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 雲水謠 的拍攝地點是哪裡呀曾獲得過什麼大獎
《雲水謠》是根據《台灣往事》的原作者張克輝,以自己和幾位台胞的生活閱歷為原型創作的電影文學劇本《尋找》改編的,由劉恆擔任編劇。該片是由中影集團、台灣龍祥公司以及香港英皇公司聯合投資3000萬元,橫跨西藏、福建、遼寧、上海等5地拍攝,堪稱近年來投資最大的一部國產愛情題材影片。影片跟隨著男女主角陳秋水、王碧雲、王金娣三人三條愛情主線,講述了一段跨越海峽、歷經60年大時代動盪背景下至死不渝的堅貞愛情故事。
該片榮獲第12屆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優秀電影技術獎。
導演尹力,編劇劉恆,以及男女主角陳坤和李冰冰分獲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和優秀男女演員獎
該劇獲第十屆五個一工程特等獎
2007年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
㈡ 漲知識的一天:認識永定土樓,遇見熙熙攘攘的雲水謠
第一次聽說「土樓」,是在大學的建築史課堂上,老師講的平平淡淡,沒覺得有多奇特。直到自己親自去到現場,聽當地人娓娓道來一個又一個故事,才忽然感嘆:以前人怎麼這么厲害!
土樓其實是一個統稱,總的來說有三處有名的國家級旅遊景點: 永定土樓、南靖土樓、雲水謠 。其中雲水謠又是由三個村子合並稱呼的,主要是因為十幾年前的電影《雲水謠》拍攝於長教村,這里便成了旅遊景點,慢慢周圍三個村子就為了方便合並起來一同命名。另外兩個村子裡分別為懷遠樓、和貴樓(由南向北分布,雲水謠攝影基地在兩座土樓大概中間的位置)。
南靖土樓被人們稱為 「四菜一湯」 ,這次的行程沒有包含,有機會再和大家分享~
既然是「參觀」土樓,走馬觀花的看肯定不行,為了省事方便,這次短途出行參加了旅行社的跟團游。推薦「廈門縱四方旅行社」,行程安排很充實:兩個導游都很貼心,很自然而然的銷售,也不會讓人不舒服。細微之處,感受頗多。
永定土樓這一片區的人家都是「江」姓,在村子裡叫「小江」會「一呼百應」。當地話說,土樓三分看,七分聽,所以在參觀之前先看我的這篇總結,不跟團聽講解也可以充分了解土樓了~
在永定土樓這里居住的大都是客家人,客家人是漢族,從中原河南洛陽遷居在福建並逐漸落地生根。 這里的人們好客,路過觀音等神像供奉的地方會有老人遞香給遊客,有宗教信仰,可以接過香拜一拜,並捐些香火錢,這是習俗。當然啦,沒有信仰不接香,說聲謝謝擺擺手也是可以的。
接下來就是土樓的重點內容,敲黑板嘍~
先說下土樓的形成,土樓是當時的客家人為了防止賊寇土匪入侵,抵禦野獸而建的圍合型,至少三層的建築。 一層為廚房,二層為糧倉,三層以上為居住。 一開始都是方形的土樓,角落的地方常年照不到陽光,尤其福建的氣候居住起來很潮濕,所以慢慢演變成了圓形的土樓。土樓分房也很公平——抓鬮,每層都會分到一間房。唯一不方便的就是樓梯這個問題了,樓梯是公用的,所以~大家明白的,就像《大魚海棠》里看到的一樣,要在土樓里跑來跑去,回到自己的房間:在一樓提熱水,再到三樓洗澡,然後再把水提下來倒掉……
還有重要的一點,除了土樓博物館,其他土樓都是不能上樓參觀的,因為還有一些居民居住生活。土樓申遺成功後,裡面的人們可以出來蓋房子政府有補貼,也可以繼續住在裡面。
進入土樓區,首先是 僑福樓 ,顧名思義,和華僑有關。這座土樓的男主人有四個兒子,老大、老二、老四早年間都去了東南亞發展,就沒有再回來,也就是這三個兒子出錢修建了目前這座土樓。現在這座土樓所屬權是一位九十幾歲高齡的老爺爺,也就是男主人的三兒子。僑福樓又稱「博士樓」,這座土樓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走出過11個博士。大兒子總共有九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九龍一鳳」。其中五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都考取了博士學位,五個兒子又分別娶了五位博士老婆,由此便是11個博士。這座土樓也是採光最好的,中庭沒有增加任何建築,就是一塊平地,實實在在的陽光落進庭院。
接下來是 承啟樓 ,又稱「樓王」,因為它高大、厚重、粗獷、雄偉。相傳在建造過程中,凡是夯牆時間均為晴天,直到下牆枋出水後,天才下雨,承啟樓人有感於老天相助,所以又把承啟樓稱作「天助樓」。這座樓的介紹要從一句順口溜開始: 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經滄桑三百年。 一圈一圈的房屋,互不遮擋,不影響採光。這座土樓也是人才輩出的,在土樓的第三圈是私塾,會請教書先生來家裡給適齡的孩子教書,在第四圈還可以看到這里的子孫當中科舉考試中了狀元的名字牌匾。第四圈就是最中間的房間,是家族的議事廳,婚嫁、糾紛調解,甚至是困難救助,都是在這里舉辦、處理。第四圈,見證了這個大家族的大大小小的事件故事,包括雙胞胎同時考中狀元也是匾額記錄的。深深的感觸到,這是一個極其重視教育的家族,為前人的遠見感到欽佩。
最後就是 五雲樓和世澤樓 ,這兩個相對就比較「普通」了。五雲樓是不能進去參觀的,之前經歷過6.8級地震,牆體內陷了快兩米。現在土樓申遺之後有專門的負責部門,在氣候潮濕的季節,從牆體內測往外推,現在據說推了0.9米了。當地人說五雲樓,是比較奇葩的樓,一個是因為這座土樓沒有地基,可能是當時為了趕工期吧,另外一個是因為這座土樓曾經因為人口增長加蓋過一層,現在外牆體能看出來加蓋的痕跡。
永定土樓的就了解了這么多,導游一直提醒我們:水果可以買一些,其他東西盡量不要在景區里買,還是要去正規的地兒~
到了雲水謠景區,導游介紹這一代村民都姓簡,我們步入了簡氏家族的地界~
看過了永定土樓,再到雲水謠,其實更多的期待重點已經不在土樓本身了。 懷遠樓 印象最深的就是「斯是室」這塊牌匾,大家肯定會想到《陋室銘》,土樓的主人估計就是當時的那種心態吧,懷遠樓的參觀,重點都落在了門上,大門外是一層厚厚的鐵皮,上面還可以清晰看到子彈打過的痕跡,是一座有故事的土樓,想像力豐富說不定可以寫一部氣勢滂沱的小說……懷遠樓只設一個大門,大門頂上繪有八卦,八卦下方是大大的"懷遠樓"三個大字,懷遠樓的名字有兩個涵義:一是樓主來自河北懷楊簡氏家族,另一個則是要告誡簡氏子孫要胸懷遠大志向。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把土樓里的對聯都研讀一下,很有深意,我就不在這里一一贅述啦。
土樓博物館是唯一一座可以上樓參觀的土樓,在樓上拍拍照,看看房間的構造,也是很不錯的體驗~(參觀10分鍾,拍照1小時,如果不趕時間的話)
鐺鐺鐺……主角 雲水謠古鎮 出現了,果然不會辜負我的期待。人不多的季節過來,可以清楚的聽到鳥鳴、溪水流淌,風車樂此不疲的轉呀轉。千年大榕樹一顆一顆的盤亘在溪邊、門前。在這里只是需要慢下腳步,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鼻子嗅,坐在某個石凳上,或許整個午後的時光就過去了。如果不趕時間,在這里住上一晚應該是不錯的體驗。
最後一座 和貴樓 ,我認為它充分體現了人類的智慧還有執著。這是一座建在沼澤地上的土樓,當時年輕的簡次屏去參加科舉考試,路過了這塊地,據說在山上往下看很像小孩子的肚兜,他特地找來了風水師,鑒定這是塊風水寶地後,他便放棄科舉,一心一意要在這片沼澤上蓋出一座土樓來。剛改完第一層,整層就沉到沼澤下面去了,當時的人們都以為他瘋了,在沼澤上是不可能蓋出房子來的。執著的簡次屏,用200多根松木打樁、鋪墊,就這樣繼續蓋起來了。和貴樓最終總投資一萬五千兩銀子,座佔地1547平方米,歷經200多年了仍堅固穩定,保存完好,也是福建所有已知土樓中最高的。現在走進和貴樓,在裡面中庭台階上跳上跳下,還能感覺到鵝卵石震動。樓中兩口水井,相距十八米,井水水位均高出地面,當地人稱為」陰陽井」:一口井清亮如鏡,水質甜美,而另一口井卻混濁發黃,污穢不堪,完全不能飲用。當地也有傳說,是因為坐月子的女子自己出來打水,所以導致了陰井的出現。其實在科學解釋跟兩口井的打井位置有很大關系,一個在沼澤中心,用水泥圍出來的;另一個不巧打在了沼澤邊,用鵝卵石圍成。結果可想而知。
豐富的一趟雲水謠土樓之行,認認真真的聽土樓的故事,感受歷史文化的魅力。 一個民族的興衰,果然離不開知識,這幾座土樓都在靜靜的訴說:學堂里走出來的每一個子孫都是它們的驕傲。
㈢ 雲水謠在什麼地方了以前的名字叫什麼為啥要改名
中國旅遊景點眾多,其中古村落就已經佔了很大的比例,而且有一部分古村落有了上千年的歷史,他們經過歲月的風吹雨打,很多古城也一直保存著原來的建築風格,這也是很多遊客想要去游覽的最重要的原因,今天要為大家說到的就是一處古村落,他們不僅有著獨有的民俗風格,還保存以及延續了先人的做法,引得遊客紛紛前來。
土樓我們都知道是福建特色的建築物,走在雲楚瑤之中,你就能夠見到一座又一座非常奇特的土樓,在樓頂的頂層向下俯瞰,像一個又一個的小飛船,當地人通過自己精湛的技藝,再加上重慶獨有的一些藝術美感,土樓已經成為了現在國內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建築,在後來也被列入到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之中,是非常值得一去的旅遊景區。由劉亦菲主演的《花木蘭》也曾在福建土樓取景,這最具文化底蘊的土樓再一次展示在世界人眼前。
對於因電影而翻身的這座古鎮,你有什麼自己的觀點,歡迎發表你的看法。
㈣ 雲水謠古鎮在哪裡
雲水謠古鎮在漳州市南靖縣梅林鎮。
「南靖雲水謠」原名長教,位於中國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境內,屬於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的一個景區,國家5A級。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日全天。
交通概況:廈門湖濱南車站至雲水謠:每人每票40元。
雲水謠古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山腳下、溪岸旁、田野上星羅棋布的一座座土樓。這些從元朝中期就開始建造的土樓,保存完好就有53座。
這些土樓姿態萬千,除了有建在沼澤地上堪稱「天下第一奇」的和貴樓,及工藝最精美、保護最完好的雙環圓土樓——懷遠樓外,還有吊腳樓、竹竿樓、府第式土樓等,土樓風景別具一格。
(4)電影雲水謠在哪裡拍攝的擴展閱讀:
雲水謠古鎮優美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人文資源,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電視導演、製作人到此取景拍片。1997年至今,已有《尋找遠方的家園》《滄海百年》等8部電影、電視劇、MTV在這里拍攝取景。
2005年年底,由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台盟中央名譽主席張克輝以自己和幾位台胞的生活閱歷為原型創作的電影文學劇本《尋找》改編的電影《雲水謠》也曾在此拍攝。
㈤ 有哪些影視作品是在廈門取景的
在廈門取景的影視作品有雲水謠、烈日灼心、一起來看流星雨、西虹市首富、一路繁花相送、宰相劉羅鍋、皇宮寶貝、開台英雄鄭成功、施琅將軍、褡褳王爺、同桌的你、左耳、夏家三千金和熊爸熊孩子等。
1、鼓浪嶼(雲水謠、烈日灼心)
鼓浪嶼是世界著名鳳景名勝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有著「海上花園」的美譽,是廈門影視拍攝熱門取景地。再鼓浪嶼申遺的時候,《日出東海岸》運用了大量鼓浪嶼作為背景,電視劇《絲絲心動》曾在鼓浪嶼龍頭路取景,電影《雲水謠》廈門的拍攝地也在鼓浪嶼上。《烈日灼心》也曾在鼓浪嶼取景。
2、廈門大學(一起來看流星雨、烈日灼心)
廈門大學依山傍海,正大門與南普陀寺景區大門緊鄰,另一邊則是美麗的海濱沙灘與胡里山炮台,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校園之一」。校園中有芙蓉湖和情人谷等景點,靜謐而浪漫。廈門大學的建築也很值得欣賞,這里的舊建築被喻為「穿西裝,戴斗笠」,意思是中西風格結合。
這里自然成為廈門影視拍攝取景地之一,在這里拍攝過的電視劇有《一起來看流星雨》、張紀中導演的《空姐日記》、《絲絲心動》、《我的播音系女友》、《不一樣的美男子》等,《烈日灼心》也曾在廈大取景,《一起來看流星雨》劇中的艾利斯頓大學就是現實中的廈門大學。
3、雙子塔
廈門雙子塔系廈門標志性城市景觀之一,是兩個獨立的塔樓並由裙房相連,獨立塔樓外形像兩個巨大的玉峰大廈,是遊客從雲端俯視的好地方。作為廈門地標性建築之一的雙子塔,成為影視劇組在廈門取景的熱門取景地,很多電視劇、電影一般都會將雙子塔作為影視的背景取景地,如《西虹市首富》電影的空鏡頭中,「雙子塔」世茂海峽大廈便出現在電影背景中。
4、中山路(烈日灼心、一路繁花相送)
廈門中山路是著名的商業街、美食街,不僅保留較完整的展現近代歷史風貌的舊城街區,如陳化成故居、中華第一聖堂等眾多人文古跡,南洋騎樓建築有條不紊地排列著,夜晚流光溢彩的LED夜景裝點夜色,還有琳琅滿目的各色閩台特色小吃和回響在小巷街坊間的古老南音,中山路因此也成為廈門影視拍攝的熱門取景地。
電視劇《一路繁花相送》的夜景曾在中山路取景,《摩登年代》中徐崢飾演的主角歐大衛所租住的狹小房間,就在中山路的水岸咖啡館。透過房間,還能看到中山路老市區的街景。《烈日灼心》鄧超在鬧市中男人味爆棚,還有郭濤幫助王珞丹抓搶包賊那段兒也是在中山路取景。
電影《瘋狂的賽車》的自行車賽主賽道便是在中山路取景的,獨具特色的騎樓建築吸引了導演寧浩,影片中最重要的拍攝地,是廈門中山路商業區的騎樓建築群中。
5、同安影視城(影視拍攝基地)
同安影視城是廈門唯一一個專門以影視拍攝基地的景點,為國家級AAAA旅遊景區,是一座仿北京紫禁城建造的宮殿,主要選取北京故宮的典型建築即天安門、太和殿、養心殿、頤和園長廊、明清一條街作為基本建築群體。老北京風情十足,是旅遊娛樂、拍片攝影、休閑度假的好地方。
作為福建省首家影視拍攝基地,這里曾經是《宰相劉羅鍋》、《皇宮寶貝》、《開台英雄鄭成功》、《施琅將軍》、《褡褳王爺》等影視劇的拍攝基地。
6、廈門園林植物園(83版西遊記、烈日灼心)
廈門園林植物園俗稱「萬石植物園」,位於福建省廈門島東南隅的萬石山中,背靠五老峰南普陀,集植物景觀、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於一體的旅遊景區,為國家級AAAA旅遊景區。
廈門植物園建有松衫園、裸子植物區、棕櫚島、薔薇園、沙生植物區、雨林世界、花卉園、藤本區等特色專類園十多個,更是萃集了廈門大小八景的天界曉鍾、高讀琴洞、萬石鎖雲、中岩玉笏、太平石笑、萬石涵翠諸景點,尤其是雨林世界的煙霧蒙蒙,成為廈門拍照及拍攝婚紗的熱門景點之一。
著名的83版《西遊記》就曾在廈門植物園取景拍攝,劇組在植物園共取了兩個景點:一個是南洋杉草坪,另一個是棕櫚植物區。《烈日灼心》也曾在廈門園林植物園取景。
7、集美學村(同桌的你、左耳)
集美學村位於廈門集美半島集美村,既是鍾靈毓秀之地,又是凝集眾美的觀光風景區,其建築融中西風格於一爐,體現了典型閩南僑鄉的建築風格,集美學村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集大、華大兩所高等學府也毫不遜色,集美學村好景緻備受影視劇組青睞,這里是廈門影視拍攝取景地,也是影迷打卡的熱門景點之一。
曾在這里拍攝的過影視劇有《同桌的你》、《我的早更女友》、《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華僑大學綜合行政裙樓,號稱全亞洲最長的教學長廊《同桌的你》林更新騎車載著周冬雨呼嘯而過的「天梯」正是它。《西虹市首富》也曾在集美學村的龍舟池取景。《左耳》也曾在集美學村的集美大學取景。《真愛的謊言》、《夏至未至》在集美大學取景。
8、廈門白鷺洲公園
白鷺洲公園,主要以音樂噴泉廣場為主題,以白鷺女神像和鴿子廣場為中心,是廈門比較大的全開放廣場公園。主要分為中央公園和西公園兩部分,白鷺女神鵰塑立於園南遊艇碼頭,雕像高13.6米,是廈門的標志性雕塑。雕像前的廣場上有廣場鴿,親近遊人,自然溫馨。
西公園有回歸石、生肖石柱、音樂噴泉廣場和音樂露天廣場、篔簹湖等,白鷺女神燈光秀、音樂噴泉和篔簹夜色是白鷺洲公園三大特色,也是廈門影視拍攝熱門取景地。
曾在此拍攝過的影視劇有《我的早更女友》、《西虹市首富》、《第一次》、《第一次》、《熊爸熊孩子》,電影《基因決定我愛你》中,何潤東與關穎曾在這夜幕下篔簹湖畔談情。《第一次》、《我的早更女友》取景地為公園的咖啡一條街,《熊爸熊孩子》也曾在篔簹湖夜景取景。
9、五緣灣(西虹市首富、烈日灼心)
五緣灣是廈門島上集水景、溫泉、植被、濕地、海灣等多種自然資源於一身的風水寶地,還有大量的畲族文化等人文景觀,是五緣灣濕地公園重要組成部分,這里是廈門拍照及拍攝婚紗的熱門場地,更是廈門影視劇拍攝取景地之一,五緣灣大橋夜景是公園的一大特色。電視劇《一路繁花相送》曾在這里取景,《西虹市首富》、《烈日灼心》也曾在這里取景。
10、大嶝島(夏家三千金、熊爸熊孩子)
大嶝島,離廈門30分鍾的車程,因為與金門隔海相望,「台灣味」濃而被遊客親睞,廈門之外的第二個旅遊島,也是廈門「台灣味」最濃的地方。紀念823炮戰的戰地觀光園、記錄兩岸情深淵源的金門縣政府舊址,以及國家特批的享有對台免稅政策的大嶝小鎮·台灣免稅公園(3a)都在這座小島上。
因為純凈的空氣海水、淳樸的小島氣質、以及特有的台灣味也多次受到影視組的親睞。曾在大嶝島拍攝的影視劇有《夏家三千金》、《熊爸熊孩子》。
㈥ 雲水謠原名叫什麼因哪一部電影走紅後改的名了
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而且因為這里旅遊資源非常的眾多,我們也知道因為交通非常的方便,所以人們外出遊玩,就變得方便許多了。不少人在出去遊玩之前,都會做一些攻略查詢,有的人出去遊玩是為了拍攝美景,有的則是為了品嘗美食。但是今天小編為大家講的景點,則是因為電影而出名的,它就是“雲水謠”。該地憑借電影的知名度,一夜火爆,並且因此改名,每年來這里遊玩的遊客,可以說是接待人數數萬。
雲水謠在沒有改名之前,它的知名度非常的低,但是電影火爆之後,這個古鎮彷彿是一夕之間都火了,而且政府也因為電影名字改名了,讓人們記住了這個美麗的古鎮。你來過如此美麗,如此淳樸的雲水謠嗎?
旅遊地點:雲水謠,“南靖雲水謠”原名長教,位於漳州市南靖縣境內
㈦ 福建雲水謠,因拍攝電影而改名,還保留了幾十座土樓
福建南靖縣的雲水謠,如今已是一個家喻戶曉的 旅遊 景區。雲水謠距離廈門不太遠,游覽雲水謠當天就可往返。雲水謠的名氣很大,得益於一部同名電影,而在此之前,它有一個很普通的名字,叫長教村。
南靖縣有很多土樓,如今福建土樓早已經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福建最主要的 旅遊 資源之一。雲水謠也是一處游覽土樓的景區,是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的重要組成部分。雲水謠保留的土樓大概有五十多座,其中有兩座最為有名,一座是和貴樓,還有一座為懷遠樓。和貴樓始建於清朝雍正十年,據說建造之時這里是一片沼澤地,用了200多根松木打樁鋪墊,如今依然堅固。
雲水謠最美的景觀,當數河邊的十三株高大的榕樹。這些高大的榕樹群,樹冠如蓋,已有數百年之久。榕樹下是一條鵝卵石小道,路面上的鵝卵石早已經被行人磨得光滑,當年這條小路就是從汀州府通往漳州府的必經之路,路邊還有一大片數百年 歷史 的商鋪。
2005年,由張克輝以自己和幾位台胞的生活閱歷為原型創作的電影文學劇本《尋找》改編的電影《雲水謠》,曾經在此拍攝取景。當地人特意打造雲水謠的品牌,把長教命名為「雲水謠古鎮」。
沿著溪邊的鵝卵石小道,兩岸是各式各樣的土樓。這里的土樓除了常見的圓形土樓外,還有吊腳樓、竹竿樓、府第式土樓等。
懷遠樓是一座精美的圓形土樓,這座古樓高四層,每一層有34個房間,建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雖然歷經百餘年風雨,這座土樓依然完好如初,外牆表面光滑。
自從電影《雲水謠》上映以後,許多遊客被吸引來到這里游覽,景區里也建起了許多民宿客棧和餐廳,晚上住在土樓中也是非常奇妙的體驗。
如今雲水謠還成為一處影視拍攝基地,已有《尋找遠方的家園》《滄海百年》等8部電影、電視劇、MTV在這里拍攝取景。南靖縣的土樓很多,除了雲水謠以外,還有一處叫做「四菜一湯」的土樓群。
㈧ 雲水謠古鎮 名字怎麼來的
親,雲水謠古鎮原名長教,位於南靖縣梅林鎮,包含官洋村、璞山村和坎下村。它位於古代龍岩府和漳州府的古道上,古鎮上現還保存較為完好的古驛站上的店鋪,以木板為墻,下層為店,上層為卧室。在2006年電影雲水謠在此拍攝,2008年附近的「和貴樓」和「懷遠樓」被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長教古鎮就被命名為南靖土樓雲水謠景區即被稱為雲水謠古鎮。
㈨ 《雲水謠》曾在漳州的哪個地方拍攝要具體地點。
2005年12月7日所有車輛到達南靖縣梅林鎮官洋村。12月8日官洋村開機。
2005年12月18日夜結束了福建南靖官洋村「陳秋水家」的全部拍攝並於次日轉場至廈門鼓浪嶼,12月20日在鼓浪嶼開機。
2006年1月11日返回漳州拍香港街夜景,封鎖了漳州香港街、台灣街各4天,調用16噸、25噸吊車各2天,動用公安、工商、城管等協拍人員約150人次,群眾演員約400人次。
漳州老街
攝制組在福建的拍攝主要集中在漳州和鼓浪嶼,在漳州老街拍攝的是台灣街景的部分,而王碧雲家則遠在200里外的鼓浪嶼島上。漳州老街既是主要的外景拍攝地之外,也是片中重要的特技外景地。根據拍攝要求,攝制組需要用兩架起重機拉起120米長的鋼絲,在鋼絲上放置攝影機,再由人力拉動攝影機進行拍攝,這就是特技中常說的「過江龍」。拍攝當天,老街像過年一樣熱鬧,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看攝制組演雜技。攝影是一邊擔心摔到200斤重的攝影機,以便還要小心翼翼不要碰到下面已有百年歷史的民居,那屋頂上的薄瓦一碰就碎。兩個起重機上的兩組人馬外加地面人員整整忙活了一上午,才算是完成了這個轉瞬即逝的空中滑動鏡頭。
古鎮相會
失意的秋水在台灣苗栗鄉下意外見到了追隨而來的碧雲,看著嬌弱的從未出過遠門的碧雲隻身一人走過一百多里崎嶇的山路來到自己面前,秋水一時百感交集,愛情定格在故鄉榕樹下青澀的詩意中。有意思的是,如果大家細心觀察,可以看出秋水家的小屋是把兩家鄰居的老屋打通之後做出來的效果,屋裡的擺設更是地道古董。更有趣的是秋水家牆外的爬山虎,都是現從別的地方砍下來一支一支粘上去的。因為砍下來的爬山虎只有一天就發幹了,所以劇組的美工笑稱,要是拍攝的時間再長一些,恐怕當地的爬山虎就找不到了。
風車戀情
鄉下的日子浪漫甜蜜,愛情的氣息在巨大的水車吱呀聲中蔓延。秋水家的景地選在福建南靖官洋村,秋水和碧雲身邊這個直徑8米高12米的龐然大物是美術組的傑作。這個水車最神奇的地方在於它不僅僅是秋水和碧雲愛情的見證,還是一個可以要水和轉動的生產工具!為了讓這個生產工具可以順利運行,光是請老師傅調試就花去三天時間。只可惜在幾次台風過後,大水車已經隨水飄散,我們只能在照片和電影里瞻仰它的風采了。
雲水情深
家鄉的青山綠水讓美麗的戀情散發著香甜的氣息,四目相投,雙手相牽的年輕的戀人此時根本想像不到,未來將有一條波濤洶涌的海峽隔絕他們,生死兩茫茫。也許只有身後這歷經500年歷史的土樓能說清楚,在寶島台灣曾歷經的愛情和別離。
㈩ 電影 雲水謠 的拍攝地點是哪裡呀曾獲得過什麼大獎
《雲水謠》是根據《台灣往事》的原作者張克輝,以自己和幾位台胞的生活閱歷為原型創作的電影文學劇本《尋找》改編的,由劉恆擔任編劇。該片是由中影集團、台灣龍祥公司以及香港英皇公司聯合投資3000萬元,橫跨西藏、福建、遼寧、上海等5地拍攝,堪稱近年來投資最大的一部國產愛情題材影片。影片跟隨著男女主角陳秋水、王碧雲、王金娣三人三條愛情主線,講述了一段跨越海峽、歷經60年大時代動盪背景下至死不渝的堅貞愛情故事。
該片榮獲第12屆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優秀電影技術獎。 導演尹力,編劇劉恆,以及男女主角陳坤和李冰冰分獲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和優秀男女演員獎 該劇獲第十屆五個一工程特等獎 2007年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