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周玉珍的人物經歷
從藝以來,周玉珍在近200個劇目中任主演,《紅色娘子軍》中飾吳青華、《紅燈記》中飾李鐵梅、《沙家浜》飾阿慶嫂等。 以上劇目和唱段在中央電台播放,並錄製成盒式帶與唱片發行海內外。藝術成就已選入《中國文藝家傳集》、《新鳳霞與弟子專輯》、《中國當代名人錄》、《世界華人文化藝術界 大辭典》、《國家人事部專家大辭典》、《河南先進模範名錄》、《科學中國人·中國專 家人才庫》等書。創立了曲劇獨特的周派藝術風格。
1952年前登台飾《雲樓會》中陳妙常被譽為「八歲紅」。後從山西文進曲劇團調入河南澠池曲劇團。1959年主演《 摘蘋果》獲省一等獎。1973年調洛陽地區曲劇團任副書記。1975年主演《拒台內外》參加全國調演,1981年主演《背靴訪帥》中飾柴郡主拍成彩色戲劇影片和電視,並赴京匯報,受到好評,被《戲劇報》、《電影報》、《香港大公報》譽為「洛陽牡丹又一枝」。
1985年應聘汝州曲劇團任書記、汝州市文聯副主席。1988年調河南省曲劇團演員。1991年合編《宋 江殺惜》、《小倆口借驢》、《周仁獻嫂》等劇。1993年主演《五福臨門》獲中央「五個一」工程獎等。同年改編、主演並設計唱腔的《小二姐做夢》獲曲劇大賽「金牌頭名」。1994年主演《寇準背靴》赴台灣獻演被評為「全國文化系統勞模」。
主演的《殺齊王》獲(五六年)首屆河南省觀摩匯演演員獎、《雙晨花》省、地一等獎、《好媳婦》、《劉海砍樵》獲地.市一等獎、《櫃台內外》獲中央文化部、河南省、洛陽地區三級大獎、自編、自演《小二姐做夢》獲河南曲劇金牌頭名、《五福臨門》獲河南省會演、中國《金三角》會演、中國《人口文化》、中央《五個一工程》等獎、省委《嘉獎令》。並多次榮獲國家級大獎。被評劇大師新鳳霞收為高徒,代乃娣、黃苗子、吳祖光等國內外名家題詩贈畫。
⑵ 河南省曲劇團的劇團作品
劇團挖掘、創編、移植了一大批優秀劇目,如《陳三兩》(入選「中華戲劇精品庫」)、《風雪配》(入選「中華戲劇精品庫」)、《秦香蓮後傳》、《背靴訪帥》、《紅樓夢》、《掩護》、《趕腳》、《游鄉》、《雙美贊》、《曲魂》(獲河南省第三屆戲劇大賽優秀劇目獎)、《江姐》、《五福臨門》(獲河南省第四屆戲劇大賽優秀劇目獎、首屆中國戲曲「金三角」交流演出14項大獎、全國「人口文化獎」一等獎)、《李豁子離婚記》(獲河南省第五屆戲劇大賽銅獎)、《阿Q與孔乙己》(獲河南省第六屆戲劇大賽金獎、第三屆中國戲曲「金三角」交流演出6項大獎)、《呂不韋》(獲河南省第七屆戲劇大賽金獎第一名及20餘項單項獎)等,其中多部劇目被拍攝成電影,近60個劇目分別為中央和地方電台、電視台錄音、錄像或拍成戲劇電視片。
⑶ 曲劇電影背靴訪帥
是洛陽市曲劇團
演出的一個劇目
原名叫
:
《寇準背靴》
主演
:
馬奇(琪)
東方尚英
(
心言
)
⑷ 背靴訪帥這一故事說乾明了什麼反應了什麼
《背靴訪帥》(河南曲劇)
北宋時期,昏王無道,聽信讒言,陷害忠良,將忠心報國的楊延景元帥充軍雲南。而後奸臣王欽若陷害楊延昭,假傳聖旨賜其毒葯。楊延景獄中好友任堂輝不忍忠良遭害,喝下毒葯才使得楊延昭逃過一死。後來,楊府虛報楊延昭病死,假設靈堂,想自此回河東隱居。此時,遼軍進犯,邊疆告急。八賢王和天官寇準聽到楊延景的噩耗,心情十分沉痛,並為朝中失去披肝瀝膽的忠良而深感憂悒。於是,二人同往楊府弔唁。寇準在靈堂上看到楊延昭的兒子楊宗保不甚悲哀;又見到楊延昭的妻子柴郡主外面雖身著孝服裡面卻著紅裙;還聽到佘太君向八賢王奏本,舉家要回河東,心中頓生疑團,便以守靈為名留八賢王同在楊府。夜晚,寇準疑慮滿懷,難以入眠。這時,他忽然發現柴郡主來其窗外窺視後,提著籃子急忙向花園走去。寇準看穿其中有些蹊蹺,便尾隨柴郡主前往花園,柴郡主在黑夜中疾行,不小心摔了跤,籃子落在了地上。緊跟其後寇準也失驚跌倒,碰掉了紗帽,摔脫了靴子。寇準在尋找紗帽時,發現了籃子里的飯菜,並與尋找籃子的柴郡主碰在一起。寇準躲閃不及,又怕被柴郡主發現,便設法躲過了柴郡主。他為趕上柴郡主看個究竟,便背起靴子踉蹌跟蹤而去。寇準終於看到柴郡主將飯菜送進花廳,並聽到她與楊延昭在花廳里講話。這可樂壞了忠心為國的寇準,急忙趕回將此事報知八賢王。憂慮中的八賢王聽說楊延昭還在人世,十分驚喜。於是,君臣二人悄悄地來到花廳,設法見到了楊延昭。從此,世代忠良的楊家又重為國為民捍衛邊疆。
⑸ 講述河南戲曲的電影有多少 順便說下電影名 謝謝、
《花木蘭》 豫劇, 河南豫劇院演出 , 常香玉主演,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6年拍攝。
《下鄉與趕腳》 曲劇兩個小戲 鄭州市曲劇團演出 海燕電影製片廠1958年拍攝
《穆桂英掛帥》 豫劇 河南省洛陽市豫劇團演出 馬金鳳主演 江南電影製片廠1958年拍攝
《穆桂英掛帥》 豫劇 河北省邯鄲專區東風劇團演出 胡小鳳主演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959年拍攝
《陳三兩》 曲劇 開封市曲劇團演出 張新芳主演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9年拍攝
《寇準背靴》 豫劇 淮北梆子(屬豫劇沙河調)88歲老藝人顧錫軒主演 安徽電影製片廠1961年拍攝
《朝陽溝》 豫劇 河南省豫劇院三團演出 魏雲、王善朴、高潔、楊華瑞、馬琳主演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3年拍攝
《傳槍記》 京劇 河南省京劇團演出 根據豫劇《傳家寶》改編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5年拍攝
《買牛、扒瓜園》 由曲劇《買牛》和越調《扒瓜園》兩個小戲組成河南省曲劇團、河南省周口專區越調劇團演出,北京電影製片廠1965年拍攝。
《山村新曲》 越調 由《夫妻倆》和《賣蘿筐》兩個小戲組成 河南省許昌專區越調劇團演出 毛愛蓮主演珠江電影製片廠1965年拍攝
《人歡馬叫》 豫劇 許昌地區豫劇二團演出 常香玉、任宏恩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65年拍攝
《游鄉》 曲劇 河南省曲劇團演出 珠江電影製片廠1966年拍攝
《七品芝麻官 》 豫劇 河南省豫劇院二團、鶴壁市豫劇團聯合演出 牛得草、吳碧波主演 北京電影製片廠1979年拍攝
《卷席筒》 曲劇 鄭州市曲劇團演出 海連池、董秀娟、吳自力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79年拍攝
《包青天》 豫劇 商丘地區豫劇團、安陽市豫劇一團、開封市豫劇團聯合演出 張寶英、吳清平主演河南省演出公司、香港金馬影業公司1980年聯合拍攝
《李天保娶親》 越調 根據越調《李天保弔孝》改編 周口地區越調劇團演出 馬蘭、陳靜、何全志主演北京電影製片廠1980年拍攝
《諸葛亮弔孝》 越調 周口地區越調劇團演出 申鳳梅主演 北京電影製片廠1980年拍攝
《白奶奶醉酒》 越調 許昌地區越調劇團演出 毛愛蓮主演 長春電影製片廠1981年拍攝
《包公誤》 豫劇 河南省新鄭縣豫劇團、開封地區豫劇團聯合演出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1年拍攝
《智收姜維》 越調 舞台劇名《收姜維》 周口地區越調劇團演出 申鳳梅主演 珠江電影製片廠1981年拍攝
《背靴訪帥》 曲劇 舞台劇名《寇準背靴》 洛陽地區曲劇團演出 馬琪、周玉珍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2年拍攝
《風雪配》 曲劇 河南省曲劇團演出 王秀玲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2年拍攝
《洛陽橋》 豫劇 洛陽市豫劇團演出 曾廣蘭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82年拍攝
《桃園喜》 豫劇 舞台劇名《小白鞋說媒》 商丘地區豫劇團演出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2年拍攝
《程咬金照鏡子》 豫劇 珠江電影製片廠1983年拍攝
《樊梨花》 豫劇 開封市豫劇團、開封市實驗劇院聯合演出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3年拍攝
《風雨情緣》 豫劇 舞台劇名《大祭樁》 河南省豫劇二團演出 王清芬、修正宇主演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984年拍攝
《三全其美》 豫劇 舞台劇名《金雞引鳳》 洛陽地區豫劇二團演出 李金枝主演 北京電影製片廠1984年拍攝
《花槍緣》 豫劇 舞台劇名《對花槍》 洛陽市豫劇團演出 馬金鳳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卷席筒續集》 曲劇 鄭州市曲劇團演出 海連池、董秀娟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巧配鴛鴦》 豫劇 鄭州市豫劇團演出 王希玲主演 湖北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倔公公犟媳婦》 豫劇 河南省豫劇三團演出 長春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文帝殺舅》 豫劇 湖北省老河口市豫劇團演出 天山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棒打薄情郎》 豫劇 河北省邯鄲地區東風劇團演出 北京電影製片廠、河北電影製片廠1986年聯合拍攝
《芙蓉女》 豫劇 舞台劇名《宇宙鋒》 河北邯鄲東風劇團演出 北京電影製片廠1986年拍攝
《七奶奶》豫劇 舞台劇名《花打朝》 洛陽市豫劇團演出 馬金鳳主演 河南省演出公司、香港金馬影業公司聯合拍攝
《抬花轎》 豫劇 舞台劇又名《香囊記》 河南省豫劇二團演出 王清芬主演 浙江電影製片廠1986年拍攝
《武當仙袍》 豫劇 湖北省十堰市豫劇團演出 峨眉電影製片廠、河南電影製片廠1986年聯合拍攝
《丫環傳奇》 豫劇 河北邯鄲東風劇團演出 上海電影製片廠1986年拍攝
《倒霉大叔的婚事》 豫劇 許昌市豫劇團演出 任宏恩、艾立、湯玉英主演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河南電影製片廠1987年聯合拍攝
《鴛鴦戲水》 豫劇 鄭州市豫劇一團、二團演出 王希玲、小香玉主演 深圳影業公司1988年拍攝
《閻家灘》 曲劇 南陽市曲劇團演出 河南省電影公司、南陽市文化局1998年聯合攝制
《鄉村警官》 豫劇 李樹建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2002年拍攝
《幸運十點鍾》 豫劇 河南電影製片廠2003年拍攝
《我愛我爹》 豫劇 舞台劇名《老子兒子和弦子》 任宏恩 、王希玲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拍攝
《我愛我孫》 豫劇、東北二人轉 任宏恩、高秀敏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拍攝
《村官李天成》豫劇,賈文龍、汪荃珍主演,河南豫劇三團演出
《五世請纓》豫劇,王惠主演、河南省豫劇一團演出
《程嬰救孤》豫劇 根據《趙氏孤兒》改編 河南省豫劇二團演出 李樹建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2010年拍攝
《三哭殿》豫劇,賈廷聚主演
《桃花庵》 豫劇 河北邯鄲東風劇團演出 苗文花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河北電影製片廠2010年聯合拍攝
《清風亭》 豫劇 舞台劇又名《清風亭上》 河南省豫劇二團演出 李樹建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2011年拍攝
希望你滿意
⑹ 我要戲劇電影的全集目錄。。。。。不管是京劇還是什麼別的劇種,只要拍成老電影就算。
黃梅戲≪女駙馬≫
評劇電影《包公三勘蝴蝶夢》 中國評劇院小白玉霜主演的《秦香蓮》;新鳳霞主演的《劉巧兒》,新鳳霞、李憶蘭主演的《花為媒》
花鼓戲《補鍋》
豫劇電影《包青天》 豫劇電影《大登殿》 豫劇電影清風亭 豫劇電影《大腳皇後》 經典河南戲曲豫劇電影《穆桂英掛帥》
好多啊,請動一動手到網路視頻(或其它)搜索一下吧。
⑺ 馬琪的不老「活寇準」
天波府中,新寡的柴郡主紅衣紅裙,提籃潛行,守靈的寇天官撩袍緘口,緊緊跟蹤。路滑靴重,只見他輕輕抬足,一隻朝靴飛起,恰恰落在肩頭;另一隻飛得更高,又准確地落在手上……
這是曲劇《寇準背靴》中最精彩的一幕。
劇中寇準的扮演者是曲劇藝術傳承人馬琪。從1956年《寇準背靴》上演至今,他已演出了3400多場。因獨創「踢靴功」,把寇準塑造得活靈活現,馬琪被譽為「活寇準」。
60多年的演藝生涯,馬琪主演了150多出戲,代表劇目《寇準背靴》、《四進士》、《九齡救主》等多次被錄製成磁帶。1982年,《寇準背靴》被拍成電影,易名《背靴訪帥》,風靡全國。2006年首屆「河南曲劇藝術節」上,他獲得「河南曲劇藝術家終身榮譽獎」。
馬琪廣泛吸取豫劇、蒲劇、越調等劇種的精華,融入曲劇表演。他的唱腔以本嗓為主,中音結實宏亮,低音渾厚有力,高音有時採用腦後摘筋的唱法,有時則採用高音輕過的唱法,這在曲劇老生行當中獨樹一幟。
「帽翅功」和「踢靴功」是馬琪最為人稱道的兩個「絕活兒」。
1953年冬天,馬琪率團到山西臨汾演出,蒲劇演員閻逢春在《周仁回府》中表演的帽翅功讓他驚嘆不已。他冒著鵝毛大雪上門求教,不巧閻逢春正在午休,他就在閻家門外等了3個鍾頭,站成了雪人。馬琪的誠意感動了閻逢春,他破例傳授帽翅功。此後,馬琪用心苦練,不僅熟練掌握,還自創了耍相紗翅(帽翅加長的宰相帽)的絕技。
1956年,馬琪著手把豫劇傳統戲《寇準背靴》移植到曲劇中。他從京劇《虹橋贈珠》的武打動作「踢飛槍」中受到啟發,設計了「踢靴子」的動作。但真正踢好談何容易,最初半年時間,朝靴不是踢到遠處,就是砸在頭上。馬琪並不氣餒,他將草帽綁在頭上,用布條把肩膀勒住繼續練,終於將朝靴「馴服」。2008年4月18日晚,省人民會堂的舞台上,85歲高齡的馬琪寶刀不老,在《寇準背靴》中再度表演起「踢靴功」,令觀眾嘆為觀止。
觀眾通過「彈髯口、閃帽翅、踢靴子」等絕技記住了馬琪,然後很少有人知道,《寇準背靴》中扮演柴郡主的正是馬琪的妻子馬鳳琴。他們在舞台上互相學習,在生活中相依相伴,攜手度過了大半生美好時光。
洛陽市曲劇團家屬院那套簡朴的兩居室里,最顯眼的是兩人演出的劇照。
馬琪說這個幸福的家正是他永葆藝術活力的秘訣。多年來,妻子馬鳳琴在保證演出的同時,承擔起了照顧家庭的重任。兩人如今每天一起散步,一起練功、吊嗓,有演出的時候照樣登台,且樂此不疲。
馬琪收了很多弟子,最大的李潤傑已經60多歲了。今年年初,他又收了一個20歲的徒弟。當上非遺傳承人後,馬琪覺得肩上的責任很大,「我希望多教一些有藝德又勤奮的學生,和他們一起學習進步。曲劇的未來就在於不斷吸納新生力量,走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