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在水一方〉的劇情
美麗堅強的孤女杜小雙(林青霞飾),被朱家爸爸帶回到朱家,並成為朱家四個子女中最小的小妹妹,長子朱詩堯(谷名倫飾)腿部有殘疾,但是卻很有音樂才華,小雙的音樂才華讓詩堯喜愛,但同時內心也很自卑,無法表白對小雙表達愛意,只能默默地愛她照顧她。後來,小雙通過朱詩惠(恬妞飾)認識了青年作家盧友文(秦漢飾),被盧友文的才華所吸引並嫁與他為妻。婚後,盧友文為了尋找創作題材迷上賭博,置小雙不顧,家中一貧如洗並導致初孕的小雙流產,絕望的小雙終於決絕地離開了盧友文。離婚後,小雙在詩堯的幫助下走上作曲創作的道路。幾年過去了。依然愛著盧友文的小雙找到了貧病交加的盧友文,並陪他渡過了生命最後的美好時光。而深愛著小雙的詩堯依然獨身,他在水的一方默默地等待著小雙。
《在水一方 (1988)秦漢40集》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sWAc4H0v_Hhd3cQdctwzOQ
提取碼:x5re
不幸淪落成為孤兒的杜小雙(林青霞 飾)寄宿在朱家,和朱詩卉(恬妞 飾)、朱詩堯(谷名倫 飾)兩人成為了無話不談的真心好友。一次偶然中,小雙結識了名為盧友文(秦漢 飾)的男子,友文自稱作家,他的才情和談吐很快就吸引了小雙的注意,眼看著小雙和友文之間的關系越來越親密,一直在內心裡默默愛慕小雙的詩堯只能將感情默默的埋藏在心底。
⑵ 電影《在水一方》吹口琴在哪個片段
《在水一方》是一部1986年上映的中國台灣愛情電影,瓊瑤同名小說改編,由林青霞、秦漢、馬景濤主演。
關於小鹿純子吹口琴的片段,出現在電影的開頭部分。
小鹿純子是一個善良、純潔、美麗的女孩,她坐在公園的長椅上,拿出一隻口琴吹奏起來。這首《北國之春》是日本的一首歌曲,也是小鹿純子最喜歡的歌曲之一。
她吹奏口琴時,聲音悠揚、動聽,讓人感到一種純凈和溫馨的氛圍。這個片段也是電影中最經典的鏡頭之一。
這部電影以愛情為主題,通過小鹿純子和杜小雙的愛情故事,表現了人性中最真實、最深刻的愛。電影中,小鹿純子和杜小雙在公園相遇,兩人之間產生了微妙的情感變化。
小鹿純子吹奏口琴的片段,正是表達了她內心深處的感受。這個片段也被許多人認為是電影中最浪漫的場景之一。
總之,《在水一方》是一部經典的愛情電影,小鹿純子吹口琴的片段更是深入人心,成為了電影中的經典場景之一。
⑶ 電影《在水一方》|那些年陪伴我們成長的那些影視劇
我是在瓊瑤劇的影響下成長起來的那一代。
少女時代的自己很是喜歡看瓊瑤劇。不僅喜歡她文字下的男女主角的故事,更加喜歡她每一部作品裡的配樂,每一首曲子如詩。
和大家一起盤點一下我記憶中的瓊瑤電影吧。
電影《燃燒吧,火鳥》是我看的第一部作品。
全都是重量級的人物,也全都是美女帥哥。 原汁原味原包裝,不帶有一點整形的色彩。
故事講述的是一對姐妹倆,在一次鞦韆的玩耍中,姐姐的失誤導致妹妹的眼睛雙目失明。面對著再也無法看見光明的妹妹,姐姐的心中充滿了愧疚和痛苦。姐姐想彌補妹妹,把自己喜歡的男孩子讓給了妹妹,並且幫助妹妹一起重拾生活信心的故事。
勵志又感人的一部片子。也是台灣文藝片全盛時期的作品。
隨後看了《浪花》
故事講述的秦雨秋是一名女畫家,她將她的作品寄放在賀俊之所經營的畫廊之中售賣。賀俊之對這位特立獨行的女藝術家印象深刻,她的一幅名為《浪花》的畫深深地吸引了賀俊之的注意。一天,秦雨秋的外甥女戴曉研來畫廊玩,邂逅了賀俊之的兒子賀子健,趣味相投的兩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婉玲是賀俊之的妻子,當她得知戴曉研和賀子健之間的感情後勃然大怒,千方百計的想要拆散兩人,這讓戴曉研感到十分痛苦。賀俊之再也無法壓抑內心裡對於秦雨秋的感情,於是提出了想要和婉玲離婚,沒想到他的決定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對。
對於這部電影,我有些感觸,年輕的時候看這部影片,只會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考慮問題。
當自己經歷了愛情、婚姻、離婚以後再來看這部片子,我個人認為這部片子很有看點。愛情也好,婚姻也罷,並非那麼簡單。婚姻裡面出去的問題,永遠都不要認為那是「他人」的問題,先找找自己的問題。這些年出軌的話題很多,可是面對出軌,有多少人思考過,問過自己為什麼呢。婚姻是一門哲學,裡麵包含的知識太多,需要我們一步一步地邊走邊踐行。
還看過《窗外》
《窗外》講述的是一名高中女生的成長經歷。高三女生江雁容,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里,家中三個孩子,一個妹妹,一個弟弟,她是長女。江雁容文采出眾,數理化卻常常掛科。身為家中長女的她,總是被狡猾的弟弟欺負,被偏心的父母責罵,得不到絲毫的溫暖。
步入高三,全校最好的語文老師康南擔任本班導師,他從江雁容的周記中發掘了她的文學才華,也了解到她的家庭成長,康南開始給這名細膩感性的學生以無微不至的關懷,讓從小缺失愛的江雁容對他漸生情愫,一段師生戀就此開始。然而,這對情投意合卻相差20歲的愛侶終究難逃流言蜚語。康南被學校開除,江雁容則被父母管制起來,兩人只能偷偷見面,直到康南因被江母控告而不得不遠走他鄉。
此去經年,江雁容在母親的壓力下嫁給了年輕的追求者李立維,而康南則在鄉村學校里迅速凋零衰老,婚後的江雁容並不快樂,丈夫李立維對她與康南的那段過去,耿耿於懷,婚姻亮起了紅燈。此時的她再次想起了康南。
當她鼓足勇氣,再見康南的時候,此時的他們已物是人非,再也回不到昨天了。兩個有情無緣人就此天涯海角,各自安好。
再來說說《在水一方》這是對我的成長有一定影響的片子
故事講的是:朱父的朋友過世了,家中留下一個未成年女兒。朱父為朋友,收養了不幸淪落成為孤兒的杜小雙。朱家本就有兩個孩子,女兒朱詩卉和兒子朱詩堯。杜小雙到朱家沒有多久,就和朱詩卉、朱詩堯兩人成為了無話不談的真心好友。朱家老奶奶甚至想著撮合小雙和孫子成為一家人。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朱詩卉丈夫的戰友盧有文來家中拜訪,結識了小雙。小雙被盧友文的才情和談吐所吸引,很快他們建立了感情確定了關系。而原計劃和小雙告白的朱詩堯只能把對小雙的愛放在心底。
杜小雙和盧有文結婚了,可是,還未從新婚的甜蜜中走出來,杜小雙就發現清高自負的盧有文連一篇像樣的文章都寫不出來,生活迅速陷入窘困的兩人開始了沒完沒了的爭吵。一次意外的爭 吵因,盧有文至使小雙流產了,杜小雙決定離婚。為友文的粗暴,杜小雙流產了,盡管心碎的杜小雙決定了離婚,但盧友文卻從未真正的從她的心裡離開。
這本小說是我看過的所有瓊瑤小說里最喜歡的一部,我常常在想,為什麼杜小雙不能選擇詩堯呢?
或許這就是愛情。無論有沒有愛,也無論愛與被愛,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
這是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四部電影,其它的記憶都相對比較模糊了。《月朦朧鳥朦朧》《紫貝殼》《聚散兩依依》這幾部片子也都看過,可是印象不是那麼深了。記憶中對以上的四部影片最為熟悉。
除此之外,瓊瑤的作品還拍攝過以上的影片,我全都用思維導圖整理出來了,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記憶尋找我們曾經的影子哦。
這幾部片子雖然都說的是言情片,雖然都與愛有關,可這不就是我們生活中那點讓我們前進動力的源泉嗎。從現代的角度來說,這幾部片子也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的。不要僅看劇的表面,透過劇看深層次的東西。表面的情與愛,深層的精神層面, 社會 層麵包含的內容是很多的。
瓊瑤的小說這些年越來越少了。也因為她的一些個人原因,網路對於她的評論滿天飛。甚至有人說她的劇很毀三觀。我個人認為一個人的三觀毀與不毀不在於別人,而在於你自己。一個能輕易被一部電影,一部小說,就改變三觀的人,本身三觀就有問題。
我們沒有經歷過的,不代表沒有。每一部作品都是作者費盡千辛苦萬苦,挑燈夜戰寫出來的,我們可以不喜歡,也請不要輕易的用任何評判的語言來抨擊。
每一部作品出現即有它存在的價值。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經歷,體會也不同。
一個能用盡一生都在用筆來敘說的人本身就是一個了不起的人,而這個人一生寫了幾十部片子,都被搬到熒幕上去了,那就更加應該值得尊重。
寫到了這里,我又打開了音樂,點開了那首我最喜歡的《在水一方》送給所有的有緣朋友們。
綠草蒼蒼白霧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我願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
無奈前有險灘道路又遠又長
我願順流而下找尋她的方向
卻見依稀彷彿她在水的中央
綠草萋萋白霧迷離
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願逆流而上與她輕言細語
無奈前有險灘道路曲折無已
我願順流而下找尋她的蹤跡
卻見彷彿依稀她在水中佇立
綠草蒼蒼白霧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瓊瑤的電影就寫到這里了。接下來,我會把瓊瑤的電視劇也整理出來,喜歡的朋友敬請期待。
電視劇《女人不是月亮》|農村姑娘從涅槃到更生,從愚鈍到覺醒
電視劇《親愛的自己》|首播兩集 超有代入感的職場開篇
《上海一家人》暖我是愛 還我勇氣 走出逆境靠自己
⑷ 瓊瑤電影《在水一方》男主角是秦漢嗎
電影《在水一方》在不同的版本中,其男主角朱詩堯的扮演者有所不同。最早在1975年版的電影中,朱詩堯一角由谷名倫飾演。而到了1988年的翻拍版本中,朱詩堯的角色則由秦漢擔綱。
谷名倫是一位在華語電影界享有盛名的演員,他在75年版《在水一方》中的出色表演,為他贏得了廣泛的贊譽。而秦漢,作為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電影演員,他在88年版《在水一方》中的精彩演繹,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兩位演員分別在不同時期的電影中詮釋了朱詩堯這一角色,各自展現出了獨特的魅力。
盡管兩位演員在詮釋朱詩堯這一角色時各有千秋,但都致力於將這一角色演繹得淋漓盡致。谷名倫憑借其細膩的情感表達和精湛的演技,成功塑造了一個深情且多愁善感的朱詩堯形象。而秦漢則以他那獨特的氣質和深厚的表演功底,賦予了朱詩堯更加成熟與內斂的性格特點。兩位演員的表演風格雖有所不同,但都為觀眾呈現了一個生動且立體的朱詩堯。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谷名倫和秦漢之外,還有其他演員在不同的版本中扮演過朱詩堯這一角色。這不僅體現了角色本身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也反映了電影藝術在不同年代的發展和變化。無論是哪一位演員,在詮釋這一角色時,都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努力,力求將朱詩堯這一角色詮釋得更加飽滿和真實。
綜上所述,電影《在水一方》中朱詩堯這一角色的扮演者確實包括了谷名倫和秦漢,但也有其他演員在不同版本中參與了這一角色的演繹。每位演員都用自己的方式詮釋了朱詩堯這一角色,賦予了角色不同的色彩和魅力。
⑸ 《在水一方》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在水一方》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1975 彩色片 90分鍾
中國台灣聯合電影公司攝制
導演:張美君 編劇:瓊瑤 攝影:陳榮樹 主要演員:林鳳嬌(飾杜小雙) 秦漢(飾朱詩堯) 恬妞(飾朱詩卉) 谷名倫飾盧友文
【劇情簡介】
朱家祖孫三代同堂,是個溫馨、快樂的家庭。詩卉是個純真活潑的女孩,奶奶十分寵愛她。而在電視公司工作的哥哥詩堯,卻十分沉鬱,因為他是個跛子,有著很重的自卑感。
這一天晚上,他們一家像往常一樣,圍坐在客廳里,看電視聊天。詩卉顯得十分不耐煩且坐立不安,奶奶揭穿她是因為沒收到軍隊服役的男朋友雨農的信,詩卉紅著臉強辯。沉默不語的詩堯卻從口袋裡掏出一封信來,說是上午在信箱里見到的。詩卉一把搶過來,大聲抱怨哥哥不早將信給她,這時大門外傳來聲音,原來是他們的爸爸朱自耕從高雄回來了。
朱自耕拉著一位渾身上下黑衣的瘦俏少女走進客廳,全家人大為驚訝。朱自耕莊重宣布:「我們家多了個小妹妹,她的名字叫——杜小雙。以後,她永遠是我們家的一分子」。原來杜小雙是朱自耕的老朋友的獨生女,從小沒了母親,這回父親又去世了,她成了孤兒。大家聽完原委,都圍了上來,噓寒問暖,唯有詩堯悄悄地退開。
小雙被安排與詩卉同住一屋。半夜,詩卉被一陣輕輕的飲泣聲驚醒,原來是小雙在抽噎,詩卉忙鑽進小雙的被子,把她緊擁在胸前,小雙抱緊了她,痛哭起來:嘩攔豎「你們為什麼對我這樣好?」兩個年齡相近的女孩緊緊擁抱一起,成為好朋友。
詩卉一覺醒來,發現小雙早已起床,她聽見客廳傳來一陣鋼琴聲,走到客廳一看,原來是小雙在彈琴,而詩堯在旁沉默地聽著。小雙彈完後,沒想到詩堯卻忽然大發雷霆,原來他認為小雙故意彈錯音符,來考他這個殘廢人在音樂方面的知識。從此,小雙和詩堯之間存了很深的芥蒂,他們幾乎不說話。
然而一件偶然的事情,卻使他們的關系有了改善衡棚。在一天晚上例行的看電視聊天時,大家談到目前粗製濫造的電視劇,接著又談到文理不通的流行歌詞。小雙提到她爸爸生前作了一支曲,把《詩經》里的一首詩改為白話歌詞,名字叫《在水一方》。詩堯要求小雙邊彈琴邊唱給他們聽。小雙彈著琴唱起來,優雅動人的歌曲令詩堯如醉如痴。
詩卉的男朋友雨農回來了,他和詩卉在屋裡聊天,夜深了他們才突然想起來,小雙為了照顧他們,一直呆在客廳。當詩卉和雨農到客廳去請小雙時,沒想到詩堯和小雙正在深談。原來詩堯將小雙的那首《在亂大水一方》都記了下來,令小雙十分感動。詩卉冒失地闖進客廳,驚散了詩堯和小雙,詩卉懊惱萬分。
雨農有一天帶來了他信中常向詩卉提起的同學——盧友文。盧友文瀟灑、挺拔,且才華橫溢,立志要當個作家。他的才華贏得了朱家的欣賞,更令小雙傾慕,他們倆很快墜入情網。朱詩堯更加陰郁了。
小雙常呆在盧友文租來的小屋裡到很晚,家裡見不到她的身影。朱詩堯製作了一個音樂節目,將小雙的《在水一方》搬上電視,小雙卻一直沒有看見。直到幾個月後小雙才無意中看到。詩堯交給小雙一張支票,是公司購買小雙歌曲版權的錢。小雙不相信詩堯能對她這么好,可是喝醉酒的詩堯卻不顧一切地傾吐了自己的情感,令小雙驚恐萬分。
有一天,小雙忽然帶著盧友文回家,鄭重地向大家宣布,她已經和友文結婚了,她動情地感謝朱家對她的照顧。大家真誠地祝福了他們倆。奶奶從自己脖子上解下了根金鏈子,又從懷里拉出個玉墜子,作為禮物送給了小雙。
然而婚後的小雙日子卻過得十分艱辛。盧友文立志要寫一本拿諾貝爾獎的小說,可他卻幾乎連一篇也未寫出來過。朱詩堯買了一架鋼琴,以公司抽獎的名義送給了小雙。小雙靠它收了幾個學生來維持生計。小雙懷孕了,可是盧友文依舊寫不出作品來,他還指責小雙的琴聲擾亂了他的文思,並粗暴地趕走了學琴的孩子。
小雙作了幾首歌曲,詩堯幫助她賣給唱片公司。但盧友文卻把這筆酬勞拿去賭錢,後來還發展到要賣鋼琴作賭本,這讓小雙十分傷心。有一天,詩卉在她工作的銀行里接到家裡電話,說小雙出事了,要她立即趕到醫院。詩卉趕到醫院,發現全家人都焦急萬分地等在手術室外面。原來,盧友文搶走了小雙視作護身符的玉墜子,小雙在與他爭執中,被他推倒受了傷。小雙早產了一個女孩。這時,她心中萬念俱灰,下決心與盧友文離婚。
盧友文被雨農從賭場上拉了回來。他跪在小雙面前,苦苦哀求小雙不要離婚,見小雙已鐵了心,他翻臉指責小雙要離婚是為了詩堯這個殘廢人。詩堯狠狠地教訓了盧友文,小雙對盧友文說:跛腳並不是殘廢,而像他這樣思想骯臟、不負責任的人才是真正的殘廢!
小雙和盧友文終於離了婚。但她和友文約定,如果哪一天他拿著第一部長篇小說到她面前來,不管會不會發表,能不能成名,她都和他破鏡重圓。
盧友文在離婚證書上乾脆地簽了字,因為他相信總有一天還會把小雙母女爭取回來。然而六年過去了,盧友文卻杳無音訊,小雙苦苦地等待著。詩堯終於為小雙找回了玉墜子,小雙感激詩堯為她做的一切,卻仍堅持等待盧友文。
有一天,小雙忽然聽到盧友文在高雄得了重病的消息,她立刻趕到高雄。小雙接回了重病的友文。友文在臨終前,終於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平凡的故事》。
盧友文去世了。小雙買下了臨水溪的別墅和女兒彬彬住在那裡。朱詩堯等經常去看望小雙。對於詩堯來說,小雙真的永遠「在水一方」嗎?他固執地等待著,充滿信心地等待著。
【鑒賞】
台灣電影事業從60年代中期開始起飛,到70年代達到驚人興旺,產量躍居世界第三位。從1972到1974的僅三年裡,產量高達609部。在這數百部的影片里,拍攝數量繁多的,要數「言情片」了。
所謂的「言情片」,特指主要以當時市面上流行的瓊瑤小說為範本改編的電影。這些小說60年代初開始流行於台灣社會。主要作者瓊瑤從1963年到1985年,共創作長篇小說42部。這類小說的題材都是抒寫男女之間至純至真的浪漫愛情故事。最早將瓊瑤原著改編成電影的是中影公司,於1963年拍成了《婉君表妹》。因瓊瑤小說本身就是極暢銷的,改編成電影後,賣座極佳,於是,各個電影公司就紛紛搶購瓊瑤小說版權,拍瓊瑤作品一時間形成了一股熱潮,而瓊瑤自己也於1967年自組火鳥公司,專門攝制由自己小說改編的電影。
瓊瑤式的言情片在台灣和香港及東南亞各國,足足風靡了近20年。在這近20年中,「言情片」一次又一次掀起風潮。它不僅創造了極高的票房價值,而且還製造了許多至今仍走紅的明星,以及無數狂熱的影迷。據統計,瓊瑤小說被改編成電影的達40多部,其中自資拍攝的有15部。
電影是商業性很強的綜合藝術,即以追求票房價值為基礎,瓊瑤小說之所以能一部又一部地搬上銀幕,與它擁有無數影迷密切相關。為什麼這類情節內容千篇一律的言情片能吸引觀眾呢?這顯然與當時台灣特定的政治經濟背景分不開的。
一、「情愛」 ——現代人的 「一簾幽夢」。
台灣在60年代初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型,無數農民被迫失業,大量的農村人口流失到城市。台灣人面臨著就業難的生存危機。當然最令台灣人惶恐的,不僅是生存的威脅,還有生存環境的改變:公路上忽然多起來的陌生高大的汽車,快速矗立的幢幢高樓大廈,每日急急踏著鍾點上班的現代快節奏。隨著這一切生活方式的改變,隨著工業文明時代的來臨,他們以往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文化傳統價值體系,在來不及的嗟嘆聲中分崩離折了。最突出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講究人情溫暖的倫常關系一下子為人與人之間 *** 裸的競爭、蠶食所替代。因此,瓊瑤電影中那種歌頌人間至純至善的愛情主題,投合了台灣人的普遍心理,在台灣人不得不應付的現代社會的挑戰下,瓊瑤電影顯然是對台灣人潛意識的一種精神補償,一種心理療救。你看,《在水一方》中,孤女杜小雙在朱家這個溫馨的大家庭里受到了百般呵護。而她對盧友文的不可理喻的愛,以及朱詩堯對她的痴戀,又是那樣感人至深,可歌可泣!
總之,當台灣逐漸進入發達的工商業社會,伴隨著科技的調整發展,社會財富的增加,生活條件的改善,原有的社會矛盾並沒有消除,還增添了一系列發達社會的病狀:冷漠,麻木,缺乏安全感,焦慮,等等。而瓊瑤式的言情片滋潤了他們飢渴的心靈,銀幕上的情愛給他們提供了「一簾幽夢」,給了他們暫時的撫慰。
二、言情片的意識形態功能。
在台灣社會的經濟轉型期間,殘酷的競爭使一些人搖身一變成為暴發戶,得以躋身豪門之列。但大部分的百姓平民顯然只做做發財的美夢而已,依舊處於底層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這種權勢(金錢)分配的不均,兩極分化的嚴重,令社會潛伏著種種危機和矛盾。
在這種社會背景下,言情片應運而生,不厭其煩地講述著一個個灰姑娘邂逅王子、窮小子幸遇富家千金的美妙神話,現實中的矛盾和危機都被簡約成銀幕上的「男人與女人之間的戰爭」,「戰爭」平息後,結婚禮堂的鍾聲一敲響,像神奇的阿拉伯神話一樣,財富伴著愛情滾滾而來。而處於底層的小人物,就是在銀幕所營造的社會神話中,得到了虛幻的滿足和宣洩。所以,言情片實際上和台灣其他類型的常規電影一樣,擔負著為現存體制和秩序的主流意識形態製造各種社會神話的文化職能。
中國的觀眾很容易就能發現,這些言情片不過是古典戲劇、小說中「書生小姐一見鍾情,私訂終身後花園」的言情故事的現代翻版。但有一點卻顯示出它們的重要區別,那就是其中的主人公(男主角)的身份不同,也就是讀者觀眾認同的英雄已經由讀書人被置換成生意人。《在水一方》中,那位滿腹經倫、能詩會畫的書生盧友文被塑成一個毫無養家能力的失敗者,他的女人杜小雙最終還是歸屬於權勢(金錢)的擁有者朱詩堯。瓊瑤通過對兩種人物的褒貶,實際上是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權威話語:不管你多麼博學多才,但首先你必須是這個社會的成功者,你的工作必須能夠賺取金錢,才算是社會認可的英雄。
電影本質上是一種意識形態的生產。主流意識形態生產電影,而電影又再生產主流意識形態。我們從言情片的主角(英雄)由書生到半書生到半商賈最後到商賈的轉化,可以讀出台灣社會從60年代到80年代的政治、文化和意識形態的發展變化歷史。也可以讀出台灣向工商業社會的過渡中,一種新的社會權威話語和主導意識形態的確立過程。瓊瑤式的言情片終結於80年代初,盡管有多種原因,但可以說很重要的,則是因為80年代台灣社會已完成了社會轉換,即已走上了工商業社會的正常運轉軌道,以金錢為主導權力的社會權威話語已經確立,新的體制、秩序需要新的社會神話來維護和鞏固。而作為新興小資產階級代言人的瓊瑤言情片,便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三、「我愛夜來香」——銀幕上的奇觀。
所有看過言情片的觀眾,都會發現其表現方式上,採用了十分華麗的包裝,其中最為固定的敘事模式,便是漂亮的明星,優美的自然景觀,以及美侖美奐的「三廳」(舞廳、客廳、咖啡廳)。這些構成了言情片的「奇觀」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覺 *** ,從而加深了這類影片的夢幻效果。
(1)明星制。言情片創造了大批至今仍走紅的明星,觀眾迷戀的是他們各自代表的形象。在這里,我們說的「形象」,並不完全等於物質意義上的形象,而是具有象徵意味,是文化符號。諸如最走紅的林青霞,代表了東方文化中完善的女性形象:純情、清秀、纖弱、憂郁;秦漢具有風流倜儻、溫文爾雅的男性形象;柯俊雄代表強有力的男性十足的形象;林鳳嬌象徵著賢慧溫柔的東方女性美德形象,等等。他們的形象象徵著男權社會的語言秩序和價值觀念,女性觀眾因為從小接受的文化教養被男權社會所同化,所以也成為這些明星的崇拜者和迷戀者。
(2)美景,「三廳」。進入工業文明的最大特徵,就是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被作為商品來消費,甚至空氣也不能倖免。馬克思說過資本主義無情地破壞了一切神聖的東西,冷酷地把一切都變成了物質和商品。言情片省略現實中的貧民窟、灰色的辦公樓、單調忙碌的工作等等,呈現於觀眾面前的是富麗堂皇的客廳,霓虹燈閃爍的、有衣裝華麗的女郎陪伴的咖啡廳和舞廳,充滿陽光鮮花的大自然景觀,旖旎的異域風光,這一切不僅給觀眾的視覺帶來強烈的感受,還滿足了他們潛意識的慾望,讓他們在夢幻中和電影中的明星一樣,浪漫愉快地享受、消費了這一切,暫且忘卻了現實的煩惱和困苦。
四、男權世界的模式——對言情片的女性形象闡釋。
瓊瑤式的言情片在表象上,是十分單純的,千篇一律地講述一群不食煙火的少男少女的愛情故事。然而,所有的敘事都是文化。言情片中那些「好柔順、好纖弱、好無助」的女性,正是男權社會中標準的依附於男性的女性形象。
好萊塢的經典影片中,女人往往是男人的慾望的載體,是性感的工具。可是一般人不容易看出這一點,這是因為,這種慾望往往被巧妙地偽裝起來,被披上倫理的紗幕(特別在中國),也就是讓女人被合乎傳統道德地佔有。這在瓊瑤式言情片中尤為突出。
瓊瑤式的言情片的畫面顯得十分「干凈」,常常有意淡化「性感」鏡頭,這十分合乎中國觀眾傳統道德心理。當一個面貌姣好的妙齡女性作為被看的客體出現在銀幕上,觀眾和男主角一樣,都希望佔有她。於是,她被塑造成溫順纖弱的賢德形象,使男主角和觀眾的潛意識慾望顯得合情合理。《在水一方》中的杜小雙,她的出現,總伴隨著美妙動聽的音樂,楚楚動人,如詩如畫,令觀眾和片中的男主角一樣,如醉如痴地迷戀她。
言情片的愛情故事各色各樣,但其內涵卻千篇一律,即一個女性只要忠貞、賢德、忍耐,雖受盡折磨,但最終總會得到她所要歸依的男人。杜小雙受盡丈夫的折磨,卻一再忍讓,到最後離婚,還痴痴地表示願意等丈夫20年。
值得一提的是,戀人的一方有嚴重疾病或傷殘,是言情片中十分常見的題材,這似乎更能體現愛情的偉大和純潔。但我們也能發現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男主角可以有生理缺陷,如缺胳膊少腿、失明等等(《在水一方》中的朱詩堯是個跛子),而女主角可以有其它疾病甚至於不治之症(顯示她的弱小和需要被愛護),但卻永遠不可能有容顏的缺陷。這更說明了,在瓊瑤式言情片中,女人作為被看的客體,必須滿足主體(男性)的潛意識心理。同時在想像的世界中,任何觀眾都不願佔有一個外貌不完善的客體。
⑹ 你想改寫哪部影視作品的結局
我想改寫郭襄的結局,一名可愛至極的仙塵少女。無奈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說實話,我第一眼看到讀到這位少女時,就愛上了她。
晚年的她更是尋找楊過而不得,還遭遇了家破人亡的境地,在峨眉山出了家,可當我讀到《倚天屠龍記》時看到郭襄的號為風陵師太時,我哭了。原來她一直忘不記他!
我走過山時,山不說話,我路過海時,海不回答,小毛驢滴滴答答,倚天劍伴我走天涯。大家都說我因為愛著楊過大俠,才在峨眉出了家,其實我只是愛上了峨眉山上的雲和霞,像極了十六歲那年的煙花。
說實話,我真的很希望郭襄能跟楊過在一起,浪跡天涯,那該多好,我多希望小龍女已成追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