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銀行匪幫的美國動作片
英文片名:
Takers
中文片名:
銀行匪幫/劫匪
導演:約翰·盧森霍普John Luessenhop
編劇:Peter Allen / Gabriel Casseus / Avery Duff / John Luessenhop
主演:
伊德瑞斯·艾爾巴Idris Elba ....Gordon Jennings
保羅·沃克 Paul Walker ....John Rahway
馬特·狄龍Matt Dillon ....Jack Welles
海登·克里斯滕森 Hayden Christensen ....A.J.
佐伊·索爾達娜Zoe Saldana ....Rachel Jansen
克里斯·布朗 Chris Brown ....Jesse Attica
邁克爾·伊雷 Michael Ealy ....Jake Attica
T.I. ....Ghost
傑伊·赫爾南德茲Jay Hernandez ....Eddie Hatcher
喬納森·斯卡奇Johnathon Schaech ....Scott
瑪麗安·吉恩·巴普迪斯特Marianne Jean-Baptiste ....Naomi
類型:動作 / 犯罪 / 驚悚/科幻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片長:107 分鍾
上映日期:
2010-08-27
票價:40元人民幣 這群劫匪手法專業熟練,對於他們來說,銀行監控和保安都等於形同虛設,而警方更頭疼的是,他們作案多次,卻連絲毫線索也抓不到。戈登計劃趁在被警方抓獲之前,干最後一票然後收手。而警方也請來了經驗豐富的老辣警官傑克探長(馬特·狄龍飾),他意外得悉了戈登的計劃,因此精心准備了天羅地網,等待著戈登一夥的行動……
這是一出險象環生的貓鼠游戲:一夥訓練有素的銀行劫匪和經驗豐富的警察展開周旋、鬥智斗勇,上演一出又一出驚險刺激的街頭火拚和幫派內部的勾心鬥角。臭名昭著的犯罪6人團伙(劫匪成員分別由6名男星飾演:邁克爾·伊雷、克里斯·布朗、保羅·沃克、T.I.、艾德里斯·埃爾芭和海登·克里斯滕森)一直都讓警察非常頭疼——他們的每次行動都經過周密的策劃,進出銀行的行動就像上緊發條的鍾表,嚴密且從不犯錯。在多次作案後,他們沒有給警察留下任何可以追蹤的證據。近來,他們又瞄準了一次金額更大的搶劫機會,可是,這一回他們卻碰上了冷酷、彪悍的警探傑克·威爾斯(馬特·狄龍飾演),試圖打破他們2000萬美元的美夢。棋逢對手,反而激發了劫匪們的鬥志,他們堅信「只有肯下更大的砝碼,才能贏得更大的賭注」,和警察展開生死游戲,鹿死誰手終將揭曉…… 《銀行匪幫》請來了前一陣新聞纏身的克里斯·布朗和T.I。就在去年,克里斯·布朗因為毆打女友蕾哈娜,被判6個月勞動服務,並受到各方譴責,形象大打折扣。這次能出現在電影中,和一批男明星比拼演技和魅力,對於克里斯的事業算是一個不錯的轉折點。談到他所扮演的角色,克里斯這樣形容:「這個人物做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一套,區別於他人。團伙里其他人相對更加保守。我就是喜歡他這種直接的性格。不過他虛偽的一面,也給其他人帶來不少麻煩,導致惡果。」所幸,克里斯的麻煩事並沒有影響影片的正常上映,到時候自然交給觀眾評論高下。
純爺們的江洋大盜
講述一群悍匪連環搶劫銀行,爆烈警探與其鬥智斗勇的警匪動作片《劫匪》,由約翰·盧森霍]普執導,保羅·沃克、佐伊·索爾達娜、海登·克里斯滕森、馬特·狄龍等影星聯合主演。在銀幕上,描述銀行劫案的電影並不鮮見,而且其中多有精品,例如《局內人》《熱天午後》《銀行大劫案》以及《黑暗騎士》的開場驚艷八分鍾,都是銀行劫案題材里的翹楚。提及這部電影的拍攝初衷,曾經擔任《針孔旅館》《燈紅酒綠殺人夜》《隔離區》《糾纏》等片的監制格倫·S·蓋納說道:「這部電影是一部講述警探和劫匪之間如何對抗的故事,當中劫匪搶劫銀行的戲份是最大的看點。當時我拿到本片劇本的時候,很快就被故事裡劫匪打劫銀行的段落而吸引。故事裡描述了一群非常專業的劫匪所面對的種種問題,他們搶劫銀行不光是為了錢,還有著某種目的,而且故事裡最讓我覺得出彩的地方是,對幾個劫匪掩飾身份,正常人的生活狀態也有著不俗的描寫。我希望這部電影成為銀行搶劫題材的經典。」
在這部電影里,伊德瑞斯·艾爾巴飾演的是江洋大盜的其中一員。自《美國黑幫》被觀眾關注之後,他近年來主演了多部話題電影如《搖滾幫》《嬰靈惡泣》《糾纏》,在前不久公映的《失敗者》里,他扮演了一位復仇心切的特工,拍攝中的漫畫改編大作《雷神》里,也有著他的精彩演出。對於這部新作,伊德瑞斯·艾爾巴說道:「這部電影里我是一個」壞人「,但觀眾肯定不會討厭我的這個角色,因為他很友善,很風度翩翩,特別是對待女性上面(笑)。這部電影是一個不那麼典型的警匪片,因為他描述匪徒的段落遠遠多過描述警察,因為這個故事是想講述這么一群身手了得的匪徒,他們的動機,還有他們在現實里的生活現狀。整個劫匪組織都由私下裡就愛舞刀弄槍的男演員們出演,和他們合作是一件非常爽快的事,尤其是在拍攝動作戲份的時候,我們都很賣力,場面看上去也相當震撼。」
花樣百出的銀行搶劫
曾經有很多電影反映過銀行搶劫以及各種各樣的巨額劫案,這部《劫匪》同樣也以搶劫戲份作為賣點,那麼在故事鋪排上究竟有著什麼樣的元素,使得主創對電影有著如此的信心呢?對此?演員出身,曾經演出過《黑鷹墜落》《奪命感應》《24小時》《CSI》等片的綠葉演員、本片編劇之一的加布里·卡瑟說道:「我們參考了過去的許多劫案題材的電影,並且和其他編劇一起分析這些電影里劫案的種種細節。我們當初定下的目標是,只要是其他電影里出現過的那些被觀眾牢牢記住的劫案的細節,就一定不能用在本片里,否則這樣觀眾根本沒法被影片所吸引,他們會知道,『啊,這樣的做法以前我早看過了,沒什麼出奇的啊?』。所以,我能保證一點,觀眾看《劫匪》,會對裡面的劫案感到驚訝,我們用了一種令觀眾意外的敘事技巧和故事設計,讓《劫匪》里的劫案乃至動作戲都有一種全新的感覺。」
對於這一點,導演約翰·盧森霍普也大為肯定:「可以說這部電影最吸引的人地方就是對劫案的刻畫,我們在製作的時候,曾經用偷拍的方式去拍攝影片的一些情節,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尤其是路人的反應,很真實,這是刻意去演很難達到的效果。當然,真正的打劫戲份還是沒有辦法這樣去拍攝的,不然如果真的被人當真,那麻煩就大了。」
導演十年磨一劍
約翰·盧森霍普雖然早於上個世紀末就出道,不過直到2000年他才正式執導電影《黑獄喋血記》,而後沉寂了十年,這次他選擇用《劫匪》來代表他在大銀幕上的復出。談及這十年來的經歷,約翰o盧森霍普顯得很是滄桑:「我並不是一個純粹的電影人,拍攝電影也並不是我的主業,在拍攝完《黑獄喋血記》之後,我做了很多事,但大多和電影無關,不過似乎是註定的,最終我還是決定重新將自己定位在一個『導演』的位置上,所以就有了這部《劫匪》。我喜歡這種警匪題材,我認為只要拍得好,這種緊張的對峙能讓觀眾很快入戲,所以這次我在《劫匪》里嘗試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目的是希望這部電影的情節不落俗套。」
談及這部電影的故事和演員,約翰·盧森霍普說:「這部電影對演員的要求是外形要有說服力,要有一種氣場,不僅是劫匪需要,警探也需要,他們要讓觀眾一看就明白,他是一個做事很專業的人。馬特·狄龍是這部電影里一個關鍵角色,他的角色是一名警探,他將和觀眾一起去解開整個故事的真相,完成角色的使命,而他扮演起這個角色來,很有說服力。整個故事離不開演員們的發揮,而我很慶幸自己能夠這么輕松就找到一群這么好的演員。」 《劫匪》是一個驚喜,這種環環相扣的警匪戲,比80年代廣受大眾歡迎的動作類型片多了一點適應21世紀潮流的人物刻畫和行為邏輯,顯然比那些高成本但頭腦更為簡單的大片更討人喜歡。
片中尤其值得圈點的是一場搶劫裝甲運鈔車的戲,集中體現了優秀的好萊塢動作編導們是如何巧妙把握觀眾心理的。
在行動之前,主要通過幾個方面來提高觀眾的預期。
首先是以對白帶出這是一次「偷天換日」式的計劃,《偷天換日》是偷盜類型的大片,而本片則相對較為冷僻,編劇顯然了解,欣賞此片的觀眾群中,必然有相當大部分看過《偷天換日》,自然也知道具體搶劫的操作法,讓觀眾產生了第一層的心理期待。
接著,不論是警方還是匪幫,都不厭其煩的在對白中提到,以及在道具中展示大量的爆炸用品,這又吊起了觀眾的胃口,他們迫切看到一個火爆的搶劫行動。
而到了搶劫當日,計劃進行的行雲流水,地上地下的配合,假扮交警的鎮定指揮,節奏一直緊扣觀眾心弦,隨著裝甲車越來越接近指定位置,觀眾的心也漸漸吊到了喉嚨口,他們毫不懷疑,期待中的場面幾秒鍾後就要出現了。
但隨即,編劇就開了一個大玩笑,一個典型的「計劃不如變化快」,但這個變化,又不似許多弱智電影,絲毫沒有侮辱匪幫或是觀眾的智商,的確是一個再自然不過的百密一疏。如此一來,爆破已響,但車子未墜,計劃橫生枝節。
但觀眾的失望情緒立刻被激烈的槍火激戰帶來的刺激掩蓋,而匪幫老大不斷發出「計劃取消」的指令,更是讓觀眾徹底改變預期,認為搶劫無望,轉而期待匪幫們如何逃脫,因為此刻雖然計劃失敗,但顯然比成功墜車所帶來的威脅大得多,對人物命運的擔憂能帶來同樣的張力,成功轉移了觀眾的注意力。
聰明的編導知道此刻觀眾已然進套,微笑著再次扭轉了劇情,而且並沒有給哪怕是最聰明的觀眾多少反應的時間。幾個利索的劫車鏡頭之後,裝甲車一如計劃的轟然墜落,恰如觀眾自己以忘記了不知因何原因被吊起的那顆心,在嗓子眼裡與此同時猛的落下,一個絕妙的延時刺激。但這還沒完,別忘了裝甲車有兩輛,所以,摔一輛是預期,摔兩輛,自然就是額外的驚喜了。
如果一開始就讓計劃順利執行,固然效果也不差,但加入一個轉折引發懸念,除了製造出更強的戲劇效果之外,應該還有如下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偷天換日》是投資巨大的影片,而本片的預算只有區區兩千萬,如果完全照搬場面,要製造出等量齊觀的視覺效果,恐怕有困難,二來,本片中匪幫的人物設計,也不是《偷天換日》中那種帶著一點喜劇色彩的瀟灑俠盜,而是各自面對著種種苦惱的較寫實的人物角色,計劃執行的不完美,正好對應他們的身份,帶出那麼一點點宿命的苦感,更符合全片的整體表達。
在本片中,可以再一次印證好萊塢電影一個始終顛撲不破的成功真理:
一定會讓你看到你想看到的,但絕對是以你想不到的方式。
這也就是在各種幻想題材大行其道之時,純動作片仍有生存空間的原因之一。
『貳』 搶劫銀行的好電影有那些
最符合片名:The Bank Job
譯名:銀行劫案
導演:羅傑·唐納森 Roger Donaldson
主演:傑森·斯坦森 Jason Statham
薩弗蓉·布羅斯 Saffron Burrows
史蒂芬·坎貝爾·摩爾 Stephen Campbell Moore
詹姆斯·福克納 James Faulkner
類型:驚悚
級別:美國R級(性,裸體,暴力,粗口)
發行:獅門Lionsgate
上映日期:2008年3月7日(美國)
劇情簡介
故事以1971年9月發生在英國倫敦貝克街的銀行搶劫案為原型。在此次劫案中,價值數百萬英鎊的現金和珠寶被洗劫,犯罪分子至今逍遙法外。事後媒體對此次事件進行了鋪天蓋地的報道,但是英國政府隨後的一紙禁令讓所有媒體對此事都閉口不談。劫案也就此不了了之。幾十年來,誰也不知道這次銀行劫案背後所隱藏的事實真相。據說是由於銀行中藏匿有英國皇室的公主被人偷拍的裸照,政府為了保全皇室的臉面於是出此下策用搶劫自家銀行為掩人耳目實為銷毀裸照。不過這也只是一些小道傳聞。關於那次事件的全面「報道」,本片還是第一次。不過既然本片不是一部紀錄片,那麼當然其中包含有一些藝術的加工。
在本片中,故事由一個汽車代理商特里引出。一日,老鄰居馬汀找到他拉他入伙一個看上去及其簡單的搶劫銀行計劃。特里聽過後覺得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就答應了她。計劃實施的很順利,他們成功的潛入了銀行的保險庫,將其中的珠寶現金一洗而空。誰知看似簡單的和白痴一樣的計劃背後卻隱藏著關聯到英國皇室的秘密……
讓你要求的就是《銀行劫案》
『叄』 和銀行有關的電影
電影不多,但是陳道明拍的電視劇《冬至》倒是值得看一下,是關於銀行的,懸疑的,很精彩。
『肆』 一部有搶銀行鏡頭的電影
電影《賭命鴛鴦》(The Getaway),主題曲 「Now and forever(現在和永遠)」獲得過奧斯卡獎。
『伍』 一部關於銀行的電影
《股風》
『陸』 求關於打劫銀行的電影,越多越好
美國劫匪、城中大盜、十一羅漢系列、虎膽龍威3、亂戰、導火線、落水狗、緊急44分鍾、局內人、銀行大劫案、業余小偷、蝙蝠俠之黑暗騎士、法國的難兄難弟、國產黃金大劫案、韓國漢城大劫案、印度幻影車神2、香港高度戒備、新警察故事、
『柒』 有哪些電影是關於搶劫銀行的
這個問題,你為啥想看搶劫銀行的電影呢,難道你想效仿哈哈哈哈。放心,我會幫你保密的。
其餘的還有《劍魚行動》、《義大利任務》、《捕蠅紙》、《銀行大劫案》、《城中大盜》等等。
好看的電影數不勝數,你也可看看其他類型的動作片,哈哈哈哈。
『捌』 推薦幾部關於搶銀行的經典電影,一定要經典
盜火線 虎膽龍威3 劍魚行動 局內人 完美盜賊 銀行大劫案
『玖』 介紹幾部關於搶劫銀行的電影,經典的哦,外國的最好。
盜火線那部是我看過的最經典的,剩下銀行大劫案、亂戰、被竊之物、偷天密碼等等也都不錯
『拾』 關於金融類的電影有哪些 關於金融類的電影推薦
誠意推薦下面的六部以金融行業為背景的電影,有關金融與交易,能從中獲得關鍵的的經驗教訓,也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1.《賭王之王》Rounders
這部電影深受撲克玩家的喜歡,它也例證了撲克和市場交易之間存在的平衡。兩個主要角色恰恰是每個交易者身上都存在的兩個極端,兩種風格的強烈對比始終貫穿在整部電影中。預知的能力在撲克和交易中同樣重要。 你不會失去沒有投入賭局的東西。這句在撲克和交易中也都是真理。
2.《魔鬼交易員》Rogue Trader——止損
這部電影改編自魔鬼交易員尼克·利森的故事,他隱藏了13億美元的虧損,最終導致巴林銀行在1995年破產。電影一開始描述的是扭虧為盈的歡快基調。然而,過度的自信最終導致英國最古老的銀行機構倒台。
3.《轉輪手槍》Revolver——策略、透明度、橫向思維和自我
國際象棋策略應用到了整部電影中,突出了橫向思維是如何解析透明度的。人最大的敵人往往是最容易忽視的部分——自我。故意表現的弱勢實則是為了隱藏實力,反之亦然,價格波動的推動力就是如此。 交易者可以發現交易策略其實和象棋策略如此相似。表象並不真實,這已是豐富的交易者都熟知的心理了。
4.《場內交易員》Floored——交易上的情緒起伏
這部紀錄片講述了交易員的戰場從交易所轉移到電子交易屏幕的所有起伏變化。老派的場內交易員如何被電子交易變革所淘汰。要麼與時俱進、要麼淘汰是這部電影最重要的主題,這就是市場。
5.《利慾兩心》Two for the Money——自滿、謙遜和准備
這部電影見證了一個沒落的足球運動員如何通過體育博彩而過上紙醉金迷的生活。交易者既能體驗不可思議的盈利帶來的興奮刺激,也會經歷隨著一連串慘敗而來的麻木和挫敗。 這部警醒電影描述了從連勝到不斷地、更大的失敗之間的過渡,因為一旦交易者變得自滿,心理上就很容易產生盲點。
6.《商海通牒》Margin Call ——華爾街銀行如何面對危機
故事的發生在一家華爾街投資銀行的內部,時間是他們要宣布破產聲明的前24小時。在檢閱完所有的資料後,年輕的分析師皮特·蘇利文突然間意識到公司的財產評估有著巨大的漏洞。
上面六部以金融行業電影雖非經典之作,如果你熱愛金融,肯定可以和主人公產生某種共鳴,更好地運用技巧和吸取經驗。抽空出來看看這六部作品,你一定會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