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急求一個影視賞析論文劉若英的《徵婚啟事》
《徵婚啟事》的結構很簡單,線索一共有三條。一條是女主角的約會,雖然會有時時的打斷和閃回,在這條線索中,我們看到一個個符號化的「男人」形象,很容易理解的導演的刻意用心;另一條線是她和大鬍子好友的交談,時間其實只集中在某一個非特定的下午,交談的內容卻簡單而深入,;還有就是一直若隱若現的一段似乎是過去式的愛情,給失蹤男友每日一次的電話,似乎已經必不可少的成為一種日記般總結,只為了不辜負自己的心情和想念。 這三條線索其實都是按照時間線索進行的。徵婚的場景,始終是那個老式的茶樓;劉若英出演的女主角,一直在茶藝館的長凳一邊坐著。對面,坐的是來徵婚的男子,十幾個,幾十個,好像沒有記得住的名字。人物出現時畫面角落字幕的身分介紹更是令人想起《相約星期六》或者《非常男女》,在這個速食一切的時代,每一個鮮活的人物都被簡化為一行行諸如職業和年齡的代號。家珍和大鬍子好友的交談其實只是發生在某一個下午的事情,只是被剪成一段一段的,穿插在相親的過程中,一方面是情緒的遞進,一方面是對女主人公心態的剖析。直到最後,我們知道,原來長相如此「男人」並且已經娶妻生子的大鬍子,竟然是個只對男人感興趣的同性戀者。至於電話,每日一次,匯報自己的心情和思念,沒有歡笑,只有平靜或者哭泣。在這樣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女主人公最真實的自己。 杜家珍也會讓人感動,每天對著電話,訴說自己一天的行程過往,而那一邊是一個似有還無的男人。在整場都很清淡的獨角戲里,我愛上了這個女人。當沒關閘的水龍嘩嘩地流淌,她兩手扶肩蹲在一邊的樣子,將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里,那一種孤獨落寞能激起一個男人徹徹底底的關愛和溫柔。她與各色男人相對,都選擇在留下往事的那間茶館。事先要做下筆記,和冥冥中的他私語一陣,然後開始去忍受又一個陌生男人的嘴臉。我依稀覺得她是在通過一個儀式為往事招魂,在渺茫的希望里不由自主只能向前,就像開始了一場停不下來的行為藝術。 當杜家珍要把徵婚落到實處時,她在選擇上感到了無所適從的茫然,當然,這在片中只作為問題討論。「你選擇了我,我選擇了你,這是我們的選擇。」只是選擇了,有時會錯得一塌糊塗。我很感念那個羅教授的話,他說:「選擇你可以承受的」。那真可成為一句經典。如我一樣的俗世男女,好高騖遠的脾性斷送的往往不僅僅是一場愛情,更可怕的是把自己的快樂也拋卻了。當感到自己一天天變老,那個魂牽夢縈的你漸漸的變得虛無,我只能攥緊拳頭啞口無言。永遠是,自認為最愛的就是最可以承受的,而最愛卻那麼的依稀和高不可攀,於是我們便成了上邊那一句經典台詞最大的反動者。 杜家珍終究沒有選擇到自己的伴侶,故事結束在電話另一端那個男人妻子的一大段哭訴。不難看出,杜家珍表現出的一切行為,都是對心目中那個男人的牽絆所致。她可以心安,那個男人沒有無情無義;她會悲傷,他已隨風而逝再也不會回來。天地不仁,在感情輕賤的時代,好不容易彼此怡情的男女又要陰陽相望,永遠的分開了。對於匆匆而過的那些男人,依舊干著自己的事,很快他們就會忘掉那個徵婚的女人。生活仍在繼續,每個人都要背負或即將背負活著的難堪,仍去活。當面對這放大了生活原貌的點滴場景,我感受到了一種難言的酸澀:對令你痛徹心肺的那個人,你一向認定的生之所系,誰又能做得到真正地看淡呢?我只知道,杜家珍那麼的本性囂張,最後還是流下了傷心的眼淚。 也許當熒光屏上不再有影像跳動,那個杜家珍也就成了一個符號,一個閃念,一個願望,一個終生待解的謎團,一個很多男人心裡永遠的痛楚。我們終是還會永無休止的奢求生活的賜予,希望在某一天與那個永遠高高在上的人四目相對,讓她看見我們無比的虔誠和企望。而那種焦灼和等待彷彿又將永遠延續下去,沒有結果,沒有轉機,又或許,那隻是殘存在我們心目中的一個夢。 沒有懸念,沒有波折,其實從一開始我們就可以看出,導演的苦心暗示和杜家珍的並無誠意。其實如果杜姓女子僅僅只是想要尋找一個解脫的出口,何苦為自己拉來這么多人配戲。 人物人物雖然繁多,關系卻並不復雜。 杜家珍,女主人公,徵婚鬧劇的發起人。「生無怨,死無懼,先友後婚,無誠勿試。」在徵婚啟事中,她這么說。 其餘所有的人物,都與她有關。形形色色的應征者,從小隻愛男人卻立志成為正常男人的好友,永遠若隱若現的愛人,以及……愛人的妻子。 這幾乎是一個樹狀的人物關系,杜家珍是樹干,其它的所有人,是由樹干伸出的枝幹,多多少少都與她相關。 而應征者的選擇也是頗有戲劇效果的:愛嚼檳榔和抽煙,卻答應可以為她戒煙和加班賺錢的鐵板工人,談起個人經歷如數家珍卻自稱只有三十多的老人,裝作跛子貼上鬍子不停接女朋友電話的三流演員,隨身攜帶一箱女生鞋子的餐廳老闆……更有不承認自己是同性戀的男人婆,因為老媽出國而帶著父親相親的男生,只聽聲音就可以記起「吳小姐」其實是「杜醫師」的盲人……我們可以看出,導演其實是近乎刻意的在製造一種可笑到近乎荒謬的氛圍,來渲染這位女子的無奈與孤獨。男人四十,事業未成;女人三十,愛情無著,都是悲哀。這是一種極端到商業的誇張,於是女主角的悲傷,便開始在一次次荒誕劇辦的會面中變得模糊與不真實。於是故事本身,便再一次成為一種象徵。 至於人物的性格,其實是既定的,即所謂的扁平人物。每一個應征者,在導演,都是代表了一類特定的人群。他們對於婚姻的態度,同時也折射了他們對於人生和社會的態度。作為一名商業電影的導演,陳國富沒有想要煞費苦心的去表現人物性格的轉變,他只是試圖去展示。雖然這樣的展示有些做作,可是還算是成功。我們從這些應征的男人身上,看到了台灣社會(中下層社會)的各個側面——可惜沒有我們理想當中的標准男人形象:樂觀,成功,英俊。也許這樣的男人,是不會且不屑於淪落到應征的隊伍中的吧。又或許是導演不想給杜家珍一個太過完美以至偏離主題的結局。 家珍的徵婚,其實只是對自己愛人失蹤的一次報復。也許她是想知道愛人發現自己徵婚後的反應,也許是想給自己的痛苦找尋一個釋放的出口。然而無論如何,這樣的心態,是一定不會平靜的面對每一位徵婚者的。婚姻不是用來療傷的,無論如何。所以會有徵婚者對她說:「你根本是來嫌棄我們,看更多人的不幸。」從一開始,家珍就沒有想到要遺忘過去。然而,不遺忘過去,又如何有心情接受一次新的以婚姻為目的的愛情。她會跟陌生人做愛,卻仍然會在寂寞的夜裡對著電話答錄機失聲痛哭。 家珍的愛人,從來就沒有出場,這只是一個符號般的象徵。和很多成功或者尚未成功的男人一樣,有自己的結發之妻,卻愛上另一個女人,並為了這個女人,向自己的妻子提出離婚。終於在交待完離婚事項離開的當天,飛機失事。我們看不到其他,只是知道,家珍對他的思念,以及眷戀。 吳太太,家珍的愛人的合法妻子,卻是一個雖然出場很少但是形象鮮明的人物。無論有多少爭執或者不合適,她和吳先生能走到一起,終歸有他們相濡以沫的感情。終於結婚了,以為從此可以和大多數女子一樣,安安靜靜享受天倫。然而終於出現另一位女子,想要奪走自己的愛情和婚姻。丈夫回家談判,二人相視流淚,卻仍然無法挽回。相處若干日子的情意,卻不能挽留丈夫多停留幾日,第二天,丈夫就登上了返程的飛機。終於飛機失事,剛處理完後事,還未來的及舐舔傷口,就開始被迫每日聆聽那位女子的心情日記。正如她自己所說,一開始的時候,她還有暗暗的得意,畢竟,有人跟她同樣失去了自己的愛人。更何況這個人還是她的情敵。可是,漸漸的,她開始覺出自己偷窺的可恥,躲在暗處,注視另一個傷者的創傷,本來於情於理,都不是一件道德的事情。於是影片最後,她終於跳了出來,拿起話機聽筒,告訴對方,不要再打來,因為自己,已經再也聽不下去。一個男人的死亡,兩個女人的痛苦,更為觸動人心的是,這兩種痛苦,完全不同。也許家珍只是因為失去愛人而傷心,而吳太太,則是在此之上,更要承受另一種痛苦,因為聆聽,除了偷窺,其實還是分擔。 記得網路上前一段有一個著名的討論,說女人為什麼結婚。最後一致認為,為結婚而結婚,是最華麗和溫情的理由,然而,真的是這樣嗎?一則為了結婚而刊登的徵婚啟事,是否真正表示了自己接受婚姻的決心?細節具體的細節其實真的太多,看得出導演的用心。記得住的卻只有家珍的化名:吳家珍。一直到最後,我們才知道,原來這個姓,不只是化名那麼簡單,更多的,是為了紀念。姓一個愛人的姓,在台灣也許真的是很多平凡女子的夢想。 就是這樣。【將上面的網友的那段和這段合起來 就是全部的分析了
② 求俄羅斯電影欣賞課的結課論文。。。題目是,「我眼中的俄羅斯電影」,2000——3000字
我眼中的俄羅斯電影,以接近真實的故事和情感為血肉,以博大精深的俄羅斯文化為精魂,點綴以極具西伯利亞風情的景色和音樂,生動而豐富,扣人心弦。 一、俄羅斯電影中的文化
俄羅斯電影,無論題材如何,時代背景如何,故事情節如何,都無一例外淋漓盡致的表現和還原出了俄羅斯文化的內涵以及俄羅斯這個古老民族的民族性格。所以說,俄羅斯電影是以文化為標簽的,通過電影,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民族的品質——博大,寬廣,豪邁奔放,堅毅自強等。下面就結合電影,談談其所體現的俄國文化特徵。 1、強烈的愛國情懷:在《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中,當五個女戰士英勇犧牲她們花一樣的生命時,她們每一個人所表現出來的無畏、果敢和光榮,讓我不禁潸然淚下。永遠無法忘懷那一幕,熱妮婭高歌著在叢林中穿梭與德國兵周旋。她直面敵人的勇敢,她倒下時依然揚起的嘴角,為我們展現的不僅是這個人物的偉大的愛國情懷,更是無數俄國人的赤子之心。同樣無法忘懷的還有《無畏上將高爾察克》中,貧苦的俄國底層人民在呼嘯的西伯利亞寒風中,一個個跪倒在皚皚雪地上宣誓誓死效忠俄羅斯民族,在彈葯已盡的戰場上他們以血肉之軀抵擋槍林彈雨死死逼近敵人。在這一刻,我忘記了政治,激盪胸間的只有俄羅斯人對這個民族生命一般的信仰。
2、堅毅自強的精神:《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中卡捷琳娜,在遭受愛情事業的雙重打擊時,並沒有消沉。她憑借著自身超凡的毅力克服生活的困難,終於在邁入中年時,迎來了人生的春天。卡捷琳娜身上的堅忍並不是個例,而是反映了這個民族的堅強的特徵。同樣的品質,我們在《雁南飛》女主人公薇若妮卡身上也能看到。
3、其他的民族特性,如悲憫的情懷,風趣幽默的性格,樂觀以及對女性的尊重和保護都能在俄羅斯電影中體現出來。
俄羅斯電影,真實的反映了俄羅斯文化和民族性格,使電影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了傳播和介紹俄羅斯文化的媒介,同時也使電影帶上了鮮明的民族特徵。 二、俄羅斯電影的取材
俄羅斯電影的題材十分豐富,如果我們跟隨電影回到其製作的年代,就不難發現,它們中的許多其實就取材於當時的社會背景。然而盡管如此,電影卻並沒有因其而體現出過多的政治色彩或商業色彩。
如梁贊諾夫的《辦公室的故事》,雖然體現了社會主義的社會模式,但它以小人物的視角,描述了處在這種模式中的人們的生活,因此仍保持了俄羅斯電影一貫的詩意和隱喻的特徵。
其次,一部分俄羅斯電影以著名的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為題材,再現當時的社會背景。但值得注意的是,與我們現在電影中的過分扭曲誇張歷史不同,俄羅斯電影對待歷史的態度是嚴肅的。以《無畏上將高爾察克》為例,在講述這個人物的一生時,電影不過分誇大哪一方面,甚至不人為的加上對這個人物的評價,不過多引導,而只是客觀真實反映歷史,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空間。 三、俄羅斯電影的取景和音樂
相信很多人都對電影《西伯利亞理發師》中開場那一片廣袤的西伯利亞原林印象深刻吧。一望無際的廣闊平原上鬱郁蔥蔥的針葉林,生機勃勃,讓人頓覺心胸開闊。諸如此類的獨具俄羅斯風情的景色在俄羅斯電影中不在少數。無論是泥濘冰冷的沼澤,茂密的原始森林還是狂風肆虐的雪地或結冰的伏爾加河,還有寂靜無人的紅場和街邊美麗的白樺樹,這些富有特色的景色在烘托電影情節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另一方面也成為了俄羅斯電影的又一個標簽。
經典的俄羅斯電影除了具有情節真實感人這一共同點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共同特徵,就是它們都伴隨著十分好聽的音樂。《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的主題曲《亞歷山德拉》就是一個典型代表。這首歌不僅曲子優美動聽,其歌詞也十分貼近電影的主題,為電影博得了更多的喜愛。「萬事並非與生俱有,莫斯科不是一天建成。莫斯科不相信話
語,但相信愛情」娓娓道來的歌詞伴隨著優美的曲調,成為了這部電影的又一記憶點。 四、俄羅斯電影的新發展
隨著電影《守日人》《守夜人》的出現,我們看到了俄羅斯電影追求突破和發展的努力。怪誕的場景,獨具一格的故事,特殊電影手法的應用,血腥的場面,幽默風趣的對話,都讓我們似乎看到了好萊塢大片的影子。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魔幻電影把以往在好萊塢影片中出現的虛幻的超級都市背景變換成了當代莫斯科的真實景象,同時還加入了伏特加、黑麵包和拉達車之類的俄羅斯生活細節,使得電影又與一般好萊塢影片有所不同。
當然,這只是俄羅斯電影走向復興的第一步。與目前國際上比較成熟的科幻片相比,俄羅斯國產影片還是顯得比較稚嫩。情節老套,過於血腥,同時有依靠裝神弄鬼來博取噱頭的嫌疑。然而,不論怎樣,這樣的嘗試,依然是一個積極的信號。相信有蘇聯經典電影的輝煌為指引,俄羅斯電影會重新找到它的方向,涌現出更多帶有鮮明俄羅斯特色的好電影。 五、思考與借鑒
反觀目前中國的國產電影,我不禁感慨頗多。中國國產電影在走向國際化的過程中為何困難重重,我想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不夠中國化。當然,所謂的中國化不是一味的武俠動作,也不是氣宇軒昂的宮殿或昂貴的華服,而應該更多的包含文化的元素。通過電影完整的表現中華五千年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和中華民族的民族特性。這些東西若
能以細節的方式融入到電影的方方面面,自然會帶上獨特的民族魅力。而這一點正是我們要向蘇聯電影借鑒的。
另一方面,目前的國產電影,商業化氣息太濃。依靠強大明星陣容博取眼球,以扭曲歷史為代價贏得噱頭,斥巨資打造卻內容老套的中國電影始終顯得過於浮誇,明顯後勁不足。我一直覺得一部電影,只有當它不再依賴於明星、導演、資金、服飾等一切外在條件時,才有可能真正完成它作為電影的使命。為什麼我們不能試著把電影當作一種藝術品,創造出像蘇聯電影一樣的詩一般的影片呢?
【總結】無論經歷怎樣多麼漫長的歲月,俄羅斯電影就像歷史天空中的璀璨明星,帶著那個年代的特殊味道,在無數人的心中留下了一種名為蘇聯情節的東西。我心目中的俄羅斯電影,像普希金的詩,像托爾斯泰的小說,觸動人的靈魂,給人以思考,歷久彌新。
③ 急求一篇影視鑒賞的論文,3000左右,關於如何欣賞電影的。
影視鑒賞論文電影,作為一種大眾藝術,以其生動的直觀性和逼近生活的真實感而易有廣泛頎賞性。一部優秀的影片能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陶冶。許多同學在觀看影片後常會有感而發,嘗試寫作影評,這對於提高我們的影視鑒賞能力影視鑒賞論文,端正我們的審美觀念有相當大的幫助。那麼,如何寫好影評? 寫好影視評論的前提是細心觀賞。影視評論不同於書評,書可以反復地看,而影片卻一閃即逝,因此,在看電影時不能漫不經心,而要全神貫注,眼觀六路,耳影視鑒賞論文聽八方,對畫面、音樂、對白、音響、表演等方面都要體察精微,並及時捕捉閃光的東西。這樣在寫的時候才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一) 「評什麼影視鑒賞論文」 在影片中可評的角度很多。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評主題、評人物、評細節、評場面、評藝術特點、評電影語言的運用等;就多部影片影視鑒賞論文來說,可綜合評論一系列影片,闡明某一時期電影藝術創作的傾向和特點;可綜合某一類影片(如驚險片、探索片等)進行評論;可綜合同一類問題(如古裝片的雷同化等)進行評論;另外,還可以進行電影專評,如平添編劇、影視鑒賞論文評導演、評演員、評攝影、評美工、評音樂等。
面對這些可評的內容,初學寫影評的中學生具體應如何處理呢?最好的辦法是「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抓住影片中給自己留下印象最為深刻、最影視鑒賞論文能激發自己寫作慾望的問題來寫,這樣便於對問題作深入細致的評論,忌面面俱到。
影評寫作可以有長有短,可著眼於一部影片的一個鏡頭,也可以著眼於一種電影現象影視鑒賞論文。對於我們初中生來說,要對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評價比較困難,練習寫影評,可從評論一個人物形象、一個情節、一個場面入手,可對演員演技、拍攝技巧、導演意圖、影片風格、色彩、語言、音樂等進行單一的評析。
隨著寫影視鑒賞論文影評水平的提高,就可對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學生、教師、軍人等銀幕形象發表看法,也可以從縱向談某一階段電影的回顧或某一體裁電影的回顧,分析其得失;或從橫向談某一風格的電影,如西部電影、賀歲片、娛樂片影視鑒賞論文等,或橫縱向結合,談一個導演的風格,如謝晉模式、張藝謀現象等到。初涉影評寫作不宜貪大求全,而應從一點一滴寫起,思考挖掘,連綴成篇。
(二)寫影評,應該影視鑒賞論文把握好這樣幾點:
1、捕捉住感受點。
一部電影涉及的方面很廣,需要品評的著筆點很多。這就需要對電影反復回味思考,用心靈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動影視鑒賞論文人的地方,並使之在自己的筆下得到理性的升華。如觀看了《泰坦尼克號》,不能只簡單地敘述這場愛情故事,而要從主人公生與死的考驗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影視鑒賞論文
2、抓住細節,詮釋其深刻涵義。
所謂細節,是影片畫面中對表現對象的局部或細微的變化進行精要細致的描繪。細節包括人物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道具的運用,色彩的調度,聲音的變化等。典型的影視鑒賞論文細節對展現人物性格、設置懸念、推動情節發展都起著積極作用。如《大轉折》中先後三次出現蔣介石的背影,每一次出現都預示著國民黨軍隊下一次的失敗,通過三次背影的刻劃,將蔣介石政權日薄西山的局面富於象徵性地體影視鑒賞論文現出來。
3、立意要新,開掘要深。
寫影評要有新意,要有獨到的見解,抓往要點,自感而發。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內容,結影視鑒賞論文合台社會現買;二是要准確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實質,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內涵。例如對張藝謀電影的分析要緊扣住時代背景,但也不必要都從思想意義角度分析,如鞏俐在張藝謀電影中的形象塑造,張藝謀電影中的男性形影視鑒賞論文象等,都是可以開掘的領域。
4、要實事實是地分析評價。
魯迅先生說過:評論作品「必須壞處說壞,好處說好」,還要「知入論世」。他說 "倘若論文,最好影視鑒賞論文的是顧及全篇,非目顧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處的社會狀況,這有較為確鑿。"對影片作實事來是的評價,要求我們用全面的觀點,不是顧其一點,而是觀照全片。顧及編導的意圖、表演的全部以及當時的社會環境、歷史背景等影視鑒賞論文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與評價。不能強導演、演員、片中人物所難,求全責備。同的,我們在寫影評時,也不能人雲亦雲,如評《情深深雨蒙蒙》時,有一位同學冷靜地指出編導將熒屏中的軍閥(如萍、依萍的父親)形象拔高了影視鑒賞論文――他遇見美麗的女子就搶來作為姨太太,可原因居然是她們像自己的初戀情人。
5、要重視影片的藝術分析。
電影是通過藝術手段來表影視鑒賞論文現主題、塑造人物、抒發感情的,所以影評要重視對影片藝術的高下進行分析。這種分析應具體詳細,由表及裡,言之有物;評價則應觀點鮮明,實事求是。在藝術評析中,字里行間滲透出電影意識,盡可能恰當地運用電影藝術影視鑒賞論文名詞術語,還需要有對電影藝術的深刻感受與理性把握。這可以通過閱讀電影理論書籍和多欣賞優秀影片來解決。 開始練習寫作影評時還應該注意:語言要朴實,要個性化。寫影評一定要講真話,講自己的話,不要抄襲別人影視鑒賞論文的評論。唯獨自己的感受和朴實的語言,才會使自己的評論富有個性和新意,也才會給讀者帶來清新的感受。
敘議要結合,突出評論。
影評離不開敘事。但切忌過影視鑒賞論文多地敘述故事,要突出分析寫評價。當然,所評所析不得脫離影片孤立地進行。
設計好影評的標題至關重要。一般來說,它由正副標題構成。
正題——揭示文章的中心,必須簡明扼要,而又耐人尋味,能夠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同時也能給讀者帶來審美愉悅,它是貫穿全文的主線;
副題——點明評論對象,交待片名或評論角度,它是正題必要的補充。二者影視鑒賞論文相得益彰,能使文章增色不少。如:《歷史和時代的搏擊者--評銀影視鑒賞論文幕上的共**員形象》,《悲劇在紅色中滲透——評電影<紅高梁>》《農村改革的多棱鏡--電視劇〈一村之長觀感〉》。 我們在寫影評的過程中,要不斷總結學習影視鑒賞論文他人的寫作經驗,豐富自己的寫作實踐,在日積月累的基礎上,通過影評的寫作,不斷促進我們知識結何的完善,提高我們的頎賞水平和審美能力。
④ 經典電影賞析這類課的論文怎麼寫
寫自己最有感觸的電影啊,感受深的就有點能寫出來,不用特別為了立意深刻而找自己不喜歡的電影哦,最好是參考一些有名的影評論文,《藝術研究快報》上應該有文章可以參考
⑤ 求一篇經典電影音樂賞析的論文啊。。。
1900音樂的靈魂,音樂的天使
1900一組數字么?不!他是一個人名,他是音樂的靈魂,音樂, 船 和海是他生命的全部。他是哪裡人?這個問題也許是耐人尋味的,他屬於海上屬於船上 屬於上帝但不屬於陸地。出現在鋼琴旁,也許只能用出現這個字眼,因為覺得他不屬於任何人遺留下了的,屬於上帝賜給這世間的禮物,那是音樂的靈魂,眼睛是他接納外部事物的窗口,心靈是他醞釀靈感和體會感受的地方,手指撫摩著鍵盤所發出的美妙聲音是他表達那具有靈魂的音律的方式。
路地對他來說只是世間浮華假象的載體,一個女人?一作房子?一片地?一個平凡或在外人看似奢華的正常人生活?在他看來不存在任何意義,他不屬於這樣的生活,不屬於陸地 他不屬於這個世界,他生來沒名字 沒身份,一生在屬於他的地方度過,也許在人們看來他只是一個世間的過客,但也許在他看來每個人才是他人生過客,我們不需要知道他的身份,他的相貌,他的名字等等。只需要記得那些曾經打動人的美妙旋律,只需要記住一組數字1900。
影片中那張《Playing love》的母盤一直是影片的一個重要線索,正是這張唱片打開了「康」記憶的閘門,開始了對1900的回憶。
反觀這張唱片,是在1900為「唱片公司」錄音的時候恰巧在窗戶上正在照鏡子的她時即興創作並演奏的(是否為即興我還不是很確定)。這張承載了1900純真唯美的愛的唱片是1900本來准備送給她的禮物,結果卻在這紛繁的社會中一次又一次的錯過......(不知道是不是也預示著像1900這樣純真唯美的人在這樣的社會中也無會法生存)
再到後來1900下船計劃失敗,將那張唱片親手毀掉,給我們留下了和「康」同樣的疑問。而最終1900也沒告訴「康」那張唱片是誰放進鋼琴里的。
我思考了很久,也看過好幾次影片(當然不是專門為了這個去看的,否則就太......),一直找不出一個導演「布置」的這樣一個人物——把唱片粘好放到鋼琴里人物。
記得有一天,很平常的一天,我突然很想聽那首《Playing love》,就打開電影,快進到那首曲子。合上了眼,靜靜的享受著耳機里傳來的美妙的聲音......聽著聽著突然想到了,是1900親手粘好這張唱片並放到那架屬於他的簡易鋼琴里的。
海上鋼琴師展現了人的天賦的偉大,人情感世界的博大,都想大海一樣。但也展示了人的極端脆弱性,無助與孤獨,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所以大部分人的世界不會比那條巨型海上客輪大,我們不敢走下船去,只願意隨波逐流,安穩地在自己的世界裡歡笑和煩惱,最後象那條船一樣,報廢和炸毀,炸毀的是自己,也是自己的那個小小的世界。
大海與船,一個無限大,一個那麼小,兩者又緊緊地聯系在一起。這真是最值得讓人冥思的一對矛盾。
沒想到在暴風雨中可以闊步而行,雖然別人都被晃得嘔吐;更沒想到在暴風雨中竟然可以便彈奏,邊隨著鋼琴在大廳里漂游滑行,如花樣滑冰一樣,但伴隨著彈奏者的微笑、輕松、幸福、投入,伴隨著優美的樂聲,伴隨著初識朋友的聆聽,人、鋼琴、客輪、大海、暴風雨組成了一幅最浪漫的最詩情畫意的人生至景,那真是影片中最美妙的時刻,也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時刻。倘若有一天,一個天才坐在我身邊,此情此景,彈奏著隨興而發的樂章,那麼,我該是多麼幸福的人啊!
無疑每一個觀眾都喜歡這個不幸與幸運交替,有著驚人的天賦和致命的缺點的海上鋼琴師。陸地、城市、人群。連我們每日生活於都市中,習慣於都市生活的人都難以避免憂郁、孤獨、哀傷、空虛,我們何苦苛求那位從小在客輪上快樂成長,每日在音樂中幸福暢游的人呢?只是他誕生於客輪,也毀滅於客輪,提醒者陸地上的人:什麼是世界,什麼是幸福,什麼是人生?世界有多大,人生有多長,幸福又如何得到?
他終於沒有跨上陸地,大家異常惋惜。回頭想想,我自己的世界又比他大多少?我的內心比他更能感受世界嗎?誰能真正面對這個世界?也只能象只螞蟻一樣,扎如人群,再也看不到。
好像多了點...自己刪吧
⑥ 需要一篇經典電影的賞析論文,3000字
拯救大兵瑞恩》之結構�6�1人物�6�1藝術特色淺談《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描寫二戰時期的影片,講述了盟軍一隻八人小分隊潛入德軍後方,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成功找到並帶回一位名叫瑞恩士兵,把他送還給他那已失去四個兒子中三個的母親的故事。 比照以往,戰爭題材的影片往往節奏緊湊,而這部影片卻是個例外,揮毫潑墨用了整整40分鍾描寫諾曼底登陸的血腥場面,以至許多觀眾都因受不了這樣的視覺刺激而提前退場。作為一個「極熱」的熱開場,導演無疑為屏幕前的觀眾們製造了與電影內容極為相符的情境,戰爭是慘烈而血腥的,人在彼時顯得如此脆弱,槍林彈雨穿透頭盔、撕裂身體;士兵在灘頭上尋找自己的殘肢斷臂;一聲炸響過後,米勒拖著的傷員只剩半截……戰爭場面的還原達到罕見的真實。而氣氛烘托濃烈之餘,導演也精明地埋了鋪墊,即為日後把人小分隊深入德軍的巨大危險性作了全面預告,先讓觀眾在自己心裡有了對比,當然也就更迫切地想知道艱巨的任務如何完成。情境這座平台的成功設置,開拓了日後情節沖突發展的空間。四十分鍾漫長視聽刺激過後,本片節奏的功力開始凸現:導演僅用了五分鍾的膠片,八人小分隊就已走在了尋找大兵瑞恩的路上,情節交待簡潔明了。一行人行軍的過程可算開端單元的句號,到此為止,每個成員的性格都已有所體現,小翻譯厄本跑前跑後問這問那既鬆弛了氣氛,又為下文揭開「米勒戰前的職業」打下伏筆。全片也進入帶入過程。帶入單元的第一個小高潮發生在第56分鍾,列兵卡帕佐被狙擊手擊中,不幸犧牲;第二個高潮僅在兩分鍾後的58分,雙方無意間產生對峙,最後以敵方被擊斃告終。兩個高潮連接得如此緊密,彷彿預示著本該得到休息的精神並不可放鬆,置身戰爭,理當如此,但一味強調警惕、危險不但不符合觀眾的審美需求,也難免把自己的門檻墊高,於是新因素介入——第一個瑞恩帶著搞笑的蠢氣上場,一點失望過後,留給觀眾更多的是希望。第三個高潮來臨,以數銘牌為過渡,小分隊的又一名成員——軍醫迪克�6�1魏德死在攻擊傘兵的堡壘前;緊接著厄本放走德國人引發了第四個動作性不強,卻更為重要的高潮:列兵魯賓揚言離開,軍士豪沃茲舉槍阻攔。這個高潮的人物關系開始發生變化,不單單是小分隊里的上下級,還有隊員之間的分歧,以及最終極的矛盾——此次行動到底值不值得的點題,導演代米勒作了最機智的回答。這個高潮也可以看作發展部的內容。真正的瑞恩出現,是在影片過半,可見導演的目的很明確——救誰並不要緊,重要的是救人這項行動。個人認為接下來守橋戰斗的開始就已是高潮的部分了,發展部只有十幾分鍾,完成一個任務的轉移——救瑞恩到守橋。有趣的是,守橋階段的戰斗與開頭諾曼底登陸的長度相仿,都是四十分鍾左右,可見本片敘述的輕重緩急,導演拿捏的大膽而准確。作為高潮,這部分本該是情感最強烈、最緊張的時刻,主人公命運的高潮,主題的高潮,性格的高潮,但又由於戰爭題材的緣故而變為視聽等感官刺激的高潮,所以可以說這部影片的視覺高潮和主題高潮在時間上是相一致的,便於觀眾體悟電影的主題。高潮與結局連接緊密,而實際高潮的結束也就意味著表達的完結,最後老瑞恩在陵園的一場戲更多是為結構的完整性服務,而非情節上的必然連貫。繼結構合理之外,影片的人物塑造亦非常成功。八人小分隊,人皆迥異。軍士豪沃斯是米勒上尉的忠實下屬;下士厄本是連短兵相接時都會用敵國語言喊「放下槍」 的小翻譯;軍醫迪克�6�1魏德事業心強烈,常為自己無法擔負與身份相符的職責而自責;其他四人都是列兵,魯賓對米勒上尉來說不是省油的燈,這個機智刻薄的紐約客毫不掩飾對此項行動的憤慨和質疑;卡帕佐是個心地善良的澳大利亞人;利施很有正義感,他為納粹對猶太人的所作所為義憤填膺;狙擊手傑克遜長著一幅桀驁不馴的面孔,卻是個虔誠的教徒,把每一個狙擊對象當作上帝賜予他的禮物。 而我想詳談的是主人公米勒上尉,和他所拯救的大兵——瑞恩。 米勒。米勒是個英雄,卻不是唯一的英雄。如果當面跟他這么說,他一定會笑著讓言者滾蛋。畢竟,「英雄」這個詞只對活著的人有意義,只對在乎他的人有意義。顫抖的右手、倒下的戰友、失聰、指揮戰斗、搶灘成功,與其說這是性格的鋪開,毋寧說是對米勒能力的首肯。可以說到軍醫死前,他都可被任意一部戰爭片中的長官所代替。服從命令,寬容下級,所有的抱怨照單全收,所有的任務漂亮完成。可以說導演塑造了一個真正立體的分隊長,他不是靠等級威信、軍人責任感支在下屬面前的,他想妻子、想回家,他會把袒露內心最柔軟的部分,當作作為一個完整的人,羞於與人分享卻又自豪而甜美的經歷。當然,他決不會忘記身為軍人的職責,和那個待他拯救的孩子的幸福。這部影片的美國色彩濃郁,家庭對美國人來說,幾乎等同於信仰,我想米勒在執行任務的同時,一定也無數次在心裡抱怨再自我安慰,或許每次說服自己的,除了「救了瑞恩,就離家近了一步」之外,還有「救瑞恩的家,也是救我自己」吧。軍醫下葬時,那個男人獨自一人的哭泣突然很動人。 瑞恩。大兵瑞恩並不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即便處於事件的核心,他的重要性也早被這次行動本身的意義所掩蓋。但是,略去拯救對象的額外身份,他,又是觀眾了解美國最普通士兵的途徑。瑞恩就像一扇窗,透過他,不難看到那些平凡的美國年輕人在沒有被社會賦予特殊關照時應有的戰爭經歷,那些跟瑞恩一道守橋的戰士們,甚至包括去拯救瑞恩的小分隊。被拯救,這是外界不為他所掌控的因素賦予他的義務,與他無關,因而影片的視角擴大了,在守橋之役前瑞恩根米勒講述自己兄弟的趣事一場戲,導演並非在試圖說服觀眾,力證這次行動是在拯救一個多麼值得憐憫的家庭,而是通過瑞恩的嘴,說出每一個美國士兵的故事——戰前,誰都有美好的生活,每個人都有他們被子彈擊中時要為之感傷和不舍的東西,那究竟是什麼?可能在美國,那是家庭的回憶,在別的地方又是別的什麼,總之是一些值得珍藏和懷戀的,卻又遠離的東西。戰爭的作用在這里僅僅是毀滅所能毀滅一切,戰斗者們便是要奪回他們能奪回的部分。瑞恩的性格體現相對於其他人來說,更為類型化,同樣更具有現實意義。 就藝術特色而言,這部影片的鏡頭運用很見功底,導演的意圖在鏡頭中往往表現得十分明確,並有出色的感染力和表達能力。在影片的前40分鍾里,與其他人也一樣,小分隊隊員搶灘時平行蒙太奇利落的切來切去要傳達給觀眾的不只是「臉熟」(對第二次看片的人是),更多的是戰爭的高強度視聽施壓,導演在這里要表現的是人類成片死去的過程,還有一些未死之人爭取活下來的過程,在這里沒有英雄沒有猛將,所有人的生命都微若草芥,隨時可能化為冰冷的統計數字中的一個,沒人相信「理智」,正如沒人會有意識的試著躲一顆子彈。又如卡巴佐犧牲的一場戲,鏡頭大部分時間對著敵方的高樓上的狙擊手,主觀鏡頭與臉部特寫頻繁切換,顯示出人物內心的猶豫不決,琢磨不定,而當鏡頭里的準星終於辨認出狙擊手傑克遜的影子,卻也是自己命喪黃泉之時。一個反視角的運用告訴我們,在戰場上一對一的決斗中根本沒有正義和非正義的言論必要,因為那時除了生,就是死。鏡頭的內容完全與所要表達的主旨一致,厄本最後開槍打死他曾放走的德國人時,攝影師並沒拍屍體,可見死的是誰並不重要,重要強調的是,他終於敢殺一個該死的人了。影片結尾米勒死去,賀信的聲音作為畫外音響起,那是美國政府在宣讀給瑞恩母親的賀信,硝煙尚未散去的戰場上,空鏡頭緩緩移動,傑克遜炸黑了的高塔,戰坑,破碎的橋面和屍體,每個行動著的人的表情都沉靜而安詳,他們還活著,他們在聆聽,那些軍方贊美瑞恩的語言那麼美,那同樣是贊揚所有軍士的語言,所有活著的人包括厄本,和那些死去的,更加無畏的人們。 戰爭與生命一旦被放在同一架天平的兩側,那麼就註定了「毀滅」二字的分量沉重。真正的戰爭片從不避諱人類為自己留下的創傷,而在戰爭陰霾的背後,同樣折射出人性燦爛的光芒。
希望有幫助你!
⑦ 跪求一篇關於電影《真實的謊言》的電影賞析論文!!
這部影片是90年代動作片經典之中的經典,是阿諾德·施瓦辛格主演作品中的極品之一,也是詹姆斯·卡麥隆導演作品的又一個里程碑。對中國普通觀眾來說,這部影片也是中國進口好萊塢大片的開始,曾經在大陸電影市場掀起觀影狂潮。
《真實的謊言》在影院上映的那個時候,我記得應該是國內剛剛開始從國外引進大片的時候,我們一家三口去電影院,用我在學校買的假期電影票,等到9點外語片場,看到11點左右才回家,這也是我印象中我們全家集體外出消遣,回家最晚的一次,除了除夕期間。
那年,我就認識了這個動作巨星,這個英雄丈夫兼父親。那個時候還小,根本不明白什麼叫「真實的謊言」,怎麼想也想不通,但還一直在想。直到幾年後又翻出這個舊片子看看,上個星期還又重溫了一次。
那個時候,Anorld還年輕,無論動作、眼神,都不單單是一種硬漢的形象,而是帶著一些智慧,機敏,一點幽默,雖然還沒有現在作為州長的領導風范,不過英雄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
這部片子屬於純粹的商業運作出來的動作片,情節比較簡單,不過很緊湊,有看頭。現在仔細捉摸,還可以看出很多製作方面的細致。尤其是最後,他將掛在飛彈上的恐怖分子發射出去的一個瞬間,可以看到飛彈上懸掛的人,由於速度和空氣的作用,向後飄了起來,蠻爽的。
不過至今還有一個牽掛。就是片子當中的那一段Tango的舞曲,小提琴彈奏的,我在《辛德勒的名單》中也有聽到過,可惜一直沒有找到是哪首曲子,是打動人心的那種調調。
在這部經典娛樂片中,幾乎每個場景、每個段落都有可圈可點之處,甚至連很多個過場戲也神完氣足,絲毫不見鬆懈,稱之為經典絕不算過分。在兩個多小時的影片中,大型的動作場面有四個。雖然不能算太多,但每個都份量十足,令人叫絕。
第一個打鬥場面是影片開頭的序幕,2年以後的《碟中諜》和這個段落有很多相似之處,只不過這是一次成功的行動,而且槍戰場面佔了較多比重。史瓦辛格在雪地殺出重圍的鏡頭不多,但力量、速度、槍法、判斷、鎮定都有所顯示,是展示人物能力的絕佳序幕。觀眾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史瓦辛格奔跑之中回頭制服惡犬的鏡頭,輕松鎮定,乾凈利索。
在觀眾從容地看過幾段節奏稍緩,幽默風趣的過場戲之後,影片在前三分之一處准時開始了場面更大的第二場動作戲。史瓦辛格沒費什麼力氣就處理了兩個小嘍羅,開始與「赤色部隊」的恐怖分子頭目阿齊茲正式交手。情節很快轉為史瓦辛格追捕阿齊茲,這次追逐並沒有採用最為俗套的追汽車,而是異想天開地上演了一出馬追摩托的異趣場面。阿齊茲駕駛摩托在前,史瓦辛格縱馬在後,兩人從街頭追到酒店大廳,又從地面追到天台。其中緊張驚險之處自不待言,而幾個幽默鏡頭更令人難忘,酒店大廳的樂隊看到摩托車時已經演奏走調,看到馬匹時發出的聲音簡直令人噴飯;史瓦辛格乘馬入電梯時,一對夫婦的尷尬反應也讓人捧腹。而最後阿齊茲沖下天台,史瓦辛格竟然也要放馬一追,但吊足觀眾胃口之後的結果卻是個小花招,編導高明之處可見一斑。
接下來影片用了一大段時間,以幽默的手法玩味影片片名所指出的「真實的謊言」。這個扣題的段落驚險倒沒有,出色之處在於精彩的情節設計和演員幽默的表演。史瓦辛格在這個「文戲」段落里,演技上顯然落了下乘,風頭都被扮演他妻子的科蒂斯和扮演那個可笑的二手車推銷員的比利·派克斯頓搶了。派克斯頓兩年後主演了《龍卷風》,而本片的角色展示了他喜劇表演方面的天才。
在科蒂斯跳完一段著名的「艷舞」之後,影片進入後半部分。史瓦辛格夫婦聯手,大破恐怖分子基地。幽默的細節始終穿插於緊張驚險的槍戰動作場面之中,使觀眾既得到感官的刺激又保持精神的輕松。這後半部影片就是兩個緊密連接的大型動作場面,精彩之處比比皆是,難以盡數。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在跨海大橋上戰斗機攻擊貨車和史瓦辛格直升機上救愛妻以及垂直升降的戰斗機橫行都市的段落。這些大場面的打鬥是整部影片的精華,充分展示了卡麥隆導演豪華場面的能力。
嚴格的說,這部由克勞德·奇蒂(法國著名編劇、導演,最近執導過法國超級大片《對抗凱撒》)編劇的影片,並不代表卡梅隆的真正風格。劇作更加突出影片的喜劇感覺,而不是工業時代的強悍暴力,有不少法國味道的處理。而從畫面上看,卡麥隆已經放棄了強調肌肉和力量,並富有粗糙質感的影像風格,而發展成為一種以銀灰色新材料金屬為代表的後工業影像風格。不能不說,如果卡梅隆沒有這樣一部影片在影像上試驗另一種風格,那麼他恐怕也難以一時適應下一部重要作品《泰坦尼克號》中幾乎完全不同於自己早期影片的視覺效果。在適合的時代,選擇適合的影像風格,是卡梅隆成功的一大關鍵。
這是一部豪華的動作巨片,導演是豪華巨片的高手,演員也是豪華巨片的行家,再加上足夠的財力支持,想不成為經典也難。不過影片最為難得的是對喜劇元素的運用,正是這些幽默的情節和細節才使影片沒有淪為枯燥的豪華大場面集錦。這才是豪華影片成功的秘訣,高下之分正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