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信仰者》是怎樣的影片
《信仰者》立足於真實歷史,力求還原最寫實的戰火歲月,這樣的真實不僅僅體現在戰爭場面的真實、人物妝發和道具的真實,也體現在對於人物塑造上的真實。片中出現的角色沒有絕對的「好壞」、「正反」之分,對於國共兩黨雙方人物的刻畫都很立體,沒有被塑造變成扁平化的好人或壞人。
敵軍旅長王耀武在俘虜了方誌敏等一批紅軍高級將領後,認為紅軍都是好樣的,只不過是信仰不同而已。在對方誌敏進行談話的時候,也親自為他將審訊用的犯人椅換成了正常的椅子。這樣細節的刻畫不僅能豐富人物形象,也能營造出更加真實的感覺,讓人對於歷史也產生更多的思考。
片中很少出現刻板的說教性的台詞,更多的是以一種通過真實感的塑造去拉近與觀眾的距離,讓觀眾情不自禁地為那個年代的革命者們所打動。
這也是這部影片很適合90後、00後等年輕人觀看的原因,創作者不是用一種高高在上的訓誡的方式去對觀眾進行說教,而是通過藝術手段去塑造戲劇性的情節吸引觀眾的目光,不知不覺間讓他們感同身受。
雖然那段歷史距今已經有著八十多年的時光,但藝術的呈現能讓觀眾輕易地跨過這道歲月的鴻溝去觸摸那段我們雖未親身經歷但卻是確確實實存在過的歷史。
② 電影信仰者演員
電影信仰者由黃少祺、王力可、趙毅等主演,在信仰者演員表中主要角色有方誌敏(黃少祺扮演)、王如痴(盧海華扮演)、盧海華(趙毅扮演)、曹仰山(葛子銘扮演)等。
《信仰者》是由楊虎執導,黃少祺、趙毅、盧海華、王力可等主演的歷史傳記劇情電影,於2018年8月2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2018年6月23日,該片獲得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頻道傳媒關注單元評委會特別榮譽電影獎。2019年8月19日,獲得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
《信仰者》用殘酷的戰爭場面和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及方誌敏、胡天桃、王如痴等等一些烈士給我們展現了豪邁的氣節,他們那堅定的信仰深深地打動了我。
哲學意義:
信仰,即是你的信任所在。與信任不同,信仰同時是你價值的所在。信仰是人們對生活所持的某些長期的和必須加以捍衛的根本信念。不管科學技術發展到何等程度,人的有限性是不會改變的,雖然我們知道的比2000年前的人們多得多。
隨著知識的增加,在一些問題的認識上獲得了進展,可一些新的困惑又會產生,而在有些問題上,比如在死亡所引起的恐懼這一人生終極問題上,則幾乎沒有取得進展。
人類在欲知和未知、在有限和無限之間的鴻溝,與他們的祖先相比,縮小的幅度可能遠沒有想像的那麼大。在這道鴻溝里,既生出希望,也生出恐懼,這就給信仰留出了地盤。
③ 如何評價楊虎執導的電影《信仰者》
《信仰者》在敘事上沒有採用經典的線性敘事,而是使用了倒敘的手法,先將方誌敏被抓淪為俘虜後的狀態呈獻給觀眾,然後再將他過去的事跡娓娓道來,影片不斷在現在與過去兩個時空間來回切換,觀眾一開始就知道了方誌敏悲劇性的結局,因而在觀影過程中會帶著一種悲壯的情緒,而過去與現在兩個是空間的對比也能讓這種悲劇效果加劇。
那些往昔美好的日子,比如與戰友們的真摯情誼,與妻子的溫存時光,打仗時的躊躇滿志,與現在深陷監獄中的狀態形成鮮明的對比,觀眾在看的時候就已經知道這些美好的日子最終會以方誌敏最終大哥犧牲作為結束,卻無力阻止只能看著他一步步走向最終死亡的宿命。這樣的藝術處理手法著實精妙卻又恰到好處,盡顯導演對於敘事把握的功力之深。
在驕陽似火的盛夏時節,《信仰者》在這個七月點燃了那段逝去的戰火歲月,讓觀眾穿越時空深切體會到了革命先烈們堅定的意志和對革命事業的不懈追求與信仰。
以一種大格局、大視野再現了那段真實的歷史,用極具藝術性的創作手法吸引了年輕觀眾對於歷史的關注。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誠意之作,在看完之後,除了對於大場面產生了視聽上的感官愉悅,還能讓人對信仰、對初心的精神產生深刻的思索,這對於中國電影而言是很難能可貴的。
希望以後的電影市場上能出現更多這樣的誠意之作,也希望能有更多的觀眾能夠去影院感受這部《信仰者》所帶來的震撼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