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普丹戰爭為背景的電影《1864》
以普丹戰爭為背景的電影《1864》
《1864》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1851年,丹麥擊敗了南部的石勒蘇益格叛亂分子和普魯士。1863年11月,丹麥王國違反1852年缺高的倫敦議定書,將石勒蘇益格、伏物尺荷爾斯泰因和羅恩堡並入丹麥,引起當地日耳曼居民反抗,普魯士和奧地利趁機向丹麥發動戰爭。該劇以螞派一對親兄弟和一個童年閨蜜的視角,從兩小無猜,春心盪漾,到被戰爭無情的捲入,有情人終無法成為眷屬,遺腹子與父陰陽相隔。精英階層的自負,宗教意識的荼毒,殘酷到讓一個國家幾乎國將不國。影片真實地反映了那個年代狂熱民族主義帶來的災難,並穿插現代北歐的社會現狀,反映兩代人的經歷。
這部片的戰爭場面算相當不錯,武器寫實,戰斗場面多,在表現戰爭上非常誠實,對戰爭的場面,戰爭中的人們的心理和表現,人性在戰爭中的變化,表現的誠實。戰斗場面也拍得很好,排隊齊射、大炮轟人、刺刀肉搏戰都有,也拍的很壯觀。1864年,丹麥在普丹戰爭中戰敗,失去了40%的領土和38%的人口,這是丹麥歷史上最血腥的戰爭,1864年也成為了丹麥歷史的關鍵轉折。
2. 關於一位畫家的電影
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1475-1564)
就像拔起亞平寧半島的棕櫚樹,蘸著維蘇威火山的岩漿在天空勾畫的金色畫幅,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中充滿了動人心魄的力度和激情。作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米開朗基羅創造了一件件氣勢恢弘的作品,成為人類高尚精神的象徵。
有關米開朗基羅的片子有1950年的義大利影片《泰坦:米開朗基羅的故事》、1980年的美國影片《米開朗基羅》等,其中最有名的是卡羅爾·里德導演的《迷狂與痛苦》,影片描述了米開朗基羅在繪制西斯廷大教堂天頂畫的過程中和僱主,羅馬教皇朱利尤斯二世之間發生的故事,著力表現兩個巨人之間的沖突和友誼。(P16-1A、P16-1B)
巴勃羅·畢加索 Pablo Picasso (1881-1973)
這個身材矮小的西班牙男人以最高票數當選為代表整個20世紀的個人,在他漫長的一生中,曾經嘗試過從現實主義、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結構主義以至波普藝術的各個繪畫流派,並且是「立體派」畫法最重要的發明人,這使他成為我們這個飛速發展時代的象徵。除了在繪畫領域表現出的驚人創造力,作為情聖的畢加索也可稱得上是前無古人,一生中曾經和難以數計的女人有過浪漫史,而他「畫風隨著情人變」的癖性更是被史家們津津樂道。
不少電影都以畢加索為主角,其中比較優秀的包括1976年亨利·克魯佐導演的《畢加索的秘密》、1982年的西班牙電影《畫家畢加索》、1996年安東尼·霍普金斯主演的《拯救畢加索》、以及曾經在中央台播放過的瑞典影片《畢加索的奇妙之旅》等。(P16-2A、P16-2B)
弗朗西斯科·戈雅 Francisco Goya(1476-1828)
在戈雅身上,突出體現了西班牙人看待世界的魔幻眼光,筆下的魑魅魍魎彷彿會飛出紙面。而這種奔放感在另一些繪畫中表現為對革命的熱情和對不公正的憤怒。當然,戈雅也有溫情的一面,他畫的女子都活力四射,撩拔人心,使人聯想起畫家不凡的浪漫史。
關於戈雅的影片有1999年的西班牙影片《波爾多的戈雅》,這部製作精美的藝術影片描繪了西班牙畫家戈雅熱情似火而又神秘莫測的內心世界。(P16-3A、P16-3B)
阿美迪奧·莫迪里阿尼 Amedeo Modigliani(1884-1920)
莫迪里阿尼一直是美術史上的一個謎團。1906年,這位百分百英俊瀟灑的青年才子從義大利來到巴黎,窮愁潦倒地度過了十數年的時光,1918年後其自創的畫風逐漸被社會承認,但莫迪里阿尼仍然拒絕從絕望和放盪的泥潭中爬出來,幾乎每天都要喝得爛醉如泥,終於在1920年溘然長逝。莫迪里阿尼喜歡描繪高度變形的人物形象,以女子「天鵝式的長脖子」而聞名於世。這些形象大多賞心悅目,在構圖上和色彩上都有很好的控制,具有和諧之美,這些畫是如何在醉酒的情況下創作出來的?這一直是令史家頭痛的謎題。(P16-4A,P16-4B)
關於莫迪里阿尼的影片有《蒙巴爾納斯19號》,在這部法國導演雅克·貝克導演的影片中,錢拉·菲利浦演活了這位命運多蹇的天才。這部影片獲得了激進的電影大師戈達爾的賞識。
迭戈·里維拉 Diego Rivera(1886-1957)
聲名顯赫的拉美畫家裡維拉曾經嘗試過立體派和抽象派,但在壯年時毅然轉向挖掘祖國墨西哥的傳統文化,歌頌偉大的拉美人民。他糅和了古典畫法、馬雅和阿茲台克的古老畫風、以及西方現代諸流派的技法,創造了一種屬於自己,也屬於左翼進步力量,屬於拉美人民的,富於裝飾性和宣傳性的畫風。
在2000年的美國影片《搖籃還要搖》中,我們可以領略到這位藝術家開朗、正直、幽默的性格。(P16-5A、P16-5B)
安迪·沃霍爾 Andy Warhol(1928-1987)
兼有油畫家、版畫家和電影製片人幾重身份的安迪·沃霍爾是按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紅人。他提出了「藝術不必手工製作」的著名主張,最有名的作品是大批製作的瑪麗蓮·夢露絲網版畫,這些畫組成的「版畫走廊」探討了大眾文化和藝術之間的關系,成為波普藝術運動中的最強音。
1996年的美國影片《我射殺了安迪·沃霍爾》表現了一個希望安迪·沃霍爾買下自己的電影劇本,卻履履不能如願的女人一怒之下射殺了這位先鋒人物的故事,影片從海報到影像都具有波普藝術的味道。(P16-6A、P16-6B)
弗瑞達·卡洛 Frida Kahlo (1907-1954)
這位墨西哥女畫家的作品中,幻覺和想像如野馬狂奔。卡羅曾經是托洛茨基的情人,後來嫁給了墨西哥畫家裡維拉,他們的婚姻生活騷動不安。在20世紀40年代後,女畫家的脊柱出了問題,但她仍然作畫不息,一直到生命的終結,畫作的主題從超現實主義的想像變成了對神的禮贊。
還未上映的美國影片《弗瑞達·卡洛》由著名影星塞爾瑪·海耶克主演,將在觀眾面前展現卡羅傳奇的一生。(P16-7A、P16-7B)
埃爾·格列柯 El Greco(1541-1614)
格列柯是個虔誠的基督徒,畫作多是宗教題材。他以很大的明亮色塊和拉長的形體表現嚴肅的精神性主題。這在當時文藝復興的世俗化氛圍中無疑是一種反潮流的風格,但400年後,格列柯的平塗技巧和精神主題卻正好投合了現代畫家的口味,使格列柯成為對現代流派影響最大的古典畫家之一。研究表明,格列柯患有嚴重的精神分裂症,這更增加了現代人對他的興趣。
1963年,梅爾·費雷爾在影片《埃爾·格列柯》中,再現了這位大師不平凡的繪畫生涯。(P16-8A、P16-8B)
傑克遜·波洛克 Jackson Pollock (1912-1956)
抽象畫法在康定斯基等人手裡已經表現得相當成熟,但到波洛克這里才真正顯示出其瘋狂的魅力。波洛克創造了各種極端的畫法:以戲劇化的狂暴將顏料潑灑到畫布之上;用棍棒或刀子沾染顏料,再甩向釘在牆壁上或鋪在地板上未完成全展開的畫布;把砂子和玻璃碴隨便拋灑在畫布上。他作畫時在房間中不停地走在走去,並且把這種行動看作是繪畫的一部分,這使其風格獲得了「行動藝術」的稱號。但這並不是說波洛克的行動大於藝術,在其作品中,我們仍能夠感到一種清新、和諧而又豐富的美感。波洛克使美國繪畫第一次擁有了一種完全獨特的視覺語言,為美國成為戰後視覺藝術中心立下了汗馬功勞。波洛克的一生是悲劇性的,因為一直懷疑自己藝術的價值,波洛克性格孤僻,迷戀酒精,直至最後被車撞死。
在2000年的美國影片《波洛克》中,美國實力派影星埃德·哈里斯成功地塑造了這個孤獨而又瘋狂的開拓者,因此而獲得當年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P16-9A、P16-9B)
亨利·德·圖盧茲-勞特累克 Henri de Toulouse-lautrec(1864-1901)
速寫風格的清晰勾線和富有光感的色彩運用使勞特累克的畫作彷彿杜米埃和印象派的雜交。這位少年身殘的畫家喜歡和下層人士來往,敏銳的感覺使他得以同時捕捉環境氛圍和人物的心理世界。不過,他所畫的人物總是比實際上看起來丑些,成為作者憤世疾俗情緒的「受害者」。
在1953和2001年的兩部《紅磨坊》中,勞特累克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可惜這兩部影片都算不上成功。(P16-10A、P16-10B)
讓-奧諾雷·弗拉戈納爾 Jean-honore Fragonard(1732-1806)
這位18世紀的畫家畫風甜美細膩,可以說達到了洛可可風格的極致。
1989年菲利浦·勒居埃的影片《兩個弗拉戈納爾》根據畫家的名畫《洗衣婦》的主題,設置了洗衣婦瑪麗安娜作為女主人公,為影片引入社會畫卷,注入浪漫情調。(P16-11A、P16-11B)
潘玉良(1902-1977)
這位中國近代女畫家幼時父母雙亡,13歲即被賣入煙花樓,受盡凌辱,1916年被革命黨人潘贊化贖出並與之成婚。之後受鄰居的影響開始學習文化和繪畫,1918年以素描第一名、色彩高分的成績考入上海美專,之後考入法國國立里昂美術學校和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1925年以畢業創作第一名的成績獲得羅馬獎學金,進入羅馬皇家美術學院,之後其作品兩次獲得國際大獎。潘玉良把中國傳統和勾線畫法和當時流行的印象派技法融合起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畫風。她筆下的人物多表達出強烈的情感,而女性沒有層次感的紅艷嘴唇是她畫作的商標。
大陸香港合拍的影片《畫魂》由著名影星鞏俐主演,影片以大量的篇幅表現了潘玉良從妓女到畫家的過程,觀眾對主人公的傳奇經歷和影片中的裸體鏡頭津津樂道,卻並沒有意識到主人公是一個多麼傑出的畫家。(P16-12A、P16-12B)
文森特·凡·高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有人把凡·高歸於印象派,有人把他歸於表現主義,其實凡·高不屬於任何派別,凡·高就是凡·高。平凡的題材、明亮的色彩,旋轉的筆觸,凡·高的每一幅畫上都帶上了自己的商標。凡·高的人生有著太多的詭謬之處:他有著渴望擁抱一切人的熱情,卻連親近的朋友都無法和他友好共處;他像個聖徒一樣希望解除世人的苦難,卻被認為是反社會的怪人;他的畫在生前無人問津,在死後卻價值連城,其復製品比「可口可樂」的廣告還要常見。凡·高同時擁有著最富親和力的畫作和最富戲劇性的人生,沒有理由不成為最為公眾熟知的藝術人物,以至於在中國的任何一個鄉鎮都有不少人知道凡·高,說起他的名字就像說「蛋糕」一樣自然。
凡·高是電影業的寵兒,他的故事曾多次被搬上銀幕。在1956年文森特·米內利導演的《苦命的凡·高》中,柯克·道格拉斯栩栩如生地塑造了凡·高的形象,並以「微妙的方式」暗示了凡·高和高更之間的同性戀關系。在黑澤明的影片《夢》中,美國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客串了一把凡·高的形象。在1990年法國著名導演莫里斯·皮亞拉執導的《凡·高》中,攝影師用電影畫面成功地模仿了凡·高繪畫給人的感覺。最有意思的是加拿大兒童片《我與凡·高》,在片中一個小姑娘在夢中的凡·高的鼓勵下追回了自己的畫。
(P16-13A、P16-13B)
讓-米歇爾·馬斯克耶特 Jean-Michel Basquiat(1960-1986)
草率勾勒的人物、手寫的文句以及科學的數字圖式,加以豐富的色彩拼湊在一起,巴斯克耶特的畫似乎比任何經典畫家的作品更契合於我們這個紛亂的時代。從紐約嬉皮士的塗鴉起家的巴斯克耶克在80年代迅速大紅起來,流星似地迅速建立起國際聲望,但不久死於吸毒過量,年僅26歲。
1996年米拉馬克斯公司的影片《巴斯克耶特》以紛亂的色調和激越的搖滾表現了這位畫家奇特的一生。(P16-15A,P16-15B)
3. 誰知道跟太平天國有關的電影啊想看!!
天國恩仇 電影名:天國恩仇
導 演:周康渝
編 劇:王金寶 王資鑫
主 演:蔡開明 何烈美 秦光國 肖依農 劉偉民
上 映:1985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彩色
類 型:劇情片
天國恩仇 (1985)故事梗概
1864年,太平天國革命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下失敗了。天王洪秀全病逝不久,清兵便攻破天京,整個京城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太平軍余部在總制高德昆率領下,邊打邊撤,掩護幼天王沖出重圍。一路沖殺混戰,高德昆與幼天王被打散。正在危難之時,叛變投敵的太平軍師白文冰帶領清兵又將高德昆等人團團圍住。廝殺中,高德昆身中白文冰飛刀,壯烈殉國。其子高玉龍,弟弟高德林及羅雲鵬等人各自劈開一條血路,沖殺出去。高玉龍殺出重圍,思念亡父心切。他隻身來到蕪城白府,找白文冰算帳,交手沒有幾個回合,便敗下陣來。危難中,被裝扮成耍猴人的叔叔高德林救出,遂潛心修煉祖藝猴拳,以圖再舉。轉眼10年過去,玉龍已練就一身高超武藝。他報仇心急,不待與叔父商議,便深夜獨自下山,潛入白府,先殺掉仇人之子白慶雄,又擊敗各懷絕技的八形怪俠。待與白文冰做殊死決斗時,由於體力消耗過大,只剩下招架之功。幸遇高德林及時趕到,玉龍才免遭大禍,高德林卻不幸遇難。玉龍滿懷悲痛埋葬了叔叔,並按叔叔的遺囑,到葫蘆村找到了師阻羅雲鵬和師妹、羅大鳳。聚集在葫蘆村的眾百姓,在羅師祖和高玉龍的主持下,正式成立"大聖會",並推舉"猴王"後代高玉龍為首領。"大聖會"日夜鍛造兵器,操練人馬,伺機起義。高玉龍在師祖師妹的傳授下,練就一身絕招,他期待著再次與白文冰交手。為給起義作準備,高玉龍獨闖蕪城盜取城防圖。由於奸細告密,不幸落入陷阱。白文冰企圖以高玉龍為誘餌,乘"大聖會"劫法場營救高玉龍之際,襲擊葫蘆村。沒料到"大聖會"將計就計,直奔官府,救出高玉龍,再回師葫蘆村。白文冰機關算盡,自己倒成了瓮中之鱉。他想沖出葫蘆口,"大聖會"早已在此設下千軍萬馬。就在高德昆遇難的地方,高玉龍與白文冰狹路相逢。經過一番殊死較量,高玉龍將白文冰擊下懸崖,終於報了殺父之仇。"大聖會"的義旗迎風飄揚。高玉龍和眾弟兄們站在高山之巔,翹首遠望。起義軍的歌聲在山谷間回盪。
4. 曾在中央電視台播放過的關於地心探險的片子叫什麼
部片子我小時侯看過,當時在CCTV周日晚上播出的,一檔20世紀福克斯老電影節目。
生於七十年末和八十年代初的朋友們,在那個科幻電影不多的年代,中央電視台曾譯制了凡爾納名著改編的電影---《地心游記》,讓當時的我們欣喜若狂-------那是我童年看到過的最棒的科幻電影。
因為這種穿越地心的經歷在年幼的我們看來是多少不簡單,對地球的未知的探索,蓬勃了我們的想像力,我記得我那時是87年的樣子,當是我每晚都要做小學二年級的作業,但是總忍不住跑到客廳看那台黑白電視在放著什麼,在那樣蟲鳴蝶飛的狂熱的夏夜,我的心也是躁動不安的,當時看到的畫面很少,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從地面上的一個洞往下下,看到地裡面有一個海洋,有大樹,有大磨菇......
多少年過去了我始終不忘那部電影的精彩,沒有網路的年代我在書店找原著看,有了網路我想要是能有電影看多好,電視這么年也沒有再放過了!
只是童年的一個夢,伴隨著我從無知走向進步,懷念那純真的80年代,懷念在家鄉夏夜觀望著那台黑白電視機的歲月!
中文名:地心游記
英文名: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
其他中文片名:地心探險記
其他影片別名:Jules Verne's 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 / Trip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
類型:冒險 / 科幻 / 幻想
發行年代:1959
導演: Henry Levin
編劇: Charles Brackett / Robert Burns /
上映日期:法國:2005-03-23 / 法國:1999-12-08 /
宣傳語:A fabulous world below the world
演員表: Robert Adler .... Groom
Molly Roden .... Housekeeper (uncredited)
Mollie Glessing .... News vendor (uncredited)
Peter Wright .... Laird (uncredited)
Arlene Dahl .... Mrs. Carla Goetaborg
Peter Ronson .... Hans Belker
Mary Brady .... Kirsty (uncredited)
Frederick Halliday .... Chancellor (uncredited)
Robert 'Red' Gene West .... Bearded Man at Newspaper Stand/University Student (uncredited)
Kendrick Huxham .... Scots newsman (uncredited)
國家/地區: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
級別:Australia:PG / Finland:K-12 / Iceland:Unrated / UK:U / USA:G
劇情梗概:
根據十九世紀法國科幻作家凡爾納大作《地心游記》改編的作品。
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 1828—1905)是19世紀法國著名的科學幻想小說作家,一生創作了近80部長篇科幻小說,是科幻小說創作的重要奠基者。《地心游記》發表於1864年,曾風靡世界,享譽全球,在我國也曾擁有廣大的讀者。
這部充滿傳奇和幻想色彩的小說,講的是一個堅定果敢、具有獻身精神的科學探險家黎登布洛克教授,同他的侄兒阿克賽和向導漢恩斯,按照前人的指引,在地底經過整整3個月的艱辛跋涉,進行科學探險的故事。在作者筆下,讀者能領略到一個又一個恢宏而令人驚心動魄的場面:地底深處的波濤洶涌的大海,巨大的蘑菇林,遠古時期海獸及令人心驚膽戰的搏鬥,以及原始古猿在地下森林中放牧乳齒象,海上的狂風暴雨,耀眼的電閃雷鳴,攝人心魄的岩漿奔騰……這一切,無不緊緊扣住讀者心弦,引人入勝。
在這部小說中,作者把自己掌握的知識巧妙地穿插在小說的情節及對人物刻畫上,使之既有現實主義的描寫,又具有浪漫主義的色彩。在向人們描述一個神奇的地下世界,展示曲折生動、饒有趣味的情節的同時,又讓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學到許多科學知識,正是基於其高度的科學性和幻想性,才使作品具有如此動人的藝術魅力。凡爾納被譽為科學幻想之父,也由此開創了科幻小說中硬科幻一派,成為科幻小說這種新文學樣式的重要的奠基者。
電影改編了小說的部分內容,增加了一個女主角,講述李登布羅克教授在一本古老的書籍里偶然得到了一張羊皮紙,發現前人曾到地心旅行,李登布羅克教授決心也作同樣的旅行。他和侄子從漢堡出發,到冰島請一位向導,他們按照前人的指引,由冰島的一個火山口下降,經過三個月的旅行,歷盡艱險和種種奇觀,最後回到了地面。
由於年代實在在久遠了,我也只記得部分的情節:巨大的蘑菇林還有印象,電影里的地球中心是一片寬廣浩瀚的海洋,最後主人公通過一場人工製造的火山爆發回到了地面,他們到了地面以後發現居然是在義大利。
電驢下載地址:
http://lib.verycd.com/2005/12/28/0000082061.html
參考資料:
http://lib.verycd.com/2006/05/03/0000101407.html
夠多嗎?如果覺得還行,請追加一些分數,這可是價值200分的答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