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紅樓夢》拍攝基地在哪裡
《紅樓夢》拍攝基地在河北石家莊的正定縣。歷史文化是相當的深厚,歷史上曾與北京、保定並稱「北方三雄鎮」,是南越國帝王趙佗、常勝將軍趙雲故里,電視劇《紅樓夢》拍攝地也是在正定縣,當時為了拍攝這部電視劇,專門在正定建造了一座仿古建築榮國府,成為紅樓迷懷舊的地方。
《紅樓夢》的特點
《紅樓夢》裡面大事件和大波瀾都描寫得非常出色,故事在進行,人物性格在顯現,洋溢著生活的興味,揭露了生活的秘密。它的細節描寫、語言描寫繼承發展了前代優秀小說的傳統,《紅樓夢》無論是在思想內容上或是藝術技巧上都具有自己嶄新的面貌,具有永久的藝術魅力。
《紅樓夢》塑造了眾多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他們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有主要的,也有次要的,各自具有自己獨特的個性特徵,而且其中不少形象已流行於生活之中,成為不朽的藝術典型,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永遠放射著奇光異彩。
㈡ 李翰祥執導的《紅樓夢》電影是哪一版
李翰祥執導的《紅樓夢》電影是1977年《金玉良緣紅樓夢》。李翰祥(1926年4月18日—1996年12月17日),外號「李黑」,中國香港演員、導演、編劇、製片人。
1948年先後在大中華、長城、大觀等影片公司任廣告繪制員、布景師。1949年入永華影業公司演員訓練班,後任演員。1954年起任導演,1955年獨立編導影片《雪裡紅》。
系列作品:
1960-1961規劃《傾國傾城》系列作品,以一部四段式影片,集合林黛、李麗華、尤敏、樂蒂分飾古典美人王昭君、楊貴妃、西施、褒姒;後因楊貴妃部分服裝、布景預算超出太多,決定分為局部獨立作品,並由《楊》片原班人馬加拍《武則天》,以消化服裝布景;
《褒姒》與《西施》因故擱置,《王昭君》則延宕經年,於1964年上映。1963年,《楊貴妃》在台上映為1963年度票房總冠軍,並獲頒第一屆金馬獎多項大獎。
因黃梅調影片大受歡迎,邵氏公司授意李翰祥任總策畫,率新進胡金銓、高立、王月汀及李之同儕何夢華等四位導演開拍四部彩色闊銀幕黃梅調電影,由李監督腳本、服裝、布景、道具等。
李任總導演,加上朱牧、田豐、胡金銓、劉易士、宋存壽等人分組搶拍《梁山伯與祝英台》,該片上映後,年度票房總收入八百餘萬新台幣的紀錄。十月三十一日第二屆金馬獎於台北舉辦,《武則天》獲頒優等影片,《梁山伯與祝英台》獲頒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等六項大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 李翰祥
㈢ 《紅樓夢》在哪裡拍攝的
《紅樓夢》拍攝地點如下:
1、黃山飛來峰
《紅樓夢》87版劇組為了拍攝的需要,按照原著的描述,在北京市宣武區建立了大觀園,即北京大觀園;劇組另外在河北正定縣建造了寧國府、榮國府和寧榮街等景址,現都成為旅遊風景區。
㈣ 紅樓夢在哪裡拍的
87版《紅樓夢》在北京、河北正定縣、安徽黃山等地拍攝。
劇組為了拍攝的需要,按照原著的描述,在北京市宣武區建立了大觀園,即北京大觀園;出於北京用地緊張的考慮,劇組另外在河北正定縣建造了寧國府、榮國府和寧榮街等景址,現都成為旅遊風景區。同年2月9日,開始試拍。
1984年9月10日,該劇在安徽黃山正式開機,錄下了第一組鏡頭,1987年上半年完成拍攝,總投資為680萬人民幣。整個拍攝過程歷時三年之久,劇組先後走遍全國10個省市的41個地區的219個景點,拍攝鏡頭近萬個。
(4)1977年電影紅樓夢在哪裡拍攝的擴展閱讀
飛來石出現在《紅樓夢》的片頭,想必大家印象都很深,這塊石頭就矗立在安徽黃山風景區。片頭出現的這一塊巨石,如同從天外飛躍而來,寓意《紅樓夢》又名《石頭記》。黃山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和冬雪「五絕」聞名於世,而黃山飛來石更是憑借《紅樓夢》里的成功亮相成為了全中國家喻戶曉的第一奇石。
元妃省親這場戲是在三個地方拍攝而成,分別是正定的寧榮街、北京的白雲觀和揚州的瘦西湖。拍攝省親鳳船游湖的場面,是在江蘇揚州瘦西湖進行的,在省親的三場戲中設計和製作工作量是最大的。
「探春理家」、「趙姨娘鬧事」、「寶釵蘅蕪院」、「妙玉走火入邪魔」等,都是在揚州拍攝的。揚州拍攝的幾個具體地點是「瘦西湖吹台湖岸」、「小白塔橋頭」、「瘦西湖小金山」、「徐園」、「何園」等處。
㈤ 八七版紅樓夢在哪些地方取景的
八七版《紅樓夢》主要在北京大觀園,和河北正定縣建造了寧國府、榮國府和寧榮街取景。
1979年,導演王扶林提議將古典名著《紅樓夢》以電視劇的形式搬上熒幕,此想法得到了中央電視台和紅學界的支持。
1981年11月,中央電視台召開了關於《紅樓夢》拍攝成電視劇的專題會議,專門研究改編問題。
1983年2月籌備組成立,5月編劇組成立,8月劇組顧問委員會成立,《紅樓夢》電視劇拍攝進入實質性階段。12月,劇本初稿正式確定。同時,劇組採取海選形式在全國各地選拔演員,引起熱烈反響,一百多個演員席位爭奪的異常激烈。
1984年春夏期間,劇組在北京圓明園舉辦了兩期紅樓夢劇組演員學習班,主要學習內容為研究原著,分析角色,亦學習琴棋書畫,增強藝術修養。通過學習,才慢慢確定了最終的演員人選。
同時,劇組為了拍攝的需要,按照原著的描述,在北京市宣武區建立了大觀園,即北京大觀園;出於北京用地緊張的考慮,劇組另外在河北正定縣建造了寧國府、榮國府和寧榮街等景址,現都成為旅遊風景區。同年2月9日,開始試拍。
1984年9月10日,該劇在安徽黃山正式開機,錄下了第一組鏡頭,1987年上半年完成拍攝,總投資為680萬人民幣。整個拍攝過程歷時三年之久,劇組先後走遍全國10個省市的41個地區的219個景點,拍攝鏡頭近萬個。
1987年首播的央視版《紅樓夢》由王扶林先生導演,周汝昌、王蒙、周嶺、曹禺、沈從文等多位紅學家參與製作。
該劇前29集基本忠實於曹雪芹原著前八十回,後7集夏金桂撩漢、司棋之死、海棠花開、賈寶玉丟玉、林黛玉焚稿、薛寶釵出閨、惜春出家、獲罪抄家、雪地里披著大紅猩猩氈斗篷出家等主體劇情仍採用程高本後四十回,
另外拋棄了寶玉中舉、蘭桂齊芳、家復中興的小團圓結局,並根據脂批和紅學探佚學研究成果對香菱之死、探春遠嫁、賈母之死、巧姐獲救等情節進行了修改,又重新創作出獄神廟探監、鳳姐死於獄中、湘雲流落風塵、賈府家亡人散等劇情。
該劇播出後,得到了大眾的一致好評,重播千餘次,被譽為「中國電視史上的絕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