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劉若英的個人簡介
劉若英(ReneLiu),1969年6月1日出生於台灣省台北市,中國台灣女歌手、演員、導演、詞曲創作者,畢業於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音樂系。
1995年,以劇情片《我的美麗與哀愁》出道;同年以愛情片《少女小漁》獲得第40屆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亦以專輯《少女小漁的美麗與哀愁》開始涉足音樂領域,主打歌《為愛痴狂》獲得第3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獎。
1997年,憑借劇情片《美麗在唱歌》獲得第10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1998年,憑借愛情片《徵婚啟事》獲得第35屆金馬獎審團特別表揚大獎、第44屆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以及第1屆台北電影節年度最佳演員。
2000年,以家庭倫理劇《人間四月天》打開在內地的知名度;憑借愛情劇《住在十字架里的母親》獲得台灣電視金鍾獎最佳女主角;亦發行專輯《我等你》,其中歌曲《後來》成為其代表作。
家庭生活:
劉若英的祖父是劉詠堯,同胡宗南、杜聿明、陳賡、左權、徐向前同為黃埔一期同學,同聶榮臻、葉挺為黃埔三期教員,國民黨陸軍上將,國民黨政府「國防部代理部長」,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
她的父親則是海軍艦長退役。她在家中三個小孩里排行老二,另有一姊及一同父異母的弟弟。2歲的時候,父母離婚,曾被寄養在一個遠房親戚家裡,經常被打罵,後由祖父母照料。
2. 劉若英的全部電影名稱!
1994年參演電影《我的美麗與哀愁》
1994年應世界展望會之邀為「飢餓三十」之心
1995年演出電影《少女小漁》
1995年拍攝「LUX定型液」廣告
1995年參演張艾嘉執導電影《今天不回家》演出。
1996年參演電影:《南京1937》
1996年客串《 紅柿子》
1996年參演英國"CRAKER"電視劇的演出
1996年參演《紅碟血雙雄》
1996年參演《今夜不回家》
1996年參與廣告『LUX亮麗發雕』演出
1996年成為台灣流行服飾"SODA"廠牌代言人
1997年參加台灣世界展望會,為國際兒童認養活動遠赴獅子山共和國
1997年參演電影:《飛天》
1997年參與兩岸三地電視劇《日落紫禁城》的演出
1997年參演林正盛執導電影《美麗在唱歌》得日本東京影後
1998年參演舞台劇:《花季未了》
1998年參演電影:《徵婚啟事》 (得獎 1998台灣第35屆金馬獎評審團特別獎)(得獎 1998台灣第一屆台北電影節年度最佳演員獎)(得獎 1998第四十四屆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獎)
1999年參演《新十字街頭》
1999年參演《住在十字架里的母親》(1999台灣金鍾獎最佳女主角獎)
1999年擔任新年跨越1999迎千禧年受邀人
2000年拍攝「味全優酪乳」廣告
2000年參演〈公視〉電視劇:《人間四月天》
2000年參演電影:《夜奔》
2000年參演電影:《候鳥》
2000年跨年「迎接21世紀」之受邀星
2001年擔任」SHISEIDO 「化裝品代言人,一並拍攝「優白凈光粉餅」廣告
2002年演出《粉紅女郎》。
2002年演出《似水年華》。
2003年演出《她從海上來---張愛玲傳奇》飾演張愛玲。
2004年演出《天下無賊》獲得香港金紫荊最佳女主角、第五屆華語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
2006年演出《新結婚時代》
2006年演出《生日快樂》
3. 劉若英簡介
劉若英生於台北,高中畢業後赴美國修讀聲樂和鋼琴演奏,並取得古典音樂的學士學位。返回台北之後,加入台灣滾石唱片公司,跟隨創作歌手陳升學習流行音樂。但在她的第一張唱片發行之前,便先獲得導演張艾嘉和陳國富之賞識,參與電影〔少女小魚〕及〔我的美麗與哀愁〕之演出。〔少女小魚〕為她贏得1995年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同時加盟張艾嘉經理人公司「RED ON RED」,成為旗下藝人。之後,她便在演藝圈大放異彩,在不同的影展獲得多次最佳女主角獎項。在電視方面,2000年演出的電視連續劇〔人間四月天〕在台灣播出時大獲觀眾喜愛,掀起一陣追看及討論熱潮。同年11月她又憑電視單元劇〔住在十字架下的母親〕奪得台灣電視銀鍾獎最佳女主角,成為台灣首位同時能在電影及電視圈上均奪得女主角的演員。於中國大陸及台灣地區播出的電視連續劇〔粉紅女郎〕也分別在兩地獲得極好的評價。2003年4月她再憑電影〔雙瞳〕榮獲香港電影銀像獎的最佳女配角。2003年8月,她更被威尼斯影展邀請擔當〔逆流而上〕單元評審的工作,國際地位更被確認。2004年與中國大陸名導演馮小剛合作電影〔天下無賊〕。
歌唱方面,不但時歌手,亦時一名創作人,作曲亦寫詞。已發行了十張個人專輯,一直保持很好的成績。2002年在台北舉行了她的首次個人演唱會,2004年也首次於中國上海舉行個人演唱會。現為EMI維京唱片公司歌手。
劉若英亦作各方面的嘗試,其中包括舞台上的演出,1998年於台北演出了〔花季未了〕,2003年1月及2004年6月於香港及台北三出由香港紀念十二面體及中國國家話劇團合作之舞台劇〔半生緣〕,擔任女主角。她亦嘗試文字創作,2001年出版了〔一個人的KTV〕,2004年出版第二本書〔下樓談戀愛〕。
參考資料:http://naicha.cn/resume.htm
回答者:wenloon - 秀才 三級 6-30 13:09
中文名:劉若英
英文名:Rene Liu
出生地:台北
生日:6月1日
血型:A型
身高:1.60米
出道時間:1991
--------------------------------------------------------------------------------
劉若英生於台北,高中畢業後赴美國修讀聲樂和鋼琴演奏,並取得古典音樂的學士學位。返回台北之後,加入台灣滾石唱片公司,跟隨創作歌手陳升學習流行音樂。但在她的第一張唱片發行之前,便先獲得導演張艾嘉和陳國富之賞識,參與電影〔少女小魚〕及〔我的美麗與哀愁〕之演出。〔少女小魚〕為她贏得1995年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同時加盟張艾嘉經理人公司「RED ON RED」,成為旗下藝人。之後,她便在演藝圈大放異彩,在不同的影展獲得多次最佳女主角獎項。在電視方面,2000年演出的電視連續劇〔人間四月天〕在台灣播出時大獲觀眾喜愛,掀起一陣追看及討論熱潮。同年11月她又憑電視單元劇〔住在十字架下的母親〕奪得台灣電視銀鍾獎最佳女主角,成為台灣首位同時能在電影及電視圈上均奪得女主角的演員。於中國大陸及台灣地區播出的電視連續劇〔粉紅女郎〕也分別在兩地獲得極好的評價。2003年4月她再憑電影〔雙瞳〕榮獲香港電影銀像獎的最佳女配角。2003年8月,她更被威尼斯影展邀請擔當〔逆流而上〕單元評審的工作,國際地位更被確認。2004年與中國大陸名導演馮小剛合作電影〔天下無賊〕。
歌唱方面,不但時歌手,亦時一名創作人,作曲亦寫詞。已發行了十張個人專輯,一直保持很好的成績。2002年在台北舉行了她的首次個人演唱會,2004年也首次於中國上海舉行個人演唱會。現為EMI維京唱片公司歌手。
劉若英亦作各方面的嘗試,其中包括舞台上的演出,1998年於台北演出了〔花季未了〕,2003年1月及2004年6月於香港及台北三出由香港紀念十二面體及中國國家話劇團合作之舞台劇〔半生緣〕,擔任女主角。她亦嘗試文字創作,2001年出版了〔一個人的KTV〕,2004年出版第二本書〔下樓談戀愛〕。
參考資料:http://www.naicha.cn/resume.htm
回答者:yxyyhwj - 魔法學徒 一級 6-30 13:09
--------------------------------------------------------------------------------
劉若英生於台北,高中畢業後赴美國修讀聲樂和鋼琴演奏,並取得古典音樂的學士學位。返回台北之後,加入台灣滾石唱片公司,跟隨創作歌手陳升學習流行音樂。但在她的第一張唱片發行之前,便先獲得導演張艾嘉和陳國富之賞識,參與電影〔少女小魚〕及〔我的美麗與哀愁〕之演出。〔少女小魚〕為她贏得1995年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同時加盟張艾嘉經理人公司「RED ON RED」,成為旗下藝人。之後,她便在演藝圈大放異彩,在不同的影展獲得多次最佳女主角獎項。在電視方面,2000年演出的電視連續劇〔人間四月天〕在台灣播出時大獲觀眾喜愛,掀起一陣追看及討論熱潮。同年11月她又憑電視單元劇〔住在十字架下的母親〕奪得台灣電視銀鍾獎最佳女主角,成為台灣首位同時能在電影及電視圈上均奪得女主角的演員。於中國大陸及台灣地區播出的電視連續劇〔粉紅女郎〕也分別在兩地獲得極好的評價。2003年4月她再憑電影〔雙瞳〕榮獲香港電影銀像獎的最佳女配角。2003年8月,她更被威尼斯影展邀請擔當〔逆流而上〕單元評審的工作,國際地位更被確認。2004年與中國大陸名導演馮小剛合作電影〔天下無賊〕。
歌唱方面,不但時歌手,亦時一名創作人,作曲亦寫詞。已發行了十張個人專輯,一直保持很好的成績。2002年在台北舉行了她的首次個人演唱會,2004年也首次於中國上海舉行個人演唱會。現為EMI維京唱片公司歌手。
劉若英亦作各方面的嘗試,其中包括舞台上的演出,1998年於台北演出了〔花季未了〕,2003年1月及2004年6月於香港及台北三出由香港紀念十二面體及中國國家話劇團合作之舞台劇〔半生緣〕,擔任女主角。她亦嘗試文字創作,2001年出版了〔一個人的KTV〕,2004年出版第二本書〔下樓談戀愛〕。
4. 劉若英導演的《後來的我們》,2018最催淚情感片,為何看哭了年輕人
很多人都知道劉若英唱歌很好聽,其實,她拍的電影更好看,2018年這一位劉若英大美女,拍出了2018被年輕人稱作最催淚的愛情電影,今天得心就給大家分享一下:
原創聲明:本文由得心電影編輯得心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在合適的時間,看一部合適的電影,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得心願奉上一篇最真實精彩的影評陪你走完這一場!
6.台灣電影人在浮躁的大陸電影圈沒有盲目和迷失,一直觀察大陸的變化,用他們的細致認真,去拍多數人的生活,張艾嘉《相愛相親》,鄧勇星《到阜陽六百里》,奶茶《後來的我們》等等,用這樣講普通人,講日常生活的電影,把我們拽回了腳下生活的城市與土地。
5. 劉若英《後來的我們》結局如何
據悉,電影《後來的我們》結局應該是沒有在一起了,影片主要講述的就是一個後來沒有後來的故事,這部電影就是一部青春愛情疼痛電影!
截止目前為止,電影《後來的我們》首日票房已經突破億元大關,作為唯一一部首日預售破億愛情片,進入影史預售票房前十,提前燃爆五一檔。導演劉若英也現場透露這部電影是一部零植入的電影,只為能夠爭取更多的創作自由。更有同學大贊劉若英拍了一部好電影,完整的講了一個大家都懂的故事。來源:尚之潮
6. 劉若英的資料
劉若英(Ren'e Liu),1970年6月1日出生於台灣省台北市, 中國台灣女歌手、演員、詞曲創作者。
1995年,劉若英以電影《我的美麗與哀愁》出道;同年以電影《少女小漁》獲得第40屆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亦以專輯《少女小漁的美麗與哀愁》開始涉足音樂領域,主打歌《為愛痴狂》獲得第3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獎。1997年憑借電影《美麗在歌唱》獲得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1998年主演電影《徵婚啟事》並以此同時獲得台北電影節最佳演員、台灣電影金馬獎評審團特別大獎、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巴黎國際電影特別表揚獎4項大獎;同年發行專輯《很愛很愛你》。
2000年以電視劇《人間四月天》打開在內地的知名度;同年主演電視劇《住在十字架下的母親》獲得台灣電視金鍾獎最佳女主角;亦發行專輯《我等你》,其中歌曲《後來》成為其代表作。2001年以電視劇《粉紅女郎》獲得中國電視劇雙十佳最佳女演員獎。2005年主演電影《天下無賊》並獲得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2007年憑借電影《連環局》同時入圍了金馬獎、金像獎、金雞獎、金紫荊獎、華語傳媒大獎。2011年8月8日與鍾小江登記結婚。2013年擔任第32屆香港金像獎和第50屆台北金馬獎評委。2014年主演電視劇《半路父子》。
中文名:劉若英
外文名:Ren'e Liu
別名:奶茶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星座:雙子座
血型:A型
身高:160cm
體重:46kg
出生地:中國台灣省台北市
出生日期:1970年6月1日(農歷四月廿八)
職業:歌手、演員、詞曲創作者
畢業院校: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音樂系
經紀公司:相信音樂
代表作品:歌曲:後來 很愛很愛你 親愛的路人 影視:少女小漁 粉紅女郎
主要成就:兩屆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巴黎國際電影節特別表揚獎,台灣電影金馬獎評審團大獎,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
祖籍:湖南醴陵
7. 劉若英演過哪些電影
我的美麗與哀愁 劉若英1994年電影
少女小漁 劉若英1994年電影
南京1937 劉若英1995年電影
飛天 劉若英1996年電影
紅柿子 劉若英1996年電影
新喋血雙雄 劉若英1996年電影
今天不回家 劉若英1996年電影
美麗在唱歌 劉若英1997年電影
徵婚啟事 劉若英1998年電影
夜奔 劉若英1999年電影
新十字街頭 劉若英1999年電影
候鳥 劉若英2000年電影
雙瞳 劉若英2002年電影
20 30 40 劉若英2003年電影
天下無賊 劉若英2004年電影
生日快樂 劉若英2006電影
心中有鬼 劉若英2007電影
全球熱戀 2009
隱婚男女2010
星空2011
極速天使2011
8. 劉若英演過哪些電影
1994年參演電影《我的美麗與哀愁》 1995年金馬獎「最佳電影主題曲」 第四十屆(1995)亞太影展 德國柏林國際影展「影片大觀」觀摩單元 加拿大多倫多國際影展
1994年應世界展望會之邀為「飢餓三十」之心
1994年參演電影《少女小漁》 (扮演:小漁)1995年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 入圍1995年第三十二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95 第40屆亞太影展「最佳影片」、「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女主角」、「最佳音效」、「最佳編劇」 1996 比利時根特影展「國際影評協會獎」
1995年拍攝「LUX定型液」廣告
1995年參演張艾嘉執導電影《今天不回家》(扮演:陳斯琪)1996 亞太影展「最佳編劇獎」
1995年參演電影《南京1937》
1996年客串《紅柿子》1996年第33屆金馬獎入圍「最佳美術設計」
1996年參演英國電視劇"CRAKER"(飾演Su Lin Tang)電視劇的演出
1996年參演電影《新喋血雙雄》(扮演:劉美英)
1996年參與廣告『LUX亮麗發雕』演出
1996年成為台灣流行服飾"SODA"廠牌代言人
1996年參演電影《飛天》(扮演:小豆娘)1996第三十三屆金馬獎「最佳造型設計」獎
1997年參加台灣世界展望會,為國際兒童認養活動遠赴獅子山共和國
1997年參與兩岸三地電視劇《日落紫禁城》的演出 (扮演:上官吟兒)
1997年參演林正盛執導電影《美麗在唱歌》(扮演:陳美麗)1997年東京國際影展最佳女主角(與曾靜同得)1997年康城影展法國媒體評論界「金棕櫚樹獎」
1998年參演舞台劇《花季未了》
1998年參演電影《徵婚啟事》(扮演:杜佳真)入圍第三十五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獲頒評審團特別大獎 1999年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 1998年台北國際電影節年度最佳演員 2000年巴黎電影節特別表揚獎(Press Award - Special Mention 1999年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最佳編劇」、入圍「最佳影片」
1998年金馬獎入圍「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編劇本」 2000年巴黎電影節特別表揚獎 (劉若英) 1999年第十二屆新加坡國際影展 1999年第五十二屆法國戛納國際影展「一種注目」單元 1999年第三十五屆美國芝加哥國際影展 1999年第四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1999年第四十四屆亞太影展最佳編劇獎 2000年第二十九屆荷蘭鹿特丹國際影展 2000年第二屆菲律賓馬尼拉國際影展 加拿大多倫多國際影展 印度加爾各答影展 義大利貝沙洛國際影展
1999年參演電視劇《新十字街頭》(扮演:楊少)
1999年參演電影《夜奔》(扮演:瑋英兒)入圍第四十六屆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 2000第三十七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戴立忍)、「最佳音效」(湯湘竹、杜篤之)提名 2001第四十六屆亞太影展「最佳音樂獎」(鮑比達) 2000第三十六屆美國芝加哥國際影展 2000第五屆韓國釜山國際影展A Window on Asian Cinema觀摩單元 2000第二十屆美國夏威夷國際影展 2001香港同志影展開幕片 2001第十一屆日本福岡亞洲影展華語電影專題觀摩單元 2001第十五屆瑞士佛瑞堡國際影展長片觀摩單元 2001第三屆法國杜維爾亞洲影展亞洲影片觀摩單元 2001捷克卡羅威發利國際影展「另一種觀點」觀摩單元 2002澳大利亞Mardi Gras影展
1999年參演電視劇《住在十字架里的母親》獲得第35屆金鍾獎最佳女主角
1999年擔任新年跨越1999迎千禧年受邀人
2000年拍攝「味全優酪乳」廣告
2000年參演〈公視〉電視劇《人間四月天》(扮演:張幼儀)2000年1月播出後引起極大回響,之後在台灣公共電視、台灣超視、台灣台視、中國中央電視台、香港亞視播出
2000年參演電影《候鳥》 (扮演:方寧)2001第二十一屆美國夏威夷國際影展
2000年跨年「迎接21世紀」之受邀星
2001年擔任」SHISEIDO 「化裝品代言人,一並拍攝「優白凈光粉餅」廣告
2002年參演電視劇《粉紅女郎》大陸劇名《粉紅女郎》(扮演:方小萍(結婚狂))
2002年參演電視劇《似水年華》(扮演:英小姐)
2002年參演電影《雙瞳》(扮演:清芳)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2002第五十五屆法國戛納國際影展「一種注目」觀摩單元 2002第七屆韓國釜山國際影展開幕片 2003國民戲院「這個夏天台『台』風影展」 美國舊金山國際影展
2003年參演電視劇《她從海上來---張愛玲傳奇》大陸劇名《上海往事》飾演張愛玲。
2003年參演電視劇《雙響炮》(扮演:SHERRY(雪莉))
2004年參演電影《20 30 40》(扮演:想想)30部份的故事原著為劉若英 2004第四十一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楊湘、李心潔)提名 2004德國柏林影展國際競賽單元 2004第九屆韓國釜山國際影展「亞洲之窗」觀摩單元
2004年參演電影《天下無賊》(扮演:王麗)中國第五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 香港第十屆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 中國第二十八屆百花獎最佳女主角
2005年中國影評人協會「十大華語電影」 2005年第四十二屆台灣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 2005年第五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 入圍「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新演員」 2005年傳媒主編推薦大獎-「年度傑出電影」 2005年第十屆金紫荊獎「十大華語片」、「最佳女主角」,入圍「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 2005年第廿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入圍最佳亞洲電影
2006年參演電視劇《新結婚時代》 (扮演:顧小西)
2006年參演電影《生日快樂》(扮演:吳小米)劉若英原著短篇小說「Happy Birthday」改編 入圍第二十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2007香港金像獎入圍「最佳女主角」、「最佳編劇」、「最佳電影主題曲」
2006年參演電影《心中有鬼》(扮演:三三)2007金馬獎「最佳女配角」,入圍「最佳攝影」
2007年參演電影《連環局》(綁架)(扮演:何婉貞)入圍第十二屆香港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 入圍第二十六屆大陸金雞獎最佳女主角 入圍第四十四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入圍第二十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2007年參演電影《黑爸爸》(更名為《一個好爸爸》,又叫《我們這一家》)(扮演:陳美寶)2008金馬獎,入圍「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
2009年參演電影《熱辣辣》(更名為《全城熱戀》。導演:夏永康、陳國輝。合作演員:張學友、吳彥祖、大S、謝霆鋒等
9. 劉若英的電影
香港電影;徵婚啟事
又名: The Personals
導演: 陳國富
主演: 劉若英 / 王朝明 / 伍佰
上映年度: 1998
製片國家/地區: 台灣
imdb鏈接: tt0212423
劇情簡介:
杜家珍是一家大醫院的眼科醫師,她在報紙的分類廣告中刊登了一則徵婚啟事。
杜家珍其實是陷入了一段痛苦的畸戀中。她的男友有婦之夫,已經失蹤了一百多天。這些天來,她只要想到,就會打電話到他家,叫著他的名字,在答錄機里留下她的心情。這些心情,很多是她日復一日面對眾多徵婚男子的喟嘆,但更多的是對過往情傷的記憶。
廣告登出後,她一天平均要見三四個的應征者。這其實是一個令人疲累的過程。各種各樣的人都會出現在杜家珍的面前。像是那個香煙檳榔不離口的王朝明,對她來說就是個怪角色。月入三萬多,一心想買房子,而且第一次面談就要求女方嫁給他。又或者那個堅持要幫她試穿鞋子的餐廳經理,還是滿口日本A片經的房地產經紀,都遠遠超過她過去的生活經驗所能想像。
逐漸的,杜家珍的徵婚歷程像是一個怪異的記錄,記錄著這社會中單身男子的面貌。有時候家珍會覺得自己更像是一個偷窺者,她偽稱自己姓吳,也不說是醫生,只是用徵婚做餌,聆聽著這些寂寞男子的內心秘密。
周六下午,她誰都沒約,逛到了日月光傢俱城。她碰到了大學時敬愛的老師,羅教授。羅教授客氣問她近來可好,她竟愣著答不出來。「你怎麼還沒結婚?」羅換了角度問她。家珍回說,她已在積極的尋找對象,但是自己的心門還沒打開,還找不到竅門。但是她會努力的去找。
羅教授長得又壯又胖,留了一臉絡腮胡,是個很好玩的老師。他跟家珍就這樣聊了一個下午。家珍表明了自己的窘境,徵婚也不過是一種逃避。但怎麼樣好像也逃不掉上一段感情的牽絆。羅教授說了些安慰的話,但是最重要的是,他說,人要「選擇自己所能承受的」,慾望的壓抑既然無法逃避,便要努力的超脫自己。就像他自己,從小發現自己愛男人,但還是選擇過最平凡的生活,遵循社會的期待,結婚生子。
日子還是如此荒誕的往前進行著。家珍仍舊懷抱著漂浮的期待,每天應付著那些來來去去的應征者。這些人有老有少,有女扮男裝的,有拉皮條的,也有隻是來推銷防身器材的。
難道說只有這些欠缺社會認同的人,才會無聊到以徵婚來發泄自己嗎?當然不是。我們也可以看到,像教書的余先生,還是買賣樂器的俊霖先生,其實都是誠懇本分,條件也不差的。余先生的年紀稍大了一點,四十五歲,人也有點怪僻,但他的誠意倒是挺動人的。他直盯著家珍說出他為什麼那麼一把年紀了才來徵婚:我以前不想結婚是因為我覺得生命很脆弱,就是說,生老病死,我很不能忍受。假如我老婆、我孩子、我的親人,老了、病了、死了、分離了,我覺得會傷心,所以我覺得很殘忍。那我現在年紀比較大了,比較改變了,可以承受這些東西了……
這些話家珍聽了是很受用的,余先生似乎替大多單身男女說出了他們潛藏在內心的秘密。至於樂器先生的例子就更有趣了。他一臉草莽,留了一頭長發,講話細聲腆見,完全與造型不符。家珍鼓起勇氣跟他約了一次會,結果被他帶去打彈珠台。看著他專注打彈珠的神情,家珍突然覺得自己離他好遠好遠。
她那一天回家,循例打電話給音訊全無的吳先生,她對著答錄機留下:「……我是不是應該乾脆承認,這樣是找不到對象的,我只是在轉移自己的注意力,轉移你帶給我的痛苦……」。家珍的自覺讓她可以在痛苦的時候稍稍的置身事外,但是也使得她在需要孤注一擲的時候難以投入。一直到一表人才的陳先生出現。
陳先生出現在家珍幾乎已經完全放棄希望的時候。他坦承自己做過牢,因家中的債務,做了一年多的牢。家珍喜歡他的坦誠,喜歡他的笑,之後跟著他去釣蝦,跟了他上床,結果躲在浴室里哭得死去活來。她又想到了舊愛吳先生,想到了她曾經懷有的孩子。想到自己那麼不情願地把小孩拿掉了,而竟日沉淪在悔恨孤寂之中。陳先生聽著她歇斯底里的哭泣聲,穿了衣服悄悄的走了。他喜歡這個女人,但是他實在搞不懂
最後來應征的是一個拄著拐杖,帶著墨鏡的人。他是個瞎子,天生視神經萎縮。人家跟他說了啟事,他好玩的打了電話,結果他聽出那是幫他看過眼睛的杜醫師。但是杜醫師為什麼自稱自己是吳小姐呢?這一點家珍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她偽裝太久了,都忘了自己當初動機為何。不過瞎子給了她很大的震撼,一方面揭穿了她的身份,另一方面提醒她,隱藏自己的人是找不到真感情的
她回到家,打算留下最後一通錄音。她說,她要停止徵婚,這種躲在暗處偷窺的行為讓她感到害怕。這時話筒彼方傳來「喂」的一聲——是吳先生的太太。
吳太太其實一直躲在答錄機的一旁聽著杜家珍的每一通留言。家珍窺看著那些無聊的徵婚男子,而吳太太則窺聽著家珍扭曲的心聲。吳太太終於拿起電話,是要告訴她,「你不用再打來了」。事實上,她先生不是不回她電話,而是已經在空難中死亡了。她自己的忿恨不平,在一通通家珍同樣苦痛無奈的留言中,得到了奇異的撫平。她不忍心再讓家珍在黑暗中如此掙扎,也就鼓起勇氣拿起了電話。
家珍哭得更傷心了。吳先生的死是解脫,還是最後一絲希望的幻滅?她能不能從此放開心胸去接受其他男人的感情,還是更跌入悔恨自閉的囚籠中?最重要的,以醫治眼疾為專業的她,是要選擇張開自己的眼睛,把目光放遠,還是仍舊視而不見,躲在無垠的黑暗中?
10. 天下無賊的結局是什麼
王薄為保護傻根的錢與黎叔交手不敵,臨終時意欲驚動警察,並發簡訊給王麗,安慰她沒事。黎叔最終被捕王薄的走了的五個月後,警察告知了王麗王薄的死訊。
《天下無賊》改編自趙本夫的同名小說。《天下無賊》是馮小剛在抒發一個夢想,一個理想主義的作品,是兩個賊失去了理想家園,但在一列火車上又找到了自己的本性。
王薄為了保住傻根內心最後一點的純凈和信仰,在與黎叔的拚死搏鬥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馮氏喜劇在這一刻,得到了主旨的升華。
劇情評價
影片表現的一個有情有義、浪子回頭的故事,是人性中善與惡的一次又一次的正面交鋒,是沉睡心靈深處的良知被喚醒,並以血的代價尋找心靈家園的一次長途跋涉, 是一趟重建人類尊嚴的艱苦旅行。
影片里到處是賊,而淳樸敦厚的農民傻根卻願意相信「天下無賊」。這是一個多麼易碎的好夢,一個多麼容易破滅的理想。
而正是這種痴人說夢的境界,最終改變了 兩個盜賊——王薄和王麗的命運,重新作出了他們的人生抉擇。 你可以不相信「天下無賊」,但你不能夠懷疑善良和真誠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