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介紹一下影片《我的父親母親》
【片名】The Road Home
【譯名】我的父親母親
【年代】1999
【國家】中國
【類別】劇情/愛情
【語言】普通話
【字幕】外掛英/法文
【評分】7.5/10(1,671 votes)
【鏈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235060/
【導演】張藝謀 (Yimou Zhang)
【主演】章子怡 (Ziyi Zhang)
孫紅雷 (Honglei Sun)
【簡介】
初戀的回憶,是人生中最美妙的感覺,而當生子的父親已經過世,年邁的母親講述她夢系魂牽的初戀時,生子不但體味到那初戀情愫的凄美動人,甚至還分明讀出對美妙人生的執著追求……
母親乳名招娣,年輕時是遠近聞名的美人,不僅心靈手巧,而且勇敢地成為十里八鄉第一個自由戀愛的女孩,她暗戀上生子的父親--一個淳樸幽默的青年教師,她以家傳的青花大碗為記號,給心上人花樣翻新地送最好吃的「派飯」;她通宵達旦織出最艷的「房梁紅」裝點他的教室;為了聽到他的朗朗讀書聲,她不惜繞遠路去擔水;為了引起他的注意,她每天在送學生的路邊等著他。
終於,招梯的美麗和誠摯打動了青年駱老師的心,他們很浪漫又很傳統地相愛了。一隻塑料紅發卡就是他給她的愛情信物,然而,就在心靈剛剛撞擊的那一刻,悲劇降臨了:駱老師莫明其妙被打成右派,招娣特意為他做的晚飯蒸餃子沒吃上,就被帶走了。她瘋了一般,懷揣蒸餃沿路追趕,人摔倒了,蒸餃爛了、青花碗也碎了……
技藝精湛的鋦碗匠鋦好了青花碗,卻彌合不了姑娘破碎的心靈,招娣決心拖著病弱的身體去遠行尋找初戀情人,瞎媽媽的淚水阻止不了招娣的決心。她瞞珊上路了,卻昏死半途,被路人送回,執拗的招娣掙紮起身還要冒死去尋覓。恰在此時,駱老師意外地來了,她躺在病床上,大滴的淚珠從她美麗而又憔悴的大眼睛中盡情地滾落。
他再也沒有離開她,兩個人一愛就是四十年,相儒以沫,心心相印。
丈夫的葬禮後,年邁的招娣在悲慟中又聽到了世界上最好聽的聲音,那是駱老師自編的「識字歌」——人生在世、要有志氣、讀書識字、多長見識……招娣沿著當年的小路向學校走去。教師里,她的兒子駱玉生像當年的駱老師一樣,以淳樸、清朗、穿越時空的聲音在教孩子們讀書。頓時,兒子和丈夫的身影在她眼中置化,在她眼前,又出現年輕盈巧的招娣穿著碎花紅襖雀躍在讓她走不完初戀的那一條小路上。
2. 我愛我的爸爸媽媽
你好樓主,很高興為您回答問題,如有不足望請諒解!!1.我的爸爸媽媽為了養育我,付出了很多很多。我愛我的爸爸媽媽,就像爸爸媽媽愛一樣。 聽媽媽說,她從懷上我兩個月就開始嘔吐,每次吃完就吐,但為了能孕育健康的我,她吐完還吃,吃了又吐,就這樣整整吐了兩個月。她的體重從原來的八十五斤降到七十二斤。許久不見媽媽的人見了就說:「你老公沒飯給你吃呀?」弄得我媽媽哭笑不得。
我生下後一個月,總是白天睡覺,晚上哭鬧,而且總要人抱,沒人抱就一直哭。爸爸媽媽心疼我,只好輪流抱我。爸爸因工作經常不在家,這個擔子就落在了媽媽肩上,有時差不多抱到天亮,累得媽媽手腳像斷了一樣。一個月下來,我媽媽的體重只剩下七十六斤了。當我知道這些的時候,我的鼻子酸酸的。
記得讀一年級的時候,我非常想學模特。可是家裡確實沒有多餘的錢讓我去學模特。爸爸媽媽為此很內疚,他們加倍努力地工作賺錢。一年後,我家的經濟剛有好轉,爸爸媽媽就送我去學模特。我參加了兩次模特大賽,爸爸媽媽都為我訂做了漂亮的服裝,一共花了三千多塊錢。令我爸爸媽媽高興的是,我在模特比賽中獲得了一個第一名和一個銀獎。
爸爸媽媽是如此的愛我,只要是對我有益的,他們總是想盡辦法滿足我的願望。我該如何報答爸爸媽媽的養育之恩呢?我現在一定要好好學習,幫爸爸媽媽多干點家務,長大了要找一份好工作,賺多點錢,給爸爸媽媽買他們想要的東西。
親愛的爸爸媽媽,我一定像你們愛我那樣愛你們。2.今天,庄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項特殊的作業:對爸爸或者媽媽說一聲「我愛你」。
回到家,寫完作業後。我就一直在房間里沉思:到底是說還是不說呢?正當我猶豫不決的時候,往事又浮現在眼前:
那天下午下著暴風雨。放學了,因為我沒帶雨傘,媽媽卧病在家,不可能來接我,我只好在學校門口避雨,等雨小一點再回家。可等了十多分鍾,雨不僅沒小反而越來越大了。正當我准備回家時,突然看見了一個人向我走來。漸漸人影離我越來越近,啊!那不是媽媽嗎?只見媽媽來到我身旁,撫摸著我的頭「月月,沒事吧,有沒有凍著?」淚水濕潤了我的眼眶,媽媽生病了還冒著風雨替我送傘,自己的病毫不關心卻對我噓寒問暖,我一下投進了媽媽的懷抱:媽媽,我的好媽媽!
想到以前媽媽對我無微不至的關心,我終於下定決心了,一定要對媽媽說「我愛你!」
「呤——」門鈴響了,一定是媽媽回來了,何不乘機會說呢。於是我趕忙去給媽媽開門。媽媽見到我笑嘻嘻的說:「月月,你回來啦!作業做好了嗎?」
我說:「恩,寫好了。」
「那我去做飯了。」媽媽高興地拍了拍我的肩膀。
「媽媽,我有事對你說。」我見媽媽要走了急忙說。
「那你說呀。」
「哦,媽媽,我…我…我想對你說,我…那個…那個,我今天想吃牛肉。」我支支吾吾了半天,卻從嘴裡擠出幾句答非所想的話。
「想吃就說嘛,干什麼吞吞吐吐的,那我去做了哦。」
我急忙跑回房間,「啪」的一聲關上房門。責怪自己:哎,為什麼總是說不出口呢?不就是說「我愛你」嗎?我怎麼感覺這么難呢?不行,再不說就沒機會了。我趕忙從門縫往外看,媽媽正在炒菜,就在這時說吧。我像賊似的溜到媽媽面前,媽媽見我過來了就問「什麼事啊?」我低著頭紅著臉說「媽媽,我…我愛你。」媽媽摸摸我的額頭說「你沒事吧?是不是發燒了?」「沒有,媽媽,我愛你,是真心的。」我鼓起勇氣又說了一遍,只感覺心臟「撲通撲通」地跳,好像都快跳出胸口了。只見媽媽先是一楞,幸福的表情立刻溢上臉龐,媽媽緊緊地抱住我,激動的淚水溢滿眼眶「女兒長大了,也懂事了,媽媽真的太高興了!」
吃晚飯時,媽媽總是不停地夾菜給我吃,飯吃到一半,媽媽突然問我「你怎麼想起來說這個?」我說:「是老師布置的作業。」「哦,原來是這樣。」顯然,媽媽有一點失望。我連忙說:「媽媽,別這樣嘛,子女愛父母是天經地義的,對父母表達愛也是天經地義的,就算老師沒有布置這項作業,我想這句話我也會說的。」「真的?」「嗯」媽媽又一次抱緊我。
晚上,媽媽翻來覆去,激動的難以入睡,而我卻早早的進入了夢鄉 3.周五,老師突然布置了一項作業,要對自己的爸爸媽媽說一句:「我愛你們。」天哪!這項作業對我來說簡直是比登天還難,我該怎樣完成呢?
回到家以後,我寫了一會作業,爸爸媽媽就回來了。我慢悠悠的走到他們面前,遲遲不好意思開口,媽媽見我的臉和西紅柿似的通紅通紅的,關心的問:「楠楠,你怎麼啦?」「我......我......沒什麼,我寫作業去了。」我急忙跑回房間。回到房間,我氣憤的把自己扔在床上,一邊抱怨老師的作業,一邊想著解決這項作業的方法。
吃晚飯時,我一邊吃,一邊想這個問題的答案。只吃碗里的米飯,一點菜都沒有夾到碗里。媽媽看到我愁眉苦臉的樣子,擔心的問:「楠楠,你怎麼啦?」「沒......沒什麼。」我盡可能的保持冷靜,可還是讓媽媽看出來了:「你是不是有什麼心事,說出來我和你爸爸一起幫你。」「我......我......。」這時候,我感覺自己的嘴巴上像是被膠水黏上了一樣,有話說不出。「快說呀,有什麼心事?」媽媽急切的問道。「爸爸媽媽我愛你們!」說完之後我長長地呼了一口氣,終於說出來了。爸爸媽媽聽了以後非常驚訝,之後兩人一對視會心的笑了。
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話,卻表達了我對爸爸媽媽的愛!
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4.爸爸媽媽對我的愛是在炎熱的夏夜裡,悄悄地給我扇扇子;是在我孤立無助的時候,無私地幫助我。 記得有一天早上,我在家吃早飯,吃的是我最喜歡的面條加雞蛋!一眨眼,美味的荷包蛋就消失在我嘴裡,我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味呢!我一眼就盯上了媽媽碗里那誘人的雞蛋,可我又不好意思問媽媽要。就在我欲言又止的時候,剛坐到桌旁的媽媽好像一下就看出了我的心思,和藹地對我說:「兒子,你是不是還想吃雞蛋?媽媽的雞蛋給你好了。媽媽今天不想吃雞蛋。」我知道,媽媽不是不想吃,媽媽是愛我!
還記得有一天晚上,我吵著要爸爸幫我下載「冒險島」游戲,爸爸馬上拒絕了。這個游戲很大,而且爸爸對我玩游戲是嚴格限制的。我失望地上床睡覺了。半夜我起來上廁所,突然發現爸爸正在幫我下載「冒險島」!我悄悄爬上床,看到爸爸辛苦的樣子,忍不住流下了眼淚……要知道,那是感激的淚水啊!
又記得那天下午,我從學校回家時,忘了把語文書帶回來。到家裡要做作業是我傻眼了,沒敢跟爸爸媽媽講。等到爸爸檢查我的作業時,露餡了。爸爸噼里啪啦把我說了一通,對我一再犯這種錯誤很是惱火,而對我沒有及早坦白這件事更不高興。那時已是晚上八點多了,明天的作業怎麼辦?我有點後悔了!一轉眼,爸爸不見了。等爸爸回來,已是一個多小時過去了,爸爸手裡多了一本嶄新的語文書。原來爸爸跑了3個書店去幫我買書去了。我是又後悔又感動,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5.我愛我的媽媽,盡管,我愛媽媽並不比媽媽愛我的多。
年幼時,我總覺得媽媽冷如冰霜,那麼冷酷、嚴肅,讓我在大熱天里都覺得寒冷。
那是一個寒冷的夜晚,在這樣一個風雨交加的日子裡,人們沒什麼緊要的事,一般都不願意出門。不知道怎麼的,我突然發起高燒,全身都冷冰冰地,媽媽看見了,就二話不說,把我背到背上,把雨衣披到我身上,立刻往醫院的方向賓士而去,自己卻讓無情的大雨淋著……後來,我的病好了,而媽媽卻病了。
從此以後,在我眼裡的媽媽就猶如燒不盡的烈火,即使在冬天,也讓我暖如春風!
啊,偉大的媽媽,您教會了我許許多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友誼是需要維護的,失敗只是短暫的……
母親的白發是她為我們操勞的見證。每根白發不僅是歲月的烙印,更是她牽掛的結晶。每根白發蘊涵著無限的偉大。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母親給我的恩情已如茫茫大海,無邊無際。在每次母親節時,我問您要什麼禮物,母親都會說:「只要你好好學習,長大成為一個對祖國,對人民有用的人,就是給我的最好的禮物。」
啊,媽媽,我愛您,是您給了我生命,是您陶冶了我的情趣,是您引導了我踏上人生的旅途。沒有您,就沒有我的一切。在我受傷的時候,是您用溫柔的手挽平我的創傷;在我享受快樂的時候,您卻偷偷地躲在一邊,以慈母之心悄悄地與我分享快樂;在我消沉的時候,是您用耐心認真地開導我,要我做一隻敢於在暴風雨中飛翔的雄鷹;當我驕傲的時候,您嚴肅地告訴我,驕傲的孔雀永遠飛不高。
媽媽,我願做您做您綠蔭中的小鶯,小鶯啾啾,傳遞著心聲;媽媽,我願做您樹幹上的雙眼,同根相連,傾訴著深情;媽媽,我願做您童話里的小精靈,神奇幻想,牽動著思念!
媽媽的愛,像一條長河。它恬靜,泛著微微的漣漪;它清澈,看得見河底的塊塊卵石;它輕柔,如春風送我前行!
媽媽,讓我站在高崗上大聲呼喊:「媽媽,我愛您!」如果還有什麼疑惑或其他疑問歡迎補充問題或追問,我將耐心為您解答
3. 求《我的父親母親》影評,1000字
———賞析《我的父親母親》
在跨越新世紀的時候,張藝謀導演為我們奉獻出了一部感人至深的,融唯美主義與浪漫主義於一體的「詩電影」——《我的父親母親》。愛情是人類永恆的主題。海明威曾說過:「世界上只有愛情和戰爭值得一寫。」法國著名導演克勞德·勒盧什說:「我認為世界上只有愛情值得一拍。」初戀是人生最美最難忘的記憶,或美好或憂傷。雖然現代人對愛情的看法和觀點有了很大的改變,但是那種純純的愛情還是很多人都嚮往的,特別是每個人的初戀。在我們八十後的這一代人里,已經很少有這種愛情了。張藝謀導演在世紀之交用懷舊的姿態向我們這一代講述了自己父輩那個年代的愛情。那個年代已經結束,隨之那種愛情也不復存在。在對時代進行緬懷的同時,又是對古典愛情的一次情祭。
本片先在2000年的第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評委會大獎「銀熊獎」。隨後又在國內外獲獎無數,再多的獎項也比不上我們對他的喜愛。《我的父親母親》向大家講述了一段純粹的、純朴的、純真的、純情的愛情故事。影片一直在頌揚這種愛情,情祭這種愛情,質疑和反省現代城市文明。其中又包含著尊師重教的主題,為鄉村教師唱響贊歌。
兒子在城裡工作,接到父親的死訊,回家奔喪。奔喪期間,兒子充分感受到了純朴的鄉情和母親對父親深摯的懷念,讓兒子想起了聽說過的父親與母親的愛情故事:年輕時母親是村裡的美人,與來村子教書的年輕老師——父親,一見鍾情。母親用家傳「青花瓷碗」為記號,為心上人送最好吃的「派飯」,通宵為他織「紅」,每天聆聽他的朗誦聲,偷偷看他送學生放學……父親和母親相愛了。然而父親被打成「右派」被帶走,母親就一直在回村子的路上等待父親回來……
影片採用了時空交叉式敘事結構,分為現在、過去、現在再到過去。表現現在已過去分別用了黑白與彩色的畫面。人們在彩色的過去時畫面中追懷,在黑白的現在時畫面中感傷。第一段現在時主要講了父親離世後,母親對父親這種40多年不變的愛情。第二段現在時著重與子輩與父輩的親情,鄉親對父親的敬畏之情。中間的彩色大段落是對年輕時父親母親純真偉大的愛情故事的歌頌。這一大段落又可以分為四小章,講述著父親與母親的愛情歷程:首先是相識,其次是暗戀,然後是相愛,最後是等待。四個章節就像四段樂章為愛情奏響贊歌。影片處處透露出「情」字,又被「愛」包圍著。
影片中的場景選擇在了一個自然的、未受污染的、與世隔絕的北方村莊。這里有廣闊的田野,起伏的土丘,大片的白樺林,蜿蜒曲折的小路,成群的牛和羊,又有純朴善良、尊師重道的鄉親們,還有彷彿是美與愛的化身的主人公——我的父親母親。母親招娣是這個村子裡最美的姑娘,純朴勤勞善良,與失明的外婆相依為命。純情的母親對來村子教書的父親一見鍾情,開始時羞澀於愛情的表達,以一種最純朴的方式——為心愛的人做最好吃的「派飯」,傳遞著暗戀之情,又通宵為他織「紅」,為了聆聽他的讀書聲繞道前井打水,偷偷看他送學生放學……後來母親終於與父親在小路上邂逅,母親已經忘乎所以。在第一次打水中,母親勇敢地邀請父親到家裡吃「派飯」,這樣父親與母親相愛了。向張藝謀的其他影片中的女性一樣,母親有著對愛的執著、勇敢、堅定、狂熱。在父親被打成「右派」送走後,母親執著地追逐送「愛情之餐」;堅定地不畏風雪等待愛情;狂熱地帶病去縣里找父親。母親的這種勇敢自由戀愛在村子裡開了先河,可以說是轟轟烈烈。父親是文明知識的代表,在父親身上透露著博大的愛——愛文化,傳播文化,教書40於載。面對母親愛的付出,打動了他的心,與母親相濡以沫,一愛就是40多年。父親培養兒子讀師范,繼承知識文化的傳播。我們最後看到兒子傳遞著這種愛,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
《我的父親母親》的英文名叫做「THE ROAD HOME」,回家之路。影片也在不斷地強調這路。這是怎樣的路?村子與外界連接的路,父親送學生放學的路,母親與父親第一次邂逅的路,母親追逐父親的路,等待父親歸來的路,抬棺要走的最後一段路。它一直蜿蜒著,起起伏伏,百折曲回。這路又是父親與母親的「愛情之路」,它見證了父親與母親的愛情,又象徵了父親與母親愛情的曲曲折折。
在影像方面,張藝謀與侯詠的合作可以稱得上是完美。在唯美的充滿意境的詩化的鏡頭中,處處氤氳著溫暖與生機。
在表現年輕母親的時候,鏡頭絕大多數用了特寫景別。把母親第一次見到父親那種少女懷春的心境,充分流露出來。母親在不遠處望著送去的「派飯」,是否到了父親的手裡,那種對心上人的關愛,純朴的愛情表達方式,通過特寫讓我們認識了母親的純情。母親每次看父親時的那種靦腆,聆聽父親讀書時的享受,母親年輕時的美貌、朝氣,都在這些特寫中一一展現。
影片中還出現了許多運動鏡頭。母親在山間、在田野、在林中奔跑追逐的鏡頭,是影片中最多最美,也是最具動感的鏡頭,有著自然的生命蒸騰出來的氣息,還有著一種對愛情狂熱的追尋。影片中主要出現了七次母親奔跑。第一次是在母親初見父親,兩個人的視線相遇後,母親少女的心被觸動,歡騰的像小鹿般奔跑在路上。第二次,母親在一片金黃的白樺樹林中偷看父親送孩子放學時的奔跑,這時的動作被慢放,在母親的主觀與客觀鏡頭交叉剪輯中,我們看到了母親的那種執著、靦腆的暗戀。第三次出現在父親離村後,母親追逐父親的馬車而去,這也是最激烈的一次奔跑,代表愛情信物的「青花瓷碗」打碎了,「愛情之餐」蒸餃掉在了地上,連父親送給母親的定情信物「紅發卡」也跑丟了。這段奔跑我們可以稱它為「奔跑沖突」。最後,「青花瓷碗」補好,這象徵著破鏡重圓,並且暗示父親與母親可永世不再分離。「紅發卡」也找回,象徵著愛情只有靠自己才能找回,也終究會找回。第四次奔跑是父親走後,母親相思中感覺聽到了父親的讀書聲,就立刻奪門而出,跑向學校,這種等待愛情的焦急心情充分表露。那麼接著就有了第五次,母親的行為感動了上蒼,父親為看病中的母親偷偷回來,母親大病初癒得到消息立刻跑向學校,我們看到母親身體虛弱跌倒了爬起來再跑,這種急切興奮的心情又有主題音樂的烘托,我們都為之動容!第六次是年老的母親又聽到了熟悉的讀書聲,我們似乎看到了母親像年輕時一樣奔跑起來。最後一次出現在影片結尾,是第一次奔跑的重復畫面,我們彷彿又回到了那個年代,來到了父親與母親愛情的開始。
影片用黑白和彩色將過去與現在很好的隔開,彩色的過去表達了過去時光的美好、五彩繽紛,對父親與母親愛情時光的贊揚。現在為黑白,帶上了父親死後的悲涼,又襯托出了過去美好的彩色。在彩色畫面部分,色調上處理成暖調,透露出這種溫馨與生命的朝氣。畫面色彩絢麗豐富,黃綠色的田野,金黃的白樺林,白色的樹干與羊群,湛藍的天空,深藍的棉衣,還有服裝上各種細小的色彩。影片還是著重突出了紅色,這次紅色成了愛情的象徵,紅圍巾,紅棉襖,紅布,紅發卡,紅剪紙。紅色在片中還流動起來,母親的每次奔跑都是紅色在流動,更增添了這奔跑時的動感。
光線又賦予畫面活力。年輕母親總是被一團黃色暖光包圍著,顯得那麼嬌美可愛,朝氣蓬勃。室內場景「暗—亮—暗」的影調布置,晨、夕黃色暖光籠罩下的大自然,無不顯現出一種和諧唯美。又有燦爛明媚的陽光不斷射入鏡頭,產生七彩光斑,這光斑又照襯著母親,既美化了畫面又使母親倍添少女的青春活力。樸素的美不是靠化妝而來的,是大自然最真實的光塑造得。
在影像的技術處理上,幾個段落應用了大篇幅的影像疊化。像在母親望著不遠處的「派飯」是否送心上人拿走時,一份份飯被拿走,又吃完送回的鏡頭不斷疊化,還有母親苦苦尋找「紅發卡」時在路邊等到父親回來時的疊化運用,都表示著時間的跨越,時間上的積累。在抬棺這段畫面的疊化,把這種送殯隊伍的氣勢表現出來,又把這種追念之情,對愛的回報、愛的頌揚抒發了出來,一種詩意的延續。
配合影響運用出色的音樂。用管樂奏出的主旋律貫穿於整部影片。語言對白少,而音樂運用多,使整個影片的抒情之意、詩化風格,完全烘托出來。情緒往往被音樂帶到最高點,沉浸在這種悠長感傷地氛圍中。這首由三寶作曲的主旋律音樂像極了《泰坦尼克號》裡面的主題音樂,中國的管樂的演奏不亞於蘇格蘭風笛的運用,再加上影片開頭,家中《泰坦尼克號》海報的出現,彷彿告訴觀眾這是中國版的中國人自己的《泰坦尼克號》,擁有同樣純真偉大的愛情故事。
影片的開頭以兒子「我」的第一人稱進行旁白敘事,把觀眾引入故事中。在黑白影響的現在時,兒子看著父親與母親合影的舊照片,想起了聽到過的父親與母親年輕時的愛情故事。接著轉場,黑白照片疊化成了彩色的小路的空鏡頭,完成時空跨越,主旋律音樂跟著想起,進行情調上的渲染。影片結尾,年老的母親聽到讀書聲跑到學校,是兒子在做父親生前的事兒,母親感慨萬千,這時年老母親的畫面與年輕時的特寫畫面疊化,我們彷彿又看到了少女時的母親,感嘆時光的流逝。兒子讀書聲又與父親的讀書聲重疊,這是穿越時空的交流,在子輩與父輩之間。鏡頭最後又把我們帶到了過去那個純真年代,母親看著父親送學生放學,愛情的主題與尊師重教的主題又一次得到升華。母親初見父親後的歡快奔跑的大遠景,最後奔跑定格。導演帶我們回到父親與母親愛情的開始,又是對那種愛情祭奠的開始。主題音樂又再一次響起,用了女聲氣音詠唱出來,把情祭的主題盡情渲染,把情緒推向高潮。
張藝謀說:「《我的父親母親》是一部講述愛情,家庭,親情的電影。一個純朴的姑娘愛上一個年輕的男人,一愛就是一輩子,他們的愛情很真誠…… 這是我第一次用詩意,浪漫,抒情和單純去表現一個時代中的愛情故事…… 而這部電影是舍濃郁而求單純。」是啊!我們就要這種單純,浪漫。我們嚮往這種愛情,不如跟著電影一起來祭奠。
摘自網路,僅供參考!
4. 電影(爸爸媽媽我愛你)是真實故事拍出來的嘛
是真實的故事,很感人!
5. 我的爸爸媽媽電視劇劇情介紹
應該是《我的父親母親》,而不是我的爸爸媽媽。該劇講述了上世紀70年代知青陳志與農村姑娘張翠花的一段頗具代表性的「中國式婚姻」跨越近30年的坎坷歷程,充滿對愛情與婚姻的思考。
張翠花演員陳小藝:性格直率、嗓門大的進城村姑,卻善良、勤勞,好打抱不平,絲毫不失美麗,為了追求知識分子陳志而大膽勇敢,最終如願以償的嫁給了心上人。
陳志演員辛柏青:溫和儒雅的下鄉知青,與家庭背景、成長經歷、生活志趣和理想追求都截然不同的張翠花陰錯陽差走到了一起。30年間,二人在柴米油鹽中摸爬滾打,在兒子的勸說下,最終坦然面對感情,選擇與張翠花和平分手。
第1集劇情:
「我爸」陳志下鄉6年,因為「我爺爺」歷史問題不清,遲遲不能回城。「我媽」張翠花是村支書的老閨女,能吃能幹。這一年,陳志成了先進典型,張翠花直截了當地向他表明了愛意,把定情鞋墊塞給了他,陳志不情願,但也沒推脫成。
翠花爸找到三喜嫂子做媒人,對陳志說娶了翠花,就能去上大學,陳志很為難,說考慮考慮。第二天,陳志答復老支書說願意娶翠花,於是老支書家熱熱鬧鬧地給兩個人訂了婚,翠花就送陳志回城了。陳志回到父母家告知二老上大學的好消息,父親過於激動,暈了過去。
6. 爸爸媽媽我愛你 觀後感 必須是500字
電影講的是一位叔叔的故事。他的父母為了他,一個人在火災中變成了瘸子,一個人為了他能重見光明,把眼角膜給了他,自己卻失明了。當得知兒子考上大學後,又要把房子賣了供他上大學,得知自己的條件會耽誤兒子找對象,又讓兒子說自己是個孤兒。。。。。。他的父母為了他,做了那麼多,然而當他想要回報父母時,父母卻已經不在了。
其實,正如電影中的兩位父母一樣,在我們的身邊,也有這樣的一對父母,他們為了我們,會付出他們擁有的一切。然而,作為子女的我們,確實身在福中不知福,總是在家不聽父母的話,總是認為父母對自己太嚴格了,總是嫌父母太羅嗦了。但是,你有想過嗎,我們的衣食住行全部來源於父母,是他們用自己的汗水換來的。回想一下,來自深夜的一聲咳嗽,是否叩醒你沉睡的心靈?你是否又聽到皺紋綻放的聲音?這就是我們那偉大的父母,當我們有一天長大,終於感受到父母對我們的愛,想要回報他們的時候,對我們最親的人,已不在身邊了。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意,更何況我們人呢?滴水之恩應當湧泉相報!我們應該懷一顆感恩的心去生活。去感謝那給我們生命的人,去感謝那給我們關懷的人,去感謝那愛我們勝過愛自己的人。
7. 寫電影《父母的愛》觀後感!速!急!
電影父母的愛觀後感
1
人們常說:「沒有母親的孩子像根草」。而我今天讀了《父親的愛》,卻感受到比母愛更深切的父愛的神聖與偉大。
小群是一個雙目失明又失去了母親的苦孩子。可他的父親卻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照顧著他,讓他重新感受到了世界的五彩繽紛和美好,然而,這位父親也是個雙目失明的人,這多麼讓人震驚啊!
是呀,在人們的想像里,母親的愛是無微不至的。然而,在你成功的時候,總有一張合不攏嘴的笑臉;在你玩耍的時候,總有一個大朋友在陪著你玩樂;在你遇到困難時,總有一個焦急的臉龐在循循善誘地開導你;即便是在你無比驕傲時,也有一個人再把警鍾使勁敲響。這個人,便是我們的爸爸。
父愛是深沉的,父愛也是活潑的,父愛是一杯苦口的咖啡,味雖苦卻讓人回味無窮。這愛,處處都有,融入了純潔的空氣中;這愛,能使盲人從心裡擁有一雙眼睛;這愛,能讓沖向危谷的浪子重新回頭;這愛,你可以在一日三餐中細細品味;這愛,在你的每一絲記憶中都有珍藏……
這偉大的父愛,真是平凡而又不平凡啊!
2
看完《父母的愛》電影,我感到天下父母的愛都是非常感人的。
我的爸爸媽媽也非常愛我!我在父母的愛中一天天長大。
每天,他們都會為我做一桌子豐盛的飯菜。我聞著那很香的味道,就會迫不及待地想吃。於是,彈琴一完,我就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媽媽經常去超市,每次都會買回我愛吃的東西。爸爸下班回家,經常帶回我愛看的少兒書本。我知道,多看書我會變得更聰明!晚上我做完作業,爸爸媽媽都會幫我檢查,我不會的地方,他們就耐心地教我。爸爸媽媽還利用假期帶我去旅遊,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地一起看風景,玩游戲。在每一次遊玩中,我都能學到知識、學到本領。我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睡覺時皮膚會很癢。因此,爸爸媽媽每天都會幫我摸,直到我安靜地睡了。
我也愛爸爸媽媽!長大後我也要為爸爸媽媽做很多事。
看完電影,我對穆然姐姐非常同情,要是她沒生病多好啊!她很懂事,也很堅強。她生病了還堅持在病床上讀書學習。我要向穆然姐姐學習。
3
星期日我去電影院看了《父母的愛》。
電影里講的是一個十六歲女孩和病魔作斗爭的故事。 十六歲的張木然高考後不幸的上了癌症,期間,張穆然的肚子一直很痛。於是就去醫院檢查,檢查後張木 然的父親知道了自己的女兒得了癌症,而且是晚期,十分傷心,但還是決定不告訴女兒。
張穆然知道了沒有自暴自棄,而是用心的去計劃每一天,讓每一天都過得開開心心。她還勇敢面對死亡,勇敢面對病魔,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所有人敬佩。
我每次生病都不 感打針, 可林木然卻動了 那麼多的手術,可見他受了不少苦。可她依然很樂觀,不像一般的病人那樣鬱郁寡歡。他還總想著給家裡 省錢,不買那種幫助呼吸的機器,張穆然在他生前的兩個月里,過得很快樂,還做了很多意義的事情。
以許他面對的是死亡,但他在活著的時候很快樂,這樣就夠了。他都得了癌症,但她還 那麼堅強,而我們更應該堅強了,讓我們從現在起,好好珍惜生命吧。
【擴展閱讀篇】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
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
注意事項
一、要將重點放在一個「感」字上
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後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如一個同學在寫《一個獨生女的故事》觀後感時,先將整個故事從頭到尾講述了一遍,先寫張鳴鳴如何品學兼優,再寫張鳴鳴的父親突然去世,母親因承受不了這一打擊而重病纏身;接著寫張鳴鳴從自己學梳頭開始,怎樣擔負起繁重的家務,接受一個個嚴酷的考驗,然後寫她在社會的幫助下一天天長大。最後結尾時才寫到:我要向張鳴鳴學習,不被困難所屈服,從小要學做自己能做的事。針對這樣一篇結構的觀後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認真,記住了影片的情節,但從觀後感的文體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因全文只有最後一句「感」,雖然這句「感」的內容貼切,但文章沒抓住「感」這個重點,寫偏了,好像一篇電影內容簡介。我強調學生應以「感」為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大約占影片主要內容的四、五倍。文中適當引用影片內容,是為「感」服務的。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麼細致的描寫。觀看了《偉人愛迪生》後,我要求學生:誰能用最簡單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有個同學說:本片主要講述愛迪生從一個身無分文的打掃地下室的清潔工成長為一個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的過程;還有個學生補充說:主要講了他發明電燈的事,他給全世界帶來了光明。我將兩位同學的發言進行比較:前者准確些,後者只是無數發明中最突出的一項,並肯定他們能用簡短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然後讓學生抓住一點談自己的感受。如愛迪生刻苦鑽研的精神,不怕失敗的精神,敢於創新的精神等,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克服以敘述故事為主的毛病了,不僅突出「感」字,而且讀後能感人。
二、「感」是重點,不等於離開「觀」
有的同學寫觀後感,只是在開頭提一下「觀了某部影片後,大
8. 誰看過{父母的愛}這個電影。就是學校讓看的。誰能說一下大概內容。
這部電影講述了3個流浪兒被人收養,收養的是一農戶,這農戶把他們三個撫養成人,個個接受教育,成為棟梁.像這個農戶,他們雖然不是親生兒女,卻把他們當親生兒女來養.想想看,人群中有善意的人,愛護兒女的人還是不計其數的.
我非常喜歡電影中的男主角劉剛。他是個犯了錯誤能夠改正的孩子。剛開始,他不好好學**是去網吧、迪廳、歌廳,還跟人家打架,把媽媽都氣哭了;病危的爸爸看到劉剛的成績單,罵他沒出息,然後,爸爸就去世了。是媽媽辛辛苦苦的把劉剛養大。後來,媽媽又付出了很多很多,讓劉剛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他後來就非常努力的學習,考取了北京大學來報答媽媽,報答社會。
我也非常喜歡劉剛的媽媽。她為了讓兒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把家搬到了一個很遠的、陌生的城市,她也丟失了工作,靠給人家洗碗、洗菜賺錢來養活自己的孩子。為了能多賺些錢給孩子買校服和營養品,她主動要求加班,結果,給累病了。當她因搬一塊很重的鋼板而跌倒被送到醫院,劉剛抱著媽媽哭了...我看到這里也哭了....
我還記著有一個特別感人的鏡頭:當媽媽告訴劉剛說要搬離這個城市的時候,劉剛不想走,他說,這個城市有他的家,他的愛,可是,媽媽說,為了他的學習,必須離開,否則她就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劉剛抱著媽媽哭了,我的眼裡也湧起了淚花...
總之,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因為,它告訴我們:要好好愛自己的父母,做個好孩子,將來以優異的成績回報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