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花為媒》的觀後感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何不寫一篇觀後感記錄下呢?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關於《花為媒》的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古語,以花為媒,即為花下定情。花,被寄予了美好的象徵,花前月下更是對男女甜蜜恩愛的完美詮釋。《花為媒》是著名評劇代表作,偶然的機會我在電視上看見了《鬧洞房》的選段,那精妙絕倫的唱詞,一下子便把我吸引住了。演員眉梢的一顫,嘴角的一提,無不充滿著神韻,唱詞對仗工整,合轍押韻,讀來已是口齒生香。於是急著找《花為媒》的全劇,卻意外的找到了1963年拍攝的電影版《花為媒》。這一新一古的兩個時代,同一個故事,引發了我很多的思考,跳出這口齒生香的唱詞,我看到的一種時代的前進,思想的升華。
古以舊花為媒,今則以新花為煤。
以花為媒中的「花」可以理解為一種觀念或是制度,是一種世人普遍對婚姻價值的理解。在原著中,故事的男主人公王俊卿同時喜歡上了李月娥和張五可,於是原著以一夫二妻的結局結束。在與作者同代的評述中認為這是一個「圓滿的大結局」,而在1963年拍攝的電影中,導演與編劇加入了賈俊英這個角色,使原本的一夫二妻變成了兩對佳偶。從新舊兩劇的比較之中不難發現,這個「花」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從「舊花」對一夫二妻制的.認可甚至是推崇,到「新花」對一夫一妻的贊許,對情感專一的崇尚,我們可以看見的中國整個社會的婚姻價值觀的改革縮影。可以說是婦女的解放,也可以說是家庭的解放,或是整個中國社會的進步。以「新花」為煤,是以新的思想,新的制度,新的觀念為媒。是不單單包括女性本身,而是一種全社會范圍內興起的對平等的推崇,對婚姻的尊重。
古以他花為媒,今則以己花為媒。
在人們所認為的古時的婚姻必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講究的門當戶對,反而子女自己的意願被放在了整場婚姻的最後。如果說,以花為媒中的「花」理解為對婚姻的意願,那麼在原著中更為注重的是父母,門戶等「他人」的意願,而在改編後的電影中,由於賈俊英的加入,使子女本身的意願對整個故事的走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王俊卿對李月娥心生愛慕,於是拒絕與張五可的親事,這便順理成章的有了賈俊英代替王俊卿與張五可相親的情節。然而此時,「他花」卻決定讓王俊卿迎娶張五可。在著名選段《鬧洞房》中,李月娥為了嫁與王俊卿,搶先將花轎抬入王家。這是對「他花」的強烈反抗,對自己心意的追求。而更有趣的是張、李二人在洞房中的見面,本是水火不容的兩人,反像一見如故的友人,心中對彼此都是誇贊不斷,偏有點惺惺相惜相見恨晚的情愫。
無論是李月娥的敢於反抗和敢於爭取,還是兩個女子對彼此的惺惺相惜,張五可對婚事自己做主的心氣。是整個故事建於男子之上,而成為了對女子的歌頌與贊美。男子也不再統領女子的價值觀,女子從思想上獨立出來,有了自己的判斷與取捨。使「己花」不但顯露於對婚姻的追求上,更有女子對整個人生的態度與理解。
最後,我不得不提的是作為評劇電影,整部戲曲中令人贊許的唱詞。簡單親切,帶著市井味道的小幽默。我想《花為媒》之所以吸引我,正是因為評劇所特有的詼諧與輕松,不是義正言辭,也不是嚴肅認真,而是從心裡透出的那種風趣與貼近生活。
以花為媒,以新花為媒,以己花為媒。寒來暑往,日月如梭,經典依舊有在傳承,然而在時代的大潮中,經典被披附了新的含義,被寄予了新的希望,從而擁有了全新的力量!
一聽《花為媒》這個詞,很多人第一反應是「(呆)這是啥」;我說是評劇,第二反應就是「(哭笑不得)不想看」。
不黑不吹,只要你前十分鍾看進去了,再開適度的腦洞,這部戲真的是非常有趣。新鳳霞、趙麗蓉…各個藝術水平都不低,她們湊到一起,這出花為媒熱鬧有趣、情節曲折又柳暗花明。
雖說是新中國成立後改編過的,甚至不一定是個真的佳話美談,但是裡面的三觀可是相當正的。
「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一般的電視劇里都是這樣的,為了賺錢不顧感情而說媒的媒婆,頑固不化的家長,一對被拆散的鴛鴦愛侶。男子和素未謀面的千金拜了天地,女子上了滿臉橫肉的富商巨賈的花轎。即使有一場私奔,也都是以香消玉損作為故事的結局。
而在花為媒的故事裡,他們反倒是逆其道而行,支持女兒先斬後奏的母親,風風火火直闖洞房的張五可,毫不示弱的李月娥,靈機一動的阮媽……女子反倒是刻畫的比男子要更為鮮明更有個性。
而且在這個故事裡,還會有人害相思病,還會有人為了愛人不顧一切地去對抗家長,還會有兩個本應是情敵的人相互欣賞之後去唾棄腳踏兩條船的男人。
我已經很久很久沒有聽說過有人因為思念自己的愛人思念成疾。也許是因為現在的通信太發達,我的思念之情通過微信、QQ、簡訊就可以傳達給ta。
但是我反而覺得主要是因為這個時代的愛情是浮躁的,一生會遇到太多的人,會有太多次的心動,也會有太多的雜念,「一生一世一雙人」也許只存在於熱戀期吧,到了厭倦期恐怕是希望對方犯點錯誤好讓自己光明正大的解脫。
在高中的時候,我覺得愛情應該比父母重要,畢竟愛人是跟自己一輩子的人。於是見到為了自己的父母去放棄真愛的人,就會心生不解和鄙視。
隨著年齡增長愛情觀會變化,到現在我只能說佩服有這種勇氣的人,我不知這是赤子之心還是一種帶著叛逆的抵抗封建禮教的行為,比如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那次離家出走,這些我是佩服的。
在全劇的高潮就是張五可闖洞房和李月娥對峙的一段。兩個穿著嫁衣的女人見面,氣勢洶洶,誰也不肯示弱,相互一段對峙後,本應是情敵的二人反倒是互相欣賞起來——你是比嫦娥還要完美的女子,你是個一見就讓人愛到心眼裡的女子啊……講真,至今沒有見過情敵見面相互生出好感的場面,甚至讓人嗅到了一股百合的芬芳。
② 評劇電影《花為媒》講的是個什麼故事詳細一點
王少安壽誕之日,其子王俊卿在酒席宴前與表姐李月娥相見,互訴衷情,並贈羅帕定終身。李月娥走後,王母托媒人阮媽為俊卿說親。阮媽來到張家,張家有女名叫五可,才貌雙全,一說便妥,但王俊卿心愛表姐月娥,不允張家親事,並憂慮成疾。
王母又托阮媽到李家說親,月娥與李母喜出望外,惟其父李茂林則說王俊卿輕狂,不懂禮教,頑固拒婚。王俊卿聞知與李月娥的婚事不成,病情更重,王母愛子心切,心焦如焚。阮媽獻計去張家花園相親,以為王俊卿親眼看見張五可的才貌後便會答應,但王俊卿病重,不能前往,乃請其表弟賈俊英代為相親。
賈俊英代替王俊卿前去張家花園相親。張五可恨王俊卿拒婚之情,但見賈俊英英俊文雅,心中之恨,頓時雪化冰消,並贈紅玫瑰,私訂終身。賈俊英將張五可私贈的紅玫瑰轉送表兄,倍加贊美張五可的才貌,但王俊卿拒不接受,並將紅玫瑰扔在地上。
阮媽又向王母獻策,先將張家小姐娶來,待王俊卿看到如花似玉的張五可,病必好。王母只好應允,於是婚事商定,定期迎娶。李月娥得知,痛苦萬分。李母溺愛其女,乘李父不在家中,採納了二大娘冒名送女之計,搶先將李月娥送到王家與王俊卿拜堂成親。
王俊卿以為新娘是張五可,拒不拜堂。當他聽說新娘是表姐李月娥,頓時心花怒放,疾病痊癒。待張五可的花轎前來,他們早已拜完花堂。張五可聞知此事,心中大怒,立即闖進洞房,質問王俊卿。阮媽見狀,無地自容,不知如何是好。正當此際,突然發現賈俊英,隨即將他拖入洞房,於是真相大白,兩對有情人各遂心願。
(2)花為媒電影完整版哪裡看擴展閱讀:
基本信息:
《花為媒》改編自古典名著《聊齋志異》中《王桂庵》及所附《子寄生》篇,是評劇經典劇目,喜劇。最初由評劇創始人成兆才改變為舞台劇,後由著名劇作家吳祖光改編,1963年拍攝為戲曲電影。由方熒執導,吳祖光編劇,新鳳霞、趙麗蓉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一段愛情故事。
中文名:《花為媒》
外文名:Flower is a Go-between
出品時間:1963年
出品公司:長春電影製片廠
製片地區:中國
導演:方熒
編劇:陳懷萍,呂子英,吳祖光
類型:戲曲片,評劇
主演:新鳳霞,趙麗蓉,愛麗君,李憶蘭
片長:1小時47分27秒
上映時間:1964年
對白語言:評劇
色彩:彩色
改編出處:《聊齋志異。王桂庵。子寄生》
③ 【合集】國產經典老電影60年代,【在線觀看】免費百度雲資源
國產經典老電影60年代,免費高清資源在線觀看
劇名:抓壯丁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④ 花為媒完整版電影
評劇-花為媒2.rm
⑤ 求 花為媒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花為媒》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zuFvZDe_cN0iU4d6p7gsMA
作品相關簡介:《花為媒》改編自古典名著《聊齋志異》中《王桂庵》及所附《子寄生》篇,是評劇經典劇目,喜劇。最初由評劇創始人成兆才改變為舞台劇,後由著名劇作家吳祖光改編,1963年拍攝為戲曲電影。由方熒執導,吳祖光編劇,新鳳霞、趙麗蓉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一段愛情故事。
⑥ 跪求1963年電影,【免費高清】在線觀看百度網盤資源
1963年電影,免費高清資源在線觀看
花為媒: 鏈接:https://pan..com/s/14Dcwet-UpsnZ1nM43SNH4g
大逃亡: 鏈接:https://pan..com/s/187N0KvHXgqs570HGlL0M_w
⑦ 《花為媒》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花為媒》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EnCFVcMjmOD-WWsMsGsWPg
⑧ 春季里開花十四五六,六啊六盼到頭春打六九頭,這是哪個電影啊
這不是電影,是趙麗蓉在名為《打工奇遇》的小品裡面唱的。
這一段台詞為:春季里開花十四五六,六月六啊 我看不出我春打六九頭, 這么包裝簡直太難受, 我張不開嘴兒, 我跟不上遛, 你說難受不難受, 你說難受不難受?
《打工奇遇》是1996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表演的小品,榮獲小品類一等獎,表演者是趙麗蓉鞏漢林金珠。
作品描述
小品用「貨真價實」四個字旨在引導商家在從事商業行為時要秉承「守法經營、誠信興商」的經營理念,把顧客視為衣食父母或「上帝」,用真品、實價贏得顧客的滿意。唯有如此,商家才能立穩腳根、生意興隆、財源廣進,消費者才能真正得到實惠與滿意。此外,也教育和提醒那些不法商販家或法人代表一定要拋棄不道德、不健康的商業行為,用假冒偽劣產品欺騙顧客,掙昧著良心的「黑心錢」。
拍攝花絮
董潔在其中演一個丫環,那時她還不出名。
趙麗蓉老師——那年,趙麗蓉奶奶被安排在春晚小品里懸腕寫下"貨真價實"四個大字。觀眾們覺得她信手捏來,一氣呵成。其實,趙麗蓉奶奶從小學戲,從未識字。為此她苦練數月,瞞過了全國觀眾。這才是對待藝術應有的態度!
趙麗蓉奶奶在眾多小品中都展示了她那靈活的舞步,但是晚年的趙麗蓉身體日衰一直忍著病痛表演,細心的觀眾都會發現她每次的起身都需要有人攙扶。表演《如此包裝》時那無意的一跪,所有的人都笑了,以為是小品特效。但她知道是自己身體的問題,她還是忍痛站起來完成演出。
作品評論
小品很有創意、富有時代氣息,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