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毛毛看電影時發現旁邊有兩個人在說話你會怎麼辦
在電影院是禁止喧嘩的,你如果覺得他們打擾到了你,你可以提醒他們不要說話的。或者小聲一點的。
② 生活中的數學小故事
生活中的數學小故事
首先,故事教學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
6、7歲的兒童進入小學一年級,學習活動就逐漸取代游戲活動,而成為兒童的主要活動形式。這是兒童心理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他們以具體思維為主要形式,正在向抽向思維過渡。所以,低年級的教師應該把握好幼小銜接的關連點,在有限的時間內把課上活,創設能引起學生求知慾、並有助於參與數學的、發展情感的教育情境,而創設故事情節的故事教學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其次,故事教學的優勢所在。
1、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數學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有趣的情境。」由此可見,教師可以通過故事的形式將生活與科學知識相聯系,使全體學生在經驗層面上達到共識。
2、吸引力。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課堂上的趣味不能少,而故事教學正好是一種趣味性很強的教學方式,以小故事貫穿課堂,氣氛變得活潑。對於新知識的掌握有著事半功倍的作用。我在《同講一堂課》時,講授《圖形與位置》,在課堂上用講故事的形式,把大樹爺爺需要同學們的幫助,讓同學們在大樹的上、下、左、右,貼上花、蘑菇、鳥、兔子,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掌握起新知——方位時也輕松、容易,且在故事中學會要幫助別人。在貼時,懂得了同學們要互相協作、團結。可以說,這種設計完全吸引了學生。
3、故事性、參與性。讓故事中的主人公做孩子們的朋友,參與數學,這樣學生就真正參與進教師的教學當中。真正領會學習數學的必要性。在學習《統計》這章時,我以講故事的形式把「我們的鞋碼」這樣的關於統計的枯燥的數學問題形象化,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課上生動了,新知識接受了,教師的教學目的達到了!
最後我要說的是故事教學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選擇故事時要與數學知識有關,不能單純地為講故事而講故事,如果是那樣的話,不如開個故事會得了。
綜上所述,一年級處於幼小銜接的特殊時期,故事教學在數學課堂上有著獨特的價值,只有把握住這些去研究、去設計,我們老師才能全面調動起兒童的積極性,讓內因起作用,為向高年級過渡做好不僅是知識的銜接,更是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的銜接。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各種有效情境,為學生提供學習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尤其是小學生,直觀的、具體的、形象的方式對他們更具吸引力,因此我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各種方式的情境,以此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好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例如:我在教學《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這一課時。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的。
一、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情境,創造性的使用教材。
記得第一節課剛開始的時候,剛走進教室就看到講台上整齊的擺放新華書店補發的《課外閱讀》書。便靈機一動,何不就利用這一現成的教學資源呢?就拿起其中一本,告訴大家這本書有74頁,如果現在有12本這樣的書,一共多少頁呢?怎樣列算式解答? 15本呢?20本呢?並指名學生板書。分別讓學生列豎式解答。這樣既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為生活服務的緊密聯系,同時也激發了孩子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運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由於學生前面已經會計算兩位數乘一位數和整十數乘整十數,所以對於本單元的內容完全可以運用遷移學習方法,通過自己嘗試計算,然後比較交流總結方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我認為在課堂上,把問題交還給學生,激勵學生在互動中解決問題。教學中能讓學生自己說出自己歸納的知識內容,教師盡可能不說;能讓學生做的教師絕對不包辦;能讓學生自己發現找出合理答案的教師給與肯定。只有在不規范不準確的地方教師才可以作補充說明,教師不必要將自己的結論強加給學生。這樣做師生間的距離近了,感情增加了。而積極的情感又能提高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動能量,從而提高思維和學習潛能。
三、題組訓練,以舊帶新,發現規律。
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方法的教學,主要是利用題組,運用遷移的方法,總結出積的末尾的0的確定。讓學生在比較中發現規律,並鞏固簡便的筆算方法。古人雲:"親其師,信其道"。要使學生親師信道,必須改變過去"一言堂"的課堂環境,充分發揮學生潛能,使學生不再受束縛,使教學向民主化、人性化方面發展。
有一天,我跟媽媽去逛商場。媽媽進了超市買東西,讓我站在付錢的地方等她。
我沒什麼事,就看著營業員阿姨收錢。看著看著,我忽然發現營業員阿姨收的錢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非常奇怪:人民幣為什麼就沒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趕快跑去問媽媽,媽媽鼓勵我說:「好好動腦筋想想算算,媽媽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為什麼的。」我定下心,仔細地想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我高興地跳了起來:「我知道了,因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隨意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樣可以組成30元、40元、60元……」
媽媽聽了直點頭,又向我提了一個問題:「如果只是為了能隨意組合的`話,那隻要1元不就夠了嗎?干嗎還要2元、5元呢?」我說:「光用1元要組成大一點的數就不方便了呀。」這下媽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誇獎我會觀察,愛動腦筋,我聽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歡吃的冰激凌還要舒服。
在此,我也想告訴其他的小朋友:其實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問題,只要你多留心觀察,多動腦思考,你就會有非常多意外的發現,不信你就試一試!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遇到許許多多有趣的數學問題,如:推理問題、周期問題、植樹問題等等。數學王國真是奇妙無窮,但又往往讓你捉摸不透,甚至還會產生錯覺呢!
記得在我讀幼兒園時,我非常喜歡邊爬樓梯邊數台階數,我家當時住在六樓,每個樓層之間有18個台階,每次離家和回家我都要牽著媽媽的手數台階數,每次數的結果都是90級,媽媽還老誇我聰明呢。
到讀小學時,我學了簡單的乘法後,不假思索地認為我每次回家上六樓應該爬108級台階才對呀,因為住在六樓,每層有18級台階數,根據乘法原理,6×18=108(級)。可我實際上每次只需爬90級台階就到家了,當時我心裡打了個大大的「?」號,不知何因。於是我帶著滿臉的疑惑問了我家的智多星―爸爸。爸爸聽後笑了笑,但什麼也沒解釋,他牽著我的手來到了一樓,笑著說:「孩子,你想想看,如果我們家住在一樓,需不需要爬18級台階呢?如果住二樓、三樓我們需要爬多少級呢?你再爬爬,體會體會。」聽了爸爸的話,我帶著「?」又體驗了一番。結果是一樓不用爬,二樓需爬18級,而三樓只需爬36級,我又如此這般爬到了七樓,爬了108級。通過這些體驗,我恍然大悟,尋到了其中的規律。
今天真是個好天氣!我和媽媽准備去小區對面的嘉盛廣場買東西。
來到嘉盛廣場的信和超市,媽媽要買一瓶洗潔精,於是,我們就走到了洗潔精專區。這時,媽媽對我說:「我現在要買一瓶柑橘位的洗潔精,這里有不同重量。考考你,那種最實惠。我就買最實惠的那種。」我心想:這有什麼難的,我看一眼就知道了。我一眼掃過去,排除了非常多瓶,只剩下兩瓶了。
我思索了一下,仔細的端詳著,發現雖然兩瓶洗潔精的大小都差不多,可是包裝紙上寫著的重量是不一樣的:一個寫著1.5千克;另一個寫著1.3千克。而它們的價格都是12元,當然是1.4千克的那瓶便宜一點啦。我對媽媽說:「這瓶最便宜,就買這瓶吧。」這時,媽媽拿著另一瓶洗潔精笑嘻嘻地對我說:「這瓶1.5千克,12.9元,這瓶最便宜。」我仔細一看,原來那是超級特價裝,哎呀!失算了。
生活中到處都充滿著數學,一不小心就會出現錯誤,我們一定要學好數學。
每次當你拿起電話聽筒打電話,發傳真,或發數據機信息時,你就進人了非常復雜的巨大網路。覆蓋全球的通信網是驚人的。很難想像每天有多少次電話在這網路上打來打去。一個系統被不同國家和水域的不同系統「分割」,它是如何運行的呢?一次電話是如何通向在你的城市、你的國家或另一國家中的某個人的呢?
在早期電話史上,打電話的人拿起電話聽筒,搖動曲柄,與接線員聯系。一位本地接線員的聲音從本地交換台來到線上,說「請報號碼」,然後他把你同你試圖通話的對方連接起來。如今,這一過程由於有了各種不同的轉換和送達通話的方法而如雨後春筍般地迅速發展。包含著線性規劃的各種復雜類型,以及有關的二進制和二進編碼的數學,已脫離了潛在的不穩固地位而成為有意義的東西。
你的聲音是如何行進的?你的聲音產生聲波,在聽筒中轉換成電信號。今天,這些電脈沖可以用許多不同的方法傳遞和轉換。它們可以變成激光信號,然後沿光纖電纜傳遞;它們可以轉換成無線電信號,然後利用無線電或微波線路在一個國家內從一座塔傳送到另一座塔;或者它們可以仍舊作為電信號沿著電話線傳送。在美國,大部分電話都是由自動交換系統接通的。現在電子交換系統是最快的。這系統有一個程序,這程序包含電話運行的所有方面所需的信息,並且時刻在了解哪些電話正在使用,哪些通道是可用的。通話可以由不同頻率的電流傳送,或轉換成數字信號。這兩種方法都使多重通話可以沿同一些電線傳送。最新式的系統把通話轉換成數字信號,然後再用二進制數列編碼。於是各個通話可以沿著線路以特定的次序「同時』』行進,直到它們被解碼而到達各自的目的地。
打電話時,電話系統選擇最佳通話途徑,並發出一連串指令,以接通線路。整個過程只需幾分之一秒。通話線路最好是直接通向對方的──從節省距離和時間的觀點看來,這是人們所期望的。但是如果直接線路正在為別的通話服務,新的通話就必須沿其他線路中最好的一條進行。這正是需要用到線性規劃的地方。我們把電話線路問題當作一個有幾百萬個面的復雜幾何立體形來看。每個頂點代表一個可能的解。問題是要找出最優解,而不必計算每一個解。
1947年。數學家喬治B.丹齊克研究出了求解復雜線性規射問題的單純形法。單純形法實質上是沿著那立體的棱進行,依次檢查每一隅角,並總是向著最優解前進。當可能解的數目不超過15000~20000時,這方法能有效地求得解答。
1984年,數學家納倫德拉.卡馬卡發現一種方法,它使求解很麻煩的線性規劃問題例如長距離電話最優通話線路問題所需的時間大為縮短。卡馬卡演算法採取了一條通過那立體內部的捷徑。在選擇了一個任意內點之後,這演算法使整個結構變形.以把問題改造得使所選擇的點正好在那立體的中心。下一步是朝著最優解的方向找到一個新的點,再將結構變形,又使新點位於中心。必須進行變形,否則那些看來能給出最優改進的方向都是虛假的。這些重復的變換以射影幾何的概念為基礎,很快便能得到最優解。
今天,古老的電話敬語「請報號碼」具有雙重的意義。曾經是簡單的拿起電話聽筒打電話的過程,現在卻要使一個依著數學的龐大而復雜的網路運作起來。
在這多姿多彩的生活里,充滿的數學無處不在,就像:買東西,分東西,談價格,物品打折......等等,今天,我就發生了數學中,談價格的數學問題。
「姐,我好餓。咱家有什麼吃的?」「要不你去超市買點吃的吧!」一聽到去買東西,我就有點發愁,因為現在超市,便利店都很少開門的。「去我包里拿20元吧!不夠的話,再拿10塊,花余的在哪來。」「哦哦。」我興高采烈的騎著我的自行車,出發了。叮叮.....
到了王珂超市,幸好開門,我要大采購了。進去一看,我能吃的只有方便麵.膜片.鍋巴了,方便麵不能吃多,乾脆只買2包吧!我有一張方便麵有優惠卡,買一包,送一包,但只能用一次,所以,我就有了3包香脆方便麵。已經用了2元了,再買兩包膜片,一包2元,鍋巴一包3元。2+2×2+3=9(元)。再去便利店看看吧!(因為開門)這家,除了買的,還有零食。要不買點零食,吃不完,以後吃。蝦味條一包1元,就這樣吧!9+1=10(元)正好10元。一算賬,回家吃東西嘍!
是哎!數學是奇妙的,只要你發現......
雙休日,我和爸爸一起來到正在裝修的新房。裝修師傅對爸爸說:「老闆,我們的前期工程完成的差不多了,要准備鋪地磚了,請您購買好」。「你告訴我面積多大?我去准備好」;聽著爸爸和裝修師傅的對話,我興高采烈地要求:「爸爸,我已經會算面積了,我來幫你們算。」
我用尺子測量了客廳地面的長是6米,寬是4.5米,它的面積應該是6X4.5=27(平方米)。我自豪地告訴爸爸買27平方米的地磚就夠了。爸爸笑著問我:「我買的是邊長是6分米的正方形地磚,你能告訴媽媽大約要買多少塊嗎?」
我一下子愣住了,思考了一會兒,我想到:要先算出每塊地磚的`面積,再用客廳面積除以地磚的面積。於是我用小石塊在地面上先算出每塊邊長6分米的正方形地磚面積是:6x6=36(平方分米)=0.36(平方米);再用27平方米除以0.36平方米約等於75,應該買75塊就夠了。於是我大聲地告訴爸爸「爸,75塊就可以了」。
爸爸誇獎我知道把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了。隨後,爸爸帶著我在店裡買了80塊地磚。我奇怪地問:「不是75塊嗎?為什麼要多買5塊?」爸爸告訴我,在施工的過程中存在耗損,如果不小心在切割時尺寸不合適,那就需要重切,所以購買時要比實際數量多一些。
哦,我明白了,在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時,多想想生活中的實際情況,這樣才能讓數學真正貼近我們的生活。
一個周末的下午,我和媽媽去西緣浴室洗澡,當洗完澡時我們在照鏡子媽媽突然對我說:「女兒,我來考你一個數學問題,看看你會不會?」我張口就說:「好的,沒問題。」媽媽說:「你看到鏡子裡面有一面時鍾嗎?現在鏡子裡面的時鍾是7:15,你能想像一下現在是下午幾時幾分嗎?」
我想了一會兒沒做出來,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我實在想不出來,只得不好意思地說:「我做不出來。」當我回頭看一下掛在牆上的時鍾,現在是下午4:45。媽媽問我現在能分析一下怎麼研究這個問題了嗎?媽媽提醒了我一下,鏡子里的鍾面時針與分針和掛在牆上鍾面時針與分針有什麼關系呢?這個時候我立即反應過來了,它們是呈左右軸對稱,這正是我最近學習的內容。
洗完澡回到家後,我要求媽媽再出幾個給我做一下。第一道是鏡子中鍾面時間為3:30,第二道是鏡子中鍾面時間為9:40。我立即動手在紙上採用對稱法的方法做出了這兩道題目的答案:8:30和2:20。這時候媽媽又問我每次這樣做題是不是有點麻煩,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我想了一會兒,沒有想出來。媽媽這時說:「再提醒一下小朋友,將鏡子里鍾面時間和實際時間加起來你能發現有什麼規律嗎?」我趕緊動手算了起來,3:30+8:30=12,9:40+2:20=12,發現鏡子里鍾面時間與實際時間加起來都等於12,此時我興奮的跳了起來。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只要將鏡子里鍾面時間與實際時間加起來等於12。
我說:「原來這么簡單!我怎麼沒想到呢?」媽媽笑著說「簡單嘛?這說明你遇到問題要有考慮的思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善於去發現事物,找出它們的規律,那你就會覺得生活中的數學比課堂上講有意思多了。」
通過這件事,我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確實是無處不在,生活中、學習中到處都有。從此,我就更加喜歡數學了!
一天,我和爸爸去萬佳百貨買東西,爸爸說給我買梨,梨的價格是六塊五一斤,我們買了三斤半,爸爸考我說:「如果你能心算出梨的價格,我就獎勵你一盒巧克力。」我在心裡想了想,很快就算出來了,因為我找到了一個小小的秘訣:先算3乘6=18,0.5乘6=3,0.5乘3=1.5,0.5乘0.5=0.25,18+3+1.5+0.25=22.75元。
我們又走啊走,到了特價區,在一個大牌子上寫著「買三送一」的大字,一包紙巾2元。爸爸又考我:「如果我有50元,可以買多少包紙巾呢?」我一邊走一邊想:50除2=25,50元可以買25包紙巾,因為買三送一,25除3=8...1,買25包紙巾又可以得到贈品8包,25+8=33包,「33包」我驕傲地說,爸爸笑著點點頭。
我們買完東西,一共是125元,我對爸爸說「爸爸,如果你能在今天之內不說125,我就給你10元,如果你說了125,就給我20元,雙倍的哦,好不好?」
「好,好,好,給你三倍、四倍都行」,爸爸說。
過了馬路,我感覺好象那20元已經正在向我招手,我開始問爸爸:「樹上一天長25個果子,樹上本來就有25個果子,過了四天,樹上有多少個果子?」
「有沒有掉果子?」爸爸小心地問我。
「沒有,沒有,也沒有被人摘過。」我不厭其煩地說道。
「一百二十五!哈哈,難不倒我吧!」
只要我們在教學中注重聯系生活,就能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動機,溝通生活與數學知識的聯系,使數學課堂教學真正實現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的價值目標,生活中的數學小故事:我和爸爸打賭由數學網我提供,如想了解更多,請繼續關注。
今天,我爸爸要從北京出差回來了,因為沒有從北京直達泰興的飛機,他只能乘到南京,於是我和媽媽便要到南京祿口機場去接他。我們只知道從北京到南京需要飛行1小時50分,我爸爸說:「他買了上午8點40分的飛機票,一早就趕到機場了,可不巧的是今天由於天特將降大無霧飛機延誤了3小時,這可怎麼辦呢?我們從泰興到南京也要2小時呢,我們究竟幾點從家裡出發呢?我媽說:「要不然我們再打個電話給爸爸問他幾點到南京,我們幾點鍾出發最好最好?」我一聽,忙說:「媽媽不要浪費電話費了,算一算我們不就知道了。」於是我拿出筆和紙:
(1)8時40分+3時=11時40分
(2)飛行1小時50分
(3)到達時間11時40分+1時50分=13時30分
(4)從泰興到南京2小時
(5)從泰興出發的時間13時30分—2時=11時30分
「我知道了,我們必須在上午11時30分之前從泰興出發才能趕在爸爸前面到機場。」媽媽看我高興地說:「今天兒子替媽省錢了。」數學真有趣,可以幫我們解決非常多生活中的問題。
8月4日,我想和好朋友毛毛一起去看電影,由於擔心8月4日與上輔導班沖突,就想看看日歷,可是,新家沒有日歷,就讓媽媽翻看手機上的日歷,沒想到旁邊爸爸插話了:「根據你所學的知識,爸爸相信你能算出8月4日是星期幾。」我思考片刻,答:「今天是7月17日,星期天,7月共有31天,31—17=14,14÷7=2,剛好兩星期,8月1日就是星期1,那麼8月四號自然就是星期四嘍。」媽媽忙趁熱打鐵都問:「那明年的8月4號會是星期幾呢?」我脫口而出:「當然是星期五啦!」
「為什麼?」
「因為明年閏年,二月多一天唄。」
「回答錯誤!手機顯示,明年的8月4日是星!期!六——」
這回輪到我犯迷了,明明二月多一天又不是多兩天,這剩下的一天是哪兒來的呢?一家人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准確答案,我左思右想,寫了滿滿一張稿紙但就是算不出准確答案,正在我愁眉不展時,突然,媽媽的一句話,改變了我的思路和想法。只見媽媽皺著眉頭,嘴裡嘟囔著「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一星期有七天。」啊!我的思路是對了,但一周有七天這事我怎麼忘了呢,今年的8月4日到明年的8月4日剛剛好是366天(因為明年是閏年),就讓366除以七,恰好余兩天,不是剛剛好在星期六嗎?我將想法告訴媽媽,媽媽非常是高興,我又開心的算出了我的生日和爸爸媽媽的生日在明年是星期幾,連明年大年初一是星期幾都算出來了呢!
對呀,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只要你學會發現數學,研究這些生活中的數學,你一定會發現許多數學中的奧妙,刻苦鑽研,認真發現,數學一定提高非常快,讓我們一起去發現生活中數學的奧妙吧!
爸爸打趣兒道:「晨晨,咱家日歷不用買了,你就當咱家的日歷吧!」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