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六七十年代經典電影
66~76年流行的國產電影及譯製片2012-04-04 18:34《艷陽天》長春電影製片廠1968
《節振國》長春電影製片廠1965
《年青的一代》大陸1965
《紅燈記》(京劇)八一電影製片廠1970
《智取威虎山》(京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0
《紅色娘子軍》(舞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1
《沙家浜》(京劇)長春電影製片廠1971
《白毛女》舞劇)上海電影製片廠1972
《海港》(京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2
《龍江頌》(京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2
《奇襲白虎團》(京劇)長春電影製片廠1972
《海港》(京劇,重拍)北京電影製片廠1973
《青松嶺》長春電影製片廠1973
《戰洪圖》長春電影製片廠1973
《半籃花生》(越劇)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創業》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杜鵑山》(京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
《渡江偵察記》(重拍)上海電影製片廠1974
《鋼鐵巨人》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火紅的年代》上海電影製片廠1974
《金光大道-下集》八一電影製片廠1974
《南征北戰》八一電影製片廠1974
《南征北戰》(重拍)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
《平原游擊隊》(重拍)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平原作戰》(京劇)八一電影製片廠1974
《沙家浜》(粵劇)珠江電影製片廠1974
《閃閃的紅星》八一電影製片廠1974
《送貨路上》(湖南花鼓戲)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
《無影燈下頌銀針》上海電影製片廠1974
《向陽院的故事》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一副保險帶》上海電影製片廠1974
《園丁之歌》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974
《偵察兵》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
《阿勇》西安電影製片廠1975
《碧海紅波》西安電影製片廠1975
《草原兒女》(舞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長城新曲》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車輪滾滾》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春苗》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第二個春天》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渡口》(河北梆子)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沸騰的群山》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烽火少年》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海霞》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紅燈記》(維吾爾語歌劇)八一電影製片廠1975
《紅雨》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黃河少年》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激戰無名川》八一電影製片廠1975
《揀煤渣》(淮劇)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金光大道-上集》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決裂》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雷雨之前》八一電影製片廠1975
《難忘的戰斗》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人老心紅》(淮劇)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沙漠的春天》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小將》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小螺號》珠江電影製片廠1975
《沂蒙頌》(舞劇)八一電影製片廠1975
《戰船台》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阿夏河的秘密》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長空雄鷹》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春潮急》峨嵋電影製片廠1976
《反擊》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楓樹灣》珠江電影製片廠1976
《海上明珠》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歡騰的小涼河》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寄託》峨嵋電影製片廠1976
《江水滔滔》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金光大道-中集》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金鎖》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開山的人》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連心壩》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芒果之歌》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南海長城》八一電影製片廠1976
《南海風雲》八一電影製片廠1976
《南疆春早》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牛角石》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青春似火》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山村新人》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山花》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山裡紅梅》珠海電影製片廠1976
《鎖龍湖-上集》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新風歌》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雁鳴湖畔》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征途》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主課》廣西電影製片廠1976
譯製片:
1966年
《大地的兒子》(二、三集)(朝鮮)
《一個戰士的故事》(朝鮮)
1970年
《森林之火》(越南)
《琛姑娘的松林》(越南)
《達吉亞人》(羅馬尼亞)
《血海》(上下集)(朝鮮)
《看不見的戰線》(朝鮮)
1971年
《腳印》
《勇敢的人們》
《戰斗的早晨》
《第八個是銅像》
《天亮的時候》
《一個自衛團員的遭遇》(朝鮮)
《戰斗在繼續》(越南)
《在鐵道線上》(朝鮮)
《前方在召喚》(越南)
《鮮花盛開的村莊》(朝鮮)
《摘蘋果的時候》(朝鮮)
《同志,你的道路》
1972年
《巴黎聖母院》
《簡愛》
《勇敢的米哈依》(上下集)(羅馬尼亞)
《記者》(上下集)(蘇聯)
《勞動家庭》(上下集)(朝鮮)
《戰爭與和平》(四集)(蘇聯)
《賣花姑娘》(寬)(朝鮮)
《回故鄉之路》(越南)
《冷酷的心》
1973年
《綠色的群山》
《空中舞台》(朝鮮)
《賣花姑娘》(普)(朝鮮)
《禿魯江畔之花》(朝鮮)
《軋鋼工人》(寬)(朝鮮)
《原形畢露》(朝鮮)
《氣球上的旅行》(法國)
《永生的戰士》(朝鮮)
《軋鋼工人》(普)(朝鮮)
《一個護士的故事》(朝鮮)
《烈火行動計劃》
1974年
《在那些年代裡》
《沉默的朋友》
《火》(越南)
《延豐湖》(朝鮮)
《警察局長的自白》
1975年
《戰斗的道路》
《送信人》(英國)
《為了新的一代》(朝鮮)
《特羅塔》(聯邦德國)
《紐約奇談》(美國)
《巴布希卡歷險記》(羅馬尼亞)
《金姬和銀姬的命運》(朝鮮)
《三妯娌》(朝鮮)
《潔白的道路》(阿爾巴尼亞)
1976年
《基度山伯爵》
《生死戀》
《阿里巴巴》
《沉默的人》
《蛇》
《斯特凡大公》(上下集)(羅馬尼亞)
《哥白尼》(波蘭)
《火車司機的兒子》(朝鮮)
《石油贊歌》(阿爾巴尼亞)
《多瑙河三角洲》(羅馬尼亞)
《初春》(阿爾巴尼亞)
《礦山的主人》(朝鮮)
《貝尼自己走》(阿爾巴尼亞)
《在燦爛的陽光下》(朝鮮)
《高山之鷹》(朝鮮)
《最後冬天》(阿爾巴尼亞)
《斬斷魔爪》(阿爾巴尼亞)
B. 老演員舒適演的哪些老電影網上是可以觀看的
有一部分還是可以找到的!!
舒適(1916年4月19日——2015年6月26日),男,原名舒昌格,祖籍浙江慈溪,持志大學肄業。1938年後任青鳥劇社、上海大同攝影場、金星影片公司演員和編導。1952年後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導演,中國影協第三、四屆理事。在《紅日》中飾演張靈甫家喻戶曉。演出影片
1938年:歌兒救母記桃色新聞
1939年:歌聲淚痕夜明珠紅花瓶李三娘新地獄董小宛
1940年:亂世英雄孟麗君蘇三艷史秦淮世家紅粉金戈
1941年:無花果孤島春秋花濺淚桃花湖紅淚影地老天荒
1942年:白衣天使風流世家博愛
1943年:夫婦之間芳草碧血逃婚生死劫
1944年:樂府煙雲霍元甲英雄美人
1945年:回頭是岸戀之火
1946年:長相思春之夢
1947年:浮生六記
1948年: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清宮秘史怨偶情深
1949年:春風秋雨怒潮
1950年:火鳳凰
1951年:青春之歌
1954年:雞毛信三年斬斷魔爪
1955年:宋景詩
1956年:為了和平李時珍
1957年:情長誼深
1958年:林沖
1959年:水上春秋
1963年:紅日
1986年:最後的太陽
1987年:古幣風波
2.導演影片
1938年:地老天荒(兼編劇)
1943年:母親秋之歌
1944年:苦兒天堂(兼編劇)
1948年:蝴蝶夢(與黃漢合作)
1949年:怒潮
1951年:神·鬼·人(與顧而已、白沉合作)不知道的父親
1958年:林沖戰斗的山村
1963年:雙珠鳳(戲曲片)
1976年:江水滔滔(與趙洪斌合作)
1979年:綠海天涯
1982年:劍(舞劇)
1984年:龍女(戲曲片)
3.電影劇作
1938年-1950年:賣花的女兒、紅燈籠、八寶圖
C. 文革時期 電影
那十年之間沒什麼好電影,前期幾年基本上顆粒無收,直到後期幾年才逐漸拍攝了一部分作品,一般多集中於74,75,76三年。
京劇樣板戲不推薦了,先看看這幾部好了,電驢上全部有源。
《偵察兵》1973
《艷陽天》1973
《青松嶺》1973
《戰洪圖》1973
《創業》1974
《杜鵑山》1974
《南征北戰》1974
《園丁之歌》1974
《平原游擊隊》1974
《一副保險帶》1974
《火紅的年代》1974
《渡江偵察記》1974
《閃閃的紅星》1974
《向陽院的故事》1974
《海霞》1975
《春苗》1975
《阿勇》1975
《紅雨》1975
《小螺號》1975
《金光大道》1975
《長城新曲》1975
《烽火少年》1975
《車輪滾滾》1975
《碧海紅波》1975
《黃河少年》1975
《年輕的一代》1975
《難忘的戰斗》1975
《第二個春天》1975
《沸騰的群山》1975
《沙漠的春天》1975
《難忘的戰斗》1975
《激戰無名川》1975
《山花》1976
《鎖龍湖》1976
《芒果之歌》1976
《江水滔滔》1976
《雁鳴湖畔》1976
《開山的人》1976
《鋼鐵巨人》1976
《南海風雲》1976
《南海長城》1976
《阿夏河的秘密》1976
D. 一部革命影視作品的介紹
也不知道你要的是那個革命電影......要介紹的話把名字貼到網路里搜下吧~~~~
1970年2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1部:《智取威虎山》 (京劇)
八一電影製片廠1部:《紅燈記》 (京劇)
1971年2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1部:《紅色娘子軍》 (舞劇)
長春電影製片廠1部:《沙家浜》 (京劇)
1972年5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與上海電影製片廠合拍1部:《海港》 (京劇)
北京電影製片廠1部:《龍江頌》 (京劇)
上海電影製片廠1部:《白毛女》 (舞劇)
八一電影製片廠1部:《紅色娘子軍》 (舞劇)
長春電影製片廠1部:《奇襲白虎團》 (京劇)
1973年4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與上海電影製片廠合拍1部:《海港》 (京劇,重拍)
長春電影製片廠3部:《艷陽天》
《戰洪圖》
《青松嶺》
1974年17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4部:《杜鵑山》 (京劇)
《偵察兵》
《南征北戰》 (重拍)
《送貨路上》 (湖南花鼓戲)
上海電影製片廠4部:《火紅的年代》
《無影燈下頌銀針》
《渡江偵察記》 (重拍)
《一副保險帶》
八一電影製片廠2部:《平原作戰》 (京劇)
《閃閃的紅星》
長春電影製片廠5部:《創業》
《鋼鐵巨人》
《平原游擊隊》 (重拍)
《向陽院的故事》
《半籃花生》 (越劇)
珠江電影製片廠1部:《沙家浜》 (粵劇)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部:《園丁之歌》
1975年24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6部:《海霞》
《紅雨》
《決裂》
《草原兒女》 (舞劇)
《烽火少年》
《渡口》 (河北梆子)
上海電影製片廠6部:《戰船台》
《春苗》
《第二個春天》
《小將》
《人老心紅》 (淮劇)
《揀煤渣》 (淮劇)
八一電影製片廠4部:《沂蒙頌》 (舞劇)
《激戰無名川》
《紅燈記》 (維吾爾語歌劇)
《雷雨之前》
長春電影製片廠5部:《金光大道(上集)
《車輪滾滾》
《長城新曲》
《黃河少年》
《沙漠的春天》
西安電影製片廠2部:《碧海紅波》
《阿勇》
珠江電影製片廠1部:《小螺號》
1976年40部
北京電影製片廠7部:《反擊》
《山花》
《沸騰的群山》
《寶蓮燈》 (上、下集,河北梆子)
《青春似火》
《牛角石》
《海上明珠》
上海電影製片廠13部:《歡騰的小涼河》
《年輕的一代》 (此片系重拍)
《磐石灣》 (京劇)
《征途》
《難忘的戰斗》
《江水滔滔》
《審椅子》 (京劇)
《新風歌》
《金鎖》
《阿夏河的秘密》
《管得好》 (呂劇)
《三定樁》 (萊蕪梆子)
《小店春早》 (黃梅戲)
八一電影製片廠4部:《紅軍不怕遠征南——長征組歌》 (舞台藝術片)
《南海風雲》
《紅雲岡》 (京劇)
《南海長城》
長春電影製片廠7部:《雁鳴湖畔》
《芒果之歌》
《長空雄鷹》
《鎖龍湖》
《山村新風》
《金光大道》(中集)
西安電影製片廠1部:《開山的人》
珠江電影製片廠3部:《楓樹灣》
《山裡紅梅》
《紅霞萬朵》 (黃梅戲)
峨嵋電影製片廠2部:《寄託》
《春潮急》
廣西電影製片廠1部:《主課》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部:《兩張圖紙》 (湖南花鼓戲)
E. 著名表演藝術家楊在葆在京去世,他的經典作品有什麼
著名表演藝術家楊在葆在2021年2月13日在北京去世,楊在葆先生生於安徽省宿州市,是中國內地演員、導演。他的經典作品有:
F. 求 關於上山下鄉的電影或者是反映60到80年代的人民生活的國產電影
《反擊》(北影76年 《決裂》的姊妹片,於洋主演。最具代表性的「文革」電影)
註:1977年後上映的部分影片,也有拍攝於1976年的,有的稍做修改,冠以1977年出品的不在上表之列。
「文革」後期,「四人幫」把《春苗》、《決裂》、《第二個春天》、《戰船台》、《難忘的戰斗》五部影片樹為樣板電影,把預計在1977年元旦上映的《反擊》作為重磅炮彈,「新時代的獻禮片」。
附上目錄----1975年10月1日----
《春苗》(上影75年)
《第二個春天》(上影75年)
《戰船台》(上影75年)
《長城新曲》(長影75年)
《紅雨》(北影75年)
《小螺號》(珠影75年 黑白)
----1976年1月1日----
《決裂》(北影75年)
《金光大道·上集》(長影75年)
《黃河少年》(長影75年)
《碧海紅波》(西影75年)
----1976年1月31日----
《沸騰的群山》(北影75年)
《難忘的戰斗》(上影75年)
《沙漠的春天》(長影75年)
《阿勇》(西影75年 黑白)
----1976年3月8日----
《節振國》(長影65年 京劇)
《年青的一代》(上影75年重拍)
《雷雨之前》(八一75年)
----1976年5月1日----
《牛角石》(北影76年)
《阿夏河的秘密》(長影76年)
《長空雄鷹》(長影76年 黑白)
《金鎖》(上影76年)
----1976年5月23日----
《開山的人》(西影76年)
----1976年7月1日----
《歡騰的小涼河》(上影76年 雙銀幕)
《楓樹灣》(珠影76年)
----1976年8月1日----
《南海風雲》(八一76年)
《雁鳴湖畔》(長影76年)
----1976年10月1日----
《山花》(北影76年)
《芒果之歌》(長影76年)
《新風歌》(上影76年)
《鎖龍湖·上集》(長影76年)
《南海長城》(八一76年)
《青春似火》(北影76年)
《山村新人》(長影76年)
《江水滔滔》(上影76年)
《寄託》(峨影76年)
《山裡紅梅》(珠影76年)
----1977年1月1日----
《征途》(上影76年)
《海上明珠》(北影76年)
----1977年2月18日----
《金光大道·中集》(長影76年)
《主課》(廣西76年)
《連心壩》(上影76年)
----1977年4月----
《春潮急》(峨影76年)
----1978年6月----
《南疆春早》(北影76年)
G. 70年代的老電影
霍元甲,.《射鵰英雄傳》(翁美玲版),.《上海灘))..《大西洋底來的人》.《姿三四郎》,.《排球女將》,.《武則天》(馮寶寶版,.《八仙過海》,.《紅樓夢》,.《西遊記》,.《武松》,.《再向虎山行》,尋找回來的世界》,《血疑》,.《阿信》,.《一剪梅》,《四世同堂》,《水滸(山東電視台版)》,《諸葛亮(李法曾版)》,
《上海屋檐下》,《上海一家人》,《上海的早晨》,
《楊家將》,《鄭和下西洋》,《濟公》,《木魚石的傳說》,
《少帥傳奇》,《林海雪原》,《夜幕下的哈爾濱》,《喬隆彪》,《海嘯》,
《今夜有暴風雨》,《今夜有暴風雪》,《雪城》,《新星》,《尋找回來的世界》
《末代皇帝》,《圍城》,《家春秋》,
《角落》,《渴望》,《籬笆,女人,和狗》,《轆轤,女人,和井》,
《編輯部的故事》,《公關小姐》,
《楊乃武與小白菜》,《李信與紅娘子》,《石達開》,
《凱旋在子夜》,《高山下的花環》,《黑豹突擊隊》,
《嚴鳳英》,《徐悲鴻》,《潘玉良》,《滄海一粟》,
《尋找回來的世界》,《努爾哈赤》,《甄三》,《燕子李三》,《海燈法師》
《動物王國失竊案》,《好爸爸,壞爸爸》,《親親我,老師》,《精豆子外傳》,《十六歲的花季》,
《烏龍山剿匪記》,《便衣警察》,《鐵市長》,
《北洋水師》,《趙尚志》... ...1980年
砂器 大篷車 阿拉伯歷險記 天平之甍 古堡幽靈 卡桑德拉大橋 啊,野麥嶺 復仇 我的兒子 激戰的前夕 征服黑暗的人 走向深淵
H. 1966年至1976年拍攝的故事片電影有哪些
謝謝提問,就個人看到過的如下,歡迎補充。
火紅的年代、春苗、艷陽天、青松嶺、長城新曲、偵察兵、金光大道、紅雨、閃閃的紅星、打擊侵略者、奇襲、飛虎、激戰無名川、南海長城、南海風雲、海霞、海島怒潮、鄉村新人、征途、黑三角、獵字99號、405謀殺案、沸騰的群山、楓樹灣決裂、歡騰的小涼河、創業、沙漠的春天向陽院的故事、平原游擊隊(新)、渡江偵察記(新)、南征北戰(新)、延河戰火、小字輩、雁鳴湖畔、刑場上的婚禮、紅牡丹、傷痕、生活的顫音、天雲山傳奇難忘的戰斗、年輕的一代(新)、紅河激浪、她從霧中來、海外赤子、柳暗花明、天山紅花、自豪吧!母親、
這十年拍了許多好電影,並不是某人胡說的只有八個樣板戲。我看過的電影有:《渡江偵察記》,《偵察兵》,《沸騰的群山》《紅孩子》,《春苗,《紅雨》,《決裂》,《金光大道》,《艷陽天》,《青松嶺》,《閃閃的紅星》,《南海長城》,不列舉了,太多了,都是經典。
在特殊的十年,中國的電影市場,並不像某些人說的,只有八個樣板戲,有些電影拍攝的相當不錯,堪稱經典。
其中的代表作是《閃閃的紅星》,電影內容情節緊湊,引人入勝,畫面干凈,最讓人耳熟能詳的,是電影中的三首插曲,《紅星照我去戰斗》,《紅星歌》和《映山紅》至今傳唱不衰。
還有一部戲劇電影,河北梆子《寶蓮燈》,郭德綱演唱的《叫小番》也是河北梆子唱腔,這部拍攝於1975年的電影,唱腔優美,扮相俊俏,尤其是二郎神的哮天犬出場,每次都能引得觀眾們鬨堂大笑。
在那個年代,除了樣板戲,還有一類題材,也受到觀眾的追捧,那就是戰爭片。50年代,一些經典的黑白戰爭故事片,重新拍攝成彩色電影,《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總體來說,翻拍的不如老版的經典,有些畫蛇添足的感覺。
還有一部《平原作戰》
,雖然是新電影,卻是向50年代拍攝的《平原游擊隊》致敬的作品,《平原作戰》中的趙永剛,雖然塑造的英雄形象完美無缺,但和致敬作品中的雙槍李向陽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
我個人覺得,當時最出色的
戰爭片,是《激戰無名川》,那時候的演員是真正的赴湯蹈火,爬冰卧雪,志願軍戰士用高射炮打飛機,拆除定時炸彈,當時看的緊張的不得了,雖然已經過去這么多年,這些經典鏡頭還歷歷在目。
這十年不就是文革十年的電影嗎!有哪些不知道,肯定也不會少吧!有些還是翻拍的呢!如《渡江偵察記》、《平原游擊隊》等!這里就說本人看過的,小學一年級時包場看電影,看過的是《青松嶺》,此外還有《紅雨》,看的最多的就是樣板戲《沙家浜》、《杜鵑山》《智取威虎山》《奇襲白虎團》《海港》,還有好像是《磐石灣》吧?有一次還包場兩部樣板戲,一下午!
1966年—1976年拍攝的電影故事片按順序是:1966年長影《雁鴻嶺下》、北影《紅色郵路》《女飛行員》《紅石鍾聲》、珠影《大浪淘沙》,1973年長影《艷陽天》《青松嶺》(重拍)《戰洪圖》(重拍),1974年長影《鋼鐵巨人》《向陽院的故事》《創業》《平原游擊隊》(重拍)、北影《偵察兵》《南征北戰》(重拍)、上影《火紅的年代》《渡江偵察記》(重拍)《無影燈下頌銀針》《一副保險帶》、八一《閃閃的紅星》,1975年長影《車輪滾滾》《長城新曲》《金光大道》(上集)《黃河少年》《沙漠的春天》、北影《烽火少年》《海霞》《紅雨》《決裂》、上影《第二個春天》《小將》《戰船台》《春苗》、八一《激戰無名川》《雷雨之前》、珠影《小螺號》、西影《碧海紅波》《阿勇》,1976年長影《雁鳴湖畔》《長空雄鷹》《鎖龍湖》(上集)《芒果之歌》《山村新人》《金光大道》(中集)、北影《沸騰的群山》《牛角石》《青春似火》《海上明珠》《山花》《反擊》(未發行)、上影《征途》《難忘的戰斗》《金鎖》《年青的一代》(重拍)《阿夏河的秘密》《歡騰的小涼河》《江水滔滔》《新風歌》、八一《南海風雲》《南海長城》、珠影《楓樹灣》《山裡紅梅》、西影《開山的人》、峨眉《寄託》、廣西《主課》。
不管有哪些,凡正這一時期拍攝的影片是深受人民大眾喜愛的,不管從形式到內容都是正能量,能鼓舞啟迪人的智慧和力量。
故事片:雁鴻嶺下、芒果的故事、征途、十月、偵察兵、牛角石、金光大道、紅雨、春苗、青松嶺、戰洪圖、火紅的年代、艷陽天、青春似火、鋼鐵巨人、一副保險帶、無影燈下頌銀針、碧海紅波、車輪滾滾、閃閃紅星、黃河少年、阿夏河的秘密、向陽院的故事、山村新人、主課、海霞、難忘的戰斗、楓樹灣、沸騰的群山、沙漠的春天、小八路、決裂、激戰無名川、長城新曲、反擊、歡騰的小涼河、還有翻拍的渡江偵查記、南征北戰、平原游擊隊、還有十部京劇現代戲的彩色影片。以上這些影片都是十年文革期間拍攝的,至今難忘。
《金光大道》《艷陽天》《青松嶺》《年青的一代》《第二個春天》《春苗》《紅雨》《火紅的年代》《山村新人》《無影燈下頌銀針》《長城新曲》《牛角石》《雁鳴湖畔》《渡江偵察記》《偵察兵》《紅燈記》《沙家浜》《海港》《龍江頌》《戰洪圖》《智取威虎山》《紅色娘子軍》《白毛女》《沂蒙頌》《紅雲崗》《向陽院的故事》《祖國啊母親》《豹子灣的戰斗》《沙漠里的春天》《閃閃的紅星》《杜鵑山》《盤石灣》《平原游擊隊》《平原作戰》《紅石村》《反擊》《盛大的節日》《創業》《海霞》《小螺號》《奇襲白虎團》《審椅子》《長空雄鷹》《激戰無名川》《沸騰的群山》《漁島怒潮》《決裂》《青春似火》《 難忘的戰斗》《江水滔滔》《十月的風雲》《青春》《兩個小八路》
66年至76年,10年文化大革命,距今日30多年啦,是我兒時的回憶,記得上小學二年級,學校組織看電影《閃閃的紅星》,第一次去電影院看電影, 陋天電影看的不少>,同一去的,回來時幾個要好的一起回家。第二天學校談觀後感,潘東子成為我們那一代人的偶像。在就是樣板戲,記憶深刻。其他的《南征北戰》《奇襲》《春苗》《渡江偵察記》,有一部戰斗片《偵察兵》王新剛老師主演的,是戰斗片的精典。寫了不少,是不是文不對題?
I. 張伐的代表作品
張伐的電影「處男作」是《亂世風光》,由柯靈編劇,吳仞之導演,石揮主演,張伐在片中任配角。該片於1941年由金星影片公司攝制,但影片完成時,日軍已經佔領上海租界,影片被刪剪得支離破碎,不久又被禁演,因此影響不大。
抗戰勝利後,大批話劇演員登上銀幕,張伐即是其中的佼佼者,一躍成為銀壇「硬派小生」。他在戰後短短的三年內,一共主演了十多部影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母與子》《太太萬歲》和《夜店》,這三部影片都是文華影片公司出品,也可以說是張伐的電影傑作。
《母與子》是由著名導演李萍倩根據俄國戲劇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劇作《無罪的人》改編。該劇在中國話劇舞台上演出時,劇名改為《舞台艷後》。影片《母與子》的劇情是:少女黃素和男友生下一個「私生子」之後,就被男友拋棄,孩子也被男友騙走。十六年後,黃素成為一代名優,來到上海某戲院演出,戲院的老闆竟是她十六年前的男友,而劇團里的青年演員韓晨,因為是「私生子」被人們瞧不起——他就是黃素的親生兒子……影片中的黃素,由著名話劇演員盧碧雲扮演,而私生子韓晨則由張伐扮演。張伐在影片中的表情:孤僻,冷峻,悲痛,憤恨,「帶給觀眾十二萬分的好感」,張伐成功了!
《太太萬歲》則是張愛玲的電影處女作,故事描寫一名家庭主婦陳思珍,她為了想讓丈夫飛黃騰達,用撒謊的手段得到了父親的資助,丈夫辦起了公司,事業很發達,卻在外面有了姨太太,由於迷戀外室,丈夫無遐過問公司業務,公司突然破產了!陳思珍痛定思痛,決定和丈夫離婚……
片中陳思珍一角由著名話劇演員蔣天流扮演,張伐則扮演陳的丈夫,這是一次轉型的表演——由孤傲的「私生子」轉為「沒有出息的丈夫」;但張伐卻出色地駕馭了這個新的角色,演來可圈可點,顯得功力不凡。
《夜店》是將原若干劇團的舞台劇搬上影幕的,編劇和導演還是原班人馬,柯靈對原劇進行了再創作,在人物的刻畫和情節的安排上,使之更加中國化、電影化。而佐臨在導演處理上也下了功夫,對每個鏡頭都進行精心的設計。
在主要演員的安排上,除了石揮和張伐仍舊扮演原來角色之外,特邀京劇坤伶童芷苓出演賽觀音,金嗓子周璇出演石小妹。張伐在影片中扮演的楊七郎,並沒有沿用舞台上的表演程式,而是力求使之「電影化」。楊七郎這個角色成為張伐的「絕活」,此後《夜店》雖然多次在舞台上演出,至今還沒有一位演員能夠超越張伐的演技。 上海解放了,張伐走進了新時代,成為上海電影製片廠的主要演員。張伐深知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電影演員,單有表演技巧是不夠的,必須深入生活和提高思想,於是先後奔赴工廠、農村和部隊,和工農兵打成一片,並積極爭取在銀幕上表現他們。
他在《農家樂》中扮演農民;他在《偉大的起點》《幸福》《黃浦江故事》中扮演工人;他在《翠崗紅旗》《紅日》中扮演解放軍;他在《龍須溝》中扮演洋車夫……這些銀幕形象都得到觀眾的喜愛;與此同時,他還主演了話劇《駱駝祥子》,在舞台上創造了無與倫比的「祥子形象」。
1966年,一場浩劫來到,張伐當然也不能倖免,由於「莫須有」的罪名,他被關押了四年,去幹校勞動了五年,還有……災難終於成為過去,「文革」結束後,張伐又煥發了青春,他參加了電影《子夜》的拍攝,又在電視劇《長夜行》中扮演了主要角色,特別使他感到興奮的是,他應邀參加話劇《夜店》的演出。
那是1986年,為了紀念他的恩師黃佐臨從事影劇事業五十周年,話劇界舉行專場演出,張伐仍舊扮演楊七郎,和他演對手戲的仍舊是四十年前的老搭檔童芷苓,張伐這時候雖然已經是白發蒼蒼,但還是懷著一顆激動的心,染了頭發,一絲不苟地在舞台上表演他的「絕活」。演出結束後,很多演員在暴風雨般的掌聲中流下了晶瑩的淚,張伐的眼睛也濕潤了!
此後,由於疾病纏身,張伐不得不遠離攝影機和舞台……1993年12月12日,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在北京向十二位「老一輩電影表演藝術家」頒發了「特別榮譽獎」,張伐也名列其中,這正是為張伐半個世紀的演藝生涯,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作為演員,曾經拍攝過的電影:
T省的八四、八五年(1986) .... 第一書記
女局長的男朋友(1986) .... 周父
最後的太陽 (1986) .... 袁聖禮
滴水觀音(1984) .... 公安局長
二十年後再相會(1984) ....袁達
最後的選擇 (1983) .... 馮慕白
大小夥子 (1983) .... 老隊長
鼓鄉春曉 (1983) ....省委書記浪花細沙 (1983) .... 爺爺
鄰居(1982)...局長(上影廠)
海望(1981) ....曾志遠
子夜 (1981) .... 吳老太爺
復仇者的懺悔(1981)
我們有親人 (1979) .... 唐書記
藍光閃過之後(1979) ....唐輝
平鷹墳(1978) .... 呂鎮山
江水滔滔 (1976) .... 紀寶泉
征途(1976) ....李德江
家庭問題 (1964) .... 杜師傅
紅日(1963) ....沈振新
金沙江畔 (1963) .... 桑格土司
風流人物數今朝(1960) .... 宋師傅
不老松 (1959) .... 周老頭
黃浦江的故事(1959) .... 常桂山
前方來信 (1958) ....王輝
幸福 (1957) .... 胡師傅
張伐
閩江桔子紅 (1955) .... 楊才發
偉大的起點 (1954) .... 陸忠奎
斬斷魔爪 (1954) .... 張處長
龍須溝(1952) ....丁四
翠崗紅旗 (1951) .... 江猛子
農家樂(1950) ....張老五
喜迎春 (1949)
雞鳴早看天 (1948)
街頭巷尾 (1948)
腸斷天涯 (1948)
平步青雲 (1948)
人盡可夫 (1948)
懸崖勒馬 (1948)
夜店 (1948)
母與子(1947)
太太萬歲(1947)
亂世風光(1941)
J. 1976年上海大光明電影院放映的電影
只能是幫你把76年放過的電影找出來,電影院放映的表那真不好找
《阿夏河的秘密》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長空雄鷹》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春潮急》 峨嵋電影製片廠 1976
《反擊》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6
《楓樹灣》 珠江電影製片廠 1976
《海上明珠》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6
《歡騰的小涼河》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6
《寄託》 峨嵋電影製片廠 1976
《江水滔滔》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6
《金光大道&S226;中集》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金鎖》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6
《開山的人》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連心壩》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6
《芒果之歌》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南海長城》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6
《南海風雲》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76
《南疆春早》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6
《牛角石》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6
《青春似火》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6
《山村新人》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山花》 北京電影製片廠 1976
《山裡紅梅》 珠海電影製片廠 1976
《鎖龍湖&S226;上集》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新風歌》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6
《雁鳴湖畔》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76
《征途》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76
《主課》 廣西電影製片廠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