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有強迫症,抑鬱症,狂想症,更煩的是.....
現代社會有許多人有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其實根本原因還在於不明白心理的規律。
河北衡水市心理咨詢中心的一修老師,以前患過10來年的心理障礙。後來在試用各種方法,閱讀各種資料後,
自已領悟到了心理的規律。也幫助了很多的人走出了心理的誤區。這些心理規律即使對正常的人的心理也是有
很大的指導作用的,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生活和工作。
現代科學的發展,使得心理也被作為一種事物來研究。但心理不同於一般的物理現象。所以好多人對於心理問
題走進了誤區,機械地看心理問題,現實中的物質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很明確,很機械,但心理就不一樣,
它變化多端。所以如果醫院用葯物治療心理障礙作為主要手段,就是錯誤的。心理的問題主要就是心理的原因
,只要思想變好了,問題就解決了,跟體質沒多大關系,除非是心理影響傷害到了身體,需要對身體治療。
弗洛伊徳的潛意識理論,精神分析理論雖然在科學上有重要意義,但還是很不完善的。而且在我們心理的實際
應用上沒多大作用,比如你如果對汽車的各部分都相當了解,但是你駕車技術不好的話,你車也是開不到好的
,而如有一人對汽車各部分都不了解,但他駕車技術好,他就可以把車開的更好。心理也是一樣,我們的心理
駕駛技術決定了我們的心理運行的好不好。弗洛伊德晚年的研究使他自己陷入了完全的悲觀,不但對心理治療
感到完全的悲觀,甚至對整個人類也感到了完全的悲觀。弗洛伊德本人並沒有實際治癒過一例典型的心理障礙
患者,而且弗洛伊德本人也承認這一點。
怎樣讓我們的心理變的更好呢?從古到今,有著對此各種各樣的討論。其實我們可以從古代的老子,莊子,佛
教的禪宗中得到很多有有益的啟示。但是一提到宗教,很多人可能就想到那些迷信的東西,當然,想通過神,鬼
等使心理變好,那是肯定錯誤的。但是這些古人的思想中確有一些真正的可取之處。那就是關於心理方面的一
些知識方法,也可以說是技巧。
比如佛教的禪宗,提倡頓悟。其實這個開悟就是對心理規律的技巧方法的掌握,但它不當當是個知識,它是一
種體驗,它要你自已去真實感受它,要實際運用它,覺得好了,你就會知道了。就比如你沒吃過一樣東西,不
管別人怎麼說它的味道,你還是不會知道它真正的味道,只有你親自吃了後,你就立刻知道。當然,我們也不
要把悟當成是什麼成佛成仙的事,沒有那麼神的。我們只把它當成是對自已心理的一種領悟。
這是個什麼方法呢?其實它是太簡單,簡單到你可能不會認為它是個好方法,它才會從我們眼前溜走。我們喜
歡把問題復雜化,我們的本能使我們認為簡單的東西更不正確。所以才有禪宗里的棒喝,就是師父拿著根木棒
要逼徒弟領悟,就是說這么簡單的東西你還不知道。
這個方法就是「接納」。就是誠心接納你所有的感覺,感受,想法,行為,痛苦,害怕,高興等等一切。就這
么簡單。要注意是一切,不管再怎麼痛苦,再怎麼難受,再怎麼不合理,都接受它,接納了,你就會好。在接
納的同時,你也可以觀察自已的心理到底在想什麼,去感覺自已的感受,就好象看另外一個人一樣。這就好象
佛教里的俗語,「觀照」和「覺知」。當然,你沒去想怎樣接納,你也可以是在接納。
這個方法對於正常人,對於有心理障礙的人都是一樣有用的。其實所謂正常人和不正常人的區分界限是不大的
,甚至就在一念之間。
我們可以用一個有心理障礙的人做為例子,這樣更容易理解。比如,有個有心理障礙的人,他每天總在睡前要
看一下門關了沒有,即使他已經知道門關好了,他還是要去重關一下,如不去,他就不舒服,而且幾乎每次門
都是已經關好的。他意識到這是個病,為此很煩。如果運用接納的方法就是,你就接納有這種想法,有這種行
為,接納自已為此而產生的煩惱。那你就會變好。其實我們有古怪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我們為什麼就不能有這
種想法呢,為什麼不那樣想就是正常的,我們如果把有那種想法和沒那種想法都看著是正常的,那我們胸懷就
更寬廣。就比如莊子的家人死了,他一點都不傷心,反而敲樂器,別人覺得不正常 ,就問他為什麼不難過,他
說,人死了就是難過的事嗎,人死了,與天地同眠,難道不是值得高興的事嗎。
那個總關門的人,就是為有這樣的想法而煩,所以他就努力壓制這樣的想法,但是心理就是這樣,你越壓制,
他越對抗。這樣相互對抗,沖突就會越來越大。這是愚蠢的做法。如果他去接納這種想法,接納這種行為,那
么漸漸的反而就會變好。當然,這是個漸變的過程,這點很重要,我們可以把它叫做蛻變,在不知不覺中我們
就會變好。就象我們在睡覺時,我們是在不知不覺中睡著的,你從不會知道是哪一刻睡著的。當然這個蛻變的
時長因人而異,有些人很快,只需一會兒,有些人則要幾天或者幾十天。
當接納時,我們的心理反而慢慢不再對抗了,這時我和我們的心理成為一體了,就象「無我」那樣。有一個典
故,有人問佛,我為什麼煩惱呢,佛跟他解釋後,他立即頓悟了,佛大概的意思就說,是你自已在煩,是你自
已一直在糾纏你的心,本來你是不煩的,你為什麼要去糾纏它呢,也就是說你接納你的煩惱,你就不會煩了。
所以也有個典故,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惠能就說,「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樣惠能得到了師父的衣缽。勤拂拭正是自已沒有必要的糾纏。
所以佛教常常以小故事來啟發人們。
那個關門的人其實更多的是為有那種想法而煩,當他接納後,他可以常去關門,甚至還可以喜歡上關門,但他
也可以不去關門,如果不關門有不舒服就接受不舒服。這樣漸漸地,關不關門對他就無所謂了。心理也沒什麼
障礙不障礙了。這個過程其實是一個很微妙的過程,我們話語有時難以表達清楚,但只要去體驗就容易明白的
,而且重要的是我們要去實際體驗。
另外我們也要相信接納就會好,信則有,不信則無,這雖然很主觀,但心理就是這樣的,你不信的話,你連體
驗它正不正確的機會都沒有了。我們可以把它叫做客觀的心理科學。禪宗的悟也是客觀的心理科學。
再比如有些人會失眠。對於失眠,葯物治療是沒什麼用的。完全是心理原因。當失眠時,你就這樣想,我就讓
它失眠,一直醒著到天亮我也真的接受,有煩惱有擔心我也接受,當然你閉上眼睛,擺好了睡覺的姿勢。你要
相信接納就會好的。而的確實際上就是會好的,慢慢地,不知不覺你肯定會進入夢中。這個過程也是很微妙的
。
總之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其實都大同小異。解決的方法也差不多。有心理障礙也不一定是壞事,正所謂沒有迷
哪來的悟,沒有悟也就沒有迷。
其實我們還可以由這種體驗領悟到很多道理。還有象老莊的「無為而無不為」,我們的工作是工作,如果我們
不工作時,就是在玩嗎?不工作時,我們的身體在運行,嘴巴在呼吸,在一定意義上不可以說是工作嗎。所以
你即使一事無成,和做成大事,在一定意義上是一樣的,這就是你的思想要有包容性。有時候世俗的思想是片
面的。還有老莊思想的柔弱能勝強硬等等,都是很有道理的。
當我們接納了自已時,我們還可以體驗到更多的感受,有時候即使你一個人靜坐時也能感受到無比的愉悅,你
也會知道快樂和痛苦是相對的,一波又一波,而且不受我們想法控制。很多時侯你的思考變的根本不重要了,
你只需去體驗,你沒去想接納,但你是在接納,而且接納的更好。我們的思考有時反而束縛了我們,丟開了可
笑的思想,我們會變的更自由,更精彩。我們的心是很大的,我們體驗到的只是很小一部分。
我們的世界是復雜的。有太多的問題我們不明白。好多人喜歡問為什麼,有時對於一些問題,你不要去想為什
么,不要去鑽牛角尖,你想也想不明白,一句話,世界本來就是這樣的。我們的腦子的思考力實在是很渺小。
我們的世界也是很矛盾的,真理和錯誤都是相對的,真理在一定意義下是錯的,錯誤在某種意義下又可能是對
的。有時我們的言語很難表達出好多事情,言語表達也有許多不完整性,所以爭辯也是沒有多少意義,你爭贏
了也不一定是對的,爭輸了也不一定是錯的。只要我們體會到其中的真正的意思也就足夠了
如果你覺得好,則多幫別人回答這類問題。
『貳』 求一美劇 喜劇 主角有幻想症 經常不自覺地幻想自己在不同的場合 主角好像是律師 在數字頻道看過那個的推薦
《神奇律師》外文名: Eli Stone
Eli體驗了一系列的奇怪的幻覺,他的神經學家兄弟的診斷結果是Eli和過世的父親一樣,得了動脈瘤,從而產生了幻覺。但針灸中醫陳醫生卻認為Eli的這些誇大妄想可能另有原因——他是先知。
『叄』 我女朋友有被害妄想症,我想帶她去看心理醫生,人在長沙,就是不知道要去哪個醫院可以看,好急啊
如果真的是有這個問題的話,可以找專業的心理醫生去詢問,一般的三甲醫院都可以。
『肆』 在雲南那裡可以看狂想症
醫院神經科
『伍』 哪裡看妄想好在廣州
妄想症又稱妄想症障礙,指抱有一個或多個非怪誕性的妄想,同時不存在任何其他精神病症狀。
早發現早治療,發現有妄想症,應及時去醫院精神心理科檢查確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