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評價電影《新少林寺》
《新少林寺》我比較喜歡,演員很投入,演技很精彩。從親情到愛情到兄弟情到友情,再到普度眾生,從個人私情到到蒼生。一部電影能包含了多少復雜又真摯的感情。這部戲鮮明反映出了中國人內亂,外國人借中國人的手殺中國人,搶中國寶的歷史背景,一場場的混戰場面,血腥場面,悲壯的場面,以及最後血洗少林寺的場面無不震撼著在場大多數觀眾的心。"少林寺永遠都沒有倒下,它的一瓦一磚永遠都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這句話讓讓我很感動,我感動的原因是:少林寺是正義、堅強的象徵,是懲惡揚善、與惡勢力作斗爭的正義幫派。我為主人公的懺悔而感到欣慰,這或許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影片告訴了我們戰爭的可怕,所有人都應該更好地去維護和珍惜和平。不要有貪念,其實你擁有的比你想要得到的多得多,當你不擇手段的想要獲得更多的東西時,你會發現你會失去更多,當你失去時,後悔也沒用了。 這樣的電影對社會的影響相當正面,應該多拍一點。
❷ 昨天電影院播出的新少林寺謝霆鋒扮演的角色最後是生是死
最後他和劉在少林寺里打鬥、外面洋人用炮轟少林了、裡面情況很危險、小謝差點率死劉把他拉起來了、謝有點呆了、這時候一根大梁掉了就要咂到謝、劉又把他推開自己卻被咂死了、所以小謝沒死、最後小謝走了出來、地上全是死人、然後下大雨了、地上全是血水流淌著
❸ 《少林寺》39年:李連傑直言後悔拍攝,兩位「大反派」早已不在
2021年的大年初一,可以說是王寶強小小的高光時刻,院線有他主演的電影《唐人街探案3》,票房已破40億;
網路影片有《少林寺之得寶傳奇》,圓了自己兒時的少林夢。
但可惜的是,這兩部電影的口碑都不是很高,《唐人街探案3》豆瓣評分僅5.6,系列最低分;
《少林寺之得寶傳奇》旨在致敬82版《少林寺》,海報都做得很相似,王寶強全程真打不用替身,但卻因為劇情太水太跳脫,口碑大跌,只有4.2分。
而王寶強想要致敬的82版《少林寺》,當年的現象級電影,一經上映就達到了萬人空巷的效果;
並且在上世紀80年代,憑借著均價一角錢的票價,拿下了1.6億的票房,這在中國影史上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傳奇。
01、輕喜劇風格的溫情武俠片
隋朝末年,殘暴無道的大將王仁則(於承惠 飾)在黃河監工河防工事的時候,殺死了反抗的神腿張,還把他的兒子張小虎(李連傑 飾)也打成了重傷。
受傷後的張小虎逃到了少林寺,為了為父報仇,他出家為僧,拜少林寺的曇宗(於海 飾)為師,法號覺遠,苦練功夫。
在一次失敗的貿然復仇中,他偶然救下了曇宗師父的女兒白無瑕(丁嵐 飾),並且與她產生了一種不可明說的情愫。
回到少林寺後,覺遠潛心修煉功夫,終於練成了上乘的功夫。
恰逢此時,他遇到了被王仁則追殺的秦王李世民(王光權 飾),於是便和白無瑕通過假結婚將李世民護送到河東,不料卻給少林寺帶來了災難——王仁則的圍攻。
不過,顯然王仁則低估了少林寺的實力,在曇宗師父的帶領下,少林寺全體成員奮起反抗,突圍成功,但曇宗師父卻被亂箭射死。
新仇加舊恨,讓覺遠發誓手刃仇人。正巧這時李世民也帶兵前來,與王仁則、覺遠決戰洛陽,經過激烈的打鬥,覺遠終於完成了心願,為父、為師報仇。
雖然大仇已報,雖然登基後的李世民封他為將軍,但為了更好地保衛少林寺,他毅然選擇一世為僧,甚至放棄了與白無瑕的愛情。
這部電影雖然是部經典的武俠片,眾人也展現了扎實的武術功底和行雲流水般的打鬥場面,讓觀眾看過後直呼過癮;
但它同時又涵蓋著 搞笑 元素,還夾雜著影片中人物的細膩 情感 ,一改武俠片嚴肅的風格,賦予了影片輕喜劇的氛圍,也讓整部影片更加有血有肉貼近人心。
比如覺遠和白無瑕之間純純又羞澀的愛情,讓影片在打鬥中充滿了甜蜜感;
再比如打著「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旗號,公然聚眾吃狗肉的師兄弟們,讓觀眾們忍俊不禁;
再再比如覺遠與曇宗師父的師徒情,給影片鋪滿了溫 情感 。
02、投資方曾燒毀劇本,新導演將演員、劇本「大換血」
眾所周知,《少林寺》的導演是張鑫炎,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張鑫炎之前,這部影片的導演另有他人。
當時,身為長城、鳳凰、新聯三家影業公司董事長的廖一原想要拍出一部少林寺題材的影片,於是找來了導演陳文;
樣片出來之後,雖然很多人都覺得不錯,但是卻有專業的武術界的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認為一點沒有少林功夫的味道。
聽聞此言,廖一原愣了,在追問之下陳文才告訴他,演員並不是專業的武打演員,而是從一個京劇團中請來的演員。
聽完這番解釋,不顧40萬港幣的投入,廖一原憤怒地把劇本燒了,並解散了劇組。
但是廖一原並沒有放棄《少林寺》,而是找到了擅長拍武俠片的導演張鑫炎。
那時候張鑫炎已經拍出了《雲海玉弓緣》、《白發魔女傳》等優秀的武俠影片,經驗豐富。
「上崗」之後,張鑫炎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首先就是把劇本和演員「大換血」。
於是乎,全新的劇本出爐,李連傑、計春華、於海、於承惠等功夫演員齊聚,上演了這一部經典的武俠片。
據了解,在選角的時候,李連傑差點因為身高不足170的緣故錯過這個角色。
說來也並不是導演介意他的身高,而是他之前面試因為身高原因受挫,對自己沒有信心,根本沒去面試《少林寺》。
好在張鑫炎早在幾年前就注意到了這個功夫不錯的小夥子,主動找到李連傑,也因此成就了他,這也是李連傑的影壇處女作。
03、票價1角錢卻得到了1.6億票房
在上世紀80年代,經濟發展水平遠不如現在,當時的電影票票價也就是一兩毛錢一張。
但是《少林寺》這部電影卻在當年創造了票房的奇跡:以均價1角錢的票價,獲得了1.6億的票房。
據了解,1982年,這部電影在內地上映之後,瞬間引起轟動,當時的場景以萬人空巷來形容再合適不過,無論是在室內影院還是露天影院,很多人反復看了又看;
有的人甚至看上100遍!正是這一遍又一遍地觀看,造就了《少林寺》1.6億的票房奇跡。
隨後,這部影片走出國門,在日本收獲40億日元票房,在韓國收獲51億韓元的票房。
再後來,這部影片簡直可以說是風靡全球,無論是亞洲還是歐洲,亦或是美國,都掀起了一陣「少林寺熱」,從此,少林寺也在全球聞名。
04、李連傑曾直言「最後悔拍《少林寺》」
據了解,《少林寺》的男主角李連傑曾在影片上映後說過,「最後悔拍攝《少林寺》」;
其實,並不是因為在拍攝過程中出現了問題,也並不是李連傑與劇組產生了矛盾,而是因為這部電影太火了。
在《少林寺》上映後,引發了一陣功夫狂潮,李連傑也成為了很多青少年的偶像,王寶強就是其中的一個。
因為這個偶像的影響,很多青少年都棄學從武。了解到這一情況,李連傑才說出了「後悔拍攝《少林寺》」這樣的話。
李連傑曾經說過,因為拍了這部戲,誤導了很多青少年去學武術;
甚至很多人連學武的目的都不清楚,就想要剃發去少林寺習武,每每看到這種情況,他都很自責。
05、影片中飾演反派的兩位演員計春華、於承惠去世
這部電影中有兩個反派角色,一是於承惠飾演的王仁則,另一個是計春華飾演的禿鷹。
他們二人在影片中的表現十分優秀,甚至成為了觀眾心中「優秀反派」的代表人物。
於承惠自幼習武,對武術的喜愛甚至達到了痴迷的程度,還曾經獲得過華東區的武術冠軍。
於承惠對於武術的喜愛不僅僅停留在練武的層面,他還自創過一門武功——螳螂劍。也正是由於這門功夫的創立,於承惠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
在拍攝《少林寺》的時候,導演張鑫炎找到了他,希望他能夠出演王仁則這個角色。
但是當時於承惠只是對武術有著濃厚的興趣,對於演戲、進軍 娛樂 圈並沒有什麼想法。
還是在張鑫炎的不斷勸說下,於承惠才答應參演,這才有了這個經典的銀幕形象。
雖然在《少林寺》之後,於承惠也參演了不少武俠片,但他仍然痴迷於鑽研武術,對 娛樂 圈的名利看得很淡,即使在拍攝電影的過程中,也在鑽研、創新、推廣武術。
有人說,這就是我們心中大俠的樣子。令人惋惜的是,2015年,這位76歲的大俠因病去世,永遠離開了我們。
提到計春華,大家對他可能會很熟悉,他可以說是一位反派專業戶,塑造了不少經典的反派形象。
他與《少林寺》這部電影的緣分也很是奇妙,當時的計春華由於之前的一場大病,頭發全都掉光了,恰巧張鑫炎就看中了他的禿頭,認為很適合出演《少林寺》中的禿鷹;
計春華也就由此進入了演藝圈,並且憑借著禿鷹一角被人們熟知。
後來陸續又和李連傑合作了《南北少林》、《方世玉2》、《新少林五祖》等影片,成為港片中的經典反角。
有人說,雖然他都是在演反派,但卻將反派演出了義無反顧、絕不求饒的風骨。
然而,天妒英才,2018年,計春華因癌症去世,享年57歲。
如今距離電影《少林寺》的上映已經過去了39年,武俠片的主角也換了一代又一代,更多的特效也融入到了功夫片中。
在這種情況下,回看《少林寺》這類經典的功夫片,感受他們真實的拳腳功夫,仍不免有些熱血沸騰。(撰文:西窗雪)
❹ 電影《新少林寺》里那個小和尚練那套拳叫什麼名字需要套路確切名字
七星拳 , 影片中後來劉德華與小和尚一起打的那套拳。
這個是搜狐新聞:
搜狐娛樂訊 《新少林寺》被喻2010最期待華語電影謝霆鋒(在線看影視作品)加碼練功 迎戰華哥七星拳由導演陳木勝、動作導演元奎聯合執導,電影開拍至今短短一個月,一班演員包括:劉德華、謝霆鋒、范冰冰、余少群、動作導演元奎等合作越見默契之餘,更為連串的好消息感到鼓舞,霆鋒更加把勁練功,為自己在戲中的演出作好准備,迎戰劉德華的七星拳。
❺ 李連傑拍的電影《少林寺》背景和主要情節
主 演: 李連傑、計春華、丁嵐、於海、於承惠
影片類型: 電影 / 動作片
地 區: 香港
語言說明: 中文字幕
隋唐年間,群雄逐鹿中原,爭為霸主。王世充擁兵東部(古洛陽)潛號鄭王,行暴政,民怨沸騰。著名武術家「神腿張」抗暴助義,為鄭王侄王仁則陷殺,其子小虎亡命嵩山,垂危時為少林武僧曇宗所救。小虎在義傷中,無意發現曇宗偕十一棍僧禁苑練武,各懷絕技,心喜復仇有望,懇請曇宗納之為徒,遂落發為沙彌,法號覺遠。這期間,他邂逅一武功不凡的少女白無瑕,互通心曲,才知白竟是恩師之女,而曇宗等遁世為僧,亦有不可告人之隱…《少林寺》80年代曾在中國乃至世界影壇掀起一股新風格武術電影熱潮,並使李連傑一舉成為國際級影星。 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到處掀起了武術熱。與許多其它武打影片使用替身與特技不同,李連傑所展現的多是他的真實功夫,因為他曾連獲全國武術全能冠軍。
影評:
張鑫炎開一代風氣之先的功夫片,河南嵩山少林寺實地拍攝,多位全國頂尖的武術冠軍出演,硬橋硬馬拳拳到肉的武打風格雖不如徐克等後來的新武俠飄逸靈動賞心悅目,但當年那種萬人空巷的轟動依然留存心間;本片在中國上映時依稀記得是俺小學三四年級,一毛三的票總共看了12遍,其中六遍為了精彩的武術三遍為了美麗的牧羊女還有三遍為了白無暇那半截雪白的大腿,及至後來讀了魯迅先生關於看到女人的一截皓腕馬上聯想到一絲不掛的香艷俺才驀然醒悟原來意淫的毛病是從「少林寺"開始的;除此之外還學了「野性難訓"這個成語和「不野就不夠味兒了"這句流氓語言,由此深刻地領悟了鄧麗君「路邊野花不要采"與五講四美全無干係的奧妙哲理,簡直讓俺在一幫混沌未開傻了吧唧的小孩子中鶴立雞群脫穎而出哇!當然「盡形壽不淫慾汝今能持否"的隱諱含義俺還是不甚了了,因此與神童的距離還是蠻大地。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此片對70年代生人的人生歷程意義重大,強烈推薦本片並強烈建議如今的修行條款除了不殺生不淫慾外一定要問一句「盡形壽不意淫,汝今能持否?"不能持的千萬不能收哇,否則整天沒完沒了地意淫還怎麼一心向佛啊,看來俺這輩子是出不了家啦!
背景資料:
八十年代初,我國一部分優秀武術教練員和運動員與香港中原電影公司在國內拍攝了一部大型彩色寬銀幕武打故事片《少林寺》。影片上映之後不僅受到國內各界人士的贊譽,同時一舉轟動了國際影壇,觀眾遍及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僅國內的觀影人數就達到了5億人次,在日本的票房收入超過了三千萬人民幣,香港突破功夫片歷史最高賣座記錄,美國一映再映,這部電影讓全世界認識到——武術的真功在中國。
《少林寺》是中國技擊武俠電影中的一部經典之作,它最大的特點是由過去的演員學武打發展為武術運動員直接上銀幕。技擊武俠片雖然在表現題材上有其自身的限制,它不能像其他類型的武俠影片那樣神奇、那麼多變,但就武俠電影本身而言,技擊武俠片開創了中國武俠電影史上一頁頗為輝煌的篇章。自〈少林寺〉轟動世界之後,以國內實景、國內武術運動員所拍攝的武打片雖廣受歡迎,但沒有一部能超過〈少林寺〉所帶來的影響。〈少〉片不僅使中國武俠電影走向了世界,而且也使武俠電影中所表現的中國文化精神在世界上得以傳播。〈少林寺〉是新中國電影工作者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組成部分,它作為電影史上一頁重要的篇章而永遠的載入了中國武俠電影的史冊之中。
★花絮:
在拍攝師傅給小虎喂粥的這場戲時李連傑動了真感情,激動得淚流滿面,在場的工作人員也為他的激情而吃驚,連導演張鑫炎都深有感觸的說:「演員能感動拍攝工作人員是很不容易的事!」
「日出嵩山坳,晨鍾驚飛鳥。林間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當年的這一首〈牧羊曲〉紅遍了大江南北。
少林僧人打水這一場戲給許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那一個個尖尖的水桶。
夏練三伏,冬練三九這一場戲是李連傑自己設計的。覺遠刻苦習武的情景成為了武俠電影中千錘百煉的典型畫面。
覺遠率眾棍僧躍馬窮追王仁則。李連傑只在出國前練過三天騎馬,但馬背上的他靈巧穩當,泰然自若,這都得歸功於李連傑扎實的武術基本功。
在拍攝最後覺遠和王仁則的決斗時,兩個演員吃盡了苦頭,最慘的是李連傑,他被於承慧失足踢中了襠部,疼得滿地打滾,半天爬不起來。
非常般配的一對金童玉女,可惜佛門有戒條:「盡行授,不淫慾,汝今能持否?」「能持。」
〈少林寺〉使少林武術名揚四海,不僅在國內興起了一片習武熱潮,同時吸引了國外許多慕名而來的遊客。少林寺成為了中國一大旅遊聖地,至今仍門庭若市。少林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越來越被更多人所熟知。
★人物介紹:
李連傑
影片中男主角覺遠的扮演者李連傑曾是全國武術比賽的全能冠軍。他在〈少林寺〉中的出色表演使其從此蜚聲影壇,並成為享譽海內外的一位武俠明星。當年李連傑只有18歲,人生道路因此而改變。
於承慧
扮演王仁則的於承慧是山東體育學院的教授,他在片中成功的塑造了一個反派形象。
於海
扮演師傅的於海當時是山東體育技術學院的總教練,他是國內有名的螳螂拳名家,90年代香港所拍攝的多部武打影片中都有他的身影。
胡堅強
胡堅強,浙江武術運動員。他在1982年的全國武術表演賽上獲得了傳統拳三類和傳統器械兩項第一名。其後與李連傑合演了〈少林小子〉、〈南北少林〉兩部影片。
計春華『
計春華飾演的禿鷹給人印象極深,天生一副反派的造型。在我的印象中計春華好象從來都沒有塑造過正面人物。
❻ 如何評價電影《少林寺》
這部電影曾經在上映期間,打破華語片的賣座紀錄,也曾經在1982年以5分、1毛的票價創下了1.4億元的票房紀錄。
這部劇不但在大江南北掀起了武術熱,有很多年輕人受這部電影影響去嵩山少林寺學武,成為少林寺的俗家弟子,也使少林寺成為世界聞名的旅遊勝地,更是讓「天下武功出少林」這個說法流傳更廣。
第三、流傳至今的台詞。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是這部電影,留下最深刻的台詞,在這部電影之後,經常可以聽到這句台詞。這是一句平衡信仰與現實的好詞。我們需要放過自己,也原諒他人,不要用自己的錯誤去懲罰別人,也不要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少林寺》這部電影可以是中國電影史上一部經典的作品,在當時的年代,為中華武術文化的傳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值得去重溫這部經典。
❼ 《新少林五祖》《第七子》你都看了嗎
《新少林五祖》大概是兩個月前在電影頻道上又重看了一次,一點情節都沒落下,把中間的廣告也順帶看了。
最近挺喜歡看這種扎實的功夫片的,還有那部一個多月前同樣在電影頻道播放的1984年的《木棉袈裟》。
再多句嘴,最近還買了李連傑的《黃飛鴻》1和2作為收藏,1是一個起點,李連傑再度崛起的里程碑作品;2則被我認為是黃飛鴻系列中最經典的一部,除了有袁八爺設計的李連傑跟熊欣欣與甑子丹這兩個超級反派大BOSS有幾場暢快淋漓的對打外,《男兒當自強》的藝術氣息也是最好的。
好了,關於《木棉袈裟》和《黃飛鴻》,以後有空還想多聊幾句,現在把話題交給《新少林五祖》
這是李連傑第一次演一個父親形象,但和謝苗配合卻默契自然。邱淑貞還是一貫的表演方式,陳松勇秉承在《方式玉》中的搞笑風格操著台灣國語腔,所不同的是在王胖子鏡頭下,陳松勇多了些好色,不過也是為劇情服務,葉德嫻的形象比較多見,屬於一類母親代表,劉松仁就比較讓人失望了,不是表演的失望,而是死的太快了,我總八卦的覺得要麼是有大段劉松仁的戲在當初上畫時被刪了,要麼就是劉松仁客串時間有限,看他的戲份估計現場拍個把小時就可以全部搞定。計春華就不多說了,反派BOSS,專門表現狠毒和自己的功夫就可以了。整場戲下來,當然完全是王晶式拼盤作品,裡面充滿各種商業元素,包括功夫、搞笑、煽情、恐怖、驚秫以及冷科幻元素,這些元素中主要是惡搞西片的經典商業片包括終極者、蠟像館等,搞笑部分也比較出彩,使我覺得有意思的是小五祖們商量立門號,嘴裡還蹦出個「新人類」!當然最搞的是最後王胖子客串「方世玉」操著一口山東口音慢鏡頭狂奔:「大——洪——!兒——子(音zei)!」相當噴飯,與李連傑飾演的洪熙官互名號後李連傑還疑惑的問「你就是方世玉?」王胖子還趾高氣揚的「怎麼?不可以啊?」最後一邊拉著兒子走一邊告誡「你以後少跟這些人來往,他們都是壞人」邊說邊走邊撞樹上……如此惡搞方世玉,這大概也是讓李連傑自己也是哭笑不得。當然,此片的重頭戲——動作場面也是相當精彩,元奎跟李連傑合作比較多,雖然我認為李連傑的動作讓袁和平指導會更好,不過元奎在給《新少林五祖》里設計的打鬥動作卻是相當凌厲,拳腿或兵刃交接間相當有質感(不象在〈方世玉〉里感覺某些動作相比武招親時和胡惠中打鬥戲過於輕飄——當然也可能是為劇情考慮的故意為之)。有位仁兄說過,一部精彩的功夫片,除了主角的身手要好,反派也需要有功夫底子的演員來對手,這樣的動作戲才叫好看,在李連傑電影里的大反派,大多有好的武術底子,從狄威、任世官、甑子丹、熊欣欣、錢小豪到趙文卓、周比利、倪星、於榮光等無一不是如此(而倚天屠龍記中反派「玄冥二老」武術功底不夠分量,還拉一個曹榮演禿驢跟張無忌單打獨斗——盡管倚天屠龍記是武俠片而不是功夫片)。
新少林五祖》里的反派則是內地的計春華,李連傑和計春華已經幾度合作,是從《少林寺》就開始了的。看多了也就沒有新鮮感了,畢竟這部戲離上一次的《方世玉續集誰與爭鋒》大對決才半年不到,觀眾難免疲勞。
此片還有個遺憾,乃造型遺憾,一貫剃光頭演清裝功夫片的李連傑在《新少林五祖》里卻蓄發演出,弄了個大背頭,所以看起來比較不舒服,小時候比較討厭這種大背頭的清裝戲的,當然這也可看成是代表李連傑蓄發明志,表示自己准備歇手古裝改拍現代動作片。《新少林五祖》後李連傑在1994年裡接拍了3部現代動作戲(《精武英雄》是民國戲)不過票房均一般,雖都過千萬,卻遠不如他的古裝戲票房了。與之相比,《新少林五祖》上映時正值香港新一輪古裝功夫片的強弩末梢,得如此票房也是不錯,比同一年林嶺東自我解嘲為香港功夫片做收尾的《火燒紅蓮寺》要令人欣慰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