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搞笑高清 > 電影可可西里講述了哪裡的故事

電影可可西里講述了哪裡的故事

發布時間:2023-01-03 20:30:37

❶ 電影《可可西里》的主要內容。

《可可西里》講述的是可可西里巡山隊的命運,他們從誕生到被解散。但是陸川是從一個行走的路線上去展示他們的命運的,從他們八個人進山,到只有四個人活著出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要跟盜獵分子作戰,跟環境作戰,跟貧窮作戰……

如果沒看過``建議一定要看``
是一種心靈的震撼`~!1

❷ 可可西里——生命的禁區、動物的樂園

這世界上,不只有鮮花環繞的村落、古樸典雅的小鎮、滿目蒼翠的高山、浩瀚無垠的大海,還有死亡與美麗共存的生命禁區——無人區,這里神秘而壯闊,當你踏上這片土地時,便對世界充滿了敬畏之情。

可可西里一詞來源於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山樑」或「美麗的少女」。可可西里無人區是以可可西里山脈(昆侖山脈南支)為中心的區域,它橫跨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區,總面積約24萬平方公里,與羅布泊無人區、阿爾金無人區、羌塘無人區並稱為中國四大無人區。

這里地處青藏高原西北部,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這片土地除了高山、湖泊、草原和野生動物,幾乎是荒無人煙。在青海古老的《格薩爾史詩》中這里被描寫成風沙滿天、陰魂不散的北方魔地。

中國國家地理曾這樣描述她:可可西里這位「美麗的少女」珍藏了很多寶貝:自由奔跑的野驢群、敢與 汽車 較力的野氂牛、滋養中國幾條大河的冰川、寶貴的砂金礦、高原精靈——藏羚羊、在惡劣環境中綻放艷麗花朵的高原植物……

可可西里國家自然保護區是可可西里無人區的一部分,位於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西部,總面積4.5萬平方公里(450萬公頃),是我國面積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動物資源最為豐富的世界自然遺產地。

一、生命禁區


可可西里無人區夾在唐古拉山和昆侖山之間,兩側6000米以上的山峰比比皆是,中部是起伏緩和的高原。這里的平均海拔超過5000米,自然條件惡劣,氣候乾燥寒冷,嚴重缺氧缺淡水,人類在此無法長期居住,被稱為「生命的禁區」。

1、低溫


可可西里屬於典型的高寒氣候,最高年均氣溫只有4.1 ,最低氣溫可跌破-46.2 。在保護區的深處,環境溫度常年都在零度以下。

此外,可可西里地區的升溫降溫速度都很快,天氣更是極端反復,上一秒陽光普照,暖意融融,下一秒也許就會烏雲蔽日,寒風刺骨。

2、乾旱


因為深居內陸,海拔高,這里降水十分稀少,年均降水量不到500毫米,從5月到9月的降水量基本上就是全年的90%以上了。

3、缺氧


海拔越高氧氣越稀薄,可可西里地區海拔近5000米,空氣含氧量不到平原地區的一半,很多人進入可可西里首先遇到的難題就是高原反應。

4、地形復雜


可可西里無人區內地形復雜,即使是常年巡山的車隊被困也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夏天,一不小心就會陷入到流沙和沼澤中。

5、淡水缺乏


可可西里水流和湖泊眾多,有著「千湖之地」的美稱,但這些湖大多是鹹水湖,淡水湖稀少且十分分散。

6、動物攻擊


可可西里地區的野生動物非常珍貴,受到國家法律保護,但是對探險的人來說,這里的野氂牛、藏棕熊、高原狼等也是潛在的一大危險,它們都具有很強的攻擊性。

7、難以求救


可可西里無人區面積非常大,不少區域無手機信號或信號很差,一旦遇到危險,人們很難發出信息求救;哪怕成功發出消息,等搜救隊找到准確位置並抵達,也需要一定時間。

二、動物樂園


可可西里,這個高原荒野,孤傲地拒絕人類的到達,卻慷慨接納著200餘種野生動物。人類並不是這里的主人,藏羚羊、野氂牛、藏棕熊、藏野驢、藏原羚、高原狼……它們才是可可西里的「常住居民」。

1、藏羚羊 :可可西里是藏羚羊的故鄉,藏羚羊則是可可西里的標志與驕傲,是中國特有的物種,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每年6月下旬到7月中旬是藏羚羊的產仔季。

藏羚羊雌獸沒有角。雄獸有角,角形特殊,細長似鞭,黑中透亮,從頭頂幾乎垂直向上,長度一般在60厘米左右。因為兩只角長得十分勻稱,由側面遠遠望去正好疊合,就好像只有一隻角,所以被稱為「獨角獸」或「一角獸」。

雄性藏羚羊在發情期因為雄激素的作用,臉會越來越黑,估計是越黑越帥吧。藏羚羊奔跑時的速度非常快,時速可達80公里左右。

藏羚羊是一種優勢動物,只要人類不去干擾它,它自己就能活得好好的。只要你看到它們成群結隊在雪後初霽的地平線上湧出,精靈一般的身材,優美得像飛翔一樣的跑姿,你就會相信,它能夠在這片土地上生存數千萬年,是因為它就是屬於這里的。

季節性遷徙是藏羚羊的重要生態特徵。每年5月底到6月初,待產藏羚羊從三江源、青藏高原、羌塘草原出發,不遠千里前往可可西里水草豐美且天敵比較少的卓乃湖和太陽湖等地產仔,為期三個月左右。

2、野氂牛: 是西北地區最為典型的高寒動物,極其耐寒。野氂牛也是可可西里最令人生畏的動物,戰鬥力極強,要掀翻一輛越野車絕不是什麼難事。你若遇上它,坐上越野車趕緊跑!

3、高原狼: 它是可可西里的終極獵手,極其善於群攻,圍捕一切獵物,攻擊性比野氂牛更勝一籌!

4、藏棕熊: 它們是最稀罕的棕熊之一,常在洞穴中尋找食物,主要獵食土撥鼠和鼠兔等嚙齒目動物。

5、藏原羚: 奔跑速度極快且體態輕盈,醒目的白屁股是它們獨有的象徵。

6、藏狐: 因呆萌的大方臉被稱為「可可西里最可愛的生物」,主食鼠類,對農牧業十分有利,所以不僅可愛,還是益獸哦!

7、藏野驢: 在可可西里藏野驢極其常見,它們喜歡集體活動,身材高大而健美。

8、高原鼠兔: 這種身材嬌小(體長只有10多厘米)、沒有尾巴、像毛球一樣圓的小動物最大技能是挖洞。有趣的是,它們挖的洞也可以被許多鳥類用來躲避捕食者和惡劣天氣,形成「鳥鼠同洞」的奇特現象。它們嬉鬧玩樂,甚至跳起「草原芭蕾」。

9、黑頸鶴: 它其實是從遠方遷徙而來,在可可西里的淺水中啄食植物及魚類為生,絕對是可可西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10、胡兀鷲: 胡兀鷲的翼展可達3米左右。因為它以腐肉為食,它那鐵鉤鉤的腳已經退化,但它的嘴變得特別有力,就像鋼鉗一樣。

11、青海沙蜥: 是可可西里唯一的爬行動物。

三、洪荒之境


一提到可可西里,大部分人首先就會想到在高原上奔跑的藏羚羊,也會想起與可可西里同名的電影。

雖然這里自然環境極其惡劣,卻擁有獨一無二的自然景觀。這里完整保留了大自然最原始的生態面貌,壯闊與荒涼並存,使人驚嘆大自然還保留有一塊如此壯麗的洪荒之地。

巍峨的高山、茫茫的草地、連綿的戈壁、澄碧的湖泊……沒有人煙,沒有空氣污染,藍天和白雲純凈得讓人敬畏,你會被這原始粗獷的美深深吸引,被視為探險者和科考者的天堂。

湖泊眾多是可可西里保護區的一大特點。雖然這里降水量較少,但高山上的冰雪融水不斷向可可西里盆地內流淌,形成了眾多的水流和數千個大大小小的湖泊,故有「千湖之地」的美稱。

可可西里還有許多奇特自然景觀,如山谷冰川,地表凍丘、凍帳、多彩的高原湖泊,鹽湖邊盛開的朵朵「鹽花」,冰川下水溫高達91 的沸泉群等。此外,可可西里的地下礦藏也十分豐富,迄今為止已經發現了四十多個大型礦體。

1、可可西里湖


可可西里湖位於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西部五道梁鄉的西部,湖盆主要接受的是冰雪融水補給,湖水面積約3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約25米,湖水微咸,湖中多島嶼,湖區附近是荒漠沼澤草原地帶。【備注】可可西里湖東西長約38公里,南北寬約14公里,湖面海拔4878米。

2、卓乃湖


卓乃湖位於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境內,湖水面積256平方公里。藏族同胞把藏羚羊叫做Zu ,卓乃湖就是藏羚羊聚集的地方。每年6月至7月,這里是藏羚羊集中產仔的主要地區,素有「藏羚羊大產房」之稱。

3、太陽湖


太陽湖是可可西里國家自然保護區內極少的淡水湖之一,位於青海省境內的最高峰——青新峰下,面積1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3米。這里也是藏羚羊聚集產崽的主要地點。

4、楚瑪爾河


楚瑪爾河又名「曲麻河」,是長江源的北源,發自可可西里山,流向通天河。「楚瑪爾」是藏語,意思為「紅水河」。如名字所示,這里的河水呈紅色,非常罕見。

5、五道梁


五道梁是可可西里藏羚羊保護區在109國道上的最西端,也是藏羚羊觀景台所在地。這里高寒低氧、一天能經歷四季的變化,最低氣溫可達零下40多度,空氣含氧量還不到內地的一半,被認為是青藏線上最難的地段。

6、玉珠峰冰川


玉珠峰海拔6178米,是昆侖山東段最高峰,山峰頂部常年被冰雪所覆蓋,但近年由於氣溫升高,冰川的消融量大於積雪量,因此盛景正在逐年消失!

7、昆侖山口


昆侖山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也是中華民族神話傳說的搖籃,有「萬山之宗」、「龍脈之祖」之稱。這里立有昆侖山口紀念碑、索南達傑紀念碑。

四、野生保護


可可西里存在著很多偷獵者,藏羚羊是他們的主要目標。藏羚羊羊角是名貴葯材,而身上的羊絨更是價值不菲。因為長期奔波在苦寒之地,藏羚羊進化了一套輕盈又保暖的皮毛。藏羚羊的羊絨很細,用它們身上的羊絨織成兩米長的圍巾可以從戒指里輕易穿過。

幾百年前在印度北部古老編織技術加工下製成了一種珍貴的披肩——沙圖什。沙圖什是波斯語,意思是羊絨之王。沙圖什披肩十分輕巧,重量僅有百克,可以穿過戒指,故又叫「指環披肩」。印度羊絨販子們都用羊絨披肩能否穿過戒指來辨別沙圖什真偽。

後來這種高級貨風靡歐洲,價格一路走高,一條披肩賣到兩萬美金,成為了歐美等地貴婦顯示身份的標志。因為藏羚羊不能人工飼養,一條披肩要殺三到五頭藏羚羊。而且,殺戮手段非常殘忍。

藏羚羊是一種遷徙動物,每年生育季節,雌羊們都會聚集在可可西里水草豐美的湖邊集體繁育後代。盜獵者往往就埋伏湖邊對它們進行集體殺戮,致使藏羚羊數量從大約20萬只銳減到不足2萬只,使得藏羚羊一度瀕臨滅絕的危險。

藏族同胞為了保護藏羚羊,同盜獵分子們頑強抗爭,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才將藏羚羊保護下來,在1994年反獵盜行動中英勇犧牲的傑桑·索南達傑就是其中傑出的代表。根據索南達傑改編的電影《可可西里》講述的就是關於盜獵和保護藏羚羊的故事。

正如導演陸川所說:「可可西里是天堂,也是地獄,還是見證生命和信仰的聖地」。如今在自然保護區有一群中國巡山隊員,一個個鐵骨錚錚的漢子,不畏艱險、不怕犧牲,一路保護著藏羚羊遷徙生育。世界上大部分國家也都把沙圖什交易列為違法。

五、 旅遊 提示


可可西里很美,但不是天堂。電影《七十七天》改編自楊柳松的真實經歷,他用七十七天走出了羌塘無人區。而他對於這幾十天的經歷,只說了一句話:「走出荒原沒有想像的幸福感或成就感,只有一種輕度的抑鬱和迷茫。」

楊柳松是幸運的,因為他最終活著走出了無人區。回首看看,近年已有不少人把命喪在了可可西里,其中不乏戶外運動高手。

在城市中生活久了,總覺得人類無所不能。影視作品中的詩和遠方,勾起無數人不切實際的征服欲。殊不知,在無人區,人類不過是食物鏈的底端,只有敬畏自然才能生存下來。

2020年9月,青海格爾木市公安局發布通告,禁止一切 社會 團體或個人隨意從格爾木前往玉樹州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開展 旅遊 、探險、非法穿越等活動。凡是計程車、私家車由格爾木載客前往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的一律必須先行前往公安機關進行備案。

❸ 《可可西里的傳說》中可可西里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它又有什麼故事

1、可可西里,包括西藏北部被稱為「羌塘草原」的部分、青海昆侖山以南地區和新疆的同西藏、青海毗鄰的地區;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位於青海西南部的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面積4.5萬平方公里。

2、《可可西里美麗傳說》寫的是墨索里尼統治義大利的二戰時期,發生在一個小鎮的故事。那是一個極美的故事,一個青春懵懂少年和一個風華絕代少婦的故事。

3、年僅十三歲的雷納多也不由自主地掉進了瑪蓮娜所掀起的漩渦之中,他不僅跟著其他年紀較大的青少年們一起騎著單車,穿梭在小鎮的各個角落,搜尋著瑪蓮娜的誘人豐姿與萬種風情,還悄悄地成為她不知情的小跟班,如影隨形地跟監、窺視她的生活。她搖曳的倩影、她聆聽的音樂、她貼身的衣物都成為這個被荷爾蒙淹沒的少年,最真實、最美好的情慾幻想。

4、然而,透過雷納多的眼,我們也看到了瑪蓮娜掉進了越來越黑暗的處境之中,她變成了寡婦,而在鎮民們的眼中,她也成了不折不扣的禍水,帶來了淫慾、嫉妒與忿怒,而一股夾雜著情慾與激憤的風暴,開始襲卷這個連戰爭都未曾侵擾的小鎮。

5、瑪蓮娜一步步地沉淪,與父親斷絕了關系、被送上法院,更失去了所有的財產,這使得向來天真、不經世事的雷納多,被迫面對這純朴小鎮中,人心的殘暴無情,看著已經一無所有的瑪蓮娜,雷納多竟鼓起了他所不曾有過的勇氣,決定靠著他自己的力量,以一種教人難以料想的方式,來幫助瑪蓮娜走出生命的泥沼。

❹ 可可西里主要講述了什麼

鏈接:https://pan..com/s/1RrCNa_w-ZqvVLuBrVFU-KA

提取碼:cnaw

《可可西里》是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劇情片,由陸川執導,多布傑、張壘、奇道等主演。2004年10月1日,該片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講述了記者尕玉和巡山隊員為了保護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和生態環境,與藏羚羊盜獵分子頑強抗爭甚至不惜犧牲生命的故事。2004年該片獲得第17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第4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等獎項,2006年獲得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

❺ 可可西里,蒙語意為「美麗的少女」,電影《可可西里》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電影《可可西里》由陸川編劇並導演,多布傑、張壘、奇道、趙雪瑩、馬占林等演員出演,是一部劇情犯罪影片。

事實上,就連“十惡不赦”的槍手也不是隨便殺人的。根據事實報道,這些所謂的槍手,只是用低廉的價格買吉普車和沖鋒槍,獵殺藏羚羊。他們對“野氂牛隊”的巡山隊員恨之入骨,但是跟普通百姓卻沒有糾葛。這在電影中也有體現——他們放走了記者尕玉。
事實上,《可可西里》並不是反映了環保的主題,而是突出了一個人性的重點。在地球上的無人區,面臨著死神的來臨,好人們在奮力追緝,甚至不惜用賣皮子的錢來對付壞人;而壞人們在無情地射殺和逃避,甚至在用金錢收買窮困的隊員。到底好人和壞人應如何劃分界限?巡山隊員與盜獵分子又應怎麼比較?
在可可西里的無人區,上演著一幕又一幕悲劇,有槍聲,有哭聲,還有荒漠上無情的風聲……

❻ 電影《可可西里》簡介

中文片名:《可可西里》
導 演:陸 川
美術指導:呂 東
攝影指導:曹 郁
主要演員: 張 磊--飾尕 玉 趙雪螢--飾冷 雪
亓 亮--飾劉 棟 趙一穗--飾洛 桑
多布傑--飾日 泰

《可可西里》講述的是可可西里巡山隊的命運,他們從誕生到被解散。但是陸川是從一個行走的路線上去展示他們的命運的,從他們八個人進山,到只有四個人活著出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要跟盜獵分子作戰,跟環境作戰,跟貧窮作戰……

整部影片像一則新聞報道,以一個隨隊采訪的記者的角度,講述了這個故事。荒涼的無人區,屠殺藏羚羊的場景,殘酷的自然環境,兇殘的獵殺藏羚羊的殺手……關於屠殺和保護藏羚羊的情節,影片都像一部紀錄片一樣真實而不加修飾地記錄了下來。

「我為什麼會拍《可可西里》?因為這個題材充滿了力量。」一個簡短的意圖讓導演陸川用兩年半的時間艱難地完成了一部作品。而《可可西里》的最終面目也如陸川的回答一樣,簡短而樸素。

日前,記者有機會看到了《可可西里》的樣片,由於這部影片剛剛報名參加威尼斯電影節,所以劇組又把聲音重新混錄。在膠片拷貝尚未做出的情況下,記者只能看小銀幕的影像,但就是這樣的方寸之間,卻彷彿已經盛滿了人間世界的殘酷與震撼,透過美極了的藏歌,那種每個人都曾經歷過的、生存中掙扎與焦慮一點一點地降臨心中。

真實得像紀錄片

從樣片效果來看,這樣做反而使得影片感覺很好,影片與我們所看到的任何類型的影片都有些不同,因為在這里沒有蓄意的煽情,沒有刻意的友情和愛情,演員們既不偶像,也不光鮮,個個很邋遢,衣著破舊,臉上都是皺紋和泥。但是它很簡潔,大氣。甚至陸川在剪完之後,覺得它是那種自己曾經覺得不屬於他的一種氣質,樸素的、自然的、天成的。這也是《可可西里》讓陸川悟到的最深刻的東西,電影是怎樣的:「我現在覺得我們是做內容的,不是著重於敘述的語言,你結結巴巴地說一個真理也許更好。」

❼ 電影《可可西里》的主要內容。


西
》講述
西
巡山隊
命運

解散
陸川
行走
路線
展示
命運

進山



要跟盜獵
作戰
跟環境作戰
跟貧窮作戰……
沒看
``建議
定要看``


震撼`~
1

❽ 誰知道《可可西里》講的是什麼

可可西里故事梗概或分集劇情
當北京來的秘密警察尕玉走入傳聞中神奇的可可西里巡山隊駐地的時候,他從面前這群黝黑而平靜的康巴漢子們臉上,絲毫看不出即將開始的巡山路是怎樣的遍布危險懸疑……志願者神秘失蹤……藏羚羊群慘遭屠殺……傳聞中巡山隊勾結槍匪盜殺羚羊…… 一切是為了真相!尕玉隱姓埋名,加入了追捕盜獵者的巡山隊,走進了四萬平方公里茫茫無人戈壁; 盜獵者如同空曠山區游盪的歷鬼,他們似乎可以藏匿在每一個石縫間,似乎可以彌散在稀薄的空氣中,他們像陰影緊緊嚙咬著巡山隊員的神經,並尋覓機會向隊員們射出致命的子彈…… 美麗寂寥的可可西里安睡在寧靜中。突然,槍聲打破寧靜,保護站上的巡山隊員被盜獵者殘殺,鮮血染紅戈壁,又一批藏羚羊群慘遭屠戮……一定要抓到盜獵者!巡山隊長日泰下了死命令,巡山隊連夜緊急出發,闖進了正在流血的可可西里。但是盜獵者如同鬼影般忽然消失在稀薄的空氣中,留下的只是成百上千具剝去皮毛的藏羚羊屍骨……巡山隊員在遍布危險的茫茫大戈壁上奮力追蹤,終於,盜獵者出現在冰河對岸,隊員們不顧一切地沖入湍急的冰河之中。一場生死搏鬥之後,只捕獲了一些盜獵分子,狡猾的盜獵頭子再次漏網。風雪中,繼續追趕盜獵分子的巡山隊員已瀕臨絕境:車輛拋錨,汽油耗盡,食品短缺,大雪封山,巡山隊員不斷倒在冷槍之下……連最頑強的藏族漢子也哭喊道:我們走不出去了!打擊盜獵,是巡山隊義不容辭的責任;守護家園,是巡山隊不可動搖的信仰。巡山隊員頑強地在風雪戈壁中追捕盜獵者,槍聲在可可西里的群山中長久地回響——這不只是一次巡山,這是一次撼人心魄的生命歷險。
1985年以前,可可西里生活著大約100萬只珍貴的高原動藏羚羊,但隨著歐美市場對莎圖什披肩的需求嗇,其原料藏羚羊絨價格暴漲,各地盜獵分子紛紛湧入,幾年間,百萬只藏羚羊被殺戮至不到兩萬只。1993年起,一支名為「野氂牛」的武裝反盜獵隊,在隊長索南達傑的領導下志願進入可可西里進行反盜獵行動。這支由「臨時工」組成的隊伍在可可西里腹地和盜獵分子展開了浴血奮戰。

故事

故事發生在可可西里,位於中國西部、青藏高原的中心地帶。1985年以前,可可西里生存有大約100萬只珍貴的高原動物藏羚羊,隨著盜獵者紛紛湧入可可西里血腥屠殺,短短幾年間,藏羚羊幾乎被殺戮殆盡。影片講述當地的志願巡山保護隊在隊長日泰帶領下的一次追擊盜獵者的行動,最終的結局卻是悲劇性的,包括日泰在內的絕大多數隊員在行動過程中犧牲,巡山保護隊全軍覆沒。

可可西里

在陸川的影片里,以藏文書法書寫的四個漢字"可可西里"彷彿也於瞬間獲得了神聖的意義,讓人一下子就聯想到了雪山、荒原、無人區和藏羚羊,油然而生一股景仰之情。這種景仰之情是條件反射式的: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乃至西方人而言,鮮有涉足那遙遠的雪域高原者,因為沒有到達,所以神秘。而作為電影作者,以影像表達中國神秘的西部,特別是青藏高原,表現其獨特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生態,這項工作本身也足以讓人尊敬。當陸川敢於走進可可西里拍攝這樣一部影片時,他就已經讓我敬佩了。

陸川在故事的講述過程中不斷丟下各種包袱,也就是盜獵者不斷在旅途中留下的各種痕跡,藏羚羊的屍骨、拋棄的汽車、掩埋的藏羚羊皮……最終到底能不能追擊到盜獵者?這種追尋的結構本身也是扣人心弦的。

屠殺

是不斷的屠殺事件讓可可西里在一片純美的基調中平添一種肅殺之氣,變得凄美。

首先是"殺羊"。夜晚的藏羚羊一動不動,盜獵者上來就是一槍,槍聲不誇張,悶悶的,一聲聲的槍響以後,是一隻只羊的被屠殺。然後,負責剝羊皮的人會上來扒皮,遺棄下藏羚羊的肉身。天亮了,四面八方的禿鷲又蜂擁而至,啄食腐肉。最後,我們看見成百上千具藏羚羊的白骨,堆積在荒原上。

其次,就是"殺人"了。隊員們有的死於可可西里險惡的自然環境,有的死於盜獵者的槍口,我們看到很多死亡的場景,有的被活活凍死,有的被流沙活埋而死,結局是隊長日泰被殺死。人與人之間的屠殺竟然和人對於羊的屠殺別無二致,上來就是一槍,然後應聲倒下,這種死的過程絲毫沒有誇張與做作,卻刻骨銘心。影片中所表現的人與自然之間的殺戮和人與人之間的殺戮,又同時在兩個層面上形成並列的結構,突出強調了死亡的主題。

陸川在影片中所表現的這種死亡,是海明威式的,是科波拉式的。他不懼怕死亡,他不誇張死亡,面對屠殺,他的態度甚至是冷漠的、視而不見的,面對死亡像是面對自己的宿命一樣。死,成為生命無可避免的歸宿。我讀過陸川的碩士論文,他對科波拉研究很多,在他的影片中所出現的許多中近景的鏡頭、構圖,以及黑色影調,不能不讓我聯想到科波拉的《教父》和《現代啟示錄》。那種面對一個人的死亡的鏡頭,既不熱切也不過於冷漠,只是靜靜地旁觀,有時候給你一個鮮血淋漓的傷口的特寫,有著科波拉的風格。

信仰

面對死亡時的陸川,我想到了警察"馬川"式的視死如歸。只要尋到了那把槍,哪怕是死亡,那麼死亡以後依舊可以找尋到自己的魂魄。《尋槍》里的姜文笑了,笑的那麼陽光燦爛,以一個靈魂的面容。當陸川遇見可可西里,這是一個悲劇性的可可西里。可可西里的死亡,彌漫著信仰的味道。當生命無所依託,那麼只能仰仗於信仰。影片一前一後的兩次"天葬",是信仰對於死亡的最好詮釋。讓自己的肉身祭奠於天,當靈魂皈依信仰,那麼即使是死亡也無所掛念。

最後,陸川眼裡的可可西里,不僅有雪山、荒原、無人區和藏羚羊。有著神奇自然風光和古老宗教文化的雪域高原,只是陸川的敘事的外衣和背景。陸川眼裡可可西里,更有子彈、鮮血、死亡和信仰。

❾ 可可西里電影簡介

《可可西里》影片講述了記者尕玉和巡山隊員為了保護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和生態環境,與藏羚羊盜獵分子頑強抗爭甚至不惜犧牲生命的故事。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可可西里電影簡介,供大家參閱!

可可西里電影基本信息

《可可西里》是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劇情片,由陸川執導,多布傑、張磊、奇道等主演。2004年10月1日,該片在中國內地上映。

影片講述了記者尕玉和巡山隊員為了保護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和生態環境,與藏羚羊盜獵分子頑強抗爭甚至不惜犧牲生命的故事。2004年該片獲得了第17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第41屆台灣金馬電影獎最佳影片等獎項 。

可可西里電影劇情簡介

北京來的秘密警察尕玉以記者身份做掩護,來到傳聞中神奇的可可西里。美麗寂寥的可可西里正安睡在寧靜中,但突然出現的槍聲打破了這片寧靜。藏羚羊保護站上的巡山隊員被盜獵者殘殺。巡山隊長日泰帶領巡山隊連夜緊急出發,誓要抓到盜獵者。但是盜獵者如同鬼影般忽然消失,留下的只是成百上千具剝去皮毛的藏羚羊屍骨。巡山隊員在遍布危險的茫茫大戈壁上奮力追蹤,終於,抓到一部分盜獵分子。經過殊死搏鬥,盜獵分子束手就擒,藏羚羊的皮毛被找回,但狡猾的盜獵頭子再次漏網。巡山隊員冒著風雪繼續追趕盜獵分子,但此時,環境越來越惡劣,車輛拋錨、汽油耗盡、食品短缺、大雪封山,巡山隊員一個又一個的犧牲,日泰隊長迫於無奈,將藏羚羊的皮毛買出以換取必須的生存用品。終於,尕玉和日泰隊長追上了兇殘的盜獵者,日泰拒絕了盜獵頭目的收買,倒在了盜獵分子的槍下,尕玉死裡逃生,帶回了已經冰冷了的日泰隊長的遺體。

可可西里電影幕後花絮

1:在劇組的時候,趙雪瑩每天都是被蒼蠅、蚊子叮醒的,而不是被叫醒的,但她從來沒有傷害過一隻蚊子,因為在可可西里,每一樣東西都是有生命的。

2:該片在高原拍攝,無論對扛機器的工作人員,還是拍戲的演員都是痛苦的事情,拍攝期間劇組也經常有工作人員暈倒。

3:為了追求真實感,《可可西里》只起用了三名職業演員,其餘全是非職業演員。

4:巡山隊員抓捕盜獵分子那場戲在海拔4800米的楚瑪爾河邊拍攝,演員脫了褲子在冰河裡沖刺,整整五天,30多次沖過冰河。拍到後來幾位演員的雙腿都站不起來了,而且完全失去了知覺 。

5:劇組為了拍攝流沙活埋巡山隊員劉棟一幕鏡頭准備了一個多星期,挖了9個大坑,而且是真的將演員活埋進去,唯一的保證是在2分鍾內將他很快挖出來,但是亓亮在拍完後還是昏迷了 。

6:影片開頭的藏羚羊不僅是真實的,劇組還花了4個月派專人守候,這也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用膠片記錄藏羚羊。

可可西里電影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而成。1985年以前,可可西里生活著大約100萬只高原動物藏羚羊,不過隨著藏羚羊絨的價格暴漲,可可西里爆發了對藏羚羊的血腥屠殺。從1993年起,可可西里周邊地區的藏族人和漢族人在隊長索南達傑的領導下,組成了一支名為野氂牛隊的巡山保護隊,志願進入可可西里進行反盜獵行動。在前後5年多的時間中,兩任野氂牛隊的隊長索南達傑和扎巴多傑先後犧牲 。陸川看到民間巡山保護隊的故事後,他覺得這個線索非常適合拍成一部電影 。陸川不僅是《可可西里》的導演,還親自負責劇本的創作,這期間他多次跟隨可可西里當地的巡山隊員進入無人區巡邏,和巡山隊生活過一段時間後,再看自己的劇本,陸川忽然覺得劇本和現實生活相差得那麼遠,而陸川最迫切要表達的就是真實,所以陸川對劇本改了又改,到第8遍時,終於覺得可以拍了。

拍攝過程

2003年8月,影片正式開拍。導演陸川為完成此片,率領100多人進入可可西里無人區,將屠殺和保護藏羚羊的情節以紀錄片的形式記錄下來。《可可西里》拍攝過程全部都在海拔3800米以上,其中有30%的戲是在無人區拍的。為了追求真實效果,劇組還在可可西里高原最高峰布格達爾峰6200米處取景拍攝。在布格達爾峰,劇組遇到了電影里巡山隊經常碰到的事:在風雪中露宿,極度缺氧,頭痛、頭暈、嘔吐、高原反應強烈,有人肺部感染、心臟病發作。一些後勤人員紛紛開小差逃離劇組,一位主創錢也沒要就跑回了北京。電影拍到最後,劇組從一百多人變成了最後只剩下六十多人。電影的拍攝也進行得異常緩慢,原計劃3個月,結果超期一個多月 。

可可西里電影影片評價

正面評價

《可可西里》被稱之為“一部關於信仰和生命的電影”,該片不僅在國內國際獲獎,而且也感動了不少觀眾。《可可西里》的震撼在於它揭示了民族精神的核心,把一個理想主義者由生到死的過程鮮活地展現出來(《競報》評) 。這部電影帶著一種絕對的淳樸和陽剛,以及被無限放大的生存和死亡的自然法則。影片並沒有用慷慨激昂的宣傳台詞向觀眾喊話,也沒有用常見的宣傳語氣說“殺死藏羚羊剝皮的行為是無恥的”,而是通過一個個真實到令人窒息的畫面和巡山隊員朴實的話語,讓觀眾自己感受到那種震撼的力量(《人民公安》評) 。

陸川的《可可西里》展示了一種國產片中從未有過的極度洗練、殘酷的紀實美學風格,雖然這種風格在世界影壇並非罕見,比如在《可可西里》中經常出現突如其來的暴力和沒有鋪墊的死亡,這些在美國導演昆汀·塔倫蒂諾和日本導演北野武的電影中亦屬常見,但與他們不同的是,《可可西里》的暴力徹底剔除黑色幽默成分,剩下的完全是冰冷和決絕。在可可西里嚴酷的生存環境里,這種描述方法表達了對生命的最大尊重(《京華時報》評) 。

反面評價

《可可西里》是一部把青藏高原“險惡化”的電影,這部電影為了突出人物的高大,環境描寫不顧基本事實,存在諸多事實錯誤,給觀眾造成了誤導作用。首先,沙漠承重能力很強,這與沼澤不同,更何況可可西里是中國的永久凍土區,因此不可能出現片中人物下陷到流沙里的情況。其二,電影中可可西里的“荒漠化”也與實際情況不符合,事實上可可西里不僅不是荒漠,而且還是中國湖泊最密集的地方。其三,可可西里並沒有影片描述的那樣可怕,可可西里也不是片中所說的無人區,在可可西里除了有淘金者、撈鹵蟲的人出現,還有牧民在那裡放牧。可可西里和青藏高原在片中被“險惡化”,是因為造英雄、樹典型的需要,這種現象不應該提倡(《中國國家地理》評) 。

《可可西里》的最大遺憾在於它未能將洗練的紀實風格貫徹到影片的每一個角落。對於天葬、成片的藏羚羊屍骸以及流沙吞人三大奇觀的津津樂道,損害了影片的客觀和冷靜。首尾兩次天葬的濃墨重彩,使得影片盡量價值中立的努力幾乎化為烏有,而鏡頭在藏羚羊屍骸上的反復流連,更有製造奇觀、濫情的嫌疑。甚至,影片足足用了96秒的時間來細致描述流沙將一個人吞沒的完整過程,然後又用34秒的遠景空鏡頭加以致敬。不論編導的本意是否要為影片製造出足夠的殘酷意味,但這種帶著不節制情感的過度介入會對影片的紀實風格造成傷害,並且減弱影片本該具有的人道主義力量(《京華時報》評) 。

閱讀全文

與電影可可西里講述了哪裡的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白靈蛇傳電影結局是什麼意思 瀏覽:658
微信電影票購票記錄怎麼刪除 瀏覽:304
演一個小海鷗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135
中國高分恐怖電影推薦 瀏覽:885
香港電影中分 瀏覽:272
貓和老鼠大電影中文配音 瀏覽:868
電影摩天輪結局 瀏覽:616
殺手電筒影香港 瀏覽:722
考清華大學勵志電影 瀏覽:365
外國電影版狼人殺 瀏覽:223
韓國電影思悼中文字幕 瀏覽:231
電影什麼薔薇花 瀏覽:163
日劇電影經典 瀏覽:518
電影字幕翻譯的瞬時性 瀏覽:849
台灣電影陣頭文化 瀏覽:341
吉祥如意電影都是演員嗎 瀏覽:664
什麼有哪些電影 瀏覽:240
富二代追女孩電影 瀏覽:600
日本有哪些偉大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232
家庭倫理電影中文 瀏覽: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