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約在冬季百度雲
大約在冬季》是齊秦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齊秦作詞、作曲,收錄於1987年2月18日發行的專輯《冬雨》中。《大約在冬季》是齊秦的代表作品之一。
1988年,齊秦憑借該歌曲獲得了「十大中文金曲」獎[1]。
2008年,入選改革開放30年來最受歡迎的30首中國原創歌曲。[2]
2010年,「華語金曲獎」30年經典評選於12月12日廣州影音展揭曉,《大約在冬季》入選「30年30歌」[3]。
中文名稱
大約在冬季
外文名稱
Maybe In Winter
所屬專輯
《冬雨》
歌曲時長
3分54秒
發行時間
1987年2月18日
創作背景
齊秦與王祖賢因為合演電影《芳草碧連天》而結識,隨後二人開始相戀,然而齊秦和王祖賢為了各自的事業不得不分居兩地,兩個人見面的機會非常少,除了用電話聯絡感情之外,齊秦就用寫歌的方式表達對王祖賢的情意。分隔兩地的戀人,思念之情給了齊秦創作靈感,於是齊秦僅用了15分鍾的時間,為王祖賢寫下了這首量身定做的歌曲《大約在冬季》,並收錄在他1987年出版的專輯《冬雨》中[4][5]。
齊秦與王祖賢
歌曲歌詞
齊秦的歌曲《大約在冬季》的各個翻唱版本
13個視頻 | 3萬次播放
精選
片單
輕輕的我將離開你
齊秦《大約在冬季》歌曲簡譜
請將眼角的淚拭去
漫漫長夜裡 未來日子裡
親愛的你別為我哭泣
前方的路雖然太凄迷
請在笑容里為我祝福
雖然迎著風 雖然下著雨
我在風雨之中念著你
沒有你的日子裡
我會更加珍惜自己
沒有我的歲月里
齊秦
你要保重你自己
你問我何時歸故里
我也輕聲的問自己
不是在此時
不知在何時
我想大約會是在冬季
不是在此時
不知在何時
我想大約會是在冬季
輕輕的我將離開你
請將眼角的淚拭去
漫漫長夜裡 未來日子裡
親愛的你別為我哭泣
前方的路雖然太凄迷
請在笑容里為我祝福
雖然迎著風 雖然下著雨
我在風雨之中念著你
沒有你的日子裡
我會更加珍惜自己
沒有我的歲月里
你要保重你自己
你問我何時歸故里
我也輕聲的問自己
不是在此時
不知在何時
2. 大約在冬季電影劇情
《大約在冬季》講述的是北師大才女安然(馬思純飾)與台北男生齊嘯(霍建華飾)跨越30年時光的愛情,二人遭遇分離,又始終深愛,從未忘記彼此。安然與齊嘯的愛情穿越了一個又一個冬季,在大雪中相遇,在冷風中別離。
作為IP的原作者,編劇饒雪漫表示,齊秦的金曲《大約在冬季》是電影的靈感和線索歌曲,她本人是齊秦的歌迷,將這樣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IP改編成電影也付出了幾年的努力,「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還是蠻小心的,就希望能夠盡全力做到最好」。
在談到這部電影想要傳達的愛情觀時,導演王維明表示,希望在電影裡面能讓大家看到愛的真諦,「你必須要真正勇敢地去面對你曾經的對與錯,因為在當下的每一刻都是你真正付出的真心」。
同時導演也希望通過電影中齊嘯與安然愛情的結局,讓大家看到「遺憾不見得是遺憾」,「你面對過愛情的遺憾,是不是能夠再有一顆跟年輕時一樣的初心,對愛有一種期許,仍然有能量去愛別人,愛自己。」
3. 哪位大神有2019年上映的由馬思純主演的大約在冬季百度雲資源
《大約在冬季》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L8qE1_XjK2ZzHgAYWshIjw
《大約在冬季》是由王維明執導,黃志明監制,饒雪漫編劇,馬思純、霍建華領銜主演,魏大勛、張瑤、林柏宏、文淇主演,齊秦特別出演的愛情電影
4. 2019《大約在冬季》電影觀後感以及影評【精選5篇】
2019年電影《大約在冬季》正式上線各大影院,《大約在冬季》這部影片主要講述的是1991年齊秦狂飆演唱會上,北師大才女安然(馬思純 飾)和來自台北的攝影師齊嘯(霍建華 飾)因緣相識,曲終人散後再度重逢的二人陷入熱戀,然而不是勇敢就一定能擁有愛,不是所有再見都能再見!所以關於觀看《大約在冬季》電影的 觀後感 及影評,我准備了以下 文章 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大約在冬季》觀後感及影評【1】
齊秦的《大約在冬季》算是童年回憶里很多事情的背景樂了,雖然在此之前我對它並無太多感情,就像現場齊秦老師說的,他本人其實也對這首歌無太高評價,詞曲創作總共用了不到一小時時間,旋律平庸,歌詞淺顯,但也就是因為如此所以才沒有那麼高高在上,反而是像在我們身邊發生的事情,唱的是平凡人的生活,引發這么大的共鳴與反響。
故事 本身而言,脫胎於饒雪漫的小說,青春期的愛情總是讓人心動,無論在什麼年紀,總會從你心裡勾起漣漪,尤其是在校門口分別的一場戲,安然主動吻別齊嘯,走到校門口又返身回來擁抱齊嘯的鏡頭真的是甜爆了,馬思純真的是眼睛裡有星星在閃爍的女孩子,她會讓熒幕前的我們真的開始相信,愛情這種東西,不是腳下踩著雲彩,不知何時會墜落,而是真的可以把你徹底的包圍住,軟軟的,暖暖的,女孩子就是這么可愛的生物。
但是轉到後面就有些刻意為之,為突出苦情安排了一些不是那麼有說服力的劇情。包括對男主的塑造真的是及其不討喜了,一個優柔寡斷又沒有擔當凡事不會溝通的工具人形象,霍建華也出了一些老態,雖然還是很帥,但是比起胡霍時期的巔峰真的差了好多。導致我全程對男主的形象毫無任何感覺,看著他一次次徘徊,轉折,內心毫無波瀾。
至於其他配角形象,魏大勛演的備胎男都要比男主討喜太多,最後備胎轉正抱得女神歸是舔狗的勝利,女主閨蜜反而最接地氣,把東北老妹的直爽和市儈演繹的很到位。
整體來說,在國產青春言情類題材中本作算的上不錯,三星及格分是可以拿到的,額外一顆星給馬思純,眼睛裡有星星的女孩子最可愛了。
《大約在冬季》觀後感及影評【2】
上世紀80、90年代,港台流行音樂在大陸盛行,一批港台歌手成為了一代人心目中的偶像。其中齊秦在當時風頭一時無兩,兩岸三地粉絲無數,梅艷芳演唱會都邀請他做特邀嘉賓。
在我們的記憶中,大多數人認識齊秦是因為那首深情的《大約在冬季》,齊秦在1987年創作出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曾經風靡一時,隔年就獲得了「十大中文金曲獎」。
其實這首歌背後是齊秦真實的生活寫照,齊秦與王祖賢這對才子佳人本是娛樂圈的一段佳話,奈何分隔兩地、聚少離多,思念之情給了齊秦創作靈感,當年僅用15分鍾就創作出了《大約在冬季》。齊秦將自己真實的經歷和情感投射到這首歌里,流淌其中的情感真摯動人。
經典就是經典,即使已經過了30多年,仍然傳唱不止,引人共情。在網易雲音樂的評論區中,多少人因為這首歌勾起了曾經難忘的回憶,有離愁別緒,有遺憾錯過,有傷感無奈。
創造經典似乎是齊秦這代偶像的使命,1991年齊秦舉辦的北京狂飆演唱會,同樣是一場非常經典的演唱會,創造了一座不可逾越的巔峰現場。
在那場萬眾矚目的演唱會上,齊秦以長發形象示人,一身酷炫的朋克穿搭,桀驁不馴的模樣代表了那個年代的時尚風潮。他以極具穿透力的嗓音連唱幾十首歌,為現場觀眾締造了一場非凡的視聽盛宴。最後《大約在冬季》萬人合唱,場面感人,為演唱會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有趣的是,這首歌成為了電影《大約在冬季》的主要線索,引領著男女主角從相識到相愛,而兩人的離別錯過也跟歌詞暗合。那個演唱會現場正是《大約在冬季》的第一場重頭戲,男主齊嘯送給女主安然一張演唱會門票,兩人共同見證了那個時代的傳奇,並由此奠定了一場刻骨銘心的愛情。
影片《大約在冬季》講述的就是這樣一段動人的 愛情故事 。北師大才女安然與來自台北的攝影師齊嘯因緣相識,期間齊嘯因返回台北照顧父親而讓這段感情中止,再度重逢之後早已物是人非。30年以後,兩人的兒女揭開了這段塵封已久的往事……
影片的質感是浪漫、雋永、古典的。故事從1991年的那場演唱會而始,紛飛的 大雪 將老北京覆蓋,工人體育場里有騎著自行車的行人,也有正在倒票的黃牛,開頭的場景將年代還原得非常到位,人物的形象也代入了舊時光里的模樣。
齊嘯與安然的相識,具有古典時代「英雄救美」的意味,正是在安然一籌莫展的時候,齊嘯遞來了演唱會門票,從而圓了少女見偶像的多年夢想。
兩個人由此開始了一段緣分的遞進,而以書信傳情的方式,讓我們再次想起了木心的那首《從前慢》,「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而影片《大約在冬季》則是,「有的人見三百次都沒有感覺,有的人見三次就足夠了」。
這是那個時代的浪漫,也是如今社會中最嚮往的彌足珍貴的愛情。電影《大約在冬季》如同創造了一個與現代時空不同的平行時空,將觀眾拉回到90年代的氛圍裡面,沉浸在其中,感受那個時代關於愛情的所有,不疾不徐,但熾熱飽滿。
而影片的基調卻是凄美、傷感、復雜的。正如同那首歌里的故事一樣,電影里齊嘯和安然的故事也並非美滿,而是有著曲折的過程,令人心碎、痛惜。
橫亘在兩人中間的是無法消弭的地域間隔、是家庭與愛情兩難全的困境,齊嘯因返回台北離開了安然,也因父親的訴求與其他女人成婚,留給安然一段傷痕累累的回憶。
這世上,有許多死別勝過生離。在安然眼中,生離註定是最痛苦的,在每一次與齊嘯的分離中,她都像是在經歷一場煉獄般的折磨。即使安然願意為了齊嘯放棄一切,但齊嘯還有很多愛情之外的責任要去堅守,這是異地之間最大的矛盾。
對於很多有過異地戀經歷的觀眾來說,電影《大約在冬季》無疑說出了這份心聲。曾幾何時,多少情侶因為分居兩地感情分崩離析,多少人又因父母之命與愛人遺憾分手,如果齊嘯和安然的故事刺痛了某位觀眾,那一定是因為那位觀眾有著相似的境遇,那種生離的痛苦讓人感同身受。
基於影片中的情感表達,《大約在冬季》同樣能夠引發年輕觀眾的共鳴。就像去年票房大爆的那部《後來的我們》一樣,本片再次聚焦於「北漂」這個在當下社會具有代表性的群體,而齊嘯與安然的感情也跟很多北漂男女一樣,經過了互相溫暖到彼此分離,讓觀眾有所共鳴。
影片《大約在冬季》在情感方面足夠戳人,也在於主演出色的演技。女主安然由馬思純飾演,憑借《七月與安生》拿下金馬影後的她,將少女安然與成年安然的反差感演得恰到好處。
男主齊嘯的飾演者霍建華,與演員的契合度很高,同樣都是台灣人,也同樣有著溫文儒雅、成熟穩重的氣質。
在影片中,安然的女兒小念和齊嘯的兒子齊一天成了真相的探尋者,他們就像每一個想知道真相的觀眾一樣,輕輕揭開了謎底的那一頁。
而飾演小念的文淇,和飾演齊一天的林柏宏也在影片中頗為搶眼,少年感十足。兩位分別是金馬女配、金馬男配獲得者,年紀輕輕便榮譽加身,前途無可限量。
影片雖然過程戳心,但結局處理得還是比較溫情的,上一輩的恩怨情仇在下一代中得到消解。那場讓齊嘯和安然相識的齊秦演唱會,也終於在幾十年後再次巡迴,而在演唱會中激動揮舞圍巾的那個人變成了安然的女兒,陪伴在她身邊的則是齊嘯的兒子,這似乎意味著那段情緣的再續、那場歷史的循環。
從前經歷過風風雨雨的齊嘯和安然,後來的他們是否能夠再次重逢,答案或許就隱藏在《大約在冬季》這首歌里:「你問我何時歸故里,我也輕聲問自己,不是在此時,不知在何時,我想大約會是在冬季。」
寒冷的冬季來臨,來看《大約在冬季》這部溫暖的電影,讓你的身心都會暖起來。而且片尾還有驚喜彩蛋,或許大家都可以在裡面看到自己的影子。
《大約在冬季》觀後感及影評【3】
大約在冬季,齊秦的老歌勾起了7080後的回憶,那時候年輕的愛情特別讓人動容,我算是一個懷舊的人吧,如今去KTV還是翻來覆去點這些老歌唱,學生時期喜歡很多很多的台灣歌手,集他們的卡帶,去他們的簽售會,晚上睡覺前walkman里滾動播放的ab面,現在還如數家珍的 齊秦齊豫 熊天平許茹芸 張信哲 孟庭葦 梁靜茹 林志炫 張清芳 萬芳 小虎隊 范曉萱等等等等。。。
昨天度過了一個夢一般美好的下午,我感受到了同屬於齊秦歌迷的對待追星的摯愛,對待愛情小鹿亂撞的萌動,在現實的打壓下夢醒時分投入工作的冷漠。人生很短,需要珍惜的人在身邊就是幸福。這一場的觀眾我們都希望你們最後能走到一起,兜兜轉轉,誰不希望和愛的人在山間小屋料理種花,所以電影最後,齊秦演唱會那個捧花的中年男子的落寞之情讓我哭了,有的人見三次就足夠了,你們何止三次啊,為什麼錯過了啊啊啊
霍建華男神魅力無限溫文儒雅,去掉電影里的台灣花心蘿卜頭銜,把妹的男人把這一場的女生們迷得不要不要的,包括我 當然劇中的馬思純從追星小女生到氣質知性女主持人的轉換,張瑤的無敵好女閨蜜,侯佩岑的撕逼演技派,可愛的文淇小妹妹,年輕真好活力無限的台灣男生,老實溫暖的魏大勛,都各有亮點,是部值得一看的電影
饒雪漫老師的書在我工作的浦圖一直看到滿滿幾排,今日一見,可愛風趣幽默,寫作的人果然都有個有趣的靈魂
齊秦王祖賢的愛情對我來說也是個蠻唏噓的 傳說 吧,我多愛這一對啊,美人讓人驚艷,一匹來自北方的狼,每首歌聽起來都是為她唱的情歌,不知道小哥看了這個電影有沒有什麼感觸
當然不足之處也是有的,劇中男女主角的某些台詞說出來有點刻意,看的時候略尷尬吧。某些劇情也不能細想,有點不符合邏輯。演91年小哥的替身和生了病的魏大勛讓人出戲等等。。。
《大約在冬季》觀後感及影評【4】
「沒有你的日子裡,我會更加珍惜自己
沒有我的歲月里,你要保重你自己
你問我何時歸故里,我也輕聲地問自己
不是在此時,不知在何時
我想大約會是在冬季……」
20世紀80年代末,齊秦的這首《大約在冬季》唱出對當時女友王祖賢的情意與思念,21世紀10年代的最後一個冬天,饒雪漫2018年出版的作品《大約在冬季》的同名電影將於明日(11月15日)上映。
影片《大約在冬季》請到了齊秦客串,曾經的書模馬思純為主演,這樣的搭配不禁讓許多網友感慨「饒雪漫是左手追星右手造星的贏家」。
跨越30多年,《大約在冬季》依舊能唱響一代人的青春記憶,「青春疼痛文學」教母饒雪漫的改編作品還能受到熱烈追捧嗎?
「青春疼痛」追星:「齊秦是我偶像,我要給我偶像拍部電影」
1992年,17歲的饒雪漫在家鄉四川自貢熱烈地喜歡著偶像齊秦,甚至為去看齊秦的演唱會,而逃掉期末考試。
她還給齊秦寫了一封信,託人送了過去,沒想到居然收到了齊秦回贈的禮物。
後來,饒雪漫與齊秦在工作中熟識、合作,為其新歌作詞,並促成了《大約在冬季》這個經典歌曲IP影視化。
2015年,齊秦在光線影業遇到了作家饒雪漫,與她商議如何將那首經典歌曲《大約在冬季》影視化,一首歌擴充為一部電影讓兩人有些無處著手,直到2017年饒雪漫以這首歌為靈感,創作了同名小說,就這樣為偶像寫了一本書。「把一首單純的歌,變成了一個有血有肉的故事」,僅用了1個月的時間。
2018年《大約在冬季》出版,打動了包括馬思純、林心如等在內的一眾明星,更是看哭了偶像齊秦,在新書首發現場,他講到「我覺得就是那種筆觸,將筆下的人物變得鮮活起來。那種對於情感非常細微的描述,真的讓我非常感動。」
不僅如此,齊秦還為這本書作序「人生萍水相逢,變幻莫測,你不知道下一秒會遇到什麼人,和他發生什麼樣的故事,但不管是誰,相信曾經付出過的真心都不會被辜負。」
同年,電影版《大約在冬季》就緊鑼密鼓籌備了起來,書中那段橫跨兩代人、三座城的愛情由霍建華、馬思純等人演繹,齊秦在電影中客串了自己,「追星楷模」饒雪漫為偶像拍一部電影的願望也實現了。
這個30多年前的IP,不再僅僅是一首傷感情歌,而是變成了一部「青春疼痛文學」作品,進而成為一部即將登上大銀幕的愛情電影。
「青春疼痛」造星:從書模到IP影視化
2004年因處女作《小妖的金色城堡》成名的饒雪漫,共出版了60多部小說。因其創作的故事總浸透著哀傷,直面青春的傷痛和淚水,被讀者們稱為「青春疼痛文學教母」「文壇後媽」「文字女巫」。
在那個還未受到移動互聯網猛烈沖擊的年代,饒雪漫的青春小說倍受追捧,而書籍封面上青春靚麗的模特,亦裝點了少男少女們的夢。
值得注意的是,《大約在冬季》的女主角馬思純,曾是饒雪漫大熱小說《酸甜》的書模,也曾出演饒雪漫另一部青春片《左耳》。
這位「青春疼痛文學教母」的造星鏈,從書籍封面模特綿延至影視化作品。
有不少明星為饒雪漫出版的小說當過封面模特。林更新曾為《左耳》《秘果》做過書模;《離歌》的書模為陳意涵、王子文和鄧莎;《手信》的書模為吳昕;《雀斑》的書模為吳倩;《校服的裙擺》的書模為蔣夢婕,去年因《延禧攻略》大火的吳謹言也曾做過《膽小鬼》的書模。
「當過饒雪漫書模的人都爆紅,她不去做經紀人可惜了。」有粉絲這樣評論。
不光只有小說封面,饒雪漫被影視化的作品,亦成為了熱門IP。2015年的一部《左耳》,以4.85億的票房成為當年成績最好的青春片之一,影片中的陳都靈、馬思純、歐豪等一票90後新人演員也獲得行業注目。
此後被影視化的《沙漏》《秘果》等作品,均成為了青年演員的搖籃。就連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春夏,也曾向饒雪漫寫過 自薦信 。
「青春疼痛」復興:仍需探討
以安妮寶貝、郭敬明、饒雪漫等等作家的作品為代表的青春疼痛文學,曾令無數少男少女涕泗橫流,在媒介的變化中經歷了崛起到式微,但又倚靠曾經引人痛苦共情的文字而改編的影視劇重新煥發生命力。小成本大回報的青春片,讓這些作家們成為了編劇、導演,成為了拿著青春疼痛販賣的商人。
龐大的粉絲基礎和投資者的青睞,是青春疼痛文學依然活躍的重要法寶。趙又廷、楊子珊主演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收獲了7.19億票房,饒雪漫的《左耳》收獲了4.85億票房,《悲傷逆流成河》因突出了校園暴力的元素,收獲了3.57億票房,還讓原版小說一躍成為郭敬明導演口中「國內第一部嚴肅討論校園暴力的小說」。
一些小說在影視化的過程中,做好了功課,在票房和口碑上都獲得了觀眾的認可,但是還有更多的改編作品,是藉以原有IP的影響了,輸出著不適用於現代的價值觀念。
30年前的《大約在冬季》能否打動00後的年輕人?
好像不能。許多網友表示,《大約在冬季》中包含了很多俗套的情節和台詞,有很多狗血橋段難以接受。
豆瓣網友評論:「說實話我覺得這部電影更像是渣男和渣女的故事。男主角有陪著他艱難的女朋友結果劈腿喜歡上女大學生,女大學生這么多年也一直把好友當備胎。」
這場虐戀愛情中,男主角對女主角說著「有些人見三百次都沒用,有些人見三次就足夠了」開始了這段虐戀。後來故事中二人關於「等得起」和「給不給得起」進行了大討論,最後在後代少男少女齊聲讀著父輩們的書信中升華,「請你記得,我們深深相愛的時光,因為那是我們一生中,最最美好的回憶。」
這些都被網友稱為「國產青春災難式文本的典型體現」。
愛當然沒有錯,但怎麼愛,告訴觀眾如何愛,才是重要的。
馬思純在影片中問「怎麼才能真正忘記一個人啊。」
饒雪漫在2018年的采訪中曾回答過,「你就當他死了。」
在書中傳達完自己想傳達的「這世界所有的死別都好過生離」後,她說,「別像小說里那樣談戀愛。」
這個好像沒體現地很明顯吧。
幽幽怨怨、迷失悵惘的少男少女們成長了,那個寫出「沒有人永遠十七歲,但永遠有人十七歲」的饒雪漫也應該意識到,不是所有的十七歲都是一樣的,都可以像她一樣翹掉期末考試去看演唱會,然後在演唱會上來一場一見鍾情說著「狼虎之詞」的戀愛。
沒有人會一直虐戀,但總有人上演虐戀,青春疼痛文學的內核不變的話又該如何讓年輕人追捧得起來呢?
《大約在冬季》觀後感及影評【5】
1991年冬,《齊秦1991北京狂飆演唱會》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辦,那一天,人山人海,光芒萬丈,齊嘯和安然在大雪紛飛中第一次相遇,從此開始了一生感情的羈絆。 馬思純飾演的安然從19歲跨度到46歲,學生時代她的熱情開朗,青春陽光,對愛情的勇敢與堅守,都令人為之動容,讓人不由感嘆,那真是最最好的時光。
中年時的安然,事業成功,端莊優雅,她擁有一直幫她愛她伴她的老公,擁有聰慧的女兒,這種生活,又是所有人都追求、嚮往、期盼的樣子。 我在想,優秀如她,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人生是一場一定會有遺憾的旅行,安然的一次次緊追,一次次妥協,一次次付出,還是沒有挽留住齊嘯,這就說明,在他們心中,彼此的方向是有偏差的,所有的別離都有不可抗拒的原因。
在齊嘯心中,家庭與父親是第一位的,為此,他的愛情可以讓步。而安然她只忠於愛情,為了愛,名氣事業她可以統統不要,有情飲水飽。可這時候的齊嘯,已經沒有力氣接受這樣一個不顧一切的她。 在愛情中,女人是感性動物,她往往比男性看得遠,看得深。她們第一眼愛上一個男人,便能聯想到為她結婚生子洗襪子。而男人是理性動物,他們在關鍵時候,總會認真地判斷,到底娶哪一個,才是最容易、最能保全大局的人。 顯然,齊嘯選擇了葉雨辰。 齊嘯愛上安然的時候,與舊愛還沒有斬斷情絲,一個多情的男人,對一個女人有多用心,對另一個女人就有多殘忍。
只是看到最後,我仍然沒有想明白,葉雨辰一直都是愛齊嘯的,她19歲就和他在一起,一心想嫁給他,甚至為了他去照顧齊嘯生病的爸爸,她用情至深,為什麼要先開口說分手,把心愛之人拱手讓人呢? 而他們好不容易結婚後,已育一子,葉雨辰又為何和他離婚呢?難道,只是因為她怕冷,因為她作嗎?顯然沒有說服力。
我覺得,這一點,故事中沒有講得很清楚。 總之,這部劇中,純純的表現還是很好的,不失為一部冬季暖心之作,有興趣的朋友建議去看哦,期待與你交流不同的觀影感受。
5. 《大約在冬季》:霍建華和馬思純再度合作,他們演技如何
馬思純和霍建華領銜主演的電影《大約在冬季》已經公映。這一部戲公映後的口碑和電影票房,都並不是很理想化。尤其是口碑也是很低,在豆瓣網上的得分早已降低到不過關分,這一點是多少令人出乎意料。
卻並不是不可以接納外部的指責和建議,更無須和粉絲鬥嘴了,那樣的主要表現自身就看起來心智不成熟,演技當然一樣這般。
6. 你怎麼看待《大約在冬季》這部電影
《大約在冬季》這個故事的時間線有兩條,第一條是安然多年後和女兒一起回國尋找記憶的故事,第二條是回憶里多年前安然和齊嘯那段遺憾錯過的愛情。當下的年輕人們,已經很難懂老一輩人們表達感情的方式了。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還是讓人學會勇敢去愛、還是讓人體驗相愛不能相守的遺憾,立意不明確。有點扭曲愛情觀,劇情中過多暗示出當前社會男女情感中的病態。女主角和男主角都有備胎,在男主角還沒有處理完上段感情,就開始說愛女主角。男主角剛離婚,又回到女主角身邊,還沒有和女主角談結婚就直接上床。最後男主角前妻一召喚,立馬又和女主角分手回到前妻那裡。還有女主角和備胎在曖昧的時期,依然和男主角上床,對愛情太不專一。
7. 電影《大約在冬季》,有很多人說齊瀟很渣,你怎麼看
電影《大約在冬季》是一部很蒙田的作品,裡面的人物各有各的「相信」,陷入劇情的觀眾則有許多「不相信」。
我們不會相信在冬季里,一個要看偶像演唱會卻弄不到票的女孩,忽然有了一張空出來的票,於是揭開了她相信愛情的序幕。
我們不相信的是一再傷害又冰釋的心,當他要來就來說走就走時,女孩說:「你要來看我只是一張機票而已,我卻無法去看你。」這是不公平的愛情,女孩依然在下一次相遇時,相信著彼此的愛情。
女孩的相信是我們的不相信,這是我們活得比她不會有感動的原因。
女主角安然對男主角齊嘯的愛,自始至終都是相信的,哪怕在她說出「當你踏出這房間(去台灣),我們就從此不再相見。」愛人的絕情都是裝出來的,只有當你相信她的絕情時,絕情才成真的了。
8. 一部適合冬天看的愛情片,獨特的愛情故事,霍建華演技在線嗎
這部愛情電影,藉由一首充滿情懷的經典老歌為題,講述了一段充滿年代感的愛情故事,海峽兩岸,女文青與攝影師,糾葛不清的三角關系。我就是沖著饒雪漫去看的,初中時代看了太多她的短篇,她的愛情故事總是很獨特,結局不一定是最好的,但讓人覺得就是很自然。原著我沒看過,本來對電影期待沒有特別高,沒想到出乎意料的好看,霍建華演技沒讓人失望。
近30年的跨度,他們各自完成了的成長,也懂得了放下,成為更好的自己,這也是片子足以動人的地方。愛情能讓人成熟,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遇上這樣的愛情,所以人們才會拍出各種各樣的,經久不衰的愛情片來。
愛對了是愛情,愛錯了是青春,電影讓人想起你我生命中或許都有一個這樣註定有緣無份的人,你們共享回憶,卻無法攜手未來,演唱會上耳邊響起熟悉的旋律,眼前物是人非的場景,突然時光彷彿倒流,你第一次遇到我,那天的晚風有點冷,星星不太亮,大約在冬季,這部電影沒讓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