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張藝謀新片《懸崖之上》點映獲好評,評分高達9.2,能超過《李煥英》嗎
2020年的國內影院五一檔被業界新聞媒體吐槽為史上最牛五一檔,13部中國大片聚堆公映。不但有《真三國無雙》《追虎擒龍》那樣的明星賽香港電影,也有《秘密訪客》《古董局中局》那樣的用戶評價優秀作品,劉嘉玲的《世間有她》,馬麗宋佳的《陽光劫匪》也都不可小覷。張藝謀首次導演的諜戰大片《懸崖之上》取材於全先勇原創劇情,由張譯、於和偉、秦海璐、朱亞文、劉浩存、倪大紅、李乃文領街,雷佳音、沙溢特聘出演,此片18日打開的第一輪超前點映,情深不負五星好評,貓眼電影開分9.2分。
而本次從《懸崖之上》首映的極高用戶評價看來,很有可能老謀子將憑此片打個好看的攻堅戰。更有專業人員覺得,假如同排期的著作略微拉胯些,那麼,《懸崖之上》很有可能超過春節檔電影總冠軍《你好,李煥英》,名震2020年的電影票房總冠軍。但最後是不是能與其得償所願,還得看到時候影片的真正主要表現了。
2. 請問《懸崖之上》幕後紀實節目講了什麼呀
《懸崖之上》幕後紀實節目,360度全面曝光張藝謀導演的新作電影《懸崖之上》精彩幕後故事。以「跟拍紀實+真人秀」的方式,用年輕趣味、大開腦洞的手法,揭秘電影幕後製作,解析電影各工種,講述電影故事,傳遞行業智識。通過電影和電影人的影響力,傳遞正能量。
鏈接: https://pan..com/s/1YIF8-UqXhlyIP0v4Oo2OVw
《懸崖之上》取景地有哈爾濱、雪鄉、橫道河子等。影片重現了中央大街、亞細亞電影院、馬迭爾賓館等哈爾濱地標性歷史建築。電影以1:1比例打造並重現了以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為代表的哈爾濱歐派風格建築。
3. 《懸崖之上》新晉「謀女郎」演技遭觀眾質疑:她是導演的親女兒嗎
在《創造營2021》總決賽當天,張藝謀的新電影《懸崖之上》開啟了超前點映模式。
雖然被分走了一定的熱度,但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們基本上都給出了好評並且大受震撼。
可以說張藝謀這次終於可以長舒一口氣了,他並不需要為影片的口碑擔心。
不過縱然張譯、於和偉、倪大紅、秦海璐等人貢獻了近乎完美的表現,劇情和拍攝手法也得到了首肯,但新任謀女郎劉浩存的演技和她飾演的角色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仍舊成為了爭議點。
因為電影的篇幅有限,所以基本上諜戰電影通篇只會圍繞一個大事件進行講述,《懸崖之上》就是如此。
秦海璐、張譯、朱亞文、劉浩存扮演的角色是從海外受到系統培訓之後回國執行營救任務的特工,他們必須要在哈爾濱與自己人接上頭並且將任務信息傳遞下去進而推動任務完成。
但一行人在還沒有開展行動的時候就已經因為有叛徒的存在而落入了敵人的包圍,甚至還要與敵人面對面進行周旋。
於是便有了於和偉與李乃文飾演的角色假扮接頭人與秦海璐等人飆戲的橋段,而於和偉更是有著雙重身份。
他表面上是敵人特務處的中堅力量,但實際上卻是潛伏在敵方陣營的卧底。
於和偉一邊要取得秦海路和朱亞文等人的信任,幫助他們完成任務,一邊又要讓倪大紅演的反派大BOSS對他放下戒備。
所以觀眾便能夠在影片中看到戰友之間生死相依的深情,也能夠感受到戀人之間一別就是永遠的凄涼,還能夠欣賞到一群實力派演員在瘋狂飆戲的畫面,有很多時候還要上演「戲中戲」。
能夠將一個簡單的故事拍出如此豐富的層次感,也體現著張藝謀的功底,而最終能夠有近乎完美的呈現效果自然也離不開一眾演員的努力。
無論是秦海璐還是張譯和朱亞文,他們飾演的角色都身手不凡是長期奮戰在情報一線的資深諜報人員。
而從演員的長相和年齡上看,他們在影片中演這樣的角色毫無違和感,加上這些演員的演技都非常優秀,所以觀眾自然很容易就相信他們就是角色本身。
而新晉謀女郎劉浩存則不同,劉浩存飾演的小蘭武力值一般,甚至都沒有什麼執行任務的經驗。
除了記憶力超群之外,她幾乎沒有太大的優勢。
但如此重要的任務居然會交給這樣一個還需要同伴照顧的小女孩來完成,似乎有些不合情理。
此外,因為演員劉浩存的聲音聽上去還像是一個剛成年或者是即將成年的孩子,而影片中也沒有交代小蘭具體的年齡,所以很多觀眾看到劉浩存和朱亞文演情侶的時候都覺得有些難以接受。
當然,還有很多人覺得劉浩存與秦海路、張譯演戰友本身就很違和。
而比起一個靠眼神就能夠傳遞出很多信息的那些資深演員們,劉浩存的演技顯然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也有觀眾在看過影片之後表示劉浩存拉低了劇組的演技平均值,如果去掉劉浩存這個角色或者換一個人來演這個角色會更好一些。有觀眾在觀影後通過社交平台直接表示質疑:「每次劉浩存的電影上了都要被吐槽演技」「她是導演的親女兒嗎?」
如果說影片的故事架構 一群實力派演員們的表演可以打8分,但因為劉浩存的表演以及小蘭這個角色的人設,不免要再扣掉一些分數。
第一次觸電,張藝謀就讓劉浩存成為了《一秒鍾》的女主角。
在熒幕首秀還沒有得到觀眾的檢驗的時候,張藝謀又給了劉浩存第二次機會,讓她出演《懸崖之上》。
雖然劉浩存在《懸崖之上》中只是五番小配角,但她的頭像卻被放在了主海報的正中間還正對著觀眾,就連女主角秦海璐都沒有這樣的待遇。
如果說要用一個什麼樣的詞來形容劉浩存,那無疑是幸運。
但對於劉浩存來說,能夠得到張藝謀的賞識並且獲得出演那麼多大製作電影的機會無疑是幸運的,但是對於張藝謀來說,給劉浩存那麼多次機會,但卻換來了無盡的爭議,他真的不會後悔嗎?
此前《一秒鍾》曾在萬眾期待中上映,但縱然有張藝謀做賣點,還有百億影帝張譯坐鎮,該片的票房仍舊創下新低,甚至還不如李現在走紅之前與沒演過戲的小愛豆陳立農一起拍的商業片的票房高。
而這次的《懸崖之上》被視為張藝謀的翻身之作,大眾很難容許頂級導演「失誤」兩次,所以《懸崖之上》的口碑和票房對於張藝謀來說至關重要。
而從超前點映之後的評論來看,大部分人都覺得電影的質感不錯,但也有很多人提出了劉浩存的問題。
你覺得張藝謀會靠《懸崖之上》打破《一秒鍾》的票房尷尬嗎?
4. 電影《懸崖之上》,都有哪些可以注意的細節
五一檔,張藝謀的諜戰電影《懸崖之上》上映,與《你的婚禮》《陽光劫匪》《三國無雙》等一系列電影展開五億票房的角逐,作為張藝謀的又一力作,觀眾們表現的熱情也是空前激烈,而《懸崖之上》也不負重望,無論是劇情、演員還是場景都十分的完美,口碑與票房也是節節攀升。
第二個是周乙眼睜睜看著戰友吞下毒葯自盡卻無能為力的地方,在周乙追到了身負重傷的楚良,就在他准備靠近的時候,敵人也跟了上來,周乙只能向自己的戰友開槍,在楚良咬破嘴裡的毒葯自盡的時候,周乙沒有崩潰的嚎啕大哭,更沒有無腦嘶喊。不動聲色間就表現出了自己的崩潰。
最後一個是張憲臣被槍斃的時候,周乙點煙的手,微微顫了一下,打火機打不著火,罵了一句風大,其實是因為心痛,自己的戰友為了保護自己而死去,自己卻無能為力,但就是這個手抖,也讓高科長再次注意到周乙,已表現了周乙的危險也又進了一步。
5. 張藝謀的電影《懸崖之上》看完以後你覺得怎麼樣呢
《懸崖之上》甲胄著諜戰電影的盔甲,另外又隱藏了一把慾望的短刀。最顯著的便是影片中不符諜戰電影公式計算的一部分。例如對所執行任務的虛焦。
開始影片一開始,張憲臣四個人抵達到東北地區,是為了更好地實行一個叫烏特拉的每日任務。每日任務的關鍵是解救一個叫王子陽的人,他很有可能產生日自己在背蔭河的密秘。可在影片絕大多數時間里,四人都是在忙碌逃生或是解救。影片最終,王子陽僅僅發生了一下,更好像一個幕後花絮,維持進行英語的語法上的文明禮貌。換句話說,在一部諜戰電影里,每日任務僅僅一次行動的象徵物,變成描述中並不會有的麥格芬。
外邊常說張藝謀導演的影片看一部少一部,而張藝謀導演近些年的寫作情況幾近顛狂,《一秒鍾》、《懸崖之上》、《堅如磐石》,不一樣的主題,巨大的跨距,緊閉的上班時間,彷彿把自己釘在了拍戲現場。他不服老,他也許也在想,馮小剛的影片,拍一部少一部了。給功成名遂下了驅逐令,想趁耳聰目明,多留有一些著作,發揮余熱。影視製作學徒慚愧地放下了手上的爆米花玉米。
6. 看看張藝謀的《懸崖之上》,他到底打了多少人的臉
從很久以前肇始,娛樂圈就成了流量的主場,無論什麼電影都離不開流量的投影。然而《懸崖之上》卻一個流量大腕都沒有,全部演技派,憑實力迎來好評。
足以說,張藝謀用尚無流量超巨星的《懸崖之上》,辛辣打了有的是人的臉。看做諧調執導的首部諜戰影視,張藝謀再一次用闔家歡樂高超的導演功夫,交出了一份正中下懷的答卷。而這部電影所以能在點映時就好評如潮,也不只是靠張藝謀的優秀,這是一部國民皆優的好作品。
組成部分人在黑暗中殉節,卻沒有人冷暖自知,心明如鏡她們叫什麼,生前閱歷過好傢伙。
她們的妻兒或是至死也不辯明,他們早已有過該當何論偉大的終生。
她倆有旁人體味不到的寒冷,她們用信仰點亮了凌晨,然而他們卻萬年留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
不管時段歸西了多少年,不論我輩知不知道他們的現名,這些英雄豪傑,都不該被咱倆忘卻!
7. 沒有流量明星,張藝謀用《懸崖之上》,打了多少人的臉
張藝謀執導的《懸崖之上》正式上映,看完後,我覺得很多人要被打臉了。
從很久以前開始, 娛樂 圈就成了流量的天下,不管什麼電影都離不開流量的影子。
然而《懸崖之上》卻一個流量明星都沒有,全員演技派,憑實力迎來好口碑。
可以說,張藝謀用沒有流量明星的《懸崖之上》,狠狠打了很多人的臉。
作為自己執導的首部諜戰電影,張藝謀再一次用自己高超的導演功力,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而這部影片之所以能在點映時就好評如潮,也不僅僅是靠張藝謀的優秀,這是一部全員皆優的好作品。
一、沒有流量明星,憑什麼獲得高人氣?
有人問,《懸崖之上》一個流量明星都沒有,憑什麼能獲得高人氣?
我想說,就憑張藝謀一個人,就可以頂得過成千上百個流量明星的人氣了。
雖然以往張藝謀執導的影片經常叫好不叫座,但沒有人會懷疑他的實力。
他對於影片的整體把控,對於演員的調教和細節的認真,無一不在展現著他作為國師的魅力。
一部電影,有了好導演,就成功了一大半兒。接下來,再來說說這部電影里的演員們。
電影中出現的主要演員不算多,張譯、秦海璐、朱亞文、劉浩存、於和偉、倪大紅、余皚磊、飛凡、雷佳音、沙溢。
每一位都是有干貨的,尤其是張譯、秦海璐、於和偉,是不是看到他們的名字,心裡頓時安定多了?
新晉女郎劉浩存剛出來的時候曾受到很多質疑,但她憑著《一秒鍾》的表現讓自己成功實現了口碑逆襲。
這一次,在《懸崖之上》中她的表現更加驚艷,就像張藝謀誇她的那樣,的確是越來越會演戲了。
新人飛凡在電影中同樣表現不俗,將一個冷酷又心細的女特務形象詮釋得十分到位。
不得不說,張藝謀挑演員的眼光是真的神,兩位謀女郎在外型上並不算太亮眼,但骨子裡透出來的靈氣,卻讓她們光彩照人。
二、好故事需要好演員來演繹
這么多年來,國內諜戰題材的電視劇很多,但這種類型的電影卻是少之又少。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這類題材的電影太難拍了,因為時長有限制,很難講故事講好講夠。
好在《懸崖之上》遇到了好編劇、好導演和好演員,好的故事是需要好的演員來演繹的。
《懸崖之上》中有很多感人的情節,卻沒有刻意的煽情。
在面臨生離死別時,張譯和秦海璐飾演的中年夫妻只有一句告別的話:活著的去找孩子。
他們的孩子在他們出國執行任務的時候,就已經成了街頭的小叫花子。
可是他們卻無暇顧及孩子,因為他們身上肩負的是整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張譯飾演的老張在被敵人抓住後,遭遇了各種酷刑和非人折磨,可當他終於有機會逃出去時,他卻放棄了。
當楚良和王郁面臨生死抉擇時,楚良對王郁大喊:走啊!
他們都想把生的希望留給隊友,而隊友也知道要權衡利弊顧全大局,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隊友去送死。
影片中,看著老張受盡折磨,看著楚良彈盡糧絕服毒而死的於和偉,卻對劉浩存說:他們犧牲的時候沒有受到折磨。
看到這一幕時,電影院里安靜極了,我知道他們和劉浩存一樣,都淚流滿面了。
當看到於和偉壓抑著痛苦說出「我當時就在現場,可我沒有辦法救他們」,眼淚流得更洶涌了。
看到張譯被當面槍殺,於和偉用低頭點煙來掩飾內心的傷痛。聽說丈夫被捕,秦海璐利用浴室的水聲無聲哭泣。
一個個催人淚下的畫面撲面而來,沒有刻意的煽情,卻早已讓人淚流滿面。
黎明前黑暗中的廝殺,處處危機四伏,時時步步驚心。
這些隱藏在黑暗中,為大家尋找光明的特工,用自己過人的膽識、過硬的技術和超強的意志力,為我們換來了今天的和平。
《懸崖之上》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好故事,但又不僅僅是故事,因為他們是現實中無數無名英雄的縮影。
三、《懸崖之上》幕後故事
《懸崖之上》2019年12月13日在東北雪鄉開機,影片中齊腰深的雪都是真的。
影片中大家臉和鼻子凍得通紅也是真的,當地的天氣都在零下30度以上,拍攝花絮里,演員的鼻涕都凍成了冰。
整部影片一共拍攝了159天,因為疫情,全劇組人員接受了兩次隔離,一次14天。
開場張譯和沙溢的廝殺,沙溢插進張譯嘴巴的刀子是道具,張藝謀打算後期的時候用電腦換成真刀。
但張譯認為直接用真刀效果更好,於是堅持讓沙溢用真刀來插進他嘴裡。
對比某些拿著天價片酬卻拒絕熬夜,拒絕吊威亞的一線女星,高下立見。
秦海璐在拍攝衛生間那場哭戲時,主動跟張藝謀說要坐在地上哭,因為這樣更能體現人物心中的悲痛。
這場戲拍完,看到一直在隱忍著悲痛,無聲哭泣的秦海璐,張藝謀的情緒也被感染了。
在這部電影中,劉浩存經歷了人生中第一次吊威亞。
此外,電影中還隱藏了很多小細節。有一輛車的車牌號是1227,這是張藝謀女兒的生日。
影片中的中央大街、馬迭爾賓館、商務書館、亞細亞電影院等哈爾濱地標建築,都是1:1復刻的。
片頭「懸崖之上」四個字是由書法家許靜親筆寫的,這也是他和張藝謀的第四次合作。
前三次是《幸福時光》《影》《英雄》。
張譯、秦海璐、劉浩存、朱亞文飾演的四位特工,是有真實原型的。劉浩存飾演的小蘭,真實結局要比電影中凄慘很多。
張憲臣受到的酷刑也比電影中更殘忍,他們承受著常人無法想像的痛苦和壓力,義無反顧地用生命為我們換來了黎明的曙光。
電影中張憲臣、王郁、楚良、小三都有名字,而實際上自近代以來,中國已經有2000萬烈士為國捐軀,其中有名有姓的只有196萬。
有的人在黑暗中犧牲,卻沒有人知道他們叫什麼,生前經歷過什麼。
他們的家人可能至死也不知道,他們曾經有過怎樣偉大的一生。
他們有別人體會不到的寒冷,他們用信仰點亮了黎明,然而他們卻永遠留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
不管時光過去了多少年,不管我們知不知道他們的姓名,這些無名英雄,都不該被我們遺忘!
作者:錢小刀
慌了嗎?丁太升怒斥張恆,鴻水呼籲鄭爽私事不要影響整個行業
《小捨得》理想大結局,子悠揭竿而起,田雨嵐被掃地出門
《秘密訪客》:集齊張子楓、普普和朱朝陽,MV看的人後背發涼
8. 深度解析電影《懸崖之上》背後的歷史與細節
提起諜戰題材的電影,你最喜歡哪一部?
是李安的《色戒》?
是柳雲龍的《東風雨》?
或者是高群書和陳國富的《風聲》?
還是庄文強和麥兆輝的《聽風者》?
諜戰題材許多人都愛看,但卻並不是每個導演都敢拍。
市面上,好的諜戰劇很多,比如《潛伏》《風箏》《暗算》《黎明之前》《北平無戰事》等等。
但諜戰電影,卻鮮有佳作。
這是因為,電視劇可以有足夠的時間來理清楚人物關系和案件經過,但電影卻只有兩個小時。
所以,一部好的諜戰片,需要導演能夠在這短短的120分鍾內,把 故事和人物關系 講好講清楚。
坦白地說,在觀看之前,我還真有點擔心這部《懸崖之上》。
原因很簡單,諜戰片是一個非常難掌控的題材。
但看完之後,我覺得還是 非常精彩 的。
首先,電影選擇的是1937年,偽滿洲國統治下的冰城 哈爾濱 。
這一 歷史 時期,東北人民與日偽政府之間展開了持久的斗爭。比如我們非常熟悉的東北抗聯,楊靖宇、趙一曼烈士都來自於這個抗日組織。
除此之外,還有一支秘密的部隊一直在戰斗——那就是潛伏在東北地區的 地下抗日組織。
多年來,相比於中統、軍統、日偽76號而言,反映 東北地區隱秘戰線 的影視劇並不多。
而電影《懸崖之上》,剛好 彌補了這段空白 。
為什麼選擇這樣一個名字?
主演張譯曾經在采訪中提到過原因。
對於地下工作者來說,身處敵後的每一天,都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日子。
坦白地說,時下的觀眾對影視劇的要求越來越高。
每每提到諜戰劇,很多觀眾已經對中統、軍統、76號等部門司空見慣,因為幾乎每部諜戰題材的影視劇,都會提到這幾個部門。
也就是說,在觀看的同時, 審美疲勞 也在逐漸形成。
人們期待著,能夠有 耳目一新 的作品和藝術表現形式。
所以,在預告片看到一眾演員時,起碼在視覺上給了我一個 沖擊和懸念 。
電影改編自全勇先的原著故事,並邀請到了全勇先親自擔任編劇。
由於全勇先也是電視劇《懸崖》的編劇,因此電影和電視劇的質感和調性一脈相承,冷靜克制的風格下展示出了真實的人性。
直到影片結束,我才明白,為什麼這次行動的代號為 烏特拉 。
影片中,結尾有個對話提到, 烏特拉 在俄語里是 黎明 的意思。
被日本殖民者統治下的東北人民,此時此刻正處在黑暗之中,每個人都 盼望著黎明 的到來。
此外,烏特拉在英語里是單詞——Vthra,其寓意是 拯救人類 的生命體。
所以,烏特拉的行動代號,本身就是一種 美好的期盼 。
為了這次行動,有四名特工在蘇聯專門進行了長達七個月的培訓,他們就是張憲臣 、小蘭、王郁、楚良。
他們在蘇聯學習了 特工 的相關技能:密碼、電報、格鬥、跳傘等等。
為了保密並躲避敵人的追蹤,他們乘坐飛機空降到一片中蘇邊境的深山老林里,然後再乘火車趕往哈爾濱。
乘坐的鐵路,就是沙俄在東北修建的 中東鐵路 。
其中東西向的這條也被稱作北滿鐵路,1935年蘇聯以1.4億日元出售給了偽滿洲國。
所以,偽政府的警察可以在這趟列車上肆意監視、搜查甚至抓捕「可疑人員」。
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就在行動之前,組織內部出現了 叛徒 。
於是四個人便展開了與日偽特務的鬥智斗勇。
影片中的 正反派 人物,幾乎全都是我們熟悉的影視劇 老戲骨 。
比如,張譯、朱亞文、秦海璐、於和偉、倪大紅、李乃文、余皚磊、沙溢等等。
此外,還有新人劉浩存和飛凡。
這里,我想重點提一下這個 四人小組。
張譯飾演張憲臣
張憲臣這個角色真的非常 驚艷 ,他完美地展現了一名特工的 素質和軟肋 。
他經驗豐富,沉穩內斂, 信仰堅定 ,是整個小組的領導。
由於他曾經和妻子王郁在哈爾濱生活,對這座城市非常熟悉。
所以,他能夠在被敵人追捕時,巧妙地利用地形掩護自己。
五年前,他與妻子因為執行任務而離開冰城,他們兩個孩子成了流浪街頭的「孤兒」。
正是出於對這兩個孩子的愧疚,導致了他在外出行動時,錯過了逃離抓捕的最佳機會。
這就是電影想傳達的一個重點: 特工不是神,他們也是人,也有感情,也有家人。
被捕之後的張憲臣,受盡各種折磨,其中 最殘酷 的就是電刑。
電刑 是一種非常殘忍的手段,將低於200伏的電壓施加於人體,持續一段時間後,人體的神經組織、肌肉組織、甚至心臟等器官都會產生極大的傷害,輕則大小便失禁,重則昏迷甚至心臟驟停。
影片中張譯被施以電刑後的反應十分逼真,不僅渾身顫抖,而且臉上的肌肉都抖得厲害。
可即使這樣,他依然沒有叛變。
秦海璐飾演王郁
王郁是張憲臣的妻子,同時也是他的親密戰友。她不僅理解丈夫,還是丈夫的得力助手。
當張憲臣起身去廁所後,她知道丈夫一定有重要的情報要傳遞;
隨後,她在廁所卻發現丈夫留下的是: 一切安全。
多年的夫妻讓他們非常熟悉彼此的行為習慣,丈夫不可能冒著危險留下一句沒價值的暗號,這令王郁產生了 懷疑 。
而後面劇情,也證明了她的懷疑: 來接應的人確實就是特務。
最虐心的一段是, 當她得知自己的丈夫飽受折磨,自己的孩子在沿街乞討之後,再也壓抑不住自己的情緒了。
她是 特工 ,但同時也是 女人。
一個女人,即使擁有最堅硬的外殼,卻依然在內心深處有一個脆弱的角落。
為了不讓周圍的特務發現,她選擇在廁所無聲的哭泣,擰開水龍頭,讓自來水流淌的聲音蓋過自己的抽泣聲。
悲傷盡情地來吧,但要盡快過去。
因為她的身上,還有 更重要的使命。
朱亞文飾演楚良
朱亞文一直被視為 「行走的荷爾蒙」 ,但在這部電影中,他飾演了一位 相對文弱 的讀書人。
他在蘇聯留學,接觸到了共產主義,並且被《共產黨宣言》所感染,毅然加入共產黨。
但同時,他也存在特工 經驗不足 的問題。
最明顯的就是在火車上,他在看到愛人後的失態,引起了車上特務的注意, 反而暴露了愛人(小蘭)的身份 。
最感人的一幕發生在他與王郁被敵人包圍後,為了 掩護 王郁撤退,他主動留下,並一再催促對方快走。
在生死攸關之際,有人苟且偷生,有人捨生取義。
楚良所代表的是一類愛國的 知識青年 ,他們學富五車,卻投筆從戎,願意為捍衛 國家主權和民族獨立 而戰斗。
他們身上不僅有 文人的傲氣 ,更有中華民族的 錚錚鐵骨 。
他們不畏艱險,不懼生死。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劉浩存飾演小蘭
小蘭這個角色 看似柔弱 無助,但她 善於學習 而且 記憶力超群 。
她與楚良是一對 戀人 ,因為楚良曾經叮囑過她,凡事都要留個心眼;
所以在上交武器之後,她還偷偷藏了一把手槍。
不僅如此,當她的搭檔被捕失蹤後,她在接頭的過程中,學會了試探和隱蔽自己。
沒有人天生堅強,只不過是一次次的硬抗。
她在斗爭中,逐漸成長為一名 優秀的戰士。
四個人,兩對夫妻(戀人),他們打亂了配對,重新分成兩個小組行動。
為什麼要這樣的分組?
因為如果一組不幸被捕,另一組也還能繼續完成原定計劃。
還有,當你愛的人在另外一組時,你才不會出賣他們。
所以兩個組是 相互彌補、互相制衡、互相牽絆 的關系。
每人一顆致命毒葯
這說明,他們在執行任務時,就已經做好了犧牲的准備,是一群行走在 懸崖之上 的戰士。
這就是電影最動人的地方:在演繹地下工作者與敵人的諜戰鬥法的同時,融入了 親情、愛情、戰友情 ,更是把抗日誌士的 家國情懷 體現得淋漓盡致。
除此之外,劇中的反派形象也非常飽滿。
倪大紅飾演高科長
作為參演過多部諜戰劇的老戲骨,倪大紅可以說是正反角色都飾演過。
電影中,他的身份是警察廳 特務科 科長,這是一個專門針對抗日組織的情報部門。
倪大紅在劇中不僅 面無表情 ,而且 眼神陰冷 。他血腥鎮壓抗日誌士,對下屬極盡懷疑。
長期以來,我們對反面人物有一個臉譜化的認知,覺得只要是反派,都應該是面目猙獰的那種。
但倪大紅飾演的高科長不是,他始終不苟言笑,對所有的人和事都不信任,用他自己的話說: 懷疑是我的職責,也是我的工作。
他對所有的下級,既重用也懷疑。
一方面,給幾個下級分配不同的任務;另一方面,又讓下級之間相互監視。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抓捕了一個中共的叛徒(雷佳音飾演)。
這個叛徒在地下組織內的級別很高,不僅知道烏特拉行動,還是負責去接應的帶頭人。
除此之外,他還供出了一個驚天秘密: 警察局特務科內有卧底!
高科長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揪出這個卧底。
那麼,他手下的幾個人, 到底誰才是卧底呢?
是表情嚴肅的 於和偉 ?
還是目光冷冽的 李乃文 ?
是看似粗糙的 余皚磊 ?
或者是冷酷無情的 飛凡 ?
為了避免劇透,我在此就不再多說了。
但是,有幾個細節和知識點非常巧妙。
4.1 時代背景
電影的時代背景是偽滿洲國統治下東北的那段 歷史 。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對東北地區大舉入侵,隨後相繼佔領了東三省和蒙古東部。
1932年3月,日本扶持的傀儡政權——偽滿洲國成立,對東北地區開始了長達14年的殖民統治。
2 王子陽確有其人
殖民統治期間,日本侵略者犯下了滔天罪行,其中最駭人聽聞的就是神秘的 細菌部隊:731部隊。
這支部隊,也叫石井 部隊,實際上是假借研究疾病防治和飲水凈化為名,實則使用 戰俘和平民等活體, 進行 生物和化學武器 試驗。
1934年,日軍建立在 五常背蔭河的活體試驗場,發生了越獄事件,有少數十幾人成功越獄出逃。
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 王子陽 ,他不僅 成功越獄 逃出試驗場,並 成為 最早揭露 侵華日軍活體試驗 暴行 的人之一 。
1936年,在共產國際會議上,中共代表首次在全世界面前,揭露了 日本侵略者 在東北建立細菌部隊進行 活體試驗 的罪行,將日本政府肆意踐踏人權、違反國際公約的事實公布於眾。
而電影中的烏特拉行動,就是要 營救王子陽 。
3 特務科是什麼組織?
特務科是隸屬於警察廳下屬的特工部門。
1940年以前,偽滿洲國實行的是「市警並列」,也就是說,各地的警察廳或警察局,與當地市政府相同級別。
其中,長春、奉天(沈陽)、哈爾濱等幾大城市的警察部門都是叫警察廳,其他普通地市則統一叫警察局。
警察廳的權力非常大,其職責范圍包含情報、特工、治安、司法、衛生、安全、交通、文化、工商等多個領域。
其中的特務科,是專門對付地下抗日組織的部門。
但 歷史 上,特務科的科長一般都是由日本人任職,偽政府的中國人,大多數只能從事具體的事務性工作。
那麼,為什麼特務科會放在警察局?
這是因為,日本情報部門當時成立了偽中央保安局,各地市也成立了保安局。
保安局掛在日偽政府名下,但由日本人直接控制,並且對外宣稱是警察身份。
所以,影片中警察廳特務科,很有可能就是日本人控制的保安局的特工人員。
徒手滅火
預告片里有一段於和偉徒手滅火的展現。
拍攝時,張藝謀導演非常擔心會燒傷手,但於和偉老師一臉的輕松自如。
看了好幾遍也沒看清楚是怎麼滅的。
感覺這個片段可能會引發一波競相模仿風潮。
導演親自示範
劉浩存有一場戲,是被敵人按到雪地里,因為始終找不到感覺,於是導演親自上陣示範。
在預告片里可以看到,劇組當時在雪鄉拍攝,室外平均溫度為 零下40度 。
就是在這種極寒天氣下,張藝謀導演親自給劉浩存演示被捕的細節,毫不猶豫地把頭栽進雪裡。
這不是張藝謀第一次示範了,之前的《滿城盡帶黃金甲》也曾經給年輕演員展示過。
冰天雪地
影片中演員們臉上凍得通紅,起初我以為是化妝的效果。
但在他們張口說話時,能看到噴出的哈氣。
我才意識到,原來都是實地現場拍攝,演員們臉上和鼻子尖的紅通紅,是在零下40度的戶外長時間冰凍所導致的。
此外,電影中還有很多 細節:
比如反復出現的一本書,實際上是他們與組織上聯絡的密碼本;
前後幾次提到的一支左輪手槍,居然在後面劇情起到了關鍵作用。
其實,還有很多細節和謎題沒有解開,我現在糾結的是:4月30日電影上映之後,要不要二刷去電影里尋找答案?
最後,用預告片里的一張圖, 致敬所有的革命先輩!
英雄多隱秘,平凡又偉大。
9. 張藝謀新片「懸崖之上」的真實歷史背景,你了解多少
1934年,在東北拉濱線上的北陰河火車站東南發生“中馬城暴動”,迫使日軍因害怕細菌戰的秘密泄露,將臭名昭著的“731”部隊轉移到哈爾濱平房試驗場,而他們的人體實驗的對象就是中國人以及罪犯。為了不被如此慘無人道的對待,他們發起了一次次的反抗,過程極其的慘烈。在14年的抗戰中,東北留下了太多感人至深的烈士故事,值得我們去追憶。
全先勇根據1934年發生的歷史事實編織了一個全新的故事。導演張藝謀對這個劇本一見鍾情,於是有了他導演生涯中的第一部諜戰電影《懸崖之上》,而這部電影也將在4月30日正式上映。
這部影片幾乎是以黑白色調為主,白的雪和暗黑的歷史氛圍,同時也通過這樣的手法,意味著我們終將由黑暗走到光明,《懸崖之上》 影片全長120分鍾,在這短短的120分鍾里,讓我們為身為一個中國人而自豪,願祖國越來越強大。
10. 懸崖之上點映評分9.2!為教戲71歲張藝謀臉砸雪,網友:一定要看
4月19日,據貓眼評分顯示,張藝謀執導新片《懸崖之上》點映評分高達9.2分。
《懸崖之上》將故事背景設置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哈爾濱,講述四位在蘇聯接受特訓的共產黨特工回國執行代號為「烏特拉」任務的故事。該片於4月18日、4月24日、4月29日開啟超前點映,4月30日在全國公映。如今第一波點映結束,在觀眾間也取得了不俗的評價。
由於故事背景設置在冰城哈爾濱,從之前放出的預告片中可以看到冰天雪地的場景無處不在。爾主創人員們則要忍受這種寒冷為我們帶來優秀的作品。從《懸崖之上》官方賬號釋放出來的花絮中我們可以看到,從導演到主演再到群眾演員,無一不拼。比如導演張藝謀為了指導劉浩存的表演,親身示範,直接把臉砸進雪裡,真的是太拼太敬業了。
而群眾演員也為了拍好戲而非常努力。在拍攝刑場戲時,以為群演跪在冰冷的雪地中,哪怕鏡頭沒拍到,他也一直演繹著角色臨死前因寒冷和恐懼而顫抖地狀態,讓人非常佩服。
主演張譯也為了演出身負重傷地狀態,腰背傴僂。地上鋪滿地雪讓我們看著都非常冷了,他卻還敬業地一路不斷顫抖摔倒。
不過,當張藝謀導演喊停後,張譯就健步如飛地火速開溜,像極了我們每天下班的狀態,也是十分 搞笑 了。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正是他在演員和角色間自由轉換的證據,真是非常厲害!
《懸崖之上》不僅在點映評分上得到高分,許多觀眾也紛紛留下影評,表達了對該片的喜愛,表示不愧是張藝謀,「張藝謀永遠是張藝謀」,「所有演員演技在線」。還有人稱這部片「一定要看」。
如今《懸崖之上》好評如潮,你會去電影院看嗎?