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推薦十部朝鮮戰爭電影
十部朝鮮戰爭電影:
1、《長津湖》
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最終階段,志願軍在金城發動最後一場大型戰役。為了在指定時間內向金城前線投放更多戰力,志願軍戰士們在物資匱乏、武裝懸殊的情況下,不斷抵禦敵機狂轟濫炸,以血肉之軀一次次修補戰火中的木橋。
㈡ 電影《長津湖》全國公映,這部電影為何備受大眾喜愛
電影《長津湖》日前已在全國各大影院進行公映,上映首日這部電影就取得了兩億的票房,並且看過的觀眾都紛紛誇獎這部電影堪稱國產戰爭片之最,而在各大買票軟體之上我也鮮少看到差評,一直以來國產戰爭片都備受吐槽,那麼為何這部《長津湖》會受到大眾如此喜愛呢?
這部電影之所以能夠獲得大眾的喜愛,就是因為它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真真正正的朝鮮戰場,戰場上的慘烈和軍人的熱血,隊友之間的默契都在這部電影之中有著完美的體現,所以稱這部電影為國產戰爭電影之最絲毫不為過,也希望中國的導演們日後能夠更加的努力,為千萬影迷們貢獻出更好更優質的作品。
㈢ 張藝謀《狙擊手》定檔,這部影片講述了什麼背景下的故事
張藝謀導演的《懸崖之上》收獲了一大波票房,成績優異,不僅劇情安排的非常好,而且在選角上也是相當用心了,主演張譯給熒屏前的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不知道各位讀者在看電影的時候有沒有落淚,不過我自己在看到張譯所扮演的角色遭受到非人待遇時,我被感動的落淚了,心中驟然起敬,感嘆革命先輩在國家生死存亡之時所做出的犧牲,更加感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繼《懸崖之上》之後,張藝謀又一部新作品《狙擊手》定檔,講述的是抗美援朝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狙擊手張大弓因槍法過人,遭受到美軍不斷圍堵截殺,通過一段中國志願軍狙擊小隊與美軍狙擊隊進行鬥智斗勇,最後取得勝利的故事,展現了中國軍人在朝鮮戰場上可歌可泣的奉獻精神。
三、期待《狙擊手》的上應
官方宣傳《狙擊手》在7月份定檔,很期待張藝謀和女兒的作品,而且《狙擊手》是國內首部關於抗美援朝有關題材的電影,期待期待。
各位讀者對張藝謀《狙擊手》定檔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
㈣ 國產的抗美援朝戰爭電影有幾部,叫什麼名字
比較經典的有《上甘嶺》(1956,長春電影製片廠)、《英雄兒女》(1964,長影),這些影片我主要是從電視上看到的,後來知道,《英雄兒女》中王成的原型叫王必成,是在上甘嶺戰役中犧牲的。而《上甘嶺》是中國第一部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英雄兒女》原著的名字叫《團圓》,作者就是巴金。
還看過《奇襲》(1960,八一電影製片廠),以二次戰役時38軍偵察隊炸毀「武陵橋」(其實是在武陵里境內的大同江上的一座公路橋)為藍本。八一廠1958年拍過一個軍教片《武陵橋》(又稱《奇襲武陵橋》),不過,真實中又是什麼情況呢?呵呵,我也查了一下,這次38軍的偵察隊,指揮員是38軍的偵察科長張魁印,隊伍共計323人,差不多是一個營了,不過,電影《奇襲》將當年這個營「縮編」為了一個排,橋的名字改成了「康平橋」。而部隊原本僅陣亡一人,在電影中則是倒下了好幾個。此後我們還看過一部關於炸橋的電影,名字就叫《橋》。而新中國第一部電影也叫《橋》,是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前身東北電影製片廠拍攝的。
我也查了一下,那個年代還有:
《斬斷魔爪》(1954,上海電影製片廠。抗美援朝的間諜戰)
《長空比翼》(1958,八一。講志願軍空軍)
《前方來信》(1958,天馬電影製片廠)
《三八線上》(1960,八一)
《烽火列車》(1960,長影。抗美援朝中軍事後勤題材的不少)
《鐵道衛士》(1960,長影。軍事後勤+間諜戰)
《慧眼丹心》(1960,珠江電影製片廠。後勤系統的題材)
《英雄坦克手》(1962,八一。抗美援朝中,志願軍裝甲兵剛剛組建,參戰不多)
《打擊侵略者》(1965,八一。電影中將抗美援朝很多故事濃縮在了一起,有邱少雲的故事,有奇襲白虎團的故事)
《激戰無名川》(1974,八一。同樣也是軍事後勤題材,反「絞殺戰」內容)
《碧海紅波》(1975,西安電影製片廠。雷達兵+間諜戰+反「絞殺戰」)
《長空雄鷹》(1976,長影。反「絞殺戰」題材)
不過「最有名」的我想可能就是八部樣板戲之一——《奇襲白虎團》(1972,長影)。白虎團的團旗我看過,在北京的軍博。不過這部樣板戲沒有看全過,看過幾次片段。楊育才在電影/京劇里改名叫嚴偉才。楊育才是十二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中活著回到祖國的三位之一,還有兩位是彭德懷和胡修道。
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後
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後,中國的電影繼續著,先後有《心弦》(1981,上影)、《心靈深處》(1982,長影)、《戰地之星》(1983,八一)、《毛澤東和他的兒子》(1991,瀟湘)、《神龍車隊》(1993,八一)、《鐵血大動脈》(1998,八一)、《北緯三十八度線》(2000,八一)、《三八線上的女兵》(2000,CCTV電影頻道)等故事片上影。至於記錄片還有不少,我看過的有《共和國之戰——抗美援朝戰爭》(《共和國之戰》有一個系列,記錄建國後的抗美援朝、對印自衛反擊戰、珍寶島自衛反擊戰、對越自衛反擊戰),以及一些人物、事件的記錄片(比如《狙擊英雄》等),這些主要是電視記錄片。記錄電影比較有名的是《較量》(1996,八一),可惜我沒有看過。
此外還有一些電視劇,主要是在八十年代以後,畢竟中國的電視是到了改革開放以後才逐漸普及的。有一部叫《硝煙散去》,記得那是講一位被魏巍「寫死」的志願軍戰士的,此人叫李玉安,志願軍38軍113師335團1營3連的士兵,魏巍「寫死」他的那篇文章是原來讀書時候學過的《誰是最可愛的人》,李玉安沒有死,回國之後長期隱姓埋名,後來為了幫他兒子參軍「走後門」,找到當地的徵兵部門說,自己就是那個魏巍筆下的李玉安,希望部隊看在一個志願軍老兵的份上能要他那個堅決要當兵的兒子。後來魏巍和他筆下「壯烈犧牲」的李玉安還見過面。還有一部我看過的叫《中國戰俘》,反映的是志願軍戰俘的故事。
㈤ 春節檔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講的是什麼故事你會去看嗎
《長津湖》想必大家都看過吧,給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引發了人們的愛國情懷,春節檔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也上映了,主要講的就是中國志願軍為阻止美軍撤退,數次炸毀水門橋,但最終沒能完全成功的故事,這個電影可以說是《長津湖》的一個續篇,所以很多人都會去看的,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三、結語
最後小編想說,這是因為軍人一次又一次的作戰,一次又一次的不顧自己的性命,才換得了現在大家這么美好且幸福的生活,因此大家一定要對軍人懷揣著一顆敬畏之心,另外也要向軍人學習他們身上的一些精神,同時生為中國人,是大家的驕傲。
㈥ 抗美援朝的電影有哪些
1、《金剛川》
《金剛川》是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七印象影視傳媒(海口)有限公司等出品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由管虎、郭帆、路陽聯合執導,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領銜主演,鄧超特別出演。
該片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七十周年,講述志願軍戰士們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以血肉之軀頑強拼搏的英勇事跡。該片於2020年10月23日在中國內地正式上映。
㈦ 抗美援朝有那些電視劇
一. 電視劇《三八線》
對一支軍隊,真實與客觀才是最好的尊重
1.劇中李長順所在的部隊應該是吳信泉軍長率領的三十九軍,現在已經是第三十九集團軍,也是防備應對朝鮮半島事端的主力重機械化集團軍。
2.劇中幾次戰役原形應該是長津湖追擊戰和松骨峰戰役等。
3.劇中對當時志願軍的描寫,一點都不誇張,甚至可以說是收斂了很多,當時戰況之慘烈遠比劇中描寫的嚴重,可以參考兩部紀錄片,《血與雪——長津湖戰役全紀錄》《鐵在燒》
4.因為天氣惡劣,裝備落後,志願軍在執行任務中成建制,保持戰斗隊形凍死在陣地上,這不僅僅是長津湖才有,幾次戰役一直都有。
5.劇中對志願軍步兵戰術有所還原,首先人海戰術這種污衊志願軍的說法可以歇歇了,劇中對三三制,小隊穿插夜襲,步槍輪流射擊保持火力等等細節描寫都有還原。武器還原也不錯,比一些胡亂使用道具的抗日神劇強多了。
6.劇中有一段對美軍戰俘黑人白人等級差異的描寫,事實上當時美軍等級差異很嚴重,黑人受歧視是社會現象,甚至在志願軍戰俘營里都有表現,比如白人士兵拒絕和黑人士兵一起住。
7.美軍的空襲很厲害,對志願軍後勤補給影響很大,間接影響了前線的戰斗。汽車兵損失是很慘重的,從東北出發的志願軍後勤汽車部隊存活率甚至只有兩成。
在當時,這種經營很久了的主力部隊,對三三制以及連隊的建設已相當完備,盡管武器遠遠落後美軍,卻能憑借合適的戰術策略以及出色政工保證部隊完成任務。這些才是比所謂單純而且空洞的亮劍精神更應該展現的東西,這也能有力說明為什麼這支軍隊能夠在朝鮮戰場與美軍抗衡。三八線真實客觀反映了一隻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建立起來的部隊背後的機制。與其相信虛無縹緲的所謂軍魂,嚴密的組織、出色的政工、保家衛國的期望才是當時的真實存在。
這片的一大亮點就是完整展現了我軍的一些特色,如政治工作,官兵平等,以及內部互相競爭勇爭先進的不服輸的文化和精氣神等。
除去最後比較水的幾集,總體上還是不錯的,值得看
二. 電視劇《戰火熔爐》
《我們的戰爭》已改名為《戰火熔爐》,與《三八線》類似,都是微觀視角下的戰爭敘事。
故事的主角是一個被俘的國民黨軍連長。陰差陽錯中,他被當做志願軍戰士帶到了朝鮮戰場,在槍林彈雨中他見證了歷史,也感受到了精神信仰的力量。
《戰火熔爐》為全景還原戰場,對抗美援朝戰場的高度還原,驚心動魄、盪氣回腸的戰斗場景。該劇是最接近真實戰斗場景的國產戰爭劇。《戰火熔爐》所展現的是更加立體鮮活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形象,他們是頑強不息、可歌可泣的中國英雄。看過《戰火熔爐》後,能夠更加理解是什麼讓每一個凡人做出了超越平凡的選擇,我志願軍戰士每場戰斗為什麼而戰。《戰火熔爐》選擇抓住抗美援朝基層部隊戰斗中的特寫,通過一個個熱血男兒的刻畫展現赤誠火熱的家國情懷,在磅礴且細膩的筆觸中,突出一代人平凡卻又偉大的付出與犧牲。
原本24集的電視劇被剪成13集,可想而知劇情之間不夠緊湊,雖然結尾幾集比較水,總體上還是很不錯的,值得看。
三. 電視劇《彭德懷元帥》
除了《三八線》《戰火熔爐》,2016年播出的重大革命題材電視劇《彭德懷元帥》也有大量篇幅涉及到抗美援朝戰爭,集中在第26-33集。
《彭德懷元帥》在劇中大量使用了2000年製作完成的未上映電影《北緯三十八度》的素材。
借用的素材集中在美軍將領相關戲份、美軍行軍場景、大場面調度的戰爭戲等。而《彭德懷元帥》的導演宋業明正是當年電影《北緯三十八度》的導演。
有B站網友將《彭德懷元帥》中借用《北緯三十八度》的素材單獨剪輯出來,竟也有約35分鍾。
在《外交風雲》中,類似的「套娃」現象依然存在:《外交風雲》套用了《彭德懷元帥》的素材,而《彭德懷元帥》嵌套著《北緯三十八度》的素材。
值得一提的是,《彭德懷元帥》與《外交風雲》的導演都是宋業明,編劇都為馬繼紅。兩部電視劇的「移花接木」,也讓國內的觀眾某種程度上一睹《北緯三十八度》的風采。
四. 抗美援朝影視劇合集
1. 已上映的電影
《上甘嶺》 1956年
《英雄兒女》 1965年
2.記錄片:
《血與雪——長津湖戰役全紀錄》
《鐵在燒》
《國家記憶》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3.已上映的電視劇
《彭德懷元帥》第26-33集
《三八線》
《戰火熔爐》
4.B站
Up主:四月是我的生日
《抗美援朝究竟是怎麼打的?全景式回顧立國之戰!【列國志·合集】》
5. 未上映的電影
《北緯38度》2000年
《冰雪長津湖》2021年
《最冷的槍》2021年
6.未上映的電視劇
《奇襲白虎團》
《戰旗如畫》
《鐵道衛士》
《我心有歌》
《跨過鴨綠江》
㈧ 金剛川弘揚的是什麼精神
《金剛川》這部電影是講述抗美援朝戰爭中國志願軍的英勇斗爭,它是以金城戰役為原型創作的。劇情由三重奏與四鏡頭反復強調志願軍的無畏與頑強,從不同的細節與視角去刻畫事件與人物。其中弘揚了許多寶貴的精神,下面我來一一介紹:
我們美好的今天都是先烈們用血與肉換來的,希望人們能夠珍惜當下,勿忘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