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周迅新片《保持沉默》就這么廢了導演不這么看
這部《保持沉默》早在15年就已拍完,但「保持沉默」了四年之久才上映,上映後票房至今沒破2000萬,貓眼預估最終票房2500萬左右,豆瓣評分5.8,將將及格。
周導有很多話想說,也有很多話不得不說。在她眼中這一切問題出在哪,我們得從頭捋。
就從她18歲考上戲,撿了10萬塊錢被封獎,然後留校當老師說起吧。
上戲流傳一個梗,很多人進了學校才知道,這是學戲劇的,不是學電影。
雖然招生的時候,會有戲劇(影視)導演專業。
我是四川人,高中其實學的是理科,當時目標是要考清華。
有一天,大家課間休息的時候,突然有個同學看到報紙上有個特別小的那個中縫,有上戲招生簡章,大家就在那討論上戲是什麼。
我當時家裡有訂《大眾電影》,就大概記得雜志裡面說潘虹是上海戲劇學院畢業的,拍了《人到中年》,還有後來在上海永嘉路那拍的《股瘋》。
所以我當時就說,上戲是搞電影的!
其實對我來講,我就特別想到處 旅遊 ,心想什麼職業能夠免費到處 旅遊 呢,劇組啊!就覺得搞電影這個挺好的,當時就跟同學打賭,就說考上戲。
同學說你根本不可能考上,上面寫的專業考試內容,你什麼都沒學過,什麼都不知道。
我說我要考上了怎麼辦?
考上了我手板心煎魚給你吃,四川話,用手掌心煎魚給你吃,表示這件事是絕對不可能做到。
後來就去西安考,四川沒有考點。每年一輪,今年武漢,明年哈爾濱,後年濟南,1993年就是西安。
考了,就考上了。就心想,要拍電影了!
結果到了學校才發現,是戲劇!
我覺得大部分戲劇學院的孩子都有這個經歷,這個落差有點大。那能怎麼辦,就先學唄。
我們班是個特殊的班,年紀最大的進校的時候已經28了。我那時才18歲,同學里,18歲一波,20歲一波,22、25、26再一波。
我就發現他們年紀大的同學總跑到辦公室,把門一關,偷偷借錄像帶看,內參片。我就什麼都不懂,當時以為是背著我偷偷學習,心裡特別不平衡,就覺得這幫大孩子也不帶我們。
後來才知道他們在看電影,大部分是歐美片,或者禁片。
最有趣的,是 全校公開放映《與麥當娜同床》,或者是《誘僧》《本能》,大家在圖書館一樓,各個系各個年級的都在那看,搬個小板凳 。
問題是,(情愛)鏡頭一出現的時候,所有人都端坐著,跟沒事一樣,哈哈哈。我心裡想要是把燈打開,現場就像個喜劇,特別逗。
那個時候,我們就是對這些電影如飢似渴。
大一後,我意識到必須要去實習。
因為家裡經濟條件有限, 到了大學就得自己養活自己,不能再要家裡的錢 。
我得掙錢。
那個年代劇組還很少,我記得當時跟了一些小的短片的劇組,電視台的,當個場記。
比如說《神聖的陽光》,講法律的,每集15分鍾到20分鍾的一個短劇。
我特別感謝一個人,大二暑假進的一個劇組,那個導演算是領我進門的,叫沈悅。
他當年拍的一個戲叫《盛世華衣》,在大連,講服裝的。大連當時不是叫 時尚 之都嘛,還是倪大紅和何冰演的。
我是從改劇本開始,然後做場記,發通告,剪輯,後期剪輯配音,全部跟完,我就覺得我很適合劇組生活。
幾個月都在外面,東奔西跑特別開心。
畢業的時候,大家都在找工作,我根本沒找。就一門心思想北漂,去北京,堅信我一定能在北京找到工作。
我的目標是想成為一個電影導演。
但人生其實很奇妙,你沒有辦法計劃。
當時都做好北漂的准備了,突然有一天我班主任把我叫到辦公室,對我說我們打算讓你留校,你怎麼想?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選我,很奇怪,我也不算我們班上最優秀的。
我後來分析了一下,就大四的時候,我有一次在學校門口,一個人騎著車從我旁邊經過,掉了一個黑色小塑料袋, 撿起來看大概有10萬塊錢,我就把它交學校保衛科了。
結果人家回來一找,就找到了。
後來學校給我評了一個什麼拾金不昧好學生。大家覺得我品格好,是個值得信賴的人。
是不是因為這事啊,也許吧,到現在也是謎。
既然老師這么信任我,那我就留校吧。
爸媽當然覺得當老師穩定,你留在上海也能上戶口,北漂就沒有任何戶口。
本來想留下來教個一年半載就偷偷溜走。
但是後來啊,因為我帶的第一屆學生,跟我年紀相差就兩到四歲,幾乎就像同齡人。我教完一年以後,突然就覺得,怎麼能夠把他們扔下呢,還給帶出感情了。
那就帶四年,到他們畢業吧。
就這一下子,四年四年又四年地就過去了。
我那時候還開了一個劇場,叫可·當代藝術中心,上海第一家民營劇場,搞了三年。
我原本的想法是,做個劇場,養一群演員,演員們就在這演戲。也不愁吃,也不愁穿,就在這天天白天沒事就訓練,晚上就演出, 像烏托邦一樣,很理想化 。
後來發現這個太難了。
那時候我們都不了解政策,劇場辦下來,那個營業許可證上要掛你劇場的名字才能賣票。
我們那個時候拿不到營業執照,就一直不斷地往裡面填錢,付租金,還得養人,但是又不能賣票。
等於說我們在可·當代藝術中心做了戲,還得到外面去租劇場,再去演出,拿掙回來的錢再來貼補這的租金。
你想想多糟糕,特別累。
三年下來,真的是把我房子也賣了,再也沒有錢往裡貼了,身心俱疲。
就想離開上海,不想幹了,一定得離開。
一開始干這個大家都來勸,怎麼勸,勸不住,就想干。干到一半,想走了,大家又都支持你走,因為覺得你待下去就廢了。
我就先去了雲南大理,租了個院子,打算做個民宿老闆,歸隱田園吧。
待著待著,我一個朋友給我打電話,說他們要做一個音樂劇《媽媽再愛我一次》。
我就回到這個正軌上了。
這個《媽媽再愛我一次》就是根據2011年浦東機場刺母事件改的。台灣有個電影叫《媽媽再愛我一次》,那個製作人很喜歡,就買了這個版權,但是我們的故事跟電影已經毫無關聯了。
我對那個案子印象很深。同時,那時候自己也是一個媽媽——我小孩是跟劇場同時生的,真的,我同時生了兩個孩子——我覺得好像應該做點什麼。
《媽媽再愛我一次》一開始在北京排,2013年在上海駐場演了50多場,然後又全國巡演,挺受歡迎,還拿了一個「五個一工程獎」。
當時一位製片人看了《媽媽再愛我一次》之後,說你能不能把它改成一個電影?
我說可以,然後就把它改成了電影劇本。
但它跟舞台劇完全不一樣了,還結合了2014年當時的一些 社會 新聞。
那年有很多城市開設了棄嬰島,就是一個小房子,它裡面有調恆溫,有些水、食物什麼的。專門來收留那些被遺棄的嬰兒,由福利機構來做的。
因為擔心棄嬰遭受二次傷害,有的孩子就是扔在廁所里,扔在野外,孩子很可能就死了。既然你要決定扔,你就扔在棄嬰島,至少他還能活下去。
但是很可惜,這個棄嬰島爭議很大,開了不到一個月就關閉了。
這同時也暴露了另外一個問題, 既然父母有勇氣把孩子生下來,為什麼就不能夠養他?
而 這些被遺棄的孩子,他未來可能就是一個炸彈 。
就像現在很多留守兒童犯罪率比較高,因為他們從小沒有陪伴,得不到一個正常的 情感 的給養。
所以就有了現在《保持沉默》的故事。
當時寫完劇本後,製片人就出去找了一圈導演,沒找著,回來就問我說,你也是學導演的,你要不要拍?
我說,那我可以試試。當時我內心是心花怒放了,但是還得假裝一下,哈哈哈哈。
然後就找來馬楚成做我們的監制。
馬楚成來的時候,我正寫到第三稿。他看完之後,就問了我一個問題,說你要拍商業片還是文藝片?
我說這個重要嗎?
他說重要。你是要完全做自己的東西,還是說要考慮觀眾?
我琢磨了一下,覺得還是得拍商業片。因為文藝片都是奔著拿獎去的,我拿不了獎怎麼辦呢?
但我從自己做戲劇的角度來講,我知道觀眾要什麼,戲劇雖然是個小眾,但是我其實很清楚,你的戲一定要在劇場里跟觀眾一起完成。壓力也很大,第一次拍。
我很喜歡馬楚成做攝影的一部片子《甜蜜蜜》,他也拍過《心語心願》,我覺得他是一個內心很柔軟的人,也很細膩, 有一個前輩告訴你他的經驗,是件好事。
他就說我把意見提給你,改不改是你的決定,他沒有強迫我一定要做什麼。
在拍攝過程中,很重要的場景,他也會在,因為他攝影出身,確實會有很多拍攝上的一些建議。
我們第一個版本剪完以後,其實不太理想。
馬導就給了一個非常好的意見,本來我們一開場就是那個案件,劇院里萬文芳被謀殺了。他就說我們能不能把送孩子去寄養院那場戲放在開場?
我覺得這是一個挺好的建議, 突然就定調了 ,就是母子之間產生一個宿命的東西。
演員方面, 周迅一開始就是我心目中的不二人選 。製片人正好拿了那個劇本找她,她也正好看了那個新聞之後,心裡一直琢磨要做這么一個戲。
周迅一個人演兩個角色, 一開始劇本沒這么寫,就寫了這兩個人很像 。
她演的就是律師端木蘭。但萬文芳找了很多人找不到,萬文芳這個角色點像艾敬,北方的一個小城市,然後突然間火了,但隨即又過氣了。
我忘記是製片人還是馬楚成提的建議,為什麼這個角色不也讓周迅來呢?我冥冥之中也有這個想法,只是不敢提。
第一我也不確定周迅是不是會對萬文芳這個人物也感興趣,萬文芳確實也有《如果·愛》的影子,感覺她會不會拒絕。然後周迅就答應了,做了特效化妝,還稍微增肥了一些。
萬文芳和端木蘭她們兩個就像一個輪回,像一個接力棒,是後面的女性,吸取前面女性的教訓。萬文芳犯下的「錯誤」,最後由端木蘭把它「糾正」了。
我相信輪回,就像那個孤兒吉米,最後選擇跳樓,他的靈魂會不會⋯⋯端木蘭的那個孩子就是吉米的再生。
一個悲劇的發生,有眾人看起來特別不合理的地方,特別不符合人倫的地方。但是你往後去揪,你就會發現,究其根本,是因為我們就不能在那個悲劇發生前制止它。
我覺得還是在於這個 社會 是否能夠關愛陌生人,或者關愛一個跟你看起來沒有那麼大關系的人。
其實你會發現, 男性在婚姻和家庭當中是缺席的 。
有些爸爸在家裡就是在玩手機、打 游戲 ,而且在這個孩子的成長當中,你發現 越來越多的男孩子變得很「娘」 。
因為他沒有一個父親的標本,他沒有一個榜樣。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哪吒》那麼受歡迎。
《保持沉默》是2015年拍完,到6、7月份剪完,計劃2016年上映的。
因為一開始是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跟迅光年,還有光線,這樣一個三方合作。製作是由迅光年來完成,孵化是在中央新影。
後來,製片人紛紛離職,離開了自己的原單位,簽合約的人都走了,中央新影也換領導了。
出現這種情況,就導致這部電影有點像故事裡那個孤兒吉米(張睿 飾),完全被拋棄,跟劇中人物的命運很像。
其實, 《保持沉默》剪完以後,它就不歸我管了 。至於是怎麼對它,我就不清楚。
我當然很著急,可是你無從著急起,因為這件事情就變成了你不知道從哪裡去找這個源頭,找誰負責,所以我說它命運多舛,處於一個沒人疼沒人愛的狀態。
我都以為電影會一直「保持沉默」 ⋯⋯
還是挺感激這次負責幫我們宣傳的部門,她們雖然很年輕,但很負責任,而且我覺得他們也是看到片子中的 社會 責任感,所以一直試圖就從 社會 責任和 情感 方面去做。
其實有很多人也在問,電影是不是刪減了很多。
因為這是我的大銀幕處女作,所以製片方還是比較擔心的,就參與在裡面。其實在拍攝的時候,有很多戲就告訴我沒有時間了,沒有錢了,不得不刪掉。
然後在剪輯的時候,為了壓縮在90分鍾,也刪掉了一些很重要的戲。
這種影響當然是挺大的。
比如說,吉米在別墅里有一場和萬文芳的認母戲,就刪掉了,如果不刪,觀眾就不會看不懂,問吉米哪來的一套豪華別墅?
其實他們倆在那有一個母子相認的過程。
還有這個小孩子被養父母虐待的場景,包括他有被關在小黑屋裡,造成他幽閉恐懼症,他第一次看到了幼年萬思成出現在他身邊,那其實是個幻覺,是他精神的雙重人格第一次展現。
還有對吉米做心理測試,律師端木蘭在隔壁監控,吉米回想起小時候受虐,所以端木蘭才在法庭上說吉米有心理問題,現在我們只是非常簡單地帶過了。
還有很多 情感 上的鋪墊, 前前後後加起來刪了20分鍾左右 。
還有點擔心的是,它一開始定位是懸疑,庭辯,但實際上這個不是片子本身的東西,只是一個外殼。
我覺得很多觀眾看完覺得不滿足的,也是因為一開始把它當成一個懸疑片來看,後來發現懸疑沒那麼重,他就覺得被欺騙了。
這不是我們故意為之,這是一個誤會。
我們路演的時候,是有針對一些觀眾,比如說律師,法律工作者,社工、教師、母親,所以他們看的時候的反饋,和我們在公映獲得反饋其實是不太一樣的。
公映以後是因為它的觀眾是非常多層次的,喜歡看《速度與激情》的人,要走進這個電影的話,確實很折磨的。
它有許多的東西是需要觀眾腦補,甚至是主動參與去構想的。要調動自己的一些生活體驗。它不是一個直給的東西。所以,可能整個片子的講述會偏理性一些。
昨天有件事,很晚了,突然我微信里有一個人問我,說《保持沉默》是不是你導的?
這個人我都忘記了什麼時候加的了,可能從來都沒有互動過。
我知道她出家了。她就和我談了很久,就說她帶著80歲的母親,兩個人,大概是 旅遊 到哪個地方,想讓媽媽找一個能夠休息的地方坐下來休息一下,就走進了電影院,選了《保持沉默》這部電影。
看完出來,她就從佛家的角度解讀那個電影,有一陣子我渾身都起了雞皮疙瘩。
我很感動,我自己不是佛教徒,但就是被一些有緣人看到,就產生了一種對話和 情感 ,這個挺有趣的。
我覺得豆瓣評分這都沒什麼,第一我從來不在乎所謂的評分,無論哪個平台。 這就像說,我從來都不相信有真正的民主一樣,尤其當它基數很大的時候。
我也不覺得這個事情會對我造成困擾,我自己給自己打的分可能比這個還低呢。
我也會去看那些評論,好的也好,不好的也好,都會去看。我也會過濾,比如說好評,它是粉絲評的,你看得出來背後的職業形態,他的受教育程度,那個我會去區分,因為好的裡面也有很多很盲目的評分。
有些差評批評我是能接受的,比如說講到了故事比較平,庭辯不夠激烈,或者說鏡頭語言的問題,這些我覺得我是可以接受的。
我自己非常清楚哪些 情感 鋪墊不足,就像我剛才講的,它為什麼會這樣。
但是有些很明顯的帶有情緒化的評分,還有一些因為閱歷和生活經驗,所謂沒看懂的⋯⋯
就像我們有一次路演碰到一個姑娘,她就問,為什麼孤兒院里孤兒還要相互欺負呢?校園霸凌肯定存在,但都是有錢人對窮人的霸凌,大家都是孤兒,為什麼還要霸凌,這是不合理的。
我就 沒法跟她解釋這件事 ,我只能說你生活得很幸福,只能說我祝福她。
還有說邏輯很混亂,故事沒講明白,這件事情我是不承認的,因為我覺得它的邏輯是非常嚴密的。
包括很多人說為什麼兇手還沒找出來,就把這個嫌疑犯吉米給放了?
因為電影涉及到香港本地的律政。我還咨詢了很多律師,然後看書,看基本法,看刑事訴訟的法律的條例,還是研究了一下的。
香港法律有一個很重要的無罪推論,無罪推論就是說你雖然被告檢控機關告上了法庭,但是我們權且認為你是無罪的,因為一定要證明你有罪我們才能判你。端木蘭要做的事情就是,「我要迫使警方和檢方拿出能確鑿證明吉米無罪的證據」。
比如說你說他殺了人,你說有他的指紋,我可以說是別人給他的。你說他有血,我也可以說是第三個人。
而且我可以說有可能有第三個人在,但是至於第三個人是誰,怎麼進來的,那是你們警方的責任,跟我沒關系。我律師只負責向陪審團和法官說明這種可能性。
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是不太一樣的,所以大家就會覺這合理嗎?其實電影里這個案子審了一兩年,2013年發生謀殺,2015年吉米才被識破,跳的樓。
我覺得就是說, 作為一個導演來講,如果有第二部電影的話,話語權很重要。
然後就是有一個懂你的製片。
我看過你之前采訪陳曉鳴(《學區房72小時》)那篇文章,因為我和他是上戲同班同學。
點映的時候我看了,那是我第一次認識馮郇(《學區房72小時》製片人),她一直那麼理解和懂導演,在挺導演,一路支持,這種戰友關系非常非常重要。
要說電影賠錢了,我覺得是這樣的,所有的人,在這件事情當中,其實都在承擔自己的責任。投資是有風險的,我不是說我拍了胸脯說這件事情我一定要保證賺錢。
所以我想所有投資人大概也都明白這個道理,否則的話,為什麼要來投資呢。
所以我是很客觀地來評價這件事,但我不希望團隊出現甩鍋的情況。我覺得那不是一個團隊。
我只能很客觀地說,這件事情走到今天,遇到過什麼,遭遇過什麼,這是客觀存在的。
我覺得等電影下線了,我會寫一篇總結吧。也不一定要發出來,就是對整個事情從頭到尾復盤一下。
我不覺得說這個片子不好,或者是它的最後結果不好,因為什麼什麼不行。我覺得這個不是那回事,它是一個集體勞動。
我也從來沒覺得一個電影就是一個導演的作品,所以你也會看到,電影當中,我的名字其實是放得很小的。
我覺得每一個人在這件事情當中,至少我接觸到的都還是很認真的。就像我們在一個項目當中,我們總會有成功,有失敗,是一樣的。
而且我個人也沒有覺得說這是一個失敗。
只能說,它還沒有遇到足夠多喜歡和欣賞它的觀眾而已。
*采訪、文 / 法蘭西膠片
*文中圖片均來源網路,如有疑問請聯系本號。
❷ 周迅新戲發布預告,《涉過憤怒的海》是講述什麼故事的
周迅在大家眼中似乎一直都沒有怎麼變老,畢竟周迅如今已經46歲了,她是1974年出生的,曾出演過很多電影和電視劇。其中電影《畫皮》中的小唯一角更是深入人心。她還出演過《紅高粱》、《李米的猜想》、《如果·愛》等影視作品。曾獲得巴黎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金像獎,金馬獎等榮譽。
這是兩人的首次合作,也是兩人第一次飾演成年人的父母。這部劇長時間海上拍攝,詮釋了大量的起伏情感,加上周迅和黃渤的演技,所以肯定十分有看點。
❸ 周迅演過的電影 周迅個人簡介
1、1991年電影《古墓荒齋》(謝鐵驪導演) 飾演嬌娜。
2、1993年電影《三言二拍之鄭月娥從良記》(謝晉導演) 飾演鄭月娥、姚滴珠。
3、1994年電影《女兒紅》(謝衍導演) 飾演花雕。
4、1995年電影《花橋榮記》(謝衍導演)。
5、1995年電影《風月》 (陳凱歌導演) 飾演小舞女。
6、1995年電影《小嬌妻》(史蜀君導演) 飾演洋洋。
7、1997年電影《刺秦》 (陳凱歌導演) 飾演小盲女。
8、1998年電影《蘇州河》(婁燁導演) 飾演牡丹、美美。
9、1999年電影《那時花開》(高曉松導演) 飾演歡子。
10、2000年電影《十七歲的單車》(王小帥導演) 飾演紅琴。
11、2001年電影《香港有個好萊塢》(陳果導演) 飾演東東、紅紅。
12、2001年電影《小裁縫》(戴思傑導演) 飾演小裁縫。
13、2001年電影《停車暫借問》(劉德凱導演) 飾演趙寧靜
14、2003年電影《戀愛中的寶貝》(李少紅導演) 飾演寶貝。
15、2004年電視電影《生死劫》(李少紅導演) 飾演胭妮。
16、2004年電影《鴛鴦蝴蝶》(嚴浩導演) 飾演小語。
17、2004年電影《美人依舊》(胡安導演) 飾演小菲。
18、2005年電影《如果愛》(陳可辛導演) 飾演孫納。
19、2005年電影《疾走NANA》(區雪兒導演) 飾演娜娜、明明。
20、2005年電影《夜宴》(馮小剛導演) 飾演青女。
21、周迅,1974年10月18日生於浙江省衢州市,畢業於浙江藝術學校,中國影視女演員、歌手。
22、1991年,因主演《古墓荒齋》而正式開始其影視生涯。1996年,參演文藝片《風月》。2000年,其主演電影《蘇州河》上映,周迅也憑借該電影獲得了第15屆巴黎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2002年,主演《煙雨紅顏》獲第2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2003年,其首張音樂專輯《夏天》發行。2005年,其主演電影《如果·愛》首映 ,周迅憑借該電影獲得了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第4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2009年,周迅憑借劇情片《李米的猜想》獲得了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
23、2012年,主演電影《大魔術師》首映。2014年,被授予法國文學與藝術騎士勛章;同年,周迅主演電視劇的《紅高粱》播出,憑該片獲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女主角、華鼎獎最佳女主角。2016年,主演劇情片《明月幾時有》。2017年,主演古裝劇《如懿傳》,並參與節目《今日影評·表演者言》的錄制。2018年,主演電影《你好,之華》。2020年3月27日,其主演的女性話題劇《不完美的她》上線。
❹ 周迅的電影有哪些
1、《煙雨紅顏》是劉德凱執導,周迅、張信哲、邱心志、曾黎等人出演的愛情電影。周迅飾演趙寧靜,富家女,是一個很簡單的女孩,但她又十分固執。
她生活下去的唯一目的就是能再見一見心中的戀人,很多美好的東西都要堅持,哪怕結果是悲哀的。林爽然最後離她而去了,但她心裡是釋然的,因為她實現了自己對愛的諾言。
❺ 想找到你好,之華(2018)周迅,秦昊,杜江,張子楓等聯袂主演的電影高清百度雲資源
《你好,之華》網路網盤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bho5nxaQNWfb2rJGk9XWSg
該影片講述了生死離別,紅顏薄命。告別了命途乖離的姐姐,袁之華(周迅飾)帶著些許落寞的心情和丈夫以及姐姐的兒子晨晨踏上歸途。臨走的時候,她從外甥女睦睦(鄧恩熙飾)手中接過一封邀請函,這是姐姐袁之南初中同學會的邀請。在久別重逢的老友歡聚環境中,被眾人當作之南的之華無法坦然道出姐姐去世的事實。她選擇先行離去,途中卻又與姐妹倆的舊相識尹川(秦昊飾)重逢。在此之後,之華以姐姐的名義給尹川寫信,重溫青蔥時代的記憶。與此同時,待在老家的睦睦和之華的女兒颯然(張子楓飾)接到了尹川的來信,出於對母親過往的好奇,她們以稚嫩的筆觸寫了回信。喧囂匆忙的電子時代,兩代人分出三地,重繪他們逝去的歲月人生。
❻ 周迅演的電影有哪些
周迅演的電影如下:
1、《世間有她》
是張艾嘉、李少紅、陳沖執導的情感電影,由周迅、鄭秀文領銜主演,易烊千璽特邀出演,許娣主演。該片講述了2020年初疫情來襲,幾位普通女性在困境中找尋愛與希望的治癒故事。
❼ 在8月10日即將上映的周迅《聽風者》與之前《風聲》電影版劇情故事上有沒有關系是不是《風聲》前傳
雖然都是麥家的寫的,女主角也都是周迅。但是二者在劇情上沒有什麼本質的聯系。《聽風者》是改編自麥家小說《 暗算 》中的《聽風》一章。而《風聲》本身就是麥家的一部獨立的小說,後來改編為電影。
希望可以給你一些幫助。
❽ 周迅有哪些代表作
《不完美的她》在2020年3月27日在騰訊視頻和愛奇藝成功上映播出讓大家再一次的關注到其中的女主角周迅身上,在周迅的藝術事業發展歷程道路上是充滿著傳奇色彩的,她在早些年時間里也創作了大量優質的影視作品,在娛樂圈和演藝界之中取得了眾多優異的成績漸漸被大家所喜愛。周迅在這一路的成長道路上也擁有著很多的代表作品,《女兒紅》、《如懿傳》、《明月幾時有》等比比皆是。
周迅在娛樂圈和演藝界之中的發展不僅僅是演員和歌手的身份如此簡單,在影視作品的創作和製作道路上周迅也開始有了不一般的成就和地位,在主業演藝事業發展道路上更是一次又一次的獲得了大家的認可和肯定,在這樣子的發展線路之下周迅也將會有不一樣的人生。
周迅在《不完美的她》之中再一次爆紅發展,她的代表作品《女兒紅》、《如懿傳》、《明月幾時有》等也見證著她的成長。
1、《女兒紅》
周迅在娛樂圈和演藝界之中的成長是依靠著電視劇影視作品出演進軍的,但是她的首部電影影視作品就是《女兒紅》,正是這一部影視作品讓她走入了演藝事業道路,開始漸漸的走到了大銀幕前被大家所肯定。
這三部影視作品在周迅的演藝事業發展生涯上是具有著很大影響力和地位的影視作品,正是這樣子的作品成就了今天優秀的她,而你知道周迅還有什麼作品嗎?
❾ 周迅電影有哪些(周迅十大經典影視劇)
周迅,別名迅哥、周公子等,1974年生於浙江省衢州市,演員、歌手。
1991年出演《古墓荒齋》開始表演生涯。1998年憑《蘇州河》獲巴黎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2000年憑《大明宮詞》獲電視金鷹獎最受歡迎女演員獎。2002年主演《煙雨紅顏》獲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2005年憑《如果·愛》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亞洲電影博覽會年度最佳女演員獎。2006年憑《夜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2008年主演《畫皮》。2009年《李米的猜想》獲金雞獎最佳女主角及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主角獎。2014年被授予法國文學與藝術騎士勛章,同年,憑電視劇《紅高粱》獲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女主角獎、華鼎獎最佳女主角獎。2017年,主演古裝宮斗劇《如懿傳》。
周迅是一個非常含蓄、感性及具殺傷力的演員。她風格多變不循規蹈矩,信手拈來的表演風格在圈內獲得「百變精靈」的稱號。周迅有著過人的悟性和敏銳,她的表演永遠都是一般人達不到的深度。她的悟性和獨有的靈氣令每一位合作過的導演印象深刻,有「落入凡間的精靈」的美稱。
周迅,生活中的她很可愛,很細膩,在內地的受歡迎的女演員名單里名列前茅。
1.《大明宮詞》(2000)
《大明宮詞》,是由李少紅執導,陳紅,歸亞蕾,趙文瑄,周迅等主演,該劇以武則天與太平公主這一對母女一生權力和情感的矛盾爭斗為主線,講述了一個充滿傳奇色彩又飽含人生力度的故事。
劇中演員對白的設計令人耳目一新。詩化的長句、半文半白的語體、類似於舞台表演式的激情澎湃的台詞,第一次在電視劇中出現。語言的流暢性、音樂性和張力得到了完全的展現。
《大明宮詞》是一部以女性語言方式表達的女性主義電視劇。畫面清麗優美曉風過處,烏絲輕揚,衣裙飄飛,好似衣帶當風的仙子從畫中走來。
李少紅鏡頭下的周迅、陳紅、李冰冰、何琳、趙文宣都是前所未有的美。莎士比亞式的台詞,靈動的周迅,美艷的陳紅,和妖孽的張易之。以及劇中刻畫的超意識流的大唐。
太平日久,基本富庶繁榮。這樣的作品,對於視覺和心理,都是一種欣賞上的愉悅。
最經典的摘下面具的那一刻,真是驚艷了歲月和時光,直到今日都清清楚楚記得小太平的淚光閃閃和薛紹的風流倜儻。
2.《風聲》(2009)
《風聲》是根據麥家同名小說改編的諜戰片,陳國富和高群書執導,周迅、李冰冰、黃曉明、張涵予等主演。
優秀的藝術作品,演員精緻的演技。跌宕起伏的情節,扣人心弦的故事,以及悲壯的情懷,交織成這部影片。
經典就是經典,周迅飽含淚水不說一字境界全出。仍然記得周迅最後那一段經典的台詞,吾輩只能奮不顧身,拯救於萬一。周迅把純真和無畏的氣質融合得太完美了。
看完越來越爛的各種國產大片,驀然覺得風聲的可貴,簡直就是十年國產大片的巔峰之作!
3.《橘子紅了》(2002)
《橘子紅了》由李少紅執導,歸亞蕾、周迅、黃磊、寇世勛等主演,改編自琦君所著的《橘子紅了》。該劇講述的是一個發生在中國清朝末年的江南小鎮上,由容家大太太和佃農秀禾為代表的傳統女性,以自身的經歷反抗封建婚姻制度而演繹的有關覺悟與抗爭的動人故事。
該劇導演李少紅還是秉承了自己擅長的唯美風格和《大明宮詞》那樣的悲劇愛情,還有個人風格的灰色。
很壓抑的氛圍,故事背後反映出的是封建社會女性的悲哀……莫說愛情,連人生都可以被別人拿來利用和犧牲。
原書只有薄薄的一個小本,一個下午就可以看完。電視劇略顯拖沓,不知道是不是後面幾集太壓抑的原因。封建悲劇,在想耀輝後面如果依然勇敢結局會不會好點。迅哥是真的美,壓抑又滿滿的傷感美。
靈氣的周迅,書生氣的黃磊,無限魅力的寇世勛,還有氣場十足的歸亞蕾,完美!
4.《蘇州河》(2000)
《蘇州河》導演是婁燁,周迅、賈宏聲等主演。該片講述了馬達先後與純真少女牡丹以及和牡丹長相酷似的美人魚表演的美美兩人之間的恩愛糾纏的故事。
周迅一人分飾兩角,並憑藉此片獲得巴黎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蘇州河》不是關於一個生命的雙重生活式的寓言,而是一個尋找失落的愛情的現代人的精神漂流記,是男主角馬達的生命之旅。
周迅太值得愛了。想去蘇州河看看是否真的有周迅那樣的美人魚。
「我知道一切不會永遠, 我想我只有回到陽台上去, 我知道我的愛情故事會繼續下去, 寧願一個人閉上眼睛, 等待下一次的愛情!」
蘇州河上二三事,小婁一燁聽秋雨。野牛草泡伏特加,遍尋牡丹少伊人。愛情中的現實與盲目,愚蠢與荒誕,純潔與媚俗,沒有人看得見盡頭,也沒人能夠自圓其說。
5.《巴爾扎克與小裁縫》(2002)
《巴爾扎克與小裁縫》是由戴思傑導演, 周迅, 陳坤及劉燁主演的一部愛情片。影片圍繞巴爾扎克小說, 講述了70年代知青的故事。
《巴爾扎克與小裁縫》就是這樣的。同樣是一個知青的故事,出自於一個真正當過知青的人之手。片子裡面彌漫著大作家,彌漫著好風景,彌漫著不能回首的往昔歲月,彌漫著青春、愛情、慾望,潮濕,困惑,多情。
每次看周迅的電影都讓人很驚喜,她總是演得那麼的渾然天成,陳坤和劉燁的組合給我一種意想不到的感覺。巴爾扎克的禁書,兩個上山下鄉的小夥子和一個不識字的小裁縫,最開始最依賴的小裁縫,到最後心靈的蛻變,她豁然開朗尋找新天地去了,可兩個小夥子的心卻被牢牢的困住了,一生不能釋懷。
——「再讀一遍。」
——「我愛你。」
——「再讀一遍。」
——「我愛你」
——「再讀。」
——「我愛你。」
6.《如果·愛》(2005)
歌舞片《如果·愛》由陳可辛執導,由周迅、金城武、張學友、等人主演,講述了出身貧苦的女星孫納,在她努力想要忘記過去一切的時候,她生命中兩個重要的男人同時出現,孫納面臨情感抉擇的故事。
這是個摻雜著懷舊與感傷情調的愛情故事,編導在相對閉合的結構中把故事敘述得起伏有致、酣暢淋漓。全片的水中鏡頭、奔跑運動鏡頭以及遮擋物隔離狀態下的鏡頭都拍得很具效果,金城武和周迅所扮角色在水中的情景也捕捉得很見功夫。
挺佩服陳可辛的。華語歌舞片的一次成功演出,故事不算精彩,但很完整,歌舞片也不必太苛求情節的。
金城武帥爆了,周迅太好看了,張學友唱歌太好聽了。張學友一亮嗓,真是專業。周迅太美,一雙會講話的眼睛,感染力太強。金城武演得倒挺普通,奈何一張臉就抵過一切。
我們遺失的不是愛,而是自己。「有多少人能在彼此相愛的時候就知道那是自己此生的最愛」
7.《畫皮》(2008)
《畫皮》古裝愛情魔幻電影,取材《聊齋志異》故事,陳嘉上導演,周迅、甄子丹、陳坤、趙薇、孫儷等主演。該片講述了王生、佩蓉夫妻與狐妖小唯之間的愛情故事。
該片是部純粹愛情片,所謂魔幻元素,不過輔料。劇本還算扎實,令整個故事雖多講感情糾葛,仍不失細膩深刻。陳嘉上導演的作品向來不缺少人文氣質,無論是動作警匪還是喜劇愛情。
影片中周迅的靈動也得到廣大觀眾認可。周迅扮演的女妖,出場就大有聊齋中「指膚軟膩,使人骨節欲酥」之感,詮釋著不同以前女鬼經典王祖賢的東方式的美,也可以說如同聊齋中所描述「橫波一顧,生覺神魂都迷,忽顛倒不能自主」。
這么多年過去了,我只記得主題曲很好聽,還有周迅好漂亮。
8.《李米的猜想》(2008)
《李米的猜想》是一部懸疑愛情片,由曹保平執導,周迅、鄧超、張涵予、王寶強等主演。影片講述了一個名叫李米的計程車司機,四年來不顧一切尋覓失蹤男友的故事。
《李米的猜想》上演的仍舊是一出關於等待、關於愛的故事,不過片中的愛浪漫得讓人笑中帶淚。周迅在這部影片中奉獻出了極富投入的激情與誠意,把觀眾帶入了那場「死了都要愛」的情境里,讓人生出許多關於城市、關於愛、關於得失的感慨。
雖然片中周迅飾演的李米出於角色需要顯得既粗魯又憔悴,沒有以往周迅那種精靈般的感覺,但在她為愛情崩潰、哭泣和微笑時,依然可以看到她任性的天真。
周迅用她堪成完美的表演告訴所有的文藝青年們,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你可以為愛瘋狂,做多少事做到什麼程度都行,前提是愛,千萬別再把你們豐富的情感糾結在愛不愛之間了,愛上了,你們才有那麼許多事要做。
9.《紅高粱》(2014)
《紅高粱》改編自莫言的《紅高粱家族》,由鄭曉龍執導,由周迅、朱亞文 等主演。該劇講述了在20世紀30年代初,九兒在充滿生命力的山東高密大地上,用生命譜寫的一段關於愛與恨、征服與被征服,充滿生命力的故事。
如果說當年鞏俐塑造的「九兒」野性十足,那麼周迅版的「九兒」更加野性、更加大膽,且機敏而果烈。九兒太美太美,不止外表,更是大義。歌曲好聽。
10.《如懿傳》(2018)
《如懿傳》周迅、霍建華領銜主演,改編自流瀲紫小說《後宮·如懿傳》,講述了烏拉那拉·如懿與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一生從恩愛相知到迷失破滅的婚姻歷程的故事。
該劇用一個悲情女人的一生試圖講述的並非只是女人之間的斗爭,而是以更為宏大的眼光延伸到對封建帝制以及婚姻的探討,如懿的命運,或許也能給當代女性另一種警醒。
周迅演得是真的好,這皇帝也是真的渣。「如懿,朕在萬人之上,俯視萬千,可這萬人之上,就是無人之巔了。朕總覺得孤零零的,到朕身邊來,朕想和你一塊。」可是卻又是你推開了那個愛你一生的人。
超愛周迅。在皇家紫金城的牢籠里,用權術爭寵,用真心對待,都沒有好下場。周迅說得好,演這一出,是為了大家不要再過這樣的生活,不要羨慕權力。
周迅有些顯老了,歲月是把殺豬刀。
小芙蓉,香旖旎,碧玉堂深清似水。閉寶匣,掩金鋪, 倚屏拖袖愁如醉。
遲遲好景煙花媚,曲渚鴛鴦眠錦翅。凝然愁望靜相思, 一雙笑靨嚬香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