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九四二》最後那個死了爹娘的小女孩最後是不是嫁給了老東家,就是張國立飾演的那位
《一九四二》最後並沒有說明小女孩是否嫁給了老東家,但是影片中老東家一個人,孤零零地一路往回走遇到了個剛死了娘的小女孩後收養了。
《一九四二》是由華誼兄弟公司和重慶電影集團聯合出品,該片改編自劉震雲的小說《溫故一九四二》,由馮小剛執導,張國立、陳道明、李雪健、張涵予等人主演的災難;歷史;劇情;戰爭電影。
劇情介紹:
一九四二年,因為一場旱災,河南發生了飢荒。老東家叫范殿元,大災之年,戰爭逼近,他趕著馬車,馬車上拉著糧食,糧食上坐著他一家人,也加入往陝西逃荒的人流。三個月後,到了潼關,車沒了,馬沒了,車上的人也沒了。
這時老東家特別糾結,他帶著一家人出來逃荒是為了讓人活下來,可是到了陝西,自己的親人全死了。於是他決定不逃荒了,開始逆著逃荒的人流往回走。老東家此時沒想活著,就想死得離家近些。
老東家轉過山坡,碰到一個同樣失去親人的小姑娘正爬在死去的娘的身上哭。老東家上去勸小姑娘別哭了,小姑娘對老東家說她並不是哭她娘死,而是她認識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認識了。
一句話讓老東家百感交集,老東家要小姑娘叫自己一聲爺。小姑娘仰起臉,喊了一聲「爺」。於是,老東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漫山遍野,開滿了桃花。
B. 《1942》結局老東家被吃了
《1942》結局老東家沒有被吃。
1942結局老東家沒有被吃,他活了,老東家扮演者張國立1955年1月17日生於天津,是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一級演員、導演、製片人、主持人,同時也是北京國立常升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上影寰亞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注意
該片以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萬民眾離鄉背井、外出逃荒的歷史事件為背景,分兩條線索展開敘述:一條是逃荒路上的民眾,主要以老東家范殿元和佃戶瞎鹿兩個家庭為核心。
另一條政府,他們的冷漠和腐敗、他們對人民的蔑視推動和加深了這場災難。2013年,該片獲得了第3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第3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最佳影片等獎項。
C. 看了《1942》,你有什麼感想
01
上周看了一部讓我眼淚流乾的電影《1942》。電影講述了1942年河南大飢荒時,千萬老百姓背井離鄉外出逃荒的慘劇。
故事的主角是地主老東家范殿元和佃戶瞎鹿兩個家庭。
看到寶寶又把飯仍在地上,我撿起來放到她碗里,對她說:「寶寶你不知道這世上還有很多人寧可用一條命去換一碗飯……」
如果,你覺得自己現在不夠幸福,那就去看看這部電影吧。
寫火熱的人生,講震撼的故事。微信公眾號:奇奇漫悅讀(ID:qiqimanyue)
D. 1942電影最終結局是
老東家在躲避子彈時不小心捂死了自己的孫子,萬念俱灰便逆著逃荒的路往回走。遇到一個小女孩哭自己死去的媽媽,讓小女孩叫一聲爺,兩人相依為命向會走。獨白說這個小女孩就是獨白者的母親。
星星定居在寶雞,一輩子也不想回河南了,只是向家裡郵錢。幾年後,老東家找到了花枝,而花枝也找到了自己的一個兒子,記者白修德因為記實河南災情,得到了記者的最好獎項,但回國被迫害而窮困潦倒。
故事起因:
一九四二年,因為一場旱災,河南發生了飢荒。老東家叫范殿元,大災之年,戰爭逼近,他趕著馬車,馬車上拉著糧食,糧食上坐著他一家人,也加入往陝西逃荒的人流。
三個月後,到了潼關,車沒了,馬沒了,車上的人也沒了。這時老東家特別糾結,他帶著一家人出來逃荒是為了讓人活下來,可是到了陝西,自己的親人全死了。於是他決定不逃荒了,開始逆著逃荒的人流往回走。老東家此時沒想活著,就想死得離家近些。
E. 電影《1942》結局的字幕沒看清,寫的什麼
字幕是:十六年後,留保在洛陽找到了花枝,鈴鐺下落不明,二十年後,有人在寶雞見到了星星,星星給家裡捎了錢,不願再回延津,不願見到認識的人,白修德回到美國後,受到麥卡錫主義的迫害,失業;一九六四年獲得普利策新聞獎,一九八六年在紐約去世。一九四九年,蔣介石失去大陸,退居台灣。國民三十一年(公元一九四二年)乾旱,一千多萬人流離失所,三百萬人餓死。
影片結局——
老東家轉過山坡,碰到一個同樣失去親人的小姑娘正爬在死去的爹的身上哭。老東家上去勸小姑娘別哭了,小姑娘對老東家說她並不是哭她爹死,而是她認識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認識了。一句話讓老東家百感交集,老東家要小姑娘叫自己一聲爺。小姑娘仰起臉,喊了一聲「爺」。於是,老東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漫山遍野,開滿了桃花。(劇終,然後出現字幕)
(5)1942電影結局擴展閱讀:
《一九四二》劇情簡介——
一九四二年,因為一場旱災,河南發生了飢荒。老東家叫范殿元,大災之年,戰爭逼近,他趕著馬車,馬車上拉著糧食,糧食上坐著他一家人,也加入往陝西逃荒的人流。
三個月後,到了潼關,車沒了,馬沒了,車上的人也沒了。這時老東家特別糾結,他帶著一家人出來逃荒是為了讓人活下來,可是到了陝西,自己的親人全死了。於是他決定不逃荒了,開始逆著逃荒的人流往回走。老東家此時沒想活著,就想死得離家近些。
F. 看過一九四二的進。 瞎鹿(馮遠征 飾) 是怎麼死的影片里沒有表現,讓觀眾猜嗎
瞎鹿和栓柱分頭知去找驢,瞎鹿找到驢的時候發現已經被別人殺了,正在分食道上去理論+搶食的時候被對方擊中後腦直接把他的頭打進滾燙的煮著驢肉的大鍋里被活活燒死了。
《一九四二》電影結局是在火車上拴柱的倆孩子都丟了,拴柱跳下火車去找孩子結果被日本人抓了,因為不想當勞工也不願意把手百里的木風車給日本人而被殺。遇到一個小女孩哭自己死去的媽媽,與小度女孩說,你叫我一聲爺,咱倆就認識了。小女孩叫一聲爺,兩人相依為命向會走。
(6)1942電影結局擴展閱讀
《一九四二》該片改編自劉震雲的小說《溫故一九四二》,由馮小剛執導,張國立、陳道明、李雪健、張涵予等主演。影片於2011年10月19日正式開機,2012年11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以道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萬民眾離鄉背井、外出逃荒的歷史事件為背景,分兩條線索展開敘述:一條是逃荒路回上的民眾,主要以老東家范殿元和佃戶瞎鹿兩個家庭為核心。
G. 1942里最後結局的時候 字幕里顯示 星星不願意再回延津 不願意再見到認識的人 這是為什麼 她為什麼不願意呢
因為星星丟失了自己的身體和尊嚴,從而不願意麵對所認識的人。
《一九四二》取材於1942年發生於河南的大飢荒,講述的是中國人民的苦難。1993年,馮小剛經王朔推薦看了劉震雲的小說《溫故1942》後,就萌發了將其拍成電影的願望。此後劉震雲一直不斷的修改《一九四二》的劇本,甚至推翻重寫。
劉震雲表示就創作來講,劇本中的這些人物好像是自己的親人和朋友,自己對他們產生了感情。在創作的時候,劉震雲把劇本落實到人物身上。他表示《一九四二》的主題是人,是千千萬萬最廣大的人民,他們是一切事物的根本。
(7)1942電影結局擴展閱讀:
作為一部商業故事電影,《一九四二》的結構完整,情節飽滿。電影的改編很好地將故事性與紀實性合二為一,主次分明、有條不紊。這部電影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成人禮 。體現了中國電影藝術的良心和道德感,超越了中華民族的普適情感。
馮小剛拍這部電影具有杜甫式對民生的悲天憫人,也有屈原式的哀民生之多艱的情懷。《一九四二》是對人在生存底線之下對人性和文化還能保持多少的拷問,幸運的是,導演還是力圖保持著一些人性的溫暖和人的尊嚴。
H. 電影1942最後小女孩為什麼不吃肉
在電影1942當中,經歷了一場大災難,飢荒,糧荒,人要想活下去只能選擇吃人肉。雖然電影中沒有吃人肉的鏡頭,但是電影鏡頭有隱喻。
I. 《一九四二》值得我們深思嗎
《一九四二》的故事主要是兩條線,一條是以張國立為代表的難民逃荒一線,另一條次要一些,是陳道明為代表的面對大飢荒的ZF一線。整個故事並不像經典的好萊塢敘事,按照開始發展高潮結尾這么一個邏輯來,而是一條道地往下走。面對天災人禍,政府沒有什麼好的辦法,老百姓更沒有。
主線就是講了中國的老百姓,在遭遇吃的問題,也就是生存問題的時候,是怎樣一步一步逐漸放棄道德、放棄信仰、放棄榮辱、放棄廉恥、最終放棄人倫的過程。
這其中,不同的人物,堅守著不同的底限:張國立堅守的是祖宗香火,張默堅守的是相好(算不上愛),徐帆堅守的是貞潔、小女兒堅守的是知識分子的身份。到最後,除了張默以一種英雄式的死法捍衛了他所堅守的,其他人都在生存面前突破了他們的底限。而故事的結局,則以旁白的方式,告訴了大家,放棄了底限的,都活下來了。
這不僅讓我想起不久前陳丹青先生在接受采訪時說,中國人在之前幾百年的歷史中創造出來的人生哲學就是:管你媽的,我先活下去再說。
問題就在於馮小剛是怎麼一層層表現的,要表現放棄信仰,那就設置張涵予這么一個人物,給他專門安排故事,表現民眾對上帝的懷疑。要表現放棄榮辱,那再安排岡村寧次這么一個場景,讓日本人派發救濟糧。要表現放棄廉恥,那安排一個賣身換米。這種硬加支線的敘述方式,過於簡單粗暴,一來降低了故事的真實性,二來佔用時間。
我不認為蒂姆羅賓斯這個人物的設置有什麼必要性,我還覺得,張國立的妻子、兒媳婦的角色設置都白白浪費,成為過場。
本來馮小剛就不善於在單一場景內呈現大量信息,他大部分的戲,都只在兩三人之間,以對話的方式發生。支線一多,時間被拉長,每個人物分配到的筆墨減少,就更不好展現人物隨著逃荒的進行,糧食的減少,所產生的各種變化。除了花枝和小女兒,前後有對比能顯現出人物的復雜性來,其他幾個,尤其是張默和馮遠征,看不出有什麼變化。
陳道明那一條線,有點雜,因為整一個集團中有上中下不同的階層,分別代表了不同的利益方。如果不懷好意地揣測一下,馮小剛這是借陳道明告訴當今的老百姓們,其實聖上是好的,是關心民眾的,只是地方官員太壞,不僅隱瞞實情不報,還借國難發財,鄉親們要怪就怪他們。蔣委員長這個人物的塑造,和建黨偉業中比較相似,屬於心有餘而力不足,我本聖人,環境使然。
在記錄這一條線時,導演明顯用了一個全知的上帝視角,但是影片的開頭和結尾,又以「我」的身份來敘述。「我」所能展現的,不應該只是難民逃荒這一系列的場景嗎?「我」是怎麼看到蔣委員長、李省長等一系列人物的?如果全知視角不可避免,那片頭片尾「我」敘述的出現是否一定有存在的必要?我看不出來馮小剛這個設置的意圖,是加強故事的真實性嗎?
馮遠征的死、小女兒的第一次接客、張涵予的前幾次出場、范偉的每一次出場都在告訴大家,這是一部馮小剛的電影,馮小剛還和十年前一樣,插科打諢,即使是在如此一個沉重的話題前面,在一個沒有希望,沒有高潮,情緒一直往下的劇情前面,依然能安排戲謔的場面。整部電影一直很慘,但沒有起伏,煽不了情,催不了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