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什麼好看的小說
1、經典小說:
《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遙
《穆斯林的葬禮》
作者:霍達
《挪威的森林》
作者:村上春樹
《基督山伯爵》
作者:大仲馬
《教父》
作者:馬里奧·普佐
《蘇菲的世界》
作者:喬斯坦·賈德
《麥田裡的守望者》
作者:塞林格
《白鹿原》
作者:陳忠實
《破碎的四月》
作者:卡達萊
《萬曆十五年》
作者:黃仁宇
《美的歷程》
作者:李澤厚
《圍城》
作者:錢鍾書
《湯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斯托夫人
《塵埃落定》
作者:阿來
《根》
作者:亞歷克·黑爾
《生命從明天開始》
作者:心曼
春曼
《活著》
作者:余華
《許三觀賣血記》
作者:余華
《牛虻》
作者:伏尼契
《呼嘯山莊》
作者:艾米莉·勃朗特
《拿破崙全傳》
作者:劉樂土
《曹禺劇本選》
作者:曹禺
2、最近比較流行的:
《誅仙》、《左耳》、《沙漏》、《幻城》、《局外人》、《夏至未至》
《假期如夢》、《泡沫之夏》、《明若曉溪》、《烈火如歌》、《午後熏衣茶》
《死了都要愛》、《那小子真帥》、《來不及說我愛你》、《夢里花落知多少》
《壞蛋是怎樣煉成的》、《會有天使替我愛你》、《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如果這一秒,我沒遇見你》
3、另外還有下面的書推薦給你,並給出理由。希望你喜歡:
《朗讀者》
(感動和迷惑交織的閱讀體驗令人印象深刻)
《洛莉塔》
(很多段落的文字讓人迷醉)
《玫瑰的名字》
(知識容量和故弄玄虛的敘事竟沒有發生沖突,有些不可思議)
《罪與罰》
(前一百頁有些沉悶,後面三四百頁又讓人放不下,裡面的人物不停的思考,以致有些虛幻,就像是幽靈,既令人興奮又使人戰栗)
《離婚》
(我覺得是老舍最好的小說,他運用漢語的能力真讓人欣羨)
《約翰·克里斯朵夫》(有關人生的小說,讀過多遍,不過有時甚至有些惱怒,為什麼很多對生活的細致感受,竟被他早就說透了)
《樹上的男爵》(被卡爾維諾瑰麗的想像震撼了)
《田園交響曲》(田園詩般平靜的外表下,涌動著情感風暴,在最後一切戛然而止,紀德的小說符合我的美學)
《冰雪皇後》
(22歲時重讀安徒生,才發現他的天才)
《孔乙己》
(簡練舒展的語言下隱藏著異常復雜的敘述,虧得自己高中畢業後又重讀了一遍,否則真錯失一部傑作
《七月七日晴》(這本絕對悲劇,看一遍,我根本沒勇氣在看第二遍,虐呀~~淚奔呀~~太悲傷了,看的時候眼淚沒有停止過,結局對於他們來說應該是最好的,生不能在一起,死後總可以在一起、、、)
❷ 電影存身裡面的狗狗是什麼品種
哈士奇
❸ ,,,,,,書荒了
《重生之今生難逃》喜上纖
《紅綠瞳,陰陽眼》菜雞
《竹馬總裁好好寵》久酒
《相逢正當時》九嶼
這幾本,
❹ 「逆商」存身磨難養生是什麼意思
生命的價值在於首先是存在,而後才是謀求發展。存在的基礎是對生命的自我關愛。
「不如人意常八九,如人之意一二分」。其實在人的一生中,處於逆境的時間大都多於順境的時間,身處逆境,苦悶、惶恐之時,不能郁悶在心,應一吐為快,「郁而發之」。人們平時也能運用疏泄之法,使自己於「山重水復」之中,走向「柳暗花明」。
人們把在面對逆境或挫折時產生的不同反應,以及由此帶來不同的應對逆境的能力,稱作「逆商」(AQ)。在瞬息萬變、險象環生的多元化時代,人們隨時隨地都會陷入逆境。因此,學會應付逆境的能力是人們獲取成功的先決條件和重要資源,體現出人的生命存活及生命價值的能力。當面對逆境時能表現出的優異的良好心態,才能進一步展示出高逆商者的人格特點和心理素質。這就是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著名學者、白宮知名商業顧問保羅·史托茲教授最早提出了「順境需要EQ,逆境需AQ,即逆境商數」這一概念。現已在西方社會得到廣泛認同。逆商對於任何一個人都是非常重要的。面對逆境,有的人努力奮爭,百折不撓;也有的人淺嘗輒止,偃旗息鼓;還有的人陷入困境,恐懼迴避。不同的態度導致了不同的結局。高逆商者對人生充滿了希望,會對生存成功表現出狂熱的興趣,遭遇逆境時,自然就能夠經受苦難奮勇向前:而低逆商者對事物則不感興趣,缺乏生活激情,極容易知難而退。
據近年管理學界提出的《九商成功論》講到,「九商」的全智發展能為人生創造精神財富、物質財富、智慧財富、道德財富和健康財富。人的生命之樹,由「九商」決定,包括根為心商、德商、志商;干為智商、情商、逆商、悟商;果為財商、健商。生動形象,富於哲理。其中「逆商」對人的磨難養生尤為重要。
我國已故著名現代經濟學家、教育家、人口學家馬寅初教授,一生治學嚴謹,實事求是,在漫長的坎坷生涯中,給後人留下了許多不朽業績。在養生方面也成為後人的楷模。
新中國成立後,馬寅初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1951年5月23日被任命為北京大學校長。1955年,在第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他第一次提出「新人口論」,先是被肯定,而後被否定。1958年5月,開始被點名批判。1961年,他被迫辭去北大校長職務,旋即又被免去第二屆全國人大常委職務。1979年9月11日,被徹底平反,恢復名譽。馬寅初的這一份簡歷,表明了他身世不凡,歷經坎坷,屢遭磨難,飽經滄桑,盡管如此,他依然在人間度過101個春秋,彌足珍貴。縱觀馬寅初的一生,可以看得出,他十分珍惜生命,嘔心治學,排除干擾,笑看人生,而且在晚年與疾病進行了頑強的拼搏、抗爭。
馬寅初自幼愛好體育運動。在美國耶魯大學留學時,從一位93歲的老醫生那裡,學到「冷熱水浴」健身法,就是先用熱水盆浴10~15分鍾,出浴用毛巾擦乾,休息5分鍾後,再行冷水盆浴或者淋浴5分鍾,如此對人體保健防病很有益處。之後,他身體力行,且終生不斷。這一妙法使他在百歲時,血管彈性仍和年輕人—樣,血壓、心臟保持正常。證實了科學養生與延年益壽的依存關系。
馬寅初對按摩很有見地。他於囚禁中,早晨按摩頭、面部,晚上按摩胸前主動脈,保持心境舒暢,應對逆境,對生活充滿信心。獲釋後,經常爬山、游泳、打太極拳等。平時無不良嗜好,食素淡,心胸寬,勤鍛煉,目光遠。開拓進取,精神樂觀。他講:「苟無他故,必活百年」。他用親身經歷,證實了這句話。堪稱是一位傑出的「高逆商」者。
磨難亦如一種磨煉,既消耗大量體能,又強健身心筋骨。人對待磨煉有兩種態度:一種是主動迎接,另一種是被動承受。主動迎接磨難的人,在忍受磨難的痛苦時,內心盡是坦然,如刀劍磨礪鋒芒;被動承受磨難的人,在為磨難所煎熬時,內心充滿惶恐,彷彿鵝卵石般的圓滑。過多的磨難,對於強者來說,或許是件幸事。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學家王夫之曾提出「六然」、「四看」養生觀。「六然」是:「自處超然」,「處人藹然」,「無事澄然」,「處事斷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四看」為:「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懷」,「臨喜臨怒看涵養」,「群行群止看識見」。這樣才能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這種哲理養生,應該說是達到了高層次的保健養生境界。
❺ 書荒了~求好看的小說來看看
修真類
《誅仙》《塵緣》《飄渺之旅》《凡人修仙傳》《還真道》《巫頌》《無極魔道》《搜神記》《蠻荒記》《邪風曲》《佛本是道》《仙魔經紀人》(看了一半)《神魔再現》(李涼)《道緣儒仙》(傳統古典修真)《欲成仙》《斬風》《仙路煙塵》 等
武俠類
《昆侖》《滄海》《魅生》《放縱劍魂》《溫瑞安系列》《沒落的刀客》《至尊無名》《瘋子也稱王》 《長刀無痕》等
都市類
《紅顏》《邪氣凜然》《一路彩虹》《叛》《被上蒼詛咒的天才》《鳳凰面具》《玩物人生》 等
穿越架空類
《天下》萬年老太監(楚氏春秋)《江山美色》《回到明朝當王爺》《大爭之世》《逆隋》《紈絝子弟》《新宋》。
異大陸類
《褻瀆》《獸血沸騰》《異界之無上大道》《方士的煉金攻略》《比蒙傳奇》《蓮花寶鑒》《召喚千軍》《領主紀事》《神魔》《林克》《橫刀立馬》《鐵拳法師》 《武當傳人在異界》等
星際戰爭類
《小兵傳奇》《師士傳說》
❻ 分析比較《家》中覺新和覺慧兩個人物形象
我們走進他的《家》
——巴金作品影視劇全記錄之一
巴金先生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曾經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青年的案頭聖經。
《家》
故事梗概 成都高公館,一個有五房兒孫的大家族。高老太爺是這個大家庭的統治者,五房中的長房有覺新、覺民、覺慧三兄弟,他們的繼母及繼母的女兒淑華,因為父母早亡,現在是大哥覺新當家。
覺新是長子長孫,早熟而性格軟弱,受過新思想的熏陶卻不敢頂撞長輩,他年輕時與梅表妹相愛,但卻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珏。婚後他過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愛自己美麗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特別是出嫁不久後梅就成了寡婦,回到成都,兩人的見面帶給他無窮的痛苦。不久,梅在憂郁中病逝。
覺民與覺慧在外參加新文化運動和學生運動,遭到爺爺的訓斥,並被軟禁家中。覺民與表妹琴相愛,但爺爺卻為他定下親事,覺民為此離家躲避,覺新夾在弟弟與爺爺中間受氣。覺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個,他對家中的丫頭鳴鳳有朦朧的好感。高老太爺要將鳴鳳嫁給自己的朋友孔教會會長馮樂山做妾,鳴鳳在絕望中投湖自盡,覺慧決心脫離家庭。
高老太爺發現最疼愛的兒子克定騙妻子的錢去組織小公館,並在外欠下大筆債務,老四克安也大嫖戲子,在此打擊下一病身亡。家中大辦喪事,將要生產的珏被高老太爺的陳姨太以避血光之災為由趕到郊外生產,覺新不敢反對,因照顧不周,珏難產而死。覺新在痛悔的心情中承認這個家庭應該出個叛徒,他支持覺慧離家去上海。
《家》是巴金最喜愛的作品。最初,小說在《時報》上連載,每天一千字左右,後來因為戰爭中斷過一段時間,《時報》又換了編輯。巴金突然接到一封信抱怨小說太長,報社不想繼續登下去。收到信後巴金將剩下的稿子全寄了過去,並聲明如果報紙願意登完,他可以不要稿費。用他的話說,「為讀者寫作」的他「總算盡了作家的責任」。這樣,《家》才得以完整面世。
《春》
故事梗概 覺慧逃出家庭後獲得了自由,但家中的悲劇還在一幕幕上演。覺新兄弟的繼母周氏的娘家人來到成都,要為覺新的表妹蕙完婚。蕙是聰明美麗的女孩,卻被頑固的父親許給荒淫的陳家,大家都替她惋惜,覺新在她身上看到梅與珏的影子,卻無力幫助。這時,覺新的愛子海兒不幸病死,他對生活更加沒有了信心。覺民與琴則積極參加學生運動,並鼓勵家中的弟妹走出家庭。
三房的淑英被父親許給馮家,她極力想掙脫不幸的命運,甚至想過效仿鳴鳳去死,覺民與琴決心幫助她脫離家庭,去上海找覺慧。蕙完婚後過著不幸的生活,很快就患病,因為婆家不肯請西醫耽誤了醫治,默默地死去。蕙的死再次刺激了覺新,也使他開始支持覺民等人的計劃。最終,淑英在覺民等的幫助下,被護送到了上海。在《春》的結尾,覺新等人收到她從上海的來信,信中傾吐了她獲得自由後的幸福。
《春》寫了一個女孩如何鼓起勇氣走出家門,它無疑給了許多年輕人以叛逆的勇氣,巴金因此也成了許多想要叛離家庭的年輕人的「咨詢對象」,在眾多的咨詢者中,有一個女孩寄給他一張照片並約他見面談談。一見面,這個女孩就談起自己守舊的父親,並表示想脫離家庭。巴金誠懇地勸說女孩不要沖動,認為年輕人羽翼未豐前不宜輕易地踏入復雜的社會。此後,這個女孩遇到麻煩時,常常找他傾訴。她就是蕭珊,後來成為巴金的妻子。
《秋》
故事梗概 蕙的靈柩停在廟中已經一年多,她的丈夫忙著續弦,根本沒想到要讓她入土為安。在覺新與覺民的「威脅」下,蕙才得到存身之地。她糊塗的父親又將兒子枚推入火坑,枚才17歲,就有了肺病的跡象,父親周伯濤不願承認兒子有病,卻忙著給他娶了馮家的小姐為妻,兩人感情不錯,但妻子脾氣很大,枚夾在她與長輩間受氣,婚後不久就因病去世,留下新婚的妻子和她腹中的胎兒。
三房的克明在女兒跑後有所悔悟。兩個弟弟卻想賣掉公館分家,兒子又不爭氣,克明在郁悶中丟下懷孕的妻子去世。淑英的丫頭翠環敬佩覺新為人,三太太決定將她給覺新。
高公館賣掉了,高家四分五裂,在覺新給覺慧與淑英的信中,他寫到各房的情況。四房五房繼續著荒誕的生活,幾個堂弟依然頑劣成性。三房與他們住得很近,保持著親密關系。他自己娶了翠環並將她當作妻子看待,至於覺民與琴,也按他們的意願舉行了新式婚禮並即將出外工作。
《激流三部曲》中最有光輝的形象當然是家庭的叛逆者,但最成功的卻無疑是「多餘人」覺新。對於這個人物,巴金有太多的情感。巴金的大哥堯枚在父母死後,獨立支撐著整個家庭,在給巴金的信中他傾吐出家庭中的種種罪惡,這些素材給了巴金靈感,他決定用「大哥」做線索來揭示一個大家庭的衰敗。難得的是,堯枚知道這個想法後,寫信來鼓勵巴金寫作。正當巴金寫完《家》的第六章《做大哥的人》時,訃電來到,堯枚在精神重壓下自殺了。在《秋》里,巴金給了覺新一個幸福的結局,對堯枚來說,也許這是一個最後的安慰吧。
●話劇《家》
人藝版(1984年)
編劇:曹禺
導演:藍天野
首演:1984年4月1日
這是一部老中青三代人同台演出大戲。瑞珏的扮演者羅歷歌還憑藉此劇贏得了當年的戲劇梅花獎。她的同學王姬、鄭天瑋和宋丹丹也在劇中出演主要角色。
明星版(2003年)
編劇:曹禺
導演:陳薪伊
全劇最大新意是把巴金獻給他哥哥的一首詩作為線索。奚美娟的瑞珏、陳紅的鳴鳳、程前的覺慧都表演得非常出色,特別是83歲的孫道臨扮演的高老太爺。
●戲曲《家》
川劇 《激流之家》恢復了覺慧在小說中的主角地位,瑞珏則從舞台上消失。
滬劇 將流派唱腔作為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大膽嘗試管弦樂隊的配器和20人合唱團。
越劇 劇中,鳴鳳跳湖後,覺慧與覺新將有一番激烈的較量,而這一沖突,曹禺的話劇本則不曾表現過。
給電視劇《家·春·秋》卸包袱
巴金的名著《家》,早已改編成話劇搬上過舞台,也改編成電影上過銀幕,而在1986年,四川電視台計劃把《家·春·秋》合在一起搬上屏幕,在當時的確是破天荒的舉動。
從1986年開始策劃醞釀,1987年投入拍攝,主要在四川選景投拍,最後在上海搭景拍攝製作完成。當19集大型電視連續劇《家·春·秋》在中央電視台、上海電視台、四川電視台和全國電視台播出以後,反響很強烈,我們電視台接到了許多觀眾的熱情來信,或鼓勵,或詢問,或建議,據說當時還有不少青年去書店購買巴老的著作,一時掀起了「巴金熱」。
原四川廣電廳廳長盧子貴撰文回憶道,在李致同志的薦引下,他們幾位電視藝術工作者拜會了巴老。「巴老慈祥、親切、和藹、風趣,一下解除了我們對這位文壇巨子的拘謹心理,當向他簡要匯報後,他毫不猶豫地表示贊同,並出乎意料地說了一段話。大意是,我那些作品是幾十年前寫的,是用小說的形式表現的,你們電視劇是在現在把它展現給觀眾。希望你們根據電視藝術的特點和規律,大膽去再創作,只要對觀眾有益,我都支持。你們改編好了,我的小說也生輝,即使你們改編得不那麼好,也不會影響。
巴老還風趣地說:「過去曹禺曾改編《家》為話劇,變動比較大。這不要緊,曹禺是曹禺的《家》,巴金是巴金的《家》,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可以相互並存。」這種豁達開明的態度,給當時劇組極大的鼓舞。
《家》的花樣年華
《家》的初版本
《家》的單行本最早是由上海開明書店在1933年5月初版。此前曾以《激流》的名字在上海的《時報》上連載,連載時間是1931年4月18日到1932年5月22日。
一年以後,開明書店第一個為巴金的《激流》出了單行本,這就是現在的初版本《家》。初版本《家》至今已經鮮為人見了。在解放前出版的《家》的各個版次里,它印刷裝幀可謂都是比較精美的。初版本的封面設計得既簡朴又醒日,封面的底色為白色,上面用褐色線條勾勒「激流」兩個美術字,又在兩字之上疊加——黑色的「家」字和「巴金著」的字樣,格外醒目。書脊標有「開明書店出版」,大方的封面設計寓意明了,讀者一看便知,這本《家》就是不久前在《時報》上連載的《激流》。
初版本《家》與在《時報》連載時稍有修改,巴金在看單行本校樣的時候增補了高老太爺死後分家的幾段內容。《家》的原稿在《時報》上登載後丟失了,因此,這三頁增補的原稿便成了《家》僅存的原稿。1987年10月,在北京舉辦的《巴金文學創作生涯六十周年展覽》上,這三頁《家》的原稿同《春》和《秋》的原稿一道與廣大讀者觀眾見了面。這些珍貴的手稿是巴金在上世紀60年代捐贈給北京圖書館的。
1937年,開明書店要排印《家》的新5號字本,巴金對作品做了較大的修改,刪去了書中的40個章節小標題,從此往後,《家》的章節只以數字為序,再也沒有文字了。
1984年,上海文藝出版社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二套新文學大系。這套現當代文壇上的鴻篇巨制由著名現代文學專家學者丁景唐主持,由著名編輯大家趙家璧擔任顧問。這套大系收入了1927年到1937年現代文學第二個十年中的重要作品。其中第九集中有巴金的《家》,這是根據開明書店的初版本,除了封面和版權頁沒有,豎排改為橫排,繁體字改為簡體字,一切都依照初版本排訂的,再現了初版本《家》的原貌。
特製本與合訂本
1937年底,上海開明書店根據巴金手邊保存的惟一一份清樣改定稿重排了《家》,第二年1月,修訂版正式印行。1938年3月,「激流三部曲」的第二部《春》問世。開明書店特地為巴金裝訂了前兩部的特製本送給他。其中《家》的外殼封面用的是淺褐色的綢緞面,刺綉以深褐色的五角楓葉裝點,封面無字,只是書脊有一燙金「家」字。《春》的外殼封面選用淺綠色綢緞面,配以茶綠色五角楓葉圖案裝點,同樣封面無字,書脊燙金「春」字,典雅醒目。1940年,巴金的《秋》出版了,開明書店又為《秋》做特製本,這次的硬殼封面用的是中國傳統的龍鳳呈樣圖案,對照書中高家的沒落結局,這倒是耐人尋味。開明書店為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做的三本特製本,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其珍貴價值可想而知,如今這三部特製本也保存在中國現代文學館。
另外,巴金的《春》初版後,開明書店還為作者做過一冊《家》與《春》的合訂本,封面是硬殼綠絲絨的,書脊的中間印有燙金的「激流第一集家與春巴金著」一行字,書的環襯為墨綠色,無版權頁。所收入的《家》為1937年2月出版的修訂本,除了「激流總序」、「呈現給一個人代序」、「五版題記」外,還附了「十版改訂本代序——給我的一個表哥」。合訂本《家》與《春》之間隔有一頁草綠色紙,宛如一片茵茵綠草充滿生機。
修改了一生的版本
《家》,是巴金在27歲時寫成的一部小說,他十分珍視這部小說,修改幾乎伴隨著他的大半生。他在1957年6月寫的《與讀者談家》的後記中說:「我最近重讀了《家》,我仍然很激動。我自己喜歡這本小說,因為它至少告訴我一件事情,青春是美麗的東西。我始終記住,青春是美麗的東西。而且它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源泉。」
小說第40回,覺慧離家出走時,許多人去送行,惟有劍雲沒去,第一版覺慧對覺民這樣說:「我知道他患了很重的肺病,恐怕活不到多久了。」到1937年2月十版修訂本中,作家做了這樣的改動:「他得了肺病,倒應該好好地養一兩年才行。」到了1953年3月小說沐浴著新中國的陽光再次與廣大讀者見面時,作家將這句話又改成:「他身體不好,應該好好地將息。」從劍雲病情的改動,我們不難看出,作家不希望他小說中的青年「死亡」,希望他們的美麗的青春總有一天會發出燦爛的光芒。這些改動流露出作家善良的心地以及對青年一代殷切的希望。
1982年7月,四川人民出版社開始出版十卷本的《巴金文集》,第一卷中收入的就是他的《家》,巴金一如既往地對小說進行了修改,不過,這次改動得最少,他說可能這是最後—次了。1984年12月,巴金在為香港天地圖書公司發行的「激流三部曲」所寫的序時說自己今天已決定不再改動《家》了,但原因不是不想改動了,他說:「我不是在寫『樣板小說」』。 (本報綜合報道)
❼ 存身有幾部
兩部。
電影在災難的設定下,講述了男主Curtis由預見性的夢境引發的故事。很多人會聯想到《憂鬱症》,也都被貼著心理,災難,驚悚,懸疑的標簽。但我想說的是,兩部電影的主旨,旋律,背景都是完全不同的,如題目所說,這是一部關於婚姻和信仰的電影。
❽ 男主角夢見風暴要來,吧啦啦修地下避難所,被老婆女兒當作神經病,電影的最後風暴真的來了,是什麼電影
電影《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