太空漫遊》一片中,它通過不同距離拍下的狹縫長度來進行反復曝光,致使光斑從中心向外擴散,並不斷後退,從而產生神奇的超現實太空穿越景象。


斯坦利·庫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遊》同樣影響了大導 克里斯托弗·諾蘭 的創作思路。和庫布里克如出一轍,諾蘭秉承了前輩追求極限的匠人精神,在道具模型與拍攝技巧的應用處理上,同樣極度慎重,對特效的應用亦是十分克制。這種負責的藝術態度,不僅為他的作品帶來值得推敲的細節,也讓他獲得了享譽國際的聲譽。


上映於2010年的電影 《盜夢空間》 ,為諾蘭收獲了數不勝數的好評。在這部燒腦科幻影片中,除了小李子和囧瑟夫精湛的演技外,天馬行空的鏡頭場景更是讓人過足眼癮。在真實與夢境之間,讓觀眾一次次信以為真,又一次次反轉,撲朔迷離。

影片中這場酣暢淋漓的走廊打鬥,伴隨著反復旋轉變化的空間,讓視覺刺激達到頂峰,也成了諾蘭作品中眾多 經典片段之一 。人物加場景的雙層動態設定,疊加在一起絲毫沒有混亂感,反而強化了動作的連貫與延展,頗為高級。

多數觀眾都會認為這是電腦特效做出來的,然而並非如此。

諾蘭耗費巨資搭建了一個可以旋轉的迴廊,在裡面完成所有「特效」鏡頭的拍攝。這個創意靈感正是來自斯坦利·庫布里克《2001太空漫遊》中宇航員在人工重力圓環跑步的場景,也算是一種致敬吧。

說完《盜夢空間》,再來說說 《星際穿越》


和《盜夢空間》一樣,《星際穿越》同樣出自諾蘭大神之手,也同樣是 「9分俱樂部」 陣營的優質高分電影。

作為一部依靠海量天文學理論撐起框架的科幻電影,諾蘭自然要讓它具有說服力——他請來著名天體物理學家 基普·索恩 做顧問,探討黑洞如何彎曲光線與空間等等一系列天體領域問題,進而讓影片經得起推敲。

影片最後,男主掉入黑洞內「四維空間超立方體」的場景讓人印象深刻,而這個抽象且龐大的科幻場景,竟是實景搭設的。

另外,影片中浮游於浩渺太空中的宇宙空間站,也是實景道具模型通過微距拍攝,再加以渲染特效製作的。

說完以假亂真的宏大布景,再來說說電影必不可缺的核心要素—— 人物角色設定

在題材豐富的影視作品中,人物設定同樣千姿百態,各具特色。這其中,就有著名導演 詹姆斯·卡梅隆 創造的末日人工智慧武裝機器人系列—— 終結者(The Terminator)

在終結者影迷的心目中,前兩部一直是無法超越的經典之作,毋庸置疑。而整個終結者系列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兩款機器人,則是 T-800(施瓦辛格版) T-1000(羅伯特·帕特里克版) ,這兩個形象也是眾多80後的 童年陰影

經典T-800

液態T-1000

脫去皮囊的 純機械形態T-800 ,由好萊塢資深模型團隊按1:1真實比例純手工打造,眾多關節可單獨活動,模擬度極高。

人形 戰損形態T-800 ,得益於好萊塢視覺團隊出神入化的化妝技術,與現今演員身體局部覆蓋綠幕後經特效填補不同的是,這種處理手法更具感官刺激。

而早期的 液態機器人T-1000 ,更是來的加單粗暴,滿滿的邪典情懷——每一個受損場景,做一個相對應的人物模型,工作量可想而知!

另外, 湯姆·克魯斯 艾米莉·布朗特 主演的科幻電影 《明日邊緣》 中, 科技 感爆棚的可穿戴式全金屬機甲也是由製作團隊按照真人比例打造。

隨著電影產業發展,道具技術也不可同日而語。它們愈發精緻,接近真實,與角色劇情融入毫無違和感,同虛幻的特效相比,這份真實感為電影注入更多靈魂。


帥氣的阿湯哥穿著它打怪升級,身輕如燕且力大無窮,輕松穿越於戰場之中。

這連貫的動作配合厚重的全金屬機甲,打擊感十分到位。

除了身後槍林彈雨的戰火硝煙,這身充滿工業機械美感的穿戴式機甲被湯姆·克魯斯真實地穿在身上,如假包換。

也正是這份沉重又真切的負重,讓觀眾得到了更佳的觀影體驗。

「拚命三郎」阿湯哥在 《碟中諜》 系列電影中更是將他這份拼勁發揮到了極致——無論是迪拜塔命懸一線的速降、1500米高空徒手扒飛機的驚險壯舉、縱身跳入兩萬升水容量反應堆的無氧潛水,還是在三分鍾長鏡頭下106次的HALO跳傘,他無一例外親力親為,放棄替身,放棄綠幕,放棄特效, 全部實景拍攝, 讓同行由衷欽佩!

徒手扒飛機

迪拜塔速降


除了這些震撼的大場面和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設定外,還有很多有趣的實拍鏡頭讓得知真相後的我們意猶未盡、津津樂道。

比如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 中胡桃流水線上被誤以為是特效製作的松鼠,全部是經過專業訓練後選拔的「優秀演員」。

山姆·雷米版 《蜘蛛俠》 里,彼得·帕克在餐廳接住被瑪麗·珍甩飛的食物,一氣呵成的連貫動作看似電腦特效合成,實則是導演用膠水把盤子粘在演員托比·馬奎爾手上,反復拍了數次才捕捉到的精彩鏡頭。而女主角臉上驚喜的表情,也是驚訝之餘的真情流露。

《重慶森林》 中,梁朝偉喝著咖啡,王菲專注地看著他,兩人動作舒緩愜意,而街道行人步履匆匆,一動一靜,畫面極具對比沖擊。很多人以為是特效做出來的,然而真相是王家衛故意讓梁朝偉喝的很慢,並讓王菲保持不動、長時間注視著他,路過的行人以正常速度走動。拍完這組鏡頭後,後期再將速度加快,便達到了這種效果。

諸如此類的精彩鏡頭數不勝數,就等著細心的觀眾去發現。

在電影這門獨特的藝術中,特效雖是必不可少的技術手段,但過度泛濫並無必要。願今後能有更多懷揣匠人之心的電影人,秉承著精益求精的創作理念,返璞歸真,以最真實的姿態帶領我們漫步光影世界,讓流量爛片銷聲匿跡,再無容身之處。

⑥ 有哪些世界級的電影經典鏡頭

‍‍《這個殺手不太冷》里昂接受了瑪蒂爾達跟著他學做殺手,兩個人搬家找新住處的那一段,呂克貝松使用了一個內涵豐富的長鏡頭來表現這個開始。在這個長鏡頭中,攝影機首先是靜止不動的仰拍,街道在整個畫面近三分之一的地方劃出一條地平線。左右兩邊的街區樓房沿縱深方向林立從而確保了良好的景深。路人行走的腳步和車流成為了虛焦的前景,而畫框深處,瑪蒂爾達和里昂一左一右從地平線上「升起」入畫。兩人並肩前行的同時,攝影機進一步抬高仰拍的角度,景別從大全景慢慢推到了中景。‍‍

⑦ 有哪些很驚艷的電影鏡頭,被人誤認為是特效的

現如今,電影行業融入了很多高科技,有了嶄新的CGI技術,觀眾可以領略到各種奇幻的風光,曾經只限於在想像中的唯美畫面,已經可以真實的呈現在大眾眼前了,比如真人動畫、充滿俠義風採的超級英雄以及酷炫十足的夢幻魔法等等。好的電影特效能夠為作品本身加分,但並不是每一部經典作品都會有這些特效的加持,下面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些堪比特效的真實電影鏡頭,當初大家第一次看到這些作品的時候,都以為後期運用了大量的特效,殊不知這些都是導演用普通鏡頭拍攝的,你看過哪些呢?

閱讀全文

與特效電影經典鏡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畫框女人 瀏覽:212
電影芝加哥劇情 瀏覽:154
韓國電影老千3賭場女演員 瀏覽:921
電影預告片字幕插件 瀏覽:164
中國特種兵軍旅電影 瀏覽:832
電影清算日劇情 瀏覽:730
香港電影多重人格 瀏覽:677
好看電影新娘開槍 瀏覽:62
最好看的監獄類國產電影 瀏覽:93
看電影對眼睛有影響嗎 瀏覽:545
電影功夫歌曲下載 瀏覽:850
中國喜劇電影2017 瀏覽:274
電影和電視劇你最喜歡哪個 瀏覽:824
不給錢就直播造人是哪個電影 瀏覽:795
動畫電影中國傳統文化 瀏覽:767
金色盾牌這首歌是哪個電影 瀏覽:526
電影裡面比武歌曲 瀏覽:854
艾汶萊拉是哪個美國電影的 瀏覽:867
給孩子的電影一看就想哭的 瀏覽:369
結局好虐的電影 瀏覽: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