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豆瓣上一個帖子的鏈接,裡面寫著經典電影500部,不是250部那個。
如果想看老電影,可在網路視頻中搜索老電影目錄,很多能找到下載片源。下面是老電影目錄:
1 蔡文姬
2 當代人
3 花姐妹風流債
4 良家婦女
5 夢醒時分
6 哪吒
7 男女有別
8 女人們的選擇
9 女性世界
10 鐵弓緣
11 一個女演員的夢
12 遭遇激情
13 自首的愛
14 最後一個冬日
15 多夢時節
16 候補隊員
17 哦,香雪
18 普萊維梯徹公司
19 我是一條魚
20 無聲的河
21 足球大俠
22 八仙的傳說
23 刺秦
24 大太監李連英
25 鴻門宴
26 破釜沉舟
27 西楚霸王
28 元帥之死
29 包氏父子
30 茶館
31 大撒把
32 第二次握手
33 故園秋色
34 緊急迫降
35 林家鋪子
36 龍江頌
37 龍須溝
38 駱駝祥子
39 馬蹄聲碎
40 毛*****和他的兒子
41 七品芝麻官
42 潛網
43 青春之歌
44 如煙往事
45 傷逝
46 四十不惑
47 血,總是熱的
48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
49 月牙兒
50 找樂
51 祝福
52 福爾摩斯與中國女俠
53 南拳王
54 神秘的大佛
55 索命逍遙樓
56 無名三俠客
57 五台山奇情
58 武林志
59 俠骨風流
60 新方世玉
61 錦上添花
62 夕照街
63 大偵探
64 龍年警官
65 私人保鏢
66 白沙恨
67 杜鵑山
68 憤怒的孤島
69 海港
70 紅色娘子軍
71 十字架下的魔影
72 小花
73 新兒女英雄傳
74 五虎將
75 天使與魔鬼
76 巴陵竊賊
77 飛天神鼠
78 還劍奇情
79 康熙大鬧五台山
80 神捕鐵中英
81 血灑天涯
82 瓜棚女傑
83 舞獅人傳奇
84 杜十娘
85 知音
86 小雪
87 熊貓歷險記
88 農奴
89 小刀會
90 玉碎宮傾
91 阿Q正傳
92 在被告後面
93 滄州絕招
94 仇侶
95 風塵女俠呂四娘
96 戈壁恩仇錄
97 古越軼事
98 怪俠
99 江湖八面風
100 江湖妹子
101 江南書劍情
102 神州第一刀
103 死亡客棧
104 天湖女俠
105 峽江疑影
106 響馬縣長
107 義劍奇俠
108 醉鬼張三
109 二子開店
110 法庭內外
111 快樂的單身漢
112 母老虎上轎
113 小小得月樓
114 405謀殺案
115 波斯貓在行動
116 戴手銬的旅客
117 東港諜影
118 獵字九十九號
119 冥王星行動
120 蛇案
121 徐秋影案件
122 巾幗英烈
123 旭日驚雷
124 智斗美女蛇
125 中國霸王花
126 女兵圓舞曲
127 梁山伯與祝英台新傳
128 梁祝
129 柳堡的故事
130 破土
131 十七歲的單車
132 我的父親母親
133 真假美猴王
134 上學路上
135 少年彭德懷
136 吾家有女
137 真情三人行
138 垂簾聽政
139 火燒圓明園
140 *****
141 末代皇帝
142 戲說漢武帝
143 一代妖後
144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
145 垂直極限
146 竇娥冤
147 鼓書藝人
148 和你在一起
149 紅樓夢
150 極地營救
151 驚濤駭浪
152 *****結婚記
153 雷雨
154 離開雷鋒的日子
155 南海十三郎
156 暖春
157 溫柔的陷阱
158 小山東到香港
159 白衣俠女
160 碧血劍
161 草莽英雄
162 大涼山傳奇
163 大小通吃
164 東廠喋血
165 東瀛游俠
166 奪命九千歲
167 風塵三俠
168 鼓上蚤傳奇
169 關中刀客
170 關中刀客續集
171 海市蜃樓
172 紅姑
173 黃昏清兵衛
174 魂斷紫雲劍
175 金旋風
176 精武門
177 馬永貞
178 密宗聖手
179 木棉袈裟
180 怒海俠盜
181 七省拳王
182 奇俠俏妹鬧熱河
183 氣壯山河
184 少林豪俠傳
185 少林寺弟子
186 少林俗家弟子
187 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
188 少俠奇緣
189 神鵰英雄
190 神偷燕子李三
191 時遷大鬧大明府
192 蘇乞兒
193 天龍八部
194 天下第一劍
195 武狀元鐵橋三
196 小英雄
197 笑傲江湖
198 新仙鶴神針
199 新月傳奇
200 義俠黃飛鴻
標簽: 電影目錄(1)
--------------------
鏡中人未識,夢銷憶蝶變
樓主
回復 轉發: 時光好友
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開心
人人
網易微博
豆瓣
Qzone
MSN
郵件地址
復制鏈接
曾之天
2010-6-13 22:27:35 201 鷹爪螳螂
202 欲霸天下
203 賊盜將軍
204 編外丈夫
205 臨時爸爸
206 玫瑰玫瑰我愛你
207 三笑
208 太後吉祥
209 唐伯虎點秋香
210 孝子賢孫伺候者
211 爺兒倆開歌廳
212 尼羅河謀殺案
213 銀蛇謀殺案
214 非法持槍者
215 沸流江的新傳說
216 高山下的花環
217 海霞
218 林海雪原
219 女子別動隊
220 太極旗飄揚
221 新兵馬強
222 東陵大盜
223 痴情女子
224 水鳥行動
225 混世魔王程咬金
226 特高課在行動
227 賺他一千萬
228 飛躍羚羊
229 楊貴妃後傳
230 獨龍紋面女
231 七星碧玉刀
232 東方大魔王
233 天網行動
234 楊乃武與小白菜
235 媽媽沒有走遠
236 看上去很美
237 黃埔軍人
238 大清炮隊
239 搭錯車
240 親恩國仇
241 血色玫瑰
242 黑色閃電
243 復活的罪惡
244 復仇大世界
245 桐花淚
246 鏢王
247 南國風雲
248 雜嘴子
249 仇中仇
250 雪國情仇
251 虎兄豹弟
252 俠女
253 血淚情仇
254 珠江恩仇記
255 戰地鍾聲
256 義膽忠魂
257 悲情布魯克
258 福建少林拳
259 四大門派
260 浪子燕青
261 太監秘史
262 疑案忠魂
263 陞官記
264 龍虎生死斗
265 天使在人間
266 浴血駝城
267 朝霞
268 伙頭軍傳奇
269 血搏敵梟
270 春苗
271 決裂
272 紅雨
273 神腿鐵扇功
274 三看御妹劉金定
275 金枝玉葉
276 葯
277 金客商客鏢客
278 龍鳳鬥智蟠龍坊
279 神丐
280 新冷血十三鷹
281 游俠黑蝴蝶
282 大漠恩仇
283 峨眉飛盜
284 鞘中之劍
285 死不回頭
286 不該凋謝的玫瑰
287 陸軍見習官
288 年輕的朋友
289 自豪吧,母親
290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291 炮打雙燈
292 少年犯
293 第十個彈孔
294 默默的小理河
295 南海風雲
296 索命飛刀
297 王府刀客
298 總統行動
299 斷命紋身
300 無槍槍手
301 不能沒有你
302 生死警探亡命匪
303 喋血嘉陵江
304 跨國打劫
305 殺機四伏
306 梅花公館
307 金鷹
308 我的大學
309 女中丈夫
310 太監秘史
311 雪山不會忘記
312 引郞入室
313 醉猴
314 死亡游戲
315 古今大戰秦俑情
316 鬼腳七之無影腳
317 真功夫小子
318 醉拳2
319 少林英雄
320 太極拳
321 北俠歐陽春
322 風流殘劍血無痕
323 名劍
324 無敵鴛鴦腿
325 巧奔妙逃
326 舉起手來
327 惹事生非
328 公正的心
329 勁舞蒼穹
330 漩渦
331 山村奇案
332 暖情
333 筆中情
334 情不自禁
335 胭脂
336 歌迷小姐
337 哥哥樹
338 夜盜珍妃墓
339 大宅門
340 女大學生宿舍
341 浪子燕青
342 黃河大俠
343 亂世瓢丐
344 大上海1937
345 雙旗鎮刀客
346 白發魔女傳
347 五鼠鬧東京
348 險惡江湖逍遙劍
349 俠女十三妹
350 傻小子行俠記
351 鷹爪鐵布衫
352 獨臂拳王大破血滴子
353 新江湖情
354 雲海玉弓緣
355 保鏢哈斯爾
356 良宵血案
357 鐵血金魂
358 警花燕子
359 新仙鶴神針
360 閃電行動
361 鐵甲008
362 蛇谷奇兵
363 高山下的花環
364 從奴隸到將軍
365 槍訪要塞
366 鐵血情仇
367 法官媽媽
368 真相
369 藍色檔案
370 白衣俠女
371 血泊皇陵
372 神秘的黃玫瑰
373 八小時意外
374 昨日的承諾
375 金元大劫案
376 大唐代宗
377 絕密行動
378 楊家將
379 教堂脫險
380 黑色狂人
381 大漠紫禁令
382 紙飛機
383 黑匣碟血記
384 血滴子秘史
385 悲情槍手
386 君子復仇
387 少爺的磨難
388 獨行客
389 花碧蓮逼婚
390 藍盾保險箱
391 奇緣巧配
392 狼犬歷險記
393 大刀王五
394 銅頭鐵羅漢
395 炮兵少校
396 清涼寺鍾聲
397 西安殺戮
398 雷場相思樹
399 俏羅成
400 家春秋電視版
401 押上刑場
402 八仙的傳說
403 燦爛的季節
404 OK大肚羅漢
405 奇情俠侶
406 狂龍逞英豪
407 紅姑寨恩仇記
408 月亮灣的笑聲
409 月亮灣的風波
410 通天長老
411 女兒谷
412 獨孤九劍
413 決戰天門
414 李逵傳奇
415 盈盈的心事
416 燃燒的慾望
417 謀殺繼續
418 緝毒英雄
419 老師您好
420 智勇和尚
421 杭州王爺
422 東歸英雄傳
423 雪青馬
424 征服死亡地帶
425 甲方乙方
426 無頭箭
427 1983年春節晚會
428 金鏢黃天霸
429 泰山恩仇
430 亂世英雄亂世情
431 飛來的女婿
432 皇家尼姑
433 最後的瘋狂
434 神通
435 馬素貞復仇記
436 生命如歌
437 51號兵站
438 花翎飛盜
439 平民大總統
440 關東女俠
441 阮氏三雄
442 血色清晨
443 斷喉劍
444 夢斷樓蘭
445 阿混新傳
446 綁架在午夜
447 斗雞
448 神警奇偷
449 血濺秋風樓
450 碧血寶刀
451 青春的懺悔
452 東方第一刺客
453 三女休夫
454 我的母親趙一曼
455 紅牡丹
456 廬山戀
457 甜蜜的事業
458 她倆和他倆
459 大李,小李和老李
460 於無聲處
461 青年魯班
462 四個小夥伴
463 豆蔻年華
464 大唐公主西域記
465 青年劉伯承
466 雙雄會
467 舞台姐妹
468 生死抉擇
469 八卦蓮花掌
470 神丐
471 神龍*****呂四娘
472 神州小*****
473 台島遺恨
474 武當
475 血祭黃沙鎮
476 京都球俠
477 神女峰的迷霧
478 神秘的旅伴
479 南海的早晨
480 虎穴追蹤
481 508疑案
482 紅孩子
483 黑三角
484 保密局的槍聲
485 國慶十點鍾
486 熊跡
487 羅密歐與朱麗葉
488 芙蓉鎮
489 原野
490 春桃
491 人到中年
492 上學路上
493 小街
494 西楚霸王
495 傲慢與偏見
496 巴黎聖母院
497 魂斷藍橋
498 簡愛
499 老店
500 老人與海
501 亂世佳人
502 羅馬假日
503 小婦人
504 佐羅
505 活著
506 神秘的黃玫瑰續1
507 神秘的黃玫瑰續2
508 霍元甲
509 岳家小將
510 八百羅漢
511 醉俠蘇乞兒
512 神鞭
513 五郎八卦棍
514 俠女
515 水滸傳(山東版)
516 海霞
517 甘十九妹
518 女足九號
519 賽虎等七部戰爭片
520 山口百惠電影集
521 巴布希卡歷險記
522 **
523 沸騰的生活
524 風暴
525 勇敢的米哈依
526 少林武王
527 自古英雄出少年
528 少林寺
529 少林小子
530 南北少林
531 木棉袈裟
532 黃河大俠
533 雪山飛狐
534 陳真
535 毛*****的故事
536 活著
537 八仙過海
538 紅樓夢
539 水滸傳
540 聊齋全集
541 霍東閣
542 槍從背後打來
543 姐妹情仇
544 浴血疆城
545 二嫫
546 雙生兒
547 追捕野狼幫
548 歡顏
549傲氣雄鷹
550城南舊事
❷ 受到各國好評的中國電影
秋菊打官司 一個都不能少 那山那人那狗 圖雅的婚事 卧虎藏龍 大紅燈籠高高掛 天裕
戛納電影節--中國電影獲獎全記錄
《霸王別姬》首摘金棕櫚獎
《花樣年華》助梁朝偉稱帝
1975年,台灣電影《俠女》在第28屆戛納電影節上獲最高綜合技術獎。
E歌時代來臨了! 飛魚大賽秀出你的風采
經典大作,扣人心弦 OLAY潔面乳免費試用!
1990年,張藝謀執導的《菊豆》獲第43屆戛納電影節首屆路易斯.布努埃爾特別獎。
1993年,陳凱歌執導的《霸王別姬》獲第46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台灣電影《戲夢人生》獲第46屆戛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1994年,張藝謀執導的《活著》獲第47屆戛納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片中男主角葛優獲最佳男演員獎。
1995年,張藝謀執導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獲第48屆戛納電影節最佳技術大獎。
1997年,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的《春光乍泄》獲第50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1999年,陳凱歌執導的《荊軻刺秦王》獲第52屆戛納電影節技術大獎。
2000年,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的《花樣年華》獲第53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梁朝偉)及技術大獎;姜文執導的《鬼子來了》獲評委會大獎;台灣導演楊德昌執導的《一一》獲最佳導演獎。
中國電影國際獲獎情況
中國電影國際獲獎情況
1 2 3
1950年
《中華女兒》獲第五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自由斗爭獎」、《趙一曼》獲「優
秀演技獎」。
1951年
《鋼鐵戰士》獲第六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和平獎」、《白毛女》獲「特別榮
譽獎」、《新兒女英雄傳》獲「導演特別榮譽獎」、《中國人民的勝利》、《解放了的
中國》獲「一等斯大林獎金」。
1952年
《人民的戰士》獲第七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抗美援朝
第一部》、《抗戰的越南》獲「勞動人民爭取自由和平斗爭獎」、《內蒙人民的勝利》
獲「電影編劇獎」。
1954年
《智取華山》獲第八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梁山伯與祝
英台》獲「音樂片獎」。
1955年
《梁山伯與祝英台》獲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映出獎」、《雞毛信》獲「優勝
獎」。
1956年
《神筆》獲「大馬士革第三屆國際博覽會電影節短片銀質第一獎章、威尼斯第八屆
國際兒童電影節8--12歲兒童文藝影片一等獎; 南斯拉夫舉辦的第一屆國際兒童電影節
優秀兒童電影獎」。
1957年
《神筆》獲華沙第二屆國際兒童娛樂片比賽大會特別優秀獎。
《女籃五號》獲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章。
《祝福》獲卡羅維發利第十屆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58年
《邊寨烽火》獲卡羅維發利第十一屆國際電影節青年演員獎。
1959年
《老兵新傳》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技術成就銀質獎章。
《小鯉魚跳龍門》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動畫片銀質獎章。
1960年
《五朵金花》獲第二屆亞非電影節最佳女演員銀鷹獎。
《聶耳》獲第十二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傳記片獎。
《女籃五號》獲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
1961年
《革命家庭》獲第二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銀質獎章。
《非洲之角》獲第四屆國際非洲電影節最高獎----非洲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瑞士第十四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短片銀帆獎。
《人參娃娃》獲民主德國萊比錫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1962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安納西國際美術電影節兒童影片獎。
《大鬧天宮(上集)》獲捷克第十三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
1964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國際電影戛納斯電影節榮譽獎。
《掌中戲》獲澳大利亞第十三屆墨爾本國際電影節優秀獎狀。
1974年
《小號手》、《東海小哨兵》獲南斯拉夫第二屆國際美術電影節獎狀。
《地雷戰》獲奧地利第十四屆維也納電影節紀念獎。
1978年
《大鬧天宮》(上下集)獲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南斯拉夫1978年國際美術電影一等獎。
1979年
《人參娃娃》獲埃及第一屆亞歷山大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銀質美人魚頭像
獎。
1980年
《小花》中的女主角陳沖獲第七屆索波特「為自由而斗爭」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舞台姐妹》獲第二十四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協會的年度獎。
1981年
《舞台姐妹》、《農奴》獲馬尼拉國際電影節金鷹獎。
《苗苗》獲第二屆印度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
1982年
《天雲山傳奇》、《歸心似箭》獲第一屆香港電影節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四個小夥伴》獲義大利第十二屆季福尼國際兒童和青年電影節最佳榮譽獎。
《阿Q正傳》中的男主角嚴順開獲第二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三個和尚》獲第32屆西柏林電影節最佳編劇銀熊獎和葡萄牙埃斯皮尼奧國際動
畫電影節獎。
《猴子撈月》獲第4屆渥太華動畫電影節一等獎。
《美在運動中》獲義大利科爾蒂納電影節特別獎。1993年
《香魂女》(導演:謝飛)、《喜宴》(長春電影製片廠攝制)獲第43屆柏林國
際電影節「金熊獎」。
《血色清晨》、《四十不惑》、《雙旗鎮刀客》、《媽媽》獲第四十三屆柏林國際
電影節新電影論壇獎。
《天堂回信》(導演:王君正)獲第43屆柏林電影節「國際兒童青年電影中心
獎」;荷蘭第7屆國際兒童電影電視節最高獎「兒童電影節獎」;美國芝加哥第10屆
國際兒童電影節成人評委和兒童評委兩項最佳影片獎;伊朗第9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
導演獎。
《找樂》(導演:寧瀛)獲第四十三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新電影論壇獎和特別榮譽
獎;第6接訥京國際電影節青年導演競賽項目金櫻花獎和東京都知事獎;聖塞巴斯蒂安
電影節「青年導演大獎」首獎,獎金35萬美元;第十五屆法國南特亞非拉三大洲電影
節金熱氣球獎,男主角黃宗洛獲最佳男演員獎。
由田壯壯執導、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的《藍風箏》獲第6接訥京國際電影節大獎,
最優秀女演員獎(呂麗萍)、新人特別推薦獎和東京都知事獎。
《霸王別姬》(導演:陳凱歌)獲法國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棕
櫚獎」和國際影評聯盟大獎;洛杉磯影評家協會最佳外語片獎;日本福岡第38屆亞太
電影節最佳導演和最佳剪輯獎。
《菊豆》(導演:張藝謀)獲保加利亞瓦爾納市首屆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鞏
俐),鞏俐還獲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秋菊打官司》(導演:張藝謀)
獲法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並名列香港第12屆電影金像獎最佳十大華語片之
冠。
《大紅燈籠高高掛》(導演:張藝謀)獲英國影視藝術學院最佳外語片獎、紐約影
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比利時電影評論家協會大獎。 動畫片:上海美影廠《12隻
蚊子和5個人》獲法國第19屆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教育獎。《悍牛與牧童》獲第3
屆伊斯梅利亞國際紀錄片、短片電影節塔胡特銀像獎。
謝晉導演獲法國首屆《軒尼詩》創意和成就獎。
1994年:
《火狐》(導演:吳子牛)獲第四十四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推薦獎」和在法國
蒙彼利埃舉行的中國電影節金熊貓獎。
中國遼寧電視台拍攝的電視紀錄片《兩個孤兒的故事》獲第二屆亞洲電視映像節最
高獎賞——最優秀獎,中國中央電視台的電視片《姊妹溪》獲優秀獎。
《炮打雙燈》獲第42屆西班牙聖塞瓦斯蒂安電影節評委特別提名獎。女主角寧靜
獲最佳女演員獎。
《黃土高原徑流林業》在第11屆國際農業電影上,獲聯合國糧農組織獎。
1995年
《紅粉》(導演:李少紅)獲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優秀單項獎視覺效果「銀熊獎」。
《黑駿馬》(導演:謝飛)獲第1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藝術節最佳導演獎,男主
角騰格爾獲最佳藝術獎。
《紅櫻桃》(導演:葉大鷹)獲第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軒尼詩記者杯棗最佳創意
獎」。女主角郭柯宇獲最佳女演員獎。
《二嫫》(導演:周曉文)獲第四屆國際電影節「瑪雅美洲豹」金獎,女主角艾麗
婭獲最佳女演員獎。
《霸王別姬》(導演:陳凱歌)獲日本東京東影評論家大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
演獎。張國榮獲最佳男主角獎。同時該片還獲得日本東京每日新聞電影大獎、最佳影片獎。
《陽光燦爛的日子》(導演:姜文)男主角夏雨獲第一屆新加坡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獎;影片被美國《時新周刊》評為年度國際「十大最佳影片」第一名。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導演:張藝謀)獲第4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電影技術
獎」;被美國全美影評人聯盟評為年度格里菲思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獎」;獲美國第
61屆紐約影評人協會年度電影獎「最佳攝影獎」。
《女兒紅》(導演:謝衍)女主角歸亞蕾獲捷克第30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最
佳女主角獎。
《蘭陵王》(導演:胡雪樺)獲美國洛杉磯桑塔·克拉里德國際電影節最佳外語片
獎;出品人鄭凱南獲榮譽獎狀;攝影顧長衛獲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攝影獎」。 《與往
事乾杯》(導演:夏鋼)獲葡萄牙第24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俱樂部聯
合榮譽獎。
《活著》獲香港第14屆電影金像獎評選「十大華語片」之一;男主角葛優獲「第
47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1996年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導演:張藝謀)獲69屆奧斯卡攝影獎提名。
《太陽有耳》(導演:嚴浩)獲4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評論協會獎」和
最佳導演「柏林銀熊獎」。
《紅粉》(導演:李少紅)獲第27屆印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孔雀獎。
《紅櫻桃》獲第5屆不結盟及發展中國家平壤電影節大獎「火炬金獎」,導演葉大
鷹獲最佳導演獎,女主角扮演者郭柯宇獲最佳女演員獎。
1997年
《鴉片戰爭》(導演:謝晉)獲加拿大蒙特利爾電影節「美洲特別大獎」。
《金秋鹿鳴》獲第七屆開羅國際兒童電影節長故事片金獎和兒童評委獎。
1998年
《變臉王》(導演:吳天明)獲第29屆印度國際電影節「金孔雀獎」。
《我也有爸爸》獲印度海德拉巴第10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高榮譽獎「金象獎」。
兒童演員王泉(影片中飾病童大志)獲本屆影展「特別獎」。導演黃蜀芹獲由兒童和青
少年觀眾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頒發的「最受歡迎的兒童故事片」--「金匾獎」。
《紅色戀人》獲第22屆開羅國際電影節「金字塔獎」銀獎,片中女主角扮演者梅
婷被評為最佳女演員。
1999年
《紅河谷》獲第十七屆伊朗「曙光」國際電影節「最佳影幕獎」。
《永樂大鍾》獲第一屆布達佩斯國際科學電影節「國際電影、電視和廣播合作理事
會獎」。
《一個都不能少》獲第五十六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❸ 紅色經典書目有哪些
1.《林海雪原》(曲波)
2.《紅岩》(羅廣斌、楊益言)
3.《紅日》(吳強)
4.《保衛延安》(杜鵬程)
5.《創業史》(柳青)
6.《戰斗的青春》(雪克)
7.《莫忘國恥》(田字)
8.《復興之路(青少版)》(中央電視台)
9.《高山下的花環》(李葆存)
10.《紅旗譜》(梁斌)
11.《鐵道游擊隊》(知俠)
12.《艷陽天》(浩然)
13.《東方》(魏巍)
14.《青春之歌》(楊沫)
15.《野火春風斗古城》(李英儒)
16.《亮劍》(都梁)
17.《突出重圍》(柳建偉)
18.《日出東方》(黃亞洲)
❹ 中國電影在國際電影節上的獲獎影片
中國電影國際獲獎情況
1950年
《中華女兒》獲第五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自由斗爭獎」、《趙一曼》獲「優秀演技獎」。
1951年
《鋼鐵戰士》獲第六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和平獎」、《白毛女》獲「特別榮譽獎」、《新兒女英雄傳》獲「導演特別榮譽獎」、《中國人民的勝利》、《解放了的中國》獲「一等斯大林獎金」。
1952年
《人民的戰士》獲第七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抗美援朝第一部》、《抗戰的越南》獲「勞動人民爭取自由和平斗爭獎」、《內蒙人民的勝利》獲「電影編劇獎」。
1954年
《智取華山》獲第八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梁山伯與祝英台》獲「音樂片獎」。
1955年
《梁山伯與祝英台》獲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映出獎」、《雞毛信》獲「優勝獎」。
1956年
《神筆》獲「大馬士革第三屆國際博覽會電影節短片銀質第一獎章、威尼斯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節8--12歲兒童文藝影片一等獎; 南斯拉夫舉辦的第一屆國際兒童電影節優秀兒童電影獎」。
1957年
《神筆》獲華沙第二屆國際兒童娛樂片比賽大會特別優秀獎。
《女籃五號》獲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章。
《祝福》獲卡羅維發利第十屆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58年
《邊寨烽火》獲卡羅維發利第十一屆國際電影節青年演員獎。
1959年
《老兵新傳》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技術成就銀質獎章。
《小鯉魚跳龍門》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動畫片銀質獎章。
1960年
《五朵金花》獲第二屆亞非電影節最佳女演員銀鷹獎。
《聶耳》獲第十二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傳記片獎。
《女籃五號》獲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
1961年
《革命家庭》獲第二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銀質獎章。
《非洲之角》獲第四屆國際非洲電影節最高獎----非洲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瑞士第十四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短片銀帆獎。
《人參娃娃》獲民主德國萊比錫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1962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安納西國際美術電影節兒童影片獎。
《大鬧天宮(上集)》獲捷克第十三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
1964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國際電影戛納斯電影節榮譽獎。
《掌中戲》獲澳大利亞第十三屆墨爾本國際電影節優秀獎狀。
1974年
《小號手》、《東海小哨兵》獲南斯拉夫第二屆國際美術電影節獎狀。
《地雷戰》獲奧地利第十四屆維也納電影節紀念獎。
1978年
《大鬧天宮》(上下集)獲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南斯拉夫1978年國際美術電影一等獎。
1979年
《人參娃娃》獲埃及第一屆亞歷山大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銀質美人魚頭像獎。
1980年
《小花》中的女主角陳沖獲第七屆索波特「為自由而斗爭」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舞台姐妹》獲第二十四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協會的年度獎。
1981年
《舞台姐妹》、《農奴》獲馬尼拉國際電影節金鷹獎。
《苗苗》獲第二屆印度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
1982年
《天雲山傳奇》、《歸心似箭》獲第一屆香港電影節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四個小夥伴》獲義大利第十二屆季福尼國際兒童和青年電影節最佳榮譽獎。
《阿Q正傳》中的男主角嚴順開獲第二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三個和尚》獲第32屆西柏林電影節最佳編劇銀熊獎和葡萄牙埃斯皮尼奧國際動畫電影節獎。
《猴子撈月》獲第4屆渥太華動畫電影節一等獎。
《美在運動中》獲義大利科爾蒂納電影節特別獎。
1983年
《陌生的朋友》獲第三十三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泉水叮咚》獲第13屆季福尼國際兒童電影節義大利共和國總統獎、第3屆印度國際新青年電影節最高獎----金像獎、各族兒童評委會最佳獎、最佳兒童女演員二等獎。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獲第七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美洲大獎。
《鹿鈴》獲第13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84年
《河南尋古》、《江蘇秀色》獲法國蓬沙拉國際旅遊電影節最高金獎。
《貴州風情》、《絲綢之路上的甘肅》、 《中國人參之鄉》、《北京之游》獲第18屆國際旅遊電影節特別獎。
《西藏----西藏》獲法國塔布國際旅遊電影節旅遊片冠軍----金比利蕾娜獎。
《鷸蚌相爭》獲第34屆西柏林國際兒童電影節銀熊獎、南斯拉夫薩格勒布市第6屆國際動畫片電影節特別獎、加拿大國際動畫片電影節特別獎。
《水面莊稼》獲聯合國糧食及農業業組織獎。
1985年
《黃土地》獲瑞士第3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第29屆倫敦電影節倫敦電影研究所電影獎、第7屆(亞、非、拉)三大洲電影節攝影獎。
《邊城》獲加拿大第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評委會榮譽獎。
《泉水叮咚》獲伊朗德黑蘭第15屆國際教育電影節教育類專片比賽銅獎。
《月光下的小屋》獲印度第4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國際評獎團授予金像獎和兒童評獎團授予的金牌。
《昆蟲世界》獲第11屆國際技術電影節紀錄片一等獎。
1986年
《良家婦女》獲捷克斯洛伐克第25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主要獎和國際電影評論家組織獎、西班牙第18屆大西洋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獎、安達魯西亞電影作家協會評論獎、西班牙電影俱樂部聯合電影俱樂部獎、比利時皇家電影博物館皇家電影資料館發掘新電影獎。
《移核魚》獲西柏林第14屆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捷克斯洛伐克第3屆尼特萊國際農業電影節A類一等獎和唯一的聯合國糧農組織埃及農業神獎。
1987年
《猴子撈月》獲保加利亞卡布洛沃第4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短片獎。
《老井》獲第7次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
《以蟎治蟎》、《蝴蝶》獲聖塔林第14屆國際農業與環境電影節特別獎。
1988年
《山水情》獲88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大獎。
《不射之射》獲88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特別獎。
《紅高梁》獲第38屆西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植物內生菌》獲第15屆西柏林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
《一人一畝地》獲第15屆西柏林國際農業電影節銅穗獎。
1989年
《紅高梁》獲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21電台青年評委最佳影片獎。
《晚鍾》獲第39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銀熊獎。
1990年
《黃河謠》獲第14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山水情》獲最佳短片獎。
《本命年〉獲第4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
《菊豆》法國第43屆戛納電影節路易斯·布努埃爾特別獎、第35屆巴利亞多利德電影周金穗獎。
《晚鍾》獲哥倫比亞第7屆波哥大電影節最佳影片、導演和音響效果獎。
《童年往事》獲美國洛杉磯奧斯卡學院電影節銀獎。
《芙蓉鎮》獲民主德國電影家協會1989年發行影片最佳外國故事片評論獎。
《三個女人的故事》獲第12屆克雷黛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提名獎。
1991年
《出嫁女》獲第17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中國岩溶》獲西班牙巴塞羅那國家地質學電影節大獎棗最高藝術質量獎。
加拿大、香港、中影合拍故事片《秦俑〉獲法國巴黎奇情動作電影展大獎----最受歡迎影片;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配樂。
西影廠和台灣合拍故事片《大紅燈籠高高掛》獲第48屆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金格利造型特別獎、國際影評人獎和艾維拉諾莉特別獎。
北影廠香香港合拍故事片《過年》獲第4接訥京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趙麗蓉獲
最佳女演員獎。
1992年
《來自火焰山的鼓手》獲第四十二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影片獎」。
《大紅燈籠高高掛》獲義大利大衛獎評選活動「最佳外語片獎」。
《四十不惑》獲第四十五屆瑞士洛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評獎」。
《秋菊打官司》獲第十四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留守女士》獲第十六屆開羅國際電影「金字塔金像大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心香》獲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
1993年
《香魂女》(導演:謝飛)、《喜宴》(長春電影製片廠攝制)獲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血色清晨》、《四十不惑》、《雙旗鎮刀客》、《媽媽》獲第四十三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新電影論壇獎。
《天堂回信》(導演:王君正)獲第43屆柏林電影節「國際兒童青年電影中心獎」;荷蘭第7屆國際兒童電影電視節最高獎「兒童電影節獎」;美國芝加哥第10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成人評委和兒童評委兩項最佳影片獎;伊朗第9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找樂》(導演:寧瀛)獲第四十三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新電影論壇獎和特別榮譽獎;第6接訥京國際電影節青年導演競賽項目金櫻花獎和東京都知事獎;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青年導演大獎」首獎,獎金35萬美元;第十五屆法國南特亞非拉三大洲電影節金熱氣球獎,男主角黃宗洛獲最佳男演員獎。
由田壯壯執導、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的《藍風箏》獲第6接訥京國際電影節大獎,最優秀女演員獎(呂麗萍)、新人特別推薦獎和東京都知事獎。
《霸王別姬》(導演:陳凱歌)獲法國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棕櫚獎」和國際影評聯盟大獎;洛杉磯影評家協會最佳外語片獎;日本福岡第38屆亞太電影節最佳導演和最佳剪輯獎。
《菊豆》(導演:張藝謀)獲保加利亞瓦爾納市首屆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鞏俐),鞏俐還獲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秋菊打官司》(導演:張藝謀)獲法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並名列香港第12屆電影金像獎最佳十大華語片之冠。
《大紅燈籠高高掛》(導演:張藝謀)獲英國影視藝術學院最佳外語片獎、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比利時電影評論家協會大獎。 動畫片:上海美影廠《12隻蚊子和5個人》獲法國第19屆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教育獎。《悍牛與牧童》獲第3屆伊斯梅利亞國際紀錄片、短片電影節塔胡特銀像獎。謝晉導演獲法國首屆《軒尼詩》創意和成就獎。
1994年:
《火狐》(導演:吳子牛)獲第四十四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推薦獎」和在法國蒙彼利埃舉行的中國電影節金熊貓獎。
中國遼寧電視台拍攝的電視紀錄片《兩個孤兒的故事》獲第二屆亞洲電視映像節最高獎賞——最優秀獎,中國中央電視台的電視片《姊妹溪》獲優秀獎。
《炮打雙燈》獲第42屆西班牙聖塞瓦斯蒂安電影節評委特別提名獎。女主角寧靜獲最佳女演員獎。
《黃土高原徑流林業》在第11屆國際農業電影上,獲聯合國糧農組織獎。
1995年
《紅粉》(導演:李少紅)獲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優秀單項獎視覺效果「銀熊獎」。
《黑駿馬》(導演:謝飛)獲第1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藝術節最佳導演獎,男主角騰格爾獲最佳藝術獎。
《紅櫻桃》(導演:葉大鷹)獲第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軒尼詩記者杯棗最佳創意獎」。女主角郭柯宇獲最佳女演員獎。
《二嫫》(導演:周曉文)獲第四屆國際電影節「瑪雅美洲豹」金獎,女主角艾麗婭獲最佳女演員獎。
《霸王別姬》(導演:陳凱歌)獲日本東京東影評論家大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張國榮獲最佳男主角獎。同時該片還獲得日本東京每日新聞電影大獎、最佳影片獎。
《陽光燦爛的日子》(導演:姜文)男主角夏雨獲第一屆新加坡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影片被美國《時新周刊》評為年度國際「十大最佳影片」第一名。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導演:張藝謀)獲第4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電影技術獎」;被美國全美影評人聯盟評為年度格里菲思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獎」;獲美國第61屆紐約影評人協會年度電影獎「最佳攝影獎」。
《女兒紅》(導演:謝衍)女主角歸亞蕾獲捷克第30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蘭陵王》(導演:胡雪樺)獲美國洛杉磯桑塔·克拉里德國際電影節最佳外語片獎;出品人鄭凱南獲榮譽獎狀;攝影顧長衛獲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攝影獎」。 《與往事乾杯》(導演:夏鋼)獲葡萄牙第24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俱樂部聯合榮譽獎。
《活著》獲香港第14屆電影金像獎評選「十大華語片」之一;男主角葛優獲「第47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1996年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導演:張藝謀)獲69屆奧斯卡攝影獎提名。
《太陽有耳》(導演:嚴浩)獲4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評論協會獎」和最佳導演「柏林銀熊獎」。
《紅粉》(導演:李少紅)獲第27屆印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孔雀獎。
《紅櫻桃》獲第5屆不結盟及發展中國家平壤電影節大獎「火炬金獎」,導演葉大鷹獲最佳導演獎,女主角扮演者郭柯宇獲最佳女演員獎。
1997年
《鴉片戰爭》(導演:謝晉)獲加拿大蒙特利爾電影節「美洲特別大獎」。
《金秋鹿鳴》獲第七屆開羅國際兒童電影節長故事片金獎和兒童評委獎。
1998年
《變臉》(導演:吳天明)獲第29屆印度國際電影節「金孔雀獎」。
《我也有爸爸》獲印度海德拉巴第10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高榮譽獎「金象獎」。
兒童演員王泉(影片中飾病童大志)獲本屆影展「特別獎」。導演黃蜀芹獲由兒童和青少年觀眾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頒發的「最受歡迎的兒童故事片」--「金匾獎」。
《紅色戀人》獲第22屆開羅國際電影節「金字塔獎」銀獎,片中女主角扮演者梅婷被評為最佳女演員。
1999年
《紅河谷》獲第十七屆伊朗「曙光」國際電影節「最佳影幕獎」。
《永樂大鍾》獲第一屆布達佩斯國際科學電影節「國際電影、電視和廣播合作理事會獎」。
《一個都不能少》獲第五十六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2000年 張藝謀 《我的父親母親》獲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2000年,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的《花樣年華》獲第53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梁朝偉)及技術大獎;姜文執導的《鬼子來了》獲評委會大獎;台灣導演楊德昌執導的《一一》獲最佳導演獎。
2001年 林電影節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王小帥 《十七歲單車》
2001年 林正盛導演的《愛你愛我》獲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2001年 法國愷撒電影節 王家衛導演的《花樣年華》獲「最佳外語片」獎
2003年 李楊導演的《盲井》 獲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2004年9月第二十八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看車人的七月》獲得評委會特別獎,主演范偉獲得最佳男演員獎。
2004年 陸川導演的《可可西里》東京電影節的評委特別獎
2005年 王小帥導演的影片《青紅》獲嘎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2005年 顧長衛導演的《孔雀》獲柏林電影節評委會大獎銀熊獎
❺ 第一代導演的代表導演
鄭正秋(1888—1935),原名鄭芳澤,號伯常,筆名葯風,廣東潮陽人,生於上海,1902年肄業於上海育才公學,曾從事新劇運動,受聘為《民言報》劇評主筆,倡導戲劇應成為改良社會、教化民眾的工具。
「第一代導演」中成就最大的是鄭正秋。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難夫難妻》出自他的手。
鄭正秋比同時代的導演更有藝術主見與追求,提出影片不僅要迎合觀眾,而且要引導觀眾的欣賞趣味。他有感於「清廷的腐敗、民生的困苦」,主張改良舊戲,提倡新劇,反對「為藝術而藝術」和「為戀愛而戀愛」,「覓取題材,往往打從替窮人叫屈的各方面著想」,強調電影的教化功能,提倡「有主義」之影片。
1913年鄭正秋與張石川合組新民公司,共同編導了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難夫難妻》。1922年與張石川等共同創辦明星影片公司,同時設立明星影戲學校,自任校長。
1913年編導中國第一部故事短片《難夫難妻》以廣東潮州地區的封建買賣婚姻習俗為題材,寫一對素未謀面的少男少女在人們的擺布下成婚的故事,反映封建制度下婚姻的可笑與可悲,使人感到電影除了娛樂作用還有改良社會、教化民眾的作用。
1923年攝制完成的《孤兒救祖記》暴露了封建家庭的內部矛盾和掩蓋在倫常關系下的人與人之間的金錢關系,張揚中國傳統道德規范和倫常秩序,體現出中國早期電影明確的社會功利觀與直面現實的「問題」意識。這也是鄭正秋編劇的第一部「社會片」,由於影片富有民族氣息,故事性強,情節動人,轟動一時。使女演員王漢倫一舉成名,成為中國第一位悲劇女演員。
1924年鄭正秋創作第一部婦女題材的電影劇本《玉梨魂》。特別是鄭正秋晚期導演的《姊妹花》,講述的是生長在貧富不同家庭中的一對孿生姐妹的不同命運遭遇。妹妹做了姨太太,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姐姐嫁給農民,過著辛勞貧困的生活。由於天災人禍,姐姐被迫到妹妹家裡為妹妹孩子當奶媽,由此引發了諸多令人心碎的情節。鄭正秋在這部影片中的創作視野擴展到社會,反映了階級對立、貧富懸殊、軍閥混戰、農村破產的生活現實,故事雅俗共賞,導演手法的自然流暢,使得該片在上海新光影院上映創下連映60天的記錄。創造了當時中國票房的最高記錄。1935年3月該片參加了蘇聯的莫斯科國際電影展覽會,也受到熱烈歡迎。
鄭正秋一共編、導、演53部影片,是第一代導演中的佼佼者。區別於同時代大多數「惟興趣是尚」的電影人,他有自己的藝術主見與追求,提出影片要引導觀眾的欣賞趣味。研究者認為,鄭正秋以其藝術實踐探索出一種以人物悲歡離合的命運為中心,結構成曲折動人的情節發展,同時展開和完成一個社會性主題的創作模式,對同時代的電影家和後來者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為中國電影從無聲到有聲片花費了大量心血,為中國電影的啟蒙和發展打下了基石,成為我國電影史上偉大的一頁。
獲獎記錄或主要貢獻:
1913年與張石川合作編導了《難夫難妻》,這是中國第一部故事片,被夏衍譽為「為中國電影事業鋪下了第一塊奠基石」。
1923年編寫了電影劇本《孤兒救祖記》,曲折的情節 ,鮮明的人物性格,懲惡揚善、改良社會的思想內涵以及在電影藝術上的成功探索,使影片上映後反響熱烈,第一次為國產片帶來遠遠超過外來影片的經濟效益和社會聲譽。
1933年編導的《姊妹花》是中國最早的有聲故事片之一,他十分注重故事的曲折離奇,表演的樸素細膩,導演手法的自然流暢,使該片創下了在同一家影院連續放映六十餘天的空前紀錄。 張石川(1890—1954),原名偉通,字蝕川,浙江寧波人,導演、電影事業家。他少年喪父,隨舅父經潤三到上海經商,先後供職於華洋公司、美化洋行。自學英語,熟諳經營之道。
張石川是中國電影的開拓者之一,是中國第一代電影導演的中堅,一生共導演150多部電影。他的影片傾向於「處處惟興趣是尚,以冀博人一樂」,較多地偏重於商業利益,以娛樂片為主。他的影片大部分為社會言情影片,如《三笑》、《夜深沉》、《金粉世家》、《空谷蘭》、《啼笑因緣》(一至六集)等,故事性強,通俗易懂,受到市民觀眾的歡迎。1928年後導演十八集神怪武俠片《火燒紅蓮寺》,在上海電影界引起競拍神怪武俠片的潮流。1931年美國有聲影片輸入中國後,他導演了以蠟盤配音的中國第一部有聲影片《歌女紅牡丹》。張石川憑著良好的英文功底,專攻西洋影戲的導演技巧,在早期電影藝術上的探索功不可沒,如《一夜不安》運用了特寫鏡頭和動畫特技,而《橫沖直撞》中使用了多機位剪接的手法,更突顯了電影的特性。他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個導演藝術家。
主要作品:
《難夫難妻》、《黑籍冤魂》、《孤兒救祖記》、《玉梨魂》、《盲孤女》、《最後之良心》、《歌女紅牡丹》、《滑稽大王游華記》、《戰地歷險記》、《熱血忠魂》、《女兒經》、《擲果緣》、《空谷蘭》、18集《火燒紅蓮寺》 劇作家、導演。原名沈吉安,又名沈哀鵑、百寧。1905年3月23日,沈浮出生在天津海河邊一個貧困的碼頭工人家中。幼年在河北直指庵小學讀書,後進入了河北覺民中學。由於家境貧寒,沈浮沒有能夠讀完中學便失學了。
1924年沈浮進入天津渤海影片公司任演員,自編、自導、自演了戲劇短片《大皮包》,又名《沈少爺》。這是天津歷史上拍攝的第一部滑稽諷刺故事片。1933年加入上海的聯華影業公司,擔任編導,先後編導了《無愁君子》等多部影片。抗日戰爭初期,沈浮與白楊、陳白塵等人組成上海影人劇團,來到重慶。在這一時期導演了《草莽英雄》、《兩面人》、《霧重慶》等多部話劇,創作了《小人物狂想曲》、《金玉滿堂》等話劇劇本。抗日勝利後回到北平,擔任中電三廠副廠長,後來轉入昆侖影業公司,在這里沈浮編導了著名的影片《萬家燈火》,獲得當時進步電影輿論極高的贊譽,標志著沈浮的電影藝術登上了一個新的高峰。新中國成立以後沈浮的藝術才華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完成了《李時珍》、《萬紫千紅總是春》等多部影片,其中影片《老兵新傳》於1959年獲第一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技術成就銀獎。
沈浮曾任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廠長、中國電影家協會第一屆委員及第二至四屆常務理事、中國電影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上海市電影局藝術委員會主任。1986年去世。 史東山(1902.12.29-1955.2.23),編劇、導演,原名匡韶,浙江海寧人,出生於杭州,早年曾從事美術和戲劇活動,1922年進入影壇參與創作了《楊花恨》(1925)、《兒孫福》(1926)、《同居之愛》(1926)、《王氏四俠》(1928)等影片。1932年與蔡楚生等合作拍攝《共赴國難》,抗日戰爭爆發後,拍攝有抗戰四部曲《保衛我們的土地》(1938)、《好丈夫》(1939)、《勝利進行曲》(1941)、《還我故鄉》(1945)等片。後與陽翰笙、蔡楚生、鄭君里等人組織聯華影藝社拍攝由他編導的影片《八千里路雲和月》,曾轟動中國影壇。新中國成立後任文化部電影局藝術委員會委員兼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影協第一屆常務委員。1951年編導影片《新兒女英雄傳》,獲第六屆卡洛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導演獎,並著有《電影藝術在表現形式上的幾個特點》、《論電影鏡頭的組接》等書。
史東山編導的影片,內容豐富,人物完整,具有歷史的概括性與生活的真實感;在藝術上富於簡練、明快、流暢的特點。 但杜宇(1897—1972),原名但祖齡。原籍貴州廣順,生於江西南昌。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 曾出版《百美圖》畫集。「杜宇」乃杜鵑之別稱,因以為名。但杜宇從小喜歡繪畫,長大後即來上海,以畫月份牌為業,業余時間經常觀看電影,逐漸對拍電影產生了興趣。有一次,但杜宇從一個外國人手裡購得一架電影攝影機,回家悉心研究,居然掌握了攝影技術,於是辦起了上海影戲公司,自任編導和攝影,演員則由家屬擔任。他的侄兒但子久、侄孫但塗亭、侄曾孫但二春(但杜宇年紀雖輕而輩份大)、外甥賀佩之、外甥女賀佩蓉、賀佩瑛,都能演戲,他們共同組成了名副其實的家庭公司。
主要作品:
導演故事片:《傳家寶》、《還金記》、《盤絲洞》、《小劍客》、《盧鬢花》、《萬丈魔》、《媚眼俠》、《畫室奇案》、《豆腐西施》、《美人島》(前後集)、《古屋怪人》、《東方夜譚》、《南海美人》、《失足恨》、《清白》、《健美運動》、《桃花夢》、《人間仙子》、《新娘的前夜》、《國色天香》、《石破天驚》、《南海艷影》、《苦戀》(與陳實合作)、《新天方夜譚》、《江湖奇俠》(一至三集)、《豹子頭林沖》、《花花公子》、《嫦娥》、《新凌波仙子》 邵醉翁(1896—1979),原名邵仁傑,字人傑,別號醉翁,浙江寧波人。1914年畢業於上海神州大學法科,後任上海地方法院及會審公廨律師。1921年任中法振業銀行經理 ,同時在上海、天津、寧波等地與人合股經營商號。1922年集股經營笑舞台,演出文明戲,並創辦「和平社」 劇團,演出自編諷世劇本。1925年以和平社演員作班底,與弟邨人、仁枚、逸夫在上海創辦天一影片公司,任總經理兼導演。同年導演影片《立地成佛》。後相繼導演《梁祝痛史》、《白蛇傳》、《孟姜女》、《七俠五義》、《乾隆游江南》等。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在左翼電影運動的影響下,導演抨擊封建婚姻制度的影片《芸蘭姑娘》、《掙扎》,並將改編自 法國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項鏈》 的電影劇本《一夜豪華》搬上銀幕。 天一公司的影片受到南洋各地觀眾的 歡迎。1936年後期,天一公司陸續將製片資材運往香港,建立香港分廠。 抗日戰爭爆發後,天一公司結束在上海的製片業務,將全部資材運往香港分廠,改名南洋影片公司。建國後閑居上海,後在上海病逝。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1925:《立地成佛》、《女俠李飛飛》
1926:《忠孝節義》、《夫妻之秘密》、《梁祝痛史》、《電影女明星》、《珍珠塔》、《義妖白蛇傳》、《孟姜女》(與裘芑香合作)、《孫行者大戰金錢豹》(與顧肯夫合作)、《唐伯虎點秋香》(與裘芑香合作)
1927:《白蛇傳》、《劉關張大破黃巾》、《鐵扇公主》(與李萍倩合作)
1928:《夜光珠》、《拳大王》、《雙珠鳳》
1929:《無敵英雄》、《江洋大盜》、《乾隆游江南(第一、二集)》
1931:《最後之愛》、《空門紅淚》
1932:《芸蘭姑娘》、《一夜豪華》
1933:《孽海雙鴛》、《生機》、《飛絮》(與湯曉丹合作)、《苦兒流浪記》、《吉地》
1934:《王先生》、《萬花筒》
1936:《黃浦江邊》、《女同學》(與文逸民合作)
1937:《富貴榮華》(與文逸民合作)
電影劇作
1927:《劉關張大破黃巾》(與裘芑香合作)
1928:《尋父遇仙記》、《紅寶石》、《夜光珠》
1929:《乾隆游江南(第一、二集)》
1930:《乾隆游江南(第五、六集)》、《施公案(第一集)》
1933:《孽海雙鴛》、《生機》
1936:《黃浦江邊》、《女同學》
1937:《富貴榮華》 中國第一代電影導演中,有一個早已被湮沒的名字——何非光。這是一個具有濃厚傳奇色彩的人物,他本身的經歷就可以是一部電影。
何非光是台灣人,1913年出生於台中市,16歲那年隻身到上海謀生,先是在一個台灣同鄉開設的診所里當學徒,這年的春節,他到蘇州遊玩,遇到[聯華]在此拍攝《續故都春夢》的外景戲,當時正在拍攝這樣一個場面:農村姑娘朱瑩(陳燕燕飾)手提小籃正在歸家途中,突然,她被身後追上來的一個軍閥騎兵捋上馬背--但是扮演軍閥騎兵的演員,騎術不佳,力氣又不足,再三嘗試也達不到導演的要求。此時,在場的何非光 當了一回替身演員,很出色的完成了這組鏡頭,他的表現引起了影界人士的注意,此後,[聯華]聘他為簽約演員,何非光就因一個偶然的機遇踏上了從影之路。
他先後出演了《人生》、《暴雨梨花》、《小玩意》、《風》、《天明》、《體育皇後》、《華山艷史》、《母性之光》、《再會吧,上海》、《昏狂》、《熱血忠魂》、《日本間諜》等等影片。出色的完成了各種不同類型的反派角色。
之後,他又轉為電影編導,先後編導了抗戰影片《保家鄉》、《東亞之光》、《氣壯山河》、《血濺櫻花》和影片《某夫人》、《蘆花翻白燕子飛》、《出賣影子的人》、《同是天涯淪落人》、《花蓮港》等等。
他還導演過話劇、越劇、淮劇、上海滑稽戲等等地方戲,尤其是滑稽戲《三毛學生意》作為一個優秀劇目被改編成了電影。
但是,「台灣特務」、「日本間諜」、「國民黨派遣人員」等等莫須有的罪名,使他從1949年以後就被排除在電影界之外,盡管,他曾抗美援朝上前線、到大西北參加軍區文工團-----尋求自我救贖,但是,1958年還是被判處管制兩年,直到1979年8月11日才得到徹底平反。
何非光的電影生涯是短暫的,但是他為電影事業所做的貢獻是在中國電影史上值得一書的,他編導的《保家鄉》抗戰期間在東南亞地區有很大影響;他編導的《東亞之光》被譽為[一柄正義之劍];他編導的《氣壯山河》是中國唯一一部反映中國軍民和盟軍一起直接參加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影片;他編導的《花蓮港》是「第一部以台灣省高山族為題材的愛情巨片」;他導演的《出賣影子的人》票房極佳,影響很大……
自從1949年後何非光從影壇消失,有各種矛盾的零星報道「被國民黨殺害--」、「勞改死在東北--」-----事實上何非光一直默默無聞的活到1997去世。
台灣著名導演李行先生和台灣電影資料館曾做最大的努力,幫助何非光圓他回台灣故鄉省親的心願,但是,就在何非光准備前行的前兩個月,突然發病與世長辭。 楊小仲 (1899-1969) ,編劇、導演。原名楊保泰,藝名羼提生。江蘇常州人。1916年入上海商務印書館補習學校半工半讀,1918年轉入該館機要科任職。1920年將文明戲《閻瑞生》改編為電影劇本,由中國影戲研究社攝製成影片,為中國最早的長故事片之一。後為商務印書館活動影片部編寫電影劇本。1925年獨立編導影片《醉鄉遺恨》。1927年入長城畫片公司,編導《火焰山》等影片。1929年與陳趾青合作創辦昌明影片公司,編導武俠片《火燒平陽城》等。1931年入聯華影業公司,編導《蛇蠍美人》、《四姊妹》等影片。1935年入新華影業公司,導演影片《紅羊豪俠傳》等。抗日戰爭爆發後曾赴綏遠前線,拍攝傅作義部隊抗擊日寇侵略的紀錄片。1942年後在中聯、華影編導《秋》、《結婚交響曲》等影片。抗日戰爭勝利後在國泰等影業公司編導影片《十步芳草》等。1949年前編導影片九十餘部。建國後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導演,執導戲曲片和兒童片。1960年拍攝戲曲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紹劇),成功地發揮電影藝術的特殊手段,塑造出孫悟空的神話英雄形象,1963年獲第二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戲曲片獎。1963年編導的童話故事片《寶葫蘆的秘密》亦受到好評。曾任中國影協第三屆理事、中國影協上海分會副主席。
主要作品:
電影劇作:
1921:《閻瑞生》
1922:《好兄弟》
1923:《松柏緣》
1930:《俠義英雄傳》
1944:《斷鴻零雁》
1948:《古屋魔影》
編導故事片、戲曲片:
1925:《醉鄉遺恨》
1926:《馬浪盪》
1927:《武松血濺鴛鴦樓》
1928:《火焰山》、《妖光俠影》
1930:《江南女俠》
1929-1931:《火燒平陽城》(一至六集,與陳趾青合作導演)
1931:《飛俠呂四娘》、《心痛》
1935:《蛇蠍美人》、《四姊妹》
1936:《桃源春夢》、《小孤女》
1937:《飛來福》
1938:《地獄探艷記》、《六十年後上海灘》
1939:《化身人猿》、《白蛇傳》
1940:《隋宮春色》、《雙珠鳳》、《女鬼》
1941:《艷屍復仇記》、《新姐妹花》(與周貽白合作編劇,與張善琨合作導演)、《明月重圓夜》、《上海淘金記》
1942:《卓文君》、《歡樂年年》、《秋》
1943:《三朵花》
1944:《結婚進行曲》、《凱風》
1945:《莫負少年頭》、《廿載恩情》
1946:《民族的火花》
1947:《慾海潮》、《釵頭鳳》
1948:《懸崖勒馬》、《十步芳草》
1949:《異想天開》
1963:《寶葫蘆的秘密》(與殷子、蔣天流合作改編劇本)
導演故事片、戲曲片:
1926:《不如歸》、《母之心》
1927:《一箭仇》、《翠屏山》(與陳趾青合作)
1928:《大俠甘鳳池》
1929:《兒子英雄》、《秘密寶窟》
1931:《兩大天王》
1933:《徭山艷史》
1934:《良宵》
1935:《紅羊豪俠傳》
1939:《琵琶記》
1940:《三娘教子》(戲曲片,與言菊朋合作)
1942:《生命之火》
1948:《痴男怨女》、《間諜網》(與陳翼青合作)
1949:《荒園艷跡》、《殘冬》
1956:《庵堂認母》(戲曲片)
1957:《陳三五娘》(戲曲片)
1958:《蘭蘭和冬冬》
1959:《好孩子》
1960:《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戲曲片,與俞仲英合作)
1961:《周信芳的舞台藝術》(戲曲片,包括《徐策跑城》、《下書殺惜》,與應雲衛合作) 洪深(1894—1955),學名洪達,字伯駿,號潛齋,別號淺哉,江蘇武進人,中國電影戲劇理論家、劇作家、導演。
洪深出身於封建的書香門第,自幼愛好文藝。父親洪述祖是民國初年的風雲人物,1913年因槍殺國民黨領袖的「宋教仁事件」,躲避於德國統治下的青島。
1911年前洪深分別就讀於上海徐匯公學、南洋公學、天津鈴鐺閣中學,1912年入北京清華學校,1916年公費留學於美國俄亥俄大學,學習燒瓷工程,1919年改學戲劇,就讀於哈佛大學並獲碩士學位。
1922年回國,執教於復旦、暨南等大學,在為推進我國早期話劇運動作出卓越貢獻的同時,也關注著電影事業的發展。他「是第一個主張並且寫出劇本的人」(《新文學大系?戲劇導言》)。1924年闖入電影圈,與田漢、夏衍等成為摯友。他在復旦大學任教時,領導成立了「復旦劇社」,推動了大學戲劇活動。接著又與田漢等人成立了「戲劇協社」和「南國社」,成功地演出了譯制劇《莎樂美》使女主角俞珊女士蜚聲全國。他在聯華電影製片公司作編導時,也使電影明星胡蝶榮膺電影皇後的盛名。
1924年,發表了中國第一個比較完整的電影劇本《申屠氏》。1925年秋,受聘於明星公司任編劇顧問,編導《馮大少爺》和《早生貴子》。1926年編導《四月里底薔薇處處開》和《愛情和黃金》。1927年編導《同學之愛》,並把英國作家王爾德的舞台劇《少奶奶的扇子》改編搬上銀幕。其早期作品,比較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性格心理的刻畫,開中國電影「心理劇」的濫觴。
洪深為中國電影有聲片的誕生,傾注了極大的熱情。1928年,他翻譯了蘇聯電影藝術家愛森斯坦、普多夫金等聯合發表的《關於有聲電影的宣言》。後為中國第一部蠟盤發音有聲片《歌女紅牡丹》撰寫電影劇本。
30年代初,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左翼戲劇家聯盟。1932年,與夏衍等在明星影片公司組成編劇委員會。這一年,他導演了《鐵板紅淚錄》,加工改編了《香草美人》,編寫了電影劇本《壓迫》。這些影片,視野開闊,觀點鮮明,反映了工人、農民的生活和斗爭。其後,又陸續創作了電影劇本《新舊上海》、《夢里乾坤》、《女權》、《社會之花》、《四千金》、《鍍金的城》等十餘部,分別由明星、天一、聯華、新華等影片公司攝成影片。
抗日戰爭期間,擔任救亡演劇隊的組織領導工作,進行抗敵宣傳和進步的戲劇活動。抗戰勝利後,他仍在大學任教,並主編《大公報》的「戲劇與電影」副刊。1946年,受聘於國泰影業公司,任特約編劇,導演了名重一時的舞台劇《麗人行》。1947年為啟明影業公司編寫《雞鳴早看天》,揭露社會黑暗,憧憬光明未來。1948年,與人合作導演了《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鼓吹婦女解放,富於教育意義。
洪深一貫重視電影批評和電影理論建設。早在他回國之初,他為中國影片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草擬的「徵求影戲劇本」啟事,就明確地闡明了他對電影功能的進步觀點。1930年2月22日,為抵制美國辱華影片《不怕死》在滬上映,於大光明電影院當場提出嚴正抗議,面對蘇聯影片《生路》,卻撰文熱情地予以贊揚。他的《1933年的中國電影》一文,對左翼電影運動的成就作了全面而又精闢的分析與肯定,他還寫有為數甚多的影片評論和《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電影戲劇的表演藝術》等理論專著。此外,他編寫的《電影術語詞典》,收錄編劇、導演、攝影、製片、洗印、錄音、廣告等二十五類電影詞目近六百條,並注有英文或法文。1935年在上海出版,是中國最早的電影辭典。
解放戰爭期間,洪深在上海組織教授罷教,並積極參加學生的「反內戰、反飢餓、反迫害」的愛國遊行示威,因而受到國民黨當局的迫害。
建國之後,洪深先後任全國政協委員,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對外文化聯絡局局長,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副會長,中國文聯主席團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協理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5年8月29日因患肺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
主要作品:
編導:
《馮大少爺》(1925)、《愛情與黃金》(1926,與張石川合作導演)、《衛女士的職業》(1927,與張石川合作導演)、《少奶奶的扇子》(1928,與張石川合作導演)、《同學之愛》(1928,與張石川合作導演)
導演:
《早生貴子》(1925)、《四月里的薔薇處處開》(1926)、《鐵板紅淚錄》(1933)、《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1948,與鄭小秋合作)
電影劇作:
《申屠氏》(1928)、《爸爸愛媽媽》(1929)、《歌女紅牡丹》(1931)、《舊時京華》(1932)、《如此天堂》(1932)、《壓迫》(1933)、《香草美人》(1933,與史文源合作)、《女兒經》(1934,與夏衍,鄭正秋等合作)、《劫後桃花》(1935)、《時勢英雄》(1935)、《花花草草》(1936)、《女權》(1936)、《新舊上海》(1936)、《鍍金的城》(1937)、《夢里乾坤》(1937)、《社會之花》(1937)、《四千金》(1937)、《自君歸來》(1946)、《雞鳴早看天》(1948)、《幾番風雨》(1949)
❻ 潮濕的心MV 女主演,以前演過那些電視和電影
李艷秋
40集《都市放牛》—水苗
30集《英雄無淚》—鞠花
16集《難舍真情》—厲萍
23集《危險進程》—戴瑩
25集《風雨梅家樓》—梅田恬
18集《最後選擇》—英子
20集《老城牆》—方玉惠
12集《新兒女英雄傳》—楊小梅
18集《李氏家族》—張滿鳳
20集《第八警區》—易琳
20集《與愛同生》—李悅萍
30集《甜蜜的煩惱》—王瑩
20集《諜影》—山口、梅芝蘭
15集《小白玉霜》—小白玉霜
24集《新謝小娥復仇傳奇》—謝小娥
8集《陳雲在臨江》—於若木
30集《雅寶路女人》—祁紅
20集《西門豹》—西門夫人
20集《男人脊樑女人背》—李靈芝
20集《阿容》—阿容
❼ 80~90年代的老電影和兒童電影及電視劇
大浪淘沙》——四個有志青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跟著黨走的成了正果。男一號的名字很奇怪,叫「靳恭綬」,拗口得很。
《烈火中永生》——老一輩表演藝術家的傑作,關於「上下級的姓名地址」的問題廣為流傳。
《海鷹》——我海軍官兵痛打蔣軍,以小勝大、以弱勝強的故事。裡面有王心剛和張勇手。
《秘密圖紙》——田華演的,也有王心剛。敵人妄想偷圖紙,一切盡在掌握中,偷不走的。
《小兵張嘎》——小孩兒片子,我感興趣的是羅金保和胖翻譯官買賣西瓜那場戲。「別說吃你幾個破西瓜」的台詞始終掛在嘴邊。
《英雄虎膽》——王曉棠演的女特務阿蘭風情萬種。
《虎穴追蹤》——趙聯主演,六十年代的紅小生,後來演過《海霞》。
《林海雪原》——王潤身的楊子榮是最棒的,印象深的還有小爐匠和「臉為什麼一會兒白來一會兒黃」。
《哥兒倆好》——第一次看到一人演兩個角色的特技手法。
《董存瑞》——主演:張良。演連長的叫張瑩,儒雅小生,還演過羅金保。我們玩兒打仗的時候,在「犧牲」以前經常說:「這是我兩個月的黨費,咱倆是張三的入隊介紹人」。
《上甘嶺》——我一直認為那隻松鼠應該是活不成的。高保成後來演過《閃閃的紅星》里撐竹排的宋大爹。
《錦上添花》——一部文化青年紮根邊遠山區小村落的喜劇。裡面最有意思的是韓非寫的那首抬木頭的勞動號子。
《不夜城》——看不太懂,好像是說收編資本家產業的事兒的。
《傲雷一蘭》——一民族女英雄,好像是反抗沙俄,內容全忘了。
《國慶十點鍾》——潛伏特務要炸主席台,我們讓他炸不成。主演是六十年代紅小生印質明。
《鐵道衛士》——潛伏特務要炸軍火列車,我們讓他炸不成。主演是六十年代紅小生印質明。
《羊城暗哨》——潛伏特務要炸客輪,我們讓他炸不成。主演是六十年代紅小生馮?礎?
《跟蹤追擊》——潛伏特務還要炸客輪,我們還讓他炸不成。主演記不清了。主演是誰我忘了。
《今天我休息》——在這之前我從來沒見過警察。在這之後,我再也沒見過像仲星火那樣溫柔的警察。
《寂靜的山林》——王心剛的成名作,也是打入敵人內部的事兒,那片子有一台灣舞女跳舞《的場景,穿的是經過處理的三點式,即便如此,也是破天荒的事情了。
《野火春風斗古城》——王心剛、王曉棠、王潤身三個姓王的演的。有一陣子我一直認為王心剛和王曉棠是兩口子。
《新兒女英雄傳》——農村游擊隊的故事,好像有個人槍法特別好。
《鐵道游擊隊》——彈著琵琶唱小曲兒,好舒服。有陣子我們一直想扒上賓士的公共汽車。
《不拘小節的人》——經典喜劇,主演好像叫李白。
《新局長到來之前》——經典喜劇,經常與《不拘小節的人》一起演。
《小足球隊員》——一邊學踢球,一邊學做人,一邊學習,令人羨慕。
《花兒朵朵》——一個叫小華的孩子挽救了一列火車,之後趕場,參加慶六一聯歡會。里邊的主題歌我還記得:「你看那萬里東風浩浩盪盪」。
《祖國的花朵》——令人羨慕的兒童時代,《讓我們盪起雙槳》更是耳熟能詳,有個漂亮的小女孩兒叫呂大瑜。
《寶葫蘆的秘密》——一王姓小朋友,很懶,後來受到了教育,變好了。我也希望有一個寶葫蘆。所有看過該片的小孩兒都想有一個寶葫蘆。
❽ 中國有什麼獲得國際大獎電影
1,《雙旗鎮刀客》所獲獎項:第三屆日本夕張國際探險與幻想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
《雙旗鎮刀客》是由何平執導,高偉、孫海英、王剛等主演的武俠片。影片講述了男孩「孩哥」按照父親遺囑去雙旗鎮娶與自己定過娃娃親的「好妹」時遭遇土匪,最終殺死土匪為民除害的故事。該片於1991年在中國大陸上映。
2,《火焰山來的鼓手》所獲獎項:第四十二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影片獎」。
《火焰山來的鼓手》是由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出品,廣春蘭執導,庫爾班江、阿依努拉主演的劇情片,於1991年在中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在火焰山下的一個小村莊里,一個藝術天賦很高的農家孩子被藝術團發現,並培養成為一名優秀的鼓手的故事。
3,《大紅燈籠高高掛》所獲獎項:第4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
《大紅燈籠高高掛》是由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張藝謀執導,鞏俐、何賽飛、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該片改編自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影片圍繞封建禮教展開話題,講述了民國年間一個大戶人家的幾房姨太太爭風吃醋,並引發一系列悲劇的故事。
4,《秋菊打官司》所獲獎項:第十四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秋菊打官司》是張藝謀執導的農村題材劇情片,由劉恆編劇,鞏俐、雷恪生、劉佩琦等主演,於1992年8月31日上映。該片改編自陳源斌的小說《萬家訴訟》,講述了農村婦女秋菊為了向踢傷丈夫的村長討說法,四處上訪,最終訴諸法律的故事。
5,《留守女士》所獲獎項:第十六屆開羅國際電影節(1992年)最佳影片(金字塔金獎)。
《留守女士》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91年,主要劇情為:出國熱潮帶來了一大批「留守者「,女主人公乃青是一位丈夫在國外的「留守女士」。一次,她邂逅了一位妻子在國外的出租汽車司機嘉東,他們從相識到相互吸引,直至墜入愛河。
一度乃青從丈夫背叛的陰影中走了出來,並使她從情感封閉中解脫出來。然而,乃青和嘉東間的情愛和海誓山盟,並沒有徹底解決自身的孤獨、困惑、失落和危機。乃青在喪失依附之後,決定去尋找自我的價值。
❾ 尋老電影
祝福(1956)
一件提案(1954)
小白兔(1954)
智取華山(1953)
一貫害人道(1952)
龍須溝(1952)
陝北牧歌(1951)
新兒女英雄傳(1951)
走向新中國(1951)
民主青年進行曲(1950)
呂梁英雄(1950)
鬼神不靈(1950)
和平保衛者(1950)
兒女親事(1950)
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影片大全
千萬里追尋你(2000)
情人假日酒店(1999)
生態養殖(1999)
最後的獵鹿人(1999)
北俠歐陽春(1999)
二亮浪漫曲(1999)
給您道喜啦(1999)
眷戀(1999)
流淚的野櫻花(1999)
男婦女主任(1998)
競選村長(1998)
愁眉笑臉(1998)
丑漢和他的俊媳婦(1998)
塬上的太陽(1998)
無言的界碑(1998)
農村鼠害防治(1998)
世紀約會(1997)
旭日驚雷(1997)
白山黑水(1997)
燈塔世家(1997)
金色的草原(1997)
撼天雷(1996)
紅蓋頭(1996)
紅月亮(1996)
半個世紀的輝煌(1996)
畢業交響曲(1996)
喜蓮(1996)
征服死亡地帶(1996)
走入險區(1996)
青年劉伯承(1996)
如血黃昏(1995)
女警神威(1995)
霹靂神鷹(1995)
生死警探亡命匪(1995)
太陽有耳(1995)
天國逆子(1995)
挑戰者(1995)
鐵血情仇(1995)
主僕歷險記(1995)
張鳴岐(1995)
月亮跟著星星走(1995)
浴血追殺情未了(1995)
敵後武工隊(1995)
風流女傑(1995)
和愛一起長大(1995)
九香(1995)
狂情丈夫(1995)
魔鬼部隊(1995)
警官崔大慶(1995)
跨國劫殺(1995)
浪子街(1994)
留村查看(1994)
木蘭傳奇(1994)
沒毛狗(1994)
金客.商客.鏢客(1994)
花旗小和尚(1994)
婚外戀者的奇遇(1994)
火狐(1994) THE SPARKLING FOX
飛天蜈蚣(1994)
復活的罪惡(1994)
傍晚她敲開我的門(1994)
痴男怨女和牛(1994)
這輩子不欠你(1994)
真假幽默大師(1994)
斬虎屠龍(1994)
追捕野狼幫(1994)
小飛俠(1994)
小鳥(1994)
舞馬(1994)
一個獨生女的故事(1994)
禿探與俏妞(1994)
天地人心(1994)
生死關頭(1994)
四大天王(1994)
千年夢(1994)
人鬼之戰(1994)
殺機四伏(1994)
青銅狂魔(1994)
秦淮大緝毒(1993)
人與神像(1993)
炮兵少校(1993)
勢不兩立(1993)
雙槍假面人(1993)
神州第一刀(1993)
搖滾殺手(1993)
一夜驚險(1993)
血染桃花水(1993)
血色玫瑰(1993)
追逐死亡的人(1993)
鍾馗(1993)
鴛夢驚魂(1993)
早春一吻(1993)
帶槍的歌女(1993)
白貓(1993)
關東太陽會(1993)
黑花殺手(1993)
絕殺(1993)
軍列殺出重圍(1993)
梅花公館(1993)
滿州虎行動(1993)
謀刺關東王(1993)
恐怖拳王(1993)
離婚喜劇(1992)
路神(1992)
謀生奇遇(1992)
玫瑰的夢(1992)
末代響馬(1992)
美的誘惑(1992)
蔣築英(1992)
黑色25(1992)
黑色閃電(1992)
俄得克血灑(1992)
甘泉村的風波(1992)
孤注一擲(1992)
煩惱家庭(1992)
731大潰逃(1992)
愛情危機(1992)
悲烈排幫(1992)
大禹的傳人(1992)
痴雀(羽貼末貼)(1992)
遠山姐弟(1992)
義劍奇俠(1992)
追魂奪命槍(1992)
午夜計程車(1992)
新中國第一大案(1992)
神馬(1992)
死不回頭(1992)
特別攻擊隊(1992)
我想有個家(1992)
無使命行動(1992)
奇案未終止(1992)
沙燕(1992)
山野絕唱(1992)
球迷心竅(1992)
熱線電話(1991)
青春卡拉OK(1991)
女歌星的故事(1991)
女警官日記(1991)
鐵血群英(1991)
索命飛刀(1991)
神秘的舞廳皇後(1991)
小蟋蟀(1991)
小雪(1991)
以血還血(1991)
追趕太陽的人(1991)
雪鹿(1991)
血淚情仇1991(1991)
雨霧魔影(1991)
趙百萬夢幻曲(1991)
紫痕(1991)
滄洲絕招(1991)
慈禧坐火車(1991)
別無選擇(1991)
斷命紋身(1991)
毒草莓(1991)
開店(1991)
槍訪要塞(1991)
戀愛角(1991)
苦樂三兄弟(1991)
狼煙(1990)
離婚合同(1990)
民國特大謀殺案(1990)
命奪黃金圖(1990)
猛警神探(1990)
滿洲怪狼(1990)
軍統特遣隊(1990)
金鏡(1990)
劍吼長城東(1990)
皇家尼姑(1990)
荒唐歷險(1990)
孤島情報站(1990)
鬼樓(1990)
大城市1990(1990)
中國勇士(1990)
野店幽靈(1990)
一號探險行動(1990)
死亡內幕(1990)
天字型大小密令(1990)
外灘龍蛇(1990)
王府刀客(1990)
危險的交易(1990)
奇緣巧配(1990)
你愛我嗎(1989) DO YOU LOVE ME?
牛冤(1989)
情人的最後一次謀殺(1989) THE LAST MURDER FROM A "LOVER"
三對半情侶和一個小偷(1989) THREE COUPLES AND A THIEF
死神,最後一張王牌(1989)
神龍劍俠呂四娘(1989) HEROINE LU SINIANG PAPT 2:THE DRAGON SWORDSWOMAN
一代槍王(1989)
血濺秋風樓(1989)
熊貓盼盼(1989)
五比一(1989)
西門家族(1989)
怪俠(1989) THE VANISHED HEROINE
關東女俠(1989) THE HEROINE IN NORTHEAST
復仇大世界(1989) REVENGE IN THE GREAT WORLD
島國謀殺(1989) MURDERED IN AN ISLAND COUNTRY
賭命漢(1989) GAMBLERS
荒娃(1989) BEFORE-SCHOOL CLASS
花翎飛盜(1989) HALF MAGISTRATE HALF ROBBER
黑盜(1989) BLACK BANDITS
猴子下棋(1989)
江湖妹子(1989) SISTER OUTLAW
黃金大盜(1989) GOLD SMUGGLERS
間諜戰與女色無關(1989) THE ROUTINE軍統局禁止女色
開國大典(上下集)(1989) THE BIRTH OF NEW CHINA
男人困惑,女人也困惑(1989) THEY』RE BOTH IN EMBARASSMENT
老少爺們上法場(1989) TRAGEDY ON THE EXCUTION GROUND
金錢大裂變(1988) A THOUSAND DOLLAR
紅蜘蛛(1988) THE RED SPIDER
嗨!姐們兒(1988) TWO RICH WOMEN
紅房間、白房間、黑房間(1988) RED,WHITE AND BLACK ROOMS
合成人(1988) MISTAKEN IDENTITY
黑旗特使(1988) THE SPECIAL ENVOY
風塵女俠呂四娘(1988) HEROING LU SINIANG
鼎(1988)
東廠喋血(1988) THE RUTHLESS EUNUCH
哥們兒發財記(1988) THE WAY TO GET RICH
姑蘇一怪(1988) A MAGIC DOCTOR IN SUZHOU
鬼仙溝(1988) GUIXIAN VALLEY
大小夫人(1988) LADIES
出診記(1988)
無罪殺手(1988) INNOCENT KILLER
遺失的伴侶(1988) AT A LOSS
游俠黑蝴蝶(1988) "BLACK BUTTERFLY"-EXTERMINATING EVIL塞北除惡
追殺刑警(1988) ASSASSINATION
最後一個皇妃(1988) THE LAST IMPERIAL CONCUBINE
私奔(1988) ELOPEMENT
蝸牛上天(1988)
童心(1988)
天湖女俠(1988) THE HEROINE OF TIANHU LAKE
天下第一劍(1988) SWORDS MEET
錢(剪紙)(1988)
飄忽的影子(1988) THE SHADOWS
男兒要遠行(1987) OFFSHORE
女模特之死(1987) DEATH OF A MODEL GIRL
山雀兒(1987) CAUGHT BETWEEN LOVERS
土裁縫與洋小姐(1987) A TAILOR AND A FOREIGN GIRL
神丐(1987) THE MAGIC BEGGAR
走過迷魂谷(1987) CROSSING THE MAZE
慾望三角洲(1987) DESIRE AND JEALOUSY
中國的「小皇帝」(1987) LITTLE EMPERORS
斬花堂(上黨梆子)(1987) VERDICT
夏之雨,冬之夢(1987) RAIN IN SUMMER AND DREAM IN WINTER
初戀時,我們不懂愛情(1987) IS IT LOVE?
別叫我疤瘌(1987) DON』T KIDDING ME
八卦蓮花掌(1987) A LOST SKILL
關東大俠(1987) THE HERO IN NORTHEAST
古堡小夜曲(1987) CASTLE SERENADE
橄欖綠屋頂(1987) THE ROOF ES OLIVE GREEN
瘋狂的小鎮(1987) A TOWN PANIC
嘿,哥們兒(1987) BEIJING KEBABS
湖心島之謎(1987) MYSTERY OF THE MID-LAKE ISLAND
解放(1987) LIBERATION
兩宮皇太後(1987) TWO DOWAGERS
陸軍見習官(1987) PROBATION IN THE ARMY
冒名頂替(1987) TAKE HIS NAME
密令截擊(1986) INTERCEPTION
美麗的囚徒(1986) BEAUTIFUL PRISONER
末代皇後(1986) THE LAST EMPRESS
母老虎上轎(黃梅戲)(1986) THE TERMAGANT WIDOW
藍色的愛(1986) LOVE BLUES
怪圈(1986) STRANGE CIRCLE
鏢王(1986) KING OF DARTS
波斯貓在行動(1986) ASSASSINATION
顫動的金翅膀(1986) THE QUIVERING GOLDEN WINGS
城市假面舞會(1986) MASQUERADE
喜怒哀樂(1986) HAPPINESS AND SORROWS
響馬縣長(1986) A CHIVALROUS MAGISTRATE
直奉大戰(上下集)(1986) CLASH OF THE WARLORDS
田野又是青紗帳(1986) GREEN FIELDS AGAIN
逃犯(1986) THE ESCAPED PRISONER
三十層樓上(1986) ON THE ROOF OF THE BUILDING
鞘中之劍(1986) SWORD IN SCABBARD
情漫黃山(1986) ENCHANTING HUANGSHAN MOUNTAIN
難忘中學時光(1986) THE LAST TIME IN THE HIGH SCHOOL飛吧,海燕
女兵圓舞曲(1986) WALTZ FOR WOMEN SOLDIERS戴鋼盔的女兵
女人的力量(1985) WOMAN』S POWER
飄逝的花頭巾(1985) THE LOST VEIL
團長和他的妻子(1985) THE HEAD OF REGIMENT AND HIS WIFE
神醫扁鵲(1985) BIAN QUE THE DOCTOR
死證(1985) DEAD FOR WITNESS
峽江疑影(1985) MURKY SHADOWS OVER THE GORGES
現代角鬥士(1985) MODERN WRESTLING
奔向銀幕的馬(1985) THE HORSE GALLOPING TO THE SCREEN
愛珠(1985) AIZHU,THE PEARL』S GIRL
白霧街兇殺案(1985) MURDER ON WHITE FOG STREET
哈爾濱大謀殺(1985) ASSASSINATION IN HARBIN
戈壁殘月(1985) A CRESCENT MOON OVER THE GOBI DESERT
帆板姑娘(1985) SAILING-BOAT GIRLS
東方大魔王(1985) THE ORIENTAL MAGIC KING
狼犬歷險記(1985) ADVENTURE OF THE WOLFHUNTS
藍鯨緊急出動(1985) EMERGENCY MISSION
雷北利號沉沒在印度洋(1985) SANK TO THE INDIAN OCEAN
老君寨奇聞(1985) STORIES OF LAOJUN VILLAGE
路邊吉它隊(1985) STREET GUITAREST
梅山奇案(1985) CASE OF MEISHAN MOUNTAIN
倔公公犟媳婦(豫劇)(1985) BETWEEN TOUGH TWO
今夜有暴風雪(1984) A STORM IS COMING TONIGHT
街上流行紅裙子(1984) RED DRESSES ARE IN FASHION
黃河之濱(1984) AT THE BANK OF YELLOW RIVER
花園街五號(1984) GARDEN STREET NUMBER 5
神奇的土地(1984) MYSTERIOUS LAND
拂曉的爆炸(1984) BLEW UP AT DAWN
黃山來的姑娘(1984) THE GIRL FROM HUANGSHAN MOUNTAIN
點燃朝霞的人(1984) THE MAN WHO LIGHTS THE ROSY DAWN
當代風格(1984) THE CONTEMPORARY STYLE
相會(1984) AN ENGAGEMENT
相約在鳳尾竹下(1984) THE DATE IN THE BAMBOO GROVE
五號機要員(1984) SPY NUMBER 5
五女拜壽(越劇)(1984) FIVE DAUGHTERS OFFERING FELICITATION
智斗美女蛇(1984) STRUGGLE WITH BEAUTY-SNAKE
十三號地區(1984) ZONE No.13
佘賽花(晉劇)(1984) SHE SAIHUA
我不是獵人(1984) I』M NOT A HUNTER
譚嗣同(1984) TAN SITONG
跳動的火焰(1984) SPARKLING FLAME
碰海人(1984) DARE DEVIL DIVERS
請把信留下(1984) LEAVE THE LETTER TO ME
避暑山莊(1984)
三打陶三春(京劇)(1983) FIGHTING WITH TAO THREE TIMES
甜女(1983) SWEET GIRL
生活從這里開始(1983) HERE IS HE BEGINNING OF LIFE
十六號病房(1983) WARD 16
在被告後面(1983) BEHIND THE DEFENDANT
遠離人群的地方(1983) THE PLACE IS FAR FROM CROWD
武當(1983) THE UNDAUNTED WUDANG
西子姑娘(1983) A FAIR GIRL
希望這不是真的(1983) IT』S NOT TRUE
夜色多美好(1983) WHAT A WONDERFUL NIGHT
大小夥子(1983) A YOUNG CHAP
不該發生的故事(1983) THE STORY SHOULD NOT HAVE HAPPENED
歸鄉(1983) COMING HOME
父女情(1983) FATHER AND HIS DAUGHTER
風雲初記(1983) BEGINNING OF THE CHANGEABLE
等(1983) WAITING
流淚的紅蠟燭(1983) RED CANDLE WITH TEARS
李冰(上下集)(1983) LI BING
火焰山(京劇)(1983) THE MOUNTAIN OF FIRE
家務清官(1982) BEFORE RETIRED
媽媽,你在哪裡(1982) WHERE ARE YOU,MOM?
刀光虎影(1982) DUEL TO THE BATTLEFIELD
飛來的仙鶴(1982) THE CRANE FLYING BACK
第三女神(1982) THE THIRD GODDESS
大地之子(1982) SON OF THE EARTH
赤橙黃綠青藍紫(1982) THREE-DIMENSIONAL PEOPLE
仇侶(1982) THE FOES
初春(1982) EARLY SPRING
西施淚(婺劇)(1982) BEAUTY』S TEARS
勿忘我(1982) FORGET-ME-NOT
心靈深處(1982) DEEP IN HEART
誘捕之後(1982) AFTER BEING TRAPPED
雨後(1982) AFTER RAINING
張鐵匠的羅曼史(1982) ROMANCE OF BLACKSMITH ZHANG
他們並不陌生(1982) THEY ARE NOT STRANGERS
忘憂草(1982) THE DEATH OF HUA GU
人到中年(1982) AT MIDDLE AGE
佩劍將軍(1982) GENERALS WITH SWORD
沙漠寶窟(1981) TREASURE IN THE DESERT
桃李梅(吉劇)(1981) FATES OF THREE SISTERS
玉碎宮傾(1981) PRINCESS TANA
冤家路寬(1981) FORGET THE PAST
元帥與士兵(1981) MARSHAL AND SOLDIERS
葯(1981) MEDICINE
幽谷戀歌(1981) ROMANCE IN THE SECLUDED VALLEY
春歸紅樓(1981) SPRING BACK TO THE RED CHAMBER
但願人長久(1981) WISH YOU A LONG LIFE
白奶奶醉酒(河南越調)(1981) MRS. BAI WAS DRUNK
杜十娘(1981) THE BEAUTIFUL COURTESAN
第三個被謀殺者(1981) THE THIRD VICTIM
海神(1981) POSEIDON
沒有字的信(1981) THE LETTER WITHOUT ANY WORD
綠色錢包(1981) A GREEN PURSE
明天回答你(1981) I』LL ANSWER YOU TOMORROW
婦女常見癌瘤與防治(1981)
塑料人工肺(1981)
❿ 中國建國以後拍攝的所有電影的匯總列表
1、《白毛女》
《白毛女》是東北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電影,由王濱、水華執導,田華、陳強、胡朋、張守維、李百萬、李壬林等主演。該片於1951年3月11日在中國上映。
該片由同名歌劇改編而來,講述了喜兒被地主黃世仁霸佔後,逃進深山叢林,頭發全變白,後來被大春解救的故事。
該片根據陳其謙創作的同名話劇改編,講述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某部前衛營克服重重險阻,最終勝利完成了兩萬五千里長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