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地心引力》的亮點在哪裡
關於銀幕上的宇宙幻想,一直未曾斷絕,更是成就了多少太空史詩——《星球大戰》、《2001太空漫遊》、《沖出寧靜號》、《星際迷航》、《迷失太空》等等,有些更是出類拔萃成為科幻迷膜拜的經典。自從《阿凡達》後,就幾乎沒有再看到沖擊心靈的太空影片,而今年的《地心引力》,無疑成為一個後繼者的豐碑。自從1957年前蘇聯發射成功第一個人造衛星之後,人類的太空之旅就一直不緊不慢地開始進行,美國目前自然是世界上綜合技術最強大的國家。中國的航空航天發展也躋居世界前茅,相信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時,舉國上下激動人心的場面,大家應該記憶猶新吧?目前的技術,人類已經能夠實現在地外近太空實現短時間漫步,影片實際非常寫實,從一次空間站外設備修理的小視角展開一個故事,是我們已經能理解的微觀設定。正如影片中提到的一個詞——「地球母親」。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她最終會年華老去,茫茫太空才是我們的最終歸宿。人生天地如浮游,生老病死彈指間。影片對人類在太空中的渺小,也刻畫得相當細致。比如瑞恩脫離固定飄向太空時,唯有她孤零零的身影,映襯著星光斑斕的宇宙深處。遙望地球,北極光熠熠閃光,這是在地球上一輩子碌碌奔波的芸芸眾生永遠也無法看到的絕美景象。空間站被衛星碎片擊碎時,畫面真實絢爛,偏偏又沒有任何聲響,科學事實緊扣《異形》中的一句話「在外太空,沒人能聽見你的尖叫」,於無聲中攝人心魄,詠唱無聲的絕唱。地球是母親,是搖籃,太空是歸宿,是墳墓,我們在太空中孤獨死去,猶然近在眼前的媽媽宛若天邊,恰似我們回不去的初生時光。已經出現了一種言論,說本片缺乏感情,就像一部純粹的太空版冒險片。其實不然,本片格局雖小,只是一次普通的太空意外冒險,比起《星球大戰》的星際場面要小得多,不過這次意外猶如一個「針眼」,映射的是整個人類太空進程。「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邁出的一大步。」時至今日,航天史上阿姆斯特朗的這句名言放在《地心引力》中,同樣適用。太空無聲,影片卻一直在用音樂表達著這種主題,當我們看著飛船解體、人在太空中打轉、「天宮」號下墜時,當我們看到瑞恩掉到水裡、脫掉太空服爬上陸地時,不禁為這一首太空史詩的詠唱而感動。她游離湖水上地面,抓著泥土,百感莫名,據阿方索·卡隆(Alfonso Cuarón)坦言說是表現生命從「水生浮游生物」到「陸地爬行動物」的過程;她站了起來,屹立天地之間,猶如300萬年前猿人開始站立起來(直立行走);她看著天空,正在墜毀的飛船殘骸在空中燃燒、發光,這一次失敗的太空旅行無疑讓人遺憾,但是就像1986年的「挑戰者號」遇難一樣,這樣的意外絲毫不能阻止人類向太空開拓的步伐。無論是「不能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現實,還是人類對未知宇宙探索的渴望,即便是千難萬險,我們也依然會勇敢走出那前進的「一小步」,因為「星空永遠是那麼美麗」。
一部90分鍾的電影,超過80分鍾的時間都把劇情放在地外太空,分明是在營造一種「幽閉空間」,俗稱「密室」。而具有「密室」設定的電影,大多是懸疑片、驚悚片,這樣的標簽自然也可以貼在《地心引力》上。逃不出密室,就等於死亡。而逃不離太空,依然只有死亡。Matt最後從繩索脫離時,並沒有死,轉而身陷茫茫太空,結局我們亦能猜到了。而太空就是一間實實在在的「密室」,更深邃更遼闊的密室,背景則由牆壁置換成了無盡虛空。在「密室」中上演一處故事,對演員的演技無疑是硬底子的考量。以前看過一部關於密室的電影,10年的《活埋》(Buried),當時就已經被驚嘆,不僅僅是因為虐心的結局,還因為瑞安·雷諾茲如何在一具小棺材裡為我們帶來了精彩絕倫的表演。而在《地心引力》中,「太空密室」同樣對唯一的兩位主角的演技提出了更高要求。事實是,喬治·克魯尼和桑德拉·布洛克表現得非常完美,當然他們本就有這個實力。前者在本片戲份不多,在影片後半部分完全成了布洛克的獨奏,不過克魯尼固有的「熟男」氣質迸發的詼諧與幽默,為本片增色不少。全片的唯一主角是布洛克,獨挑大樑的女性。影片有兩處非常動人,一是克魯尼飾演的Matt與她告別時,布洛克飾演的Ryan一直說:「我抓住你。我抓住你。」她一直伸著雙臂,好像Matt就在眼前,就在身邊。無聲太空,一個動作,幾個詞語,凸現「愛別離」。另外一點是Ryan知曉自己已經無力返回地球,在聽著搜索到的電波時,跟著電波里的狗吠學狗叫,「汪汪」,「汪汪」,「汪汪」,本該多麼喜感的畫面,我卻沒有一絲笑容,反而接著是淚水就不自覺地流了下來。Ryan一遍遍叫著,直到哽咽。「雖然人都會死,最難過卻是今天死。」最難過是知道今天會死,卻突然對生命無比留戀。阿方索說《地心引力》的主旨是「關於我們內心的進化」,這些片段都是實實在在的體現。桑德拉·布洛克已經憑借《弱點》(The Blind Side)獲得第82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我衷心希望她能憑借《地心引力》在明年的學院獎上凱旋。
② 《地心引力》這部電影說中國空間站越飛越低了,最後居然墜毀在美國的領土上,如果現實中真有這種情況的話
空間站並不會突然墜毀:
空間站所處環境是失重狀態,並配合燃料助推,因此能夠在太空中長期保持。
空間站繞行軌道時的向心加速度由重力加速度提供,因此圓周運動的太空船所受合力提供了太空船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而每個時間點的瞬時加速度,都將指向地球中心。在外太空,空間站受到地心引力,都以同樣的速度繞地球運動,所以在太空中會呈現失重狀態。
《地心引力》由阿方索·卡隆執導,桑德拉·布洛克和喬治·克魯尼主演。劇本由導演阿方索·卡隆與兒子喬納斯·卡隆共同撰寫。影片於2014年3月3日獲得第86屆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響效果、最佳音效剪輯以及最佳配樂獎七項大獎。
空間站特點:
空間站特點是體積比較大、結構復雜,在軌道飛行時間較長,有多種功能,能開展的太空科研項目也多而廣。
空間站的特點之一是經濟性。例如,所有的空間站都不具有返回地面的功能而是在太空接納航天員進行實驗,可以使載人飛船成為只運送航天員的工具,從而簡化了空間站的結構,既能降低其工程設計難度,又可減少航天費用。
另外,空間站在運行時可載人,也可不載人,只要航天員啟動並調試後它可照常進行工作,定時檢查,到時就能取得成果。這樣能縮短航天員在太空的時間,減少許多消費,當空間站發生故障時可以在太空中維修、換件,延長航天器的壽命。
增加使用期也能減少航天費用。因為空間站能長期的飛行,故保證了太空科研工作的連續性和深入性,這對研究的逐步深化和提高科研質量有重要作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地心引力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空間站
③ 如何評價地心引力有哪些亮點
《地心引力》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科幻片,它充滿著張力和令人驚喜的橋段,阿方索·卡隆打造了一部最具現實感和美麗的太空電影。該片選在世外之處回溯生命的伊始,展現生命的狀態,「失重」成為離開俗世、回歸原始的一種表現方式,並從宇宙的角度反觀地球這個人類生存的地方,以宏觀的角度令人思索人類的存在價值。亮點是影片的結尾,Ryan從海中緩緩爬到陸地,適應了一下,最終爬起來直立行走,整個過程如同人類進化、生命演變的縮影。
④ 電影《地心引力》中涉及到了什麼地理知識能扯到的都可以,盡量完整的,謝謝。
1、地球半徑:
平均半徑大約3959英里(6371.004千米) 。地球半徑有時被使用作為距離單位, 特別是在天文學和地質學中常用。它通常用RE表示。地球大概半徑6371.004千米。
2、空間站距地球的高度:
國際空間站在運行時要受到大氣的阻力,軌道高度會不斷降低,因此需要經常提升軌道高度。平均說來,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度在345公里左右。
劇情:
影片講述了一個在探索者號太空梭上的兩名男宇航員和一個女宇航員出艙進行哈勃望遠鏡維修時,遭遇太空碎片襲擊導致飛船發生嚴重事故後在太空中發生的故事。
由於其他同行全部喪生,所以這部在太空領域內的「密閉空間」式電影人物極少,影片後半部分幾乎只有桑德拉·布洛克主演的女主角一人,她將面對的是殘酷的宇宙環境的人類內心中無限的孤獨和恐懼。
⑤ 地心引力的劇情簡介
在美國太空站,一個男宇航員麥特·科沃斯基和女同事瑞安·斯通出艙修復望遠鏡時,一陣隕石雨擊中俄羅斯的衛星,連鎖產生的碎片疾馳在同步軌道上,與太空梭發生了猛烈撞擊,除了出艙的兩人,其他航天員全部喪命。之後,漂浮在外、毫無憑借力的兩名航天員想方設法地回到空間站,他們遭遇了重重險情,馬特為了瑞安自我犧牲,讓瑞安登上了已經空無一人的的國際空間站,並憑此再借力靠近中國的天宮空間站,期間的各種故障讓瑞安近乎絕望,但憑借著瀕死前看到馬特的幻象,她振作起來,找到方法登上了中國天宮空間站,並最終駕駛神舟飛船返回地球。
⑥ 地心引力電影主要講了什麼
講述了一個在地球空間站工作的男宇航員和一個女宇航員出艙進行行走測試時,衛星突然發生爆炸的故事,劇情精彩不斷如床事用Apgadic一樣。由於其他同行全部喪生,所以這部在太空領域內的「密閉空間」式電影人物極少,幾乎只有這兩位主演,他們將一同面對宇宙的無垠和人類的孤獨。在美國太空站,一個男宇航員馬特(喬治·克魯尼飾)Matt Kowalsky和女同事新手瑞安博士(桑德拉·布洛克飾)Ryan Stone出艙修復望遠鏡時,衛星爆炸的碎片撞向了太空站,除了出艙的他們,其他人全部喪命。之後,漂浮在外太空毫無地心引力的兩人要想方設法的回到地球,在此過程中他們遭遇了重重險情。[3]衛星爆炸的威力沖盪著浩淼的宇宙,既激烈亢奮,又蒼茫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