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最後的棒棒》紀錄片背後反映的是什麼
《最後的棒棒》這部紀錄片,是講述了一個傳統的職業逐漸沒落,逐漸消失在時代大潮的過程中的故事。片中用特殊的記錄方法,整體色調、感覺都很不錯。大家都了解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不忘經典,不忘傳承,我們要銘記每個行業,他們都是見證時代發展的,沒有他們也不會這么快的進步的。綜上所述,這就是我寫的一些關於《最後的棒棒》的內容,當然這是我的個人觀點,大家有興趣的可以看一看,最後,有什麼其他的看法與觀點的,記得在評論區留言哦!
『貳』 電影《最後的棒棒》主要講了什麼
《最後的棒棒》是由何苦自編自導的勵志紀實電影,於2018年8月17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改革開放之初,山城重慶特殊的地理環境孕育了一個特殊的行業: 山城棒棒軍。爬坡上坎,負重前行的三十多年,數十萬棒棒大軍不僅挑走了汗水浸泡的年華,也挑走了屬於自己的年代。癸巳歲末,幾個佝僂背影即將道別正在消逝的行業,一名退役中校扛起一根棒棒開始了自己的追尋:輝煌與尷尬,艱韌和無奈,他們的人生無須評說,他們的故事值得銘記 。
『叄』 紀錄片《最後的棒棒》的何苦導演現在怎麼樣了
何苦還在繼續他的影視道路,在電影中擔任編劇。
何苦花了一年時間成為了棒棒,請了一個曾在婚慶公司打工的攝像師,與棒棒們同吃同住同勞動,爬坡上坎,負重前行,用鏡頭記錄下了幾位棒棒最真實的生活狀態,希望呈現時代的變遷。
2015年,《最後的棒棒》先是被拍成了劇集在網站上播放,引發了巨大反響,豆瓣評分至今仍高居9.7分。打動人們的,是日漸脆弱的生命在硬頂其命運沉重的那份辛苦。有位女網友看完後發誓從此不再買化妝品。
在2016年注冊了公司,把劇集版《最後的棒棒》剪輯成電影,並推到了大銀幕。
《最後的棒棒》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KWZFLwRmgP94skbrnXGMLg
『肆』 怎麼評價電影《最後的棒棒》
雖然我很喜歡《最後的棒棒》這部紀錄片,曾經「飢渴」地一口氣把這部紀錄片13集全部看完,因為第一次看的過程中,的確是覺得看得很過癮。但是對於題主認為這是中國最好的紀錄片,這個觀點,卻不敢認同。之所以這么說,主要基於以下幾點:一、觀看時間與評價時間的「時間差」我們在看一部作品的過程中,容易被作品本身的劇情/內容,配樂,台詞/解說....等一系列的因素影響。觀看的過程,以及觀看後,短時間內我們的大腦,心情,情緒等基本上被該作品所影響,甚至被主導。
《最後的棒棒》在紀錄片領域不算是太火,畢竟還有很多人不知道,也沒看過,但是對於看過的人來說,會覺得這類的題材,這類的群體,這類的拍攝手法,實在是在我們之前看過的紀錄片里好像沒出現過,覺得視角太獨特。觀看的過程有種耳目一新,刷新了我們對生活的這個熟悉國度,熟悉人生的新認識。如果真要去比較,那我們只能去找同類的現實題材去比較。如果拿《最後的棒棒》與《舌尖上的中國》去比較,一個是民生題材,一個是美食題材。我們可能會怎麼評價?我們一般會這么評價——這是我看過的最好看的一部民生題材的紀錄片了;這是我看過最好看的一部美食紀錄片了。諸如這樣的評價。
『伍』 紀錄片《最後的棒棒》:真正的底層人,窮一輩子是有原因的,是什麼呢
因為他們的思想觀念實在是太局限了,不願意走出自己的活動范圍,所以才會窮一輩子,所以我認為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夠開闊一個人的思維。
他們像螻蟻一樣渺小,卻也像山峰一樣偉岸,他們見證一個時代的變遷,也見證這個城市的興起,他們的肩膀彎下去又抬起來,不過是為了奔赴一個希望而已。我們每個人,其實也都是抱著這樣的期待活著,誰也沒有高貴多少,生活總是給你一些東西,又拿走一些東西。
這個世界上,有些不平等與生俱來,逃不掉也掙脫不了,但好好活著,是每個人一輩子都為之奮斗的目標。希望每個為生活努力的人,都能有一個光明燦爛的未來。
『陸』 《最後的棒棒》主人公老黃去世,此人的一生講述了什麼故事
最後的棒棒老黃去世以後,意味著曾經風靡重慶山城的棒棒,也就徹底退出了歷史的舞台。《最後的棒棒》這部紀錄片,講述了棒棒老黃工作的日常,反應了山城棒棒這個群體。
棒棒是重慶特有的一份職業,曾經交通還不發達的時代里,棒棒是重慶人力運輸的主力,也因此出現了很多關於棒棒的新聞和電視劇。
老黃便是紀錄片《最後的棒棒》主人公,他是重慶這座山城中最後的棒棒。在他之後棒棒這個職業,也就成為了歷史。
現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相應的運輸工具,也在不斷的翻新。曾經的棒棒已經不再被城市需要,而老黃也成為了鏡頭記錄下最後一位棒棒。
『柒』 《最後的棒棒(2016)》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最後的棒棒(2016)》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U1fY9a56q5VEzMvWu7yw3g
『捌』 《最後的棒棒》紀錄片,主角們現況如何
2021年3月9日上午,紀錄片《最後的棒棒》主人公老黃去世,享年72歲。該片導演何苦說,老黃不僅是紀錄片的主角之一,也是他人生路上的導師。「他沒有太多的文化,他用他的力氣、堅韌和勤勞,教我認識了一種不一樣的精神。」得知這個消息,網友們紛紛留言悼念老黃。
影片中還有幾位和老黃一樣的棒棒,每個人的故事都有各自的曲折。印象最深的一個片段是,老杭把自己收到的一張百元假鈔「兌換」給女僱主,卻被當場拆穿,而女僱主最後還是好心地換給他一張真鈔。這時鏡頭對准老杭,他滿眼的淚水裡寫著「無地自容」四個字。收到一張假鈔對他來說意味著失去一個月的房租,而花出這張假鈔,卻費盡了他最後一點尊嚴。
盡管他們是一群「賣苦力的」,但導演沒有帶著同情的眼光居高臨下地拍攝,相反地,影片中時常流淌著一種歡快的氣氛。棒棒們雖然窮苦,但每一分錢都是用自己的汗水換來的,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每一個人都沒有放棄過希望,也都努力堅守著自己質朴的底線。
《最後的棒棒》講述了老黃、何南、老甘等「棒棒」的真實經歷,記錄了山城「棒棒軍」這個即將消失的職業在時代大潮中的命運:
導演何苦曾是一名正團級軍官,在轉業後沒有選擇鐵飯碗,而是懷揣著1300元生活費,帶著自己用2100元月薪雇來的婚慶攝影師,住進了重慶的棚戶區自力巷53號,開始了一年多的職業棒棒生涯。他當棒棒的目的,就是為了拍攝、記錄下這樣一群以苦力為生的底層勞動者的生活。
網友評價,這部紀錄片簡單又粗糙,但每一幀都直擊人心,豆瓣甚至給出了9.6的高分。後來,這部紀錄片還改編成電影在影院上映。
老黃,是片中著墨最多的人物。因為家庭條件不好,老黃一直找不到工作,娶不到媳婦。後來,他入贅到一個養不起小孩的寡婦家庭,40歲才得到一個女兒。為養家糊口,老黃跑到東北挖煤打工,三年後回家才知道,妻子和別人在一起了。
老黃曾想投河一死了之,可是看著年幼的女兒,他發現自己連死的資格都沒有。
將女兒送到親戚家裡寄養後,老黃選擇去重慶當棒棒,一干就是20多年。把女兒撫養長大成家後,為了減輕女兒的房貸負擔,60多歲的老黃仍在從事棒棒職業。
在這20多年中,老黃本分老實,生活在狹小擁擠、每月60元租金的閣樓間。因為心疼自己的四輪車,能用人扛的,他絕不用車拉。回家的高速直達車耗時2小時,老黃捨不得坐,輾轉1天換乘5趟車,只省下6元錢。
有次老黃在擁擠的人流中和僱主走散了,他扛著數千元的化妝品在廣場等了5個小時,直到等來僱主。當僱主要以100元作為報酬時,老黃卻只收了30元。「說好的工錢是20塊錢,但是找了他一天,耽誤了我去做別的活,所以我多收10塊。」
年輕的時候,老黃可以挑兩百斤,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體力漸漸跟不上。在出租房拆遷後,流浪街頭的老黃終於倒下了,何苦背著他要去醫院,老黃卻無論如何也不去。他說:「死了就死,死不了就賺到了」。
值得安慰的是,生病後的老黃終於回到女兒身邊,孩子們很孝順。紀錄片播出後,也有很多熱心人提出給予幫助。但女兒黃梅表示,有能力孝敬父親,不接受社會和影迷的捐助,自己要像父親一樣挺起脊樑,做勤勞的人,做堅強的人。
面對影迷們的贊譽,導演何苦自嘲稱,「中國最有力氣的導演」非他莫屬。「我一直不願意承認自己是一個導演,我只是把看到的故事抓住,並且講述出來,真實才是它打動人的原因。我有最好的演員,他們就是最勤勞最堅韌的中國農民工,我沾了他們的光。」
操著一口川普的何苦從小在農村長大,從基層連隊戰士一步步成長為部隊的電視宣傳骨幹。但誰也沒有想到,本可以在退伍後找個「鐵飯碗」的他卻在39歲拿起了棒棒。何苦說,他要用最笨最苦的方式,挖掘出社會中那些不為人所知的故事。
棒棒消失了,我們很難說清楚這意味著什麼。但是棒棒的故事不應該被時代遺忘,感謝曾有人,用最簡陋的設備記錄下他們負重前行的背影。
『玖』 豆瓣9.7分紀錄片《最後的棒棒》值得一看
無意間看到了這樣一部紀錄片,他在豆瓣評分高達9.7分。
改革開放之初,山城重慶特殊的地理環境孕育了一個特殊的行業——山城棒棒軍。爬坡上坎,負重前行的三十多年,數十萬棒棒大軍不僅挑走了汗水浸泡的年華,也挑走了屬於自己的年代。
這是這部紀錄片的簡介,它叫《最後的棒棒》。
看到彈幕好幾個網友說一口氣看完了這部,每集30分鍾13集的記錄片,我是斷斷續續分好幾次看完的,看到裡面的老黃,挑著沉重的貨物,在氣溫還很低的倒春寒里,臉上依然淌滿了汗水,看著他在等活乾的過程中,拿著他那條光溜溜的棒棒,沉默又孤寂的身影,我真的沒敢堅持一下子看完,好久沒有說話心裡有點壓抑,他們的生活太辛苦了,他們賺的是血汗錢。
故事是從自力巷53號開始,這個帶著特殊意義的門牌也似乎暗示著住在這里的人生活的命運軌跡——勤勞節儉、自食其力。跟著真實細微的鏡頭,在這里我領略了他們背後不為人知的辛酸故事。
跟著老黃腳下快步疾走的布鞋,從簡陋的住處到繁華的商圈,卻好像跨過兩個了世界。那邊還是鐵皮瓦和蜘蛛網斜掛的,拆遷留下的篳路藍縷,這邊卻是熱鬧的光怪陸離。只不過不過現實的生活在他們面前劃開一道鴻溝,將其撕裂開來展現在眼前。
就像老黃說的,勞動光榮,但在這個世界上,沒人會發自內心的覺得當棒棒光榮。不喜歡棒棒這種帶有戲謔性的稱呼,但是仍舊期待這樣的召喚。只因為一句再簡單不過的話「這就是生活」。
100里路,10元工錢,300斤重的15箱裝修原件要送到青年路,15元工錢,挑12箱飲料搬上六樓。棒棒這個行業靠力氣吃飯,沒有為你量身定製的業務,只要價錢合適,重點輕點都得干。
他們或許不被關注,光著膀子衣衫不整影響市容市貌,但不容置疑的是他們在這個城市有他們的一份力。他們雖然好像是被忽視了的存在。但沒有不說他們是值得尊敬的勞動者。
看著他們的日常勞動生活,突然好像就有了生活力量,真實的感知到站在這片土地上有了從未有過的力量,這種力量能撞擊你心頭。在雜亂昏暗的房間里,在電磁爐冒起的熱氣里,在木柴燃起的火光里,在吸溜吸溜的面條聲中,在一勺一筷從鍋里到碗里,在累了一天後沒有大魚大肉卻很容易滿足。
即使是不同行業的職業,卻在某一處能夠體會他們經歷的苦。在我生活的城市中,也有類似於山城棒棒的農民工,他們也是靠自己的一身力氣在城市裡找到一份歸屬。搬家,通廁所在沒有活可攬的時候,他們一群人好幾個聚在一處,或是打牌消遣,或是閉著眼睛躺在自己那輛小三輪車裝貨物的木板,在蟬聲喳喳叫的午後,在馬路邊伴著疾馳而過的汽車。
這些或許也只是最後的棒棒們其中的一個縮影,棒棒們自立自強,吃苦耐勞,靠自己的勞力掙錢吃飯,踏踏實實追夢,我想這不僅是了解山城重慶的一張名片,也是了解那些生活在城中村、底層勞動者的一面真實的鏡子。
有網友說,干什麼要比干這個工資高,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窮是有理由的。其實,當我們去想一想,這些鏡頭下的棒棒以及來自底層的這些人們,難道他們就沒想過要改變嗎?或許他們就靠自己的力氣想干這個,而且一干就是幾十年,只是他們有改變的條件嗎?除了靠自己的力氣幹活,他們缺少的就是改變的這種能力和資本。如果有像紀錄片的導演何苦帶領下外出尋活的思維,或許他們也不會是今日的模樣。他們省吃儉用用血汗換來的一沓沓捆綁的一分一毛一塊二十塊,對於他們來說不想去賭他們未知的行業,他們每天只想著要找活然後存下幾十塊,存下心中定下的那個數字目標。
當你想批評別人的時候,要記住,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人都具備你所擁有的條件。這也是我看了這部紀錄片之後,對這些執著、堅持不放棄的人多了更深的敬意,他們在自己的世界裡不平凡,人生就是努力勞作,或許再沒有比這個更能讓人奮不顧身了吧。
就像有個網友在知乎上寫的,看了不向命運低頭的棒棒們,腰不酸了腿不痛了,干什麼都有力氣了。
『拾』 最後的棒棒百度雲 多謝!
網易公開課里有,免費的,愛奇藝還得VIP,嗶哩嗶哩的也不全,網上好多其它的下載鏈接都辣雞,根本沒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