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在韓劇中有一個男生叫朱諾女生叫珍妮的一部電影,請問叫這部電影叫什麼
叫珍妮和朱諾 Jenny and Juno (2005) 珍妮和朱諾劇情簡介全部顯示 簡潔顯示 補充內容 某天珍妮的班級里來了轉校生朱諾,他除了是狂熱的網路游戲《星際爭霸》迷之外(曾參加過比賽,獲得過名次),沒有什麼特長。相反,珍妮是全校聞名的模範生,每次考試都在前5名之內,而且是班長,並且有個幸福的家庭。看似不和諧的這兩個人能走近的理由只有一個,就是在一次偶然的意外下有了孩子。在父母和老師的目瞪口呆之下,倆人逐漸確認了彼此間的感情。那麼這倆人要採取怎樣的保護嬰兒措施呢?
影片講述了一對15歲的爸爸和媽媽,為了固守自己的孩子而跟大人們對抗到底的故事。珍妮(本名孫才茵,朴敏智飾)是一名中學生,家境富有,容貌出眾,學習又好,在學校里很有人氣...
❷ 珍妮,法克什麼電影
荒島驚魂。珍妮,法克是電影荒島驚魂里的主角,電腦的主要內容講述了開始於一次意外的失火,富商法克和漂亮的妻子珍妮租用了一艘遊艇,准備在海上度過一個愉快的假期。
❸ 導盲犬珍妮的故事讓人感動,這四部與狗狗有關的電影讓人流淚
近日,中國第十八隻導盲犬珍妮退役,回歸了自己的寄養家庭,而珍妮與中國第一位女盲人鋼琴調律師陳燕的故事經媒體報道後也感動了很多人,希望珍妮在退役後能度過一個快樂的晚年!
看到珍妮的故事,真的讓我挺感動的, 這讓我想起了曾經看過的與狗狗有關的電影,下面這四部電影,都曾經讓我的眼淚止不住的稀里嘩啦!這四部電影,你們都看過嗎?
小Q是一條拉布拉多犬,出生不久便被送進導盲犬訓練所,後來為了建立小Q與人類之間的感情,小Q被寄養在一對夫婦家裡一年,一年當中,小Q與寄養家庭相處得很和諧,但是作為一條被選中作為導盲犬的狗狗,小Q又回到訓練所進行十分艱苦的訓練,盡管訓練很辛苦,小Q最後還是順利完成了訓練,然後被送到了盲人渡邊先生身邊作為渡邊的導盲犬……
渡邊先生最初並不能接受小Q,但是在相處過程中,渡邊先生越來越軟化,與小Q之間也越來越默契,小Q在作為渡邊先生的導盲犬時,一直非常溫和有耐心,這也讓渡邊先生越來越喜愛小Q,但是好景不長,渡邊先生患病,小Q也不得不被送回訓練所。回到訓練所的小Q在訓練所一待就是七年,最終,小Q又回到了寄養家庭中……
整部電影其實整體都是平淡的,但也是感人的,其實這並不是並不是一部很煽情的電影,但是感性的我在渡邊先生患病後小Q在病床前看著渡邊先生時還是流下了眼淚。
根據 川口晴 的小說《 我和狗狗的10個約定 》改編而成的電影,電影講述了少女齊藤明莉收養了一條小狗,在媽媽的建議下,小狗取名為「索克斯」,不久後明莉的媽媽去世,父親工作繁忙,於是索克斯便成為明莉最好的玩伴,陪伴明莉長大,而明莉長大後成為一名獸醫也是受到了索克斯的影響。
漸漸地,明莉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工作與生活,變得十分忙碌,而索克斯卻老了,老年時的陪在索克斯身邊的是明莉同樣已經老了的爸爸,當明莉沒有時間陪伴父親和索克斯時,明莉的父親和索克斯便互相陪伴,等待著女兒和主人有時間回來看看他們……
最後,索克斯還是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在明莉初遇索克斯十年後,明莉接到索克斯快不行的消息後,趕回家見到了索克斯最後一面,在這最後一刻,明莉想起了媽媽告訴她的「與狗狗的十個約定」……
講真,真的很多人都在吐槽女主角田中麗奈的演技,但是這部電影還是感動到我了,最後索克斯與明莉告別時真的淚崩,同時,與狗狗的十個約定,也真的值得現代很多人反思,很多人養狗後不喜歡就隨意丟棄,導致流浪犬的數量不斷增加, 不能為一條狗的一生負責,還是不要養狗! 希望想養狗的人真的要好好考慮清楚,再決定要不要養狗。
一條狗不斷的轉世投胎,年少陪伴,年老又再次相遇,一條狗的使命究竟是什麼?應該是陪伴吧。這部電影講述了一條狗經歷了多次輪回,變成了不同的犬,陪伴了不同的人,最後又回到了最初的主人的身邊,而最初的主人,也從青年變為了老年。
這是一部喜劇電影,電影中也確實有些令人發笑的片段,但是,我我還是因為電影中的一些片段感動到哭了!電影中扮演轉世投胎的幾條狗狗也都好可愛,想必不少朋友看完電影後都想養狗了吧!不過,我還是想說,不要因為一部電影的感動就輕易去養狗,一定要深思熟慮後再養狗,一旦決定養狗,就一定要負責到底!
電影《忠犬八公的故事》改編自1925年發生在日本的真實故事,由 萊塞·霍爾斯道姆 執導。影片講述了大學教授帕克收養了一條秋田犬,並取名「八公(Hachi)」,八公與主人帕克的感情相當好,當教授每天去上班時,八公都會到車站去接送教授。
很不幸的是,教授因病離開了人世,但是,八公還是每天想盡辦法到達車站,等待教授,八公就這樣在車站等待了教授好幾年,直到八公去世。
這部電影是我不敢再看第二遍的電影,因為害怕眼淚會止不住的流。 我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是在高中時,當時一個班的同學一起看這部電影,當時班上就像傳染一樣,聽到了不知道是哪位同學的哭聲,於是教室里四處都是哽咽的聲音,連男生都是在強忍眼淚,女生們更是眼淚大爆發,這讓我的印象很深刻。
據說,還有一部叫做《忠犬八公物語》的電影也是根據這個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這部電影是1987年日本票房冠軍電影,但我不敢看啊,怕淚崩!不過我還是很推薦大家可以看看這兩部電影的,一部是日本拍的,一部是美國拍的,據說兩個版本都很感人。
總結:
電影中狗狗帶給觀眾很多的感動,但電影外我還是很想告誡想養狗的人們,真的要想好了再去養寵物,無論是貓咪還是狗狗,或是其它的寵物,一旦養了就要對這些寵物們負責,如果沒有耐心與愛心去養寵物,那還是看看照片電影什麼的就好了。
END
❹ 007珍妮你醒醒啊是哪個電影
《逃獄兄弟3》。007珍妮你醒醒啊是電影《逃獄兄弟3》,是一部由麥浩邦導演,譚耀文、張繼聰、栢天男、張建聲領銜主演的香港電影,007珍妮是該電影中的人物,非常搞笑。
❺ 記得以前看過一部韓國影片,女主角叫珍妮的
電影<美女的煩惱>
169cm,95kg,她的身材完全可以到摔跤場上比試一下。但她其實只是一個想得到愛情的普通女子,她叫康漢娜(金雅中 飾)。上帝賦予她的唯一禮物就是天籟般的嗓音,但是因為肥胖的體型,她只能在幕後幫美女歌手亞美假唱。
亞美的製作人韓尚俊(朱鎮模 飾)是唯一肯定她音樂實力的人,但是尚俊也一直利用著漢娜,不知不覺漢娜暗戀上了韓尚俊。在韓尚俊的生日派對上漢娜終於如願的被邀請過去,她興奮的很努力的想表現自己……但是,從那晚以後她突然消失了!
自從漢娜突然消失後,歌手亞美不得不中止了她的音樂活動,而製作人尚俊這時則遇到了救世主珍妮。珍妮的美麗可以讓過路的人目不轉睛,而她的歌唱實力也是與容貌一樣很吸引人,一點都不遜於消失的漢娜。
更可愛的是她經常幫助路邊需要幫助的人。她的善良和朴實讓人覺得奇怪。歌手亞美對此非常的嫉妒和疑惑,她意識到自己的歌壇地位越來越受到威脅,於是亞美開始著手調查美女珍妮的背景。終於,在珍妮的一次舞會上,亞美把珍妮的爸爸——個精神病患者帶到了舞會上,尚俊從中得知珍妮是康漢娜,而第二天,珍妮的第一次演唱會前,亞美以珍妮是江漢娜的理由要挾尚俊取消演唱會,尚俊不肯。演唱會上,珍妮的爸爸又來了,珍妮向大眾曝光,自己是康漢娜,歌迷們原諒了她。康漢娜成為了韓國點擊率最高的歌手。
❻ 熱點〉新木乃伊珍妮是誰演的 扮演者安娜貝拉沃麗絲
安娜貝拉·弗朗西斯·沃麗絲(Annabelle Frances Wallis),1984年9月25日生於英國英格蘭牛津郡牛津,英國女演員。
2005年,參演寶萊塢愛情電影《跟隨心聲》,從而進入演藝圈。2008年,出演的動作電影《謊言之軀》上映。2009年,因參演的英國古裝劇《都鐸王朝第三季》而獲得關注 。2011年,客串出演科幻動作片《X戰警:第一戰》 。2013年,主演的黑幫題材犯罪電視劇《浴血黑幫》開播 。2014年,主演恐怖片《安娜貝爾》 ,她因此入圍第24屆MTV電影大獎最佳驚駭表演獎 。2016年,參演的動作喜劇片《王牌賤諜:格林斯比》上映 。2017年,在動作冒險片《新木乃伊》中飾演女性考古專家珍妮 。2018年,主演喜劇電影《抓人游戲》 。
❼ 女孩為母親復仇叫珍妮是什麼電影
這個電影是《我唾棄你的墳墓》。
為全身心投入創作,美麗迷人的作家珍妮弗·希爾斯(莎拉·巴特勒飾)驅車來到一個偏僻鄉間,她的綽約身子在當地儼然一道靚麗乃至刺眼的風景,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和妄念。
珍妮弗是一個來自於大城市的漂亮女人,她在鄉村地帶的一個異常偏遠且孤離的地方租了一間小屋,想要遠離喧囂,在寧靜祥和的環境下完成她最新小說的創作。然而,沒過多久,珍妮弗就遭受到一群粗俗、卑劣的當地人的襲擊,不僅受到了極度暴力的對待,而且還被殘忍地強奸了。
這群罪犯認為珍妮弗已經被折磨至死,他們把奄奄一息的她隨意地拋棄在了荒郊野外,任其自生自滅。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的惡行致令珍妮弗·希爾斯化身為殘酷無情的復仇女神,珍妮弗從死亡的邊緣回來了。
她醒來之後並沒有報警,她要報復每一個曾經傷害過她的人,珍妮弗設下了一環扣一環的圈套,將那些襲擊過自己的男人一個接著一個哄騙到了早已經安排好的陷阱當中,她像是一頭發瘋的野獸一樣,瘋狂地對他們實施著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摺磨,早就已經超越了她曾經歷過的一切的一百倍。
隨著這場血流成河的大屠殺慢慢接近尾聲,最初的那個無力反抗的受害者,已然變成了橫掃一切的最大贏家。
《我唾棄你的墳墓》主角介紹:
珍妮弗,演員莎拉·巴特勒。美女作家,為了尋求靈感而遠離喧囂城市,來到寧靜的郊外寫作,她的美貌以及火辣打扮勾起了當地幾名青年的邪念,這些地痞闖入珍妮弗居住的小屋,將她強暴。
他們還將被打的奄奄一息的珍妮弗丟入森林,讓其自生自滅。但是珍妮弗沒有就此死去,她宛如從地獄復活,展開一系列有計劃的報復行動。
馬修,演員查德·林伯格。一個看起來羞澀文靜的人,膽小怯懦且不善言辭,他來到珍妮弗的居所送外賣,結果瘋狂愛上珍妮弗。
從居所出來後,馬修興奮異常,他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他在加油站的三個的朋友,讓他們幫助他去追求夢中情人。後來他看到珍妮弗被同伴侮辱,心情復雜,卻無力阻止。
警長斯托奇,演員安德魯·霍華德。偏僻鄉村的警官,他身為治安人員,卻是個監守自盜的傢伙,警長見到被小混混追趕的珍妮弗,假裝保護她,和她珍妮弗一起來到小木屋進行調查。
卻在電話里重新召來了斯坦利、強尼、安迪和馬修,和他們一起侮辱珍妮弗,還企圖幫助這些小混混毀滅罪證,最後,警長也成為了珍妮弗復仇的目標,得到應有的懲罰。
❽ 《珍妮、朱諾》是誰演的
男主角叫金彗成,也有翻譯成金彗星的。朴敏智是女主角的名
名字 : 金彗星
出生 : 1988年 1月 14
身高 : 168cm, 體重 : 52kg
學歷 : 聖地工高(大概是這么翻譯吧)
昵稱 : 紳士
特別事項 : 互聯網魂最高
代表做 : 珍尼朱諾
片名: 珍妮朱諾
主演: 朴敏智 金慧成 林東真 KIM Ja-ok SEO KANG Nam-gil 李應敬
簡介: 珍妮(本名孫才茵,朴敏智飾)是一名中學生,家境富有,容貌出眾,學習又好,在學校里很有人氣。某日男生朱諾(本名鄭俊浩,金慧成飾)轉學來到珍妮的班級,朱諾相貌俊秀,溫文爾雅,而且還是男生們夢寐以求的游戲高手,珍妮聽見自己的心一陣狂跳,她對朱諾一見鍾情了,而朱諾對珍妮同樣抱有好感。於是兩人以珍妮和朱諾相稱,成為形影不離的小情侶。 一天,珍妮用顫抖的聲音對朱諾……
❾ 電影叫珍妮+馬德是什麼電影名
是義大利經典電影《慾望交叉點》
❿ 珍妮——終其一生沖破生命桎梏的小女孩
《阿甘正傳》在影史上是一部極其偉大的作品,它讓無數的觀影者為之歡笑,為之悲傷,甚至流下眼淚。提及那些讓人流下眼淚的橋段以及這些橋段里的人物,人們往往會想起兩個女人——阿甘的母親和女主珍妮。
阿甘的母親的形象是一個智慧、溫柔、慈愛、勇敢、堅韌的女性。她總是有辦法讓阿甘去理解各種真理,甚至是那種讓人傷痛的真理。她的言語里總是飽含著深深的溫情。作為一個單身的女子,她沒有拋下她弱智的孩子,她選擇了一條艱難的路——獨自一人撫養阿甘長大。可能是因為怕阿甘得不到好的關愛甚至遭受虐待。從年輕貌美的女子時直至中年癌症死去,她孤身一人、犧牲一切,為了讓阿甘得到更好的成長。這體現了她的勇敢和堅韌。瀕臨死亡時,她依然那樣從容。這是讓無數觀影者為之感動落淚的一個人物。作為母親,她的一生即是凄苦,也是偉大的。這是一個讓人敬佩又令人感到扎心的女人。影片里還有一個更讓人心痛的人物——珍妮!
珍妮與阿甘初次相識於一輛校車上。阿甘在車上,沒有孩子願意把身邊的桌位讓給他坐。只有一個小女孩——珍妮邀請他坐在身邊。阿甘回憶往事時說:「我一生再沒有見過如此美麗的人,他就像一位天使。」(我曾經與人說過關於珍妮的人物分析,我「朋友」說我說的很好。我也一度以為對珍妮的分析也已經足夠,不會有什麼大的突破。當我重新看《阿甘正傳》的時候,我才明白,以前看到的太淺顯。) 阿甘與珍妮成了玩伴。阿甘說,珍妮的父親很愛她,經常撫摸她們。有次阿甘去珍妮的家裡找珍妮玩,珍妮驚慌失措的拉著阿甘的手向田地里跑去,珍妮的父親手裡拿著一個酒瓶子去追珍妮,醉醺醺的說著嚇唬珍妮的話。這個人物的形象似乎是一個嗜酒成性、生活一團糟糕的男人。
中國的觀眾中有些人看到這個部分時可能是看的不大懂的(即使明白了珍妮的父親究竟對她做了什麼也得到後面珍妮拿石頭砸房子),但是美國的觀眾看到這里很容易明白。因為在時至今日的中國,我們對於心理學的整體認識哪怕較之94的美國還是比不了。當然,我們在這一塊也在不斷地提高。這部分表達的是珍妮遭受了來自她父親的性侵害。
對於年幼的珍妮來說,這樣的傷害是巨大的更是災難性的。雖然那時幼小的珍妮並不知道自己受到了怎樣的傷害,她只知道他父親在逼她做她不喜歡做的事。我身邊的大多數人可能對於我對我對珍妮遭受的不幸的認識覺得有些言過其實,甚至覺得太過誇張。他們認識不到幼年經歷對一個人究竟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他們的認知里是孩子小不懂事,等他長大什麼都懂了。童年創傷可以對人產生巨大傷害的原因正是因為兒童不具有認清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同樣的問題發生在成年(正因為這個時期具有更清晰地判斷、更成熟的自我功能)這些創傷也就更容易修復。對於孩子,這些不為人所認識到嚴重性的創傷可能會伴隨一生、它會對生活中很多很多的事情產生巨大的影響。而且這個人他可能都覺察不到為什麼會如此。
長大了的珍妮開始了一段與異性濫交、吸毒的生活。她與不同的異性交往並發生性關系。在於不同的異性的交往的過程中 ,這些男性無一例外的都不能算是個好的或者說正常的男人。嗜酒、暴力、毒品、性濫交、沒有自製力、生活混亂不堪。這些人像珍妮幼年時期的哪個重要人物?像她的父親!
女孩在生命的伊始第一位交往的男性是她的父親。與父親的交往方式將在以後與男性的交往中形成巨大的影響。人們往往會對熟悉的東西感到心安,對不熟悉的東西感到焦慮(哪怕在理性上知道這是不合理的),這叫強迫性重復。這是我們人類的共性。
混亂不堪的男性往往會激起珍妮強烈的情感反應。她不斷與父親個性相似的男性建立關系,她有時甚至渴望這些男人給她真摯的愛。對於這樣的男人,這很難。影片里她的男友在黑豹黨聚會上打了她,阿甘見了就痛打了這個男人一頓。可是第二天,珍妮還是在這個男人的三言兩語的哄騙下回到他身邊。
在理性上,她意識不到她在做一件徒勞無功的事情嗎?她能!可是心裡總有一種她看不清的力量在驅使著她做一件可能性微乎其微的事情——得到這樣的男人的關愛。在意識之外,心靈的深處。在幼年裡,一個孩子渴望來自父親的愛,可她卻遭到了一個混亂不堪的男人的性虐待,她希望父親可以改變,她從未感受到愛,她希望父親可以愛她。她把對父親的願望轉移到這些與父親相似的男人身上。她如飢似渴、樂此不疲的在尋找著,並且不斷受傷。
如果早年重復著幸福溫暖的關系模式的人會去尋找這種感覺。那麼如果早年重復著冷落受虐的生活的人往往會去尋找不幸。對於美好,度過不幸童年的人難道就不會尋找嗎?當然!人對於美好的東西都是嚮往的。可是他們會被一種莫名其妙又強烈的動力驅使他們不斷地去體驗童年時的感受。很多人在兩性關系裡明知對方沒有繼續相處的意義與價值時(理性上),卻難以割捨(感性上),渴望對方做出改變(甚至在理性上知道這是億萬分之一的可能)。這割捨不下的人想要什麼呢?他想要童年時熟悉的生活。童年時熟悉的生活方式讓他不自覺的去尋找沉浸(他在意識里都看不到這一點) 。對異性父母的交往的方式也轉移到當下,渴望異性父母轉變的願望也轉移到這個人的身上,想要實現幼年時在異性父母身上未完成的願望。
童年幸福的人就會重復幸福,不幸的人就會重復不幸。當然,這種重復也是可以打破的!
珍妮因為在花花公子上穿著校服拍攝的性感照片被學校開除。她在一家酒吧里表演,她赤裸上身,彈奏吉他,唱著Blown in the wind。這個女孩已經迷失了自我。台下的觀眾騷擾她,阿甘再次動手打了騷擾者。阿甘將珍妮強行帶走之後,珍妮站在橋邊,她問阿甘:「你認為我能飛下這座橋嗎?」然後,她的右腳腳跟離開鞋子,身上散發出一股撲面而來的絕望的氣息,那是一種摻雜著窒息的味道的東西。
年幼時,她為了躲避父親的性虐待跑到田地里,跪在地上,她無比真誠的祈求上帝,她想要變成一隻鳥兒飛走。在成長過程中,心靈的枷鎖讓她筋疲力竭、奄奄一息、寸步難行。也許後來她無數次向上帝祈禱,可是都沒有得到回應。此刻的她,想到的是死亡。她沒有價值感。她骨頭里就是對自己的批判、厭惡,甚至是仇恨!當她無法擺脫命運的桎梏,生命已然沒有自由可言,選擇死亡,也就不足為奇了!她想死,可也害怕死亡。這在電影的下一個橋段里又有了深刻的描寫:珍妮與一個男人共處一室,男人吸毒睡下之後,她來到陽台,腳踩著凳子爬到圍欄上。她雙手扶著陽台圍欄與屋頂連接的部分,腳踩著下面的圍欄。她開始站起來,躍躍欲試,風吹動著她的長發,她的心都碎了,一個趔趄,左腳離開了圍欄。生的慾望還是戰勝了死亡,她下來了,坐在椅子上,嚇得雙臂緊擁著自己,留下了眼淚。她被恐懼裹挾,被恐懼吞沒,恐懼總是會找到她,而且她想逃,卻無處藏身。
特別是她想跳樓這一段。當時的配樂里唱著:「你不能改變這只小鳥,上天知道我無法改變。真是好棒好認真的片子!配樂也是這么完美!
她自卑,她懼怕別人了解這段歷史。她覺得自己很骯臟下流,她認為外界也這么想。她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義。
阿甘的母親去世後,珍妮回到他的身邊與他度過了一段日子。在這段時光里,珍妮來到她童年時居住的地方。她看到了自己居住的房子後,憤怒仇恨的火焰在身上燃燒。她拿起石頭,她使出渾身的力氣,一次又一次地砸向那件房子,直到她沒有站穩,跌倒在地。她痛哭流涕,說:「你怎麼能這樣!」對父親的虐待,對父親的恨,她沒有任何辦法去發泄!她也無法改變過去,改變自己遭受猥褻的事實。唉!可憐的,命運多舛的姑娘。
這段日子裡,阿甘問珍妮:「我可以你嗎?」珍妮說:「你不會願意娶我的。」她覺得自己很差,什麼都不是,也配不上阿甘的情感。
在後面的故事裡,珍妮知道自己感染了一種不知名的病毒後,她寫信給阿甘。見面之後,她問阿甘是否願意娶她。這時的珍妮的神情舉止給人的感受較以往而言有巨大的、驚人的、甚至是脫胎換骨的變化。首先是形象上,她剪去了長發,而且通過女主角精湛的演技向我們傳遞了美好的感受——這是一個成熟、溫柔、知性、有氣質的女人。特別是溫柔這一點,它是一種強大的、成熟的力量。溫柔被稱之為女性品質,這種品質並不是說它為女性所獨有,而是較多的在女性身上得到體現,當然不論性別,我們都應當學會這種能力。有的「溫柔」是因為害怕而表現出的禮貌。但真正的溫柔是一種力量,是一個拳頭向自身襲來不以拳相對,而是選擇用手掌去包裹住拳頭,從而讓兩個人的交往中都不會讓彼此疼痛的力量。這是水的力量,它足以穿透堅硬的石頭!試想一下,當一個女人面對他人錯誤的指責時,她的自尊(自我價值感)就會受到侵犯,但是對此她並不是在意或者不是很在意,她選擇了溫柔以對。很多人從理性上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可是卻做不到。這是一種包容、一種大勇、一種智慧。此刻的珍妮是一個身上閃耀著人格魅力的人。(寫著寫著,對於一個這樣的女性,我都心動了。)
當阿甘和珍妮共同看著他們正在看電視的孩子的時候,在門邊的櫃子里和電視機地下有很多書,而且鏡頭一直特意把門邊的書給囊括進去。電影向我們展現了一個有思想境界、在為看到更好的自己而努力、不斷去尋找如何生活的答案的珍妮。關於珍妮挺有思想這一點,從以前她在酒吧里並沒有唱一些應景的歌曲,而是彈著吉他,唱著Blowin in the way 。我們可以感知,這個女孩是有追求的。
在痛徹入骨的創傷下,珍妮能夠成長為現在這樣迷人的樣子。成長之路對於這個女孩而言是那樣荊棘密布,為什麼她可以做到這樣讓人驚嘆的變化?除了她自身的優良品質以及努力之外,還有哪些外在原因呢?對於這個問題,我想起了一個以前有人告訴我的一個故事。說有一個孩子在房間里吵鬧,人們就讓他不要吵,可是他不聽。有個人說:「不要吵,誰要是再吵,我就從口袋裡拿出一隻大灰狼咬他。」有的聽到就哈哈大笑了,可這個吵鬧的孩子就哭了。說故事的人問我,怎麼讓這個孩子不哭?我說哄哄他。他問我怎麼哄。我說:」就說那個人是說著玩的,嚇唬你的唄。「他問我如果孩子還哭怎麼辦。我說,就做個示範,拿個大東西往口袋裡放,肯定就放不下,然後告訴孩子,大灰狼比這個還要大,肯定裝不下,是騙你玩的。他又問:「如果還哭怎麼辦?"我說:「我沒辦法了。」他告訴我就不用處理這孩子的恐懼。我們要陪著他,他以後遇到這樣的事就不會害怕了。陪伴,是最好的成長。珍妮的成長路上,總有一個人在陪伴著,他就是阿甘。這讓我又想起一句話——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當阿甘對珍妮表達愛情遭受珍妮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絕以及不辭而別。他一直在默默無語毫無指望的愛著她,這不僅是最長情的告白,還是一種溫情的浪漫。
浪漫的表達形式有很多。送花、送禮物、送房送車送鑽石......比較幸運的姑娘遇到的浪漫會以文藝的形式描繪著,而且還能被傳頌。泰戈爾先生說:「我是曠野里的一隻鳥,在你的眼睛裡找到了天空。」普希金說:「我曾默默無語,毫無指望的愛過你;我既忍受著羞怯,又忍受著痛苦的折磨。」除了作詩的,還有寫散文和小說的。除了這些,還有繪畫雕刻搞音樂的,等等等等。他們都在做一件事,像莎士比亞先生說的那樣——如果這世間尚有人吟誦我的詩篇,那麼,這詩就將不朽,永葆你的芳顏。
阿甘沒有沒有送這送那,更沒有吟詩作對,他只有陪伴。阿甘說:「我並不聰明,可我知道什麼是愛。」正是這份持久的深情的愛讓珍妮能更好的成長。 這次看了《阿甘正傳》之後,我發現了珍妮身上另一個被我忽視的可貴品質——善良。阿甘在越南打仗的時候,他差不多每天都會給珍妮寫信,他期待著珍妮能夠給他回信。當他回到美國養傷的時候,他收到了珍妮厚厚的一封又一封回信!珍妮從沒有因為阿甘是個傻子而選擇忽視他,她不想讓阿甘難過,總是認真的給予阿甘回應。這並非全部出自憐憫,而是更多的出自友誼,出自珍妮的善良。
珍妮對阿甘是否產生了愛情?這問題我沒有確切的答案。愛是一定有的!愛是一種比喜歡更強烈的情感反應。阿甘對珍妮付諸情感,珍妮也對阿甘如此。彼此有來有往,這也是一個很美好的狀態。 在電影里,阿甘與珍妮在任務的形象和成長背景有著相似性和鮮明的對比。珍妮和阿甘同樣來自單親的家庭,阿甘的媽媽是一個給予他溫暖與愛的好母親,珍妮的父親是一個對她施以罪行的敗類;阿甘是一個傻子卻並不為此自卑,珍妮是個美麗的姑娘(在中國觀眾的審美中可能不會對珍妮的容貌給予一個漂亮的評價,但是從她上花花公子以及可以在酒吧里上班可以看出她是個漂亮的姑娘)卻很自卑。0到6歲的生活經歷對一個人的一生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家庭之外的世界就像一片冰天雪地,如果一個人從家裡出去要出去面對這個世界,他如果獲得了溫暖與愛的話是可以更好地抵禦外界的寒冷的。如果他在家裡被凍壞了,那麼,當他面對外面更冰冷的世界,他會難以應對。
童年遭受不幸的巨大創傷的人就難以挽回,無法彌補了嗎?他會生活的一團糟糕嗎?當然可以挽回!他甚至可以擁有一顆比大多數人更強大的心,更多的創造力。苦難的環境容易塑造兩種人,內心強大的人與脆弱的人。他需要成長,成長的辦法就是體驗,大量的體驗。
電影的後期,珍妮成為了一個美好動人的女人,她不再是那個阿甘告訴她想娶她而她會因為自卑而拒絕的小女孩!就像陳粒的歌《走馬》里唱的——過了很久終於我願抬頭看,你就在對岸等我勇敢,你還是我的我的我的,你看.......阿甘一直在望眼欲穿的等著她,她也學會了勇敢。阿甘也一直是珍妮的那個阿甘。
珍妮死於一種不知名的病毒,從珍妮離世的時代來看應該是暗指艾滋病(首例艾滋病於1981年在美國發現)。幼年的傷害讓這個女孩渡過了凄慘卻也美麗動人的一生。在生命最後的旅途中,她與她的孩子和阿甘共同渡過了一段她一生中都在苦苦追求卻在以往的36年裡未曾體嘗到的溫馨幸福洋溢著溫暖與愛的家庭時光。
珍妮的墓碑上寫著她生於1945年7月16日,於1982年3月22日離世。親愛的媽媽、妻子和朋友。對於命運是什麼樣子?阿甘在墓前說:「是否,我們都有註定的命運,還是,我們的生命之中只有偶然,像在風中飄。但我想......也許兩者都有吧!」 是我們的過去把我們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珍妮被黑暗吞噬,在迷宮里找不到出路。但她的生命里卻有一縷偶然而至的希望之光——阿甘為她照亮前路。
我想,珍妮死後上帝也不會實現她童年的願望——變成一隻鳥,但會給她一雙翅膀,讓她飛向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