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錯位是科幻電影嗎
《錯位》是科幻電影,是西安電影製片廠於1986年拍攝的科幻影片,由黃建新執導,劉子楓主演,於1987年7月在中國公映。該片是黃建新「先鋒三部曲」的第二部,也是電影《黑炮事件》的姐妹篇,講述了工程師趙書信被提拔為局長後,製造出和自己一模一樣的機器人應付文山會海,結果引發了一系意外事件的故事。
影片評價
該片在電影形態上大有跨進,整部影片的造型部分、超現實的氛圍、夢的處理,總體來看是舒服的。但它給人的總體印象不對《黑炮事件》那麼好。影片對趙書信與機器人之間的關系處理得比較有趣、有意味,但想像力還不夠豐富。從觀賞性的角度,從體現內涵的角度看,影片還存在可以挖掘的可能性。
Ⅱ 《我和我的祖國》後,黃建新作《1921》開機, 劉昊然倪妮黃軒主演!
7月1日,黃建新執導的電影《1921》於上海中共一大會址舉辦開機活動。本片監制兼導演黃建新、聯合導演鄭大聖首度公布了劉昊然、倪妮、黃軒、王仁君作為本片的第一波演員陣容熱血加盟,另外還將有50餘位優秀青年演員傾情出演,攜手為革命故事注入新的青春能量。
電影《1921》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獻禮之作,講述了首批共產黨人,在風雨如磐中擔起了救亡圖存重任,讓中國革命前途煥然一新的故事。
作為去年國慶檔爆款影片《我和我的祖國》的總製片人,黃建新導演對此類電影有著豐富的經驗,個人作品累計票房高達100多億,據電影版權出品方(dyyg06)透露,電影將集結一眾青年實力派演員,重塑一群有血有肉的革命領袖,再現一個敢拼敢闖的黃金時代,貫徹傳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思想。
影片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創作,歷經四年時間深耕劇本。除此之外,影片也在拍攝取景上勘景足跡遍布上海、全國乃至海外,特別是在上海實地測繪了30餘處相關歷史舊址,並於上海車墩影視影視基地一比一實景搭建當時的中共一大會址建築群。
發布會現場,黃軒、倪妮、王仁君、劉昊然四位主演也一同亮相。黃建新導演透露,這次選角的標准,就是「青春實力派」,將會有50餘位優秀青年演員加盟,很多演員和歷史人物非常神似和形似。
作為目前公布的唯一一位女演員,倪妮也表示,《1921》中不只有翩翩少年,還有非常有魅力的女性形象,獨立自主、勇敢、有責任、有擔當。
Ⅲ 黃建新獲微博電影之夜年度影響力電影人,他的導演風格是怎樣的
在2022年微博電影之夜中,著名導演黃建新榮獲年度影響力電影殊榮。黃建新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導演,他導演的作品都非常經典。作為中國第5代導演之一,他無疑是一名先鋒導演,黃建新導演的風格格外獨特,他的作品非常貼近現實,用自己的獨特視角反映現實。
黃建新在出國留學歸國之後意識到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錢在中國人心裡變得格外重要。黃建新由此社會現象,又拍攝了城市三部曲。在這三部電影中黃建新相關中傳達出對於社會主體的思考,通過自己對於現實社會的觀察和思考,將電影作品很好的呈現給觀眾。
Ⅳ 如何評價黃建新、鄭大聖執導,黃軒、倪妮主演的電影《1921》
先說結論,歷史厚重如斯,電影難以展現,人物過多易散,劇透慎入!
《1921》是由黃建新、鄭大聖聯合執導,黃軒、倪妮主演的電影,於2021年7月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Ⅳ 黃建新獲微博電影之夜「年度影響力電影人」,他有哪些出圈的作品
2022微博電影之夜上,獲得“年度影響力電影人”榮譽的黃建新表達了自己對電影的熱愛,他提到,“電影像一盞燈,讓人繼續追逐。”許多始終熱愛、始終堅守電影行業的電影人們齊聚一堂,分享了不少令人感動的故事。
2021年,正值我們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建國大業》《建黨偉業》作為當年國家親自推廣的獻禮電影,黃建新就是這兩部獻禮電影的總導演。
總的來說,黃建新始終把自己對現實的感悟、對人生的體察、對國家的期望,嵌入到他的影片之中。
Ⅵ 五魁演員表
五魁演員表有張世,高明俊,王玉梅,王蘭,顧寶明,林子。
電影《五魁》是由黃建新執導,該片於1994年9月9日在加拿大上映。《五魁》是黃建新城市電影的意向化書寫,他有意的模糊年代,淡化背景,正如他城市電影中沒有特徵的北京。他把人從社會關系中剝離出來,人幾乎就是一個符號。
五魁歷經磨難入匪窟救出新娘,但等待新娘的是與 木頭人結婚的慘局。後來,五魁與新娘產生戀情,致使新娘遭到被挑斷腳 筋的懲罰。一年後,五魁上山也當了土匪頭子。
Ⅶ 《1921》全國公映,60多位演員集結獻聲,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什麼
10年前以《建黨偉業》等奠定主旋律商業片引領者地位的黃建新,10年後再攜全新視角《1921》慶祝建黨百年,用其擅長的新角度細描手法給觀眾帶來震撼和淚水。電影《1921》7月1日正式公映,成為年輕人紀念七一重訪歷史的觀影首選。
60多位演員集結獻聲雖然黃軒扮演的李達是主角,但眾多角色各有出彩之處,本片帶給觀眾的事實上是群像。如此安排,容易造成整部作品在敘事上的散亂和思想上的混亂。好在,本片的一大特色是形散神不散,通過象徵和隱喻的手法將各個段落集中在大主題下,達到抒情和敘事相輔相成的藝術效果。比如,本片多次出現角色奔跑的場景。青年毛澤東在目睹外國人與中國人的區別待遇之後,回憶起自己年少時立志擺脫封建家長制的往事,於是開始全力在上海的街道上奔跑。
奔跑既是青春洋溢的表現,也是毛澤東等青年想要沖破束縛、改造社會的理想的象徵。從李達和王會悟的窗口往外望,總能看到一位可愛的小女孩。當鏡頭從百年前的上海轉到百年後的現在,在參觀一大會址的眾多學生中,我們又看到了她微笑的臉龐。她所隱喻的,當然是革命理想能夠穿越百年歲月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